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语言说课稿
中班语言说课稿:小老鼠打电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目前,通讯设施非常发达,朋友间经常以电话联系,打电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中班上册幼儿年龄偏小且现在多数都是独身子女,普遍存在出现粗心大意的行为,所以这一游戏既富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当前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取《小老鼠打电话》这一教材是因为:
1、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打电话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游戏的语言易于幼儿模仿学习。
3、通过游戏,幼儿能感受一些礼貌用语的用法且学习怎样打电话。
4、游戏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体会到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
1、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2、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三)说教学重、难点:
在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提到:乐意参与游戏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中班上册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话只说了半句话或几个字就无法再说了,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布置小老鼠的家:墙上挂全家福的照片,桌上放着娃娃家的厨房用具及一部电话机。(这是为情景表演而准备)
2、小老鼠和小花猫的头饰各一个。课前准备好情境表演内容。(这也是为情境表演而准备的)
3、玩具电话机每个幼儿一部(这是为幼儿玩游戏而准备的)
二、说学情:
中班上册的幼儿年龄在4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最喜欢边用手当话筒边唱《打电话》这首歌。但是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道该怎样说,既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加上幼儿打电话也缺乏生活经验,虽然想打电话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好电话。因此,我通过这次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练习打电话,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三、教法: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打电话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五、活动程序:
根据中班上册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以下三饿环节:
(一)观看情境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首先我以一种神秘的口吻介绍幼儿即将看到的情境表演:“小朋友,你们喜欢看表演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老鼠家发生了一件什么奇怪的事?”以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让幼儿看情境表演─小老鼠打电话,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游戏内容,并再次观看表演。
首先我提以下两个问题让幼儿讨论:
1、刚才,你们看见了一些什么?
2、小老鼠和小花猫是好朋友吗?既然小花猫不是小老鼠的好朋友,为什么小老鼠打电话却来了小花猫?(根据幼儿的反应,可再表演一次“小老鼠拨号是时东张西望的情景,让幼儿自己发现小老鼠拨号不专心”)除了拨错电话号码外,还有什么地方也说明小老鼠很粗心呢?”其次再次观看表演,而后提问:“小老鼠打电话是怎么说的?它为什么不知道接电话的是小花猫?小老鼠要怎么打电话才能把好朋友请来呢?” 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角色间的对话,从中体会做事粗心大意造成的后果。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表演重点片段、设疑、再次观看表演,而后再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
(三)幼儿相互间玩打电话游戏,练习对话。
随着活动的进行,幼儿一定很想自己亲自尝试打电话。为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我设计这一环节让幼儿 自由结伴玩打电话游戏。“小朋友,你们想打电话吗?你是怎样给好朋友打电话的呢?现在你们自己去找好朋友玩打电话游戏吧。”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练习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
中一班 秦红燕
一、设计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我就不从概念入手,而让幼儿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如:找图形、给图形涂色。)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
二、说教法
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2、开展区角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开展区角活动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易于感知。
3、让幼儿自己动手,找找、玩玩,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创设一定的难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我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置一定难度,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才能跨越过去,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认识梯形的活动中有一个给小客人喂梯形饼干的环节,我设计了让幼儿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请吃梯形饼干”。这里就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指导过程中能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避免笼统评价);最小的干预(教师角色进行退位,不干预替代);最多的鼓励(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另外,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三、说教学活动流程:
复习整理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
(三)、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四、活动过程:
1、通过寻找、涂色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让幼儿找出图中不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图形像什么?(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3)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睡着放,它们都是梯形。)(4)分别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提问: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3、通过再一次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说肚子饿了,想吃梯形饼干,小朋友能帮助他们吗?
(2)先请小朋友们从各种形状的饼干中挑选出1块梯形饼干,举起来给老师检验。
(3)再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客人,并对小客人说:“请吃梯形饼干”。(教师在旁注意检验)
4、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1)让幼儿在活动室周围张贴的图片中,寻找梯形宝宝,先请一名幼儿找找、说说。
(2)鼓励全体幼儿寻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第二篇:中班语言说课稿
中班语言说课稿范文1
说教材、说幼儿:
文学作品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已有认识的意义。80年代以来,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逐渐让人们明白了一点,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想飞的小象》这个文学作品不仅向幼儿展示了丰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也正是为幼儿提供了这3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
故事中从小象形象活泼可爱,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从一开始想学飞,到在学习飞翔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麻烦,再到后来与身边的小动物以及爸爸妈妈交流后,小象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自己的力气大也是一种能够帮助人的能力,千万别小看了自己。本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同时本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也就是说这个文学作品接近中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也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社会教育的活教材、好教材。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等,根据以上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及教材本身的特点,围绕活动的具体内容,程序方法,我对活动目标进行领域间有机的整合,制定了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能专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
2、能力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3、认知目标: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
我将”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目标三”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挂图结合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以及围绕故事情节进行回忆、提问、梳理等手段来实现活动的重点。通过出示句型图谱”我不会……,可是我会……“来鼓励幼儿用此句型进行完整讲述来突破活动的难点。
说准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准备:
物质准备:
1、小黑象头饰一个、活动挂图六幅(中班幼儿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及故事挂图正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我不会……,可是我会……“句型图谱(图谱的出示让幼儿更加清晰、容易地掌握句型结构)。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懂得自然界中动物们特有的各项本领。(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的内容。)
说教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益;
教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教师结合挂图以及深情并茂的故事演讲可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听到、看到的故事情节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将习得的句型,贯穿始终。
除了以上教法我还运用了激趣法、赏识鼓励法等。
学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为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幼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让幼儿想说、敢说,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任务。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运用已学的句型句式,进行交流讲述,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森林运动会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创设语言环境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由教师扮演的小黑象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请孩子们应用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法,猜猜由哪些动物分别获得了森林运动会的冠军,孩子们想说的欲望一下子便被激发了出来。由此自然的引出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黑象”,并采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猜想这只想学飞的小象,能学会飞这个本领吗?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门,兴趣持续高涨。
(二)小黑象讲述故事——《想飞的小象》
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故事演讲,引导幼儿带着 “故事里的小象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它为什么想飞” 这个问题,认真倾听故事,寻求答案。 并在故事演讲后,通过提问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如:小象为什么想飞?故事里还有些什么小动物呢?他们对小象说了些什么?幼儿在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挂图,自然过渡到第二次讲述。
(三)教师结合活动挂图,第二遍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法,结合挂图二次讲述故事,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深入体验作品内涵,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同样运用了提问法并在幼儿讨论后对答案进行总结,梳理。如: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想什么?蛇会飞吗?它会什么本领?蛇是怎样对小象说的?狮子和老虎又是怎样说的呢?小象有什么本领?它最后还想飞吗?为什么?
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活动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四)谈话活动“我的本领”
本环节,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在帮助幼儿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借此了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通过谈话法,鼓励幼儿大胆地,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本领,并引导幼儿明白虽然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年纪小,但是千万可别小看自己。老师也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本事呢?能告诉大家吗?“
当幼儿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学习、理解和体验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时,教师还应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引导幼儿根据句型图谱创造性地进行用”我不会……,可是我会……"的进行语言表述。并在幼儿取得成功时,运用赏识鼓励法,予以肯定。
(五)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成网络状的活动群,这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性,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
中班语言说课稿范文2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
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附
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中班语言说课稿范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三颗星星》
一、说活动设计:
随着社会生活化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太多的知识,而幼儿生活经验却太少太少,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的安全保护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造适应幼儿年龄特点、丰富多彩能积极主动有趣地观察、实践、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为此,我选择了《三颗星星》这篇童话故事,故事准确地介绍作为马路上交通信号的红灯、绿灯、黄灯各自的指挥语言。围绕这个知识点,故事情节富有儿童趣味性,展开了丰富地想象,巧妙地以天上一颗贪玩的红星星摔了一跤作为故事开端,引出绿星星、黄星星前来帮忙,最后变得有秩序。特别适合中班幼儿,他们对色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缺乏生活实际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我利用在孩子周围的生活基本经验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精神。希望通过这则童话故事,寻求不同的思维方式,鼓励幼儿能大胆回答、表现自我。
二、活动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童话的趣味性。
(2)引导幼儿的`创造性的运用各种词汇、并能大胆、清楚表达自己对马路上交通信号灯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兴趣,更好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本次活动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童话的趣味性,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一系列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自己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描述出来,这是解决重难点的有效方法)
三、活动准备:
我为幼儿准备了一系列有趣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和游戏用品若干。
四、说教法学法:
1、“教学不仅应使幼儿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形式过程中去,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于保证幼儿能正确掌握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所以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①直观教学法:主要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来用的,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然后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②课件演示法: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效果,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使幼儿爱看、爱学、轻松愉快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中去,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③提问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这种教法能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活动中通过设置提问,引导幼儿想问题、回答问题,在一回一答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④游戏法:游戏还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他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纲要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活动中可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无意注意转变成有意注意。
2、说教法: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发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就是视听结合法,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视听这一途径。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第二方面是情境表演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情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五、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认知情感一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幼儿原来的经验和新经验之间有机结合。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但是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地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只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个孩子真正的动起来、能主动地、积极地去记住三颗星星的作用,才能使幼儿在过马路时会按规则过马路。本次活动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幼儿自己的探索为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让游戏活动的知识实到行为。安排如下:
①创设情境,引出课题,问:马路上为什么停了这么多车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进行讨论)
②结合有趣图片,分段欣赏故事啊呀,红星星又遇到麻烦了,他要怎么样才能把天上的绿星星请下来帮忙。(幼儿展开想象)
然后提问:红星星请来了谁帮忙?可汽车为什么还不开?
