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
本学期学校提倡开展“5+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领导提出这一建议之时,我想起了去年到晋江一中听课时,其中一个班的学生他们就有开展课堂5分钟知识储备这一环节,如今想来倒是值得借鉴的。
在第二周时,我就分别在所任教的初二年1、2班布置好课前5分钟知识储备的要求和方法,原则上都从1号开始演讲,争取每个学生可以轮到2至3次,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较感兴趣的.,比如一本书的简介绍、一则故事、一则新闻等,要求上台演讲的学生必须大声、语言表达清楚,能够让在座的学生听清楚所表达的内容,而台下的学生全体都必须安静、认真地倾听。到现在已经第9周了,可以说每个轮到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准备,所演讲的内容较为多样,C=1较偏向科学、推理、历史等方面,C=2则较偏向文学、故事、寓言等,这体现了两个班级不同的特点。
在“5+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中,30分钟精讲、10分钟课堂练习这两个环节做得还不够好,主要是教师讲的内容还是占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候,留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够。可能是教学和学习惯性,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大部分学生都没能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所以上课老师用来讲解的时间就会较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特别注意改进这两个环节,努力让课堂真正有效起来。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2
我有幸参加了亳州市20xx-小学教师“有效教学模式”专题远程培训,几位专家的讲座,使我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得到了更新和拓展。下面是我在培训中获得的几点体会:
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中我与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一些粗浅的网络知识,从不知怎样建立博客、怎样进入博客到怎样发表文章等。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首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它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语文课堂
上,课前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资料(包括文本、图片等),课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与伙伴交流共享。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有效教学模式。
其次,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有利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教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加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是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利用所学知识,所学技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3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收获很多,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其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以生为本。有几篇文章中都提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是有明确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活动,课前必须有周密、详尽的备课,所以往往把课堂设计得天衣无缝,甚至剥夺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可能。
当生成的问题不能与老师预设的相一致时,老师们在生成的资源面前往往束手无策。这一问题就反映了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而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学生是备课的一部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并非不要预设,而是要合理地改进预设。全面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必然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活动的`展开。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设,确保课堂生成的空间。
学生也是资源。书中说,课堂教学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力和人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是啊,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捕捉,顺势引导,定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回味无穷。
教师与学生对话,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不同,目光及视点各异,很可能会出现“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学生暴露错误,不正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吗?如果以此为契机,沿着他的缺陷点,进行教学资源的艺术开发和利用,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乐学、善学、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铺光明大道,让其向深层次的内容学习。而对于学困生,则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基础目标,如:教师在单元质量检测中采取分层次检测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内容,自创习题,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很轻松地发现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这些教学法宝抹去了一些使用统一考题带来的弊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有信心地面向现在、面向未来。学习之后,我有了一下几点启示:
1、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备课。
2、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大体方法是,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等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3、因材施教,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
4、根据学情改变学习方法,根据学习状态分层引导。
备好学生后再用心钻研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要认真阅读文本,钻研文本,不仅要领悟谴词造句之妙,还要揣摩谋篇布局之美,更要用心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理、意、趣,它们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制高点。教师只有驾驭这个制高点,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方向的引领,从而提升学生的心智——使本来只能见其点者,能够观其面;使已经能够观其面者,进而能够识其本。
设计板块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往往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问题一个接一个,时间计算合理精确。这样的设计是牵制课堂教学的无形的绳子,让教师与学生围着它团团转,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所以书中提倡让教学设计粗放些,从僵化的、呆板的线型设计走向灵活多变、有广阔发展余地的板块设计,为课堂的动态生成保留空间。所谓“板块教学设计”,即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扩大评价正向价值。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过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面对着一个个充满思想活力的学生,教师只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估: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家长为高分而喜,为低分而愁,学科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平时的评价方面同样存在着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这本书所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应当既关注个体,同时也关注全体;还应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显得宽松、和谐、民主。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开放地去尝试,精心地去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次学习,我感悟很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有针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可以构成有特色的教 学。
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效的知识指对学生实际奏效的、真正理解的知识。假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的效果也为零。当前,课堂教学的题目不是内容不科学,数目太少或时间不够,而是要大幅度进步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由知识为本的教学向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转化。“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劳也是无效课堂,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我以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进步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有效,使学生在有效教学中学习进步,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7月的暑假,我参加了继续教育学习了有效教学模式的培训,感受颇多。学习了洋思中学和杜郎口教学模式,使我们眼界大开耳目一新,更新了教学观念,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学习的心得感受。
我要学洋思中学的以下经验:
一、洋思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
二、洋思的教学模式特点:
1、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幕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围绕独立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所设计的课件都是简单明了的,一节课就几张幻灯片。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带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2、教师的教重在解难找规律,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问题,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教师对学生是放心的。而不是先学后讲满堂灌。教的要求,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教的方式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5分钟,精讲多练,“每堂课只讲四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3、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保证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的培养,不搞死记硬背;更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三、洋思中学注重提高课堂效率的益处:
我认为洋思中学每节课不少于15分钟的独立地、快节奏的当堂训练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堂完成作业有很多好处:第一,可以确保掌握、运用的教学目标当堂达到,让学生通过紧张的课堂口头或书面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素质。第二,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听讲,快速思维,开发智力,磨练意志,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可以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学生当堂独立作业,什么问题都可以暴露出来,教师可以根据获取的准确信息,及时改进教学。如果作业留在课外,就会有抄袭现象,教师就发现不了问题,更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第四,当堂完成作业,逼着教师压缩讲授时间、冲破“满堂灌”的怪圈。第五,提高了教学质量。每节课所教,均通过练习、检测、验收,节节清,不欠债。这样长年累月坚持下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杜郎口教学模式
1、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2、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3、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通过愉悦的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三、我学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
今后我要取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之长,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特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做到:
