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市科协-五个结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谱写市民文明行动计划新篇章(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01:3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81-市科协-五个结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谱写市民文明行动计划新篇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81-市科协-五个结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谱写市民文明行动计划新篇章》。

第一篇:81-市科协-五个结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谱写市民文明行动计划新篇章

“五个结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谱写市民文明行动计划新篇章

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5月10日)近几年,市科协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行动计划”目标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形式,以“科普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为载体,依托社区、学校科普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各种科普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公众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科普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初步形成了上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动的局面,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推进了城市三个文明建设。

一、科普与科学素质行动相结合,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一)开展城市科学素质试点项目,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市科协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和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并在本地科普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参与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试点城市项目工作,围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目标,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科普活动,使广大市民在参与各项科普活动中,学习并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质。今年3月1日,以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任福君为组 长一行5人组成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试点项目专家评估组来苏对苏州城市科学素质试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评估组的专家利用两天时间,通过听汇报、座谈、看现场等形式,对试点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验收,作出了较高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由苏州市科协承担的《苏州市城市科学素质试点项目》,依托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之一—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结合“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科协组织协调、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切实将试点项目纳入苏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为引导,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科普放映车的研发、科学工作室的创办、科普画廊的建设等,促进了全市科普服务能力的提高,苏州城市试点项目评估为优秀。2005年,苏州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表明,我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6.15%,在全国名列前茅。

(二)编撰出版《市民科普读本》,为市民送上科学精神食粮。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市科协根据中国科协《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编撰了《市民科普读本》,一套共7册,130万字,并由古吴轩出版社正式出版。《读本》的主要对象为市民,在《读本》的内容上编入了各学科最基本的、最新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兼顾通俗性、趣味性,力求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让市民通过阅读《市民科普读本》,了解科学知识,以此来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市科协已陆续将5万册《市民科普读本》送到 2 市民、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农民和学生的手中,深受大家的欢迎。

(三)精心组织科普周、科普日活动,构建和谐苏州。每年,市科协精心策划科普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各联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每年的科普宣传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创新,贴近社会、贴近市民、贴近生活,干部群众参与面广、科普氛围浓厚,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大。科普日活动形式多样,科普宣传向社区渗透,是近几年科普宣传周、科普日活动的一个新亮点,街道、社区科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每个城区都组织了100多项科普活动,社区科普理论研讨、新人新事新风貌摄影展、新市民技能培训、科普进万家、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游、社区科普文艺汇演、科普演讲比赛、黑板报展评等特色活动,为科普周增添了新的内容,使科普宣传周在内容、形式上一届比一届更丰富、更创新,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丰富了社区的科普文化生活。在科普宣传周、科普日活动期间,每年全市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000多场。

二、科普与公众的生活相结合,走进寻常百姓人家

(一)科技讲座常办常新,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市科协在科技大楼常设科技讲座,并会同姑苏晚报开设市民课堂,采用媒体推介、市民自愿参加的办法,每周举办1-2次,每次座无虚席,成为市民充电学习的好去处。“科技大楼的科技讲座”在苏州口碑相传,科技讲座越办越红火,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科技讲座300期、市民课堂100期的纪念庆祝活动。从04年开始,市科协还依托市老科协的科普讲师团,编制科普讲座“菜单”送到社区,让更多的市民不出家门就能品尝到科普大餐,提高了社区 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同时,市科协还邀请周光召、韦钰、师昌绪、钱易、王渝生、金正昆等知名院士、专家来苏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与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国际交往与涉外礼仪等方面为领导、机关干部作科技报告,进一步增强领导、机关干部的科技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举办百姓科普广场,丰富现代科普内涵。从03年开始,市科协每月在观前街玄妙观广场举办一次“百姓科普广场活动,采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形式,科普与文艺相结合,活动中有科普知识问答、科普文艺演出、科普咨询等,专家与百姓面对面,宣传科学知识,通过“百姓科普广场”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在亲身参与中体验身边科学,体验科普活动的时代特点,体现科普与人文的交融,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普文化娱乐,受到市民的欢迎。“健康苏州,和谐社会--健康伴我行”、“科技以人为本,科学防灾减灾”、“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等近50场主题广场宣传活动,吸引了数万名市民的参与,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科普电影进社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本着为群众“走进科学,提高素质”服务的宗旨,采用放映电影的大众传媒方式,组织科普电影走进社区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生活。每次放映都有近千名居民前来观看。《毒品—致命的诱惑》、《来自澳洲的启示—大自然的主人》等一些科教片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特别对《毒品—致命的诱惑》反响更大。特别对青少年、外来人员教育意义很大。从04年开始,已陆续 在社区放映了66场科普电影,取得了较好的放映宣传效果。从今年1月份开始,市科协会同苏州电视台在综合一套频道开设《科普大篷车》栏目,每周一档,宣传普及科普知识。

