瀍河回族区“五化”打造阳光党政(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1:1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瀍河回族区“五化”打造阳光党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瀍河回族区“五化”打造阳光党政》。

第一篇:瀍河回族区“五化”打造阳光党政

瀍河回族区“五化”打造阳光党政

3月28日下午,瀍河回族区纪委召开专题会议,对“作风转变年”公开工作进行再强调再安排,推进党务政务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公开,努力打造阳光瀍河。

一是领导干部公务活动“阳光化”。为加强干部监督,方便群众办事,解决“人难找、事难办”问题,对领导干部当日工作状态进行公布,每天不间断在区电子屏上滚动播出。

二是财政预决算、政府采购、“三公”经费“透明化”。

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使财政资金的投向更加透明,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了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三是重大工程项目进展、当月主要工作情况“准确化”。各相关单位把当月的主要工作及责任人,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每月初进行公示,并建立台账。使群众及时准确的了解进展情况。

四是政府信息网络公开“常态化”。加强对政府信息网络平台的管理,实现信息网络无缝对接,保证政府网络信息及时更新。正确引导民意的理性表达,做到上联下通。使政府信息公开做到及时、全面、客观、准确,提升公信力。五是公开工作考核“严格化”。严格督查考核。各部门要把公开工作作为“作风转变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区纪委对此项工作实行动态考核,每季度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相关责任人,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最后,瀍河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翟振朝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转变对公开工作的思想认识。二要公开的信息要及时准确。三要强化公开工作监督检查责任追究。

第二篇:瀍河回族乡三公经费自查报告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总站文件

黑农机监(执)字〔2014〕8号

关于取消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项目的通知

各市(地)、县(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各分站,绥芬河市、抚远县农机监理站:

省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取消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并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黑政发【2014】17号),为落实好省政府文件精神,做出如下通知。

一、提高认识。取消农业机械检验,是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需要。对本次公布取消的年检年审事项,各级农机监理机构决不允许保留或变相保留。对落实不力、违反本通知要求以及刁难勒卡企业和群众个人等各类违规违法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

二、确保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稳步发展。各级农机监理部门要积极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与安监、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联防联治,进一步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同时要积极争取主干线和财政部门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支持,对于自收自支的单位,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做好农机监理队伍的稳定工作。

三、积极探索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新思路。各地要发挥各自的有力条件,努力建立依法、有效、规范的监管机制、防止监管缺位和力度较弱。要建立职能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实施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重点监管,提高监管和执法效率。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要农业生产环节的农机安全监管和事故防控。各地要大胆探索,开创一个农机安全监管新天地。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总站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日

第三篇:瀍河回族区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瀍河回族区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中共瀍河回族区委组织部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增强党建活力的决定性因素,党员队伍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我区组成调研组深入到乡村、企业和社区,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个案剖析等方式,对全区党员队伍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查找剖析了我区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做了研究和思考。

一、党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瀍河回族区共有基层党(工)委15个,总支5个,党支部158个,党员5314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698名,占总数的13.1%;研究生学历的党员28名,占总数的0.5%;大学本科学历党员808名,占总数的15.2%,大学专科学历党员1314名,占总数的24.7%,中专和高中、中技学历党员1880名,占总数的35.4%,初中及以下党员1284名,占总数的24.2%;35岁以下党员1497名,占总数的28.2%,36岁至45岁党员1098名,占总数的20.7%;46岁至55岁党员790名,占总数的14.9%;55岁至59岁党员433名,占总数的8.1%;60岁以上党员1496名,占总数的28.2%。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近几年来,通过全区上下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我区的党员队伍建设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年轻党员的比例逐渐增大。近两年来,区委从发展党员工作入手,认真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特别是注重吸纳各行各业的优秀年轻分子入党,使全区党员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全区35岁以下党员占到了党员总数的28.2%,许多年富力强、有经济头脑的优秀青年加入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二)党员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力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兴起,特别是随着社会对知识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全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得到了提高,全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党员总数的15.7%,大学专科学历占党员总数的24.7%,中专和高中、中技学历占党员总数的35.4%,党员的文化程度总体上高于以前。