1、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3、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放飞的地方。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6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近期,我读了 余文森老师编著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一书,在书中我学习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等名家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也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几种有效教学模式和近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有效教学案例,受益匪浅。下面就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强烈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反对疲劳战,反对课内损失课外补,反对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获得单方面的分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情景式学习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有效教学有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花费时间少而收获明显,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成功感,这种情绪体验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反,会使学生陷入厌学的困境中,导致非智力因素负向发展。古人说“志当存高远”,一般而言,成功经验能提高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期望值,而失败经验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期望值。同时,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长期的低效学习和无效学习一定会严重影响一个学生的兴趣、意志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同时切忌片面强调意志力会引起逆反心理。
(三)、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有效教学直接考查教师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教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效的备课,有效的讲解,有效的辅导,有效的布置作业,有效的展开师生交往,一句话,在追求有效教学的路途上,教师也会成就自己。
二、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想把学生教好,而且把成绩提高,所以任何一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那么,有效教学如何进行设计与实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去做:
第一:不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意图。我以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二:解读学生同样不容忽视。以前我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却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真正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大家尽管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较准,而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等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尤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命脉。
第三: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同样是影响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索。首先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做到教学前心中有谱;其次,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 的目标行进。
第四:作为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规划者,我们在考虑好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情境创设的同时,更要考虑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计划付诸实施。不能随意否定过去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也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的观念、模式,应该对学生究竟是怎样认识教学内容的内在原理进行认真研究,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如采取比比赛赛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自我的热情的形式,从而引导他们自觉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来,效果也很好,而且节省时间,真正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7
结合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我校的学情实际情况,我参加了20xx年合肥市“有效教学模式专题培训”暑期学科教师集中培训活动,现将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我乐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好。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转变
最初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未太重视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结果课堂教学达不到预设的结果,通过这几节课的教学,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首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预习找出本课知
识点,重点,难点和不理解知识。并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及时反馈到老师,再由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来确定所教内容。教师的备课主要体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简明扼要地明确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设计学前反馈练习题等。规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讨论,交流,展示,反馈演练和矫正。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点播解疑和归纳整理。最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达标测试,当堂完成学习目标任务。教师每堂课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做到学生会的知识老师不讲,该学生讲的知识老师不讲,精讲多练。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8
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体会:
一、教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学校对课程的革新
课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师这三大方面,课堂要高效,离不开对课程的认识,离不开对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教,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构来选择教学内容。
其次,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当学生发生学习需求时,教师是引路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教师是服务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是欣赏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园生活是发现人的潜能,让人的潜能充分燃烧,只有开辟了校本课程,才能让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
三改革教师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一个包容的心对待孩子,既要看到盛开的鲜花,也要善待迟开的花苞,修炼出一个花苞心态。抱怨会导致失败,赏识能导致成功。
通过学习比较我发现,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几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大部分时间还是考虑把课本上的知识滴水不漏的教给学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鼓励的方法,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明显太传统和死板,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南京行知小学的“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南京行知小学的教育理念是:学会赏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
(一)优点分享,让每个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
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好孩子,不背坏孩子的包袱。教育有一个很大的诀窍在于:你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你必须让孩子从你的一言一行中感觉到他就是好孩子,他就会变成好孩子。他们学校有一个做法:给学生写“优点卡”。他们设计印制了精美的卡片,让老师在卡片上写学生的优点,然后颁发给学生。写优点卡要抓住几个要素: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细节、有老师评点。而且教师在一两句话里要把这五个要素表达进去,这样优点卡才算合格。
南京行知小学所推行的优点卡,重点的不在于优点,而在于“优点分享”。他们会在学校的升旗仪式后面举行隆重的颁发优点卡仪式,获得优点卡的学生名单会在广播里反复出现,会在学校黑板报上面表彰出来,优点卡会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栏上,会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会作为书签夹在课本里面。一个孩子的优点通过宣传成为全校孩子的优点,成为引领全校孩子前进的一个方向,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舆论导向,此时的力量就大了。
(二)全员管理,让每个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
班级全员管理,他们的做法是,让学生“人人当组长、轮流做班委”。
每个组的同学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音乐组长、美术组长、体育组长、值日组长、还有管课外阅读的组长,有管检查自选作业的组长,有登记优点卡的组长等等。组长的确定会考虑到学生的长处、爱好。
班长、学习委员这些“大官”怎么办呢,一般是5个人自由组合,当一周班委,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这5个职位,大家轮流当。一般每学期,每个孩子可以当两周班委,当两天班长。
(三)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让他在学什么、怎么学上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自主选择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体现。特别在课外,应当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的余地。他们提倡不布置或者少布置固定的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选择12多”:
好身体多练,好家务多干;
好书报多读,好电视多看;
好文章多写,好消息多传;
好节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办;
大社会多访,大自然多探。
他们认为小学教育里面很多东西对错不重要,好坏不重要,兴趣最重要,快乐最重要。你越这样做,小孩子越放松越舒展,水平就越高。
通过对南京行知小学赏识教育的了解,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教学的方面运用了赏识方法,可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我打算好好的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通过优点分享的方法来激励更多的孩子。而全员参与管理班集体的方法,更是值得一试。我相信班级管理的工作做好了,当同学们习惯成自然的去参与管理,老师也会轻松很多,孩子在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方面,应该都会有一个崭新的变化的。
三、杜郎口教改关注“问题”学生,有效的促进教学成果值得我们学习
杜郎口教改得以成功的一大突破就是对差生的关注和帮扶,他们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办学理念,通过“兵带兵”“兵帮兵”“兵强兵”等帮扶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实施帮扶计划呢?具体措施是对每个班级的管理都体现出对差生的关注如:
1、每个班级都有帮扶计划,都张贴有结对子名单
2、对优等生的成绩的考核是通过和结对子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来衡量的,并且进步与否也是看这个帮扶的效果来衡量。
3、定期的评选帮扶能手
4、教师的教案里都有对差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及整改措施,尤其对课堂效果监测不达标的学生均有相应的提升措施。
5、班级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分细则,有完善的学生管理档案,有对问题学生违纪的事实的记录也有整改的措施和效果的检查记录。除此之外班级还设有个人量化评比,小组之间也有竞争,班级还对表现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有进步的差生进行肯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竞争和互助中得以成长和进步。
我打算学习杜郎口教改对差生的帮扶方法,细化“一对一”的帮扶计划并付诸实践,在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差生走出困境,整体提高全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综合四种现代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们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课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创新的,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当我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了,虽然四个学校的教育改革模式我们不能照搬硬套,但我们也应该从这样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启迪,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9
