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收购发票管理办法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收购发票管理办法》的通知
苏国税发[2004]96号
各省辖市、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税务局,常熟市、张家港保税区国家税务局,省局直属分局:
现将《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收购发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下发给你们,并补充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地在接到《办法》后,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具体贯彻意见,并将《办法》及贯彻意见迅速传达到各所辖基层国税部门,组织有关人员集中培训学习,确保加强收购发票管理的各项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二、对《办法》实施前已取得收购发票领购资格的收购单位、个体工商户,要按本《办法》规定重新审核其购票资格,严格按本《办法》规定执行。
三、从2004年7月1日起全省全面使用新版收购发票。原印制的收购发票使用期限截止2004年6月30日。对纳税人手中未使用完的收购发票,主管国税机关要及时收缴,并连同库存的收购发票,分别登记造册,按规定销毁。
附件:《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收购发票管理办法》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二○○四年五月十七日
附件: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收购发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收购发票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收购发票,是指国家税务局监制的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和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
第三条 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是指向城乡居民个人(不含从事废旧物资收购的个体经营者)收购废旧物资时,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的发票。
废旧物资是指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品,包括经过挑选、整理等简单加工后的各类废弃物品。
第四条 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是指向农业生产者个人(不含从事农产品收购的个体经营者)收购自产农业产品时,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的发票。
农业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
第五条 鉴于粮食(油料)、棉花、鲜茧等农产品收购业务的特殊需要,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式样另设“粮食统一收购发票”、“棉花统一收购发票”、“鲜茧统一收购发票”三种,只限于收购粮食(油料)、棉花、鲜茧专用,除此之外的其它农产品收购使用“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以上四种式样的收购发票,统称为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下同)。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省境内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和农业产品收购业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第二章 收购发票的印制管理
第七条 收购发票的规格、版面金额、票样。
收购发票规格统一为190mm x 105mm=40开。
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版面金额为百元(票样见附件一)。
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含棉花、鲜茧收购发票)版面金额为千元、万元两种(票样见附件二、三、四、五、六、七、八)。粮食统一收购发票版面金额和票样仍按苏国税发[2003]169号文件执行。
第八条 收购发票的票面设计。在原普通发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出售人签名、联系电话等栏目。
第九条 收购发票的联次、印色、用途。
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基本联次为四联。第一联为存根联,印黑色,由收购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印棕色,由出售方收执;第三联为税务备查联,印绿色,报国税机关审核;第四联为记帐联,淡红色,由收购方作为记帐凭证。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的基本联次分三联、四联两种:
四联的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第一联为存根联,印黑色,由收购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印棕色,由出售方收执;第三联为抵扣联,印绿色,由一般纳税人作抵扣凭证;第四联为记帐联,印淡红色,由收购方作为记帐凭证。
三联的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领购使用。第一联为存根联,印黑色,由收购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印棕色,由出售方收执;第三联为记帐联,印淡红色,由收购方作为记帐凭证。
第十条 收购发票的印制用纸。
收购发票的存根联、发票联及抵扣联统一使用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紫色干色复写纸印制,税务备查联用黑色干式复写纸印制,记帐联用白纸印制。
第十一条 收购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收购发票(“粮食统一收购发票”除外)由省辖市国家税务局组织在省国家税务局批准的定点印刷厂印制。
第三章 收购发票的领购管理
第十二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初次领购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必须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资格认定,经审核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批准其购票资格:
(一)《工商营业执照》上具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项目;
