第一篇:西游记
《西游记》测试题(带答案)姓名 得分
1.《如来佛辨识假猴王》故事中, 那只假孙悟空是什么猴子变的?(C)A .金丝猴 B.石猴 C.六耳猕猴
2.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原来是(a)的弟子。A .太上老君 B.孙悟空 C.观音菩萨 3.蜘蛛精是蜈蚣精的(b)A .妺妺 B.师妺 C.姐姐 4.老鼠精是谁的干女儿?(a)A .李天王 B.孙悟空 C.如来 5.铁扇公主又叫(a)
A .罗刹女 B.斑衣鳜婆 C.贞英 6.书中去西天取经的高僧叫(b)A .金蝉佛子B .陈玄奘 C.唐玄奘
7.书中孙悟空是在(b)借来宝丹(),才能够抵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A .如来 定风丹 B.灵吉菩萨 定风丹 C.看音菩萨 定风丹 8.《天竺国招亲降玉兔》故事中,(a)收服了玉兔。A .嫦娥 B.观音菩萨 C.哪吒三太子 9.狮驼岭三魔中的老二的真身是(C)。A .青狮 B.黑鹏 C.白象
10.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车迟国, 车迟国是个(a)地方。A .敬道灭僧 B.敬僧灭道 C.敬佛灭妖 11.吃去唐僧白马的三太子是(A)的儿子。A .西海龙王 B.南海龙王 C.东海龙王
12.。《西游记》书中玉华县城中大王子跟谁学艺?(b)A .猪八戒B .孙悟空 C.沙悟净 13.红孩儿的大号叫(b)
A .圣火大王 B.圣婴大王 C.婴火大王
14.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怎知那无奈孙悟空变成了(c)哄骗了铁扇公主,借来了宝扇。
A .女童 B.红孩儿 C.牛魔王
15.小雷音寺中的黄眉大王共有(a)件法宝。A .2 B.3 C.4 16.在《小雷音弥勒擒黄眉》故事中,悟空被困在什么里面出不来?(b)A .金圈 B.金钹 C.金球
17.在五庄观,孙悟空是金击子在人参果树上共打了(a)个人参果。A.4 B.6 C.3 18.《雷音寺如来赐真经》故事中,唐僧送给阿傩、伽叶什么礼物?(c)A .袈裟 B.经卷 C.紫金钵盂 19.白龙马变成什么去刺杀妖精?(a)A .宫娥 B.将士 C.士兵
20.盘丝洞棒打蜘蛛精》故事中,毗蓝菩萨帮孙悟空制服了蜈蚣精,请问那毗蓝菩萨的儿子是谁?(c)
A .火德星君 B.水德星官 C.昴日星官 21.阿傩、伽叶第一次传给唐僧师徒是无字真经,是被谁发现并派白雄尊者抢回来的?(b)A .弥勒笑佛 B.燃灯古佛 C.如来佛祖
22.课文节选的《美猴王》选自《西游记》,其创作年代和作者是(C)A .宋代的苏东坡 B .唐代的玄奘法师 C .明代的吴承恩 23.孙悟空的武器是“ 如意金箍棒” 它的重量是(a)A.一万三千五百斤 B.七千二百斤 C .一万二千斤 24.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称呼有好几种,他最不喜欢的是(C)A.齐天大圣 B.美猴王 C.弼马温
25.《西游记》中有很多是名门妖孽,以下哪个与其主人没有对应?(b)A.金鱼精灵感大王--观音菩萨 B.黄眉老怪--文殊菩萨 C.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 26.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烧得昏死过去,是谁救了他?(b)A.东海龙王 B 金钹.猪八戒 C.沙僧 27.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住在(a)
A.平顶山莲花洞 B.枯松涧火云洞 C.陷空山无底洞 28.猪八戒在高老庄强占了高太公的女儿,她的名字叫做(c)A.高香兰 B.高玉兰 C.高翠兰
29.唐僧一路多灾多难.从长安出发到灵山.拿到有字真经的时候.已经经历了(b)A.72难 B.81难 C 108难 30.《西游记》是一篇(a)A 神话小说 B历史小说 C奇幻小说 31.孔雀公主抓唐僧是为了(c)A 吃唐僧肉 B杀唐僧 C和唐僧成亲 32.沙僧的府邸是(c)A 黄河 B东海 C流沙河 33.孙悟空是什么演变而来(b)A 泥土 B石头 C黄沙
34.银角大王变作什么人来骗取唐僧的信任?(b)A.老和尚 B.老道士C.老太婆 35.二郎神随身携带的武器是(a)A 三尖两刃刀 B流星蝴蝶剑 C风火轮
36.悟空问太上老君要了(C)才把乌鸡国国王救活的? A 法宝 B仙桃 C仙丹 37.黄风怪曾干过什么事?(b)A 偷仙丹 B偷油 C偷蟠桃 38.白骨精住在(b)A 万紫山 B白虎岭 C隐雾山 39.孙悟空和虎力大仙比什么(c)A 求雨 B求风 C砍头 40.唐僧的坐骑是谁变得(a)A 白龙马 B妖怪 C悟空的猴毛 41.唐僧是哪个朝代的人?(a)A 唐朝 B明朝 C清朝 42.孙悟空的兵器是?(b)A 月牙铲 B如意金箍棒 C九齿钉耙 43.这个国家为什么叫女儿国(C)A 女王规定的 B民间的俗称 C国家没有男人 44.猪八戒的老家是什么?(C)A 无底洞 B盘丝洞 C高老庄 45.如来佛祖的寺庙叫什么名字?(a)A 雷音寺 B小雷音寺 C凌霄宝殿 46.沙僧最后被封为什么?(b)A 斗战胜佛 B金身罗汉 C净坛使者 47.唐僧去西天为了什么(a)A 取经 B成佛 C拯救众生
48.唐僧一共有多少个弟子?(C)A3 B5 C4 49.下列不是西游记中的故事的是?(C)A 三大白骨精 B路经女儿国 C赤壁大战 50.西游记是什么之一?(a)A 四大名著 B四大小说 C十大经典神话
名著阅读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汝射阳山人,明代人。