我们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请了几天假,但似乎并没有落下什么。的确如此,语文课和数学课不一样。数学的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缺了几天的课,学生做起题目来就会觉得有困难;而相比之下,语文的知识要独立的多,缺了几天的课,学生抄起生字新词来还是没什么难度的。我们语文怎样让学生觉得上语文课跟不上语文课不一样呢?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所有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听了学校的教学模式研讨课和几位专家的讲座,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课前预习充分的话,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出色的表现。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实施预习的主人。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应以生字为主,课文为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做到字字入目,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次,直到达标为止。预习生字时,利用教材和各种工具书预习生字的相关知识,比如说结构、部首、组词等等。提高预习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检查、激励。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切实有效。
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师安排的无用环节太多,不顾实际需要与否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演一演、画一画等,其实际效用在哪里,无非是歪曲了新课程理念的一些“作秀”而已。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些无用的环节上花费了不少时间,真正属于学生的有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而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更短了。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更要突出重点,而且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他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他的潜力。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内容是创造课堂艺术氛围的凭借和依据,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的情调一致。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舒缓学生紧张的大脑,放松学生的心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疲劳,营造活泼欢快的气氛,非常适合低段学生。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耐人寻味的故事,精彩有趣的游戏,幽默风趣的语言,紧张刺激的竞赛,形象具体的操作,饱满真挚的情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创设情境,快快乐乐说和写。
语文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要多读多写多记。读写是重点。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小蝌蚪找到了妈妈,都跳到荷叶上,围着妈妈呱呱叫,该多么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教完《窗前的气球》后,可以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科利亚?“科利亚也非常想念你们,他盼望能得到你们的祝福。”然后让孩子们赶快拿出事先发给他们的用纸剪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写一句祝福科利亚的话,还可以画上漂亮的图案。
五、以有效的课堂检测为考核
课堂检测是小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有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它。课堂检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检测可以巩固我们当堂所学的概念知识等;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可以让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成就感;第四,是检验本节课教学是否达到“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只有通过课堂检测,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学会本节课的知识。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检测并不是盲目的做题,而是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出符合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必须做到题题有意义。通过检测,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会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为课后辅导有了针对性的准备。
六、以有效的教学反思为切入点和生长剂
教学反思是一种寻找不足、发现闪光,从而再总结、再分析、再学习、再提高的思维活动过程。它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是有效教学的生长剂,它可以再一次地促进、推动有效教学活动。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谨慎地对待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改进我们的教学策略。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反思点睛之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我们可以反思意外收获,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反思失败之处,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教学反思是一个循环再生的过程,可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我想如果我们能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我们的追求,并持之以恒地去做。相信学生会越来越离不开语文课。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0
4月20日和21日,南通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在海门市通源小学举行,我认为这次活动中所展示的数学课的的最大亮点是“有效的小组合作高效的数学课堂”。在以往的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常看到为了追求合作形式而合作,或者一个问题学生无人举手,赶紧小组合作,把合作学习当成了课堂的“避难所”。这次展示的几堂课不仅仅是几人围坐在一起上课这种形式上的小组合作,而是老师们都注意把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真正需要合作学习的时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如何把握时机,让学生合作学习更恰当,更有效呢?下面我想以几节观摩课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在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时,巧妙地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认识几分之一》这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两个以上的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丁冬梅老师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引导学生认识4个桃的之后,为了引导学生认识8个、12个桃的,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要求分一分;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的方法、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桃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桃子的总数不同,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数都占总数的?通过组内操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应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来分,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占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帮助学生克服了难点,为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动手操作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丁冬梅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8个桃的、12个桃的时,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再比如曹晓丹老师在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这一课中,对“人民币可以怎样分类”这一问题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思考、讨论、操作发现可以有三种分法:按材料分成硬币和纸币;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元币、角币和分币;按数字分,把数字相同的分为一类。
三、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圆的周长》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学习的。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利用旧知识,自主推导出新知识。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例如在徐凤坤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虽然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预习单进行了预习,但在课堂上还是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展示、交流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并且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中一些“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而一个学生的思想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这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刘耀兵老师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蓝花的朵数是1份,但朵数未知,红花有12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刘老师先让学生猜猜蓝花是几朵,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圈一圈;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注意收集不同的想法;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发现蓝花的朵数可以是1朵、2朵、3朵、4朵、6朵、12朵,红花的朵数依次是蓝花的12倍、6倍、4倍、3倍、2倍、1倍;再比如丁冬梅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上,教师设计了“如果有6个桃子,可以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这一开放性的问题,也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讨论、操作发现有3种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
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学习中共享智慧、互相启迪,有效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1
本人参加了合肥学院继教院举办的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教学模式”专题四天集中培训,让我感触颇深。
通过本次培训,我获益匪浅,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在这几天的培训当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专家的讲座使我产生了不少共鸣,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尤其四十二中一线教师李杰的精彩课堂,留给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而且他的课不仅显示了他个人深厚的学养,同时也给予了我启发。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观念。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继续不断学习和专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接触新的教育观念,最终投入到课改中,真正的走进新课程教育课堂。通过本期“有效教学模式”的培训,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 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要认真钻研教材,为备课打好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了。现在很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所确立的话题也是越来越偏离语文教学本身:《愚公移山》讨论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愚公的问题,从《孔乙己》出发讨论绍兴的酒文化。也许这些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语文教学本身的角度看,似乎有点舍本逐末,放弃言语形式和语感教学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错失。这样的教学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无效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第二、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道:“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然而当老师继续回到课文讲解时,却发现学生的反应明显冷淡了许多。课后,老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可别生气,我们感到您很严厉,都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很严厉的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他们有出入的回答本可以借题发挥趁机引导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实施有效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
