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献检索报告
浅谈检索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995年尼洛庞德教授在其《数字化生存》中提出了“后信息时代”这一在当时还是极端前卫的概念,转眼十几年过去,生活在今天,21世纪已经过去了十年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知识与情报带给人类生活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检索技术涉及情报学的发展,情报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正是在不断认识、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在物质生产与科学实验的实践中,源源不断地创造、交流与利用各种各样的情报。早期的广义的情报主要是指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互相告知有关吃、住、安全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情况和消息;阶级、战争的出现,导致了情报概念的产生,《辞海》中有:“定敌情如何,而报于上官者”是为情报;《辞海》中则说“战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曰情报”。这是中国早期的定义。反映了情报作为消息传递的功能及构成情报的两个基本要素——“情”与“报”,强调情况、消息的传递作用。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创造与传播知识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专职情报机构的主要工作是使知识有序化,以解决情报检索问题。
情报作为与人类共生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人类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早在人类诞生之初祖先们就知道从长期的生活经验情报中学习猎食、种植后来建立部落发展生产发明各种工具器具……人类走过石器时代,工业时代进而进入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二
十一世纪,不得不说情报在其中的力量是惊人的。二战德国失败后美国能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大国,它当年从德国吸收先进的科技,经济,文化情报意义重大。情报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了解人类发展的过去并从中总结出很多,一个朝代的兴衰和利弊从而合理吸收有意的情报作为后世的经验借鉴,情报正因为能以各种形式传播如书面文字,口口相传,各种现有的事物图像声音等等,也正因如此纷繁才得以使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有声色的发展,情报能够被记录下来,人们作为各种参考也正节约了一代一代的人们能以前人的脚步作为基础不断地进步…...作为发展的产物情报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着自己,最终形成了公认的公开十大情报源:1)图书,2)期刊,3)科技报告,4)会议文献,专利论文,6)标准文献,7)学位论文,8)政府出版物,9)产品资料,10)科技档案。
情报的交叉性使得我们无法从各个方面尽言之,所以先仅仅简述情报之于人类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工程技术始于原始人的制造石器工具时代。当人类的足下第一次用石头做成原始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时,便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揭开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序幕。从粗苯的石刀制造到日益精巧的石器加工,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创造。这一历程长达百万年的时间,但它却是人类工程技术的最初萌芽。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骑之后的第一次技术革命,随后蒸汽机出现,在此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开始了电力时代。20世纪40到50年代,出现了以原子能工业、电子
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作为主要标志,而如今电子计算机的一次次革新深刻的影响了现代生产、经济、科学和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革。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环境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在网络环境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数字化环境和信息网络技术影响并改变着人类传统的学习方式,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人们应该充分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去查寻并汲取有用的知识。
信息检索技术,为人类的学习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平台,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引擎,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从图书馆书刊借阅到使用联机信息检索,从网络信息的浏览到利用学术搜索引擎,从一般的文献信息检索到知识检索与研究性问题的分析都可以看出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有助于知识创新与能力发展,注重知识建构与问题解决。世纪是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终身教育、开放教育、能力导向学习成为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为满足知识创新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培养适应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信息素养或信.息能力教育作为21 世纪人才能力的重要内容。目前,美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已全面将信息素养纳人正式的课程设置中,信息素养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重要的教育议题,是未来信息社会衡量国民素质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在1999 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素质教育中,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的、在未来社会具有重要独特作用的基本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之一。
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又是一种基础素质。它有其自身的内容结构,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是指人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反应。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查询、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和分析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信息检索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自身的信息需求将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素质,能意识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显在的信息需求,进而能充分、正确地表达出来,对特定信息具有敏感的心理反应。而且具有对信息的查询、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吸取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可见,信息检索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信息检索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承袭前人成果,通过教育手段“传递”而获得的科学文化与技能,而是特指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基础上,一系列科研领域重大成果的诞生和知识群的同时崛起。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与创造,实质上是一整套的创新过程。科学的发现是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成果,把科学定理、定律转化为技术的发明也是一种创新,把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过