(四)组织市民科普游,寓教于乐倍受欢迎。市科协精心策划科普游活动,编制科普游线路,将科普游融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于一体、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与春游踏青、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市科协会同未来农林大世界举办“万人市民科普游”活动,通过参观科普教育基地,将科普教育融于春游踏青之中,寓教于乐,让市民们在休闲旅游中,了解都市农业的发展,获取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花卉种植的一些科学知识。近年来,已有数万名社区居民参加了市科协举办的“看苏州高新技术发展,看苏州现代化建设”、“看姑苏新貌”等主题科普游活动,每年都有5000余名市民参加科普游活动,通过科普游活动,促进了市民的身心健康,使市民们在快乐科普中感受科学的真谛。

三、科普与精神文明相结合,构建和谐文明社区

(一)建社区科普协会,把科普工作做到城区的最基层。在深化开展科普工作中,市科协加大社区科普网络的建设力度,在全部建立街道科协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区居委会科普协会,目前,全市已建社区科普协会215个,其中,市区145个,市(县)70多个,科普志愿者发展到6000多名,使科协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有许多社区积极开展创建社区“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密切联系社区科技工作者,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作用,把有形的“家”建在科技工作者的身边,把无形的“家”建在科技工作者的心里。成立后的社区科普协会,有章程、有规划、有科普志愿者队伍、有科普活动室,为街道、社区工作注入了生机 和活力。

(二)创建科普特色社区,推进社区文明建设。市科协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全市开展争创科普文明街道(社区)活动,各级科协组织以创建为契机,注重抓亮点、抓典型、抓设施建设、抓特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52个街道创建成省级科普文明街道,27个社区创建成省级科普文明社区。各街道、社区将科普工作融于社区各项工作之中,社区科普活动室做到科普工作制度上墙,科普协会章程上墙,科普展板上墙,社区科普活动与文化生活有机的结合、科普文艺演出、社区居民才艺展示、科普讲座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道前社区的“科普苑”、胥虹社区的“民间收藏博物馆”、玉兰社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园”等科普活动场地赢得社区居民的赞誉。

(三)以创建为抓手,带动全市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市科协在全市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市(县)区科协积极争创、奋力拼搏,使我市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和城区创建活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五市一区全部创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区)。金阊区、平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已列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区)创建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城乡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一大批省、市、县级科普示范乡镇(街道)、科普文明村(社区)、科技示范户、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场馆和学校等在全市城市和农村涌现,市级科普文明示范镇38个。创建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市以实施“科学素质工程”为主线的科普工作日益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

四、科普与载体建设相结合,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一)研制开发科普放映车,提高科普宣传能力。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2006年市科协投资近40万元会同市科普促进中心研制开发了新颖的科普放映车。科普放映车是集影视播放、现场教学、实时转播等功能为一体的流动数码科普宣传车,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特点,有极佳的宣传效果。结合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和我市《四大行动计划》的实施,市科协根据社区的需求,开着科普放映车深入20多个社区,放映《走进科学》等科普教育片,科普放映车新颖便捷的放映形式,受到广大居民的青睐和欢迎。科普放映车在参加中国科协在芜湖举办的中国科普博览会上荣获特别贡献奖。

(二)加强科普网站建设,让科普走进千万家。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的重要学习和了解信息的窗口,在网上开辟科普宣传阵地越来越显得重要。为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市科协加强“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建设,使“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博采古韵今风,展现科学文明,网站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成为贴近百姓生活的综合性科普网站,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内容丰富,页面设计新颖,信息量大,设有“天堂美食”、“吴门医派”、“生态环境”、“健康处方”、“无公害菜果”“绿色家装”“绿色农业”、“心理健康”、“养生长寿”、“医学保健”、“生命探秘”、“食品营养”等栏目,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是全国十大优秀科普网站之一。