第三、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是谁在读书?是我们的学生;是谁在学习?也是我们的学生。这是人人清楚、个个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基本的问题,故而导致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组织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书”,更不是突出“讲课”。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怕失去课堂“霸主”的地位,生怕学生学不懂,课堂上往往重视讲、把着讲,长期以来,形成了“会讲”、“能讲”、“善讲”的习惯,——而且语文老师几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会讲,越来越能讲,越来越善于讲,越讲越有味,越讲越拖堂,有的确实忘记了“是谁在读书?”,“是谁在学语文?”这些基本问题。还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很少给学生一点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时间,有的虽然也安排了学生读书,但只是让学生草草读一遍课文后,就开始分析重、难点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是,高年级的亦然,在学生尚未熟悉课文内容的情况下,老师就开始分析、讲解课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大多数学生就会感到十分困难,长此以往便感觉到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于是便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时间一长,学生也就越来越怕读书,越来越怕学语文,甚至到了高中,学生仍不能像模像样、独立、顺畅地阅读分析理解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过分突出“讲授”所带来的恶果。
第四、重视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做好分层次教学。
因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要处理好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既要关心整体,又要关注个体,坚持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学习、发展的平台,做到好、中、差各有所得。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要努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应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以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面对意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面对意外的见解,教师应多问学生:“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上,教师要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思考,顺利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重要,它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老师可指导学生用心去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作者在文章中所渗透的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这样就会实现学生、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去整体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学习。
第五,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不同角色,审视动态的课堂,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的放矢,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语文,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新课程语文学习中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2
有效教学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说它不是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直以来,我们所重视的都是知识的教育,对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大大小小的考试体现出来,好的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指标,更是衡量学生优差的标准。所以就知识教学来说我们都教学是有效的,但这个有效时狭义的甚至是片面的有效。因为我们忽视对学生做事做人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无效的标准,所以说有效教学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盐城更是把今年作为有效教学年来抓,结合省厅“五严”的背景,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被大家提上了日程,各个学校、教师也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我们学校更是抓住有效教学年的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导学案为抓手来促进有效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更是悉心研究,大胆实践。我本人也阅读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并结和自己的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试验,在试验中遇到了些新情况,靠自己的学习暂时无法解决,刚好,市教科院顾院长来我校作了一次关于《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的讲座,让我如沐春风,真是醍醐灌顶解决了我最近一直困惑的问题。顾院长的讲座抛开了一些空而大的理论,是从一线教学的角度来谈有效教学问题的,这很接近我们教学的实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操作性也很强。
一、教师的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对顾院长所说的要把简单的知识教的`有厚度,我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这往往使人误以为是故弄玄虚,而等同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实际上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是否接受、是积极主动的乐于接受还是被动的死记硬背。显然前者是有效的,如果一定非把简单的问题讲的有厚度,我想可能会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当然后来顾院长讲教学要深入浅出、注重知识间的异同、加强学法的指导、放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体验交流反思、构建的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而且我觉得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熟知教材、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实际认真编写导学案,并做好一次备课、再备课和课后反思。平时多阅读专业书籍和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二、把握好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顾院长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复杂的内容教的通俗化,对此我深表赞同,其实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我好课堂教学除了顾院长讲的要做到把知识生活化;讲课要精要、精当、精彩、贴近学生实际;科学借助现代媒体外,我觉得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教学要求来设计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悟,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探究,教师做好引导,适时点拨,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顾院长引用的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
三、学生会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保障。顾院长认为把激发学生思考成为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会学习,教学生养成好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乐趣,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地学习肯定是有效的学习。当然,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笼统的将什么、什么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分析、去感悟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再宏观上指导,正如顾院长所讲,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技巧,让学生从提问开始,会问问题的学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是学生必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这种不自觉的思考学习方法变成一种习惯。这才是确保有效学习的长效机制。
四、做人的态度是有效教学的动力。顾院长认为把学生的精神愉悦当成自己的追求,我深以为然,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愉悦必然是建立在对老师的喜爱之上的。其实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学要有效,做人是根本,这里所说的做人就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做事的能力,不仅是指学生,更是指教师,所谓教学相长,用心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3
7月27号到29号,本人参加了合肥学院继教院举办的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教学模式”专题集中培训。不同于以往我所参与的网上培训,集中培训让我们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学习、互动,也可以适时与同行交流、切磋,确实受益匪浅。
通过培训,我获益匪浅,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在这几天的培训当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专家的讲座使我产生了不少共鸣,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尤其市教育局教研室李萍老师的精彩授课,留给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而且她的课不仅显示了她个人深厚的学养,同时也给予了我启发。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观念。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继续不断学习和专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接触新的教育观念,最终投入到课改中,真正的走进新课程教育课堂。
通过本期“有效教学模式”的培训,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如何整体落实三维目标,我认为,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其次,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了“折扣”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我看打折”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到本地的超市、商店实地体验、调查,搜集“三折优惠、促销价、买四送
一、降价70%、买200元送50元”等“打折”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分析,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而从商品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折扣”问题。同学们在数学日记中写道:“打折”的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数学知识,即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打折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能带动消费、盘活货源、促进资金周转。但有的商家抓住顾客的心理,以次充好,或者提供虚假信息、抬高原价,欺骗消费者。还有,“砍价”也大有学问呢,一不小心就会上商家的“套”。建议有关部门要规范商家的“打折”活动,同时消费者也要学会自己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不要贸然购物……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研究之趣、实践之意,体会到成功之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分工协作意识、研究意识、探究发现意识、信息处理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商品经济意识也会有很大提高,这为学生未来走上社会大舞台、为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重视上课过程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第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
(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
(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收获很多,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其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以生为本。有几篇文章中都提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是有明确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活动,课前必须有周密、详尽的备课,所以往往把课堂设计得天衣无缝,甚至剥夺了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可能。
当生成的问题不能与老师预设的相一致时,老师们在生成的资源面前往往束手无策。这一问题就反映了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而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学生是备课的一部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学并非不要预设,而是要合理地改进预设。全面了解学生。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必然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和活动的展开。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设,确保课堂生成的空间。
学生也是资源。书中说,课堂教学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教学有用的物力和人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是啊,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捕捉,顺势引导,定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回味无穷。