程,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当然离不开创新。所以,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市场创新以及体制创新推动的经济。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要迎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创新”。国家创新能力是决定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决定因素。
情报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利用其来创新,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也在于无论是科技、经济还是文化等的不断创新。
不言而喻,创新既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根本,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21 世纪需要大批创新人才。所谓创新就是创新主体运用新思想、新方法进行开拓性劳动,并取得成果的过程。这是对前人的一种超越,是思想认识的升华。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是实现创新的关键,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动作用。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是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发现、提出、解决疑难问题,创造出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只有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在自由想象中创造灵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在前人不曾涉及的领域有所建树和突破。只有培养学生自立和创新精神,日后才能成为创新人才。而自立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利用。只有掌握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才能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善于利用信息。所以说,信息检索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一个科技工作者创新成果的多少,一个科研项目科技水平的高低,都与其开发、占有和利用人类信息资源息息相关。因为科学研究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所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极其深刻概括了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的道理。《孙子兵法》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也是古代人们对获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深刻认识的总结。
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科技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从选题、立项、试验、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鉴定到申报奖项,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据统计,科研人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查阅文献信息的时间要占全部科研时间的4O %左右。只有大量搜集、整理、分析与利用信息,才能弄清楚古今中外进行过哪些研究、运用什么理论、采用何种方法、取得什么成果,达到何种水平、哪些研究领域还没有涉及、哪些研究项目具有可行性、重要性和发展前景。掌握了这些信息,首先,可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避免重复他人的劳动,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其次,通过信息这一智慧的火种,可以使科研人员开阔视野、发展思路、启迪创造力、开拓更新的、更高层次的、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再次,掌握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为科研工作赢得大量宝贵时间,缩短科研周期,加速科研进程,创造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技术成果。
在科学研究中注重信息搜集与利用,使某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实例屡见不鲜。相反,忽视信息搜集与利用,盲目重复前人的研究,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巨大浪费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此,不再赘述。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检索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作用日趋明显。
三、信息检索是开发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促使人类经济模式转换,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进人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中心资源。正如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言:“在我们的新社会里,战略资源已是信息。它不是惟一的资源,但确是最重要的资源。”因为物质资源提供的是各种各样的材料,能源提供的是形形色色的动力,而信息资源提供的是知识和智慧。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曾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人们通过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占有和使用已成为国家兴衰和个人成败的关键。谁优先掌握了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方面信息数量激增,另一方面信息老化加速。据有关专家估计,2O 世纪4O 年代以来产生和积累的信息
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在这之前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信息量之和。自19 世纪以来,人类知识信息每50 年增长一倍,20 世纪中叶每lo 年增长一倍,2o 世纪7o 年代以后每5 年增长一倍。进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人们在社会上实际面对的正式出版物和各种非正式渠道传播的信息几乎每过一年就要翻一番。而信息的实效性极强,据统计每年约有ro %的信息还未进人交流系统就已成为垃圾。人们呼吁 “我们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但我们渴求新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信息的参与。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如果不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方法与途径,人们就会陷人找不到、读不完的困境。信息检索技术就是从信息的集合中识别和获取信息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更广泛、更快捷、更全面地吸收和获取信息。因此,信息检索是开发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信息检索是科学决策的前提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要作决策,一些重大决策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团体的成败和个人的前途,为此,必须进行科学决策。信息在决策中起重要作用,它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决定因素在于决策者对决策对象有确切的了解和把握,对未来的行动和后果有正确的判断,这就取决于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信息。信息的重要性在于消除不确定性,做到知己知彼,只有情况明,才能决心大。而且信息的作用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到选择方案,从确定目标到具体实施,每一步骤都离不开
