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相关违法与犯罪

时间:2019-05-12 00:5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信贷相关违法与犯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信贷相关违法与犯罪》。

第一篇:银行信贷相关违法与犯罪

违法与犯罪:

违法与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行为的性质不同、责任承担的形式不同、适用法律不同。犯罪必定违法,但违法不等于或构成犯罪。

从狭义上说,违法,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但还没有构成犯罪的严重程度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性质和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

而犯罪,则是指违法行为已经达到构成犯罪的标准,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触犯刑法、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才是犯罪,有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总行通报的四起案件均属于刑罚处罚,也就说,当事人触犯了刑法。民法与刑法: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狭义刑法是指刑法典。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是刑罚,依照中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

一、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1.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2.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3.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其他执行场所”,是指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等。凡是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4.无期徒刑,是人民法院判决的,对犯罪分子终身剥夺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押送监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重刑之一。

5.死刑分为死刑并缓期2年执行(死缓),与死刑并立即执行两种死刑判决。

二、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此外,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刑法》中信贷业务犯罪的有关规定表现形式及法律责任(2007-06-26 21:32:20)转载▼

一、商业受贿罪

商业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主管、经管、负责或参与某项工作的便利条件。其内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经手等工作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限;(2)利用、凭借自己的权利去指挥、影响下属及利用其他人员与职务相关的权限,为行贿人谋取利益;(3)利用、凭借权限、岗位、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员,或者利用其他有求于己的人员职务上的权限,为行贿人谋取利益。“索取他人财物”,是指行为人在他人有求于己或者困难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公开或暗示的手法,主动向对方索取财物,并以此作为其他人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不论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可构成受贿行为。“非法接受他人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权力,被动地接受他人主动给予的财物,这些财物不论是行为人本人接受的,还是由其亲属或他人代为接受的,只要能证明行为人知道此事,均视同为行为人本人接受。“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他人应当得到的合法的、正当的利益和他人不应当得到的非法的、不正当的利益,也包括已为他人谋取的利益和意图谋取或者正在谋取但尚未谋取的利益。吃请受礼,请客送礼人提出为其谋取非法利益,而受礼者利用职务之便答应或积极为之活动的,且在数额和情节上已具备了受贿的要件,按受贿论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象征性只付少量现金收受礼品或接受他人旅游邀请等,认定为受贿。在农村信用社,“商业受贿”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以贷受贿、挪用资金(包括贷款)给他人使用接受贿赂、利用拆出拆入资金收受贿赂等。

《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第184条第1款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1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索取或者收受贿赂5千元至2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索取或者收受贿赂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商业受贿罪的最高法定刑是15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是指行为人需要具备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主管、经手管理财务这一特定身份。

在农村信用社,职务侵占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管故意,采用收贷收息不入账方式侵占贷款本息(含收回已核销呆帐贷款本息)、监守自盗、私自动用库款、空存实取、侵占长款、侵吞业务或服务性收入、偷支睡眠户存款、现金抽头(从整把或整捆现金中抽出几张占为己有)、虚报费用、采用顶冒名等违法方式将贷款占为己有等。

《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侵占本单位财物5千元至2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本单位财物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职务侵占罪的最高法定刑是15年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三、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在农村信用社,挪用资金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发放顶名冒名假名贷款、挪用收储收贷收息资金、截留贷款、偷支单位(个人)存款等。

《刑法》第272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185条第1款规定: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27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挪用本单位资金1万元至3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本单位资金5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责任。挪用资金罪的最高法定刑为10年有期徒刑。

四、违法发放贷款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第186条第1款规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国家规定”,涉及《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贷款证管理办法》、《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有关信贷管理的规定。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法》第35条“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第36条“商业银行应当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第40条“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它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贷款通则》第24条第2款“借款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对其发放贷款:

(一)不具备本通则第四章第十七条所规定的资格和条件的;

(二)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明文禁止的产品、项目的;

(三)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的;

(四)建设项目按国家规定应报有关部门批准而未取得批准文件的;

(五)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未取得环境保护部门许可的;

(六)在实行承包、租赁、联营、合并、兼并、合作、分立、产权有偿转让、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变更过程中,未清偿原有贷款债务、落实原有贷款债务或提供相应担保的;

(七)有其他严重违法经营行为。”,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授信、贷款业务的有关监管规定和其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有关规定等。