教师与学生对话,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不同,目光及视点各异,很可能会出现“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学生暴露错误,不正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吗?如果以此为契机,沿着他的缺陷点,进行教学资源的艺术开发和利用,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乐学、善学、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铺光明大道,让其向深层次的内容学习。而对于学困生,则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基础目标,如:教师在单元质量检测中采取分层次检测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学习内容,自创习题,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很轻松地发现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这些教学法宝抹去了一些使用统一考题带来的弊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有信心地面向现在、面向未来。学习之后,我有了一下几点启示:
1、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备课。
2、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大体方法是,差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等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3、因材施教,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
4、根据学情改变学习方法,根据学习状态分层引导。
备好学生后再用心钻研文本。首先教师自己要认真阅读文本,钻研文本,不仅要领悟谴词造句之妙,还要揣摩谋篇布局之美,更要用心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理、意、趣,它们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整个阅读教学的制高点。教师只有驾驭这个制高点,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方向的引领,从而提升学生的心智——使本来只能见其点者,能够观其面;使已经能够观其面者,进而能够识其本。
设计板块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往往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问题一个接一个,时间计算合理精确。这样的设计是牵制课堂教学的无形的绳子,让教师与学生围着它团团转,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所以书中提倡让教学设计粗放些,从僵化的、呆板的线型设计走向灵活多变、有广阔发展余地的板块设计,为课堂的动态生成保留空间。所谓“板块教学设计”,即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扩大评价正向价值。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过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面对着一个个充满思想活力的学生,教师只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估: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家长为高分而喜,为低分而愁,学科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在平时的评价方面同样存在着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这本书所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应当既关注个体,同时也关注全体;还应当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显得宽松、和谐、民主。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开放地去尝试,精心地去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学科,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次学习,我感悟很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2
4月20日和21日,南通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在海门市通源小学举行,我认为这次活动中所展示的数学课的的最大亮点是“有效的小组合作高效的数学课堂”。在以往的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常看到为了追求合作形式而合作,或者一个问题学生无人举手,赶紧小组合作,把合作学习当成了课堂的“避难所”。这次展示的几堂课不仅仅是几人围坐在一起上课这种形式上的小组合作,而是老师们都注意把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真正需要合作学习的时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如何把握时机,让学生合作学习更恰当,更有效呢?下面我想以几节观摩课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在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时,巧妙地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认识几分之一》这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两个以上的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丁冬梅老师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引导学生认识4个桃的之后,为了引导学生认识8个、12个桃的,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要求分一分;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的方法、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桃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桃子的总数不同,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数都占总数的?通过组内操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应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来分,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占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帮助学生克服了难点,为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动手操作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丁冬梅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8个桃的、12个桃的时,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再比如曹晓丹老师在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这一课中,对“人民币可以怎样分类”这一问题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思考、讨论、操作发现可以有三种分法:按材料分成硬币和纸币;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元币、角币和分币;按数字分,把数字相同的分为一类。
三、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圆的周长》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学习的。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利用旧知识,自主推导出新知识。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例如在徐凤坤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虽然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预习单进行了预习,但在课堂上还是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展示、交流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并且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中一些“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而一个学生的思想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这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刘耀兵老师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蓝花的朵数是1份,但朵数未知,红花有12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刘老师先让学生猜猜蓝花是几朵,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圈一圈;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注意收集不同的想法;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发现蓝花的朵数可以是1朵、2朵、3朵、4朵、6朵、12朵,红花的朵数依次是蓝花的12倍、6倍、4倍、3倍、2倍、1倍;再比如丁冬梅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上,教师设计了“如果有6个桃子,可以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这一开放性的问题,也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讨论、操作发现有3种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
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学习中共享智慧、互相启迪,有效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3
本人参加了合肥学院继教院举办的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教学模式”专题四天集中培训,让我感触颇深。
通过本次培训,我获益匪浅,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在这几天的培训当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专家的讲座使我产生了不少共鸣,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尤其四十二中一线教师李杰的精彩课堂,留给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而且他的课不仅显示了他个人深厚的学养,同时也给予了我启发。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观念。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继续不断学习和专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接触新的教育观念,最终投入到课改中,真正的走进新课程教育课堂。通过本期“有效教学模式”的培训,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 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要认真钻研教材,为备课打好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然而,许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师只教教材,不用教材的情况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有效教学了。现在很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所确立的话题也是越来越偏离语文教学本身:《愚公移山》讨论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愚公的问题,从《孔乙己》出发讨论绍兴的酒文化。也许这些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语文教学本身的角度看,似乎有点舍本逐末,放弃言语形式和语感教学导致了语文教学的错失。这样的教学对语文教学而言是无效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第二、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道:“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然而当老师继续回到课文讲解时,却发现学生的反应明显冷淡了许多。课后,老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可别生气,我们感到您很严厉,都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很严厉的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他们有出入的回答本可以借题发挥趁机引导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实施有效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
第三、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是谁在读书?是我们的学生;是谁在学习?也是我们的学生。这是人人清楚、个个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基本的问题,故而导致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组织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书”,更不是突出“讲课”。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怕失去课堂“霸主”的地位,生怕学生学不懂,课堂上往往重视讲、把着讲,长期以来,形成了“会讲”、“能讲”、“善讲”的习惯,——而且语文老师几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会讲,越来越能讲,越来越善于讲,越讲越有味,越讲越拖堂,有的确实忘记了“是谁在读书?”,“是谁在学语文?”这些基本问题。还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很少给学生一点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时间,有的虽然也安排了学生读书,但只是让学生草草读一遍课文后,就开始分析重、难点了。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是,高年级的亦然,在学生尚未熟悉课文内容的情况下,老师就开始分析、讲解课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大多数学生就会感到十分困难,长此以往便感觉到语文课越来越难学,于是便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时间一长,学生也就越来越怕读书,越来越怕学语文,甚至到了高中,学生仍不能像模像样、独立、顺畅地阅读分析理解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过分突出“讲授”所带来的恶果。
第四、重视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做好分层次教学。