3.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6.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7、《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觔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12.(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13.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借芭蕉扇采用了假冒牛魔王方法。
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五行山救悟空 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2.《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大闹流沙河、高老庄娶亲。
3、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哪个?大闹天宫
4、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
5、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菩提祖师、太白金星、镇元大仙 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7.《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8.《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八十一,十万八千里,七十二 9.《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终得正果,请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旃zhān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三、简答题。
⒈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⒉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四、综合:
1.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2.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五、选择:
1.唐僧上西天取经的故事发生在()
A 明万历年间 B 大唐贞观年间 C 明成化年间 D 清康熙年间 2.唐僧师徒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是因为()
A 西天佛祖对东土众生苦难的怜悯,想把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 B 因西天路上有众多妖精,为了消灭妖精
C是如来佛坐在那极乐之境没事干,弄了三藏真经让唐僧受苦受难 D西天取回真经,可以法轮回转,皇图永固
3.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孙行者为下面哪洲人氏?()A 东胜神州 B 西牛贺洲 C 南赡部洲 D 北俱芦洲 4.孙悟空乃一石产灵猴,因寻得水帘洞,石猴被众猴奉为“美猴王”。其“孙悟空”之名乃()A 如来佛所赐 B 观音菩萨所赐 C 唐僧所赐 D 菩提祖师所赐 5.唐僧奉旨西天取经,出发地点为()A 长安 B 洛州 C 海州D 西安 6.《西游记》中的“唐僧”意为唐朝的和尚。他的名字是()A 唐玄奘 B 陈玄奘 C 陈光蕊 D 江流儿
7.孙悟空的兵器为“如意金箍棒”,它的重量有()A.三千六百斤 B.七千二百斤 C.一万一千八百斤 D.一万三千五百斤 8.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为何物?()
A.九股叉 B.画杆方天戟 C.天河定底神珍铁D.擎天柱
9.白骨精曾三次变成人形,唐僧因此三次被骗,但三次均为孙悟空破。按白骨精行骗次序,曾变成:()A.老翁、老妇、村姑 B.老妇、老翁、村姑 C.村姑、老妇、老翁 D.村姑、老翁、老妇 10.《西游记》中瑶池“蟠桃胜会”乃一精彩篇章。这“蟠桃胜会”是指:()A.上天各路神仙为王母祝寿 B.王母设宴,大开宝阁,宴请各路神仙 C.玉帝为王母设宴 D.王母为玉帝设宴 11.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足有五百年,是因为:()
A.偷吃蟠桃而被王母娘娘所压 B.偷吃玉液琼浆而被赤脚大仙所压 C.偷吃仙丹被太上老君所压 D.因大闹天宫、屡犯天规,被如来所压
12.观音菩萨将一个箍儿迎风一晃,叫声变,即成五个箍儿,望一妖精身上抛去,一个套在其头上,两个在左右手,两个在左右脚。此妖为:()A.红孩儿 B.哪吒 C.西洋龙子 D.守山大神 13.猪八戒护唐僧西天取经,虽说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毕竟也善始善终,最终被如来封为:()A.无边无量法罗汉 B.八宝金身罗汉 C.净坛使者 D.法胜王使者
14.火焰山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必经之路,且绵延八百余里,这火焰山的火是()A.铁扇公主为报其儿被菩萨所降之仇而放 B.牛魔王为阻止唐僧西去取经而放