在农村信用社,违法发放贷款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发放顶冒名贷款;向不具备借款资格、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主体发放贷款;未按照《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或银监会监管规定等对借款人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和担保措施进行严格审查,或不经过审查或审批,超越权限擅自发放贷款;向国家明文禁止的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产品发放贷款;向未取得环境保护部门许可的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发放贷款;向按国家规定应报有关部门批准而未取得批准文件的建设项目发放贷款等。

五、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 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行为。“国家规定”,与第四条同。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刑法和《商业银行法》第40条规定,是指:

(一)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

(二)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刑法》第186条第2款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按照《刑法》第186条第1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对于违法发放贷款罪和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刑法》第186条第三款还规定了单位犯罪:单位犯前两款罪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和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最高法定刑是15年有期徒刑,并处20万元罚金。

六、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金融法律、法规,对收受客户的存款不如实记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大帐,账目上反映不出这笔新增存款业务,只给客户出具一张存单的行为。在农村信用社,“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利用办理存储业务或者发放贷款的便利,收受储户存款,采取不入账方式,开具假存单,利用所收受的存款资金进行个人经营活动或者以信用社名义为单位之间非法拆借巨额资金作担保,或者高息吸存后私自放贷。

《刑法》第187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大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最高法定刑为有期徒刑15年,并处50万元罚金。

七、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 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行为。“违反规定”,既包括违反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也包括本系统的内部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对上述信用凭证的管理,杜绝金融机构内部的非法出具金融票证行为,国家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对其出具的条件及程序都做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刑法》第188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的最高法定刑是15年有期徒刑,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八、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在农村信用社本罪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对没有真实委托付款关系的汇票予以承兑;对背书不连续(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的例外)、形式要件欠缺、签章与预留印鉴不符、票载金额(文字与数码记载)不一致、超过实效期限及其他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付款;对没有财产担保或财产担保不足值的票据予以保证或承兑等。

《刑法》第189条规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的最高法定刑是15年有期徒刑,单位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九、贷款诈骗罪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19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按最高人民法院规定,贷款诈骗1万元以上的属“数额较大”。

十、票据诈骗罪

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损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个人、其他组织和国家、人民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1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本条所指的票据,是指汇票、本票、支票。本罪的犯罪特征是:

1、本罪侵犯的是票据管理制度,合法票据持有人的财产权和银行、金融机构的财产权、国家利益;

2、本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下列方法进行票据诈骗活动:(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3)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4)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

3、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个体,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及单位;

4、本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金融票据诈骗,出于非法占有而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十一、骗取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罪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欺骗手段”主要指在申请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的过程中,存在着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夸大其词的情形。

在农村信用社,骗取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主要有一下表现形式:在申请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的过程中提供虚假的财务资料,虚增资产、收入或利润,虚减负债、成本费用;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的虚假理由;虚构贷款用途;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提供虚假的担保等。

《刑法》修正案

(六)第175条之一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位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骗取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

十二、高利转贷罪

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175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高利转贷罪法定最高刑为七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失职罪的刑法条文及相关法律说明

来源:互联网时间:2013-06-08浏览:225 次 失职罪刑法条文

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一修正案第2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工作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以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执行日期:2000-5-24

第六条 国有电信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电信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的解释》 2005-08-11实施

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论。失职罪相关说明

一、本罪是依1999年12月《刑法修正案》而修改的新罪名。《刑法》168条的罪名为“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现168条作了修改,罪名依其含义亦作了修正,但尚未经最高法院确认发布。本罪的修正有4点:1.原168条犯罪主体限于国有公司、企业,现扩大到国有事业单位,原限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现扩大到“工作人员”;2.原168条客观方面为“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现修正为“破产或者严重损失”、事业单位“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样更确切,不亏损有重大损失照样构成犯罪。3.原限于有“询私舞弊”构成犯罪,现增加了“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客观要件扩大了。4.将“徇私舞弊”作为从重情节规定,加重7惩处力度。

二、本罪的定义为: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的行为。注意公司、企业的损失形式为“破产或者严重损失”,国有事业单位的损失形式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两者客观表现是不同的。有没有徇私舞弊,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仅作为加重情节。

三、刑法168条已被修改,不是添加,故已经无效。应以修正案为准。

第二篇:一般违法与犯罪公开课教案

《一般违法和犯罪》

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违法行为的定义、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2、理解犯罪的含义及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增强学生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重点: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难点: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提高学生学会依法自律,善于违法犯罪做斗争 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讲、议、练结合 授课过程:

我们身处法治社会,法律对我们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我的权利具有保护作用,学法,懂法,知法,守法,我们应做一个遵纪守法.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一、民意小调查:

如果你在路上捡到别人遗失一件较贵重的东西,你通常采取哪一种做法? A、将它占为己有

B、寻找失主归还或上交 C、置之不理

师运用《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与道德规范两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展示案例一:初二学生王某,放晚学在学校门口打电话时,由于电话未打通,竟将公用电话砸坏。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对王某处以罚款100元并予以警告的处罚

从案件情节、所处处罚导出一般违法行为的定义。.

