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推荐)
东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
与思考
摘 要:近几年来,东阿县新农村建设思路进一步清晰,“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农村生产有所发展,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优化;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整体推进的基础扎实。总结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对于今后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成效 经验 新型农民
从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到现在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为了扎实推进我县的新农村建设, 为县委县政府领导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近日,笔者深入县直各部门及乡镇农村,就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规划得当,新农村建设思路进一步清晰
各地新农村建设在往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细化了设计规划。调查所到之处,都明确了经济发展思路,确立了主导产业,着力于绿色、特色产业开发,实施品牌战略。通过规划建新房,或者通过危房改造,房屋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县已有部分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县城“四关一街”及周边村、高集镇庙扬村、刘集镇牛屯、姜楼镇的陈店等,普遍呈现出街道宽敞,住房整齐,新村格局方正的良好面貌,不但改善了旧村容貌,而且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二)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实力得到增强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去年,我县实现农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5%。粮食总产达到5.37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新增无公害蔬菜基地2处,面积达到8万亩;新增畜牧养殖小区40处,多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得到试点推广。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省级1家、市级6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3家。为持续、健康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收入增加,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通过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等措施,我县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去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69元,增长16%。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新建农村中小学4处,远程教育系统实现“校校通”。农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绝大部分行政村安装了宽带网线,电视、电话、摩托车、电动车等现代物品已进入大部分农村家庭。
(四)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基础扎实
县委、县政府制定并落实了新农村建设领导成员办点制度,领导班子挂点领导和驻点的县直单位纷纷深入挂钩村,与乡村干部一起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方案,并在人、财、物力上给予大力扶持。目前,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成效突出,刘集镇的位山、工业园区的张汉吴村的建设享誉全国。这些示范点普遍呈现出新村格局方正,街道宽敞,楼房整齐,不但改善了旧村容貌,而且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的经验与启示
(一)有一套科学、长远的规划,并形成规章制度
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形成制度和规范,建立长效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二)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积极带动作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好政策,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好政策必须要有好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来执行。因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作用。通过村组干部勤劳致富的示范作用,提高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形成农村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
(三)有一套好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
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凡是新农村建设好的村庄,都建立健全了一套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他们共事讲团结,班子成员之间能够坦诚相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议事讲程序,干事讲责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障。
(四)有一种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一个村如果村风正、民风醇、邻里和睦、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新农村建设就易于发展;反之,如果村风不正,就容易产生不安全因素,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各示范村普遍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及时公开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村级财务、计划生育指标、田地承包、救灾款物的发放等情况,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快了民主管理进程。
三、当前影响我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
我县农民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差,思想观念落后,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例如,我县外出打工的农民不少,但回乡创业的不多;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全县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二)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我县的农业总体上加工能力低、综合效益差,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畜产品养殖、加工业等过程中,更多地只追求数量的增长,忽视品牌的建立和塑造,与此同时,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精深加工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例如,我县木材资源丰厚,但对木材的加工上仅仅限于“旋皮子”这种单一粗浅的产业模式,水平发展很低。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实力弱,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对整个县城的经济带动力弱。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吸纳的就业人员有限,农村非农劳动就业比例平均还不到11.5%,有些乡镇比例甚至不到1%。这是制约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难以发挥
农民工外出打工,往往被美其名曰“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实际上却是农村劳动力流失。尤其是金融危机前,我县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分男女全部出走,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尽管农业税免税和各类补贴等优惠政策,农业生产还是因劳动力缺乏只能维持粗旷性经营,甚至大面积的粮田用来种树。由于村庄仍是农民生存之所,并将长期存在,劳动力流失使乡村因失去建设主体陷入衰败和解体的境地。