(三)“两新”组织的党员逐渐增多。近几年来,区委加大了在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注重在社会各阶层的生产、工作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特别是注重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使企业、学校、“两新”组织中的党员数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些组织党员的吸纳和发展,扩大了党的覆盖面,增强了党的影响力,也为党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党员的致富能力逐渐增强。我区以“双培双带”工作为导向,积极在致富带头人、回乡知识青年和村组干部中发展党员,在思想素质好的机关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在生产、科研、教学一 2 线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使全区党员队伍的致富渠道不断拓宽,致富能力大大提高。

(五)党员的进取意识明显增强。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党员队伍,其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农村,党员安贫乐道的落后意识被先富为荣、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新思维所取代;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不断增强。在企业,党员能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分忧解难,大多数党员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这充分说明,我区党员队伍的发展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了党员承诺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党员队伍中集体观念弱化和全局意识淡薄的不良倾向得到了有效矫正,在扶贫济困、维护社会治安中大多数党员能身先士卒,从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区党员率先垂范,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党员队伍建设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瀍河回族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目标,坚持改革创新,探求基层党建创新点,找准服务大局切入点,结合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大党员队伍建设力度,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努力把基层党员培养成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科学发展的先锋。

(一)健全机制,强化管理,打造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一是拓宽选用渠道,改进选人用人办法。坚持“政治可靠、素 质过硬、群众公认、实绩突出”四项选人原则,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界限,拓宽选人视野,重点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或改非干部、农村致富能人、产业人才、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党员、大学生村干部、现任村和社区干部中,采取组织统筹安排、“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二是严格程序制度,确保选人用人质量。建立健全定期民主推荐、综合考评、问责追究三项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民主推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择优纳入后备人才库,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对不按规定程序推荐、考评,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实施在职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实施“集中培训、外出考察、实地调研、理论研讨”等培训,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深化党的建设、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产业发展、实用技能、现代办公、远程教育等知识的培训,实现每年参加1次以上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整体素质。

(二)坚持标准,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一是更新观念,变“等上门”为“领进门”。为适应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需要,改变一些基层党组织坐等入党积极分子交了入党申请书后再培养的传统做法,我们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入手,采取会议、培训等形式,帮助基层党员、干部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基层党(工)委在举办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集中培训、党员轮训 班中,把如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个专题列入培训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都能自觉站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高度,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培养教育工作做在入党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前,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二是狠抓培养,保证质量。坚持把党员活动日作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把入党积极分子登记造册,编入各党小组,并按照活动制度,严格进行管理;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知识,联系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心得、思想汇报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评定,存入档案,作为向党组织推荐重点培养对象的依据。建立了支部委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联系责任制,支部委员每人至少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经常交流思想,灌输党的知识,宣传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目前,全区已有200余名支部委员与入党分子结成帮扶对子。三是突出重点,改善结构。针对党员队伍年龄、文化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区认真分析研究,明确了发展党员工作的“三个重点”,即:重点在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重点在妇女中发展党员,重点在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三年来,发展农村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妇女党员的递增比例达到10%。

(三)加强领导,改进方式,深入开展经常性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健全培训工作责任体系。区委成立了党员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负总责,区委副书记牵头,组织部长主抓。各党(工)委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组织、宣传、科技等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区委把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的建设列入“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乡党委的目标考评。区委组织部制订了培训计划,对培训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做到培训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四落实。二是积极探索培训方式,不断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形式上,以集中办班为主,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确定内容和任务,结合农时季节,时间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培训方法和内容灵活多样,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拓宽培训渠道,确保培训收到实效。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广大村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要求,把返乡知识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军人、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等安排到村两委挂职锻炼,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规范制度,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党员管理和服务。一是规范制度,加强党员管理。做好了党员信息管理库系统的维护和使用工作,确保全区党员信息的准确、清楚、完整;严格党费收缴公示制,保证党员及时足额缴纳党费;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二是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认真开展党员活动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家庭挂牌等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远程教育站点由村到户延伸,推进站点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延伸。进一步拓展系统功能,积极打造集党员干部教育、党务公开、部门业务、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综合平台,有效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强化措施,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到位。通过三项举措,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 离党,一是调查摸底做到三清(人头清、去向清、基本状况清),二是提供服务做到三设(设立社区流动党员接待站、设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热线),三是规范管理做到三坚持(坚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制度》,坚持联系、汇报制度,坚持走访慰问制度)。