因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要处理好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既要关心整体,又要关注个体,坚持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学习、发展的平台,做到好、中、差各有所得。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要努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真情实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应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以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面对意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面对意外的见解,教师应多问学生:“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上,教师要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思考,顺利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很重要,它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老师可指导学生用心去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作者在文章中所渗透的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这样就会实现学生、老师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去整体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学习。
第五,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不同角色,审视动态的课堂,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的放矢,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语文,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新课程语文学习中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4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有针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可以构成有特色的教 学。
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有效知识量。教学中有效的知识指对学生实际奏效的、真正理解的知识。假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为零,则教学的效果也为零。当前,课堂教学的题目不是内容不科学,数目太少或时间不够,而是要大幅度进步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由知识为本的教学向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转化。“有效课堂”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假如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劳也是无效课堂,同样,假如学生学得很辛劳,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我以为教师只有恰当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进步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探讨有效教学策略对完成教学目标,进步教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怎样使自己的教学有效,使学生在有效教学中学习进步,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5
我们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请了几天假,但似乎并没有落下什么。的确如此,语文课和数学课不一样。数学的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缺了几天的课,学生做起题目来就会觉得有困难;而相比之下,语文的知识要独立的多,缺了几天的课,学生抄起生字新词来还是没什么难度的。我们语文怎样让学生觉得上语文课跟不上语文课不一样呢?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所有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听了学校的教学模式研讨课和几位专家的讲座,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课前预习充分的话,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出色的.表现。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是实施预习的主人。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应以生字为主,课文为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做到字字入目,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次,直到达标为止。预习生字时,利用教材和各种工具书预习生字的相关知识,比如说结构、部首、组词等等。提高预习有效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检查、激励。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以学定教,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切实有效。
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师安排的无用环节太多,不顾实际需要与否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演一演、画一画等,其实际效用在哪里,无非是歪曲了新课程理念的一些“作秀”而已。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些无用的环节上花费了不少时间,真正属于学生的有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而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来说,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更短了。这也就意味着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更要突出重点,而且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他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他的潜力。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内容是创造课堂艺术氛围的凭借和依据,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的情调一致。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舒缓学生紧张的大脑,放松学生的心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疲劳,营造活泼欢快的气氛,非常适合低段学生。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如耐人寻味的故事,精彩有趣的游戏,幽默风趣的语言,紧张刺激的竞赛,形象具体的操作,饱满真挚的情感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创设情境,快快乐乐说和写。
语文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要多读多写多记。读写是重点。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小蝌蚪找到了妈妈,都跳到荷叶上,围着妈妈呱呱叫,该多么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教完《窗前的气球》后,可以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科利亚?“科利亚也非常想念你们,他盼望能得到你们的祝福。”然后让孩子们赶快拿出事先发给他们的用纸剪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写一句祝福科利亚的话,还可以画上漂亮的图案。
五、以有效的课堂检测为考核
课堂检测是小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有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它。课堂检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检测可以巩固我们当堂所学的概念知识等;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可以让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成就感;第四,是检验本节课教学是否达到“有效性”的最佳方法。只有通过课堂检测,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学会本节课的知识。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检测并不是盲目的做题,而是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出符合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必须做到题题有意义。通过检测,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会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为课后辅导有了针对性的准备。
六、以有效的教学反思为切入点和生长剂
教学反思是一种寻找不足、发现闪光,从而再总结、再分析、再学习、再提高的思维活动过程。它是有效教学的切入点,是有效教学的生长剂,它可以再一次地促进、推动有效教学活动。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谨慎地对待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改进我们的教学策略。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在我们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反思点睛之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我们可以反思意外收获,丰富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可以反思失败之处,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教学反思是一个循环再生的过程,可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我想如果我们能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我们的追求,并持之以恒地去做。相信学生会越来越离不开语文课。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6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近期,我读了 余文森老师编著的《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一书,在书中我学习到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等名家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也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几种有效教学模式和近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有效教学案例,受益匪浅。下面就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强烈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反对疲劳战,反对课内损失课外补,反对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获得单方面的分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情景式学习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有效教学有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花费时间少而收获明显,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成功感,这种情绪体验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反,会使学生陷入厌学的困境中,导致非智力因素负向发展。古人说“志当存高远”,一般而言,成功经验能提高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期望值,而失败经验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期望值。同时,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长期的低效学习和无效学习一定会严重影响一个学生的兴趣、意志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同时切忌片面强调意志力会引起逆反心理。
(三)、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有效教学直接考查教师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教师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效的备课,有效的讲解,有效的辅导,有效的布置作业,有效的展开师生交往,一句话,在追求有效教学的路途上,教师也会成就自己。
二、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想把学生教好,而且把成绩提高,所以任何一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那么,有效教学如何进行设计与实施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去做:
第一:不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意图。我以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这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我们一直倡导“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二:解读学生同样不容忽视。以前我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却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真正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关于这一点,大家尽管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把握较准,而对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等认识模糊、把握不透,尤其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认知风格等更是知之甚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命脉。
第三: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目标意识同样是影响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索。首先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做到教学前心中有谱;其次,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可行,且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尤其要体现出教师对于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准确把握;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时时以预设的目标为指针或参照物,观照目标的真实达成度,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 的目标行进。
