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学生招聘】阿里星珍贵面经!阿里、腾讯、京东、微软、各家面经大起底!
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留学生招聘】阿里星珍贵面经!阿里、腾讯、京东、微软、各家面经大起底!
从2015年8月到2015年10月,花了3个月时间找工作,先后通过内推参加了美团、阿里蚂蚁金服、京东、腾讯、今日头条、Growing IO、微软这7个公司的面试,同时参加了网易游戏、LinkedI In中国这2个公司的笔试,拿到比较优质的offer是京东Star和阿里星2个Offer。应聘的岗位要么是算法工程师,要么是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岗,企业叫法不同,工作实质都是利用机器学习与特征工程去解决业务问题。整个求职过程是一个和互联网企业双向了解,接收面试反馈后不断思考、调整职业规划与重复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本文通过介绍我个人的求职过程,向后来者揭示国内互联网企业对算法&机器学习岗的要求、面试过程、薪资状况,也分享一些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见闻、经验。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笔试&面试、经验心得、题目汇总。笔试&面试部分介绍各个公司的内推时间点、内推形式、我个人的笔试&面试情况,对了,还有不涉及保密协议的一些薪资情况;经验心得部分简单介绍简历、内推、面试的一些体会,对了,还有一些捷径;题目汇总部分包括我个人3个月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题目,分为笔试题、编程题、机器学习&数据挖掘问题、解决方案类题目。
笔试&面试
美团公司-猫眼电影部门
美团在2015年8月初开始接收内推。猫眼电影今年刚单独拆分出来,部门内缺少算法工程师负责机器学习类的工作,所以面试不难,你懂模型、能搞业务就没问题,编程题简单。
阿里蚂蚁金服-安全&服务与数据事业群-人工智能部
阿里集团2014年上市,将包括支付宝在内的金融业务剥离单独成立为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部刚成立,战略定位颇似蚂蚁的数据中枢,用于为各个部门产出数据智能。我因为参加阿里巴巴天池平台的移动推荐竞赛获得亚军,有专场面试的机会。
在专场面试中表现神勇,连面4面+CTO面+HR总监面,斩得阿里星Offer。第1、2面是后来的主管,在聊完移动推荐和其他几个比赛后出了2道业务场景题-商品性价比和排序期望题,题目罗列在文章最后一部分。第1道题当场就给出了解决方案,二分类机器学习问题。第2道题,试过多种方法,和一个ACM Final朋友想了个DP解法,有多个复杂的动态转移方程,这个方案优点是时间复杂度低,能精确给出答案,但空间复杂度高,只针对选择 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排序,后来我将这个期望当作1个因变量,将问题转化为回归问题来求解,各种思路我给出了1份10多页的报告阐述。面试官应该是被这10页报告惊呆了就把我面试等级评委A+,也就开始了阿里星的面试流程。第3、4面是交叉面,面试官是P10和P11的HR和部门经理漆远教授。第5、6面是现场面试,面试官是CTO鲁肃和HR总监。最后4面都是综合面试,简历上往深度里面,技术上会根据针对性地出题,同时会给出业务类的题目。阿里的面试等级为B+,A-,A,A+,A+可以被面试官推到CTO处进行交叉面,面过了就是阿里星。
京东-数字营销业务部
京东8月底开始内推。数字营销业务部2014年成立,一年实现100多亿的营收,赚了大钱,公司因此开始重视技术。在NLP Job上看到相关内推,顺手发了封邮件,第2周的周一就被安排面试,面完2轮面试官给了special offer面试机会。最终的面试流程是2轮技术面+1轮HR面+1轮交叉面+1轮VP面,按照校招宣讲的说法这个是京东Star的流程。
腾讯-TEG 7月底到阿根廷参加IJCAI会议时,碰到TEG的部门老大,在微信上把简历给了他。但部门老大自然不把这种校招内推的事放心上,到了9月初才被安排面试。面了2轮,算法题比较简单,但要求bug free,其他时间都在聊模型、数据挖掘比赛、实习项目。第二轮面试聊了很久,比较有意思,面试官给我分析了我拿到和可能拿到的offer。
今日头条-推荐组
今日头条算是一家国内少有的技术驱动的公司,目前是C轮。头条的笔试出的比较有水平,所以会比较看重笔试。我在面头条时心态不好,先是拒绝参加笔试,而后以比较高的姿态和HR、面试官沟通。所以头条的面试在第三轮时就中断了。头条面试的编程题不难,但对模型、推荐系统、项目线上经验等考察得比较深入。
Growing IO-机器学习组
Growing IO是原Linked In商务分析部门总监张溪梦先生回国创立以提供数据分析为主,一键埋点为技术壁垒的Start up公司,目前仍在天使轮,进去的话工号排在十几。面了5面,部门leader2面+交叉面1面+co-founder面+CEO面。面试是按照社招的标准走的,leader面对机器学习考察得比较全面、深入,其他面就是聊聊天,画画饼。团队里都是比较资深的工程师,但机器学习业务不多。
微软-Ads 2015年7月开始在微软小冰组实习,9月中旬开始转正面试,转到Ads部门。微软的转正面试是2轮技术面+1轮AA面,2轮技术面1轮positive就可以AA面。如果非实习生则 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需要2轮技术面都positive。另外,微软有预科生计划,转正只需要presentation,无需面试。转正面试的编程题相对较难,对模型、项目的考察较为深入。
网易游戏、LinkedIn中国
在9月中和10月初参加了这2个公司的笔试,2个公司的笔试都比较切合业务,与SQL语句相关。网易的笔试做了340分,但没被通知面试LinkedIn中国的笔试接近满分,但已经10月多,已经开始参加数据挖掘竞赛,没什么面试状态就没去面试。
经验心得
