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职数、机构编制和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汇报(2011年7月18日)

时间:2019-05-12 00:5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职数、机构编制和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汇报(2011年7月18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职数、机构编制和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汇报(2011年7月18日)》。

第一篇:赤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职数、机构编制和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汇报(2011年7月18日)

赤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职数、机构编制和 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汇报

根据省委关于加强规范干部管理有关要求,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巡视组2010年巡视精神,在严格控制领导职数,加强公务员管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等方面重点进行了整改,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出台《赤壁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工作的管理规定》 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我市研究制定出台了《赤壁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工作的管理规定》,从八个方面对全市人事工作进行了规范,严肃干部任用呈报调配纪律。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逢进必考。公务员招录,报考人员必须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市委、市政府办公楼、党群口、政府工作部门、开发区调入工作人员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副科级以下干部,坚持公开考试录用原则,考试录用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纪委、劳动、人事、编制、用人单位参与,参照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细则进行操作,报考人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所有事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招录新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赤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赤政规[2010]6号文件)操作。单位申报计划,市委组织部会同编制、劳动、人事、财政等部门研究批准,再按有关程序操作。报考参加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的人员(不含工勤人员),必须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是坚持用工报批。明确规定,市直各单位不允许擅自借调工作人员,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临时借调工作人员的,必须由单位党组织向市委组织部书面报告并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借调人员工作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半年,否则需重新办理有关手续。单位因 工作需要临时借用工作人员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同时必须到市委组织部备案。各单位不得擅自招收工勤性质的临时工作人员,已经招收的必须清退。目前,未发现市直单位有违反上述规定。

三是严格程序。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选用干部。拟提拔的人员不具备干部身份的一律不得呈报。提拔使用的干部应在低一个职级任职年限时间达到规定的要求。坚持不具备任职资格的不受理、程序不到位的不受理、没有组织考察的不受理、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受理。

四是严肃干部人事纪律。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牵头,劳动、人事、编制等部门参与,定期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工作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按组织人事纪律作出严肃处理。通过建立制度规范了管理,有效控制了机关混编混岗现象的蔓延。

二、严格控制领导干部职数

按照省委巡视组巡视工作反馈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领导职数超编的问题,我们认真进行了剖析并制定了整改措施。目前,党政群机关核定领导职数317名,实配领导干部410人(其中兼职41人),超配正副科级领导52人。乡镇党政领导职数是126人,现已配备104人,空缺22名。通过整改,规范了干部职务、职级、不断改善了班子结构、提高了班子素质、增强了班子功能,市直乡镇领导班子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年龄配备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梯次配备。目前,全市副科级及以上干部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68人,比上年增加9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900人,比上年增加85人,正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49岁,比去年下降0.5岁,副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45岁,比去年下降0.8岁。

一是认真执行落实上级规定。定期组织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事局、市财政局按照中央编办、监察部 《暂行规定》的要求,定期组织联合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认真执行中共湖北省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机关领导职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鄂办发[2005]37号)文件,对照检查,认真执行,做好政策宣传。

二是严把“入口”关,坚持选用人才优中选优。对照“三定”规定的领导职数,严格控制领导职数,市委部对各单位呈报任命的干部,凡超过职数的(除班子中缺少年轻干部,先进后出的外),一律不受理、不研究、不审批。截止2010年10月份至今,已对18家单位呈报的涉及31名领导班子成员调整方案作出暂缓研究的决定。对已出现空缺职数的单位采取“两推一述”的方法民主推荐领导干部提名人选,做到公开公开公正,优中选优。

三是对已经超职数的班子,逐步调整到规定的职数以内。按照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到2011年12月份,有8名正科级干部和10名副科级领导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同时,对个别不称职,工作作风漂浮的干部进行戒免谈话,不改者劣令退出现有领导职数,现有5名不称职的干部调离了工作岗位。

三、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根据省委巡视精神,针对过去工作中存在机构编制管理欠完善,存在混编混岗等问题,我们对市级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编制情况进行了清理和整改。目前,市级党政群机关45家,定编595人,目前在编在岗616人,超编21人。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现有事业单位448家,已核定人员编制单位292家,核定事业编制6846名,未定编单位156家。实有人员情况:已定编单位292家,实有在编人员6299人,其中:在编在岗5938人,在编非在岗241人,实改非120人,空编908人。未定编156家实有在编人员4216人,其中:在编在岗3683人,非在岗482人,实改非51人。