星星们都闭上了眼,可汽车为什么还不开?(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最后星星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使交通恢复了正常?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讨论、观察、再提问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创设性的运用语言、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你一言我一语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一个关键环节。
③观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在这基础上,我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谈自己的想法,随着提问的深入,幼儿进一步体验童话的趣味性。同时,多媒体课件形象逼真地展现童话的“热闹型”帮助幼儿一直带者趣味升华,理解主题。让幼儿通过视听结合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作品情节、解决难点。
④扩展延伸:游戏《小司机》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有阶段性的发展,所以在以往小结渗透德育中的说教,采用创设情境游戏,把一些知识经验渗透到幼儿生活中,让幼儿做小司机。
教师来做红绿灯。教师先讲述一些游戏规则,看到红灯你该怎么办,绿灯黄灯该怎么办?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更进一步加深对交通指挥的理解,能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应该怎么过,以此就提伸了活动主题。
人才需要培养,它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教、批评,希望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
中班语言说课稿范文4
一、说情况
我所执教的中二班,孩子的年龄相对来说有点偏小,入园时间是寒假后,小班的教育只接受了一半,就匆忙升入了中班,因此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丰富。但幼儿普遍喜欢听故事,与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语言能力。个别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较好,大多数幼儿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是个别幼儿好奇心强,但不善于表达或急于表达,课堂常规欠佳。针对本班幼儿的这些情况和本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各方面的规律特征,我对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
二、说教材
《牵牛花》是省编教材中班下册语言第六单元的活动十一,是一首连锁调儿歌。内容为:“牵牛花,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树梢长,爬东墙,东墙滑,爬篱笆,篱笆细,不敢爬,躺在地上吹喇叭。嘀嘀嗒,嘀嘀嗒。”上下句尾首蝉联,通俗押韵,句式简短,适于幼儿诵读和记忆。并且儿歌中的牵牛花形象可爱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这首儿歌既给幼儿提供了锻炼朗诵的机会,又丰富了幼儿对牵牛花生长特点的认识经验。还使幼儿对连锁调儿歌加深了认识。因此说该教材的编排内容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
1、活动目标:
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和教材特点,我认为该活动应达到如下目标:
(1)借助诵读看图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认识牵牛花的生长特点。
(2)利用挂图,学习理解新词——篱笆。
(3)通过理解诵读儿歌,是幼儿获得快乐,促进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2、重点难点是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能从中得到快乐,达到正确的背诵。
3、准备:为了较好的突破难点重点,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根据本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我准备了一幅教学挂图:牵牛花爬上高楼,树梢,墙头和篱笆的挂图。有一朵躺在地上,拟人化处理,可以移动,必要时再现出,以保证新鲜性,有助于凝聚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总是对新鲜有变化的事物感兴趣,并且总是把周围的一切看作与自己一样的有生命,有感情。挂图这样处理比较容易激发幼儿的感情和兴趣,易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挂图也可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
三、说教学设计
1、说教法。枯燥的说教对幼儿不起作用,因为幼儿是一个活动的个体,其注意力的集中是短暂的,需要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接受新指令,借以维持其注意力。因此我决定采用广泛的谈话法和直观教学法,以适应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面向全体的谈话,调动每位幼儿的积极性,把握每位幼儿的思维。
2、说学法。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和幼儿同时参与的过程,完整的教学活动不仅有教师的教,还要有幼儿学的配合。本班幼儿比较活跃,课堂气氛把握不好,就会走向混乱,因此我决定采用集体问答于个别问答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幼儿学习。答案明确的请幼儿集体回答,分散型的问题请幼儿个别回答,做到动静结合。这样一方面扩大了幼儿参与面,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练习巩固的环节中,引导幼儿用你一句,我一句的游戏法熟悉儿歌,进一步激起幼儿兴趣,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3、说教学程序
(1)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观察挂图,初步感知画面内容。
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好看的画,想看吗?
提出要求:安静地,认真地看,把画记到脑子里。
提问:画上画的是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的牵牛花是在什么地方的?牵牛花为什么要爬到这些东西上呢?(随机介绍篱笆)
(2)、介绍牵牛花的生长特性
蔓细长,软,不能自己直立,必须缠绕着别的物体往上爬。
可是有一朵牵牛花却没有往上爬,她在那呢?(出示活动牵牛花)她为什么躺在地上呢?过渡到下一环节
(3)中间部分,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a、示范朗诵,掌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现在知道牵牛花为什么要躺在地上了吧?先来告诉老师别的牵牛花爬到哪去了?(集体回答:幼儿看挂图,听老师提示回答,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只有这一朵,哪也没爬上去,为什么呢?(幼儿个别回答)
小结:引导幼儿结合挂图用儿歌语言找出原因。
b、学习朗诵儿歌
这朵牵牛花既有趣,又可爱,我们来学一下她的儿歌好吗?
(用跟学法结合挂图朗诵儿歌)
采用各种方法熟悉儿歌内容,如老师小声说,幼儿大声说;请一幼儿指着挂图领大家说。
c、联系巩固儿歌
连接背诵,老师一句,幼儿一句,激发幼儿兴趣
(4)延伸部分,连锁调:小苗圃
谈话:这首儿歌读起来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种儿歌叫什么?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这样的儿歌是《小苗圃》。
(5)结束部分,背诵《小苗圃》《牵牛花》,体验其相同的地方,即连锁调儿歌的特点。
中班语言说课稿范文5
活动目标:
1、认识消防车、消防员,体会消防员工作的危险与艰辛。
2、明白火灾带来的危害,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识和技能,构成初步的'消防意识。
活动准备:
消防车图片、邀请消防队员携带常用的消防器材来园
活动过程:
1、邀请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参加活动。
2、认识消防员叔叔。
(1)观察消防员身上的装束,这些装束有什么用。
(2)请消防员叔叔讲述因小孩玩火而导致火灾的实例,以及一些灭火的经过。
(3)请消防员叔叔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4)请消防员叔叔讲述自己日常训练及工作的状况,体会消防员叔叔工作的危险与艰辛。
3、消防车真厉害
(1)借助图片说一说消防车与其他的车有什么不同。
(2)请消防员叔叔讲一讲消防车为什么要漆成红色,并装有报警器。
(3)车上都带有那些灭火器具,这些器具有什么作用。
4、请大班的幼儿告诉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小朋友就应怎样注意防火,怎样做到不玩火。
5、感谢消防员叔叔能来参加活动,请幼儿一齐为消防员叔叔表演节目。
中班语言说课稿范文6
活动目标
1、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领,理解梅花鹿和小猴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节。丰富词汇:抓耳挠腮、合作。(重点)
2、能大胆表达自己摘果子的办法,尝试用语言、表情和动作表现小猴和梅花鹿的对话。(难点)
3、感受合作的快乐,懂得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本领会更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初步了解动物的本领,幼儿有互相帮助合作的经验感受。
2、物质准备:课件、音乐、视频资料(幼儿在幼儿园游戏中各种合作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入活动,幼儿初步了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领。
教师出示小猴、梅花鹿课件。
提问:梅花鹿和小猴都有什么本领?
你认为谁的本领大?
2、播放课件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学说对话,初步了解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样摘到果子的。
(1)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虽然梅花鹿和小猴都有各自的本领但是也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提问:故事里的小猴和梅花鹿都有什么本领?它们是怎样夸自己的?
听了刚才的故事你认为谁的本领大?
(2)幼儿讨论交流摘果子的办法。
提问: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猴和梅花鹿都摘到果子?(幼儿讨论、猜测)
(3)教师续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互相帮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提问: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样摘到果子的?(丰富词汇:合作)
小猴和梅花鹿是怎么说的?
3、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感受合作的快乐,懂得合作本领更大。
4、结合课件,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1)师幼互动,比较小猴、梅花鹿摘果子前后的不同表现及不同心情,理解互相帮助一起合作会让我们更加快乐。
提问:为什么一开始小猴和梅花鹿没有摘到果子?没摘到果子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丰富词汇:抓耳挠腮)
(2)后来是怎样摘到果子的?摘到果子后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现在你们知道谁的'本领大了吗?