1.国内互联网公司和国外FLAGS的面试有很大不同,前者重视项目、实习经验、专业积累,后者看重的是你聪不聪明与编程题刷得多不多。在求职开始的时候心里得有个谱,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并理性看待自己挂了笔试或面试。
2.简历讲究简单粗暴有逼格,简历包含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实习经历、项目介绍、牛逼的荣誉、岗位相关的技能就好,谓之简单粗暴,有逼格则指的是实习、项目多用数字量化描述,省去叙事的过程,结果导向。还有一点经验,可以适当装逼,但不能装逼得超过可掌控范围。
3.投简历的时候,多走内推渠道,省去大部分笔试或者电话面试,不吃力又讨好。内推渠道有以下几种,我按照靠谱程度排个序:1)总监以下的内部技术员工 2)HR 3)总监以上的高管 4)北邮人论坛 5)Linked In 6)知乎 7)NLP job 8)微信公众号。1)和2)是比较靠谱的,3)~7)只能作为备胎。还有一个非主流但很有效的捷径是参加企业举办的比赛并取得好名次。
4.面试时要抓住提问环节问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比如具体的技术问题、部门组织架构、部门战略地位、以后的工作团队、对个人的定位、KPI怎样给出等,尤以部门组织架构、战略地位、团队这类大又可说的问题最佳。京东面试官给我讲了百度架构部门的痛点,在之后的面试中我就经常和面试官聊关于架构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话题,学到很多,大局观也慢慢改善。
5.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多面,多拿offer,一方面涨见识、谈资,一方面在谈理想公司的offer时能争取到更好的薪资待遇。
题目汇总 1.笔试题 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 在互联网分析中,通常会关注用户的【第N日激活率】来衡量用户质量。用户的第N日激活指的是用户在注册的第N天登录网站或App,即算为该用户的第N日激活。第N日激活率指的是某日注册用户在第N天激活的数量除以该日所有注册用户数量。
- “赤兔”是领英中国针对中国职场人士推出的一款本土化的社交应用。如果你是领英中国的数据分析师,你会从哪些方面和维度来设计各项指标,给产品的设计和运营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请给出具体的维度和指标,并说明原因。
- 网易游戏的一道笔试题是给定一条包含3个join的SQL语句,要求写代码模拟实现SQL的功能。
2.编程题
- 最少时间复杂度求数组中第k大的数,写code - 去除字符串S1中的字符使得最终的字符串S2不包含’ab’和’c’,写code - 长度为N的序列Sequence=abc„.Z,问有多少不同的二叉树形态中序遍历是这个,写递推公式
- 给定整数n和m,问能不能找出整数x,使得x以后的所有整数都可以由整数n和m组合而成
- 中序遍历二叉树,利用O(1)空间统计遍历的每个节点的层次,写bug free的code - 排序二叉树转双向链表
- 一个运算序列只有+、*、数字,计算运算序列的结果 3.机器学习&数据挖掘问题
- L1和L2正则项 >> 它们间的比较
- 各个模型的Loss function,牛顿学习法、SGD如何训练
-介绍LR、RF、GBDT,分析它们的优缺点,是否写过它们的分布式代码 - 介绍SVD、SVD++ - 是否了解线性加权、bagging、boosting、cascade等模型融合方式 - 推荐系统的冷启动问题如何解决
- 是否了解A/B Test以及A/B Test结果的置信度 - 特征工程经验
- 是否了解mutual infomation、chi-square、LR前后向、树模型等特征选择方式 4.解决方案类题目
- 为今日头条设计一个热门评论系统,支持实时更新 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 给定淘宝上同类目同价格范围的两个商品A和B,如何利用淘宝已有的用户、商品数据、搜索数据、评论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所有能拿到的数据进行建模,判断A和B统计平均性价比高低。统计平均性价比的衡量标准是大量曝光,购买者多则高。
- 有n个elements和1个Compare(A, B)函数,用Compare函数作为排序算法中的比较算子给elements排序。Compare函数有p的可能比较错。排序完取Top m个元素,本来就在Top m并被正确分在Top m的元素个数是x。问x的数学期望。
- 如何预测双十一支付宝的负载峰值。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 海归求职网AceCareer
第二篇:【留学生找工作】惊心动魄48小时:腾讯暑期实习面经分享
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留学生找工作】惊心动魄48小时:腾讯暑期实习面经分享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未预料到自己可以进复试,进终面,并且顺利入职,成为腾讯千里挑一的暑期实习生。
▼
猝不及防接到面试通知
上午11点半结束了腾讯北京专场的面试,从试着网申到笔试,再到以为挂掉后接到面试短信,匆匆赶到北京,现暂时告一段落,把这两天的经历简单记录下来,留给有需要的学弟学妹顺便攒一下人品。
网申
网申就是简单的填写简历,选择意向职位和可以参加面试的城市,把大学里的经历简单描述一下,基本没有刷人,都会给到机会参加笔试。
在网申的时候格外需要注意的是截止日期和邮箱电话的填写,确保及时完善了自己的信息,也能收到进一步的通知。
笔试
笔试之前会有模拟笔试,先让考生熟悉下基本的套路,包括对电脑摄像头的测试。在此格外指出的是,慎作弊。一是鹅厂对作弊抓得挺严格,二是也没那个时间能从容切换,即使双屏模式也有风险。
回到笔试,因为我应聘的内容编辑属于市场岗,题目中有不少的市场相关。主要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题以行测为主,有图标分析,数据分析,逻辑推理,阅读理解等几部分,主观题有两道,一个是分析猴年吉祥物康康,另一个是在朋友圈设计广告。