第四:作为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规划者,我们在考虑好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情境创设的同时,更要考虑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计划付诸实施。不能随意否定过去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也适应当前教学实际的观念、模式,应该对学生究竟是怎样认识教学内容的内在原理进行认真研究,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如采取比比赛赛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自我的热情的形式,从而引导他们自觉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来,效果也很好,而且节省时间,真正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7
有效教学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说它不是问题,是因为教师的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直以来,我们所重视的都是知识的教育,对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大大小小的考试体现出来,好的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指标,更是衡量学生优差的标准。所以就知识教学来说我们都教学是有效的,但这个有效时狭义的甚至是片面的有效。因为我们忽视对学生做事做人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无效的标准,所以说有效教学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盐城更是把今年作为有效教学年来抓,结合省厅“五严”的背景,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被大家提上了日程,各个学校、教师也逐渐形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我们学校更是抓住有效教学年的机遇,结合自身实际,以导学案为抓手来促进有效教学。我们每一位教师更是悉心研究,大胆实践。我本人也阅读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并结和自己的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试验,在试验中遇到了些新情况,靠自己的学习暂时无法解决,刚好,市教科院顾院长来我校作了一次关于《准确把握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的讲座,让我如沐春风,真是醍醐灌顶解决了我最近一直困惑的问题。顾院长的`讲座抛开了一些空而大的理论,是从一线教学的角度来谈有效教学问题的,这很接近我们教学的实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可操作性也很强。
一、教师的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对顾院长所说的要把简单的知识教的有厚度,我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这往往使人误以为是故弄玄虚,而等同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实际上有效教学就是以学生是否接受、是积极主动的乐于接受还是被动的死记硬背。显然前者是有效的,如果一定非把简单的问题讲的有厚度,我想可能会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当然后来顾院长讲教学要深入浅出、注重知识间的异同、加强学法的指导、放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体验交流反思、构建的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而且我觉得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必须练好基本功,熟知教材、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实际认真编写导学案,并做好一次备课、再备课和课后反思。平时多阅读专业书籍和最新最实用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二、把握好课堂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顾院长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复杂的内容教的通俗化,对此我深表赞同,其实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教学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我好课堂教学除了顾院长讲的要做到把知识生活化;讲课要精要、精当、精彩、贴近学生实际;科学借助现代媒体外,我觉得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实际结合教学要求来设计情境,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感悟,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探究,教师做好引导,适时点拨,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顾院长引用的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
三、学生会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保障。顾院长认为把激发学生思考成为习惯,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会学习,教学生养成好的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乐趣,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地学习肯定是有效的学习。当然,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笼统的将什么、什么方法,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去分析、去感悟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再宏观上指导,正如顾院长所讲,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要注意技巧,让学生从提问开始,会问问题的学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是学生必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这种不自觉的思考学习方法变成一种习惯。这才是确保有效学习的长效机制。
四、做人的态度是有效教学的动力。顾院长认为把学生的精神愉悦当成自己的追求,我深以为然,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愉悦必然是建立在对老师的喜爱之上的。其实这也是培养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学要有效,做人是根本,这里所说的做人就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做事的能力,不仅是指学生,更是指教师,所谓教学相长,用心去关注学生,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8
本学期学校提倡开展“5+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领导提出这一建议之时,我想起了去年到晋江一中听课时,其中一个班的学生他们就有开展课堂5分钟知识储备这一环节,如今想来倒是值得借鉴的。
在第二周时,我就分别在所任教的初二年1、2班布置好课前5分钟知识储备的要求和方法,原则上都从1号开始演讲,争取每个学生可以轮到2至3次,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较感兴趣的,比如一本书的简介绍、一则故事、一则新闻等,要求上台演讲的'学生必须大声、语言表达清楚,能够让在座的学生听清楚所表达的内容,而台下的学生全体都必须安静、认真地倾听。到现在已经第9周了,可以说每个轮到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准备,所演讲的内容较为多样,C=1较偏向科学、推理、历史等方面,C=2则较偏向文学、故事、寓言等,这体现了两个班级不同的特点。
在“5+3+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中,30分钟精讲、10分钟课堂练习这两个环节做得还不够好,主要是教师讲的内容还是占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候,留给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够。可能是教学和学习惯性,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大部分学生都没能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所以上课老师用来讲解的时间就会较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特别注意改进这两个环节,努力让课堂真正有效起来。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9
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体会:
一、教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学校对课程的革新
课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师这三大方面,课堂要高效,离不开对课程的认识,离不开对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教,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结构来选择教学内容。
其次,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当学生发生学习需求时,教师是引路者;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教师是服务者;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是欣赏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园生活是发现人的潜能,让人的潜能充分燃烧,只有开辟了校本课程,才能让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充分燃烧。
三改革教师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爱心,一个包容的心对待孩子,既要看到盛开的鲜花,也要善待迟开的花苞,修炼出一个花苞心态。抱怨会导致失败,赏识能导致成功。
通过学习比较我发现,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几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大部分时间还是考虑把课本上的知识滴水不漏的教给学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鼓励的方法,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明显太传统和死板,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南京行知小学的“赏识教育”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南京行知小学的教育理念是:学会赏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
(一)优点分享,让每个学生成为心灵的主人
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好孩子,不背坏孩子的包袱。教育有一个很大的诀窍在于:你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你必须让孩子从你的一言一行中感觉到他就是好孩子,他就会变成好孩子。他们学校有一个做法:给学生写“优点卡”。他们设计印制了精美的卡片,让老师在卡片上写学生的优点,然后颁发给学生。写优点卡要抓住几个要素: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细节、有老师评点。而且教师在一两句话里要把这五个要素表达进去,这样优点卡才算合格。
南京行知小学所推行的优点卡,重点的不在于优点,而在于“优点分享”。他们会在学校的升旗仪式后面举行隆重的颁发优点卡仪式,获得优点卡的`学生名单会在广播里反复出现,会在学校黑板报上面表彰出来,优点卡会贴在班级的黑板报栏上,会带回家给爸爸妈妈欣赏,会作为书签夹在课本里面。一个孩子的优点通过宣传成为全校孩子的优点,成为引领全校孩子前进的一个方向,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舆论导向,此时的力量就大了。
(二)全员管理,让每个学生成为集体的主人
班级全员管理,他们的做法是,让学生“人人当组长、轮流做班委”。
每个组的同学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音乐组长、美术组长、体育组长、值日组长、还有管课外阅读的组长,有管检查自选作业的组长,有登记优点卡的组长等等。组长的确定会考虑到学生的长处、爱好。
班长、学习委员这些“大官”怎么办呢,一般是5个人自由组合,当一周班委,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这5个职位,大家轮流当。一般每学期,每个孩子可以当两周班委,当两天班长。
(三)自主选择,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要让他在学什么、怎么学上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自主选择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体现。特别在课外,应当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的余地。他们提倡不布置或者少布置固定的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选择12多”:
好身体多练,好家务多干;
好书报多读,好电视多看;
好文章多写,好消息多传;
好节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办;
大社会多访,大自然多探。
他们认为小学教育里面很多东西对错不重要,好坏不重要,兴趣最重要,快乐最重要。你越这样做,小孩子越放松越舒展,水平就越高。
通过对南京行知小学赏识教育的了解,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鼓励对孩子的重要性。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教学的方面运用了赏识方法,可起到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我打算好好的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通过优点分享的方法来激励更多的孩子。而全员参与管理班集体的方法,更是值得一试。我相信班级管理的工作做好了,当同学们习惯成自然的去参与管理,老师也会轻松很多,孩子在日常行为规范和学习方面,应该都会有一个崭新的变化的。
三、杜郎口教改关注“问题”学生,有效的促进教学成果值得我们学习
杜郎口教改得以成功的一大突破就是对差生的关注和帮扶,他们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为办学理念,通过“兵带兵”“兵帮兵”“兵强兵”等帮扶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实施帮扶计划呢?具体措施是对每个班级的管理都体现出对差生的关注如:
1、每个班级都有帮扶计划,都张贴有结对子名单
2、对优等生的成绩的考核是通过和结对子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来衡量的,并且进步与否也是看这个帮扶的效果来衡量。
3、定期的评选帮扶能手
4、教师的教案里都有对差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及整改措施,尤其对课堂效果监测不达标的学生均有相应的提升措施。
5、班级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分细则,有完善的学生管理档案,有对问题学生违纪的事实的记录也有整改的措施和效果的检查记录。除此之外班级还设有个人量化评比,小组之间也有竞争,班级还对表现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有进步的差生进行肯定。学生就是在这样的竞争和互助中得以成长和进步。