(三)科普画廊建社区,成为城市文明的新景观。社区科普画廊,作为直接面向社区市民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宣传阵地,已成为社区科普的新园地。市科协投资近百万在全市社区、市民休 闲场所建造了高质量的科普画廊,每月更新一次内容,力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围绕创建健康城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等方面,开展“建健康城市,享健康生活”、“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苏州”、“科学消费文明生活、新科技创造新生活”,“科技创造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等主题宣传,收到极好的宣传效果。目前,市区已建科普画廊226座,其中:市级画廊39座,区级画廊20处,街道、社区级画廊165处,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科普与素质教育相结合,青少年科技活动有声有色 市科协会同市教育局围绕素质教育,把学校教育、校外活动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59所省、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69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10个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以及1000多名科技辅导员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参与青少年科技传播、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夏令营、校园科技节、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等各类科学实践活动, 寓教于乐,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动脑动手能力。每年市科协会同市教育局围绕素质教育组织开展“五个一”科技系列活动,即每年举办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次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次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赛、一次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一次大型青少年创新科技报告会。每年全市约有200多所学校近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送交作品达800件左右,获得市级以上奖项作品达600余件;有30多所学校200多名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参赛学生们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 作与技术构建,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学生们在参加市、省、全国的机器人竞赛中捷报频传,并在国际机器人竞赛中多次获得金奖;每年约1000名中小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寓教于乐,学生们在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科学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专家与学生面对面,“大手拉小手”生动感人。市科协组织学会与学校科普结对,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学会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深入到学校作科普报告,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科学知识。同时,市科协借国际科联大会、院士论坛在苏召开之际,组织国内外资深知名院士到大学、中学、小学与大中小学生座谈,作科普报告,激发了青少年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科技活动,增强了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科学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动手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95%以上的青少年接受各类科学教育,全面提高了中小学生科学素质。

(三)创办科学工作室,搭建课外科技活动平台。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市科协投资35万元创办苏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筑面积近500平方,内设“青少年机器人工作室”、“少儿劳技工作室”。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成后,一是面向城区学校或社区中、小学生开放,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机器人创意、少儿劳技制作等主题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活动内容,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动脑、动手能力;二是举办青少年机器人专题讲座,邀请优秀科技辅导员作“走进机 器人世界”、“机器人制作大比拼”等科普讲座和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研讨会,调动了科技辅导员老师参与科技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青少年了解了机器人操作基本技能。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各市、区创办各类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11所,金阊区彩香街道青少年科技创新室,沧浪区玉兰社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园,张家港市新城社区青少年机器人工作室,吴江市星空小天地、地学科普展览馆、汾湖百草园、生物广角镜等未来工程师工作室为青少年提供很好的科学实践活动场地。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开始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历史新时期。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科普工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充分发挥科协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做好新时期的科普工作,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促进城市的三个文明建设。

第二篇: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文章标题: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年)》(国发〔2006〕7号)以及省、**市关于“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

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公众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地区经济社会健康、高效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众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市科普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公众接受科学普及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科普工作保障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科普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普工作机制有了创新,建立了“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打造了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项目,科普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但是,目前我市在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公众对于科学技术信息的获取还缺乏主动性,对科普活动的参与热情不够高;二是素质教育理念尚未得到全面落实,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不够全面深入;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欠缺,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四是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任务艰巨;五是城乡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差距明显,公众特别是适龄劳动人口的科学素养水平不高。

制定并实施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目的是要全面推动我市公众科学素质建设,通过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传播和普及,尽快使公众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明显提高,为我市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今后五年,我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要围绕“城乡统筹、产业提升、开放带动、滨海开发、科教兴市、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和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畔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名市的要求,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十六字方针,全面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政府推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公民科学素质行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将《行动计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加大公共投入,推动《行动计划》实施。

全民参与——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行动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市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其他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行动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行动计划》,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

三、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四大工作体系”,切实提高“五大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努力使全市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众科学素质有明显提高,与我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公众科学素养达到3以上。

“四大工作体系”:以市科普(科技)活动中心为阵地,建设镇(街道)科普学校、村(社区)科普室和一批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等科普设施体系;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为主体、科普画廊等城乡科普基础设施为辅助的科普宣传体系

;以科技(科普)工作者为骨干、科普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为网络的科普组织体系;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多渠道投入的科普保障体系。