笔试题不要想着还有机会回头,所以要学会合理判断时间,该跳过的直接跳,抓紧时间做那些有把握可以拿分的题。笔试之前,多做几套行测练练手,基本问题不大。但是我太懒了,拿着本行测直接当枕头睡觉了,所以前面几道计算与图表之类的题,基本靠蒙过去的。后面的逻辑推理与文字类还不错。
对于主观题,一是靠积累,二是短时间的信息调动与合成吧。尽量思路清晰些,表达观点言简意赅有理有据即可。
面试前
面试是很刺激的。当然,它刺激人绝不仅仅在短短面试那一段时间,之前的煎熬是最难受的。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4月2号参加笔试,7号就有人开始收到短信参与面试,北京原先定的15号开始面试,加上腾讯的惯例是面试前一两天发邀请,所以估计最早是13号可以收到消息。后来说17号面试,但那时候已经不抱希望了,一直到15号上完课我也没接到通知,还挺难受。
恰好晚上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就收拾下心情过去了。结果,吃着吃着就收到个短信,说邀请参加北京的面试。当时心情是这样的: 之后是狠狠地纠结。恰好赶上要连交五六篇论文,所以特意把周末空出来专心写论文,因为有几个老师挺难对付的,必须好好写才有希望不挂科啊(٩٩(๑•ω•๑)۶不小心暴露了学渣的本质啊啊啊)。
于是吃什么都没有味道了,作为一个吃货第一次食不知味竟然是因为纠结到底该怎么办,发了个朋友圈,一众朋友纷纷留言让我去试试,然后突然就想明白了。
▼
放下顾虑拼一把
面试经验那么难得,就当去打酱油攒经验也好,来回五六百块钱,权当学费。论文,狠狠心,逼自己一把,回学校通宵写吧。
有了决定以后,开始进入紧张阶段。短信说参加co面,并不明白什么鬼,遂百度一下co得知有联合,共同的意思,第一反应就是:卧槽群面,我要死啊„„
于是在坐车去北京的路上,紧急跑应届生论坛求资料刷面经,看了很多分享,总结几点: ①团队配合很重要。腾讯的企业文化就有这一条,切忌一言堂。
②自我介绍,简短有力。既不要耽误大家的讨论时间,也得给别人留下印象。③记住队友的名字。努力记,实在记不住就拿笔记下来。
④自然中形成分工。见缝插针地讲话,有理有据,注重参与度和贡献度。
毕竟是别人的分享,总结出的也就是这些。心里对群面有点打怵,索性就先放过,随意浏览下腾讯相关的信息吧,认真看了下发展历史,几大事业群,所应聘的岗位需求,对比了下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等。
我发誓,我真的是下意识的举动。绝对没想到第二天来面试的时候被开了个玩笑。面试
所幸在北京有认识的姐姐,提前联系了下,晚上借宿到她家,顺便问一下如何面试之类的。但那个时候,仍然在想我群面好怂怎么办啊,一紧张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特意穿着正装赶到面试现场。
一进到艾丽华酒店就有种淡淡的紧张感,不过还好,毕竟心理素质不能太差劲。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到三楼会议室等着叫号,大概四十多分钟后,听到了我的名字。遂拿着号码牌按照指示来到面试房间。
看到面试官的一瞬间,我表情是这样的: 说好的群面呢?为毛是面试官和我一对一?于是一脸懵逼地问了一句:“阿,今天是单面吗?”还好面试官哥哥人超级好,先安抚了一下我受伤的小心脏,然后开始正式面试。
根据简历,先自我介绍,后具体聊到某个项目,接着反复确认我是否认定了自己选择的岗位,优劣都有什么,遇到回答得不太好的地方,很亲切地引导我的思路。这时候,之前准备的一些也派上用场了。
▼
意外之外的神转折
聊到中途,面试官说了句:“我是腾讯视频的。”纳尼?不是腾讯网吗?不是四大门户吗?怎么突然成视频了?
(后来才知道这是腾讯的一贯风格,会将简历随机分配,因而不一定是自己网申时所填的事业群)。
我完全没有视频相关经历我连ps都不会啊„„重点是„„我都没下载过腾讯视频„„ 结结巴巴地说了两句,面试官很善良,继续告诉我说:“没关系,没用过就说没用过„„”
这样真的好吗?
面试快要结束了,面试官问我有什么想问的问题,我很老实地问了第一个:像我这种提前没准备,对腾讯视频也没有很大使用频率的,是不是就pass了?
面试官明显一愣,估计没想到我那么傻。但还是很有技巧地回答说: “这个其实不仅看准备情况,更重要的是根据过往经历,看是否与我们想要的能力挂钩。”
于是不知死活的我问出第二个问题: 假如说,我说假如,还可以继续面试的话,那大概什么时候能收到通知什么时候可以面试呢?
面试官又愣了一下„„估计是被我的天真打败了,继续说: “基本是周三或者周四面试,你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腾讯视频的相关知识和你之前做渠道的具体经历。” 海归求职网(www.xiexiebang.com)-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我怕面试官误会自己的动机,又赶紧解释,自己因为学校还有论文,所以需要在山东和北京之间来回往返,所以想了解一下面试安排。
一切都结束后,带着深深的感谢给面试官鞠了个躬,随后自己就像个神经病一样欢脱又小心地出了面试室,下楼等车的时候,想哭又想笑。在乎结果是肯定的,重要的是在这一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总结一下吧。①应急能力
收到通知到赶赴北京,中间还有一系列很乱的事情,比如正在做的实习工作,比如服装等的准备。小半天的时间把一切都安排妥当,迅速调整心态,这点还是不错的。
②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真的很重要,包括主动性自觉性和记忆程度。紧急了解腾讯相关的一些知识,看看官网,看看微信一些推送,看看面经。
③独立自主
已经习惯和伙伴们一起共进退地做一件事了,突然自己一个人从山东跑到北京,面试完继续马不停蹄赶回去,这期间很多事情都又重新锻炼了我的独立能力。毕竟好多人你想倚仗,但完全没办法倚仗,必须自己来。
另外,在面试中,不要试图蒙骗你的面试官。可以适当包装面试语言,千万别自作聪明。关于服装,互联网的要求没那么严格。可以正装也可以随意一些,别太嘻哈就好。
