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颍东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实施方案
颍东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是区委、区政府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确保我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绿化评比表彰实施办法》的通知(全绿字【2009】9号)和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检查办法》和相应的《检查评分标准》的通知(全绿字【2009】1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强区为目标,以科技兴林为手段,积极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倡导生态文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和国土绿化进程,努力构建城市森林化、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的森林网络体系和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化系统,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创建目标
通过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下称“创模”),加快推进我区国土绿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绿化意识,主要指标达到“创模”要求。到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 %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2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 %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10平方米以上,积极开展城市建筑物立体绿化,所有宜林道路绿化率达到100%。乡镇驻地和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 30 %和 65%以上,70%以上单位绿化率达到35%,道路、农田、水系实现高标准林网化,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和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结合与协调,形成绿色通道网络,提升茨淮新河大坝森林质量,加大水资源涵养林的管护力度,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
三.主要任务及责任单位
(一)增强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
1.完成茨淮新河两侧2000亩的水源涵养林带建设,责任单位:茨管所、堤管所、插花镇人民政府、冉庙乡。
2.完善补植阜颍河1500亩长防林带建设,责任单位:袁寨镇人民政府、口孜镇人民政府、杨楼镇人民政府、河道管理局。
3.完成淮铁路两侧1500亩景观林带建设,责任单位:阜阳车务段、袁寨镇人民政府、口孜镇人民政府、杨楼镇人民政府。
4.完成市垃圾填埋场1000亩环境保护林带建设,责任单位:插花镇人民政府。
5.完成颍东经济开发区至北京路总干渠北岸1000亩景观林带建设,责任单位:颖东区住建局。
6.高标准完成阜蚌路(开发区至市区)两侧绿化、美化工作,责任单位:颖东区住建局。
7.高标准完成开发区中兴路、富强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作,责任单位:颖东区林业局、颍东经济开发区。8.高标准完成幸福路两侧的绿化工程,责任单位:住建局。
9、高标准完成4.2公顷的颖东区精品苑的绿化、美化及景观设施建设工程,责任单位:住建局。
10.2年内完成四旁植树300万株,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新华办事处。
11.完善提高各乡镇骨干道路绿化工作,对所建设的乡村道路、新修水利工程和沟渠全面实施绿化,每侧至少栽植一行树。
12.学校校园、住宅小区、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绿化率达到 35 %以上。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住建局、区卫生局、区中小企业管理局。
13.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全区建网庇护面积55万亩,建网率95%以上,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新华办事处。
14.加强乡镇驻地和村庄绿化,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 30 %和65 %。以上,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新华办事处。
(二)提升森林质量。在全面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林分的不同状况,分别采取抚育间伐、修枝和林分改造等措施,大力提高现有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生态效益。
1.对茨淮新河大坝两侧,颍河大坝左岸的长防林要全部进行修枝、对密度较大的林分进行适当间伐,以提高杨树的出材率和生态效益,责任单位:区林业局、河道管理局、插花、冉庙、袁寨、口孜、杨楼等乡镇人民政府。2.对12万亩村片林,及时进行低产林改造,改善林分环境,促进林木生长。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考核制度,尽责率达到90%以上,建卡率达到95以上%。建立各级领导绿化示范联系点,建设各类义务植树基地,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和认建、认养、认管工作。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林业局、区建委。
(四)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创模工作的宣传教育,主要媒体设有固定的绿化宣传栏目,使广大市民对创模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支持率达到80%以上。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委宣传部、区林业局,各相关单位。
四、实施步骤和时间要求
从现在起至2012年,分四个阶段实现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目标。