四、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及措施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这次调查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凡是农村经济活力强的村庄,农村中的各种问题就比较好解决,农民工外出问题就有可能转为“回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因此,县政府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上。各乡镇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形成“一村一品”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建设。一是要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二是要培育产品基地,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布局,形成优势产业带。让优势区域发展种粮大户,让粮农和非粮农的利益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保护。三是要增创特色农业品牌,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扬长避短,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选择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象鱼山乡的大米、西瓜,姚寨镇的蔬菜,大桥镇的黄金梨等在东阿都很有名,可以通过举办名优农产品展销会的方式,提高我县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促进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确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解决好经济作物、养殖产品的销售问题,为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创造条件。现在我县几个较大的批发市场如刘集的西瓜市场、姚寨的蔬菜蔬菜、环球的农产品市场等都已初具规模,今后要继续搞好这几个批发市场的建设,规范市场管理,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二是要继续做好对外劳务输出工作、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的机会。增收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民就业困难是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对外劳务输出是在短期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今后这一工作仍要做好。三要搞好农村服务,促进农民增收。集中为农民搞好融资服务、信息服务,通过各类不同形式的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在就业和生产经营中缺信息、缺资金、缺技术、缺知识、缺销路、缺保障等问题。
(三)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对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培育新型农民,一是培养学习型农民,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巩固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确保每个适龄人员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报刊杂志、图书资料、电脑网络的作用,加快培养学习型农民的进程。二是培养科技型农民,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县党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作用,用好村级文化教育阵地,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三是培养文明型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农村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道德教育,建立乡村文化义务宣传队、广泛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活动。如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星级文明户”,“科技在农家”活动等等,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赌博、迷信和计划外生育等行为。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
我们要结合自身实际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安居乐业、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目前,随着大批青壮年人口流入城市打工,乡村留守人口大多是老弱病残者,尤其是农村治安和文化生活状况恶化。农民工进城不是真正的城市化,他们更多的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廉价劳动力。经济发生危机时,他们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如果乡村社会的基础得不到重建,这些受过城市文明侵染的农民工将难以接纳乡村和被乡村接纳。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水利建设工程,以解决“饮水难”、“灌溉难”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防洪抗旱能力提供水利保障。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要在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实施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积极做好聊泰铁路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着力抓好铜鱼路升级改造。三是加快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镇级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硬件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一是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双重机制。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县农民老年保障的主要形式,这是农村社会的现实选择和国家的强制性法律义务。但是,我国农村正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农村社会保障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实行了多年,在我县尚未大面积落实,这严重制约着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多渠道筹措农村统筹基金及养老基金。采取国家出大头、地方拨一点、农民自己出一点方式,将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带入实质性运行轨道,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状况,使城乡更加协调发展。二是要完善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贫困问题与疾病密切相关,大约50%的贫困是由于疾病造成的。近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了,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了,但是,急剧上涨的医疗费用大大超过了农村收入的增长幅度,相当数量的农民难以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因此,必须进一步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医疗费用基金,共同预防和治疗疾病,使农民不致因病致贫。
第二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我省阳江市平地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平地村实际的农村工作新路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平地村在这个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平地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的创新思路,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这里有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原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三万元,到今年超过了20万元,原来是02年不足3万元,经过三年有2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02年的三千多块钱,到去年年底的4049元。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05年村党支部被广东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个村的村风村貌得到较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平地村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说它是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我们有几个观点。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说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落实到共同富裕上。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治上坚持民主管理,激活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依托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这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大趋势。
二是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新要求。我认为第一点,我们要看到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三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化带动我们广东就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