在随后的复试中,经历了压力面,心里会有点紧张,但真诚的态度无疑可以加分不少。直到现在,都很感激当时面试我的面试官们,帅气的初面小哥哥后成为我实际工作的组长,复试的面试官姐姐是我们部门总监。
去年的实习生招聘,我是很幸运的。提的很多问题,按照标准的面经来看,其实是犯了忌讳的。但也说明一个道理,别人经历的,未必放到自己身上就合适。面试这种事情,自己亲身经历,才算是最好的学习。
也希望这篇不算太正经的分享,能给今年参与暑期实习的小伙伴带来些许启发。
文档来源:专业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机构海归求职网AceCareer
第三篇:拿到2015年阿里运营、百度大数据产品经理、腾讯产品策划Offer的面经分享
曾无数次假设过毕业找工作的样子,却没想到这个求职季走的异常平淡,在一个星期内相继接到了阿里和百度的橄榄枝,之后又在打酱油的霸面中拿下了腾讯。
几经考虑后,选了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也许不是最好,但自己却觉得最合适的,人不能贪心地想把所有好处都占着,而最好的也未必是最适合的。所谓选择也许只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取重去轻后做出的一个现阶段的决定,它会影响一段时间,但却未必是一辈子,毕竟后来的道路上我们还会不断自我修正。
在面试之前也在网上看过一些面经,所以从感谢前辈和回馈后来者的角度还是要先写点干货,不过我觉得真正有用的还是那点心得体会,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是单纯记录这一阶段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阿里运营
阿里的校招历年都是互联网公司里边行动最早的,8月底之前就会截至网申,所以锁定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早行动。
在线笔试全部是开放性问题,主要是对个人经历和一些产品运营类的思考。
面试分为三到四轮,群面,一到两轮专业面,HR面,整个流程节奏非常快,两天搞定,第二天晚上直接出结果。
1、群面
我们这组的群面过程是,轮流自我介绍,分析每个人的优势,然后每个人15分钟时间,针对暖男在淘宝上做一次运营活动,15分钟自我思考后每人分别陈述,最后大家统一意见选出一个方案进一步讨论完善,再由一个代表做陈述总结。
关于群面就是把它当成一次真实的团队协作,大家共同努力解决一件事情,而至于做什么角色完全取决于你本人的优势,还是那句话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个人的优势在于清晰的逻辑思维和陈述总结能力,所以在团队协作中会做一个倾听者和框架的搭建者,在大家跑题的时候适时拽回来,另外能在凌乱的陈述中迅速梳理重点并清晰表达做最终陈述,但是缺点是不愿意跟别人争,所以如果团队中碰到喜欢抢话又提不出建设性意见的搅局者就会比较惨。
2、专业面
采用的是交叉面的方式,两轮时间分别在1小时左右,会针对你的简历经历问一些项目的问题,另外也会在你的项目经历上做一些延伸性的提问,所以两点很重要,第一写在简历上的经历必须真实且有的说,第二面试前自我提问式地回顾之前的项目也很重要,毕竟时间久了谁都会记不清。另外专业面还会问一些跟面官的项目相关的问题,比如天猫双十一你有什么运营上的创新点子,你怎么看待阿里产品和运营的区别等。
我认为最好的单面的状态应该是聊天,所以不光是面官问,你来答的状态,也可以适当地去引导面官的提问。比如我会从自己之前的餐饮O2O经历扯到淘点点,从之前自己的旅行经历和在蚂蜂窝的工作经历扯到淘宝航旅,也会去往一些近期的运营动态上去靠,比如当时比较火的S2O的案例女神的新衣,天猫APP中刺激UGC产生的频道FUN,而这些内容除了之前长期的关注和积累外,也有一些是可以短时间内去集中恶补的。
阿里的面官还有个特点就是蛮喜欢听故事的,所以除了工作经历外,如果有些其他能佐证你某项品质的故事也是可以讲出来听听的,但是前提是它是有效信息且能调动对方兴趣,比如讲到策划能力和执行力的时候我说到了自己线上卖明信片的故事,当面官问及看起来你一路都很顺没吃过苦的时候,就开始给他讲当年自己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一个冬天的北漂故事。不过讲故事的前提还是,你真的得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个恶补不了。
3、HR面 侧重于考验你这个人本身,特别是一些真实性的问题,这个过程会很轻松,但是在和风细雨中也极有可能埋有雷,所以再次强调在面官面前真实性最重要,你的情商还不足以在他面前耍小聪明,阿里的HR当时就揪住了简历上特别不起眼的一句话,是大二的时候在媒体的一段经历,让我详细阐述是怎么实现的以及自己从中承担了什么任务,我只能很坦诚地说时间过去太久,确实记不清楚,而且当时自己毕竟是一个大二的学生,还不足与在一个联动全国各省市媒体的活动中承担太重要的角色顶多就是一个联络的工作,不过细想来也怪自己在简历上给自己埋了一个雷。面试中还会有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比如你这么喜欢旅游,又做过西南西北自助游的创业项目,那给我画下中国的地图吧,再给我推荐些旅游目的地。
二、百度大数据商业产品经理
这是一份我蛮不舍的工作,确实也得来的不易,百度商业产品经理是目前接触的所有互联网类职位中要求相对最高的,首先笔试环节就会挂掉一大批的人,它对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理分析能力,甚至与气场都会有比较高的要求。
鉴于自己之前的经历和接触的东西都是用户产品类的,对于商业产品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还好对于应届他们是有耐心的,不需要你有完全匹配的经历,只要在综合素质上符合他们的要求,他们是有耐心和时间去培养的,毕竟对于很多中国的大学生而言,步入职场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而之前在学校只是教给你了学习的能力。