(五)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确保帮扶工作能稳步扎实开展,我区成立了困难党员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各社区建立了社区党员服务站,党员爱心站,建立起全区生活困难党员台帐。二是明确范围,落实责任。为使困难党员帮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我区首先对各级党员的具体情况全部摸排一遍,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通过认真对比,明确了帮扶范围:首先是居住环境恶劣,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其次是生活没有保障,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难以维持的;第三是收入来源较少,缺乏必要的生产或其它所需技术的;第四是有能力有技术求致富的党员干部缺乏资金作后盾的。围绕以上对象,我区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帮扶对子,并分层次展开。三是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和表率示范作用。帮扶工作点、面结合,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解决好困难党员的住房问题,抓住上级有关为贫困户进行住房补贴这一有利时机,率先为部分农村老党员和特困党员翻建了新房;解决好困难党员的吃饭问题,优先将他们纳入低保范围,使他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每逢中秋、春节等节假日,区委派遣干部携带食用油、面粉、衣物等生活必须品到这些困难党员家中进行慰问;解决好困 难党员的医保问题,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医疗为重点,以“企业送医保,党员心连心”活动为依托,联系本辖区企业为特困党员买一份医保献一份爱心,确保特困党员参保率达到100%;解决好困难党员子女上学难问题,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党员子女结对帮扶制度,实行定人、定责、定标准帮扶,城乡困难党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优惠政策,完善困难党员子女上大学资助制度;解决好农村党员缺技术的问题,有计划的聘请有关农业专家,到农业生产一线讲课,深入困难党员中开展现场服务,努力帮助党员干部学会专业的生产技术,引导大家共同走上致富路,目前,服务党员、关爱党员,已经成为基层党组织的经常性工作和党员的自觉行动;解决好困难党员思想落后的问题,各级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的形式,与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与困难党员谈心,解脱思想包袱,树立脱贫的志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致富技能,提高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

三、当前党员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区的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表现出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我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变迁,党员队伍也经历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体到我区党员队伍来讲,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和问题:

(一)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一是宗旨观念虚化。少数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对党信心不足。从对近百名党员 群众调查来看,有28.6%的党员群众认为,当前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发生动摇,27.9%的群众认为党员的思想观念处于消极状态,趋于多样化。有的党员责任感不强,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之中,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利益分配中,倡导个人利益至上,没有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到青年群众对党组织、党员的正确认识,要求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党员奉献意识退化。当前,在一部分党员中讲奉献的少了,求实惠的多了,讲服务的少了,要回报的多了。有的党员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不愿意做群众工作。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46.5%的群众认为党员的奉献精神较以前削弱,没有以前党员那样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0.3%的群众认为党员的奉献服务意识已消失,跟普通群众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不如普通群众。有27%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社区的事务不积极、不关心”。三是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化。个别党员角色意识淡化,不愿接受组织约束,游离于组织之外。有的党员因主客观因素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甚至不交党费。特别是一些党员职工下岗后,组织关系与党员的户籍、居住地、工作单位相对脱节,直接导致了这部分党员管理不到位、教育不到位、发展不到位。个别党员脱离组织甚至高达两、三年以上,与党组织唯一联系就是请家人代交党费。在座谈中,部分两新组织党员还普遍存在“三不愿”现象:担心臵于群众监督之下,不愿亮身份;担心工资福利有损失,不愿转组织关系;担心多交党费,不愿报工资额度。

(二)党员队伍整体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大、低、少问题依然存在。党员队伍还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女党 员偏少这样的结构问题。这个问题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由于这批党员成长在建国初期,当时人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这部分党员是当前我区党员“老龄化”、“低文化程度”的主体,也是我区党员队伍结构不优的主要原因。二是党员发展工作尚有差距。我区在发展党员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探索了一些有效的做法,但与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如:基层党组织对要求入党的群众政治主张宣传不够,发展党员工作还不平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员工作力度还不大,新发展党员结构不合理等等。三是党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党员学理论有畏难情绪,有布臵没督促更缺少检查;有的以业务学习代替理论学习;有的理论学习没计划随意性大,想起来学想不起来就不学等;学习标准不够高,既缺乏系统和全面,又缺乏深度和广度。