C.如来佛为考验唐僧师徒而放 D.孙悟空自己所放——蹬倒丹炉,带余火的砖到此而成 15.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
A.玉帝封他为“弼马温”时为让他看马点化的 B.观音菩萨因其保护唐僧取经需要而赐的 C.因犯天规被太上老君放丹炉中炼出来的 D.孙悟空访仙求道学来的 16.沙僧原为上天大将,后被贬下凡界是因为:()
A.侍奉玉帝不尽心 B.失手打碎琉璃盏 C.酒醉调戏宫女 D.偷吃鲜果佳肴 17.从东土出发到西天取回真经,共历时多少年,行程多少里?()A 十四年,八万多里 B 十七年,十万八千里 C 十四年,十万八千 D 二十年,八万多里 18.孙悟空曾两次被玉帝招到天上,一为“弼马温”,二为“齐天大圣”,两次招安的神仙是()A西天佛老 B 二郎神 C太白金星 D 托塔天王
19.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均是由观音菩萨往东土寻找劝化的,按劝化的顺序应该是()A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B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 C 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唐僧 D 唐僧、沙僧、孙悟空、猪八戒
20.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能翻出十万八千里,却翻不出如来佛荷叶大小、方圆不满一尺的手掌心,这是因为()A 如来是佛,他的手掌大于十万八千里 B 孙悟空一味炫耀自己念错秘诀,没翻十万八千里 C 佛法无边,不可估量 D 如来佛在孙悟空翻筋斗云时,做了手脚 21.唐僧为了收伏孙悟空,令其听话,由观音菩萨教唐僧一咒言,这是()A 收心儿咒 B 紧箍儿咒 C 定心真言 D 收心真言
第二篇:西游记
★ 《西游记》之通天河遇险读后感:
第九十九回,唐僧师徒历经艰险终于取得真经,观音姐姐发现距九九八十一难之数尚缺其一,就让四众返程时重过通天河。老鼋驮四众渡河,但因唐僧忘记向如来问他所托之事而将师徒四人和马匹抛在水中。由此可见做人应该讲诚信,要千金一诺,承诺的事就该认真去做,不要言而无信。这也是我读《西游记》的一个领悟吧。
★这本书通过这些故事,体现出孙悟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了我们正义是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绝对不能气馁,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机智灵敏、英勇果断才能事半功倍。我们在学习时,或者在生活中不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挫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动动脑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过去了吗?一旦战胜了困难和挫折,那胜利还会远吗?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他们取得真经靠的什么?靠的是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达遥远的古印度。他们一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坎坷无数,他们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才能战胜一切,越过陡峭的大山,跨过宽广的大河。
★《西游记》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宽容别人的精神。
★唐僧之所以能取回真经,不仅仅是有三个勇敢的徒弟,更重要的是他本人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无论是妖魔鬼怪想要吃掉他,还是各种美女诱惑他。他都毫不动摇,抱定一个信念:不悲观、不气馁,最终取得了胜利。最终唐僧师徒四人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取经途中孙悟空等人遇到困难时,虽有矛盾,但最后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师傅,上天入地,遍寻各方神圣。我想如果没有他们的团结,就没有最后四人终成正果。
★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我们总会为他欢呼;当他受到了冤屈,我们也会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当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被逼回花果山,继续当他的齐天大圣,但当唐僧遇到危险,猪八戒赶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时,他也毅然去救唐僧