1、一面
时长大概在半小时,主要是挖简历上的内容,说白了是考察你这个人还有之前的经历,如果你有互联网的相关经历,会集中在这部分来问,我是有两段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经历加两次互联网创业的项目经历,这部分对创业项目问的比较多,比如针对其中的一个旅游项目,跟市面上其他的同类产品和百度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对比分析。所以也打消了我最初的顾虑,作为应届,就算你没有产品类经历也是可以投产品经理的,就算你没有接触过商业产品,也是可以尝试的。
2、二面
时长持续了1个多小时,这是所有面试中最像聊天的一轮面试,面官人很好,在问完问题的时候会补上一句,你可以尝试着说说你的想法,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想太清楚,我们可以共同讨论下之类的话,所以很像两个喜欢互联网热衷于研究产品的朋友之间的聊天。这部分主要都是些开放性的问题,鉴于对商业产品了解并不是很多,加上当时百度刚刚推出直达号,所以针对直达号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过程中也涉及到一些自己之前做餐饮类O2O项目时跟线下接触的一些经验。当然在产品讨论之余也会问一些素质考验型的问题,如我提到了产品经理的沟通协调能力,就被问到,如果你是直达号的产品,这个产品上线后有可能损害到百度内部哪些产品的利益,如何去协调这个关系。
3、三面
就像三面的面官所说,到了这个环节,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面官了解你的同时,你也要尽可能地去了解将要进行的这份工作,这个团队,甚至于这个领导,当然对于应届来说,还是多少会有些压力的,因为很少能看到应届面试的时候双方处于一个很平等对谈的位置,多少会有些紧张和担忧。
这个环节,面官考核的重点我觉得是综合素质和气场,很赞同后来这位面官跟我说的话,一个人跟一个团队的气场契合很重要,就跟一家人一样,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以顺便说一句宽慰大家的话,有些时候被拒未必代表你不够优秀,也许只是气场不够契合。而气场外化的体现,就是你的言谈举止,自信的人最美,而有理有据说话让人信服也是助力面试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我身边也有很多极其聪明,很有想法,但是嘴皮子跟不上脑袋运转速度,甚至于完全不能同步运作的人,针对这类人,建议可以重点锻炼下语言表达能力,模拟情景地做一些演讲,录下来自己听听,然后不断修正是会有帮助的,如果实在不行,也不要勉强,毕竟人各有所长,那就去无限放大自己的优势就好了。
三、腾讯产品策划/运营
腾讯内部好像不太细分产品策划和运营,所以招聘的过程也是混在一块进行的,因为8月份招过一次产品培训生,所以这次产品的招聘拖到了10月,而且需求量也不大。决定再去霸面下腾讯,可能有之前产培挂在了群面的遗憾,也有纯粹想体验下霸面的感觉的新奇,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离开上海两年后很怀念那个时候周末扫街时压的马路,于是就想借着这么个引子再去逛逛徐汇和卢湾,走走思南路、雁荡路、陕西南路„„
1、霸面
互联网公司是比较开放的,所以一般都会接受霸笔、霸面这事,不过一般霸群面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你有耐心等,但是霸单面就比较难了,这次第二天的单面,愣是一个霸面的都没放进去。
2、群面
上午游荡着愣是被百度地图骗到了一个距离腾讯大厦3公里开外的地方,差点就放弃去面试直接跑去压马路了,后来鉴于跟朋友约好,还是赶了过去,霸面的大概有20个左右,交份简历,坐那等,如果面官挑中你的简历,就会被安排进某一组面试,索性有很多霸面的小伙伴一起等,过程到是很轻松有趣。
我们组的群面题是给广场舞大妈设计一款产品,这一组成员比较多,大概在十三四个的样子,一开始的规则是轮流发言,我前方的四五个人分别陈述了很多后都还没扯到互联网和产品上来,明显带着大学生办社团活动的思路来对待这个问题,吸取了上次产培群面太谦逊的状态,还是决定稍微带动下团队的节奏,不然怕又出现上次马上到时间大家还没统一意见的惨剧,其实群面最怕的就是碰到奇葩队友,当然这个全看运气,还好这次运气没上次那么背,搭好框架后大家也就顺着讨论起来了,再适时补充下,提些有亮点的建议,最后的总结陈述不算出彩,但至少把大家思考的精华都总结出来了。
3、专业面
专业面的面官是群面面官之一,这个时候也基本能判断出来你有可能进入哪个部门,对于我们这种霸面没有选部门的人来说,这还真是个随机随缘的事情。我的面官是偏图像类产品的,所以对我摄影和旅游的爱好比较看重,插一句话,人有些爱好总是好的,即使它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但是但凡你喜欢并且乐于钻研它,从中积累的东西,早晚都会让你受用无穷,比如那些拿到游戏策划offer的很多就是从不务正业地玩游戏开始的,但是这不是鼓励大家都去玩游戏或者出去旅游,凡事有个度,掌握平衡很重要,玩的过程中的思考和自我技能的提升更重要。腾讯的面试还是比较费脑子的,甚至于还会问一些考验智商的题,比如时针、分针、秒针一天重合几次;估算中国iPhone用户的比重;烧一根质地不均匀的绳子需要一小时,现在有一把,让它恰好烧1小时15分钟,怎么实现。关于智力题这事,我觉得除了考验智商外,更重要的是考验你的应急能力,我是分分钟被自己的智商蠢哭的纯文科生,庆幸面官没有就此把我pass掉,所以就算你不能立马答出这些问题,你也还是有希望的。另外就是会涉及到一些产品方面的问题,比如你常用的图片类的APP 有哪些,如果让你做一款图片类的APP 你会从哪个角度切入,用三句话概括它的亮点,大众点评的APP产品优化你有哪些提议,对现行的社交类产品怎么看,都关注哪些互联网类的媒体,从哪些渠道获知信息等,反正这些天马行空的问题真的都是得看平时的积累,看看自己手机里满屏的APP和飘红,外加没事把APP store当淘宝逛得习惯,总归是能扯一些东西的。
4、总监面