“五大重点人群”: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差距;以提高城市社区文明水准为目标,切实提高城镇居民的科学素质;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

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企业从业人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人员对企业自主创新中贡献有较大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四、主要行动

(一)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以造就观念新、技术好、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为重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普及科学的生活方式、先进的生产方式、文明的生活观念,大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1.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单位达标和科技示范户评选、农职称评审工作。到2010年,100的镇达到**市级科普示范单位标准,60的镇达到省级科普示范乡镇标准,30的行政村达到省级科普示范村标准,60的行政村达到**市级科普示范村标准;发展省级科技示范户20户,**市级科技示范户50户,市级科技示范户100户以上,具有农民技术职称数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3以上。

2.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各种公共教育资源,建立镇(街道)科普学校,与镇(街道)成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形成满足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各种教育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到2010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农村致富骨干和带头人2万人次;农村从业人员的年培训率达到30。同时,针对农村民营企业职工、示范基地服务人员,开展与生产、服务、销售紧密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择业、就业能力。

3.逐步形成农村科普服务长效机制。重视农村科普设施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充分利用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科普队伍建设。行政村都要完成“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科普活动站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有5米以上标准展板并定期更换,科普员由专人负责),并搭建手机科普短信平台,开办农村广播科普声讯,充分发挥和利用农民信箱的作用,村村都有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小组和科普志愿者,定期开展科普电影展映、科普报告巡讲、科普画廊巡展、科普集市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二)城镇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以倡导城市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提高城市社区文明水准为目标,综合发挥各部门的作用,整合科普资源,开展“科教进社区、建设新家园”活动,建设学习型社区。

1.完善城镇社区科普设施。社区科普画廊(10米以上标准展版)覆盖率达100,并定期更换,有条件的要建滚动灯箱式科普画廊和电子科普画廊;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阅览室)覆盖率达100,科普图书300册以上,活动正常开展。

2.积极开展科普示范街道、科普示范社区达标活动和科普楼道、科普家庭创建工作。100的街道达到省级科普示范街道标准,30的社区达到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标准,60的社区达到**市级以上科普示范社区标准,80的社区达到市级以上科普示范社区标准。

3.举办科普讲座和技能培训,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倡导和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社区科普学校覆盖率达90,每所科普学校每年举办各类讲座培训10次以上。广泛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社区拥有2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队伍,辖区居民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杜绝伪科学、反科学和封建迷信,精神文明水平有较大提高。

(三)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为载体,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以增强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帮助青少年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1.完善组织,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建设,组织有志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师、科普宣传从业者和不同学科专家,通过科普报告会、科技专家进校园等形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活动形式,培养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技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载体,创办学校创新实验室。至2010年,全市80的学校要依据本校特色与专长,开设相关专业的创新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以校内科技辅导员、相关课程任课老师和校外科技人员为主组成导师队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探究习惯。实验室运作成熟以后,还可为校际师生交流服务。

3.整合资源,充分发挥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科学展教功能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发挥社区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室)。到2010年,全市建成**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8个,市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个,各个科普教育基地要开辟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展教内容,为中小学生提供科学普及、校外科技探究和实践场所,农村远程教育要对农村未成年人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

4.搭建平台,继续举办青少年科普报告会、电脑机器人比赛、信息奥林匹克比赛、宇航科普活动、校园科技节、青少年创新大赛、“三模”比赛等各类竞(比)赛,普及生态保护、节约资源能源、安全避险等知识,鼓励学生崇尚科学、探索奥秘、主动创新、提高实践能力。

(四)企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

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提升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开展“企业讲创新、职工比技能”活动。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科普设施建设。按照“一所一廊一刊”的要求,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要积极建立科协组织。建立科协组织的企业要建设能够满足企业职工需求的科普场所,并有组织地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要在厂区内建设6米以上科普画廊,开展科普知识宣传;企业要有自己的报刊,宣传企业文化、普及科学技术。

2.广泛开展“讲创新、比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各类技术练兵、技术协作、技术比武、技能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水平,提高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技能素质。鼓励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技人员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数量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到2010年全市技术工人的总量增加一倍,高级及以上等级的技能型人才占我市技工队伍的比例达到15以上,建立起一支以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能人才为龙头的结构相对合理、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工人队伍。

