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活原有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推动各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盘活原有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推动各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一、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村集体资产清查盘活工作。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首先要盘活原有的村集体资产,重点是对原有的涉及集体承包、租赁等使用行为的所有合同进行重新理顺。具体来讲,就是对合同内容存在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等显失公平的,通过协商,提高承包价格,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增加集体收益;对合同订立过程未履行民主议事程序,或者仅有口头约定而无书面合同,或者合同内容不全、表述不清的,立即补充民主议事程序,无合同的通过补签合同等方法规范理顺,实现应有收益的保值增值。
二、结合各村实际,合理规划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各村在经济基础、交通区位、资源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分类施策,明确规划,找好路子。
一是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皇城镇作为蔬菜大镇,每年蔬菜(以西红柿、西葫芦为主)产量巨大,农民卖菜缺乏成型的蔬菜市场。下一步,对于蔬菜产量大、急需发展蔬菜市场的村,如于家、郑家、郑辛等村,通过村集体以集体土地入股、个人投资建设方式,发展蔬菜市场,解决老百姓卖菜难的问题,同时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依托玫瑰旅游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在玫瑰谷沿线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引导其深度发掘自身旅游资源,鼓励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比如,深度发掘许家北海银河红色旅游资源,开拓地下旅游区域,以北海银行旧币现场印刷为核心,发展体验式旅游项目,通过体验印钞、售卖纪念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在玫瑰谷沿线的崖付、于家、锡腊、高家、荣家、许家、小铁、崖头、郑辛等村,以村集体入股等方式发展集“观光+采摘+娱乐”的体验式农业,并开发农家小院,以“吃住游”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是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当前皇城镇步入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期,农业市场需求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市场需要的是更加高端的农产品、差异化农产品和品牌化农产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村集体经济的一大增长点。如大马、东官、前孔等村,可通过村集体入股、与思远农业开展合作等方式,向农民提供农资配送服务、农技推广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机作业服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服务等。
四是通过人才及项目引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充分发挥皇城籍在外人才优势,在“能人”资源丰富的村,采取“能人带动”模式,重点发挥该村在外工作的党员干部、企业家和经营能人的作用,利用他们的资金、人脉、信息等资源,为村集体经济项目策划建设、生产经营提供支持帮助,实现人才“输血”。借集体用地整合之机,吸引外来投资,发展一批有前景、有支撑作用的农业农村产业项目,实现产业“造血”。比如,在南卧石、油坊等村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利用好村内土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在外能人回乡投资等方式,发展好村内集体产业。
五是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皇城镇拥有像四官撑凳、崖头大鼓、张家豆腐干、崔郭映霜红桃等极具特色的产品,市场销售量大。各村村集体可牵头以土地入股或项目入股的方式对特色产品进行优势组合,打造品牌,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
第二篇:因地制宜善借外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镇党委建设中心村市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验介绍材料)
创新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
全面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物质基础
中共笪桥镇委员会
2010年8月3日
近年来,笪桥镇党委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通过以办大办活中心农贸市场为抓手,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镇逐步形成了以农贸市场、商铺、山岭、鱼塘发包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新格局。至目前止,全镇13个行政村中,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村委会3个,在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有4个,有力提高了各村“有钱办事”的能力,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公信力。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选准经济带头人,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近年来,我镇党委通过加强领导,选准经济发展带头人,提升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在工作机制方面,我们落实了镇领导班子成员挂村,驻村组长、村支部书记抓村级集体
1经济增收工作责任制,并由镇党政办、组织办跟踪督办。同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作为镇、村两级领导干部每年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年底进行考核。在“两委”干部的选配上,我镇党委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同时,大力实施“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工程,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二)理清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明方向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近年来,我们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拘一格,科学指导,把中心村市场建设作为夯实村级发展基础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如我们根据香蕉主产区边岭村、仓背村、水塘的实际,先后在上述行政村的中心位置建起了3个大型的香蕉收购市场。香蕉收购市场的建成不仅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还解决群众卖蕉难的问题,提高了群众种植香蕉的积极性。目前,全镇种植香蕉达到1.5万亩;根据珠砂村、横岭村、良冲村距离圩镇较远、人口较多且分布集中的特点,先后建起了珠砂村农贸市场、横岭村农贸市场及良冲村农贸市场,解决了群众卖买难的问题,大大促
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根据笪桥村靠近圩镇的特点,协助笪桥村委会在圩口建起了一幢680平方米的综合商铺出租,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三)善借外力,突破难点,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在力的支持
建设资金问题,是村级农贸市场建设的难点。资金筹集,单凭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难以完成。为了解决村级建设市场资金欠缺的问题,一方面,紧紧依靠“十百千万”驻点单位帮扶,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资金。如横岭村委会在镇党委的努力下,争取到驻点单位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投入了建设资金15万元,建成了一幢910平方米的综合农贸市场。良埇村委会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到驻点单位省水利厅的支持,投入了建成资金20万元,建起了占地200平方米的良埇农贸市场及占地180平方米的商铺;另一方面,我镇积极发挥人文优势,争取外出老板的大力支持,解决建市场、建商铺的资金欠缺问题。如笪桥村委会在镇党委的穿针引线下,争取到省人大代表、建明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建明及耀明糖业有限公司陈耀老板的支持,投入了建设资金40多万元,建成了一幢680平方米的综合商铺。目前,我镇正在建设的农贸市场还有柑村村农贸市场、山华村农贸市场及大沙田村农贸市场,预计这些市场有望在明年初投入使用。
(四)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更大的效益
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是基础。在建设农贸市场的过程中,我镇把其作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通过与中心村、乡村道路硬底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结合起来,相互联动,协调推进。如我镇的香蕉主产区边岭村在农贸市场没有建成之前,该村还没有通水泥路,农产品价格也上不去。建成之后,因为有大批客商进来收购香蕉,促使该村群众自力更生,自筹配套资金20多万元,建设成了一条长3公里、宽4米的硬底化乡道,彻底解决该村出入难问题,真正实现了“建成一个,发展一方”的预期目标。在项目推进上,我镇党委坚持“以点带面,成熟一个,上马一个”的原则,决不给村级留任何包袱。通过近年的发展,硃砂、横岭、良埇三个农贸市场已渐成规模,带旺了一方经济。
二、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的工作水平
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真正能够检验基层党委的执政能力。实践证明,笪桥镇委关于合理建设村级综合农贸市场的思路和决策是正确的。从项目的筹建、建成以及投入使用,镇党委一班人都能坚持“一盘棋”思想,集中智慧,攻坚克难,体现了我镇领导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领导有力,措施得力,确保了这项固本强基工程得以顺利推进,保证了村级组织正常运作。
(二)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到目前为止,各村为民办事的能力得到大大加强。笪桥村委会仅商铺的出租每年就为村集体增加2.6万元的收入,良埇村、硃砂村、横岭村农贸市场的收入,每年为村集体增加上万元的经济收入。随着各村经济实力的增强,许多阻碍农村发展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过去一些群众基础较差的村组织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拉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笪桥镇是农业大镇,甘蔗、香蕉、黄瓜是其三大支柱产业,农业经济地位举足轻重。目前,全镇已建成了5个比较上规模的村级综合市场,从市场运作情况来看,已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甚至对周边镇都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正是有村级综合农贸市场这个交易平台,减少了农产品在运输等方面的成本,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
当前,笪桥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收入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全市创先争优活动将在基层全面铺开,笪桥镇将继续加大力度,大胆尝试,全面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