一是建章立制,促进机构编制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提高议事水平和工作效率。我们先后印发了《赤壁市机 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同时,我们将各科室工作职责、办事流程和指南等上墙公开;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内部管理,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努力树立机构编制部门良好形象,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财务和财产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办文制度、会议制度、信访工作制度、政治纪律及廉政制度,学习制度等17项制度。

二是严格审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市机构编制管理体系,强化机构编制制度建设。继续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规定:凡涉及机构编制事宜,机构编制部门领导一支笔审批,机构编制部门一家承办,编委或编办一家行文。坚持“五不准”制度:一是不准超编进人;二是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的级别;不准违反领导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五是不准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以编制为“龙头”,与组织、人事、财政建立机构编制管理相互约束机制,努力把人员编制控制在编制总量以内。我们一直坚持编委集体领导、集体议事制度。凡属机构编制事宜,都实行“专题报告、编委研究、专项通知”,由市编委办公室一个部门承办,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编委会一家行文。严格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凡涉及机构编制事项,按业务归口的原则,由主管部门写出专题报告,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报告要求,搞好调查研究,协商论证,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后,属市委审定的机构编制事项,由编办报请市委审定;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的事项,由编办报委员会主任审批;属编办审定的事项,由编办提出意见,直接报委员会主任审批。

三是规范管理,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理顺工作关系,简化办事程序,准确掌握和控制全市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及人员编制的情况。严格执行编制管理“两簿一卡一单”制度,“两簿 一卡一单”管理制度,即机构编制管理登记簿、进人登记簿、人员编制卡和列编通知单。人员编制卡全部用微机打印,凡单位人员编制异动,必须持单位人员编制卡片和原单位人员编制卡到编办核对人数,开具列编通知单,才能办理调动、工资、保险、核拨经费等手续。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实行微机管理,从日常管理上保证我市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

四是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赤壁市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市加强市乡两级机构编制管理,把机构编制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明确规定各单位一把手是机构编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在任期内不得违反规定批准设立机构和增加人员编制,不得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随意调整人员编制。编办经常了解和掌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结合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对各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半年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都要进行编制清查,这样有效杜绝了人员的混编混岗。

五是严格维护“三定”方案的严肃性,建立和形成机构编制管理完整的法律体系。严格执行“三定”方案,对于保持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决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自行调整和改变“三定”中关于主要职能、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规定。继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以编制为基础,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核定人员、工资和经费,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户口迁移等手续。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编制、人员、工资一体化管理的、相互配套制衡的刚性约束工作机制。加快电子化进程,财政局和编办可以实行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财政预算等微机联网,建立数据库,实行人 员编制与财政预算同步监测、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监督检查职能。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加强监督职能,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程序和手段。结合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及年检,对各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机构编制部门内部形成强力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优势,实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制度化、经常化。建立群众公开监督制度。建立机构编制数据库,实行编制实名制和“阳光编制”,定编定岗到人,将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置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工作原则、审批程序、机关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定员情况等,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营造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的良好氛围。强化领导干部的编制意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执行机构编制纪律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本地区、本单位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直接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年度考核方案,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年度实绩考核目标;纪检、监察、编制、审计部门对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施同步监督,发现和接举报有违规操作行为的,及时、迅速地介入调查,一经查实,坚决处置到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时,编办对其任职期间内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发现有违反编制纪律的,实行追究制等等。

通过整改提高了登记管理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我市党政机关、乡镇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达100%。除涉秘机构以外,所有纳入编制管理的在编人员13136人及机构471家全部上网公开,直属事业、部门管理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达85%,完全达到了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要求。

四、加强公务员管理工作 结合省委巡视组巡视工作中反馈要进一步抓好公务员管理和公务员登记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对公务员队伍进行了清理,目前公务员登记单位共57家,共有行政编制1697名。其中市直机关1223名(含政法专项编制669名),乡镇474名。实有人员2562人(其中在编在岗1982人,退养580人)。

一是加强合理流动,扩大机关年富力强公务员向其他类型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比例,鼓励公务员向外发展,向更高层次发展,既有利于干部的成长,便于培养年轻干部,形成公务员队伍合理的结构。2010年,根据省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六个一批”的要求,在市直单位一次招录14个35岁以下工作人员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主要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学习培训。其次是对所需专业有针对性的加大优秀本科生的引进力度,提高了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

三是强化公务员考核结果的运用。制定了《关于做好实施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参公单位)优秀公务员(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奖励工作的通知》文件(赤组通[2009]8号),规范了公务员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当年考核优秀和连续三年优秀的公务员奖金财政列支发放到位,对考核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公务员按公务员法进行处理。使考核真正起到鼓励先进、督促后进,优化公务员队伍的作用。