★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而我们,只要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也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西游记》带给我们不再是对神话的幻想,它令我善良,宽容,嫉恶如仇,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他即使在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由这时代决定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显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粮食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高呼一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的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们昭示了人的价值,英雄的浮士德则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诉了人们生存的价值.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儿 他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精神漠然视之.现今社会太需要这种千金难求的精神了.英雄——孙悟空——《西游记》已不仅仅是一部名著,更给我们激励和源自内心的力量.★《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从中获益匪浅。*一本书能够成为经典,定是作者毕生思想的结晶,人生经验的提炼。而《鲁滨逊漂流记》正是这样的书。* “城堡”、救了星期五……在荒岛建造自己的家园。之后他救了一个被水手背叛的船长,共同夺回了船只,带着星期五终于重返故土。*:“”……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孤岛王国。* 鲁滨逊还是坚毅的人。他曾经这样说道:“我的脾气是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 ……”“豪华”的别墅…… 这些“成就” *“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鲁滨逊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知识丰富的人…… ……我相信我 *
第三篇:西游记
西游记
很多朋友看到了这个题目必定会眼睛一亮,心想:看你怎么西游。其实不然,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为何?且让我娓娓道来!
首先感谢公司在百忙之中抽空组织此次两日游,旅游地点是金华“双龙洞”与温州“雁荡山”,金华坐落在宁波西方,而温州却坐落在宁波西南方,方位还是有点不同,所以全名是西南方旅游,简称西游!
在得到消息去旅游之后,咱们部门可是忙上加忙了,白天上班,晚上更需“加班”到半夜!比如以我为例,晚饭后马上上网打开淘宝开始眼花缭乱的选购旅游去需要用到的物品,这不选不知道,一选吓一跳,半夜12点了!不过也已买了好几样旅游必备品,这个加班加的可是心甘情愿!第一次随团旅游心中不免还是有点兴奋的!
不过这只是“加班”中的其中的一天,还有跟同事们商量需要在旅途中用到的各种各样的零食等等,旅游前几天忙的可谓是“不亦乐乎”!
首先我们去的是金华“双龙洞”,在去金华的旅游车上认识了导游小陈,她带着我们一同度过“两日西游”!我们在车上又是唱歌,又是谈人生,又是吃零食,最后再小憩下..看着十辆旅游车连成一条线,排起长龙,这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三个多小时之后,终于到了远近闻名的“双龙洞”,下车后那空气,那环境,真的让我感悟到什么叫心旷神怡!在小陈的一路带领下,来到了曾与五岳齐名的双龙洞洞口!凉风瑟瑟,风景优美,大气!洞口景观如此,洞内就更不得了了,加快步伐还是抵挡不了汹涌的人潮,在洞中洞前,排起了长龙,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船,仰面擦崖逆水而入,“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并且一船只够卧六人,所以长龙必不可免。往往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洞中洞里面都藏着无数的金银财宝!喘着对金银财宝的幻想,卧在船上进入了洞里。进入洞中,虽然没有让无数人流搀的金银财宝,但是里面的景色让人无限遐想!要是在古代的话,这个洞中洞肯定坚不可功,只要一进必定死无葬生,把三国演义里面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用在这里实不为过!从遐想中回来,跟同事们一道向更里面迈进,走过歪沿曲折的小道,沿着台阶拾级而上。
全国最大的洞中瀑布当之无愧!也庆幸前两天阴雨连绵,让我们享受到了冰壶洞的魅力。瀑布从15米左右高的洞顶倾泻而下,落在这个被千年冲刷的水池上,震耳欲聋,声势浩大!在这一层整个空间水雾缭绕,刚才爬上来出的汗与水雾结合在一起,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溪水,身上顿时凉爽无比!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古人形容的非常贴切!在这么大的魅力之下,所有人都不得不逗留拍照,以表达这优美至极的景色!