第三个观点,体现了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战略角度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我认为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社会小康的一个总纲。四是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要求。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几个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是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距,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又加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和谐。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建设新体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实现农民富裕安康,农村文明和谐。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几个生动实践,几个部分来说明。
第二部分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看到广东省开始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点是从2003年开始,平地人抓住这一契机,首先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他们还采取聘任的方式选拔人才,促进班子结构的年轻化、知识化。
在阳江市委实施的“十百千”优秀后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发挥驻村干部帮扶指导作用,有效增强了村党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加强领导发展的能力,带领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用了很多办法来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这不展开说了。
第三是创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将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建设的动力。有四个创新,创新发展党员渠道,注重在致富能手、青年骨干和种养专业户中发展党员,能够带头致富,也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创新党员学习培训方式。创新党员发挥作用途径。创新党员的考评激励模式,实行村民评议党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固本强基,有效地改变了平地村原来班子不强、思想落后、发展滞后的(),这是以固本强基为发展契机。
以“三化并举”为实现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省委和市委的指导下,平地村确立了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战略举措。一是实行“工业带动”、“工业富村”。以万象工业城为发展工业的先锋,盘活土地资源,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通过“土地出租、厂房出租、场地出租”等方式,吸引各地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目前,工业园已经开发土地138万平米,吸引了18家企业落户。同时,出租村集体用地,组织本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随着工业项目的增加,流动人口的积聚,村经济得到了兴旺。二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引进外地客商开发、引进龙头企业和异地党员联营合作等多种渠道,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村民种植经济作物146亩,产值达到250万元。另外一个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立了农业技术的培训室,与高校合作建立农业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平地春雷网,通过信息化促进农业的市场化。
三是改旧建新,推进城镇化建设。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村,一方面搞好各个村民小组的硬底化、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了一个十万平方米,集办公楼、农贸市场、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社区卫生服务站、星光老人之家、绿化带、路灯、住宅、商铺等配套功能设施于一体的平地新村,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村的雏形。通过“三化”并举,平地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还促进了平地村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工人和公民的转变。
以民主管理为政治保障。平地村把民主作为建立新管理机制的灵魂,探索一条富有农村特色的“核心+民主”的民主机制,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个是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形成了重大事项“村班子拟定方案——村民酝酿——征求意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村民自治机制。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板凳会议”,也就是说大家带板凳来议论,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第二是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一个是村委一个是党支委,确保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和村民自治的协调与统一。三是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完善了村务情况通报、村务工作征求意见、民主决策、进村入户等制度。四是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成立村务监督小组,规范村务公开,建立健全罢免卸任机制,由群众对村干部进行业绩考核和评议,实行罢免。通过生动深入的民主政治建设,村民对村务工作热心了,积极了,主动了,有效地凝聚了民心,调动了民智。
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个是培育新村民,树立新风尚。打造以“求变、求富、求强”为内涵的新“平地精神”,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宣传教育活动,“争当文明平地人”主题活动,提高村民的素质。活跃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卫生建设村组竞赛和卫生公约大家谈活动,增强大家的生态意识。加强了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优先发展了教育事业,已经投入了二百万元兴建平地新小学,建起藏书量一千多册的青年书屋,设立邹鹰助学奖学金,开办成人夜校。发展卫生事业,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参保率已达到52%。加强社会关爱,开展助困和慰问活动,建设星光老人之家。今天的平地村村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友好,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新的发展思路带来了新的发展成效。回顾平地村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我们认为可以有几点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做法和经验。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我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三个引导。刚才欧广源书记也提到,三个先导是观念引导、典型引导、政策引导,观念是在前面,观念问题关键是转变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观念不改变,还是等、靠、要,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调动自我的积极性和能力。平地村抓住了村班子和党员的观念改变,通过他们领导和带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了群众过去那种依赖的思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是第一点我认为他们很好的经验。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平地村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划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三年工作方案》,按照规划分布实施,通过这个规划我们看到平地村整个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建设的蓝图,我们可以看到平地村这样一个规划,可以成为全省固本强基一个示范点、农业示范村、园林生态示范村和著名的民营工业村,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促进。