4.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评价体系,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培训、鉴定质量,不断提高培训实效,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5.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继续推进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制度。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为重点,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围绕建设学习型机关,调动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1.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要把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把科学前沿知识、科学管理理论列入干部培训教材,把科普教育作为干部培训必修课。

2.举办各类科技报告、专题讲座、学术论坛,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宣传科学发展观,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态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市政府网站开设“科普直通车”专栏。

3.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完善决策机制,决策行为充分体现科学性和创新性。

4.在领导干部中招募“科普大使”,在公务员队伍中招募“科普志愿者”,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科普队伍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公众科学素质行动战略意义的认识,把公众科学素质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要将公众科学素质行动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全面提高全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

——科协是科学普及的主要社会力量,各镇(街道)、各部门应把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摆上议事日程。镇(街道)科协是最基层的科普组织机构,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其工作成效与科普事业密切相关,各镇(街道)要设置科协工作职位,镇(街道)科协主席由镇(街道)分管副书记兼任,科协副主席由镇(街道)分管工业、农业的领导兼任。同时要配强、配好镇(街道)科协秘书长,镇(街道)科协秘书长根据镇(街道)中层干部职数和素质要求,可享受中层干部相应待遇。市级学会是科协的组织基础,要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发展会员,壮大基础,使学会会员数与科技人员总量达到适当比例。要重视和发展非公企业科协,在科技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和单位,积极组建企业科协。

——把建立、优化科普工作人才队伍作为科普能力建设的重点。以学会会员为基础,巩固发展科普讲师团队伍,面向公众举办科普讲座,普及科学知识。建立科普创作队伍,引导科技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结合群众需求,编印科普书籍和资料,繁荣科普创作。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在职科技人员、大学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与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设立“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和“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奖项,对在公众科学素质行动中作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每两年表彰一次。

——市成立《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监督,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积极参与,主动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二)整合社会力量,依法推进科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不仅从法律上将政府开展科普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同时还明确提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宣传力度,努力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公众和社会组织明确依法参与科普活动和履行科普职责的权利与义务,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科普法规意识和社会组织的科普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科普事业、人人参与科普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要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及水平。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编写教材。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在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优势。新闻媒体负有科普宣传的责任和义务,《**日报XX版》要开设科普专栏、专版,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开设科普栏目,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普节目和科普公益广告,培育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科普栏目。

——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要积极组织和支持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活动。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体育、气象、地震、文物、旅游等机关、事业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开展科普活动。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要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要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公园、商场、车站、码头等各类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要在所辖范围内加强科普宣传,并纳入城乡建设统一规划。

(三)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科普创建工作

——各镇(街道)要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十一五”期末,镇(街道)人均科普专项经费达到2元以上,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应当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科普工作,企业要按每个科技人员年均300元的标准计提科普经费,该经费可作为科技投入计入企业生产成本。要鼓励全社会对科普事业的捐赠和资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规定和《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科协工作领导的意见》精神,制定实施办法,使企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建立市科普活动中心,并争取早日向社会开放,满足公众科普需求。镇(街道)要建立科普学校和标准科普画廊,行政村(社区)要建立科普宣传栏、活动室等。加快科普设施建设,各级财政要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予以补助配套。

——重视抓好科普创建工作。“十一五”期末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工作如期实现目标,市财政每年安排20万专项经费,专款用于创建工作,各镇(街道)也要加大力度保证创建资金落实。

《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第三篇: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7-12-17 15:25:1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文章标题: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2006-2010年)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年)》(国发〔2006〕7号)以及省、**市关于“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找文章到☆第1

文秘 ://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前言

科学素质是公众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地区经济社会健康、高效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众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市科普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

大力支持,公众接受科学普及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蔚然成风;科普工作保障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科普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科普工作机制有了创新,建立了“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打造了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项目,科普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但是,目前我市在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公众对于科学技术信息的获取还缺乏主动性,对科普活动的参与热情不够高;二是素质教育理念尚未得到全面落实,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不够全面深入;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欠缺,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四是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任务艰巨;五是城乡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差距明显,公众特别是适龄劳动人口的科学素养水平不高。

制定并实施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目 的是要全面推动我市公众科学素质建设,通过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传播和普及,尽快使公众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明显提高,为我市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指导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今后五年,我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要围绕“城乡统筹、产业提升、开放带动、滨海开发、科教兴市、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和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畔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名市的要求,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十六字方针,全面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众