信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模糊、不畅与失真所致,通过信息生产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和消除矛盾,减少冲突,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和信息对社会各生产要素的作用,就如同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信息既是资本经营的指挥棒,也是有限资本的倍增器,它可以通过杠杆的作用,对国家的经济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化使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大大降低。高效的信息传递,不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通过信息的导向为宏观政策制定灵活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方针。把握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就意味着把握了稍纵即逝的商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及信息将超越土地、人才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日益成为拉动消费,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无论是国家、部门还是企业都将更多地依赖于数据等信息的迅速交流、传播和利用。智能技术日益成为制定政策的手段。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科学、民主、合理决策之源泉。而信息检索则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
综上所述,在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21 世纪,无论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的开展,信息资源的开发,还是科学决策的进行,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检索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在未来的社会中将日益显现。
文献检索报告
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焊接技术与工程 学号:
0907074119 姓名:
陶 庭
第二篇:文献检索报告
一、检索课题:李清照研究
二、检索工具及其对应的检索途径:
1、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主题词途径
提问式:李清照
2、人大报刊资料数据库 题名途径
提问式:李清照
3、互联网
百度搜索引擎
关键词途径
提问式:李清照诗词
4、互联网
谷歌搜索引擎 关键词途径
提问式:声声慢
5、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关键词途径
提问式:李清照词作
三、检索结果:共检得相关图书330种;相关文献2183篇。[1]姚玉光.黄花瘦影;李清照传[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1 [2]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12 [3]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M].四川:巴蜀书社,1992.9 [4]嘉男,张永钦.风定落花深[M].光明出版社,2003 [5]邓超群.李清照:旷世才女[M].长江出版社,1998.6 [6]李清照.李清照名篇赏析[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7]唐圭璋.李清照词鉴赏[M].齐鲁书社,1986 [8]陈祖美.李清照新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9
[9]陈祖美.李清照评传[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9 [10]褚斌杰,孙崇恩,荣宪兵.李清照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出社,1984.6.[11]邓红梅.李清照新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王番著.李清照丛稿[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4 [13]王廷梯.李清照评传[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4 [14]刘忆萱.李清照诗词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15]郑孟彤.李清照词赏析[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9 [16]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17]张璐.李清照词英译中意象的再造的对比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 [18]刘晶晶.阐释学视角下的李清照词英译[D].湖南:中南大学,2008 [19]白静.模糊美得翻译——从接受美学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0]侯丽枚.从归化、异化角度看李清照词的英译[D].河北:河北师范大,2007 [21]裴培.从李清照的实例翻译谈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研究的必要性[D].河北:河北大学,2008 [22]陈燕.李清照词作中的悲愁情绪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1)[23]赵金色.析李清照词作感伤色彩的成因[J].语文学刊,2009(11)[24]朱克武.谈李清照词作的艺术创作[J].考试周刊,2010(43)[25]李慧男.李清照词作的美学特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26]李奕.李清照<<声声慢>>赏析[J].语文教学研究:综合天地,2005 [27]刘琳.哀婉凄愁千古绝唱——李清照<<声声慢>>赏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四、检索小结:(略)
第三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综合实习报告
课题名称: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〇一二年五月
检索范围:
1.时间:2008—2012 2.文种:中、英
3.文献类型:期刊、专利、标准、会议论文
4.检索词: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安全(security)
检索工具: 1.维普数据库 2.清华数据库 3.万方数据库 4.SPRINGER 5.EBSCO 6.EI 7.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
多用户多方式随机交通分配模型的优化
(2008级经管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刘金行)
1. 摘要:
为了实现交通网络混合交通流随机平衡分配,分析了广义费用下多用户多方式的路径选择机理与网络平衡条件及信息条件下多用户多方式对路径选择的影响特征,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建立了基于信息条件的随机混合交通平衡分配模型,并证明了模型解的等价性与唯一性。
自1956年Backman提出等价的交通流分配模型以后,对交通网络平衡模型的深入研究就越来越成为交通网络平衡配流的热点,所建立的模型也越来越客观。传统的路径选择行为假设网络上只有一种车种,或认为网络上所有出行者在选择路径时所遵守的准则是一样的;而现实中的交通网络是一个高度混合的网络,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存在,对于每个出行者,其出行路径选择的依据也不一样。如有的出行者由于安装有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其能够很准确地知道网络上的交通阻抗,这些用户在选择路径时始终是选择最短的出行路径;而对于没有使用ATIS的用户,其是按照经验随机地进行路径选择的。当考虑实际交通网络上存在多种交通方式情况时,交通网络平衡状态必然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中的交通网络。文献分析了在信息条件下两种准则的配流问题,其中的核心假设就是认为使用ATIS的用户按照确定的用户最优配流原则分配流量,而未使用ATIS的用户按照随机配流原则分配流量。本文认为无论是网络上的用户使用ATIS还是未使用ATIS,他们都不能够准确地知道网络上的交通状况。当然使用ATIS的用户对网络交通信息的掌握程度比未使用ATIS的用户高,其在路径选择时也会更加精确。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将网络上的用户种类分成两种类型,并且进一步考虑这两种用户分别使用公共交通方式与使用私人交通方式时的情形,建立相应的随机混合交通配流模型。
2. 关键词:交通网络;信息条件;多用户多方式;交通分配
Key words:traffic network;information conditions;multi-user and multi-mode;trafficassignmen
3. 检索过程及路径:
概念的界定:交通信息系统、交通方式、随机分配
3.1 书库查询:
1.王英杰等编著《交通GIS及其在ITS中的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10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W432
2.邵春福主编《交通规划原理》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4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S325
3.毛保华等编著《交通规划模型及其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0301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3
4.陆化普编著《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3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L844
5.陆化普, 石京编著《交通规划习题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44/L844
6.王殿海主编《交通流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8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W142
7.高自友, 任华玲著《城市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与算法》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G218
8.朱顺应《交通流参数及交通事件》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5
种类:中文图书 索书号:U491.1/Z878
3.2中文数据库检索:
3.2.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2009):
篇名/关键词/摘要: 交通信息系统,命中408篇;
交通方式,命中254篇;
随机分配,命中47篇。
(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KNS4.0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3.2.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2009):
篇名/关键词/摘要:交通信息系统,命中112篇;
交通方式,命中427篇;
随机分配,命中83篇。(维普资讯)
3.2.3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2009):
中文题名:交通信息系统,命中118篇;
交通方式,命中28篇;
随机分配,命中3篇。
3.2.4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2009):
中文题名、关键词:交通信息系统,命中2篇;
交通方式,命中1篇;
随机分配,命中2篇。
3.2.5部分检索文献(论文):
优秀硕士论文:
1.浅谈交通方式构成与交通衔接设施规划的关系王蓉蓉;袁振洲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006-07-05
2.巢式Logit模型在交通方式选择行为中的应用刘振;周溪召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10-24
3.基于生态交通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优化研究管菊香武汉理工大学2008-05-14
博士学位论文:
1.城市形态、交通模式和居民出行方式研究李海峰东南大学2007-03-06
2.多信息融合的城市交通监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曾锐利天津大学2008-11-19
报刊文章:
1.周华,陶志兴 从交通方式结构探讨福州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福州市规划院交通所;2008-07-16
2.葛亮,王炜,邓卫,王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客运交通方式分担率预测模型研究公路交通科技, 2004,(08)
3.李亚军,杨忠振.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方式结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4.陆化普,殷亚峰.规划理论的非集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 1996,(01)
5.李军,朱顺应,王红,李安勋,严新平.基于RP/SP联合数据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7,(01)
6.项贻强,王福建,朱兴一.生态交通的理念及策略研究[J]华东公路, 2005,(04)
7.贾洪飞,隽志才,张枭雄,倪安宁.高速公路后评价油耗指标的确定与对比[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2)
8.吕慎,田锋,李旭宏.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发展模式研究——应用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组合评判法[J]土木工程学报, 2003,(01)
9.王正,刘安,郑萍.广义Logit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
10陆化普,王建伟,张鹏.基于能源消耗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3.3 外文查询:
3.3.1网络GOOGLE学术 搜索:
标题、英语、pdf――
traffic network:英文 网页中,约有 8,770 项符合 在标题: traffic network 的查询结果
information conditions:英文 网页中,约有 1,830 项符合 在标题: information conditions 的查询结果
multi-user and multi-mode:约有 724 项符合 multi-user and multi-mode 的查询结果
3.3.2数据库Springer link搜索:
关键词(期刊文章以及图书章节)——
traffic network:共 24,481 条
information conditions:共 436,059 条
multi-user and multi-mode:共 38 条
3.3.3部分期刊论文:
1.Enabling Components for Multi-Standard Software Radio Base Stations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Volume 13, Numbers 1-2 / 2000年5月
2.Project-drive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support for virtual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Volume 17, Number/ 2006年12月
3.Challenges of Higher Speed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Ahmad BahaiThe International Serie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Wireless Multimedia Network Technologies
第五篇:文献检索报告
科技信息检索 检索报告
级 专业 班
学
号
姓
名
说 明
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自定检索课题,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
1.中文数据库:CNKI系列资源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图书馆。
2.外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等。3.搜索引擎:读秀、google、百度等。
4.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二、条目解释
1.“检索年限”:范围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各种数据库(检索工具)尽量选用同等年限,以便之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类数据库(检索工具)的认识。2.“检索词”:列出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3.“检索式”: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以及检索项(如: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如:题名=汽车 and 尾气 and 排放and 控制。请注意各数据库检索式不一定相同。4.每种检索系统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检出文献篇数),按规定条数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只需列出5条最相关的,不足5条请注明原因),注:中外文数据库列出题名、作者、出处、摘要;专利列出专利名称、申请号、申请人和摘要;搜索引擎列出标题、网址、摘要。