(三)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与现实需求尚有差距。一是党员教育培训时间难保证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和流动党员。这些党员白天大都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工学矛盾问题较为突出,专门组织集中教育培训不大可能。晚上和周末则或由于居住分散难集中;或由于党员参与集体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识不强而不想集中;或由于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而不愿组织集中,所以集中教育培训也很少,主要以党员个人自学为主。而对党员个人自学的“考学”机制还不够完善和落实,造成这些党员教育培训时间实际难以保证。二是党员教育培训的形式不够灵活,内容不够丰富,较大地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从机关党员的教育培训看,很多机关党组织还是以读报、读文件或观看一些 电教片为主,政治理论学习没有与业务能力提高很好地有机结合,形式也比较枯躁单一,党员兴趣不大,难以收到实效。特别是一些党员人数较少的机关单位,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这些单位党组织要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集中教育培训更加困难。调研中,一些机关党组织负责人无奈地说:“我们一个党支部就三五个党员,集中在一起读读书念念报收效甚微,想邀请一些领导或专家作专题讲座又不好组织。”对于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培训时间尚且难保证,就更难说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三是党员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总的来看,在党员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有限,不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阵地建设比较薄弱。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基层师资队伍弱化问题不容忽视。

(四)党员管理服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流动党员管理难。近年来党员队伍的流动性不断增大,每年都有大量党员外出从商或者离乡打工,有的外出期间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无法参加党性实践活动,有的甚至几年都见不到面,游离在党组织的视线之外。对其管理、教育出现真空。二是老龄党员管理难。这些老龄党员中,有的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参加支部组织活动,有的不愿参加组织生活。加之个别农村老党员生活来源不稳定,其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比较低,或者只参加一些发放误工费的党支部会议和活动,影响了党员的整体形象。三是活动开展难。由于流动党员的不断增多、老龄党员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个别农村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面临着无党员参与的尴尬境地。由此引发了一些有选举任务的会议上,党组织不得不采取发放误工费或补贴的形式来吸引党员参加会议的不良风气。

(五)党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和保障需要加强。一是农村、社区党务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和社区党务干部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加强。二是党建工作保障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日趋增多,特别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后,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频次明显增多、质量也显著提高。但部分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难以保障。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受限。三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制度执行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对不发挥作用党员、长期不参加活动、半年以上不缴纳党费党员的清退工作中,感觉难度很大,不便于操作,制度执行不到位。

四、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根据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结合瀍河工作实际,我区在新形势下把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好,充分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总体思路是:以思想教育为主导,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实践为途径,大力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严格管理为手段,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发展新党员为重点,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适应新情况和新任务的要求。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增强基层党员思想教育实效。一是结合实际大力创新,发挥“三会一课”实效。在创新“三会一课”制度上,力求在内容、形式和效果上有所突破。按照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对照检查、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要求,精心安排好组织生活会。对照党章具体要求,认真开展开放式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民主党派、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谈心制度。与时俱进的更新党课内容,改进灌输式的党课教学形式,尝试互动研究式教学。二是以网络等信息传播工具为载体开发新的思想教育渠道。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手段,建立灵活开放的网上党员教育体系,向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党员教育的信息,利用党建园地开展网上互动党课活动,设立网上电子图书阅览室,定期开展网上党员理论学习教育,建立“网上党员之家”,引导广大党员参与理论学习、进行形势教育。设立网上信箱,及时听取和了解党员的意见,就党员关心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网上专题讨论。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与党员教育工作的结合,搭建交流沟。三是积极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征,是党员教育中很受欢迎的一种形式。要将党员教育融入与服务执政使命、服务社会大众之中,以开展深入扎实的党建系列主题活动来不断丰富党员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强党员“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臵”的自觉意识。进一步深化“党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和“结对子”活动。

