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老师教学教育随笔
高一老师教学教育随笔1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高一老师教学教育随笔2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一方面,智力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这使得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智力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他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1.言语——语言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音乐——节奏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逻辑——数理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视觉——空间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动觉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自知——自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并非无材,而是他们的材被小学到高中的模式化教育所扼杀,所泯灭。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是发现孩子独特才能的“伯乐”,也应该是孩子成长的策划大师,发现他们的长处,放大他们的优点,打造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名别人无法替代的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绩,往往会成为他重拾自信,努力奋进的动力。
以上是我对高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高中的家长们有一些帮助
高一老师教学教育随笔3
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实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两三天的假。由于学习忙,寒暑假也比小学初中的短。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相对较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时间短,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对他们来说犹为重要。而高中的家长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个时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如一个家长所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儿子,让他成材。”事实上,孩子的成材也是家长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高中阶段的家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我想,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今年6月末日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儿童曾永康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四、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学校就有获得了湖南卫视举办的20xx年超级男声第二名的佟楠和20xx年超级女声第二的黄雅莉,他们能在数万名选手里头脱颖而出,不能不说是人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这都是他们自己扬长避短,学校和家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高一老师教学教育随笔4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关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和调适的文章,也有不少高一学生如何适应高中生活的说法,甚至初中的也不少,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有关高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当然,可能也有不少学者、专家在研究这些。笔者在学校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高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这些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学校、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但是,高二这个阶段的学生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1.强迫症
表现:笔者在学校高二级11个班上心理健康导向课和对个别高二学生心理咨询时发现,高二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意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症),其具体表现在:有些学生一上课就想到考试;每次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想到考大学会受阻,他们明知道不应该这样想,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有些人每当接触到某些概念和词句,就会联想到和它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如听到别人说“安全”、“友好”则脑子里立即闪现出“危险”、“敌对”等概念;有的患者反复深究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世界为什么存在”、“树木为什么向上生长”等。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内心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一方面,他们明知这些观念和动作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想努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自己又无法消除这些行为,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紧张和不安。许多患者同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原因:学习压力过大。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自己无法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调节而导致,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因为怕做错题,而形成了一种过于担心的行为方式,太过于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日后能否考上大学;同时,由于学习的竞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也会出现强迫现象。还有就是自卑感特别强和敏感的学生也容易出现强迫症状,一般是家庭经济不好和学习较差的学生中出现较多。
对策:青少年由于学习或其它事情的压力和紧张等原因而产生一些强迫意向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可能发展得越来越重,以致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处理方法:(1)自由联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现这种强迫意向和行为的原因。(2)心理咨询。班主任介绍学生到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或门诊进行心理咨询,这样效果可能更好。对患者运用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比较有效,有时也可以用行为疗法。(3)主题班会。“如何面对压力”、“如何认识自己”“战胜自卑,超越自我”、“战胜挫折”、“合作就是力量”等主题都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4)科学排名。学校注意排名的科学性,排名次,它有好的方面,它可以形成一种你争我赶的竞争局面,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导致进入名次的同学压力加大,不能进入名次的同学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学校在进行排名时一定要注意其科学性。
2.对高考的期待与恐惧
表现:高二,要说离高考很远吗!也不是,高三的一毕业就到自己了,要说很近吗!也不是,还有高三的没毕业呢!这时很多学生就出一种期待和恐惧的心理现象。他们具体表现在上课和学习的时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易受干扰、经常幻想将来等。有很多学生诉说自己在看书时只看到书是黑色的,没看到内容是什么。