三、其它要求
检索课题概况
1、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2、分析研究课题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征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引发了企业系列变革。
如今,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 2.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模型及应用 3.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根据信息技术对企业_从CAD到Intranet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进行相关材料的查找。
3、检索策略 3.1 检索工具
1)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2)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3)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查找相关期刊论文。4)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5)利用“SpringLink”查找相关论文。6)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知识。3.2 检索词
1)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管理 2)信息技术 and 企业
3)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影响
4、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4.1 检索工具 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1.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1.2 检索年限 2000.1.1——2015.3 4.1.3 检索结果.赵良才 辅助工艺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2.李德庆 计算机辅助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2 3.刘昭东 信息与信息化社会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 4.李正男 信息高速公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4.2 检索工具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4.2.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2.2 检索年限 2000.1.1——2010.5.1 4.2.3 检索步骤与结果......5、检索结果评价 本次检索采用4个中文数据库、3个网络搜索引擎、1个外文数据库,查找到的信息有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电子图书、网络评论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内容完整,且都是近十年的最新材料,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检索,不仅查找了课题相关信息,也发现了一些课题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检索结果良好。
6、综述
本次检索获得了20个检索结果,文章1《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_黄红梅_4典型案例分析_52_57》以此为背景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找出二者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从管理技术方法、管理组织模式、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管理职能五个方面详细展开,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体现于优化的管理技术方法、灵活的管理组织模式、教练式的管理行为、柔性的管理思想、创新的管理职能,并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为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理论上研究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扁平化、柔性化、网状化的管理组织模式;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数字化的战略管理,构建了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底层支撑框架、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制约要素互动解析模型、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刺激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综合模型。文章结合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及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理论和模型研究,设想了一种符合时代背景的新型管理模式: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认为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文章采用理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长春第一光学精密仪器厂、长春机械印刷厂作为案例,对其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图文并茂地展现信息技术对管理影响的现状。
文章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_左美云》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从CAD到Intranet。
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渗透于各种传统技术中,由此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和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也出现一系列常在媒体上争奇斗妍的缩略语 :CAD、CAPP、CAM、OA、M IS、DS S、ES、N C、M RPII、PLC、FM S、C IM S、In-tranet、Internet 等等。那么 ,这些概念或词组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怎样?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图 1)勾画出这其间的相互关系 ,并扼要地阐述其内容和关系。
文章3《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_模型及应用_林丹明》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应用分析,所得结论与现实状况有较好的相关性。至此,我们初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企业纵向边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 动”这一问题给出了理论上的回答。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不仅企业,它的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都会受到影响,它们也会通过调整边界以适应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纵向边界变动就不一定能保持有效性。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使模型的分析和结论更完善,是以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从CAD 到 Intranet ,无不体现了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巨大影响。当然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概念和系统 ,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 ,也未必就穷尽了其中内在联系,本文只是试图通过层次分析 ,使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至于 CIMS、Intranet 在欧美国家也属最先进系统,在我国则是试点阶段。我们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影响的全貌 ,有助于把握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