第三,要坚持依托县域经济,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观念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个经济基础,没有经济物质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句空话,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来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物质基础了。平地村实施“三化并举”,正是把握了广东省和阳江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形势,抓住了地理条件较好、省级民营科技园坐落其中的有利条件,来整合资源,解决了经济基础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注重以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来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各项公共建设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平地村在发展中将筹集到的资金主要还是放在公共建设上,为农民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一方面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另外一个方面是加强公共事业的建设,为村民提供有力的公共保障服务。在工农统筹方面,坚持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篇文章一起做,一方面是发展园区工业,安置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一方面注重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支撑。壮大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平地村将农村的土地资源,采取集中创业的方式,整合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达到了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使得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解决了我刚才说的有钱办事的问题。这是他们的做法和经验第三点。
第四,要坚持上下联系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讲创新精神了。在平地村的建设过程中,当然首先是得益于固本强基中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了,党委、政府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农民积极参与,成为建设的主体。社会各界给予了资金、技术和知识等的帮助,成为新农村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部分,平地村的领导挂点推动,本身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有社会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将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在这个方面做的比较好,进步发展也是比较快。这是我们总结的四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个部分,我想说一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战略思考。有一点探索性质,不一定对。从平地村的实践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认为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一个是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的关系。这是我们概括的。我们根据平地村发展的启示,我们认为要协调好外源型发展和内源型发展的关系,既要重视外部资金的投入,更要重视壮大本地的经济。开始我们要招商引资、征地办厂打开局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还是要结合实际,既发展本地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品,这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二,既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更要着眼于就地发展。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村人口庞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记得温总理说过,中国农村人口很多,不可能都很快变成城市人口。将来的模式是这样的,就算去城市务工的人,他也是经常回到农村住的。这是一个特点。另外从国际的经验来说,就算是城镇人口占到了百分之八九十了,但是住在农村的人口会占到百分之五六十,德国就是一个例子。一个方面我们要想到农村要解决它的劳动力的就业发展与经济,第二要改变村容村貌,搞好农村的建设,让大家很高兴的像是住在城市里一样回到村里居住,将来如果平地村很好,我们广州人可能都会来这里居住了,当然可能交通有一点远。决定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人口,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第三要根据自身实际推进工业化,更要着力加强农业与农村自身发展。第四既要面向外部的需求,更要面向农民和农村内部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立足于满足农民与农村的自身发展需要来推进,同时也要瞄准外部需求来拉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第三,制度变革与主体力量培育的关系。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要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阶段成为投资建设和指导的主导力量,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纽带和平台。我初步了解,韩国也是这样。这些力量要组合好,要通过制度与组织的创新发展,形成壮大建设新农村的合力。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完善政府体制,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要加快农村组织的创新,从平台村的实践看,村委两班子实际上承担了组织农民的功能,从农民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来看,还需加强农民自身的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允许、引导、规范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比如说发展行业协会、农业协会等经济组织,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吸引能力、谈判能力、经济能力,而且还可以在一些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发展,有利于调和矛盾、提高素质、活跃文化氛围。要积极发展各种社会力量,平地村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力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源于政府推动,作为社会力量的自发性、专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应该在社会组织结构的调整中发育更多的中介组织,来发挥社会方面的作用。这是第三个关系。
第四个关系就是面向现代与传承传统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人文指标的统一。我们搞现代化不是以农村取代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眼于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第一,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貌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应该具有现代生活的健康特征,又具有传统社会的乡土风貌,不是说将城市的那种情况都搬过来。当然我们在传统的方面有一些东西要改,比如说传统的陋习、卫生习惯等,但是农村中的乡土特色、地方特色不能改,保护好地方的人文风情、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各有特色。第二,现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相结合,新农村的新农民必须是现代社会新公民,具有现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新的精神风貌。现在我们不要走弯路,现在很多农村民风很纯朴,传统好的东西我们要巩固要发挥,要在意识上和时代性上赋予新的精神风貌,比如说一些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等等,过去那种勤俭节约、诚信知礼等,我们要保持。第三,现代制度与传统风俗相结合,现代制度以其理性精神、契约化的形式对于农村村务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具有根本性作用,乡村的传统风俗以人情关系,、血缘和地缘等文化力量促进了乡村的和谐发展。平地村在加强现代民主制度的建设同时,就十分重视乡规民约的作用,把全体村民反复讨论,上下酝酿的“村规民约”变成村民的“小宪法”,规范思想和行为。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创造热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以推进,实现富裕、公平、安康文明的发展目标。
第三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我省阳江市平地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平地村实际的农村工作新路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平地村在这个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平地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的创新思路,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这里有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原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三万元,到今年超过了20万元,原来是02年不足3万元,经过三年有2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02年的三千多块钱,到去年年底的4049元。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05年村党支部被广东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个村的村风村貌得到较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平地村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说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我们有几个观点。第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说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落实到共同富裕上。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让每个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治上坚持民主管理,激活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依托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这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大趋势。