1、宣传发动和制订实施方案(2010年10月-12月)。制订创建实施方案和主要任务分解计划。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动员大会,使全区上下明确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增强社会各界的参与意识和创建积极性,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2、实施阶段(2011年1月-6月)。各乡、镇、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按照区政府下达的任务书,针对创模工作难点和重点,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高标准地完成各项绿化建设任务。
3、自查验收和初验阶段(2011年7月-9月)。由区创模办对照《全国绿化评比表彰实施办法》和相应的《检查评分标准》,认真组织检查验收,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市绿化委。邀请市绿化委组织专家对我区进行初验。
4、整改提高和完善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4月)。针对初步验收中的不足和差距,逐项进行整改、提高,同时制作音像资料,完成资料汇编。
五、主要措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国绿化模范区创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日常工作。并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分设资料汇总组、城区外业调查组、农村外业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配合联动,协调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工作指挥部将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并颁发任务书。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管理。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区委、区政府将对各项建设任务进度和质量随时进行检查,对工作迟缓、敷衍应付的予以严肃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创建工作成果将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年终考核,并作为绿化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3、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组建林业资产运营公司,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造林机制,广泛吸收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创建工作,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为创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单位都要加大绿化投入力度,安排落实好各项绿化经费。区财政将投入创模经费,主要用于对项目实施的以奖代补,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到绿化项目建设中来。
4、依法治林,巩固成果。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林木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和爱林护林的乡规民约,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创建成果。
5、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宣传部门要制定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公益广告、新闻媒体、信息平台、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的意义、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主要措施等有关内容,提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和参与创建工作的热情。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单位要通过在辖区及公共场所张贴创建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制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参与,合力共建的浓厚氛围。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二篇: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线路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线路
2007年9月5日中午老街就餐:
1、新镇路→青年路→老街→天香楼
2、七莘路→南西塘滩→天香楼
第三篇: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主要事迹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主要事迹
全民参与 共建和谐
打造高品位现代化绿色生态市—山东省**市造林绿化主要事迹
**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000华里,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海经济和口岸双开放城市之一,拥有石岛、龙眼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全市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辖12个镇、2个管理区、10个街道办事处,858个行政村,总人口66.5万。1988年撤县设市以来,**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市的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谐发展,将造林绿化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结合,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相结合,向绿化要形象,向绿化要竞争力和生产力,逐步形成了“村庄鸟语花香,道路园林美景,海岸黑松林立,社区开窗见景,远郊青山绿水,城郊绿色长廊,城区绿地花园”的绿化格局,进一步改善了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山东省首位。