恋恋不舍的离开瀑布继续前进,出了洞中洞就是山顶,呼吸到了山顶优质的空气。山顶小摊一排,小饰品,小挂件玲琅满目!稍作歇息之后,沿着指示标来到了山顶洞,怀着对山顶洞有更美的景观,可惜往往事不如人愿,实在是不敢恭维,普通的山洞只不过配上了山顶洞之称,虽然面积够大,但是与洞中洞那壮观的景色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枉称桃源洞!游完双龙洞之后,已是饥肠辘辘,来到约好的饭店,那里已是催烟袅袅,等大家一坐下没过5分钟,菜便上满,佩服这家饭店上菜速度,50桌呀!我们狼吞虎咽吃了起来。我连吃4碗,与我以前最能吃的时候记录持平!上菜效率,饭菜可口,而且看了菜谱价廉,这是我对这家饭店的评价!
稍作休息,咱们就恋恋不舍的返回了旅游车,再见了双龙洞,再见了古诗有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的洞中洞!
在车上兴奋的讨论着刚才在双龙洞的美景,不知不觉已抵达最后的目的地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的雁荡山。
下车安排好住宿,吃完丰盛的晚饭,开始夜游灵峰,由移形换景带来的视觉冲击!在那里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导游,她是本地导游,由她带领我们在雁荡山游玩,在车上又给我们讲解了雁荡山的由来及那些美不胜收的旅游景区!让我们无比向往!
很快在导游的讲解中到了“雁荡三绝”中的灵峰入口,虽然太阳已西下但是山的形状结构还是能一览无余,我们一群人紧跟导游进入灵峰景区,在导游的指引下我们从各个角度观赏灵峰酷似一对紧紧相偎,情话切切的伴侣,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观望,却幻化为一对丰满的乳房;再变换一个角度仰视,又好似一只敛翅的雄鹰。移行换景带来的视觉效果让我又是惊奇,又是惊喜!
即使再美的景色也抵挡不住时间的流逝,就这样在赞叹中结束了夜游灵峰。
晚上时间还是很充裕,我们又去逛了夜市,买了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匆匆吃完早餐,开始了新的旅程。地点还是在雁荡山,景点就不同了,早上行程安排的是大龙湫与观看灵岩飞渡!下午的行程还是在灵峰,让我们感受夜晚与白天的差异。
进入大龙湫景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剪刀峰,在移形换步中感受到它的各种变化,如鳄鱼张嘴,如啄木鸟啄树,又如憨态可掬的熊昂首爬行,正如戴名世所说:“大抵雁荡诸峰,巧通造化,移步换形,其名字因象取义尚多有之;而路穷径塞,蒙翦于荆榛荒草之中,其奇未出于人间者亦不少也。”继续前行,水撞击水的声音由远至近,一眼望去,那瀑布犹如一条白龙从天而降,声如雷鸣,顿时想起西游记里面的小白龙入海之势,相差无几,甚是美观!瀑布周围,水雾缭绕,人离瀑布稍进,就能感受到风大雨大的效果,凉爽至极。
游完大龙湫,马上赶往闻名遐迩的灵岩飞渡,趁着未到表演时间,又陆续游玩了其他景点小龙湫与断肠崖,小龙湫虽没大龙湫那么壮观,但也算是道不错的风景,并且能在山顶上看到它的源头,它的源头正是神雕侠侣中的断肠崖,从山上往下看,那风景美不胜收!
正是飞渡时间,噼噼啪啪的爆竹声突然响起,循声望去天柱峰上一人拉着绳子象壁虎似地沿悬崖边爬下,表演开始。每当垂下一段距离,他就弹跳来作一次飞跃。并靠着崖壁跳着、飞着,象只山雀在啄食。碰到可落脚的地方,便停下来喘息一会儿。等滑到一半多的距离,好像突然失手似的,双手一松,顺着绳子溜了一大截。着实为他流了一把汗,而后他又靠上崖壁左跳右跳,最后一溜到底,人群蜂拥着跑向峰下落脚处,看个究竟!真是又精彩,又刺激!
接着又想起爆竹声,一人倒吊绳上,用双臂攀援向前,速度飞快,突然停住象玩单杠似的连翻8个跟斗,然后又飞快向前攀援一段,在空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绣球,向下扔去,人群迅速跑动起来,去接那个绣球,尤为壮观。而后又拿出一把树叶,从半空撒下,犹如天女散花。而后又往前攀援一段,停住后又连翻16个跟斗,让人叹观止矣!最后到达展棋峰顶,也代表着表演结束。正是午餐时分游客都迅速散去!