二是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新要求。我认为第一点,我们要看到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三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化带动我们广东就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
第三个观点,体现了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战略角度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我认为是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社会小康的一个总纲。四是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新要求。总的来说,我们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几个差距,我认为最大的差距是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差距,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高低、文化教育事业落后,又加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和谐。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建设新体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实现农民富裕安康,农村文明和谐。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几个生动实践,几个部分来说明。
第二部分是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看到广东省开始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点是从2003年开始,平地人抓住这一契机,首先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他们还采取聘任的方式选拔人才,促进班子结构的年轻化、知识化。
在阳江市委实施的“十百千”优秀后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发挥驻村干部帮扶指导作用,有效增强了村党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加强领导发展的能力,带领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用了很多办法来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这不展开说了。
第三是创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将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建设
第四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现在农村在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下面将针对一些问题浅谈一些粗略的见解。
一、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及心态
(一)总体认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立即引起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他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国家战略转轨,推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及少数国家因战略调整滞后造成发展缓慢的惨痛教训,适时地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于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近些年城乡差距的拉大,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村购买力不强,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必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搞活农村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从理论和实践上体现了两者的本质要求。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从实践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城乡一体的长远发展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新农村之“新”,正是体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上、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上、体现在统筹城乡发展格局上。总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完全符合农村实际,非常鼓舞人心。他们坚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目标必将实现。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上,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这次与五十年代提出的“新农村”概念主要有三个不一样:一是提出的背景不一样。目前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人均GDP过1000美元,总体上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就仙桃市而言,2005年,全市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04万,全市生产总值达153.02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5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7亿元,完全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二是内涵不一样。这次的新农村建设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全面。五句话,20个字,紧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命题,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三是目标和要求不一样,这次的目标更明确、更具体。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五新”上,即: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二)当前的心态。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基层干部群众是“既喜且忧”。基层干部喜的是新农村建设使“三农”工作有了新抓手;忧的是县市以下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设资金难以落实,担心重走“普九”的老路,同时担心政绩考核难以过关。基层群众喜的是农民有了新盼头,政府会有新举措,农村会有新变化。沙嘴办事处杜柳村村民王顺军喜笑颜开地对调研组人员说: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出力,群众受益”。忧的是公益事业要自己掏腰包,农民负担可能借机反弹。怕的是盲目铺摊子,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债务。还有少数农民群众则存在“急、怨、冷”的心态:一是“急”。期望值过高,恨不得马上建成新农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二是“怨”。有的地方群众看到电视上和周边村庄发展建设得比自己村好,埋怨本村干部争取不到政策资金扶持,没有找到致富门路;三是“冷”。有的村基础条件较差,没有致富门路,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漠不关心,冷眼相看。
二、当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总的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物质基础、实践基础。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
(一)认识上的制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建新农村就是修新马路,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是中央提出来的,我们这里经济困难,群众温饱勉强解决,没有能力建设新农村,应该由上面拿钱解决,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要马上将现有的自然村落拆迁,进行统一建设,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各地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
