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最全)范文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工作,预防、控制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的行为。
3、职责
安环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的监管;
各部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的执行。
4、内容
4.1本制度所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4.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1天申请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许可证。
4.3 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4.4 作业许可证应包含作业活动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
作业部门、作业区域、作业范围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危害及控制措施、作业申请、作业批准、作业关闭。4.5 许可证的申请 4.5.1提供申请资料
作业负责人负责申请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前应准备如下相关资料:
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内容详细说明;
②工作安全分析结果; ③应急救援计划;
④相关安全培训证明和会议记录;
⑤其他。4.5.2 工作安全分析
工作安全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工作步骤、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相应的控制措施等。步骤如下:
①选择要进行分析的工作;
②把工作分解成具体工作任务或步骤;
③观察工作的流程, 识别每一步骤相关的危害;
④认识可能的风险;
⑤确定预防风险的控制措施。4.5.3 书面审查
收到申请人的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后,批准人应组织申请人和作业涉及相关方人员,集中对申请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工作方法进行书面审查,并记录审查结论。审查内容包括:
①作业的详细内容;
②所有的相关支持文件,包括风险评估、安全工作方案、作业区域相关示意图、作业人员资质证书等;
③作业前、作业后应采取的所有安全、应急措施;
④安全作业所涉及的其他相关规范情况,如《作业许可管理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管理规范》等;
⑤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的相互影响,并确认安全措施;
⑥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
⑦其他。4.5.4现场核查
书面审查通过后,所有参加书面审查的人员均应到许可证上所涉及的工作区域实地检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现场确认内容包括:
①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②现场作业人员资质; ③气体检测和监测设备的情况; ④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⑤安全设施的配备、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⑥作业相关的培训、沟通情况;
⑦作业方案中提出的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现场核查确认合格后,批准人方可签署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申请方和受影响的相关各方均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如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对查出的问题应记录在案,申请人应重新提交一份带有对该问题解决方案的申请;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现场关键人员变更时,应经过批准人和申请人的审批。
4.5.5作业许可证的期限、延期和关闭
①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
②根据具体情况,可延期。延期后总的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需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
③ 隔日继续作业的,应召开每日进入前会议,确认安全措施到位,并做好记录。
④作业完成后,申请人与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方可关闭作业许可证。4.5.6作业许可证的取消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现场监督人员应立即取消作业,终止相关作业许可证,并通知批准人。若要继续作业,应重新办理许可证。
①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 ②作业内容发生改变时;
③现场作业与作业计划的要求发生重大偏离时;
④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安全行为时;
⑤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 4.6 许可证的存档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一式两份,一份交公司安全部门存档,一份由施工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许可证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第二篇: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目的
为保证公司有限空间作业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工作,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管理。3 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负责办理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工作。安排单位、设备部、生产部、安监部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单位有关事项的审核工作。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单位的最终审批工作。4 工作程序
4.1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在进行作业前,先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具体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4.2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在进行作业前,认真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学习和技术交底。
4.3 设备部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4.4 安监部、设备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指导、检查。
4.5 特别危险有害的有限空间作业项目,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签字,方可执行。安监部、设备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对此种有限空间作业除作业单位
监护人外要设专人进行监护,确保安全作业。