(二)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使每个党员不游离于组织之外,受到组织的关心帮助,应拓展在新经济领域、新社会领域的党 建工作空间,积极探索“立体化”党建。一是通过社区改建党委,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要按照社区的构成和实际,分类设立特色党组织,在居民楼院、小区、特色商业街等设党支部,在“两新”组织建党支部,在社区建党员服务(联络)站,负责社区“两新”组织的零星党员、个体工商户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等的登记、联络、教育、服务、组织生活等工作。二是商务楼宇建组织,加强对商务社区中各类党员的管理。现代商务社区的特点就是高楼林立,要加强这些商务楼的新经济组织群、新社会组织群中党员的管理,并通过楼宇“党员之家”及联络站的方式实现商务社区党组织的全覆盖。三是搭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天地网合一”的远近结合、内外一体的立体交叉教学平台。依托党建信息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依托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构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网络。依托国际互联网,构建党员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远程教室。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全覆盖,做好党员信息化管理工作,实现党组织关系转接无纸化,党员身份查询网络化,党内活动咨询自动化。

(三)强化党员分类管理服务。坚持党员标准不变,党员义务不变,党员权利不变的原则,针对党员特点,“分类设臵目标,分类管理党员,分步创新载体”。一是分类设立管理目标。社区党员按照“两从”原则(从群众满意的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改起)确立管理目标,离退休党员按照“三多三少”原则(多引导,少说教;多理解,少苛求;多分散,少集中)确立管理目标,流动党员按照“三不断”原则(联系不断,工作不断,履行党员义务不断)确立管理目标,在职党员按照“三双”原则(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确立管理目标,分类要求,整体推进。二是分类完善管理服务。充分考虑党员群体的差异性,注重分类管理服务。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到所生活的社区登记,接受居住社区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调动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其主动参与居住社区建设,并在参与社区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流动党员,实行灵活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卡,登记卡内容包括党员基本情况、原工作单位、现就业单位、收入情况及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党员联络站”等载体,采取直管、代管、协管的方式,始终保持对这部分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属地管理,把他们划到与生活区最近的一个社区党组织,要求他们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建立离退休党员信息库,具体登记他们的家庭住址、家庭情况、特长爱好,为做好管理服务共走奠定基础。三是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基层组织吸引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增强基层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比如,把开展党员“政治生日”纪念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党员在“政治生日”时主动向组织作一次工作总结汇报,勉励党员以“政治生日”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完善公开承诺事项,全面履诺践诺,赋予创先争优活动更强大的生命力。再比如,实施党员“关爱行动”。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落实结对帮扶制度,认真做好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的定期走访和节日慰问活动,及时发放老党员生活补贴,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四)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在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创新党员退出机制、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等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把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突破口来抓。一是严把发展党员入口。注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要进行全面摸底工作,按照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全面了解其入党动机,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入党的问题,并根据其现实表现,进行调整。对现实表现好,工作积极主动,在实际工作工作中表现突出,群众基础好、威信高的列为重点培养发展对象。对那些还不具备入党积极分子条件的,及时调整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二是疏通党员出口,克服党员管理的“空说”。建立不合格党员失察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考核督办制度,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工作联系点制度,推行民主评议党员“两票制”,分类设臵党员考评办法。构建不合格党员帮教机制。对确定除名、劝退、限期整改的不合格党员实行“回访制”,进行跟踪教育管理。三是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坚持创新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目标管理、党员承诺等制度和做法,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在重点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教育的同时,每年结合纪念党的生日,组织广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评先树优,激励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坚定政治立场,发挥先锋作用。

(五)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一是创设活动载体,让党员发挥作用有途径。建立健全在册党员、在职党员回社区评议、报到、公示等制度。通过创建“三亮相”载体,(亮身份、亮形象、亮风采)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通过搭建党小组活动平台,使在 册党员、在职党员都能在社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通过在机关党员中党员“红黄牌”制度,规范对党员的管理。二是延伸“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党员建言献策有渠道。在机关、部分事业单位中,选择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开展试点。推行党支部工作“一事一议”,畅通党员献计献策渠道。三是构建党员奉献平台,为党员展示自我提供机会。通过“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三结对活动,为困难人群提供思想、经济、生活等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创先争优”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党员“三学三带”活动等把党员与群众联接起来。通过“设岗定责,联户帮带”活动,搭建无职党员服务奉献的平台。采取党员认证、群众荐岗、支部定岗的方式,择优配岗,然后定岗到人,激励无职党员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变被动为主动,变“无为”为“有为”。