小结:小猴会爬树、梅花鹿会过河,它们用自己的本领互相帮助一起配合就摘到了果子,合作让本领更大了。
5、幼儿表演故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小动物们合作摘果子的情节,进一步感受合作的快乐。
(1)幼儿自主选择角色。
(2)幼儿表演故事,重点启发幼儿能够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小猴和梅花鹿的对话。
6、集体分享交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合作以及合作带来的快乐。
(1)引导幼儿讲述,交流生活中的合作。
提问:在幼儿园里做游戏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2)欣赏视频,进一步感受合作本领大以及带来的快乐。
小结:
只要我们能互相帮助、一起合作,我们的本领会更大,得到更多的快乐。
附故事:(根据原故事改编)
森林里,住着一只梅花鹿和一只小猴。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很大,小猴说:“我会爬树,我的本领最大。”梅花鹿说:“我跑得快,我的本领最大。”于是决定比一比,请来大象当裁判。大象说:“河对岸有棵又高又大的果树,你们谁先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
比赛开始了,梅花鹿跑得快,一眨眼就跑到了小河边,轻轻一跳就过了河,他一口气跑到了果树下。可是果树太高了,他伸长脖子跳了又跳,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心里真着急说:“怎么办呀”。小猴呢?他跑到小河边,河上没有桥也没有船,小猴不会游泳,也跳不过去,急得他抓耳挠腮团团转“怎么办怎么办?”。
小猴想了想,有办法了!他对梅花鹿说:“梅花鹿,你驮我过河,我们一起去摘果子吧!”梅花鹿说:“好,我们一起去摘果子。”梅花鹿驮着小猴跳过了小河,小猴很快爬上了果树,摘到了果子。他们一起把果子交给了大象。大象笑眯眯地说:“小猴会爬树不会过河,梅花鹿会过河不会爬树,你们只有互相帮助才能摘到果子,本领也就更大了。”小猴和梅花鹿开心的笑了,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中班语言说课稿范文7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叫?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动物气象台》,这节课选自中班下册主题八《夏天真有趣》中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下面我将从活动的设计意图、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点与难点、活动准备、教法与学法、活动流程及活动延伸这几方面为大家说课。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总是爱问我一些关于小动物的问题:下雨前,燕子为什么低飞?蚂蚁为什么搬家?……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预报天气的作用。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的内容。意在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探究兴趣,丰富幼儿关于气象的知识经验。
二、教材分析:
《纲要》中提出: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动物气象台》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预报天气的故事,故事中以小猴子在去姥姥家的`途中遇到小动物们表现出的一系列预报天气的特殊信息。其中描述小动物心里活动的语句既有重复,又有不一样的内容,既易于为幼儿掌握复述,又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接受。能够激发幼儿好奇心,萌发探索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奥秘。
三、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精神和设计思路,努力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中班幼儿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在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表现,知道动物是怎样预报天气的,丰富气象知识。
2、使幼儿产生对动物预报天气的兴趣和求知欲。
3、学说动物间的对话,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小动物在雨到来之前的特殊表现。
4、进行故事表演,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四、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与奥秘。
难点:
1、能用语言及肢体动作表现出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的特殊表现及表演故事。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五、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和完成活动目标与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1、《动物气象台》的PPT课件、《夏天的雷雨》背景音乐
2、天气情况图片若干、各种小动物头饰若干3、幼儿用书第4册第26~28页
六、教法与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有:多媒体演示法、提问法、游戏法等。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将运用下列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模仿体验法、角色游戏法等。
七、活动流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激发幼儿了解动物会预报天气的愿望。
播放天气情况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我们怎样知道天要下雨了?你们知道动物也会预报天气吗?引出故事。 (3分钟)
2、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动物气象台》,结合图画理解故事基本内容。
故事完说说小猴子去姥姥家,路上都遇到了谁?小花蛇、燕子、蜻蜓、花蝴蝶是怎样预报天气的?蝉又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幼儿可自由讨论并对故事进行回想。 (8分钟)
3、教师带领幼儿再完整欣赏一遍故事,教师讲述。之后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模仿小动物们下雨前预报天气的特殊动作,大胆表现自己。 (8分钟)
4、发放头饰,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播放音乐《夏天的雷雨》。(8分钟)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到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表演故事。
2、请幼儿查找资料,了解还有哪些动物会预报天气?并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评委老师对我的听课!
活动反思:
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原本我以为对于故事中的谚语孩子们很难理解,记住也不会很容易,没有想到看完第一遍课件幼儿就会说了,并且说的很到位。在基本部分的第二个环节请幼儿说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能预报天气时,孩子们发言都积极踊跃,说出了很多老师都不了解的动物预报天气的方法。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我激动地忍不住去拥抱他们。
第三篇: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小蜗牛的微笑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的名字叫王歆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微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等环节来展示本节课的说课。
一 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而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编制生动有趣的情节来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易于被幼儿接受。《小蜗牛的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选用了幼儿所熟悉的小鸟、大象、小兔子等动物形象,以小蜗牛的内心想法、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 说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有了相应发展,能够比较好的运用语言与同伴进行交流,但是此阶段幼儿理解水平有限,要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还纯在一定困难。
二 说教学目标
按照《新纲要》的教育木匾,并且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目标为:
1、情感目标:体验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朋友间的友爱,乐于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2、能力目标:提高欣赏童话故事的能力,并且发展感受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能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 说重点、难点
根据上述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如下:
1、活动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并且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2、活动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3、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中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等方面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 说教学准备
一)物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空白圆形卡片、彩笔,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二)知识经验准备:中班的幼儿已经能看懂单一的图画,并能够根据画面说出有什么东西,发生率什么事。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采用里如下的教法:
1、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是幼儿通过直接观赏故事图片来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3、讨论法: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
4、提问法:提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二)说学法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观察法、发现法、讲述法。
1、观察法:幼儿仔细观察故事的画面,了解故事讲述的内容,大致理解故事内涵和情节。
2、讨论法:幼儿通过与同伴一起交流讨论故事里讲述的内容,大胆猜想,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3、讲述法:幼儿在大致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且尝试复述故事。
六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出示两张表情(微笑、哭泣)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
在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
【设计意图】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引出主题。既能激发幼儿积极听讲的兴趣,也将活动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二)进行部分:讲述故事内容,提出具体问题。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2)故事有那些角色;
(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2、分段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教师分两次提问(播放课件前,播放课件后):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大家知道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2)朋友感到怎样?
(3)咦?看看小蜗牛这怎么了?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播放故事录音:小蜗牛不开行的原因)
(4)小朋友们来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结合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合作讨论。
3、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欣赏结束,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逐级提问
(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
教师逐步引导儿童理解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但它有帮助朋友的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于是就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教师要着重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并且进行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解决活动重点。
三)结束部分: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主题
教师要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
(1)我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2)我为小朋友做了什么;(3)我为老师做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简单表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并且激发幼儿主动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兴趣。并且解决活动难点。
七 说活动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理解了《小蜗牛的微笑》的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并且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中,相信幼儿会更主动的帮助他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第四篇: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耳朵上的绿星》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耳朵上的绿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展孩子的词汇量;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能力和情感两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从能力上,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
2、从情感上,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教学难点是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ppt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角色游戏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角色游戏法是因为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儿兴趣,引出ppt。
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看ppt,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4、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角色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且通过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台表演唱歌,请小朋友帮它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请幼儿讨论并说说)
二、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法和提问等方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
1、到“小松鼠不摘草,也不采花,他真好。”通过提问:a、小松鼠来到花园里想怎样打扮自己?b、小松鼠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他怎么想?c它为什么不用花草打扮自己?d、这件事被谁看到了,它们怎么说?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到“小松鼠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提问:a、小松鼠怎么会这么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闪亮的绿星是什么?是从哪儿来的?
3、到结束,提问:小松鼠上台表演了,为什么台下的观众都惊呆了?
三、看ppt,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通过看课件的形式完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涵。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到底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要扮成闪亮的绿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为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萤火虫的回报,请小朋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对待人和事物,进行思想提升。
四、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15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微笑》是一个美丽的散文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简练优美的语言把弱小的小蜗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给整个森林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理解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给别人送去快乐的道理。
中班的孩子词汇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对词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鸟为朋友歌唱、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改为短句“我可以为朋友歌唱,让他们快乐;我可以为朋友盖房子,让他们快乐”,主要是通过让幼儿掌握故事中出反复出现的短句型,发展幼儿的连贯性语言。中班幼儿正是加速去除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阶段,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友爱可以促使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形成,培养关爱、同情、友好、合作的行为。
二、说目标
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不能脱离语言领域的价值,学习作品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情感,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次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所以结合故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小动物之间的友爱,懂得无论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
2、学习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仿编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给朋友送去快乐的意愿和行为。
三、说重难点
重点:因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把目标1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
难点:中班的幼儿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强,但是对短句的仿编和情感的迁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目标2作为教学的难点目标。
四、说教学
准备(为更好地开展活动,我进行了教学前的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背景音乐、大图片(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图片与课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经验准备: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为理解故事做铺垫。
五、说过程
本次活动我预设为四个环节:“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分析讨论、感受作品的美”“经验迁移、仿编短句”来完成活动,通过音乐的渲染氛围、图片的直观演示、有感情地讲述、设疑、给难点构建支架,让幼儿通过欣赏、发现、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下面具体谈谈每一个环节的开展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最快乐?