截止XX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420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7.2%。全市20多万亩宜林海滩和数百座大小山头已实现了全面绿化,千里海岸线上建起了比较完善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基本
形成了山丘、海滩、河岸、道路、田间、城镇“六位一体”的造林绿化格局。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建起了槎山、伟德山两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一处国家级大天鹅自然保护区,一处地级自然保护区和一处地级森林公园,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XX年荣获“首届CCTV中国魅力城市”荣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全民绿化意识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将其纳入工作计划和中长期规划,重点规划,统一部署,优先发展。成立了市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市的绿化工作,主任由市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并在市林业局、建设局等部门设立专门的科室分别负责林业造林绿化和城区园林绿化及管理工作。各镇、街道办事处设有林业工作站,全市上下形成了组织健全、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多层次绿化工作组织领导体系。近年来,全市各级始终以“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为目标,每年都把绿化山川、美化家园作为重要工
程来抓,做到一年四季都造林,组织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积极性。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领导精力到位。每年的造林绿化规划,市委、市政府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主要领导亲自审核,方案确定后,召开专题大会进行动员,统一部署全市的造林绿化工作。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带领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参加植树活动,市直各部门也都按照各自分包的绿化任务,出人、出力、出钱,积极开展造林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带动作用。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绿化工程,市领导亲自组织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就地解决困难和问题。造林任务完成后,市委、市政府还组织各镇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巡回观摩,促进了全市造林绿化平衡发展。二是工作力度到位。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造林绿化列入全市的重点工程,并对工程分包领导、主要实施单位、项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进行具体分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绿化责任状,把造林绿化任务分解到各镇区、各部门,逐级抓落实。市里还把造林绿化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纳入机关岗位责任制考核。市督查考核办公室定期对重点绿化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督导各单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绿化任务。三是资金投入到位。主要采取“五个一点”,即:财政拨一点、各单位出一点、个体投一点、干部群众义务植树献一点、招标省一点的办法,全方位、多元化筹措资金。在财政投入上,近年来,每年直接投入资金都在4000万元以上;在社会投入上,按照“谁栽植、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由承包单位承担绿化所需费用,对不能参加义务植树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以资代劳。在个体投入上,对旱薄地实行退耕还林的农民,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奖励政策,规定成片连方达到30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对重点绿化工程,一律进行招投标,实行比价采购和施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人员发动到位。为调动各界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本着“思路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参与大众化,效益社会化”的原则,常年不间断地开展绿化宣传活动,宣传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法定性、全民性、义务性和公益性,提高广大市民的绿化和生态意识,增强广大市民参加植树造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了“爱绿、护绿、造绿、养绿”的良好风尚。几年来,在市绿化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林业部门组织开展了“绿色小康镇、村”建设,把造林绿化与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改善人居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工会组织开展了“城市庭院绿化”活动,发动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单位,重点在城区空闲地大搞庭院、单位绿化;团市委组织开展了“青春、绿色、家园”活动,重点实施农田林网建设;民政部门组织开展了“生态墓区”活动,共绿
化墓地120多处,栽植各类树木5万棵;妇联组织开展了“村在绿中”活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动妇女和群众营造围村林、致富林,户均植树20棵。市直部门、重点企事业单位结合义务植树开展了“包山头绿化”活动。在农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积极引导与扶持,围绕“村在绿中”这一主题,重点实施了农田林网补植完善、围村林建设、庭院绿化、生态墓区建设、致富林建设、地堰绿化、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一系列工程,绿化美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坚持科学规划,构筑全市绿化总体格局