又是为时1个小时的一场面试,这场面试是脑细胞死的最多的,因为基本上他不会去考察任何你可能准备好的经历或者case,所有的问题都是在聊天的过程中抛出的假设情境下你会怎么做的未来时问题。针对包车自助游项目的创业经历,问到了如何准确定位你的目标用户并估算数量,你之前只是做针对西北西南的包车自由行中的租车业务,那如果现在我是风投,你怎么说服我投你,资金资源到位的情况下,业务领域怎么扩展,过程中扯了很多旅游类互联网的东西。找工作都看哪些网站,应届生这个网站如果优化怎么做,做独立APP的话,画一个demo图,阐述下产品思路和框架逻辑关系。鉴于当天脑细胞损伤严重过去的时间又久,很多问题已经记不清了,当然还有个智力题记得很清楚,说俩人一块从一个筐里拿苹果,一共100个,每次每人只能取不超过5个,对方先拿,怎么能保证最后一个是你拿到,估计又是一个理工科秒答,我要推半天的题,神伤。四、一些心得体会
1、心态是最重要的。对于应届生而言,不着急、心气太高、孤注一掷是一个极端,太着急、太浮躁、海投海面是另外一个极端,心态调整好很重要,工作总归会有的,而且是最适合当下的自己的,可能没别人的好,可能没达到你的预期,可是一切才刚刚开始,起头的这步其实什么都决定不了。
2、早点明确自己的喜好,和想要从事的行业。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打小更多的就是填鸭式教育,很少想得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如果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你这么说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这么说,就只能说你已经错过了人生一个很好的试错阶段。
学生时期我尝试过很多事情,有务正业的也有不务正业的,呆过报社、电视台,后来又转去互联网,在一度迷茫的时候还去体验了一下房地产,最后还是坚定地回归了互联网。除了实习自己还参与过两个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在创业公司给你的锻炼是远超出想象的,毕竟在公司体量很小的时候,是不会有具体的职能区分的,于是产品、运营,甚至商务,市场都会接触,从中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当时去创业的时候曾经告诉自己,在这么好的试错空间就该去尝试,就算失败了又能怎样,我又没损失什么,只要顺利毕业我至少没比别人落后,而这段经历是无价的。
3、只要去经历都是好的。我是个精力过度旺盛的人,喜欢挑战和尝试不同的事物。不过究其根本还算好学生,本科年年奖学金毕业直接保送研究生,但是也做过很多所谓的坏学生会做的事,体验过间隔年,临近毕业的半年走了很多地方,会去青旅做过义工,会一随性跑西藏呆一个月,会保持着一个月出行一次的频率,或近或远,反正我赚的那点钱都用来旅行了;身边的人总是弄不清楚我的状态,有人觉得我在读书,有人觉得我在工作,还有人觉得我天天都在玩,所以也变相验证了不要单纯地相信自己片面的视野范围内告诉你的事情。除此之外,出于兴趣爱好,也是为了给自己多赚点外快,还会同时兼职做一些工作,比如咖啡馆微博运营,杂志专题写作,线下活动组织等,而这些看似做着玩的活动在面试的过程中反而也能帮到你很多。比如有一次从产品的一个“约饭”的功能延伸到陌生人社交类产品,再去挖掘需求的时候,我就可以直接把海伦屋做线下美食、摄影、桌游等活动的案例搬出来,这样的回答也许会显得不那么空虚。
4、我们都不乏好的想法,但是缺乏说做就做的执行力。其实这点,我自己也蛮惭愧的,有100个想法,却未必有1个执行了的,但是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够雷厉风行的,比如当时心血来潮地卖明信片,思考到落地执行只用了不到2天,只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成本全赔进去,能承受吗,其实只要回答是yes那就去试吧,反正年轻没什么输不起的。
5、人是社会人,你身边的人的高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决定你的未来。我是一个不擅于维系人脉的人,因为觉得人脉这个词太冰冷,但是我喜欢交朋友,因为朋友是一种基于感情无关利益的存在。也很庆幸自己一路走来总能有贵人相助,就说一句话,世界是公平的,与人善,于己善,在索寻所得时先去看看自己付出了哪些。
6、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自己没有太大的野心,也说不好几年或者几十年后的事情,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每天别让自己闲置,闲久了人会废掉,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明天比今天好一点,然后这么一步步走下去就好了。在做职业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考虑长远发展的问题,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其实以我们现在的浅见根本看不到多远的长远,所以谁都说不好明天,我们都在摸索着前行,而最需要做的就是看好眼前脚下的路,用力过好今天。
7、再度回归到心态。希望看完这篇所谓的面经,记住的不只是面试中的问题;希望不要去抱怨“凭什么”,多去问问“为什么”,身边还是有很多不拼爹,靠自己的;希望你想的不是复制某某某的路,还是在综合考虑自己各方面特质后,给自己量身定做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要活在“别人家的**”怎么样的世界里;希望你能心存感恩地看待这个世界,每一个机会,每一次挫折,每一个朋友甚至每一个敌人。
第四篇:2013年腾讯暑假实习生全国招聘-产品类岗位面经
本人是广州某一本高校的大三学生。是今年4月参加的腾讯暑假实习生招聘。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正式和大型的企业面试,没想到能成功,觉得非常幸运,和大家分享我的面试经历,希望能够帮助其他人。每轮面试刷选的人数比例是我目测的,仅作参考并不能作准哦!