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快乐的故事。
(意图与目标:开门见山地点出快乐主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去发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我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
1、教师讲述故事第1、2两段
分别提问
(1)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2)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说的?
(3)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高兴?小蜗牛能为朋友们做什么,让朋友们高兴呢?
2、教师讲述故事第3段
提问: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们高兴?
(分析:采用分段教学来欣赏作品,在次环节中使用音乐背景,让幼儿更好地感受故事的优美,以提问的方式加上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讨论和质疑促使幼儿发挥想象力,完成重点目标中的理解故事内容。在故事理解的过程中我会强调“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式,不仅学习语言短句,也为解决后面的难点短句仿编做好铺垫)
(三)完整欣赏
完整欣赏,同样配以优美的音乐和课件。
提问
1、小蜗牛是怎么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2、小蜗牛为什么要把微笑送给别人?
3、小动物们收到蜗牛的微笑为什么都笑了?
4、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夸小蜗牛棒,你们想小蜗牛知道会会怎么样呢?
5、你们认为小蜗牛、小兔、大象都是怎么样的小动物呢?
(分析:中班幼儿在初步感知故事时,对故事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此环节中我通过归纳性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森林里小动物们之间热烈欢快的气氛和充满关爱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道理。完成重点目标)
(四)经验迁移,仿编短句
1、出示多幅有关于小动物相互帮助的图片,引导幼儿用“我可以……让他们快乐”的句型来表述。
2、我们能为周围的人做什么让他们快乐呢?(这里,教师要为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提供一些参考,提醒幼儿可以为生病的人、可以是父母、小伙伴、老师等等)
(分析:仿编对中班幼儿还是很难的,所以提供一定内容的图片,是给幼儿的仿编提供一个支架,在适宜的时候撤架,在没有提供图片的情况下引导幼儿扩展思维,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来,这样才能激起孩子对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有真正的感悟。以建构支架和情感迁移的方式突破了难点目标)
五、说活动特色
我认为我今天设计的活动还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优美的音乐来烘托情感氛围,可以使整个活动被浓浓的关爱情感包围,给幼儿以心灵美的情感体验。
2、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为幼儿的第一次仿编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难度,给幼儿说的信心。第二次没有图片的支持让幼儿仿编,体现了递进性和层次性。
3、强调幼儿在前:活动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师都是通过设疑引导幼儿主动思考。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2
这篇中班说课稿教案来分享“中班,幼儿园,语言”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幼儿园老师,家长有所帮助,谢谢。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和准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我说的第一点是教材分析:《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一个充满浓浓爱意的散文故事(体裁风格)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小松鼠在四季中帮助别人的故事(内容)。四句式的语言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结构)尤其是“**,我来帮助你吧”句式的反复出现,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还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语言)作品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欢快热烈的气氛与充满关爱的情感基调,充分表现了小松鼠美好的心灵。揭示了与人方便,自己也能快乐的道理。(内容反映的思想)
我说的第二点是学情分析中班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较小班幼儿来说明显增加,对词义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较有序,连贯的进行表达。(学习,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本班幼儿特点)及纲要精神“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结合纲要)
二.说活动目标和准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总说活动目标)基于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结合纲要精神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我来帮助你吧!”的句式。
能力目标:尝试自主学习,能用语言,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情感目标:感受动物间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 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发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次活动,我将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我来帮助你吧!”的句式。我将难点放在能用尝试自主学习,能用语言、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是活动成功的前提。为了更好的开展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物质准备:教学课件(共4页) 教学图谱一套和字卡“我来帮助你” 表演道具若干
2.经验准备: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三.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因此,活动中我除了以幽默、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还挖掘此活动价值组织教学,采用的教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多通道参与法,游戏法,图谱法。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特点。通过游戏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幼儿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四、说活动过程
引导语:综上所述,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学习和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二)自主探索,了解内容
(三)完整欣赏,学习散文
(四)多元朗诵,巩固练习
(五)情感提升,结束活动引导语:首先我说说我的第一环节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一条活灵活现摇摆着的小松鼠的大尾巴,请幼儿猜猜这条大尾巴是谁的。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快来看一看,这条大尾巴是谁的呀?(小松鼠)这条大尾巴到底是不是小松鼠的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大尾巴,大尾巴。你是谁的大尾巴呀?”
2.教师:(课件出示一只小松鼠)。小朋友们真聪明一猜就猜对了。谁来说说这条大尾巴有什么用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猜测幼儿回答:小松鼠的大尾巴可以打扫卫生,可以当降落伞等。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可以予以适当的表扬。
说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用一条动态的大尾巴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我让幼儿猜测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通过幼儿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想法,增强了小松鼠大尾巴的神奇性。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的铺垫。
(二)多种方法 学习故事
1.自主学习,了解内容。
师:小松鼠的大尾巴有这么多神奇的作用啊!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小松鼠会用这条大尾巴做什么事呢?(想)
师:老师用图片方式记录了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请小朋友们去看一看,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看到的来和同伴分享好吗?
做法1.将幼儿分成三组观看图片,自主学习故事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思考。
教师巡回指导时的提问
图片一:春天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3
一、主题活动名称:
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中班下学期主题四《春天,你好》中的一个活动:醒来了。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春天里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帮助幼儿记住故事主要情节,简单了解几种常见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冬天动物冬眠及春季天气特征的知识经验。
2、故事课件,小鱼、青蛙和小蜜蜂的头饰,幼儿操作卡片。
3、《郊游》磁带、轻音乐、磁带、录音机。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动物间的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激发幼儿产生主动探索小动物的好奇心,产生爱惜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并对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兴趣。
五、活动内容分析:
《醒来了》这一活动是主题《春天,你好》中的第五个活动,前面的四个活动,如《春游去》、《春回大地》、《郊游》等都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春天的勃勃生机,使幼儿进一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尤其是小动物 ,幼儿天生喜欢,但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怎么样了?出来了没有,它们又在干什么?这一切的问题都在吸引着幼儿,去求知、去探索。《纲要》中明确规定: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还应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发展需要,适时适宜的组织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的精神等。基于此,《醒来了 》这一活动是前几个活动的深化、升华。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能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动物与季节变化的认识,还能使幼儿通过不同形式的学说 故事 角色的对话。强化语言的学习,增加对动物的情感认识及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从而在趣味性活动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六、活动过程实际思路:
(一) 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
这个目标主要是通过本主题的前四个活动来实现的。第一个活动带幼儿去春游,主要是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气息,发现大自然中蕴藏的春的秘密; 其它三个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进一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天气特征,自然变化的认识 ,在春的怀抱里,在不同的活动中,幼儿身心得到陶冶,会不断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发芽了,小花开放了,一些小动物也出来了。总之,幼儿的好奇心会不断增加,兴趣也越加广泛,感性经验也愈加丰富 。尤其是活动开始,听着熟悉的《郊游》乐曲,做着舒展。优美的动作入场,更能自然引发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开展概述活动:
1. 首先 以游戏引题: 温暖而又美丽的春天来了,一些小动物也出来了,教师分别扮演小鱼游,青蛙叫跳,小蜜蜂飞、叫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这种师演生猜的师生互动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同时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 接着 播放课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个画面(点击出四个画面),每个画面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请幼儿思考,例如:画面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为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画面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鱼醒来了,看见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里怎么样?”“它会怎么说?”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明了,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回答每个幼儿之后,点出课件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给予不同程度不同 形式的肯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幼儿想说 、敢说,喜欢说,不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 幼儿自我发现后。结合课件,师配乐讲述故事,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小动物在什么季节醒来了?为什么?”本环节主要是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鱼,小青蛙等,春天来了,它们就醒来了,从而简单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4. 再次通过课件,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 、小青蛙、小蜜蜂的对话。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这种灵活有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 故事表演,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加喜欢文学作品。
(三)幼儿合作布置“醒来的春天”的画面:
幼儿操作卡片,讨论并思考:“春天来了,还有哪些小动物也醒过来了?这些小动物会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以拓展幼儿的思维,使幼儿从对故事中小鱼、小青蛙、小蜜蜂的了解与喜爱转到对春天其他小动物的关心与喜爱上。讨论之后,请幼儿分组、合作把自己图片上的小动物送到事先设计好“美丽的春天里”,共同布置“醒来的春天”的生动画面,然后师生一同来欣赏幼儿合作完成的作品。通过操作幼儿爱动物的情感得到升华,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
(四)活动延伸:
通过操作活动的评价:小动物都回到美丽的春天里,自然中院子里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欢小朋友.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动物,喜欢动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后,听着《郊游》乐曲,师生一同到寻找春天里的小动物与它们交朋友。使活动目标再次通过延伸活动得到强化与落实。
这是我对《醒来了》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通过这种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了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趣味性。
《纲要》中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本活动就较好地融入了语言、艺术、科学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对话等有趣形式,较好地完成了本活动的目标,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2.让情感教育融入活动的每个环节。尤其是最后,把醒来的小动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儿爱动物的情感由意识变为行动,对动物的喜爱,保护之情得到很好的强化、延伸活动中,教师情感式的过度语“小动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怀抱里,它们会感激小朋友,喜爱小朋友,咱们一起到院子里,大自然里去找醒来的小动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进一步延伸。
3.幼儿主动探索贯穿始终。如活动前,让幼儿到大自然中主动探索春的秘密;活动中,幼儿自主思考,主动发现故事中存在的秘密;活动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醒来的小动物,与它们交朋友。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中。
以上即是我对《醒来了》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其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大灰狼快乐了》是我们这个学期教学方案里面高兴奋兴主题中的一个活动,高兴奋兴主题思想是:喜、怒、哀、乐之情人皆有之,而欢乐作为一种主动心情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开心的心情既来自于成人的关怀呵护,更取决于幼儿自身的主观体验。《大灰狼快乐了》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它激发了幼儿对喜、怒、哀、乐等主观心情的体验,从中孩子们感受到欢乐和欢乐。
《幼儿园训练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进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爱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主动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舞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展幼儿语言表达力量和思维力量。依据这一目标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方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欢乐起来。
2、初步懂得人的心情改变与表情改变。
3、会自己动手制作1—2种表情图。
二、教学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错了事只要想方法补救就会使自己重新欢乐起来。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中班幼儿比较单纯,不会察言观色,不太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依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初步懂得人的心情改变与表情改变。
三、教学预备: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训练于生活情境、嬉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预备:大灰狼兴奋、难过、生气时的表情图、三幅依据故事内容设计的图片、幼儿画表情图的纸和蜡笔。
四、教学方法:
依据幼儿的学习状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直观法是由于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详细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详细形象性思维。从以幼儿表演的形式挺直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采纳提问法是由于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认真地观看,启发幼儿主动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详细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纳嬉戏法是由于嬉戏是幼儿最宠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乏时,嬉戏能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爱好。幼儿在轻松、开心的嬉戏活动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把握活动的重点、难点。
五、活动程序:
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产生悬念
首先我以一种神奇的口吻向幼儿介绍一个伴侣,其次用猜想法猜想大灰狼怎么一会儿兴奋、一会儿生气、一会儿难过以此吸引幼儿的留意力。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的留意力,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二)分段观赏故事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表演、设疑、内容一环扣一环,让幼儿在争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力量。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了其次个活动目标。
(三)梳理故事情节,给图片排序。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按挨次一张一张出示图片,幼儿看图回答问题,而这次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出示全部的图片,让幼儿自己排序,提高了幼儿的观看力,培育了幼儿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四)做表情图
我设计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环节。让幼儿听着表情歌,做做表情动作,画一画表情图。让幼儿在轻松、开心的表演中,体验乐趣。将整个活动推向.,最终实现了活动目标。
六、活动延长:
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呈现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沟通,相互观赏,共同提高,及满意他们沟通成果的愿望。“因此,我请幼儿把自己画的作品在面墙上展现出来,课后可以让他们相互观赏,相互仿照,获得胜利的满意感,并从与他人的沟通中获得有益的阅历,让每一位幼儿得到提高。
七、说亮点:
1、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出示全部的图片,让幼儿自己排序,提高了幼儿的观看力,培育了幼儿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2、依据中班幼儿喜爱嬉戏的特点,让幼儿通过画表情图,使每个幼儿都参加进来,大大程度上削减了幼儿的难度,使幼儿有满意感和骄傲感。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小猫的生日》以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过生日为内容,故事情节简单易懂,画面富有探究性,观察推理是幼儿自主阅读的主要能力之一,因此,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一个又一个隐性藏玄机的影子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层层提问激发幼儿运用想象、推理,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推测,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判断力,也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了动脑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课件画面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技能目标:能从影子的整体或者局部轮廓大胆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三、说教学准备《小猫过生日》课件、小猫图片、糖果、大图书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
难点: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猜动物,体验动脑筋的快乐。
五、说教学方法
尝试用观察比较、对应匹配等方法,从影像的整体或局部轮廓猜测朋友以及朋友赠送的礼物。在活动中乐意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在看看、猜猜、找找、配配的过程中体验为小猫庆祝生日的快乐。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引题,观看课件1(小猫)师:宝宝,看看这是谁?跟它打个招呼!(鼓励幼儿大胆用普通话与小猫打招呼)师:小猫今天特别高兴,知道为什么?(观看课件2)哪里看出小猫要过生日?
(直接引出,通过观察封面,让幼儿获取有关于故事的信息,发展幼儿语言的完整性,了解故事的封面隐藏的内涵。)
(二)理解故事,听声音,观看大图书3(停电)师:哎呀,小猫过生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家里停电了!请幼儿上前找出停电的那页)师: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小猫怎么办的?(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述解决停电的办法)(一片漆黑的画面,带给幼儿视觉的冲击,结合生活经验发展幼儿语言及推理解决能力。)
(三)观看图书4(小猫拿着电筒照)师:看看小猫找到了什么?(手电筒)
(四)观看课件5(门铃,客人来了)
1。师:叮咚:门铃响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解疑故事中的解决方法。)师:这是谁啊?你们帮小猫猜猜看,(是小兔)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小猫打开门看一看(课件6)猜对了吗?(小兔,你好!请进请进!)
2。叮咚:又有人来按门铃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这是谁啊?谁来猜一猜?(刺猬)为什么?打开门看一看,真的是刺猬来了!(刺猬,你好,请进请进!)
3。叮咚:又有客人来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会是谁呢?长长的尾巴是谁啊?快请他进来看一看吧,(小猴,你好!请进请进!)
4。现在小猫的家来了几位朋友?我们一起数一数吧!(数1。2。3,同时出示课件)(推过剪影的效果深深吸引孩子探疑的兴趣,在充分推测的过程中,用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完成的语言描述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
5。叮咚:还有朋友来啊,小猫的朋友可真多,我们来看看,哇!这次一下子来了三位朋友,到底是谁呢?打开门看看(长颈鹿,梅花鹿,熊猫你们好!请进请进!)(能分辨主人与客人,感受朋友共庆的欢乐场面。)
(五)完整讲故事(幼儿在推测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有了一定了解,本环节通过互动式读大书,进一步完整理解故事内容,以生动的语言适当修改原文中的语句,让幼儿享受在以图示文的过程中。)
(六)引导幼儿给小猫送祝福,唱生日歌1。师:现在小猫家里更热闹了,哇,电来了!小动物们一起给小猫过生日啦!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小猫一起过生日啊?
2。生日歌响起,引导幼儿唱生日歌。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给小猫唱生日歌好吗?