(二)实际从事的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与《工商营业执照》核准的内容完全一致;
(三)按规定设置收购台帐,帐证健全,能正确核算经营业务,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
(四)具备场地、仓库、人员等相应的经营条件。
第十三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初次领购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应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资格认定,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购领发票。
第十四条 有分支机构的收购单位领购收购发票:
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应办理税务登记,单独领购收购发票、单独申报;
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不得领购收购发票,由总机构领购收购发票后向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发放,建立明细分类发放台帐,并在收购发票封面加盖非独立核算机构印记; 总机构不得向外县、市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发放收购发票。
第十五条 主管国税机关应当根据用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情况,核定其用票品种和限量。按照不超过一个月的用量供票。
对农业产品年收购额在180万元以下的用票单位,不得批准其领购使用万元版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
第十六条 用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纳税情况及发票使用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的,主管国税机关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购票品种、每月供票数量进行核定调整。
第十七条 主管国税机关应根据核定的发票品种和数量发售收购发票,严格实行发票验旧购新制度。收购单位季节性收购用票量很大时,可先向收购单位发售新票,旧票在一个月内完成审验。
第四章 收购发票的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向城乡居民个人或农业生产者发生收购业务并支付收购款时,应开具收购发票,不得用自制收购凭证代替。未发生收购业务或虽有收购但未支付收购款的,一律不得开具收购发票。
第十九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发生收购业务时,必须向对方索取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不得开具收购发票。
第二十条 收购发票仅限于用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己填开使用,不得转借、转让、买卖、代开。
第二十一条 下列情况一律不得开具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
(一)购进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无证贩运者)的废料、边角料、回收料;
(二)购进旧货和其他非废旧物资。
旧货是指进入二次流通,具有部分使用价值的旧生产资料、旧生活资料;
(三)购进其他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无证贩运者)出售的废旧物资;
(四)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之间以及与其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
(五)国家有关部门禁止收购的物资。
第二十二条 下列情况不得开具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
(一)向农场、养殖厂等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业产品;
(二)向个体经营者和有证据证明无证个体农业产品贩运者购进农业产品;
(三)非农业产品的收购。
第二十三条 收购单位、个体工商户填开收购发票时,必须在收购现场按规定时限、号码顺序就每一笔收购业务逐笔开具,填写时应品名明确、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各联次一次填开,并加盖收购单位、个体工商户的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收购发票一律不得按多个出售人汇总开具。开具废旧物资收购发票时还应由出售人签字,发票联必须当场交付出售人。
第二十四条 收购发票一律不得跨县(市)使用。
第二十五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对已开具的收购发票税务备查联或抵扣联必须按原本25份顺号装订成册,不足25份单独装订,与《废旧物资/农业产品收购统计表》和《废旧物资销售明细表》一并于纳税申报时,报主管国税机关审核。
第二十六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收购发票领、用、存制度和相关帐簿,实行专人管理,按月向主管国税机关书面报告收购发票领、用、存等情况,自觉接受国税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主管国税机关应当建立对废旧物资、农业产品出售人的回访制度和以废旧物资为原料的使用单位的跟踪核实制度。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 下列行为属未按规定开具收购发票:
(一)废旧物资品名填开不明确、项目填开不齐全;
(二)按多个出售人汇总开具收购发票;
(三)收购时未当场开具收购发票;
(四)填开内容不真实;
(五)收购发票用于非废旧物资或非农产品的收购;
(六)废旧经营单位之间以及与其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之间业务往来使用收购发票的;
(七)未按规定申请使用收购发票,用自制收购凭证代替收购发票开具的;
(八)使用废止的收购发票开具;
(九)其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的行为。上述未按规定开具收购发票的行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处罚,对票面涉税金额,不得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依据。