(二)资金上的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从调查的情况分析,资金上的短缺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限。“一事一议”筹资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对资金的需要,资金缺口大。三是地方配套的压力大。落实中央、省相关扶持政策,配套资金大,远远超过了市财政每年增长的可用财力。由于财力有限,部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为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进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三)体制上的制约。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致使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处于空白,这些都将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的缺位,直接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现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发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各级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议将农村小康建设领导小组归并到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制定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协调各部门的力量、组织推进实施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仙桃市的几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实践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要选好、配强农村支部书记,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要放手发动群众,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防止出现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绪。
(二)制定标准,科学规划。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涵相当丰富,对全国各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面小康的目标基本体现了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议省委、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在全面小康建设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尽快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性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村人口变动、土地整理、生产生活发展、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小城镇建设等实际进行科学规划。制定规划时应重点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求各地依据当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以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的原则。要按照“立足农村抓农村、跳出农村抓农村”的思路,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行谋划。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将新农村建设与“百镇千村”计划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将新农村建设与“阳光工程”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尤其要注意将农村区域调整中心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以及水利、电力、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起来进行规划,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当地政府“主政一方、造福一方”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防止单独的政府行为、干部行为。四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延及子孙的持久工程,决不能单兵突进,急于求成;要将农村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分阶段规划,循序渐进地实施。
(三)重点突破,试点先行。针对实际,当前要抓好以下五个“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以产业扶持为突破口。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离开了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持,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稳步、持续推进。二是要以“一建三改”为突破口。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圈,是农村实现循环经济、改善村容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突破口。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农民,要加强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四是要以化解农村债务为突破口。村级债务是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化解。五是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围绕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实施“村村通”等为契机,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同时,要采取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办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要依据平原湖区、丘陵、山区;城郊、偏远乡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分别选择不同的典型,进行重点扶持,总结经验后,在全省推广。
(四)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温总理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这是今后几年经济工作上的一个大动作,一个战略性举措”。这充分表明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从我们在仙桃市调查的情况看,他们要求中央和省两级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要求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重点扶持一批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要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要求国家加大对中部地区“村村通”公路的扶持力度,将现在每公里补助7万元,提高到每公里补助10万元;同时要加大对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入。三是加大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农村“一建三改”的扶持力度,要求国家在减少“一建三改”项目的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加大对我省的资金扶持力度,将户用沼气池的补助标准由现在的1000元,提高到1500元。四是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国家要求在2008年全面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希望中央支持我省提前完成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要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将我省开展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与村级文化室的建设一并进行,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五是加快探索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在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尽快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建议国家尽快实施农村保障体系试点,并将我省列入农村保障体系试点省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建立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引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要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第五篇:常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常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常德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市政府农村办主任 贺丽君