3。分享糖果。
(感受小猫生日的快乐,在高潮中自然结束,让幼儿一起分享糖果,让自己也身在小猫的生日Party中,感受好朋友过生日时的喜悦之情。)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是省编教材中班上册主题四《神奇的翅膀》中的内容。幼儿通过前面主题活动的学习,感知了“翅膀”的神奇,从而萌发出一种羡慕之感,幼儿也幻想着有一双神奇的翅膀自由地飞翔,而这首诗歌就恰巧诉说了幼儿的心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诗歌内容充满了幻想色彩,帮助幼儿从高处飞翔的视角去看周围的世界,拟人化的语言风格和重复性的句式结构,给幼儿清楚的记忆和想象的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点目标:(1)通过活动,感受诗歌中“如果我能飞”的意境,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2)引导幼儿按照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活动难点:是按照诗歌的句式学习仿编。
活动准备:(1)小天使飞翔的动画课件(2)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片(3)提供幼儿每人一张场景的图片。
二、说教法
1、视听结合法:为了刺激幼儿的视觉器官,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大图片。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听觉器官,使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2、分段跟诵法:这首诗歌描写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诗歌的完整性,因此选用分段跟诵法。在每一段朗诵前按诗歌句式设计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然后带领幼儿分段进行朗诵。
3、探索仿编法: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探索仿编句式的规律,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
三、说学法
1、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在示范朗诵前我有意设计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认真倾听。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诵,刺激了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了幼儿想说的愿望。
2、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尝试,进行诗歌仿编。新纲要中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时,提供给幼儿各种各样的场景图片,由这些图片引起幼儿的思考,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探索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活动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导入课题,,播放小天使飞翔的课件,教师说:“小天使来了,我们一起跟着它来飞吧!”带领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模仿动作。然后设计提问:“小天使为什么能够飞翔?如果有一天你也像小天使那样长出一双翅膀,自由地飞翔,你最想做什么?”选取小天使飞翔的动画课件来导课,是因为小天使是人物形象的化身,它只是多了一双翅膀,与诗歌内容中的“我”形象相似,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设计的提问也与诗歌内容息息相关,为下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分段学习朗诵诗歌。
第一遍欣赏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目的是让幼儿大致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句式及内容。欣赏过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吗?让幼儿知道诗歌的题目是《如果我能飞》。《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二遍利用图片让幼儿边看边听,视听结合来欣赏教师朗诵。欣赏诗歌前,我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诗歌中的小朋友飞到了哪些地方?都变成了什么呢?”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欣赏过后,请幼儿一一作答,教师利用图片逐一再现诗中的情景,带领幼儿分段学习朗诵诗歌,从而掌握了重点。
第三部分: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仿编过程中,我运用联想的方式激发幼儿仿编的欲望,“小朋友,你想不想飞啊?如果你能飞,你要飞到哪里去?变成什么呢?”我这样来引导其实就是给幼儿提炼出仿编的句式,给幼儿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机会,并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提供给幼儿每人一张场景的图片,如:田野、池塘、公园、果园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联想自己变成什么,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运用诗歌的句式进行表述,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仿编,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第四部分:结束部分。播放开头的动画课件,引导幼儿将仿编的诗歌朗诵给“小天使”,并引导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进行表演。这样结束,首尾呼应,重现了主题。
五、说活动延伸
在基本实现了本次活动目标的基础上,为了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更进一步地发挥,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在美工区继续展开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做给幼儿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幼儿的想法仿佛变成了“现实”,从中体验到了成就感。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7
贪吃的小老鼠
一、说教材
《贪吃的小老鼠》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经过,本课配合故事内容安排了四幅图片,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排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儿遇事要先动脑筋想一想,想清结果后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学习。
根据学前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我认为这一活动应达到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图片,并用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鼓励幼儿根据情节发展设想故事的结尾。
2、丰富词汇:羡慕、神气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重点: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排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
难点:设想故事结尾并讲述。
准备:投影仪、图片、每人一块拼图板
二、说教法
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充分利用故事图片,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寓教于乐。采用了观察法、图片讲述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幼儿活泼好动,想象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充分利用故事图片,让幼儿展开想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判断思维能力几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1、悬念导入
放投影仪出示西瓜皮,请幼儿讲述西瓜皮的用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费时3分。
2、经验讲述
出示投影片小老鼠,启发幼儿讲讲小老鼠看到瓜皮它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用一句完整地话讲述图片内容,让幼儿充分发表见解,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接着出示小老鼠坐在瓜皮船里的情景,请幼儿讲述老鼠的神情,让幼儿学会理解“神气”这个词。让幼儿自己动手排序,每人一块拼图板,四幅图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四幅图的顺序,再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幼儿先按老师排得图片讲故事,老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故事,这样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习理解“羡慕”一词。费时20分。
3、让幼儿创编故事
提问:水慢慢地流进来,西瓜皮船沉下去,最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幼儿大胆发言,想象出不同的故事结尾,这样做,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推理能力。费时4分。
4、活动延伸
联系实际,教育幼儿。费时3分。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散文《落叶》它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以生动的童话语言描绘了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散文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秋天的情景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小树叶由绿变黄,一个个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翩翩起舞”这都和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作品的体验。散文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
二、说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2、加深幼儿对树叶从春天到秋天逐渐变黄,最后变成落叶的认识。
3、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第三个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启发提问、动作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新词,以突破难点。
为了展示给幼儿,作品的优美意境,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
物质准备:
1、图片若干张,实物投影仪
2、大树妈妈头饰1个,小树叶头饰若干个
3、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磁带。
知识准备:
了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的季节特征。
三、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直观教学法:本活动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散文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当老师在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时,逐段地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观欣赏作品。
2、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小树叶在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又怎么样了?秋天又怎么样?小树叶落不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等等
除以上教法外,我也将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学习此散文,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1、动作表演法:本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习新词,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地学习理解新词
我将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学习翩翩起舞一词时请孩子们用各种
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而表现四面八方时则请孩子们四散站立。
2、游戏法:活动中还要求
幼儿能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则采用游戏法,由老师扮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在游戏中加深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1、幼儿交流导入活动
让幼儿俩俩结伴,根据已有的以经验春夏秋冬的树叶及特征。
2、完整欣赏散文
介绍散文名称,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散文,幼儿第一遍欣赏。
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欣赏散文。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小树中落下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它们心里在想什么?最后小树叶又飘到哪?为什么?幼儿根据散文内容进行回答。
3、通过动作表演学习新词“翩翩起舞、焐焐、四面八方、惦记、盼望”
4、集体朗诵并表演一遍散文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体验小树叶快乐的情绪和爱妈妈的情感。在表演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用抱一抱、亲一亲、看一看等动作表现母子相亲相爱的情感。
5、迁移作品情感
通过提问引出谈论的话题:小树叶是怎么爱妈妈的?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是怎么关心妈妈的?围绕这样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或到集体面前谈。在幼儿交流时提醒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6、活动延伸
请每个宝宝对妈妈说一句关心的话或做一件事。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爸爸妈妈和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活动延伸等环节对本教学活动进行解说。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感知理解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仿编活动,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间的关联。
3、体验仿编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增强诗歌仿编活动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使幼儿懂得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是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活动。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PPT课件、亲子照片、记录卡、笔等。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朗诵法、直观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朗诵法、讨论谈话法等。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和课件直接获得印象。朗诵法、讨论法是幼儿在讨论以及朗诵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你们家里都有谁呀?
你们喜欢爸爸、妈妈吗?为什么?
六、展开
1、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保护你,你感觉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教师朗诵诗歌3、学习诗歌ppt课件:图一
(1)画面上有什么?