4.6 外协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由外协单位进行编制、审批,安监部、设备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对外协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检查。
4.7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求按公司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执行。
第三篇: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单范文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单模板
审批单编号
有限空间名称
作业单位
作业内容
作业时间
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作业负责人
监护人员
作业人员
其他人员
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审核、批准 □
主要安全 2.参加作业人员经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培训合格 □ 防护措施 3.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作业设备和工具齐全有效,满足要求 □
4.应急救援装备满足要求 □
作业现场负责人意见 作业现场负责人确认以上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是 □ 否 □ 作业现场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批负责人意见 审批负责人是否批准作业 批准 □ 不批准 □ 审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四篇:有限空间作业
1.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及监护者等作业人员职 责。
作业负责人职责:获得相应的安全管理资质;了解整个作业 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 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 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作业者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 间作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
人防护用品;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监护者职责: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 作业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 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遇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 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 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2.建立专业培训制度
·
每年至少对作业人员进行1次安全生产和专业技术培训,并 建立培训档案。
3.建立人员体检制度
每2年至少对作业人员进行1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二)参照《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在原 有安全操作规程中增加有限空间安全操作的相关内容。
(三)加强应急设备管理,确保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应的安全 防护设备和用品齐全。
三、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一)安全防护及标识
1.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 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并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2.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3.按照《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在作业区 域设置安全警示措施,夜间作业应在明显处设置警示灯,无关车 辆、行人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4。在繁华地区作业时,应指派专人维护现场秩序,并在路 段两端设置安全标志。
5.各种防护设备、辅助设备应按照有关安全规范要求及现场 实际情况稳固安装或放置。
(二)作业危险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开展危险评估,评估工作内容主要 包括: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结果评估和其它危险因素识别,制定消 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主 要工作要求如下:
1.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1)有限空间内的空气含氧量不得少于19.5%,否则即为 缺氧。其余常见有毒有害气体容许值详见附件2。
(2)宜采用比色法、仪器法或生物法等方便现场操作的简易 检测方法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
(3)气体检测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除配合有限空间作业 前的气体检测外,宜将管辖地段井下气体和工厂排污检测作为一 项经常性业务,改进防护措施。
2.其它危险因素识别
(1)详细了解有限空间深度、广度及附近管渠情况。
(2)详细了解潮汐以及附近工厂污水排放情况。
(3)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水流、水深及淤积深度。
(4)确认有限空间内的设备维护、检修等操作是否会导致人 身伤害。
(5)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有限空间中是否存在其它伤害点(如 机械、电气、石块、钢筋等)。
3.以上危险因素识别后,需作危险因素汇总和作业危险性评 估,判断作业是否可行以及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并将以 上危险评估内容填入工作方案和作业票中。
(三)危害控制措施
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作业危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 措施,控制作业场所危害,一般需要开展的危险控制措施有:
1.作业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有关部门配合或安排 临时水泵,降低作业点水位。
2.至少提前30分钟进行通风。
3.管渠类有限空间作业,下井前必须提前开启工作井井盖及 上下游井盖进行自然通气,并用竹(木)棒搅动泥水,排出有害 气体。
4.池体、储罐类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前应把池体、储罐的设 备、管渠及相关井室内的污泥和气体尽量排空,然后关闭与相关 井室的阀门。
(1)池体、储罐排空,应先关闭相应的进出水管和泥管,然 后打开放空管,尽量排出井室内污水和污泥,过程中搅拌机持续 搅拌(潜水搅拌机在露出电机防水外壳前持续搅拌)。在排泥接近底部时,可用消防水冲洗或最低点放置小潜水排泥泵排泥,同 时配合冲水或人工拨刮。清污泥完毕后,关闭放空管。
(2)设备及其连接管道排空是通过逐步输送清水清洗或对设 备突发事件口冲洗的方法,将设备、管道内的污泥清理干净,清 理后关闭设备进、出口阀门。
5.做好照明工作准备。
四、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要求
(一)一般安全要求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履行批准手续。由作业班(组)长填写“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
(详见附件3),经批准后方可 作业。