原因:每次考试,都会使一些学生感到非常紧张,他们时常想如果我这次考试考得好就可以顺利学习,到时就会进入理想大学;如果考得不好可能就会影响自己日后学习,都不知道自己会如何?是否可以坚持下去!自己给自己一种消极而又错误暗示,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在上课和咨询时发现为数不少。他们感到很紧张,有的学生恨不得现在就高考,不用再这样担惊受怕,这种期待容易出现焦虑心理;但是,他们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惧,怕自己考不上好的、理想的大学,所以他们的潜意识有时宁愿在幻想中满足。从而在上课和学习时容易走神和分心,在他们回过神之后又感到很内疚和后悔当初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恐怕这次走神和分心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同学不这样,他们在下次考试就会比自己好。他就想,“如果考不上大学感到自己很没面子和愧对家里人”,特别是一些自责心较强的学生。这样他们显得过分紧张,又影响下面的学习,就是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导致各种心理行为的出现。
对策:走神和分心可能每个人都曾经出现过,但是一个人总是在幻想中度过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各种的心理问题。处理方法:(1)认知疗法。班主任在日常交流中让学生明白高考的意义,正确认识高考,对平时考试的认识,一次两次的考试不能决定和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学习成绩不好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补习。(2)教会学生正确的归因方式。如:考试成绩不好归因为与智力没有多大联系,而通常都是学习策略不当造成,或者是由于不够勤奋等可控原因造成。如果能掌握正确和科学的学习策略或是再勤奋些就可以取得一定进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后继学习行为。(3)支持疗法。对走神和分心的学生,首先是采用支持疗法,让学生明白它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正常的心理反应现象,减轻他们对这些的恐惧心理。(4)森田疗法。森田疗治疗法是一种比较有效和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顺其自然”的含义,对其这些能做到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不要走神和分心,如果了出现了也不要自责、内疚和后悔,回来神后就继续学习,不要想为什么走神和分心和探究太多的原因。
高一老师教学教育随笔5
本学期,我在学校担任了一、三、五班级的音乐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的作用,使人们对音乐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课不可估量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把握时机,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充满兴趣。学生对音乐活动充满兴趣,这对其终生享受音乐很有益,这有助于音乐素养的提高。
如何使学生拥有一幅动听或自然的歌喉,让他们终生在使用音乐中感到快乐。四年级的学生逐渐发育,声音变化将会很大,所以尤其要注意学生声音的训练;让学生能在声音训练中亲身体验到音乐的美,并逐步掌握用自然、甜美的声音表现美的能力。在声音的训练中还可以从感性到理性的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术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高一老师教育随笔
高一老师教育随笔1
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高一老师教育随笔2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关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和调适的文章,也有不少高一学生如何适应高中生活的说法,甚至初中的也不少,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有关高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当然,可能也有不少学者、专家在研究这些。笔者在学校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高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二学生是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这些学生给予高度的关注;高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学校、老师和家长对高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但是,高二这个阶段的学生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1.强迫症
表现:笔者在学校高二级11个班上心理健康导向课和对个别高二学生心理咨询时发现,高二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强迫意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症),其具体表现在:有些学生一上课就想到考试;每次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想到考大学会受阻,他们明知道不应该这样想,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有些人每当接触到某些概念和词句,就会联想到和它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如听到别人说“安全”、“友好”则脑子里立即闪现出“危险”、“敌对”等概念;有的患者反复深究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世界为什么存在”、“树木为什么向上生长”等。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内心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一方面,他们明知这些观念和动作是毫无意义的、不必要的,想努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自己又无法消除这些行为,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紧张和不安。许多患者同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原因:学习压力过大。可能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自己无法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调节而导致,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因为怕做错题,而形成了一种过于担心的行为方式,太过于关注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日后能否考上大学;同时,由于学习的竞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也会出现强迫现象。还有就是自卑感特别强和敏感的学生也容易出现强迫症状,一般是家庭经济不好和学习较差的学生中出现较多。
对策:青少年由于学习或其它事情的压力和紧张等原因而产生一些强迫意向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可能发展得越来越重,以致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处理方法:(1)自由联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现这种强迫意向和行为的'原因。(2)心理咨询。班主任介绍学生到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或门诊进行心理咨询,这样效果可能更好。对患者运用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比较有效,有时也可以用行为疗法。(3)主题班会。“如何面对压力”、“如何认识自己”“战胜自卑,超越自我”、“战胜挫折”、“合作就是力量”等主题都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4)科学排名。学校注意排名的科学性,排名次,它有好的方面,它可以形成一种你争我赶的竞争局面,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导致进入名次的同学压力加大,不能进入名次的同学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学校在进行排名时一定要注意其科学性。
2.对高考的期待与恐惧
表现:高二,要说离高考很远吗!也不是,高三的一毕业就到自己了,要说很近吗!也不是,还有高三的没毕业呢!这时很多学生就出一种期待和恐惧的心理现象。他们具体表现在上课和学习的时候容易走神和分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易受干扰、经常幻想将来等。有很多学生诉说自己在看书时只看到书是黑色的,没看到内容是什么。