我打算学习杜郎口教改对差生的帮扶方法,细化“一对一”的帮扶计划并付诸实践,在充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差生走出困境,整体提高全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综合四种现代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们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课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创新的,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当我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了,虽然四个学校的教育改革模式我们不能照搬硬套,但我们也应该从这样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启迪,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0
我有幸参加了亳州市20xx-小学教师“有效教学模式”专题远程培训,几位专家的讲座,使我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得到了更新和拓展。下面是我在培训中获得的几点体会:
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人生起点,迎来了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不受地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寻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中我与同行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互动中我学到了一些粗浅的网络知识,从不知怎样建立博客、怎样进入博客到怎样发表文章等。老师们的答疑解惑让我在学习上信心百倍,更使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让我体味到了人生从来未有过的快乐与欣喜。
网络就象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把它融入我教学工作之中。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首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它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教师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语文课堂
上,课前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资料(包括文本、图片等),课上再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与伙伴交流共享。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有效教学模式。
其次,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有利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网上交流等活动,使业余生活趣味化,其核心是要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教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加网上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是知识的积淀,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利用所学知识,所学技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1
结合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我校的学情实际情况,我参加了20xx年合肥市“有效教学模式专题培训”暑期学科教师集中培训活动,现将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而此次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我乐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好。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转变
最初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未太重视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结果课堂教学达不到预设的结果,通过这几节课的`教学,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首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预习找出本课知
识点,重点,难点和不理解知识。并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及时反馈到老师,再由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来确定所教内容。教师的备课主要体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简明扼要地明确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设计学前反馈练习题等。规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来自学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讨论,交流,展示,反馈演练和矫正。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点播解疑和归纳整理。最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达标测试,当堂完成学习目标任务。教师每堂课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做到学生会的知识老师不讲,该学生讲的知识老师不讲,精讲多练。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2
20xx年7月的暑假,我参加了继续教育学习了有效教学模式的培训,感受颇多。学习了洋思中学和杜郎口教学模式,使我们眼界大开耳目一新,更新了教学观念,学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学习的心得感受。
我要学洋思中学的以下经验:
一、洋思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所谓“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这样,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
二、洋思的教学模式特点:
1、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学生是主体。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幕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围绕独立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所设计的课件都是简单明了的,一节课就几张幻灯片。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向带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2、教师的教重在解难找规律,教的内容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问题,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教师对学生是放心的。而不是先学后讲满堂灌。教的要求,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教的方式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5分钟,精讲多练,“每堂课只讲四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3、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保证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的培养,不搞死记硬背;更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三、洋思中学注重提高课堂效率的益处:
我认为洋思中学每节课不少于15分钟的独立地、快节奏的当堂训练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堂完成作业有很多好处:第一,可以确保掌握、运用的教学目标当堂达到,让学生通过紧张的课堂口头或书面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素质。第二,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听讲,快速思维,开发智力,磨练意志,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可以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学生当堂独立作业,什么问题都可以暴露出来,教师可以根据获取的准确信息,及时改进教学。如果作业留在课外,就会有抄袭现象,教师就发现不了问题,更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第四,当堂完成作业,逼着教师压缩讲授时间、冲破“满堂灌”的怪圈。第五,提高了教学质量。每节课所教,均通过练习、检测、验收,节节清,不欠债。这样长年累月坚持下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杜郎口教学模式
1、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2、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3、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通过愉悦的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三、我学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
今后我要取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之长,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特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做到:
1、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3、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放飞的地方。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3
7月27号到29号,本人参加了合肥学院继教院举办的合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教学模式”专题集中培训。不同于以往我所参与的网上培训,集中培训让我们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学习、互动,也可以适时与同行交流、切磋,确实受益匪浅。
通过培训,我获益匪浅,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在这几天的培训当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生动、形象、精辟的讲座。专家的讲座使我产生了不少共鸣,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也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提升了我的专业水平,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尤其市教育局教研室李萍老师的精彩授课,留给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而且她的课不仅显示了她个人深厚的学养,同时也给予了我启发。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增强了教学基础理论,更新了教育理念。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观念。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要继续不断学习和专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工作,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接触新的教育观念,最终投入到课改中,真正的走进新课程教育课堂。
通过本期“有效教学模式”的培训,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因此,要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地整合于教学之中,这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
如何整体落实三维目标,我认为,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其次,从教材内容入手:灵活使用教材。
现行教材经过多次改革其知识内容系统、科学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教材会因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可以对教材做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了“折扣”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我看打折”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到本地的超市、商店实地体验、调查,搜集“三折优惠、促销价、买四送
一、降价70%、买200元送50元”等“打折”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对比、分析,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而从商品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折扣”问题。同学们在数学日记中写道:“打折”的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数学知识,即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打折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能带动消费、盘活货源、促进资金周转。但有的商家抓住顾客的心理,以次充好,或者提供虚假信息、抬高原价,欺骗消费者。还有,“砍价”也大有学问呢,一不小心就会上商家的“套”。建议有关部门要规范商家的“打折”活动,同时消费者也要学会自己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不要贸然购物……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研究之趣、实践之意,体会到成功之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分工协作意识、研究意识、探究发现意识、信息处理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商品经济意识也会有很大提高,这为学生未来走上社会大舞台、为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重视上课过程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第四,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
(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
(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即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却还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任何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通过课堂实践的磨砺,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和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