第二十九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未按规定开具收购发票,进行偷税,造成其他纳税人少缴或不缴税款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违反税收法规和发票管理规定,经国税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主管国税机关可以收缴其收购发票或停止向其发售收购发票。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未涉及的事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江苏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收购发票管理办法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收购发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收购发票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收购发票,是指国家税务局监制的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和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
第三条 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是指向城乡居民个人(不含从事废旧物资收购的个体经营者)收购废旧物资时,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的发票。
废旧物资是指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品,包括经过挑选、整理等简单加工后的各类废弃物品。
第四条 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是指向农业生产者个人(不含从事农产品收购的个体经营者)收购自产农业产品时,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的发票。
农业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
第五条 鉴于粮食(油料)、棉花、鲜茧等农产品收购业务的特殊需要,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式样另设“粮食统一收购发票”、“棉花统一收购发票”、“鲜茧统一收购发票”三种,只限于收购粮食(油料)、棉花、鲜茧专用,除此之外的其它农产品收购使用“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以上四种式样的收购发票,统称为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下同)。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省境内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和农业产品收购业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第二章
收购发票的印制管理
第七条 收购发票的规格、版面金额、票样。
收购发票规格统一为190mm x 105mm=40开。
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版面金额为百元(票样见附件一)。
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含棉花、鲜茧收购发票)版面金额为千元、万元两种(票样见附件二、三、四、五、六、七、八)。粮食统一收购发票版面金额和票样仍按苏国税发[2003]169号文件执行。
第八条 收购发票的票面设计。在原普通发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增加出售人签名、联系电话等栏目。
第九条 收购发票的联次、印色、用途。
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基本联次为四联。第一联为存根联,印黑色,由收购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印棕色,由出售方收执;第三联为税务备查联,印绿色,报国税机关审核;第四联为记帐联,淡红色,由收购方作为记帐凭证。
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的基本联次分三联、四联两种:
四联的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第一联为存根联,印黑色,由收购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印棕色,由出售方收执;第三联为抵扣联,印绿色,由一般纳税人作抵扣凭证;第四联为记帐联,印淡红色,由收购方作为记帐凭证。
三联的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领购使用。第一联为存根联,印黑色,由收购方留存备查;第二联为发票联,印棕色,由出售方收执;第三联为记帐联,印淡红色,由收购方作为记帐凭证。
第十条 收购发票的印制用纸。
收购发票的存根联、发票联及抵扣联统一使用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紫色干色复写纸印制,税务备查联用黑色干式复写纸印制,记帐联用白纸印制。
第十一条 收购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收购发票(“粮食统一收购发票”除外)由省辖市国家税务局组织在省国家税务局批准的定点印刷厂印制。
第三章
收购发票的领购管理
第十二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初次领购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必须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资格认定,经审核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批准其购票资格:
(一)《工商营业执照》上具有废旧物资回收经营项目;
(二)实际从事的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与《工商营业执照》核准的内容完全一致;
(三)按规定设置收购台帐,帐证健全,能正确核算经营业务,严格遵守各项财务制度;
(四)具备场地、仓库、人员等相应的经营条件。
第十三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初次领购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应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资格认定,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购领发票。
第十四条 有分支机构的收购单位领购收购发票:
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应办理税务登记,单独领购收购发票、单独申报;
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不得领购收购发票,由总机构领购收购发票后向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发放,建立明细分类发放台帐,并在收购发票封面加盖非独立核算机构印记;
总机构不得向外县、市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发放收购发票。
第十五条 主管国税机关应当根据用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情况,核定其用票品种和限量。按照不超过一个月的用量供票。