四是调整了干部队伍结构。争取上级支持,近三年增加行政编制49个,扩大了公务员队伍的运转空间。

五是加强对改非人员的管理。将改非人员单列,只享受公务员待遇,不占行政编制数,为优化公务员队伍带来了很大生机和活力。目前,干部队伍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已在趋于合理。

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紧紧围绕省委巡视组巡视工作中反馈我市在干部选拔任用过 程中存有不规范的问题,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有关干部工作制度,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干部人事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工作的通知》(赤办发„2010‟97号)。市委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在招商一线、维稳一线、农村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了一批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去年市委通过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充实到招商一线,分别负责工业、农业旅游和商贸城建工作,确保了招商工作全方位多领域开展,同时也让干部在招商引资、服务经济发展中得到了锻炼。

二是从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入手,在选人用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根据省委、咸宁市委关于“六个一批”工作的精神,在全市公开选拔了14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同时加大了市直和乡镇干部交流力度,选派了12名市直机关干部到乡镇工作,从乡镇交流了33名基层工作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工作实绩突出的乡镇班子成员到科局担任重要领导职务。通过“年轻干部成长工程”进一步加大年青干部培养力度,今年通过考试、考察确定了2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青领导干部为县级领导班子培养对象,确定了21名30岁以下、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为乡镇领导班子培养对象,并选派到咸宁市委党校集中学习培训。从2010年12月开始,对已出现空缺职数的单位全部采取“两推一述”的方法民主推荐领导干部提名人选,真正做到了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在市第一中学、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审计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公务员局领导班子个别调整配备中实行“两推一述”的民主推荐办法。继续在全市各单位中层干部选拔工作中推行竞争上岗,今年4月份在新组建的市商务局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继续坚持机关进人“逢进必考”,今年5月我市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遴选了10名机关工作人员分别到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工作。在乡镇换届中普遍推行“两推一选”工作,在中 伙铺镇党委换届试点“公推直选”工作。

三是充分运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并将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逐步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行政问责制,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和不称职领导干部力度,对不胜任现职的,进行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坚持量化评定干部素质、选拔干部多层次推荐、任免“票决”、调整干部事先事中事后谈话、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干部监督进社区等制度,从机制上防止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自2010年10月到2011年6月赤壁市委共调整副科级以上干部8批427人(其中提拔重用154人,平职调整185人,到龄改非75人,试用期满转正13人)。去年在干部调整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例违反《干部任用条例》以及四项监督制度和用人失察的现象,确保把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

五、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咸宁市有关改革精神及省委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建议,积极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市纳入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共448家,从业人员近11000人。

一是出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按照部、省、咸宁市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办、政办联合印发《赤壁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赤办发„2010‟1号),为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推进提供了基础依据。要求所有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均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并分不同工作性质明确规定了管理、专技、工勤岗位的总量结构比例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结构比例,明确了岗位设置条件及操作流程。同时,为了稳妥推进,维护稳定,要求事业单位首次设岗时,按照“不减员、不降薪”的原则,通过自然减员的办法,保障岗位设置管理的平稳过渡。

二是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一方面,成立了 以市委常委、常务市长方木生为组长,组织部、编办、人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工作推进提供组织保障。召开了部门、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人事科长参加的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对全市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现状逐一进行摸底汇总,充分了解各部门的人员特点和主要困难,为工作推进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抓好内部培训工作,组织岗位设置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赴省、咸宁接受培训,并赴仙桃市、公安县等地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同时,将相关文件和操作流程汇编成册发放到各个单位,并组织业务骨干上门进行分类指导,分系统组织培训。通过请市领导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在电视台发表专题讲话,在《今日赤壁》进行跟踪报道,将相关知识汇编宣传资料向各单位阵式发放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分类指导,消化清退临时用工。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工作的通过》(赤办法[2010]97号)文件精神,我们对事业单位临时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清退工作,按照“清退一批、转岗一批、消化一批”的指导思想和维护稳定的基本原则,对全市27名事业单位岗位富余临时工作人员进行清退,同时为了解决他们的今后的基本生活,避免出现新的社会矛盾,我们对他们积极给予创业扶持,对创业人员发放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鼓励自主创业。对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保留的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和工勤岗位人员,通过转变个人身份属性,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目前全市1797个公益性岗位中,安置临时用工清退人员64个。对因工作需要,在单位从事管理和专技工作符合条件的临时用工人员约150人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下载赤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职数、机构编制和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汇报(2011年7月18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职数、机构编制和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汇报(2011年7月18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