下午吃完饭,马上坐车抵达昨天晚上去过的灵峰。此时灵峰哪里还找的到昨天晚上的那般景色,映入眼帘的又是另一番美景。在双掌峰之间居然还有洞,有古刹坐落在这,别具风格。我们带着好奇登上这坐古刹,台阶比较陡峭,共有9层,登上古刹我们已是气喘吁吁,汗如雨下!最顶层观音菩萨坐中,崖壁上小佛林立,崖壁与崖上小佛都为金黄色,整层金碧辉煌,甚是美观,人们都称这为观音洞,名至实归!
时间流逝飞快,2日游已悄然接近尾声,在恋恋不舍中,我们离开了雁荡山!
这次“西游”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还让我们发现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方式,更是打开我们人生眼界的一扇百页窗,它提供给我们品味人生、接纳百种个性的机会!我们用行动来报答公司对我们的肯定!
2012.03.25
第四篇:西游记
《西游记》读后感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无论是在电视上看,还是拿一本厚厚《西游记》看。)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还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呢!《西游记》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守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来写的。
其中,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的情景让我最感动,他并非抗拒,等待着他师傅来救他,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是干旱还是下雨,他无日无夜等着,等着。有一天,唐僧终于出现了,他把孙悟空从石缝里救了出来。在这件事中,让我读懂了:坚持就是胜利。
我从中学到了:无论难易都要坚持,坚持也可能改变人生。
《西游记》第七回描写如来佛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孙悟空被“压帖”镇住。“压帖” 即是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直到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路过此处。《西游记》第14回描写唐僧在两界山把写有六字真言的“压帖”揭下后,孙悟空便从五行山里蹦出来了。孙悟空为什么要被压在五行山下?解救出来为什么还要带上紧箍咒?(2011-02-04 09:21:12)转载
标签:
孙悟空
五行山
宋体 ▼ 分类: 西游研究
《西游记》
大闹天宫
杂谈 《西游记》第七回描写如来佛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压帖” 即是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源于梵文,《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说:
若诵此咒随所住处。有无量诸佛菩萨天龙八部集会。又具无量三昧法门。诵持之人七代种族皆得解脱。此咒是观音菩萨微妙本心。若以金宝造如来像数如微尘。不如书写此六字中一字功德。若人得此六字大明。是人贪嗔痴不能染著。若戴持此咒在身者。亦不染着贪嗔痴病。永不复受生老病死等苦(《广如大乘庄严宝王经说》)。
孙悟空为什么要被压在五行山下,因为孙悟空象征者人心,象征着普通人都可能有的想法: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异想天开。这是人性普遍的弱点:狂妄、贪婪、高傲、永不满足、自以为是、为所欲为。有了这样的心,就缺少仁爱,就没有怜悯,就不知世界的真相,就会执迷不悟。这正是佛教所提出的“三毒”:贪、嗔、痴。这是凡夫成佛的大敌。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被“压帖”镇住,就意味着定下了这颗狂躁的心。从此可以去掉贪婪的欲望、愤怒的心态、不明白世界真相的“三毒”也说明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后,抛弃了仙道家文化,开始了弃道从佛的西天取经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大闹天宫以前,孙悟空
和猪八戒一样所修炼的是道家功法。大闹天宫以后,孙悟空被佛教文化的佛家功法所征服。
《西游记》第14回描写唐僧在两界山把写有六字真言的“压帖”揭下后,孙悟空便从五行山里蹦出来了。请读者注意,这两界山本身也是一个象征。哪两界?从魔到人。孙悟空完成了第一次飞跃。悟空原本是大闹天宫上方的太乙金仙,在归依佛教之前,他虽然颇有神通,却只是“圣者”依然是“旁道”佛教所称为的旁道,也叫外道,是指不正确的修行道路。而从五行山被唐僧解救出来以后,就成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孙悟空行者。
请大家应注意: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后,他的野性少了很多,但他被唐僧解救出五行山之初,仍然十分顽皮,经常不听管教,并没有完全“定心猿”虽说从心里感激师傅,但他还是经常犯脾气,不高兴就一个斤斗云一走了之,唐僧对他没有一点办法。这时,观音菩萨化作老妇人,告诉唐僧:把化作小花帽的紧箍咒给孙悟空戴上后,紧箍咒就可以控制孙悟空了。