原因:每次考试,都会使一些学生感到非常紧张,他们时常想如果我这次考试考得好就可以顺利学习,到时就会进入理想大学;如果考得不好可能就会影响自己日后学习,都不知道自己会如何?是否可以坚持下去!自己给自己一种消极而又错误暗示,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在上课和咨询时发现为数不少。他们感到很紧张,有的学生恨不得现在就高考,不用再这样担惊受怕,这种期待容易出现焦虑心理;但是,他们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惧,怕自己考不上好的、理想的大学,所以他们的潜意识有时宁愿在幻想中满足。从而在上课和学习时容易走神和分心,在他们回过神之后又感到很内疚和后悔当初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恐怕这次走神和分心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同学不这样,他们在下次考试就会比自己好。他就想,“如果考不上大学感到自己很没面子和愧对家里人”,特别是一些自责心较强的学生。这样他们显得过分紧张,又影响下面的学习,就是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导致各种心理行为的出现。
对策:走神和分心可能每个人都曾经出现过,但是一个人总是在幻想中度过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各种的心理问题。处理方法:(1)认知疗法。班主任在日常交流中让学生明白高考的意义,正确认识高考,对平时考试的认识,一次两次的考试不能决定和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如果学习成绩不好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补习。(2)教会学生正确的归因方式。如:考试成绩不好归因为与智力没有多大联系,而通常都是学习策略不当造成,或者是由于不够勤奋等可控原因造成。如果能掌握正确和科学的学习策略或是再勤奋些就可以取得一定进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后继学习行为。(3)支持疗法。对走神和分心的学生,首先是采用支持疗法,让学生明白它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正常的心理反应现象,减轻他们对这些的恐惧心理。(4)森田疗法。森田疗治疗法是一种比较有效和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让学生明白“顺其自然”的含义,对其这些能做到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不要走神和分心,如果了出现了也不要自责、内疚和后悔,回来神后就继续学习,不要想为什么走神和分心和探究太多的原因。
高一老师教育随笔3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在工作的第二年有幸成为了高一(5)班的班主任。对于管理班级我是毫无经验,更别提有什么高招了,回想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思想,我尝试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时,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将德育与心育相结合。我认为只有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某些习惯,才能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成为新世纪人才。
在摸索过程中,我慢慢地积累经验,在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三自”教育。
一、要强化“自”我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是对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全方位的自控要求。在认识方面,要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学会全面认识自己。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在正确引导学生的同时,要以宽容的胸怀对待他们的不同认识和看法。给他们时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在逐步认识社会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位置。
在情感方面,要启发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调整的目的。对“对抗型”学生,班主任要放下架子,与他们交朋友,以诚恳地谈心代替粗暴逆耳的训斥。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内心从善向上的愿望。而对于“主动型”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关心集体,多帮助同学,开拓创新。在行动上,要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训练,自我调节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中常见的问题要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制订公约,还可以通过各种兴趣小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强化“自”我教育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这就要求老师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培养教育,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特别是一些纪律涣散的、厌学的学生,要认真分析他们的原因,尊重他们的人格。通过主题班队会、墙报,树立学习标兵等多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思考。这样学生容易找到差距,看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要求和愿望。
三、强化“自”我提高
自我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又一个培养目标,是班主任的又一工作重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美好事物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不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总想予以尝试。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并加以适当的扶持、引导,保护他们可贵的求知好奇心,为他们创造条件,争取有更多的尝试机会。课外活动和主题班会都是学生自我提高的好形式。要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学习兴趣小组。如:科技小组、文艺小组、板报小组等,可以为同学们提供自我表现,自我提高的机会,更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唤起同学们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自觉性。
看着学生慢慢地进步,我有很深的感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需要人性关怀的成长者,青少年处于身心发育由未成熟到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心理成长过程的“断乳期”,哪怕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朴素的情愫,他们仍没有完全度过心理幼稚期,他们同样是需要被引导的一个群体,班主任就是学生情绪的调控者,所以要科学适时地调控每一位学生成长着的'心灵,引导他们走正确的路。
另外,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对话”时,要以亲切、自然、耐心、不厌其烦的态度接待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讲话,以促进学生愿意在你面前敞开心扉,并以此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尽量给受导学生提供各种成功的机会,使其对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对于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更应多花气力,一步步紧跟着,帮助学生慢慢摆脱坏习惯。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应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建议式的口吻。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最终学生才有可能“听其声,晓之理,方可使之亲其师、信其道”。
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也在慢慢的成长,并开始懂得如何去处理一系列的问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名新老师,我要学习的还很多,但,我相信怀着一颗关爱学生的心,虚心求教,努力工作,最终是会获得成功的。