编者按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要强化“一化三基”的战略举措,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出台已三年多了。三年来,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状况如何?成果如何?
不久前,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村办公室对此专门组织了调研。经他们推介,本报今天特刊登常德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市政府农村办主任贺丽君同志的调研文章,介绍常德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和经验,展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部分成果,以期对我省新农村建设有所促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三年前,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出台不久,来湖南任职不久的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在当年的省党代会上寄语常德市委代表团,希望农业基础较好的常德市能下决心探索一条适合湖南实际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常德市地处湘西北,素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辖9个区县(市)、207个乡镇、3858个村,总人口608万,其中农业人口460万,耕地面积700万亩,林地面积1200万亩,可养水面130万亩,农业资源条件较好。就全国而言,是典型的中西部农业大市。
中西部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
三年多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先行一步”的要求,从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实际需要出发,变分散办点为连片示范,改村庄整治为镇村同治,集束式开展办点示范,渐进式推进大面普惠,顺应了城乡一体化趋势,走出了一条较低生产力水平下“产业优先、连片示范、镇村同治、整体推进、普惠扩面”的建设之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了局部突破,新农村建设的规模、档次、受益面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一是农民收入逆势而上,形成了持续增收的新格局。2008年,在特大冰雪灾害、历史罕见冬汛、全球金融危机、柑橘大实蝇等重大事件几碰头的情况下,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达到4450元,比上年增加484元,增长12.2%,超预期目标。在常德农业发展史上首次连续五年增收300元以上,是建国以来我市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最大、最稳定的时期之一,形成了持续增收的新格局。
二是镇村同治创出特色,探索出城乡统筹的新路子。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产业优先、连片示范、镇村同治、普惠扩面”的总体思路,以镇村同治示范片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办点示范和大面普惠成效显著。全市建成了鼎城灌溪、桃源茶庵铺、汉寿南湖、津市灵泉等二十个镇村同治示范片和500多个村美民富的示范村,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和人民群众的真诚欢迎。三是产业经营蓬勃发展,取得了产业富民的新成就。2008年,全市新增规模企业40家,总数达到28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实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250亿元,同比增20%;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29家,其中合作社130家,增105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建成“三品”农业基地500多万亩,新增“三品”认证62个,全国循环农业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农民教育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全年培训农民17万人,组织了60名农村创业人才和企业老板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学习。
四是公共事业加速推进,迈出了改善民生的新步伐。三年来,全市完成村庄整建规划编制1140多个;通水泥路的行政村达到2518个;新解决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启动37座大中型水库禁止投肥养殖,34座水质明显好转;新建户用沼气池6万口,总量达到26万口,启动大型沼气池建设57个;400多个村建立了清洁工程、义务清扫、有偿包干等保洁机制,建成43个省市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新建或改造乡镇敬老院76所、村级五保之家430个,农村低保人数达到12万人;新建或改建52座乡镇卫生院和846个村级卫生室,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2%、参合人数404万。
五是改革创新局部突破,步入了制度建设的新阶段。积极探索了城乡产业统筹布局、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公共财政均衡覆盖的体制机制,出台了《关于构建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水管体制改革、土地二轮延包后续完善、农机管理体制调整、乡村低限运转等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农业保险全面铺开,农业农村发展更具活力。
三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省委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结合常德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始终坚持从以下五个方面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按照建设“全省城乡统筹先行区”的战略定位,主动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新农村工作推动机制。一是领导推动机制。市、县两级党政组织切实把建设新农村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县形成了“书记牵头、党委总揽、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财政投入机制。市、区县(市)财政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市本级财政投入从“千万起步”到“亿元预算”,开了新农村建设预算投入的历史先河,2006年5830万元、2007年8350万元、2008年1.185亿元。在政府投入拉动下,政府与农户投入比达到4:6。三是项目整合机制。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分工负责、各计其功、各计其账”的原则,以区县(市)为平台,整合土地整理、综合开发、通村公路、农田水利、沼气能源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优势产业集中区、重点项目建设区、镇村同治示范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本级每年整合涉农资金5亿多元投入新农村建设,3年来各区县(市)累计整合投入17亿多元。四是考核奖惩机制。建立新农村建设综合考评体系,考核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逐年调整。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区县(市)和市直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及干部任免考核内容。建立新农村建设奖惩制度,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安排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作为单位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荐干部的重要标准。
二、坚持把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核心工程,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市委、市政府在抓好粮、棉、油、猪、鱼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是创新领导方法,实现工作方式由指导管理型向引导服务型转变。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对柑橘、蔬菜、茶叶、油茶、烤烟、杨树、楠竹、乳品、肉牛、肉羊等十大优势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五年来,市财政累计安排产业化专项引导资金2500多万元,用于扶持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和精深加工。同时,按照“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的原则,上至市级领导,下至乡镇干部,层层参与办点示范,建成了大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建设万元田土,实现农业生产由低效经营向高效经营转变。“三高”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常德化”,即在平原区建设高效田土、丘岗区建设高效庭园、湖区建设高效水面,逐步形成了一条符合常德农村实际、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新模式。澧县张公庙兔子口三千亩葡萄园和千亩大棚椿树芽生产园、西洞庭百亩双孢蘑菇园、石门刘家坪高效蔬菜种植园等高效农业迅速壮大。同时,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特色农产品基地、自然风景名胜和民俗风情等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全市星级休闲农庄达到15家,休闲农业为农民人均增收50元以上,就地转移农民就业6000多人。三是培育农村大户,实现农业经济由小农经济向大户经济转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发展大户经济,发挥能人效应,实现优势群体率先突破。目前,我市已有种粮百亩以上、养猪万头以上、养羊千只以上、养禽万羽以上、水产千亩以上的各类专业大户10288户,基地面积20多万亩,辐射一般农户30多万户。四是扩大农业开放,实现资本投入由政府为主向民间多元为主转变。市委、市政府“像重视工业招商一样重视农业招商;把农业招商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工业招商一样的政策待遇。”近三年,吸引工商企业、干部职工、务工人员、个体经营户等非农群体,累计投入20多亿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民间资本在产业化建设中的比重达到80%以上。五是壮大合作组织,实现农业产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29家,其中合作社130家,增105家,拥有会员14万户,带动农户38万户,连接基地320万亩。农民不仅成为“第一车间”的利益获得者,而且成为整个产业链条的利益共享者,入社会员人均年收入比未入社农民人均年收入高出1900多元。