科学素质。

政府推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公民科学素质行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将《行动计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加大公共投入,推动《行动计划》实施。全民参与——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行动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市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其他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

提升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行动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施《行动计划》,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

三、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的

总体目标是:基本形成“四大工作体系”,切实提高“五大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努力使全市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众科学素质有明显提高,与我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公众科学素养达到3以上。

“四大工作体系”:以市科普(科技)活动中心为阵地,建设镇(街道)科普学校、村(社区)科普室和一批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等科普设施体系;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为主体、科普画廊等城乡科普基础设施为辅助的科普宣传体

XX市公众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第四篇:79-苏州市科技-“科普七结合七推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探索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新途径

“科普七结合七推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探索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新途径

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5月10日)

【摘要】近几年,苏州市科协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不断探索、创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以“科普五结合五推进”的活动形式,依托社会科普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大力加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公众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形成合力,开创了政府统一领导,科协组织协调,社会共同参与,深入实施“科学素质工程”的良好局面,科普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推进了城市三个文明建设。

【关键词】 纲要 素质 活动

一、科普与素质行动相结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加强领导,搭建科学素质工作组织架构。

自2004年苏州成为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试点城市以来,市政府把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列入苏州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和“苏州市提高市民文明行动计划”之中,市科协作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主要牵头部门,与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当前科普工作重点来抓。并在2005年5月以市政府名义全面启动“全民科学素质工程”,12月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实施意见》,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总体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同时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26个部门组成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苏州五市六区已全部成立了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大投入,提供有效的政府财政保障。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科普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在科普经费逐年增加的基础上,2006年6月,市政府颁发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提出到2010年财政对科普经费投入达到人均5元以上。11月又颁发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提出科普专项经费从2006年开始,每年在2005年人均1元的基础上,以人均0.8元的额度逐年递增。市政府为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专门设立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决定从2006年开始,从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中安排10万元,奖励中小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取得的科技成果。2007年,苏州人均科普经费已达2.6元。

(三)开展调查,为科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市科协把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作为科普工作服务“两个率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确定从2003年始,苏州市每两年进行一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制度。为使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调查工作参照国际通用以及中国科协的调查样本和评价体系,结合苏州实际,与市统计局合作进行,获得苏州市民科学素养的量化数据,2003年、2005年,苏州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分别为6.05%,6.15%。根据调查显示数据,市科协重点针对薄弱环节,加大科普工作力度,通过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科普活动,着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四)编印读本,为市民送上科学精神食粮。

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市科协根据中国科协《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编撰了《市民科普读本》,一套共7册,130万字,并由古吴轩出版社正式出版。《读本》在内容上编入了各学科最基本的、最新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通俗性、趣味性,力求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让市民通过阅读了解科学知识。市科协已陆续将5万册《市民科普读本》送到市民、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农民和学生的手中,深受大家的欢迎。

二、科普与公众生活相结合,推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

(一)科技讲座常办常新,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市科协在科技大楼常设科技讲座,并会同姑苏晚报开设市民课堂,采用媒体推介、市民自愿参加的办法,每周举办1-2次,每次座无虚席,成为市民充电学习的好去处。“科技大楼的科技讲座”在苏州口碑相传,科技讲座越办越红火,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科技讲座300期、市民课堂100 2 期的纪念庆祝活动。从04年开始,市科协还依托市老科协的科普讲师团,编制科普讲座“菜单”送到社区,让更多的市民不出家门就能品尝到科普大餐,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举办百姓科普广场,丰富现代科普内涵。

从03年开始,市科协每月在观前街玄妙观广场举办一次“百姓科普广场活动,采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形式,科普与文艺相结合,活动中有科普知识问答、科普文艺演出、科普咨询等,专家与百姓面对面,宣传科学知识,通过“百姓科普广场”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在亲身参与中体验身边科学,体验科普活动的时代特点,体现科普与人文的交融,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普文化娱乐,受到市民的欢迎。“健康苏州,和谐社会--健康伴我行”、“科技以人为本,科学防灾减灾”等近50场主题广场宣传活动,吸引了数万名市民的参与,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科普电影进社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本着为群众“走进科学,提高素质”服务的宗旨,采用放映电影的大众传媒方式,组织科普电影走进社区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生活。每次放映都有近千名居民前来观看。《毒品—致命的诱惑》、《来自澳洲的启示—大自然的主人》等一些科教片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从04年开始,已陆续在社区放映了66场科普电影,取得了较好的放映宣传效果。从今年1月份开始,市科协会同苏州电视台在综合一套频道开设《科普大篷车》栏目,每周一档,宣传普及科普知识。