**市把造林绿化与全市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规划设计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和大手笔、高品位、多元化思路,追求大色块,突出规模效益;追求多样化,注重绿化效果;追求精品化,做到精益求精。
认真编制实施绿化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林业部门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深入镇村和山头进行认真调查设计,先后编制了《**林业“十五”发展规划》和《**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每个阶段的绿化任务。按照“山顶黑松戴帽,山腰针阔混交,山脚干果环绕,山下果树成片”的原则编制了《**市退耕还林及荒山绿化总体规划》。按照主林带以高大乔木为主,副林带以乔木、灌木相
结合,形成乔、灌、草相辉映的立体复层绿化带的原则编制了《**市绿色通道建设规划》。建设部门综合考虑了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的绿化布局,编制了《**市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从宏观上科学指导城镇绿化建设,注重整体与局部的衔接,努力将各个绿化区域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绿化脉络,做到了“以绿绕城、以绿连镇、以绿环村”。
严格控制绿地范围,切实加强“绿线”管制。一方面,认真搞好现有绿地保护,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明确界定出应作为城市绿地的区域,使之成为绿化建设和执法管理的依据。在工程建设中,严格实施“绿章”制度,凡不加盖“绿章”的项目,不准开工,不予验收。对违反“绿线”管制、侵犯绿化建设用地的行为一律严肃查处,并记录在案,作为今后评定单位资质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加强区域绿化指标控制,先后制定实施了《**市城市绿化办法》、《关于提高住宅小区设计质量的通知》和《**市城市规划设计技术指标规范》,对建设工程绿化比例做出明确规定:城市干线两侧绿化带宽度控制在50米;生活区、办公区和公共区的新建与开发,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40%。老城区拆建,绿地必须一次到位。
三、突出发展重点,加快推进造林绿化进程
一是加快荒山造林绿化进程。XX年,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各镇村的每个山头,对适宜植树的地段逐个进行详细勘察,将所有适宜绿化的荒山、疏林地重新进行规划,把绿化任务层层分解,实行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三包一不变”政策,即:包栽、包活、包管护,一包五年不变,从而加快了山头绿化速度,仅用2年左右时间,高标准完成山头绿化面积2万多亩,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快绿色通道建设进程。按照国家四部委的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绿色通道建设列入重点绿化工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并层层签订工程建设责任书,实行工程建设领导目标责任制。为确保绿色通道建设质量,由市林业局牵头,会同公路、城建、土地、水利等部门以及通道沿线各镇组成联合规划班子,按照“四个结合”即:经济林、防护林、风景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逐段实地进行勘察设计,力求做到适地适树,布局合理。栽植过程中,坚持用大苗、用好苗、挖大穴,浇足水,培好土,并指定专人管护,直至成活。对绿色通道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实行路随地走,林权到户,收益归农户;引进市场化造林新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连片承包经营管理,在不影响道路景观的前提下允许拍卖、继承和转让,实现了社会、政府、企业、农户多赢的局面,从而调动了各方面参与绿色通道建设的积极性。先后实施了南北环海路、309国道、威石路、成大线、石烟线、荣乌高速连接线等20余条重点道路的绿色通道建
设工程。截止XX年底,全市新建绿色通道已达514.3公里,县级以上公路全部完成高标准绿色通道建设,共栽植各类树木400多万株,花灌木4000多万棵,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三是加快沿海防护林建设进程。我市地处沿海,海岸线长达1000华里,历史上肆虐的海风和沙尘曾经吞噬了“就庄十八疃”。为了降服肆虐的海风和沙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就开始在千里海岸上播绿造林。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建起了27.5万亩的沿海防护林,为**大地筑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重点对海防林进行了连带补缺,对断线少林地带进行连线补网,先后实施了北环海路内侧、南我岛至瓦屋石渔业公司沿海滩地、天鹅湖潮间带、好当家沿海滩地等重点防护林建设,修复完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45公里,绿化面积6700亩。特别是北环海和南我岛至瓦屋石滩地绿化,工程规模大、档次高,共栽植1.3米以上大规格黑松20多万株。四是加快城镇绿化进程。**市以建设“碧海、蓝天、绿地、花鸟城市”为目标,自1996年开始,连续实施了十一轮城建十大系列工程,并把城镇绿化美化作为重中之重的工程来抓,每年都组织大规模的造林绿化活动,城镇绿化美化焕然一新,全市每年用于城镇绿化的资金都在亿元以上。XX至XX年,城镇共新栽植各类乔木600多万株,花灌木4000多万株,相当于XX年前总和的20
倍,新发展草坪绿地2042万平方米,相当于XX年前的18倍。市驻地建成了以成山大道、伟德大道、荣山大道、荣安大道、青山路、观海路六条总长42公里绿色长廊及海滨公园、十里河公园、新世纪广场、政府广场、植物园、凤凰湖观海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城镇绿化精品工程,城镇交通主干道都完全实现了高标准绿化美化;城区绿化覆盖率也由XX年前的32%提高到42.5%,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五是加快速生丰产林建设进程。为进一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使速生丰产林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实施产业化经营,扶持重点,示范带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截止目前,全市速生丰产林已从XX年的0.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6万多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六是加快林业育苗发展进程。把育苗业作为加快我市绿化美化步伐,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林业育苗,截止目前,全市林业育苗总面积达到13000多亩。为加大对全市林业育苗业的指导,我们于XX年建立了100多亩的林业科技示范园,有针对性地引进培育一些适合当地栽植的优良绿化品种,为全市育苗业树立了样板。同时,还成立了**市苗木花卉协会,对林业育苗产业实行宏观管理,使全市的林业育苗业逐步走上良种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加大管护力度,努力维护造林绿化成果