三、坚持把连片示范、镇村同治作为城乡统筹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路子
我市新农村建设从生产力水平和政府财力实际考虑,从示范片建设突破,办点示范从“连片示范”向“连片示范、镇村同治”深化拓展,实现了城乡统筹的局部突破,建成了一大批“镇亮、村美、民富”的示范片和示范村。一是三级示范。实现了从市县到乡村的全面布点,相继启动了20个示范片、514个示范村、400个乡镇示范点的建设。示范片(点)实行市、县、乡党政领导联系制度,市委常委联片、县级党政领导包村、其他县级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包户。市县下派工作组302个。示范片建设直接惠及50个乡镇、159个村、近20万农民群众和小城镇居民。二是连片推进。根据市县财力实际,我们适当集中力量,以连片推进的方式开展示范,每个片3-5个村,受益人口4000-8000人左右。示范内容包括垃圾治理、饮水安全、公路建管、丘岗开发、宜居住宅、文明新风等方面。三是镇村同治。从区域性中心镇入手,实行镇村同步规划、环境同步治理、产业同步发展、文明同步创建,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效衔接、良性互促、双轮驱动、协同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中来,更快地形成“以镇带村”的一体化格局。目前,全市已建成鼎城灌溪、桃源茶庵铺、武陵河?、汉寿南湖、临澧合口、津市灵泉、安乡丰裕、澧县张公庙等20个镇村同治示范片,一举解决了多年来小城镇“脏、乱、差”的问题。四是动态管理。示范片和示范村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定期调整,示范片(村)一定两年,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另行转点。据测算,如果动态办点坚持15年左右,全市可办成1600个示范点,惠及240万农民群众,占到农村人口的一半以上,基本辐射所有的村组农户。
四、坚持把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准则,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我们坚持从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明确了五年内“千村规划到村、万里村道硬化、十万沼气入户、百万人饮安全”的建设目标,大力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极大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大办民生工程。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坚持把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放在首位,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通村公路、安全饮水、环境整治等公益设施惠及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三年来,硬化通村公路5818公里,通村公路里程超过建国以来的总和,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115处,并按每年解决20多万人的速度推进。为了解决水质性缺水问题,率先启动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所有大中型水库禁止投肥养殖,直接或间接保证了1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今年又将禁投范围扩大到219座小型水库和所有饮水水源保护区,并压减珍珠养殖面积6万亩。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已成为农民群众反映最好、受益最多的德政工程。二是推行民主决策。通过成立农民理事会,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本村新农村建设重大事项的决策,建与不建、怎么建、先建什么后建什么由群众说了算,理事会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具体事务的主要组织者。全市先后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1950多个,代表农民行使建设新农村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三是调动社会参与。通过开展“十大功臣”评选、“百企联百村”、市登光荣榜、县建功德碑等活动,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共建新农村的浓厚氛围。3年来,动员了187家企业与234个村对口联系,对接项目296个、投入近3亿元,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折合资金2.3亿元,其中捐款百万元以上的5人、10万元以上的328人、万元以上的2160人、5000元以上的近万人。
五、坚持把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按照省委“一化三基”的要求,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重点抓了乡村低限运转、改善办公条件、配强基干力量,乡村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活力能力明显增强。一是改善乡村办公条件。针对乡镇条件差、生活苦、搞走读的问题,市财政从2007年起每年安排500万专项资金,帮助25个乡镇改善办公条件。二是配强农村基干力量。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实行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由一人兼任、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坚持定期从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中选拔担任市直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坚持选派市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任职、乡镇干部到市直机关跟班学习制度。改进和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考录用乡镇公务员制度。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建立离任村主干生活困难补助制度。三是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全面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健全党支部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两委三会”制度,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驻村工作组指导、村民理事会论证、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党员和村民监督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监督机制。总结推广村民监事会制度等多种加强民主管理的途径和办法,健全乡镇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和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问询质询、民主评议等监督制度。四是保障村级组织低限运转。按照政策衔接、分级负担、适当补助的原则,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由区县(市)承担。在省定最低保障标准每村2.2万元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全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财政保障水平,2009年村平全部达到4万元,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增长机制。资金来源以上级转移支付为主,不足部分由区县(市)财政补足,市财政给予适当奖励。各区县(市)根据行政村人口规模、地域面积等分大、中、小三个档次,使每村最低财政保障分别达到5、4、3万元。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是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对常德新农村建设率先发展寄予厚望。我们一定不负厚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设国家级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转化大市、全省统筹先行区的战略定位,瞄准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城乡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取向,围绕一个中心(以农业产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突出四个重点(强产业、固基础、争项目、推改革),实现五个确保(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耕地不抛荒、确保安全度汛不溃垸垮库和群死群伤、确保无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确保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努力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