对农业产品年收购额在180万元以下的用票单位,不得批准其领购使用万元版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
第十六条 用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纳税情况及发票使用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的,主管国税机关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购票品种、每月供票数量进行核定调整。
第十七条 主管国税机关应根据核定的发票品种和数量发售收购发票,严格实行发票验旧购新制度。收购单位季节性收购用票量很大时,可先向收购单位发售新票,旧票在一个月内完成审验。
第四章
收购发票的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向城乡居民个人或农业生产者发生收购业务并支付收购款时,应开具收购发票,不得用自制收购凭证代替。未发生收购业务或虽有收购但未支付收购款的,一律不得开具收购发票。
第十九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发生收购业务时,必须向对方索取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不得开具收购发票。
第二十条 收购发票仅限于用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己填开使用,不得转借、转让、买卖、代开。
第二十一条 下列情况一律不得开具废旧物资统一收购发票
(一)购进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无证贩运者)的废料、边角料、回收料;
(二)购进旧货和其他非废旧物资。
旧货是指进入二次流通,具有部分使用价值的旧生产资料、旧生活资料;
(三)购进其他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无证贩运者)出售的废旧物资;
(四)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之间以及与其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
(五)国家有关部门禁止收购的物资。
第二十二条 下列情况不得开具农业产品统一收购发票。
(一)向农场、养殖厂等农业生产单位购进农业产品;
(二)向个体经营者和有证据证明无证个体农业产品贩运者购进农业产品;
(三)非农业产品的收购。
第二十三条 收购单位、个体工商户填开收购发票时,必须在收购现场按规定时限、号码顺序就每一笔收购业务逐笔开具,填写时应品名明确、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各联次一次填开,并加盖收购单位、个体工商户的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收购发票一律不得按多个出售人汇总开具。开具废旧物资收购发票时还应由出售人签字,发票联必须当场交付出售人。
第二十四条 收购发票一律不得跨县(市)使用。
第二十五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对已开具的收购发票税务备查联或抵扣联必须按原本25份顺号装订成册,不足25份单独装订,与《废旧物资/农业产品收购统计表》和《废旧物资销售明细表》一并于纳税申报时,报主管国税机关审核。
第二十六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收购发票领、用、存制度和相关帐簿,实行专人管理,按月向主管国税机关书面报告收购发票领、用、存等情况,自觉接受国税机关的监督检查。
关联法规:
第二十七条 主管国税机关应当建立对废旧物资、农业产品出售人的回访制度和以废旧物资为原料的使用单位的跟踪核实制度。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 下列行为属未按规定开具收购发票:
(一)废旧物资品名填开不明确、项目填开不齐全;
(二)按多个出售人汇总开具收购发票;
(三)收购时未当场开具收购发票;
(四)填开内容不真实;
(五)收购发票用于非废旧物资或非农产品的收购;
(六)废旧经营单位之间以及与其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之间业务往来使用收购发票的;
(七)未按规定申请使用收购发票,用自制收购凭证代替收购发票开具的;
(八)使用废止的收购发票开具;
(九)其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的行为。
上述未按规定开具收购发票的行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处罚,对票面涉税金额,不得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依据。
关联法规:
第二十九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未按规定开具收购发票,进行偷税,造成其他纳税人少缴或不缴税款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关联法规:
第三十条 收购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违反税收法规和发票管理规定,经国税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主管国税机关可以收缴其收购发票或停止向其发售收购发票。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未涉及的事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关联法规: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江苏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收购发票管理办法(试行)
农业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发票管理办法》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产品收购发票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从事农业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收购自产农业产品时,向收款方开具的收购发票。
农业产品是指《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财税字[1995]052号)文中所规定的农产品范围及有关文件规定按农产品征税的农产品。
第三条 从事农业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向其它单位和经营者发生收购业务时,必须向收款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农业产品收购发票。
第四条 农业产品收购发票是由省国家税务局统一印制,名称为河北省XXX市收购发票。
第五条 从事农业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使用带有抵扣联的四联收购发票;其它从事农业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使用无抵扣联的三联收购发票。