腾讯面经:
1、笔试(7000人-刷60%)
难度等级:★★★★
考察重点:分析能力、取舍能力
考察方式:限时闭卷考试
经验提醒:时间控制、做题顺序
具体笔考试过程:
当时抱着试一试心态报了名的我接到通知时有点惊吓。第二天就要笔试,所以几乎完全没有准备地去了。前一晚还在熬夜写稿的我第二天起来才发现忘记打简历了。(腾讯每一场都要带简历)最后幸好还是赶上考试了。趁着坐车的时间上网看了一下题型所以有个心里准备。腾讯的笔试分为两部分。基本题和业务题,基本题类似行测,据说比行测简单,包括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图形推理和阅读理解。业务题就是与你的应聘岗位相关。要注意的是,考场规则包括一定不能提早交卷,必须得完成1个小时的考试。所以大家要安排出1个小时的时间。另外,做题时由于题量太大(共10页),时间不够,所以必须有所取舍。
在选择做题顺序时候要两个需要考虑的。一个是业务题不算分,据说只能增加印象分。另外一个是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和擅长部分。我选择的是基本题倒着做,根据自己的能力,先做阅读理解、然后是图形推理、逻辑推理,然后做业务题,最后几分钟把数据分析题全蒙了。业务题由于是印象分,所以不必写的很多,但是需要列点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事实证明业务题很重要,因为后面据说有人因为业务题答的好直接跳过群面进入二面。但是必须保证基础题,因为只有基础题过了60分面试官才会去看业务题,你才能进入二面。
2、一面即群面(刷70%)
难度等级:★★★★★
考察重点:团队合作、角色扮演、表达能力
考察方式:随机10人一组,男女穿插分配成2组进行同一题目的分组讨论,选出总结者和补充者发言,最后每个人发言。
经验提醒:表现方式、量力而为
具体面试过程:
入场签到后工作人员会给你一个房间号码,然后告诉你,你需要找到同房间号的10个人,然后就可以到面试的房间去。我顺利的找到了一位举着跟我一样房间号的中大美女,是个活泼开朗的妹子,我们分别用工作人员提供的便利贴写上名字然后贴在胸前后继续寻找其他队友。慢慢的10个队友都找齐后我们简单的认识了一下彼此名字,然后一起到面试的房间门口等。前面的小组刚进去,大概还有30分钟,于是我们开始在门外交流。个人觉得这个时间很重要,是观察各个队友性格和整个团队气氛的好时机,以此迅速判断你接下来的团队表现。由于面试之前看过面经,知道群面最重要的是扮演角色,比较容易被面试官注意到的是总结者、时间管理者、记录者和补充者。很多面经强调要“抢角色”,我个人不太赞成这样,重要的是量力而为,面试官很公平,给每个人发言机会,只要适当地表现自己即可。
我本来预想着群面会是个很硝烟的过程,没想到遇到的小组超级和谐。首先我们相互认识然后开始聊学校、聊专业、聊面试经历,大家都很没有明显的目的性。庆幸的是大家似乎都没什么经历,也没有特别强势的人,等还有10分钟进场的时候,才有队友提出我们要准备一下等会的面试。大家首先达成共识,要团结才能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入选机会。然后有
队员建议我们先自行分成两组准备,于是我们随机分成两组,然后分别进行讨论。我们小组先推选出一位总结者,大家都很谦虚,也不会争着做。接着是我自荐当时间管理者,并且跟大家商量着等会讨论的时间安排。然后是推选出记录者。
进去面试时我们先男女穿插着随便坐下,然后面试官让我们每个人简单自我介绍,接着按照座位分成两组,我们的题目与电子商务相关然后给15分钟进行讨论。我们小组跟另一个小组是两种不同的讨论模式,我们小组按照之前定下的时间安排,先给3分钟各成员自己看题目思考,然后再开始讨论,剩下10分钟由总结者整理思路。而另外一个小组则是一开始就七嘴八舌地讨论。我们小组的讨论按照计划进行,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做笔记,最后10分钟在总结者整理思路后,我们提出剩下的时间让她独自准备发言,而我们其他人则在一起整理需要补充的观点,由于其他队员看到我记的笔记最多,所以提出让我作为补充者发言。总结时我认为我们小组的总结者有点悲剧。总结得并不好,实际上担任总结者是风险很大的,容易受到关注的同时面试官对你的角色要求也比较高,表现不好很容易被刷掉。所以对于角色选择要量力而为,不要盲目地去争。最后结果也说明,队友很重要,角色反而不重要。因为其他组10个人一般只进1-2个,而我们大组11个进了4个,且4个都是我们小组的。其中除了我是补充者和时间管理者,另外一个是记录者以外,剩下两个入选的都是没有角色的。我们组的总结者被刷了。所以只要适当表现且团结合作,要入选还是不难的。
3、二面(刷50%)
难度等级:★★★
考察重点:经验总结、语言表达、反省展望
考察方式:产品经理(一面的面试官)一对一面试
经验提醒:熟悉简历、总结经验、常识嫁接
具体面试过程:
考前看了很多面经都说二面的面试官会根据群面的表现来进行提问,所以去之前我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回答,当面试时才发现面试官虽然是群面的那个,但完全没有问到群面的问题。反而整个面试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的简历,第二个是你应聘的岗位。首先是针对你的简历问一些问题,主要是关注你的项目经验和校园工作,高频率问题就是:你在大学中做过最成功的项目是什么?你扮演什么角色?怎么成功?有什么问题需要改善?而在回答中,我发现,他特别关注建立衡量指标的问题。他会希望你得出所有结论都是客观的,有数据或者指标支持的,而不是主观判断。比如说,当你回答,我认为我策划的某某活动比较成功。他就会马上问,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成功的?总体来说,面试官比较“较真”。
问完他感兴趣的简历问题后,他会开始问你关于应聘岗位的问题。当然首先是要了解你的应聘岗位,不了解的话像我这样,那只能靠乱编,那无疑是风险比较大的。比如说他会问,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你了解这个岗位的工作吗?如果回答了解,那么他会让你描述。而我回答不了解,于是他自己简单介绍了一遍,告诉我他们招聘的是电子商务实习生,最后问一句,你的专业(本人专业是传播学)不对口,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位呢?首先腾讯招聘这个职位时说明是专业不限的。所以明显他这个问题带有目的性。接着由于我不了解电子商务,他就开始提出一些专业问题来让我尝试回答,比如说你能不能按照你的理解,说一下淘宝购物平台是怎么筛选商家准入门槛和如何选择信息呈现到消费者面前,其中有那些指标和步骤?其实个人感觉我的回答是很差的,观察到面试官也曾打断我几次,所以当时心底很虚,但只能按照自己的常识理解去尝试构建一些门槛和指标,将一些自己的用户体验嫁接过来。
事实证明,腾讯注重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个人能力。尽管我回答得可能完全不专业,但面试官临走时让我回去多了解一下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后来从筛选人的情况来看,专业并不重要,因为有对口的同学反而被刷了。
4、三面(刷50%)
难度等级:★★
考察重点:策划能力、反应速度、思维逻辑
考察方式:总监一对一面试
经验提醒:调动思维、结合经验、分析能力
具体面试过程:
相对于二面,我个人觉得三面更轻松。当然也是因为我遇到的总监人非常NICE。首先进去的时候,他很亲和地跟我开玩笑说:“哇。你有170啊。好有压力。”他一说,我整个人就很放松了。接着他常规地看了一下我的简历,也是问了几个简历问题。跟产品经理一样,他也问了,最成功的项目经历,不一样的是,他着重问你从这次经验中学到什么?你觉得自己最有优势的能力是什么?