高一老师教育随笔4
我认为,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现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实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两三天的假。由于学习忙,寒暑假也比小学初中的短。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相对较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时间短,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对他们来说犹为重要。而高中的家长都是三十多岁到四十多岁,正处在事业的高峰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较少。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个时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如一个家长所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儿子,让他成材。”事实上,孩子的成材也是家长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高中阶段的家长怎样实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我想,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很多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报。没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支的习惯。前美国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洛克菲勒,每个星期给孩子的零花钱只有三十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每周把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好,下周领零花钱的时候交父亲检查。后来,他的儿女,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不要依靠亿万富翁的父亲。新时代要求我们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同时,也应该学会理财。养成记录收入和支出的习惯,就可以将自己的财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不会由于金钱问题而时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学会理财,也就是学会规划人生,会理财将会使你一生受益无穷。一段时间过去后,要让孩子算算账,一个学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钱。
另一个方面也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来之不易,而且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这样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宽容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严是爱,松是害”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千百年来,家长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说的最多的也是“严格要求”。的确,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发展,少走弯路,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但是对“严格要求”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孩子习惯接受,不会批判的思考,个性丧失,创新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灵压抑,性格孤避,过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在今年6月末日报道的,13岁考上大学的天才儿童曾永康的悲剧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严格,更应该宽容。严格不是苛责,苛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理,宽容不等于放纵,放任,不等于对孩子的问题视而不见,不等于可以原谅孩子的所有错误,宽容更多的是对孩子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
家长要处理好要求的严格与环境的宽松,过程的严格与结果的宽容的关系。宽容是对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气,严格要求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严格要求自己,善始善终良好习惯。
三、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显著的特点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因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四、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新教育理念认为:“人人有材,人无全才,因材施教,个个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让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学校就有获得了湖南卫视举办的20xx年超级男声第二名的佟楠和20xx年超级女声第二的黄雅莉,他们能在数万名选手里头脱颖而出,不能不说是人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这都是他们自己扬长避短,学校和家长因材施教的结果。
高一老师教育随笔5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一方面,智力与一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这使得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智力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他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1.言语——语言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音乐——节奏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逻辑——数理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视觉——空间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动觉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自知——自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这种智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并非无材,而是他们的材被小学到高中的模式化教育所扼杀,所泯灭。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是发现孩子独特才能的“伯乐”,也应该是孩子成长的策划大师,发现他们的长处,放大他们的优点,打造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一名别人无法替代的人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绩,往往会成为他重拾自信,努力奋进的动力。
以上是我对高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高中的家长们有一些帮助
高一老师教育随笔6
本学期,我在学校担任了一、三、五班级的音乐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的作用,使人们对音乐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课不可估量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我努力的方向。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把握时机,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充满兴趣。学生对音乐活动充满兴趣,这对其终生享受音乐很有益,这有助于音乐素养的提高。
如何使学生拥有一幅动听或自然的歌喉,让他们终生在使用音乐中感到快乐。四年级的学生逐渐发育,声音变化将会很大,所以尤其要注意学生声音的训练;让学生能在声音训练中亲身体验到音乐的美,并逐步掌握用自然、甜美的声音表现美的能力。在声音的训练中还可以从感性到理性的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术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