(四)组织市民科普游,寓教于乐倍受欢迎。

市科协精心策划科普游活动,编制科普游线路,将科普游融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于一体、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与春游踏青、旅游观光结合起来,通过参观科普教育基地,将科普教育融于春游踏青之中,寓教于乐,让市民们在休闲旅游中,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近年来,已有数万名社区居民参加了市科协举办的“看苏州高新技术发展,看苏州现代化建设”、“看姑苏新貌”等主题科普游活动,每年都有5000余名市民参加科普游活动,通过科普游活动,促进了市民的身心健康,使市民们在快乐科普中感受科学的真谛。

三、科普与精神文明相结合,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建社区科普协会,把科普工作做到城区的最基层。

在深化开展科普工作中,市科协加大社区科普网络的建设力度,在全部建立街道科协组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区居委会科普协会,目前,全市已 3 建社区科普协会215个,科普志愿者发展到6000多名,使科协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有许多社区积极开展创建社区“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密切联系社区科技工作者,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作用,把有形的“家”建在科技工作者的身边,把无形的“家”建在科技工作者的心里。成立后的社区科普协会,有章程、有规划、有科普志愿者队伍、有科普活动室,为街道、社区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创建科普特色社区,推进社区文明建设。

市科协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全市开展争创科普文明街道(社区)活动,各级科协组织以创建为契机,注重抓亮点、抓典型、抓设施建设、抓特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52个街道创建成省级科普文明街道,27个社区创建成省级科普文明社区。社区科普活动与文化生活有机的结合、科普文艺演出、社区居民才艺展示、科普讲座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道前社区的“科普苑”、胥虹社区的“民间收藏博物馆”、玉兰社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园”等科普活动场地赢得社区居民的赞誉。

(三)以创建为抓手,带动全市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全面发展。

市科协在全市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创建活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市一区全部创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区)。金阊区、平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已列为全国科普示范市(县、区)创建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带动了城乡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市级科普文明示范镇38个。创建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市以实施“科学素质工程”为主线的科普工作日益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

四、科普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推进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

(一)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动脑动手能力。

每年市科协会同市教育局围绕素质教育组织开展“五个一”科技系列活动,即每年举办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次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次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赛、一次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一次大型青少年创新科技报告会。每年全市约有200多所学校近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送交作品达800件左右,获得市级以上奖项作品达600余件;有30多所学校200多名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参赛学生们通过计算机编程、动手制作等,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学生们在参加市、省、全国的机器人竞赛中捷报频传,并在国际机器人竞赛中多次获得金奖;每年约1000名中小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寓教于乐,学生们在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科学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专家与学生面对面,“大手拉小手”生动感人。

市科协组织学会与学校科普结对,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学会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深入到学校作科普报告,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科学知识。同时,市科协借国际科联大会、院士论坛在苏召开之际,组织国内外资深知名院士到大学、中学、小学与大中小学生座谈,作科普报告,增强了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科学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动手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了中小学生科学素质。

(三)创办科学工作室,搭建课外科技活动平台。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市科协投资35万元创办苏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内设“青少年机器人工作室”、“少儿劳技工作室”。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机器人创意、少儿劳技制作等主题活动,举办青少年机器人专题讲座,邀请优秀科技辅导员作“走进机器人世界”、“机器人制作大比拼”等科普讲座和中小学机器人教学研讨会,使青少年了解了机器人操作基本技能。在市科协的指导下,各市、区创办各类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11所,金阊区彩香街道青少年科技创新室,沧浪区玉兰社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园,张家港市新城社区青少年机器人工作室,吴江市星空小天地、地学科普展览馆、汾湖百草园、生物广角镜等未来工程师工作室为青少年提供很好的科学实践活动场地。

五、科普与兴农富民工程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村,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苏州市科协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林局等部门联合在全市组织开展“百名科技专家进村入户兴农富民工程”在农村培育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示范村,使其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基地,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2006年,建立了由380名专家组成的兴农富民工程专家服务团,对接了242个村、对接农业科技项目243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88项,通过科技培训、成果转化、典型示范、信息服务等有效途径,带动12438个农户依靠科技增收致富。