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既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多年来,**市始终把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长抓不懈。一是强化宣传。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林业法律、法规,了解保护森林资源对林业建设的长远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把保护森林资源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强化宣传舆论攻势。首先是运用行政手段宣传。制定出台了《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关于护林防火工作的通告》等一系列保护森林资源的规定,广泛张贴,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是运用传统手段进行宣传。每年护林防火期来临之前和新的林业政策出台时,都及时出动宣传车,深入镇村和集市进行巡回宣传,散发有关宣传材料,平均每年出动宣传车辆40多次,散发宣传材料2万多份。第三是运用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广播、电视、报纸常年开设爱绿、护绿专栏,内容涉及林业建设的方方面面,既有正面教育,也有反面警示,尤其是对一些破坏森林资源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起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安定一方”的作用。二是加大投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0年不修枝、20年不砍伐”,将30多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部死封,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在各大林区进山入口和显要位置设立护林检查站7个,永久性封山育林碑牌400多块;在全
市范围内招收录用了300多名专业护林员,组建了3支40多人半军事化管理的森林管护中队,配备了摩托车、对讲机等现代化设施;投资100多万元,在最大山系伟德山安装了两处护林防火电视监控设施;投资80多万元,购置风力灭火机100余台,2、3号灭火工具5000余把。另外,每年都要投入资金150多万元,购置生物药剂,更新机械设备,用于林木病虫害防治。三是严格执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决定》,依法行政,依法办案,严厉打击各类毁林违法犯罪行为。各有关执法部门还结合实际制定了重大案件合议制度和不同案件分工负责制度。从立案时间、调查取证、定性、处理结论、送达等若干环节上严格把关,形成了领导、群众及执法人员三位一体的有效监督机制,实现了林业执法民主化、法制化、程序化,保证了依法行政和案件查处工作的客观公正。四是强化管理。在城镇绿地管护方面,建立健全了城市绿化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部门管理责任制、“三包”管理责任制以及社会参与激励机制,将绿化养护责任层层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确保了城市绿化管理及时到位,不留死角、没有盲区。同时,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出版了《**古树名木》一书,对现有近百株古树名木进行了登记建档,并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妥善保护。
第四篇: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镇情况的自查报告
庆云镇人民政府
庆镇政字[2012]3号
庆云镇人民政府
关于创建全省绿化模范镇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绿化委员会:
为切实做好全省绿化模范镇创建活动,庆云镇根据《关于创建‚山东省绿化模范镇(乡)工作的实施意见》,专门成立了创建全省绿化模范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庆云镇创建全省绿化模范镇实施方案》,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全镇国土绿化工作。对照全省绿化委员会印发的《山东省绿化模范镇(乡)创建标准》,我镇逐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庆云镇位于庆云县城乡结合部,总面积46平方公里,辖16个社区、4个行政村,3.1万人,8980户,耕地面积3万亩。
通过招商引资,已先后引进项目20余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在民营经济发展上,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拉长产业链条,逐步 形成了由化工业、装备制造业、体育器材、电力器材、电子配件、食品加工等产业组成的六大主导产业,通过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东方数控、世纪星文体器材等骨干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纳税能力逐步增强。其中鑫河化工年纳税能力在千万元以上。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小商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展迅速。在农业产业化推进上,已发展鸭、鸡、鸽、猪及蔬菜等种养基地、小区26个,大户355个。在社会事业发展上,不断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设服务窗口11个,真正实现‚一条龙‛服务,综治维稳中心效能不断发挥,成为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平台。