(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保障。一是在各级财政预算中要有明确的党组织活动经费的比例。(例如:可以按党员的人数,核算出每年的党员人头教育经费)二是对自留党费部分要重点向一些新成立的党组织和权属关系介于公有与私有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倾斜。三是要建好各级党组织的培训服务基地,为党员再就业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同时,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一定的工作经费。

第四篇:瀍河回族区第三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经验材料

全市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

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实施“三三”举措抓实转化提升

——瀍河回族区深入推进第三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

中共瀍河回族区委员会

(2011年9月)

瀍河回族区辖7办1乡,15个行政村、14个社区,总人口18万,全区基层党组织170个,党员5314名。第三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开展以来,我区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创先争优、加强社会管理、夯实执政基础的重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两率提升”这一重点,通过实施“三三”举措,着力加强整顿,抓实转化提升,使我区后进村(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面貌得到较大改善,集中整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细化“三措施”,确保扎实有序推进

区委将第三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通过碰头会、常委会、专题会,对整顿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在科学制订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基础上,又结合区情实际,对具体整顿措施进行了细化,确保整顿工作有序推进。

(一)加强领导聚合力。为有效解决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1区委切实加大了向后进村的力量投入,制发了《关于集中整顿后进村(社区)党组织的意见》,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从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区民政局、区农办等相关单位抽取精干力量组成2支工作组驻村(社区)帮扶,后进村(社区)所在乡(办)党(工)委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队包村(社区)促转。区驻村工作组的组长平均每人每月深入联系点3天以上,针对村(社区)内的突出问题现场办公、牵总协调,使乡(办)、村(社区)和工作组的目标同向,力量一致。

(二)公开承诺强责任。为增强乡村两级和驻村工作组的责任意识,区委与乡(办)党(工)委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分别签订责任状,乡(办)党(工)委与后进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签订责任状,限期整改。在管理上,实行后进村转化工作公开承诺制。驻村工作组针对村(社区)内计划帮扶解决的问题,分别向区委和村(社区)群众做出公开承诺,明确承诺事项、明确责任人、明确完成期限,并以简报形式通报全区,用电子屏、公开栏等形式向全区公开。建立了工作组“三联四不撤离”责任制,“三联”即所驻村(社区)的治理转化与工作组派出单位的实绩考核相联,与派出单位党政正职的政绩相联,与驻村工作组成员的奖惩相联;“四不撤离”即建不好支部班子不撤离,选不准经济发展路子不撤离,热难点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撤离,达不到群众满意不撤离。通过公开承诺,有效地增强了各基层干部的工作压

力,强化了责任意识,为转化工作注入了活力。

(三)挂牌督办促落实。区委为每个后进村建立台账,实行挂牌督办。建立了以“驻村工作日志、县级领导到村(社区)活动情况登记卡、难点问题督办卡、整顿进度通报卡”为主要内容的“一志三卡”工作法,对整顿进展情况全程备案。工作中,区委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不定期进行督查或暗访,区委组织部每月进行一次集中督导,转化进度每月公开,推动了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治理整顿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念好“三字诀”,务求整顿转化实效

我区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把摸清情况、配强班子、化解矛盾作为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的工作重点,念好“访、建、调”三字诀,务求整顿转化实效。

(一)念好“访”字决,摸清后进村(社区)“家底”。针对后进村(社区)进一步开展“四查四访四问”活动,即查村务公开情况、查村干部宗旨观念情况、查干部廉洁自律和工作作风情况,访党员干部问发展良策、访专业大户问致富经验、访困难群众问群众疾苦、访矛盾人群问诉求缘由。党员干部深入村(居)群众调查了解村(社区)班子和村(社区)干部在工作作风、方法能力、思想素质、工作效果等方面情况,了解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征地拆迁、医疗保险、养老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及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家底”。同时,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对后进村软弱涣散和经济滞后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后进村台账,制