爸爸是(一座山),妈妈是(一座山),我是山间的(小溪)
课件:图二
(2)采用上述方法,鼓励幼儿看图学习诗歌的第二段。
爸爸是(一棵树)妈妈是(一棵树)我是树上的(小鸟)在爸爸妈妈身边飞过。
3、师生共同学习诗歌,并有表情地完整朗诵。
4、引导幼儿按诗歌中的格式仿编部分内容。
(1)爸爸、妈妈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树,爸爸、妈妈还可以是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
(2)带领幼儿念一念自己仿编的诗歌。
七、结束欣赏歌曲《爸爸妈妈和我》
八、延伸活动:
1、角色表演:爸爸妈妈和我。
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2、绘画:爸爸妈妈和我。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语言活动获得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由于我讲解的很详细,孩子们都能动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动手的孩子今天也尝试了自己做,虽然他们的作业中有许多遗漏的,但至少他们动手做了,说明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贪吃的小老鼠》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经过,本课配合故事内容安排了四幅图片,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排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儿遇事要先动脑筋想一想,想清结果后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学习。
根据学前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我认为这一活动应达到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图片,并用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鼓励幼儿根据情节发展设想故事的结尾。
2、丰富词汇:羡慕、神气。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重点: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排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
难点:设想故事结尾并讲述。
准备:投影仪、图片、每人一块拼图板
二、说教法
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充分利用故事图片,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寓教于乐。采用了观察法、图片讲述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幼儿活泼好动,想象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充分利用故事图片,让幼儿展开想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判断思维能力几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1、悬念导入放投影仪出示西瓜皮,请幼儿讲述西瓜皮的用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费时3分。
2、经验讲述出示投影片小老鼠,启发幼儿讲讲小老鼠看到瓜皮它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用一句完整地话讲述图片内容,让幼儿充分发表见解,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接着出示小老鼠坐在瓜皮船里的情景,请幼儿讲述老鼠的神情,让幼儿学会理解“神气”这个词。让幼儿自己动手排序,每人一块拼图板,四幅图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四幅图的顺序,再把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幼儿先按老师排得图片讲故事,老师再用生动的语言讲故事,这样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习理解“羡慕”一词。费时20分。
3、让幼儿创编故事提问:水慢慢地流进来,西瓜皮船沉下去,最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幼儿大胆发言,想象出不同的故事结尾,这样做,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推理能力。费时4分。
4、活动延伸:联系实际,教育幼儿。费时3分。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部分我利用“小老鼠”的字卡来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小老鼠偷东西的本领是为学习故事做铺垫。接着我出示了本节课的挂图,请幼儿惊醒看图讲述与自编故事,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在第一遍试听欣赏后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字宝宝,在学习字宝宝的同时使幼儿能完整的复述故事。活动中的情境表演,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学说角色的对话,加深了对故事的印象。在指字认读这一环节,幼儿能按一定的秩序与常规进行取书。翻书的方法较为明确,教师领读加深了幼儿读故事内容的理解。最后一个环节,我采用了送字宝宝的游戏方法,是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完成了本节课的掌握字词这一目标。本次活动我认为教学目标已完成,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指字认读方面,个别幼儿没能进行一行一行的划指字认读,还需多加练习。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11
幼儿现状:
中班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语音器官已发育成熟,正确发出全部音节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应重点培养幼儿正确发音、清楚地吐词;词汇量要大幅度地增加,质量上也要有明显的提高。因为幼儿在小班已经开始接触词语,所以到了中班,幼儿可以学习用多种多样的词语来描述物体。由于本园地处西关,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西关,我们都会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前一段时间我班开展了以”我爱西关“为主题的摄影活动,请家长和小朋友把西关的美景和历史名胜拍下来,在班上开摄影展,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摄影展的活动。前不久,我跟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我的家在哪里“,幼儿要说出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周围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有哪些突出的风景,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反应很热烈,说到自己家的时候都滔滔不绝,而且我发现大部分的幼儿都知道自己家住西关,都能说出自己家周围有哪些著名建筑物,例如:有个别孩子能说出我家在陈家祠的旁边。当孩子听到”陈家祠“的时候都很感兴趣,很好奇,都想了解它。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西关,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教材选择与分析:
通过幼儿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重要性,幼儿又对西关的名胜和美景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选择了诗歌为体裁,因为它既简单又容易被理解,并创编了一首诗歌——《西关好》为本次活动的教材,里面包含了西关的美景——白鹅潭、沙面岛;西关的历史建筑——陈家祠、华林寺,还有西关最繁华的商业街——上下九步行街。诗歌的内容简明、易懂,贴近幼儿的生活,以赞美西关为主题,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西关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次活动中我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要学习诗歌,首先要感知诗歌的内容,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帮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再运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习、理解和记忆诗歌,我设计了”图片填空“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的内容,幼儿记忆图片比记忆文字要简单,幼儿把己认识过的景点图片填空到诗歌里,通过图片幼儿能理解到诗歌的内容,又能帮助记忆;接着,用”诗歌接龙“游戏帮助幼儿完整地记忆诗歌。通过玩”文字填空“游戏帮助幼儿从文字上理解词语。在整个语言活动中幼儿主要是在游戏中进行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吸引幼儿的兴趣,在师幼互动中学习、理解和记忆诗歌。
我拟定的活动目标是:1、能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幼儿了解西关、爱西关、爱荔湾的情感。2、能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学习词语”一河两岸“、”人来人往“、”自豪“。
这次的语言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所以我把辅导的重点放在能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辅导的难点放在学习词语”一河两岸“、”人来人往“、”自豪“。
活动准备:
在活动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让幼儿先熟悉景点,我请家长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带孩子到”白鹅潭、沙面、陈家祠、华林寺、上下九步行街“这几个地方参观,并拍下照片,让幼儿认识和感受这些景点;然后,我制作了PowerPoint课件,运用大屏幕投影,把一幕幕的西关美景展现出来。其中”白鹅潭、沙面“突现了”珠江河“,帮助幼儿理解词语”一河两岸“。我还准备了”白鹅潭、沙面、陈家祠、华林寺、上下九步行街“的图片,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准备图片时,我都选用能体现上下九步行街”人来人往“的图片。我还运用了谈话的形式、看VcD等方法,激发幼儿爱西关的情感。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为了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选用了轻快的音乐《郊游》,带领着幼儿愉快地进入活动室。
第二部分是体现目标的实施和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我分了三个环节:
1、为了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帮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我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投影在大屏幕上,西关的各大美景立刻展现在幼儿眼前,幼儿的视觉感官和注意力已全被西关的美景吸引住了,在幼儿观看课件的同时,我配合课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西关好》,让幼儿观看西关美景的同时感受诗歌。因为幼儿已认识了西关的景点,在观看课件地时候反应很热烈,所以我让幼儿自由讲出从屏幕上看到西关的哪些景点,再让幼儿说说自己对西关的感觉,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我再次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让幼儿从诗歌中感受西关的美,朗诵时通过音调的变换、表情和动作表达爱西关的情感。在朗诵诗歌时我有意识地引出词语,再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幼儿学习词语”一河两岸“和”人来人往“。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词语”自豪“,幼儿表现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整个环节是为了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2、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幼儿已初步感受到西关的美景,我希望能用多种游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所以我设计了两个填空游戏,第一个是”图片填空“游戏,把诗歌中的景点名称空掉,请幼儿用景点的图片把诗歌的内容把诗歌补充完整。第一次游戏幼儿先说,由老师操作,然后一起朗诵诗歌;第二,第三次请幼儿进行操作,通过玩”图片填空“游戏幼儿对诗歌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帮助幼儿从文字上理解词语,我设计的第二个是”文字填空“游戏,把目标中要学习的词语从诗歌中空掉,请幼儿用词语把诗歌补充完整。通过这两个游戏幼儿已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
3、为了帮助幼儿加深对诗歌的完整记忆,我与幼儿进行”诗歌接龙“游戏,首先是我和幼儿”接龙“,接着男孩子和女孩子进行”诗歌接龙“游戏。通过”诗歌接龙“游戏,幼儿基本能把诗歌朗诵出来,但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抒发对西关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我通过音调、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最后,我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活动结束。
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幼儿未必能很熟练和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需要在语言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朗诵习惯,因此,下阶段我会以培养幼儿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语言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朗诵机会,提高朗诵水平。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谐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与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非常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与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与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与故事的主要情节。
确定本次活动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非常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与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2 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与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3 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及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难点: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 自制多媒体课件: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 空白圆形卡片、彩笔,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含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 ,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 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既要把各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设置成问题情境展示给幼儿,这样容易使幼儿被问题情境吸引而主动投入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整合性,对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 直观演示法: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 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如:小蜗牛给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扬鼓励的口吻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 讨论法:是指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 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讲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讲述法: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 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我在此环节注意引导幼儿回忆原有的生活经验,并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为下一步的教学的开展进行铺垫。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样?(非常感动、非常高兴)(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3)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非常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非常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我是学前组3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果酱小房子》,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设计来源及教材分析;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四、板书设计。
一、首先我要说说这个活动的设计来源及教材分析
(设计来源)《新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材来源于《朱家雄主题式活动设计》中班春学期的语言领域。新的课程改革把故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提出,要求幼儿喜欢听故事,乐意讲故事的语句,并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果酱小房子》生动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熊哥哥提着一桶蜂蜜经过树林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座红色果酱小房子,把别人的果酱吃完了后心里不安就用自己的蜂蜜把房子途成黄色的。故事中所述之事是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熊哥哥、房子,这两种事物都是幼儿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叙述过程中情节的发展符合幼儿的智力发展,符合中班幼儿语言获得的水准。
(学情分析)在这个活动之前,小朋友围绕“房子”已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对房子的结构、外形特征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且幼儿通过搭建、泥塑、绘画等形式了解了房子。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房子很感兴趣。当我让幼儿说说见过的房子时,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因此,语言活动《果酱小房子》应运而生。
二、其次,我再说说这个活动的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中班幼儿实际情况以及布新课改三维目标为依据,我将目标定位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
1、理解作品故事情节,初步懂得遇到事情能够自己去面对。
2、喜欢并尝试有创意地续编故事结尾。
3、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初步学会判断对错。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理解作品故事情节以及房子为什么会变色。
难点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为使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我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幻灯片)。
2、小熊图片、故事图片。无色。红色、黄色的房子图片各一张。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我结合中班幼儿实际情况以及喜欢说的特点,结合本次活动的目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了以下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讲述法
3、谈话法
4、提问法:
学法
1、讨论法
2、体验法
3、观察法
4、续编故事,拓展升华
四、教学流程我准备按照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对于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的:1.简化教学程序,优化教学内容;2.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问题由情节发展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问由学生解决。据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我根据幼儿喜欢房子,小熊的特点,用它们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谈话活动:说说有趣的房子。
2、观察熊哥哥,猜测讲述。
熊哥哥经过树林的时候,也发现了一栋有趣的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在幼儿兴趣正浓的时候,我因势利导讲述故事,这个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结合他们喜欢说的特点,我采取了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猜猜理解故事情节。这个环节我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故事分成三段来突破重点:
1、出示图片背景,边插问边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1)小房子里的香味可能是什么?(设置悬念,保持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提问,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用自己的语气语调加上肢体语言以及教具讲故事,从熊哥哥用鼻子一闻到感到不安起来。(这样讲述故事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
(1)熊哥哥的手上是什么东西粘糊糊的?(检测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情况)
(2)熊哥哥吃到了这么好吃的果酱为什么还要不安呢?它会怎么办?(这个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环节之间衔接自然)
这个问题的第一问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说出熊哥哥心里不安是因为吃了别人的东西,但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就会五花八门起来,他们会说逃跑,这个时候,作为21世纪的老师不能直接对幼儿说逃跑时不对的,而应该委婉的反问:那它要是逃跑了心里就会安心了吗?进一步引导幼儿继续寻求解决的办法,对于幼儿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我会根据情况加以赞许或者积极引导。幼儿可能会想到如故事情节所讲的那样用蜂蜜去刷房子,也可能不一定会想得到!但是我会用“小朋友们,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那我们来看看熊哥哥想到的是什么办法。”这样解决是因为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3)、讲故事,(熊哥哥想)从把人家辛辛苦苦涂上的果酱吃了到准备把自己手里的蜂蜜往墙上刷。小房子涂成漂亮的黄色,散发出蜂蜜的香味。(抽掉无色的房子)
提问:熊哥哥自己很喜欢吃蜂蜜,它舍得把蜂蜜涂在墙上吗?那它为什么还要把蜂蜜涂在墙上呢?(明知故问,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结。
这个有趣的房子与我们平时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这座房子还有一个地方也很有趣,原来这座房子是什么颜色的,现在呢?它怎么会变的?(突出重点,通过一问一答,幼儿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房子为什么变颜色。)
4、讲述活动:创设一个情境:主人回来了,看到自己的房子已经变了颜色,很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他吗?完整倾听故事前半部分,教师讲述、演示图片。(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三、幼儿尝试迁移续编故事。
1、熊弟弟听见哥哥说房子变成了黄色会怎么做呢?