《西游记》中如来就紧箍咒作用对观音说,“他若不听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上,自然见血生根。个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后来观音又对孙悟空说,“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逛上欺天”,“须是这个魔头,你才肯人我瑜伽之门哩”。所以,菩萨对唐僧说,紧箍咒又称作“定心真言”,有了紧箍咒,才能管住心。
大家要注意:紧箍咒又称作“定心真言”,绝不是作者信手拈来的一个名称。这和五行山一样,象征外在力量对人心的制约和束缚。如果我们注意看小说,便可以发现:唐僧最初遇到的几难,都是由于孙悟空的顽皮或过失引起的。比如,16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这是孙悟空因虚荣心与观音院主比谁的袈裟好,结果使观音院主起了歹心,为谋取锦襕袈裟,竟放火烧唐僧借宿的僧房。所幸,孙悟空借来避火罩保护,唐僧才安然无恙,但毕竟使唐僧遇到一难。小说24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是说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镇元大仙本来已经嘱咐弟子好好款待,弟子将该观十分珍贵的人参果送来,唐僧因不识此物,以为是婴儿,拒绝食用,结果孙悟空在猪八戒的撺掇下偷偷摘了四个,因此与五庄观道童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将人参树推倒,大闹五庄观,然后溜之大吉。结果,被赶来的镇元大仙将他们全部虏去。最后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医活了人参树,才得以解脱。在车迟国,也是孙悟空首先惹事,他和猪八戒和沙和尚到三清观,偷吃了那里的供果,还捉弄了三个道士,让他们品尝了自己的尿,即所谓的“圣水”,为此,三个国师拒绝给他们换关文放行。经过好一番周折,唐僧师徒才得以脱身。
在人类发展史上,接受文化(紧箍)的教化是必要而且必须的,是保障文明发展的前提。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而不能追求无约束的绝对自由。每一个人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头上都戴着紧箍咒。《西游记》小说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很巧妙地把它作了形象化的呈现,使我们由此而看到了人文教化的本质。实际上孙悟空正是在观音菩萨和唐僧的教化下,才逐渐成熟起来,对自己的行为能够有效加以控制了。这一点,我们从唐僧念紧箍咒的频率就可以看出。孙悟空在乌鸡国、女儿国、朱紫国、灭法国、比丘国、凤仙郡等处的表现都不错,而且是越来越好。由最初的无法无天,为所欲为,逐渐走向成熟。小说在描写孙悟空的成长过程方面,脉络很清晰,读者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感觉到。
其实,无论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是西天取经,降妖除魔,都是人自身意识活动。人只要有心思,都会拥有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则是心念的跳动。只要有心,就会翻腾出念头,而且刹那之间便十万八千甚或更远。《西游记》的西天路是十万八千,悟空一个筋斗即到。说明一念善即在佛国西天,一念迷就在人间东土。猴子爱跳,正是人心的翻腾,所以用筋斗、跟头来比喻“念头”。人之所以会产生种种坏的念头,就是心里有了想法,就会产生种种幻象,就会出现种种妖魔。
第五篇:西游记
《西游记》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这本书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爱打抱不平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神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顽皮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是花果山上一块仙石里蹦出来的,从小行动敏捷、心机灵巧。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来了高超的本领,从龙宫得到了如意金箍棒和盔甲,在太白金星的招安下上天当官。玉皇大帝就按孙悟空的意思封他做“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天上偷吃了仙桃、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玉皇大帝屡次原谅孙悟空的过错,纵容他当官,是因为玉皇大帝向往和平,有一颗慈爱的心。孙悟空受玉皇大帝宽容,不但不知恩图报,还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下惩罚是应该的。五百年后,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时忠心耿耿,再也没有撒野,孙悟空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质让我敬佩。
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廉颇嫉妒上卿蔺相如,屡次在他面前挡道,和蔺相如作对。当廉颇明白蔺相如避让他是为了赵国着想,他诚恳地负荆请罪,知错就改。与蔺相如联手对抗敌国,使赵国更强大。
任何人都会像孙悟空和廉颇那样犯错,但只要有一颗知错就改的心,他仍然是一个好人。读完《西游记》,我决定要像孙悟空那样做一个知错就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