(二)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培养一支农民致富骨干队伍。

建立了由组织部、科协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组织体系。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农林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利用党校、农民科技学校等载体,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科技素质培训,各级科协组织加大技术与农户直接对接的工作力度,建立了“专家+基地+农户”、“专家+项目+农户”、“专家+经济合作体+农户”的技术直 5 接指导运作方式,使培训的方式和思路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实现了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农民科技素质培训致富农民的有机统一,提高党员干部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每年培训30余万人次。

(三)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农林局在农村建立科技推广示范基地76个,精心组织学会与当地专业合作社、农技协密切合作,与种养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紧密挂钩,组织科研力量进行联合攻关,着力在发展“优、专、特、绿”农产品、外向型农业、培育龙头企业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张家港市神农葡萄协会以“协会+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一体化经营机制,带动全市200多户农户种植,引进并保留国内外优良鲜食葡萄品种150多个,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优良葡萄品种示范及育苗基地,先后荣获中国科协“全国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太仓市沙溪镇塘桥村蒋学焦热心于农业技术推广,无私传授多年种植蔬菜、獭兔养殖获得的经验技术,每年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个人称号。

六、科普与干部教育结合,推进公务员综合能力提高

(一)开展“菜单式”学习,增强公务员的科技意识。

在实施“科学素质工程”过程中,我市组织、人事、宣传等部门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采取“菜单式”学习方式,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提升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苏州市不断探索符合干部学习培训特点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培训成效。同时,市科协还邀请周光召、韦钰、师昌绪、钱易、王渝生、金正昆等知名院士、专家来苏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与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国际交往与涉外礼仪等方面为领导、机关干部作科技报告,进一步增强领导、机关干部的科技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适应个性化培训需求,精心组织选学培训。

市委组织部、市干部教育办公室出台《关于在领导干部中开展“菜单式”选学培训的意见》,根据干部学习需求,每年精选一定数量的专题作为“菜单式”选学的内容,要求处级干部每年选择5门、科级干部每年选择3门,参加听讲座学习,采取学分制,将累计学分作为干部考核、评比、晋级的内容,为培养学习型干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2004-2006年已举办 “菜单式”讲座近200场,培训干部100000余人次。

七、科普与载体建设相结合,推进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一)研制开发科普放映车,提高科普宣传能力。

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2006年市科协投资近40万元会同市科普促进中心研制开发了新颖的科普放映车。科普放映车是集影视播放、现场教学、实时转播等功能为一体的流动数码科普宣传车,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特点,有极佳的宣传效果。结合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和我市《四大行动计划》的实施,市科协根据社区的需求,开着科普放映车深入20多个社区,放映《走进科学》等科普教育片,科普放映车新颖便捷的放映形式,受到广大居民的青睐和欢迎。科普放映车在参加中国科协在芜湖举办的中国科普博览会上荣获特别贡献奖。

(二)加强科普网站建设,让科普走进千万家。

为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市科协加强“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建设,使“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博采古韵今风,展现科学文明,网站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成为贴近百姓生活的综合性科普网站,苏州科普之窗网站,内容丰富,页面设计新颖,信息量大,设有“天堂美食”、“吴门医派”、“生态环境”、“健康处方”、“无公害菜果”“绿色家装”“绿色农业”、“心理健康”、“养生长寿”、“医学保健”、“生命探秘”、“食品营养”等栏目,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是全国十大优秀科普网站之一。

(三)科普画廊建社区,成为城市文明的新景观。

社区科普画廊,作为直接面向社区市民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宣传阵地,已成为社区科普的新园地。市科协投资近百万在全市社区、市民休闲场所建造了高质量的科普画廊,每月更新一次内容,力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围绕创建健康城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等方面,开展 “科学消费文明生活、新科技创造新生活”,“科技创造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等主题宣传,收到极好的宣传效果。目前,市区已建科普画廊226座,其中:市级画廊39座,区级画廊20处,街道、社区级画廊165处,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开始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历史新时期。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科普工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充分发挥科协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做好新时期的科普工作,开展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促进城市的三个文明建设。

下载81-市科协-五个结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谱写市民文明行动计划新篇章(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81-市科协-五个结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谱写市民文明行动计划新篇章(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