由于工作成效突出,先后获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环境优美乡镇‛、‚省级文明镇‛、‚市‘五个好’乡镇党委‛、民营经济强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及全县重点工作多项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庆云镇高度重视林业生产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该镇实际,以标准化枣园、农田林网、绿色通道、村镇绿化、特色经济林、优质苗木基地六大工程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到2011年末,全镇林木覆盖面积达到1932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40%以上。2009年植树33万株,林木覆盖率提高2.2个百分点;2010年植树48万株,林木覆盖率提高3.2个百分点;2011年植树30万株,林木覆盖率提高2.0个百分点。经过三年的努力共植树111万株,新增折实造林面积666公顷,林木覆盖率提高7.4个百分点,达到45%,实现了我镇林业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科学规划,狠抓落实。搞好国土绿化,不仅是省市县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庆云镇抓好林业绿化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有之路。为此,庆云镇党委、政府提出‚以生态建设为主体,以经济学、景观学为基础,以美化、绿化生活环境为宗旨,创新发展型林业产业机制,按照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具体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庆云构建成以绿色通道为主体的林业综合生态体系‛的指导思想,建设和完善农田林网 2400公顷,90%以上的村庄驻地绿化水平达到市级绿化标准,发展特色经济林生产基地 160 公顷,繁育绿化苗木 400 公顷,发展速生丰产林 200 公顷,使全镇林业覆盖率达到42%。
林业发展规划的发展思路是清晰的两条线。一条以生态体系建设为主轴,通过建设绿色通道搭建起全镇生态林业主框架,通过发展林网、沟、路、渠绿化建立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通过开展城镇村庄绿化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另一条线以产业发展为主轴,大力建设特色经济林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良种苗木基地。围绕着二条线,着力抓好‚四个结合和四个突出‛。即农田林网与沟、路、渠和土地改造等工程建设相结合,突出网化,不留空档;村镇绿化与村庄房、路、水、电等规划改造相结合,突出适地适树;经济林与市场,加工企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用材林发展要与荒洼碱地改造相结合,突出基地化、高效化,为‚生态庆云‛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明确了任务。到2011年底,全镇有林地面积1932 公顷,森林覆盖率42%。
(二)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实现庆云大地园林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造福子孙后的利民工程。设立全县‚渤 海明珠,绿色庆云‛建设动员大会电视现场直播分会场,组织全体脱产干部、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分会场收看,千家万户的农民群众在家里收看了会议。同时利用电视台、报纸以及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制作发放林业生产宣传手册7000余本;各村也通过高音喇叭、宣传标语、入户发动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宣传,农民群众植树积极性空前高涨,实现了由‚要我造林‛到‚我要造林‛的转变,营造了林业生产全面发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绿化造林、建设生态庆云的强大合力。
(三)深化改革,落实政策。多年的造林实践证明,林权制度和生产经营体制的滞后是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林存活率低的根本原因。庆云镇立足实际,创新林权制度、落实林地政策,落实树随地走,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进一步放开搞活林地使用权,允许继承转让,使造林地块到户,树树到人,真正做到地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充分调动林木生产经营者投资造林的积极性。同时,土地开发资金、财政支农资金都要向林业倾斜,支持林业发展。抓以工补农、以镇带村、单位帮扶等有效手段加快新农村绿化。通过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绿化投入机制,近年来,全镇植树造林成活率96.7%,保存率95.1%。
(四)示范带动,全面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庆云镇成立了绿化委员会,镇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绿委会主任,下设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挂靠林业站,在县绿化委员会的领导下,落实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政府关于造林绿化的决策及具体事项,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督促调度落实全镇的造林绿化工作。每年植树节,都组织大 4 规模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党政主要领导建有绿化示范点。团委、妇联、工会等组织大力开展营建‚青年林‛、‚三八林‛、‚职工林‛活动。据统计,2011年,全镇义务植树13万株,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98.3%,建卡率98%,人均植树5株以上。
(五)实施重点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实施农田林网工程。按照平原地区农田林网标准,网格面积严格控制在200—250亩,盐碱洼地林网网格面积最大不超过300亩,主副林带配置合理,四边闭合,宜林网农田98%实现林网化。二是绿色通道工程。205国道、315省道、马颊河每侧延伸200米建设绿色通道;战备路、高杨路每侧延伸100米,村村通、主干河渠每侧延伸50米,斗级沟渠每侧植树两行以上。三是村庄绿化工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高标准绿化示范村为载体,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按照规划要求村庄周围空地全面绿化,围村林宽度不低于20米,根据条件可辅以花、灌、草;90%以上农户房前屋后适宜植树绿化的地方,全部适时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40%,实现了‚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的生态效果。四是苗木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一陈、二陈等村庄苗木产业的辐射作用,发展苗木基地达4000余亩,精心打造全县‚苗木大镇‛和‚鲁北苗木集散地‛。