定整顿方案,落实整顿措施。

(二)念好“建”字决,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把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作为整顿后进村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加大选派干部下村任职力度,加大从能人志士、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和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和“两委”委员工作力度,把那些党性强、观念新、水平高、作风正、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志士充实到后进村“两委”班子,进一步配齐配强后进村班子。同时,采取阵地培训、外出学习、结对帮带等方式,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教育培养,完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建设。目前,已有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名副书记和2名委员被调整出班子,新充实人员5名,吸收扩充村(社区)级后备干部10余人。

(三)念好“调”字决,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坚持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对后进村每月开展一次大排查,在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实行集中排查,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对象进行重点排查,并逐一建立调处台账,逐个销号解决。推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局性的重大矛盾纠纷,组织相关单位和当事人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调解方案,并派专人进行跟踪督办。

三、狠抓“三环节”,力促工作提档升级

我区根据后进村(社区)党组织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以

整顿工作为契机,狠抓培训、制度、帮扶三个环节,力促后进村(社区)党组织各项工作提档升级。

(一)抓培训,促整体素质提高。我区坚持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相结合,加大对后进村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后进村“两委”班子的交流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观摩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通过察看先进村(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产业基地现场,促使他们横向比较找差距,立足实际理思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机短信、办培训班等形式,丰富广大党员、群众在惠农政策、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致富能力和本领。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增强干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目前,我区已培训后进村(社区)的党员干部80余人次。

(二)抓制度,促工作机制规范。我区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整顿建设的关键,巩固整顿建设成果。以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为目标,着力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执行落实机制和监督评议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指导帮助后进村(社区)党支部建章立制,修订完善“四议两公开”、“财务管理”、“公开监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村(居)规民约,并编印成册,督促落实,有效推动了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目前,已帮助2个后进村(社区)建立健全制度25项,其中党建工作相关制度9项,村(居)务财务管理制度5项,社会管理制度6项,工作运转制

度5项。

(三)抓帮扶,促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作组驻村工作的基础上,我区又确定6个区直部门和2家企业与后进村(社区)进行“X+1”结对帮扶,3个部门1个企业共同帮扶一个后进村(社区)。各帮扶单位直接到“对口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摸清后进村的基本情况,并以此制定帮扶帮建方案和措施。同时,各职能部门和企业把帮扶方向从过去的以急救“输血”为主转向以帮助后进村(社区)增强“造血”功能为主,把帮扶重点从单纯地给钱给物转到提高党员群众素质和增强经济发展潜力上来。第三批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开始以来,区直各帮扶单位为后进村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合理化建议23条,提供致富项目信息56条,帮助2个后进村(社区)调整和完善了经济发展规划,开展政策、信息和技术现场咨询3场,发放政策宣传单1000余份,赠送科技图书150多套。

第五篇:瀍河区2009年新农村建设意见

瀍河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

二00九年,瀍河回族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以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为主线,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区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以改善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为重点,根据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继续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深化各项工作, 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领导机制、卫生保洁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力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新的突破。

2006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1-

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目标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一定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到重要位臵,切实加强领导,把这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政一把手、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明确专人,对分包村庄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详细制定实施规划和实施细则,量化考评标准和奖惩办法,确保分类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市、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完善新农村建设领导协调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由上可见,新农村建设中,加强领导非常重要,我区区委区政府历来都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与了高度重视,今年是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第三年,也是该出成果的一年,要求各包村帮建责任单位一把手要真正重视,脚踏实地,切实负起责任,扎扎实实做些实际工作,工作中要有具体措施、实际行动,要有经费投入,上下一心,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通力配合,调动所包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确实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要求每个单位年底前都要为所包村至少做一件实事,形成可以看得见的成果。