熊弟弟觉得奇怪,于是就走进了小树林,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座黄黄的小房子。闻了闻,哇,是蜂蜜。于是它舔啊舔啊,不一会儿,它就把墙上的蜂蜜全吃光了。熊弟弟想:让我也给房子变一变吧。
你想想它会把房子变成什么颜色?(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同样采取的是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幼儿开动脑筋,为这个故事续编结尾,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地培养。我会根据幼儿对这个环节的反应来决定是否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如果幼儿普遍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会通过开展一些讲故事比赛或者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第二课时的学习。如果幼儿没有特别大的反应,我则不开展继续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孩子的好奇心一旦被教师引导激发出来,就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采用不同的鼓励引导方式,来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以解决难点。
2、小结:活动结束。
五、说板书设计(情境设计)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体验故事,我将事先准备好的挂图及教具固定在黑板上(如黑板所示)。不仅突出重点,也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故事。
以上是我对“果酱小房子”这个中班语言活动的分析和教学设想,这个活动有两个主要的亮点:一个是在讲述故事时,改变了以往第一遍就完整讲述故事的传统做法,结合幼儿喜欢开动脑筋和说的特点,我采取了边讲边问的方法。让学生充满求兴趣去倾听与理解,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还体会到过程与方法的重要,突出了重点;另一个是对难点的处理上,鼓励每个幼儿都开动脑筋。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参与进来。具有层次性(无论什么程度的幼儿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趣味性。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当然实习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幼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也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分析和设想,力求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做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14
各位老师、领导: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绘本阅读《没有不方便》。
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给孩子美的熏陶,激活孩子的想象。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教法、学法的运用以及活动过程的设计等方面来阐述本次活动。
一、说教材
(一)从教材的教育价值来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残障的儿童,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幼儿以健康的心态去接受“不一样”的人呢?绘本《没有不方便》,它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要懂得“友爱”,应该一视同仁,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弱者。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值得我们现在的孩子去领悟、去欣赏、去学习。
(二)从当今幼儿的教育现状来说。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着唯我独尊的思想,什么事情都是别人来帮助我,只会接受,而不懂得主动地付出,对于社会中的弱者及需要帮助的人表现出冷漠、不关注的态度。《没有不方便》用一个朴实的故事触动老师和孩子的心,对中班孩子而言可谓是一场难得的及时雨。
二、说目标
在拟定本节课目标时,我们发现原定的三条目标中,第一条目标
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行为与第二条目标观察画面细节似乎有相似之处,于是我们将第一点目标与第二点目标进行合并。根据教材内容及中班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我们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重新制定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一)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段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情节。(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行为)
(二)能通过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和行为(画面细节)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状态。
(三)学习尊重残疾人并萌发帮助他们的愿望。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段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情节。
学习尊重残疾人并萌发帮助他们的愿望。
我们拟定的重点往往从目标本身出发,因为是阅读活动,理解故事情节就显得非常重要,故事后的深刻寓意也是本次活动的重心。
(二)活动难点:能通过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和行为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状态。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能从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由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进行观察。但是推断人物的心理状态还是比较难的。因而将此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说教法
根据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分段阅读法、启发、引导法、视听结合法。
(一)分段阅读法:我们将这本绘本分成两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让幼儿理解绘本中情节的跌荡起伏,让故事中转折的关键情节成为很好的教学契机。
(二)启发、引导法:在活动中,我们通过提一些开放性、猜想式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说的兴趣,给幼儿一个说的空间,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幼儿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三)视听结合法:在活动最后引导幼儿完整阅读时,我们给故事配上了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利用舒缓与欢快的音乐帮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感受故事情节及人物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四、说学法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对比阅读法、讨论交流法、自主阅读法。
(一)对比阅读法:通过对比观察第9页与第22页两幅图片,帮助幼儿发现小猴子的行为转变,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去书中阅读寻找转变的原因。
(二)讨论交流法:在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三)自主阅读法:让孩子自主阅读第10页到最后一页,培养幼儿独立阅读的能力,反馈幼儿在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四)视听阅读法:看幻灯在音乐伴奏下阅读第1页到最后一页,强调在一定情境中听觉感知(录音)与视觉(图片影视)感知相结合。
五、说活动过程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本次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进行预设。
(一)介绍角色,激发兴趣
(二)观察理解,大胆讲述
(三)对比阅读,引发思考
(四)自主阅读,探索分享
(五)配乐欣赏,升华情感
(六)知识迁移,延伸生活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金色的房子》是一篇讲述小姑娘与小动物们友好相处的童话故事,故事语言自然、优美,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句反复吟唱,极富感染力。这既易于幼儿掌握复述,又对她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方式,符合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很好的为幼儿接受。故事中反映的”友好相处,与人分享“的情感主题,正是当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种美好情感。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感强,常以”自我“为中心,社会交往时不懂得与人分享,友好相处,有时又甚感孤独。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这时候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指南》精神,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提出以下几个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复述故事中的重复对白。
3、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与人分享。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与人分享。
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和完成活动目标、内容,我做了如下准备:1、PPT课件2、小姑娘与小动物头饰若干3、大挂图三、说教法、学法《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1、提问法2、讲述法3、讨论交流法4、多媒体演示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学法:1、观察法2、视听讲结合法3、模仿扮演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目标,我设计了四大环节:
(一)逐一出示故事图片,猜想故事内容。
这一环节,我没有按传统方法讲述,而是逐一出示故事图片,让幼儿大胆猜想故事内容。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氛围,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欣赏故事课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这一环节,通过欣赏故事,让幼儿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欣赏完毕后,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提问。欣赏故事课件时,不出现故事名字,让幼儿为故事命名。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大胆想象、大胆表达的机会。
(三)分段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
这一环节,出示大挂图,边讲故事边提问,重点引导幼儿说出重复语句,能用故事中的原话回答问题,为表演故事打下基础。
(四)扮演角色,复述故事。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小动物与小姑娘的对话。
教师小结:小姑娘和小动物们一起在金色的房子里玩得多开心呀!只有懂得和朋友分享,才会获得更多快乐。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在分享中收获快乐。
五、说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拓展与补充,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两方面的延伸活动:
1、家园共育:家长主动邀请孩子的好朋友到自己家中做客,为孩子创造友好相处的机会。
2、区域活动:将角色头饰放在表演区,让幼儿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
《金色的房子》这一活动,我采用的分段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第一遍故事讲完,幼儿基本已经理解的故事的内容,第二遍是完整欣赏故事,重点的学说对话,因为故事中的小动物形象都很鲜明,语句比较短,有很多重复的地方,所以孩子接受的快,有几位都能在讲述完第二遍以后完整复述故事了。接下来,教师与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学说对话的时候,孩子的积极性很高,都很愿意表现自己,都抢着说有点乱。在提升问题中,孩子已经能理解整个故事带来的含义了,大家都觉得小姑娘刚开始是不对的,她很小气,不让小动到家去玩,可是后来小姑娘又改正了,孩子都很高兴。我觉得在活动延伸阶段,利用亮堂堂、热闹、一闪一闪等词语说一句话,效果较好,我班的葛福来同学表现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