(六)依法保护古树名木和林木资源。大力开展《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格按照林木采伐和林地占用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和审批制度,全镇从未发生森林火灾事故和严重滥伐林木和侵占、破坏林地、绿地现象。积 极搞好野生动物保护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重视古树名木保护,按照《庆云县古树名木暨生态树保护管理办法》,对全镇200余株古树名木及生态树进行了挂牌保护,建立了档案,规定了保护范围。全镇没有发生采挖、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现象。
(八)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庆云‛建设目标,积极开展绿化生态宣传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以生态工程创造优美环境。实施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坚持以‚绿‛为主,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提升绿化的质量和品味。二是以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知识。成立宣传队伍,拍摄生态宣传专题片,出版宣传画册,印刷宣传彩页,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利用植树节、爱鸟周、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宣传生态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公民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85%以上。群众对创建‚全省绿化模范镇‛的支持率达90%以上。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造林绿化提供组织保障
庆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发展经济靠工业,改善环境靠林业‛的发展理念,将‚生态庆云‛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一是组织健全。专门成立了林业生产指挥部,由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做到时间、精力、人员三到位。二是责任明确。逐级签订林业绿化工作责任书,明确各工作片长是本辖区林业绿化工作的第 一责任人,社区(村)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各片长要对林业生产负总责,必须深入一线,盯在一线,将任务分解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机制有力。实行了分管书记包片、脱产干部包村责任制,负责解决各社区(村)林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四是检查督导。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督查小组,深入田间地头真督实查,严查那些推诿应付、作表面文章、工作标准低、进展节奏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社区(村)和个人,对工作不到位的,责令其主要负责人到现场解决问题。每年都邀请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到绿化现场对林业生产进行监督和评议,评议结果做为考核社区(村)林业生产工作的重要依据。五是奖惩兑现。为促进全镇林业绿化工作扎实深入推进,庆云镇将林业绿化工作列入了农村重点工作考核,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奖励政策。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林业生产先进单位,对标准完成好的社区(村)给予通报表扬,在全镇经济会议上进行表彰并给予资金奖励。
经过认真细致的自查,我们认为我镇各项创建指标均达到了省绿化委员会规定的全省绿化模范镇的标准要求。为此,特申报全省绿化模范镇,请县绿化委员会转呈市、省绿化委员会对我镇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特此报告。
第五篇:金坛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最后稿
绿 遍 金 沙
„画面快闪金坛绿化成果‟
„打出片名‟绿遍金沙
„画面出金坛美丽风景和人文典故相关镜头‟ “一壶天地开仙境,百里风烟入画屏。”在美丽富庶、经济发达的江南水乡,有一座城市如明珠般熠熠闪光。她就是华老故里、玉裁家乡,古称“金沙”的金坛。
金坛国土总面积976.6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下辖7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她西枕道教圣地茅山,南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洮湖,北临长江,东与苏锡常“金三角”联袂成片,素有“江东福地”、“吴中门户”等称誉。
改革开放的大潮,使金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先后迈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首批小康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全国生态示范区等行列。
蓝天,碧水、叠翠。近年来,金坛正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要求向“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冲刺!
科学发展,规划牵动„字幕‟“以城乡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环城、河道、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公共绿地、景点建设为重点,以单位小区庭园绿化、农村四旁绿化和林业带为依托,形成总量适宜、分布均匀、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的绿地系统”,《金坛市绿地系统规划》描绘了金坛着力打造的芳草如茵、树木葱茏、繁花似锦、洁美文明的绿色家园。