二、创新思路,重点突破,确保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作用良

好发挥。

我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全区农村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比以前有很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优化,但个别村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经常反弹,严重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究其原因,就是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发挥作用不好,深层次原因是保洁经费投入不足,人力不够,不能全天候保洁。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思路,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建设。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狠抓农村环境的整治,使卫生整治成果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卫生整治必须按照“三清七集中”的标准,坚持不懈的一抓到底。

一是要坚持开展突击整治活动。在农闲季节由村干部组织,包村干部带头,清除积存垃圾,整理卫生死角,治理农村建筑材料的无序堆放,清理墙体的乱涂乱画等;农忙季节搞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防止秸秆乱推乱放,形成新的垃圾。

二是要发挥长效保洁机制作用。按市新农办的规定和其他县区先进村建设经验,结合我区各村实际情况,每个行政村保洁人员按不低于千分之三的比例配备,不足的今年配齐,必须落实保洁员待遇,否则,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将是一句空谈。保洁补助资金以区乡投入为主,村组自筹为辅。逐级责任要明确,考核奖惩要严格,因村制宜,明确工作重点,积极完善和规范农村卫生设施。全天候保洁,彻底解决垃圾随意倒、清理不及

时、环境脏乱差、群众生活质量低的问题。同时,克服重治轻管和只治不管的倾向,在搞好整治的同时,扭住管理和维护不放松,努力在保持上下功夫。

三是要培养农民良好卫生习惯。要想办法采取措施,例如:评选卫生家庭、办板报等形式,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卫生常识,用直观和真实的形象引导广大群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激发农民参与卫生整治的热情和自觉性,人人从我做起,不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如乱丢杂物、随地吐痰等根深蒂固的生活陋习。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区的通组通户道路建设解决了群众的出门难和生产生活问题,也为村容村貌整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沼气建设节约了生活开支,改善了环境;城中村改造改善了农村的环境,这些都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因此今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要抓住四个重点。

一是搞好通组通户道路及排水系统配套建设。今年我区的通组通户道路建设任务是10公里,具体是:

(今年的任务及具体要采取的措施)

二是户用沼气与安全饮水,进一步完善沼气服务体系,让沼气服务网点真正发挥作用,让沼气池真正能为群众带来实

惠;继续加快改水步伐,积极争取国债资金,重点解决马坡村2700人安全饮水问题,争取史家湾村和塔东村饮水改造项目。

三是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今年我区进一步加大融村“两委”办公场所、卫生所、计生室、文化室、连锁超市、远程教育终端等项目于一体的高标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四是统筹城区建设,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和村庄规划。(完成的任务或者要干的工程)为小李村、中窑村的城中村改造争取好的建设环境和政策支持,积极支持史家湾村的房屋开发。

四、强化机制,扎实推进,集聚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目标管理机制。今年继续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区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市委市政府的一贯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考核,奖优罚劣。明确党政一把手为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区委组织部部长、主管农村工作副区长为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具体责任人,要定期组织召开新农村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听取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分类管理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强化结对帮扶机制。新农村责任分包按以前不变,一包三年,各分包领导、包村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所包村,落实好分包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搞好指挥、协调、督察,形成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帮扶村的各部门要切实为所包村出实招、干实事,出实效,每年为帮扶村至少办一件实事。

三是强化督查工作机制。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按制定好的考核办法,对各村和包村帮建单位承担的新农村建设任务进行定期考核,全面督促落实。对考核成绩差的单位领导要作出处理,对排名最后的村两委干部实行一定的处罚。

五、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我区区位优势,做强做实“一村一品”的产业特色村建设,各包村单位要结合各村实际,积极培育出一系列具有洛阳特色的新农村典型。2009年要积极引导马坡村、小李村、塔西村特色烧烤发展,提高知名度。进一步引导310国道两侧农民优化品种结构,扩大特色果林、蔬菜大棚、食用菌、畜牧养殖、观赏花卉的生产规模;要加强农村专业协会建设,积极支持和帮助新成立的奶牛养殖协会和蛋鸡养殖协会,积极为养殖户保驾护航,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帮助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从多方位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空间,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培育致富项目,增加农民收入,力争使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7%。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系统工程。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细致的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强力推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瀍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瀍河回族区“五化”打造阳光党政(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瀍河回族区“五化”打造阳光党政(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