2.操作人员井下作业时,应有两人监护。若进入管渠作业,还应在管井内增加监护人员作中间联络。监护人员不得擅离职 守。
同时在作业期间,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之间需要通过有效的 通信手段(如对讲机)定期保持联系。
3.尽量避免井下潜水作业,如确需潜水作业应按相关规定执 行。
4.每次井下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5.设备、工具的升降、移动和传递过程,应注意防止设备损
坏或意外坠落。
6.人员作业应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开展,正确使用机械、电气等应急设备。
7.作业现场根据气体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可采用明火,未经许 可严禁动用明火。
8.井下作业时,作业管理人员应要求有关泵站配合(或现场 安排临时泵),以持续。降低作业点水位。
9.有限空间内的重要操作或危险操作,如动用明火、设备泄 压等,需经作业负责人同意方可开展。
10.通风要求
(1)作业期间应持续进行自然通风或人工通风,保持空气流 通,使含氧量达到规定值,并使有害气体浓度降至容许值(详见 附件2)以下。
(2)人工通风时,一般可按管渠内平均风速0.8m/s计算 通风机的风量。
(3)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如通风无法降低有毒气体浓度至容许值,人员应穿戴供 压缩空气的隔离式呼吸防护用品作业。
(5)易爆气体浓度在爆炸范围内时,严禁作业。
11.人员防护要求
(1)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必须可靠固定。下井 作业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绳(或三角架缆绳),安全绳(三 角架缆绳)的另一端由井上的监护人员固定。
(2)作用点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允许范围或含氧量不 足时,人员应使用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 呼吸防护用品进行防护,较深入的有限空间操作,建议使用全面 罩正压隔离式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 择、使用与维护》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缺氧危 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3)应备齐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 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救生索、安全梯等应急设备。
12.下列人员不得从事井下作业:
(1)年龄在18岁以下或50岁以上的人员。
(2)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妇女。
(3)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
(4)患有深度近视、癫痫、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
(5)有外伤创口尚未愈合者。
(二)管渠类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操作要求
1.维护人员不得进入以下管渠作业
(1)管径小于0.8m的管道或宽度小于0,8m的渠道。
(2)管内流速大于0.5m/s。
(3)水深大于0.5m。
(4)充满度大于50%。
2.检查管渠内部情况时,宜采用反光镜或电视检测仪等工 具。
3.凡井深不超过3m的,在穿竹片牵引钢丝绳和控制挖污泥 时,不宜下井操作。
4.宜采用电动或气动引绳器、机动绞车、高压冲洗车及吸泥 车等机具,·以改善劳动条件。
5.如采用橡胶气囊封堵作业管段(管道截面应为圆形或椭圆 形),需考虑该管道管径是否在气囊的使用范围内,同时管道变 形严重、崩坏或有碎石、棱角的,不应使用橡胶气囊作为封堵工 具。
6.污水处理厂污泥管道一般为压力管,中途无检查井,检查 维护工作建议在管渠进、出口处开展。
(三)池体、储罐类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操作要求
1.如有限空间内有人员作业,严禁打开进出水管和进泥管。
2.有限空间,内设备(一般是各种污水泵、污泥泵、格栅、破 碎机、脱水机等)拆卸前,需先清空设备及其连接管渠内的液体 或污泥。
3.污泥处理设备及连接管道内一般充满污泥且具有压力,一 般不建议在井下进行松螺旋泄压,但由于设备故障,无法进行设 备及管渠内污泥清空工作,必须进行井下泄压时,可关闭设备进、
第五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9号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适应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有限空间作业。
3术语
3.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2有限空间的可分为三类
3.2.1密闭设备:如贮罐、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高炉、转炉、混铁炉、煤气柜、除尘器、加热炉、罐车、烘干炉、等;
3.2.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管廊、电缆沟、地下工程、暗沟、地坑、旋流井、污水池(井)、化粪池等;
3.2.3地上有限空间:如沉淀池、料仓、等。
4职责
4.1安全部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对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票据填写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4.2保卫部负责对易燃易爆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管理。4.3煤气防护站负责对煤气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氧含量的监测。
4.4作业负责人职责
4.4.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4.4.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安全措施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4.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4.4.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4.4.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4.5监护人员的职责
4.5.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4.5.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4.5.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4.5.4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4.6作业人员的职责
4.6.1 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要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4.6.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4.6.3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4.6.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4.6.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
4.6.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4.7生产工艺系统安全职责
4.7.1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要求采取工艺控制措施,使该有限空间与其他系统有效隔离。
5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安全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