总监一直微笑着听回答,比起产品经理的扑克脸,我说话也自信许多。接下来总监开始问岗位问题。让我比较崩溃的是,他又问我:你的专业不对口,你了解我们的岗位吗?我把从产品经理那里听到的一点说出来,补充说我其实不太了解。他又大概重复了一下岗位介绍,但实际上我也没太听懂。然后他又问,那你了解电子商务吗?我说不了解(虽然产品经理叫我去了解专业知识,但是由于腾讯的面试都是连续几天的,几乎没有准备时间,加上我同时也在实习,所以根本来不及准备)。但是总监十分好人,听到我说不了解后,他还说,没关系,那你有用过网购把?我说当然有,最多是淘宝女装和一些化妆品。然后他就问,那你认为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站上购买女装和化妆品时,标准和考虑有什么不一样?这个作为一个女生来说比较容易,接着他就针对我女装网购多的经验来提问,他说,那你假设自己是一个女装的电子商务运营经理,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善的?看我有点难为,他还补充说,你不了解专业没关系,就天马行空地说。于是我也是像上一个面试一样,嫁接了自己的用户体验。总监在听回答时一直在我的简历上做笔记。他还会根据你的回答提问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说我提到要构建交互平台,他就抓住这个点问我,那你说明一下你要通过那些步骤或者流程去构建这样一个平台?需要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
问完我相对了解的女装后,总监“狡猾地”说,现在我问一个你比较不熟悉的类目把,如果我现在给你一批资金,要你针当下的时节策划一个销售男装的活动,你会怎么做?这种现场策划题目要求你的反应速度很快,脑子要高速运转。尽管当时他说给我几分钟思考,但实际上我选择了马上回答,因为如果你耗时几分钟比较有风险的,首先你错过了展现你反映速度快这个优点(当然这个要看个人),第二耗时越多他对你回答的期望就越高,第三个人感觉在面试这种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耗时思考会让我更混乱。所以我马上就回答了,当然也不可能回答得有多好,还是比较幼稚和简单的。但是总监真的非常好人,他开始引导我的思路,他会说,我觉得你的活动有点简单,你能不能从各个方面细化一下再回答?我又细化了说。他接着又说我的活动缺乏明确的商业目标,指出我的策划缺陷,然后很温和地说,我给你一点时间,你自己完善一下,看需要补充什么来弥补这个问题。然后我思考一下就开始回答。其后总监又各种引导我,最后他自己都笑着说,“我简直把这道题变成开卷题了,答案都给你了。”事实上他的引导确实帮了很多,这是我非常感谢的。最后回答完后,他还说,嗯,我觉得你的思维还是挺活跃的,活动策划得也好了一点。
但需要注意得是,千万不要被总监展示出得个人魅力而迷惑导致掉以轻心。你可以放松但是千万不能松懈而暴露缺点。我们好几个人面试完后都觉得自己表现不错,因为总监得反应都很好,但实际上总监默默地刷了好几个人。
5、四面(不明)
难度等级:★★★★
考察重点:策划能力、反应速度、思维逻辑
考察方式:HR一对一面试
经验提醒:熟悉岗位、调动思维、结合经验
具体面试过程:
这一面是我最没把握且最失败得一面。因为据说过了总监关后基本上没有问题,而网上的面经也都说HR面只会问一些工作地点和时间的基本问题,无需准备。所以我简直是“裸面”,完全无准备且轻松地去了。到了面试地点后,我在外面听我前一个面试者面试时,已经听到里面的面试官不仅声音大而且老打断面试者的话,所以当时就比较紧张。后来非常后悔,因为我出乎预料地遇到了传说中的压力面。悲剧的是,我几乎崩溃地面完了才意识到那是压力面。(压力面就是面试官通过追问、打断、否定等手段来施加压力,看你的情绪控制和性格表现)
首先进去的时候我看到他一直在打电脑,所以多嘴问了一句,您需要休息一会吗?他瞥了我一眼,说你先坐下。然后就一直弄电脑,让我等了将近3分钟,而且我觉得他是故意的。第一个问题跟前面几次面试一样,你的专业不对口,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岗位。我循例回答了什么热情啊、兴趣啊之类的。一边说HR就一边摇头,当时就有点慌张,我还没有说完他就打断我说,“你这些观点根本不成立。”然后我就崩溃了,我尝试补充了一些观点说服他,他还是一直摇头甚至还笑得很鄙夷地说,“还是没有说服力,我不接受”。而且他还特别喜欢打断你的讲话,然后搅乱你的思路,所以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除了这样,他还喜欢刺激你,比如问我“既然你专业不对口,也不了解电子商务,你给我几个理由为什么我要录用你”,我说了一堆以后,他一句话把你杀个片甲不留,“你说的根本没用,如果是我,我不会录用你”。我用血的教训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一定要淡定,有两个选择,要么据理力争,让他信服你;要么虚心接受,表示会反省改进。还有他会抓住你的回答中的某一个点追问。他问到,你有什么优势去应聘这个职位时,我提到自己思维活跃。他就抓住这个点,问:你说你思维活跃,那你举个例子说明你很活跃。当时有点蒙,不过还是举了几个例子介绍自己的策划。他一直看着电脑,也从来不看我,等我讲完后,他就说了一句,“我听不出来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无语了。。折磨了你一轮后,他最后问了几个普通的问题,什么家里住哪里啊,觉得深圳广州哪个地方好之类的。但是经过前面几个问题后我后来回答都有点无精打采的。出来后感觉很差,也担心了很久。结果后来过了以后发现HR刷掉的人不多。
后续:HR面试完以后正式通知很晚才发。我是通过微信查到自己通过了HR面试,具体通知要等电话。大概忐忑了5天左右才正式接到腾讯打来的电话通知我去签约。
其实一路走来能挺到最后,我觉得幸运是我这次参加招聘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网上各位大神的面经也帮了我很多,所以才想也将我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让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参考一下,当然主观性比较强,所以也请大家理解,有详细问题也可以跟我交流一下~最后,祝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