一般违法:违法情节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二、展示案例二:2002年,南京发生特大投毒案,造成3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2002年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南京特大投毒案犯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师生从违法情节,应受到处罚与上个案例对比讨论,其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而是犯罪行为.

结合材料:探究犯罪特征 由“

3、14”藏独分裂分子打、砸、抢、烧事件、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

导出犯罪的特征: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的特征)

由刑法第十三条规定导出犯罪的特征:

2、触犯刑法

由以上两案例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导出犯罪的特征:

3、应受到刑

罚处罚

进一步导出犯罪的含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

三、探讨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展示案例:一位青少年的堕落轨迹

1、辩析:秦某的行为属于违纪是____一般违法是____

犯罪行为是_____

根据案例,在师的引导下,生思考导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相同点,不同点

一般违法 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犯罪

可见我国是法治国家,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由青少年秦某的堕落轨迹,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增强法制观念,在心灵上憎恶违法、犯罪行为,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活动,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防微杜渐,拒绝不良诱惑)

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四、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方法

学生畅谈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方法如:讲究智斗不硬拼;歹徒相貌要牢记,积极配合公法检;报警电话及时打

五、课堂练习巩固

第三篇: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教学设计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的类别。

2、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用事例说明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用实例表明我国法律的性质。

3、学会依法自律。【能力目标】

能结合违法与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思想觉悟目标】

1、通过违法与犯罪的问题的学习,知道违法与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而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

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概念。2.犯罪的基本特征。

3.引导学生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

1.犯罪的基本特征。

2.违法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 案例研讨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日说法》——迷失的青春。

这些青少年到底是怎样一步步的沦落的呢?记者采访了这帮青少年犯罪团伙的“老大”林林,我们来听听他的成长故事。

(二)新课

1、林林的采访记录

(一)问:进入初中后,林林出现了哪些行为?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2、林林的采访记录

(二)问:此时林林又出现了哪些行为?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两层意思:① 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

② 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违法行为。

3、探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法律规定做而不去做,法律禁止做而去做的行为?学生罗列。一般违法行为: 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的行为。

4、林林的采访记录

(三)问:(1)这时,林林又出现了哪些行为?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2)林林前后的行为有什么区别吗?

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性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问:从犯罪的概念和我们的分析来看,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要确定某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这三个特征之间必须用“并且”还是“或者”?

所以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

5、选填: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比较

6、判断刚才列举的这些违法行为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

7、、林林的采访记录

(四)问:林林等人从违纪行为发展到一般违法行为,再到后来演变为犯罪,最终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林林的结局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谈看法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引导。尤其要强调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既有严格的界限,又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请同学们谨记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小结

我们国家的未成年人接近4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要预防青少年犯罪,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板书: 一、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的特征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四篇:银行信贷

银行名称:

地址:

日期: 致:(投标人全称)

兹开具最高限额为人民币万元的银行信贷,供(投标人注册地点)(投标人名称)于年月日之前,在(项目名称)需要时使用。我行保证由(投标人名称)提供的财务报表中所开列的作为流动资产的各项中无一项包含在上述提到的银行信贷中。

此项目若未中标,该信贷证明自动失效,无需退回我行。

银行(盖章):

银行主要负责人(签字):

银行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银行电话:

银行传真:

第五篇:《犯罪与刑罚

《犯罪与刑罚----死刑》 读后感

一、几点问题

Q1.从死刑的作用角度来看:

1.死刑是古老的报应刑,主要目的在于震慑犯罪行为,《犯罪与刑罚----死刑》 读后感。但越来越为现代法律所排斥,是否就该果断放弃死刑?时间,形势允许吗?

2.死刑是自人类阶级社会诞生以来就有的刑罚,之所以存在到今天,有着其巨大的合理性,能单凭当今形势就完全否认其价值吗?

Q2.从反对死刑的对象来看:

1.反对是反对死刑本身,还是反对滥施极刑?作者并未在书中明确说明。

2.如果连上述问题都解决不清,何以谈及“废除”二字?