组织保障,全民行动„字幕‟近年来,金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绿化的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绿化办、园林、农林、建设、水利、环保、城管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镇(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组织网络。
每年3·12植树节,金坛市委书记和市长都亲率四套班子领导、各部委办局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树,建立了面积达200多公顷的“领导义务植树示范点”。全市各级直接参加义务植树人数年均超过20万人次,植树百余万株,还有更多的人通过绿化捐款和认养绿地来支持义务植树。“植绿、爱绿、护绿”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有效投入,绿潮涌动„字幕‟近三年来,金坛累计投入6亿多元,大力构建绿色生态系统。目前,生态林面积达到7005.7公顷、经济林4946.9公顷、用材林353.4公顷、城镇绿地997.2公顷、各类花卉苗圃5300多公顷。通过城市出入口和绿色通道建设、绿色家园建设、绿色基地建设,金坛形成了城乡绿化一体的鲜明特色。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绿地率35.9%。绿色金坛既延续着千年水乡的卓越风姿,又以浓郁的现代绿化迎接八方宾朋。
经过多年的努力,绿色在金坛的每一寸土地延伸,浸染了每个人的心灵,形成了上下联动搞绿化,城乡一体共发展〔字幕〕的喜人局面。
城市绿化,亮点凸现(字幕)丹阳门路、丹阳门北路、东环一路、南环一路等园林式道路清爽怡人,华罗庚公园、愚池公园、春风公园、城南体育休闲公园、江南农耕园等公园绿化倩丽多姿,金沙中心广场、青年广场绿化各具特色。2006年,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为144.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1.5平方米。
乡镇绿化,精品叠出(字幕)尧塘、薛埠、直溪和朱林等小城镇绿化各领风骚,涌现出田伟公路花园、薛埠游仙湖公园、建昌休闲广场等绿化精品。2006年,全市小城镇拥有各类绿地面积达344.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9.1平方米。
道路绿化,堪称样板(字幕)绿色通道和城市出入口绿化工程建设坚持“整体规划、因地制宜、控制成本、讲究实效”的原则,实现了“空间大起来、道口绿起来、灯光亮起来,景观美起来”的既定目
标,成为常州市绿色通道建设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在常州市评比中荣获综合奖(一等奖)的最好成绩。
河道绿化,水亲人和(字幕)人们形容金坛 “两山两水六分田”。全境纵横交错的河道为绿化事业铺开辽阔手笔。投入500多万元,建设中下游长江防护林480公顷,构建城市绿色屏障;压缩长荡湖围网养殖面积1500多公顷,营造生态湿地269公顷,从源头关爱生命;以自然山水形态为主,将河面、绿地、河中小岛融为一体,巨资打造占地80多公顷的集体育活动、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全市规模最大的开放式主题公园――城南体育休闲公园;经过绿化改造的丹金漕河、金花河、电胜河、白龙滩、下塘河等也是一派“人在花中走,柳在岸边行”的美景。
村庄绿化,风光无限(字幕)尧塘镇红旗村、金城镇白龙荡村、薛埠镇河口村等园林式村庄,满目皆绿,四季花香,尽显农村田园风光。直溪镇坞家村、指前镇旭光村还曾被评为“绿化造林先进千佳村”。与此同时,久红生态农业观光园、明日农庄、向阳水乡、白龙山庄„„一座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园林式生态农庄如雨后春笋,成为村庄绿化最亮丽的风景线。
单位小区绿化,展现人文情怀(字幕)“推开窗户是花园,走出家门是公园”、“百米之内,必有芳草”,按照这样的理念,金坛市大力实施“262”工程,加强对老小区和单位绿化的改造,使20%的小区、60%的单位绿化达到省、市级标准,其余20%绿化有明显提高。迄今为止,已拥有省、市级园林式单位42家,园林式居住区25个,近70%的单位和居住区绿化达到了市级以上绿化标准。
林业“两防”,捷报频传(字幕)“峰从云间出,烟自幽谷起”,金坛西部的茅山,林深泉清,云蒸霞蔚,森林资源也较为丰富。近年来,金坛市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开创新局面,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高标准通过省市林业主管部门验收;森林资源普查多次受到上级嘉奖;森林防火,更是连续两年实现“零火警”。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进,文化与绿化相融”(字幕),将厚重历史、自然山水、地域特色与现代绿化有机结合,是我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重要特色。
位于城南风景区的愚池公园系大型文化民俗公园,园区内的段玉裁纪念馆、金坛博物馆、华罗庚纪念馆等与景区的亭、池、堤、桥、水榭融为一体,博古通今,数理天下,一路走去,和风扑面,鸟语花香,车行其上,水随车走,让人感觉进入梦里水乡。
位于市中心的华罗庚公园,园区内山水相依,古树名木繁多。市西南龙山公园内古迹与竹景园、碧波映莲等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凭添无数神韵。
江南农耕园将农耕文化展示与现代园林艺术有机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园区内栽植各类植物达84个科,184个属,1100余种,其中濒危植物品种25个。
“山为锦屏何须画,水作琴声不用弦”是茅山风景旅游名胜区的真实写照。这里占地36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季相变化多彩,四季景色各异。动植物资源丰富,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等植被枝繁叶茂,植物资源达8纲163科。茅东水库、牛头山水库、东进水库、海底水库,山、水、林相映成趣。
山水灵韵互动,名木古迹传情。„字幕‟
“市树、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优秀文化的浓缩,也是城市繁荣富强的象征。2004年10月28日召开的金坛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命名榉树、紫薇为金坛市市树、市花。他们作为金坛城市的一种标志,已更为频繁地走进金坛人的视野,走进金坛人的生活,走进每一个金坛人的精神世界。
雕梁易构,古树难成。金坛境内有千年枸骨、六百年的银杏、五百年的国槐、百年腊梅和茶树等47棵古树名木,金坛人视之为珍宝,通过建档立卡,分级管理,古树完好保存率达100%。
绿色金坛,魅力金坛!如今,当你漫步于街头巷尾,目睹的是青翠与繁华;当你驻足乡间小道,享受的鸟语与花香。
山青水秀天更蓝,花红柳绿人更美。金坛正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
县(市)作为促进发展的有效载体,用绿色和鲜花把整个家园装扮得更加美丽,让城乡百姓充分享繁荣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