Q3.废除死刑的背景:

1.作者写这本书的时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期,所谓思维随经济而动,作者在当时的思想大跃进时期,肯定有一种“左”的思想。思想本身不中立的话,我们如何做到信赖并应用它?

2.考虑到世界上真正有大和谐的国家毕竟为少数,多数国家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用死刑来调节不和谐关系。如果废除了死刑,会不会引起全世界的混乱?

Q4.对中国自身来说:

中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有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种大改革能否适应国情?将死刑改为终身劳役会不会起到同死刑一样的效果?人力,财力,物力可以承受吗?

二、讨论

1.中国现状:

①判案常常将死刑改为死缓,死缓改为有期,且用死刑需得到最高院核准,我们已经认识到死刑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做到了慎用死刑。

②主张“司法卫民”是种低级的司法观,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对待法律还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多杀才能维护社会安宁”

③从古到今有着深厚的生命权漠视观,群众人权意识淡薄,赞同“人情大于法律”的大有人在。司法环境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

④长期在世界范围跟踪死刑判决的国际特赦组织预计,中国每年处死的人数是世界其余国家处死的人数的总和,在2010年有多大6000人被处死刑。排名第二的是伊朗(252人),紧随其后的朝鲜(60人),也门(53人)和美国(46人),读后感《《犯罪与刑罚----死刑》 读后感》。(http://article.yeeyan.org/view/146751/183476)人权组织批评中国处决的犯人比例高,被判以死刑的罪行范围广,很多非暴力和经济罪犯也被判处了死刑。(http://cn.reuters.com/article/wtNews/idCNCHINA-200 420090729)

2.实施角度:

①废除死刑不是简单的废除某项条例,而是废除一种制度,倡导着一种新的价值观。废除死刑有利有弊,利在于,废除后给人们带来的新价值观,新社会观,符合日益和谐、文明、繁荣的社会形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弊在于,整个制度要动大手术,就必然会引发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否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危机?体系的大变动必然会有大批人员失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②我们要在现实中做到趋利避害,无论是存还是废,都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而不能只凭一时冲动就盲目模仿西方制度。

⒊死刑的替代物:

本书以众生劳役作为死刑的替代物,首先,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类似于众生劳役的刑罚—流放、发配等,表面上体现了统治阶级施行仁政,实质诱发了许多阶级矛盾,甚至有一些革命推翻了政权,所以终身劳役并不能替代死刑;其次,终身劳役制度的背后要有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相支撑,不能空凭想象就断定其优越性。

4.废除死刑的主要理由:

生命的不可返还性;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综上所述:废除死刑有其必要性,但其可行性有待考量。

三、小结

死刑的存废是当今越来越被国内外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代表了资本主义世界里各阶级之间的不断争斗与妥协,也代表了社会主义世界里人民群众对生命、人权的觉醒。就长远来说,废除死刑肯定是大势所趋,废除死刑的世界也不会永远是乌托邦,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目前还不能废除死刑,原因如下:

(一)没有土壤:当前社会各界还存在着广泛的矛盾,许多案件还是需要用死刑来调节才能起到期望的作用。

(二)没有水分: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应对废除死刑制度后的根本变革,也没有相应的经验和资源,要让它存活下来所做的付出我们无法估计。

(三)没有阳光:废除死刑无法与当今社会、国情和国民价值观相契合,虽然我们都知道其前途是光明的,但毕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处于黑暗的摸索期中

所以,“废除死刑”会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任然是颗希望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到什么时候才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切萨雷·贝卡里亚

作者:张弛

时间:2011/10/25

下载银行信贷相关违法与犯罪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信贷相关违法与犯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一)上半年,xx支行的信贷工作在行领导和信贷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以加强信贷管理为重点,......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一)上半年,xx支行的信贷工作在行领导和信贷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以加强信贷管理为重点,......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模版)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一) 一、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切实加强信贷基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半年来,我行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总行会议和文件精神,适时分析形势......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上半年,xx支行的信贷工作在行领导和信贷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以加强信贷管理为重点, 以各项信贷制度的落......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贷工作总结一年来,在联社的正确领导下,针对本人自身担任信用社主任,主要做好信贷管理工作,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有效规避信贷风险,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一) 一、认真执行政策,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切实加强信贷基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半年来,我行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总行会议和文件精神,适时分析形势......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上半年,xx支行的信贷工作在行领导和信贷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模、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以加强信贷管理为重点, 以各项信贷制度的落......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

    银行信贷工作总结贷工作总结一年来,在联社的正确领导下,针对本人自身担任信用社主任,主要做好信贷管理工作,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有效规避信贷风险,银行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