第六条 使用收购发票的农业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领购收 购发票前,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应对其下列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生产经营产品品名;
(三)生产型企业的年设计生产能力及消耗定额数量;
(四)预计月均收购产品品名、平均价格、总数量和金额;
(五)主要购销渠道;
(六)产品产量和收购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
(七)购销结算方式。
第七条 农业产品收购发票实行按月限量供应。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应根据收购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经营规模、收购业务规律,核定收购发票使用数量,初次领购收购发票最多限购5本。
收购单位和个人因收购业务量大确需增加收购发票使用量的,应提出申请,由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局长(所长)和主管副局长(副所长)共同审核后,报县(区)国家税务局发票管理部门批准。
月需供量超过50本(含)报县(区)国家税务局主管局长批准后准予领购,并将批准的发票供应情况要及时通报给税政和稽查部门;超过100本(含)报经县(区)国家税务局局长批准后准予领购,同时将批准发票供应情况向市国家税务局征管、税政、稽查部门备案。
县(区)国家税务局发票管理部门向收购单位和个人发售收 购发票采取限量不限次发售方式,在批准的月供票量范围内,每次供票量不超过批准的月供量一半数量。
第八条 使用收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收购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使用收购专用发票登记簿,并按月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报告收购专用发票使用情况。
第九条 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时,应出具身份证件。收购单位和个人开具收购专用发票时,应当认真核对、填写出售人的身份证号码、住址(具体到县、乡、村、组),并要求出售人签字或压印。
收购数量较大的,应留存出售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备核查。与出售人发生收购业务金额一次或年累计超过1万元时,主管国税机关应调查核实其收购的产品自产证明情况。内容包括:出售人种养植面积、产品种类、数量、年生产能力等。对于与出售人发生收购业务金额一次超过1万元的,要通过银行付款的方式结算货款。
第十条 收购发票不得汇总开具。
收购单位和个人使用收购发票时,开具的数量、金额必须真实、完整,并按发票序号顺序和全部联次一次如实开具。不得越号、拆本填开,不得虚开、转借、为他人代开或开具大头小尾发票。票、款、物必须相符。
收购单位和个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还应附《收购入库单》申报抵扣。《收购入库单》根据实际入库的数量由保管员如实 填写。
第十一条 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应对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收购单位和个人对其大宗收购活动实行重点跟踪监控管理。应定期派员到收购规模较大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库存盘点,实地核对,严格执行货物出入库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核实情况与所开具的收购发票数量、金额进行核对,发现问题的要跟踪调查,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 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收购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行之一的,其开具的收购发票不得作为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
(一)未按规定领购的发票(包括异地收购农业产品时,未使用收购地发票的);
(二)未按规定开具的发票
(三)超过工商部门批准收购范围的使用发票; 第十三条 收购发票只能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使用。收购单位和个人到本县(区、市)以外收购地收购农业产品时可持所在地国税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申请使用收购地的收购发票;
收购农业生产单位和经营者的农业产品应向其取得普通发票,经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审核后可作为抵扣凭证。
第十四条 收购单位和个人购进大宗农业产品,收购金额一次在五万元(特殊行业限额由县、区国家税务局确定)以上的业务的,应告知主管国税机关派员到场核实。税收管理员应核实是 否属于收购发票开具范围,出售人是否属于农业产品生产者等,经查验符合规定后,方可开具收购发票。
第十五条 收购能力和规模较大的收购单位和个人应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将采购的农业产品品种、采购地、价格、数量、采购时间等报主管国税机关备案;主管国税机关在收购单位和个人将收购的农业产品入库前认真落实查验、登记制度,查验登记内容包括:运输车主、车号、发货人、收货人、起运地、到达地、运输方式、入库数量、金额、时间。
第十六条 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应每月对所辖使用收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的下列情况进行巡查。
(一)开具的收购专用发票是否是在收购业务发生时填开、是否有汇总填开情况;
(二)收购发票的购领、开具、保管、结存是否和发票购领簿相符;
(三)核对其收购的农业产品的购销存情况与资金收付情况是否相符;
(四)根据使用收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的设备数量、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调查设备合理日生产能力,推算月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估算其最大年生产量,根据估算的月生产量、年生产量,检测其实现销售收入与其生产能力是否相匹配,合理的测算确定其投入产出比率,对其产量与收购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收购数量是否异常,是否符合该类收购单位和个人的纳税 测算情况;
(五)比较使用收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申报的收购价格与同行业其他纳税人收购价格,判断其是否存在虚增收购价格问题;
(六)比较使用收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当期开票数量与其当期现金账、银行存款账,核对纳税人开具的付款凭证与银行付款记录,看其是否相符,判断纳税人有无虚开收购发票问题。
第十七条 国税机关应建立和完善收购单位和个人的纳税评估办法,加大纳税评税力度,实施有效监控。根据收购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的收购价、销售价情况,开具收购发票量和销售额变动率、税负率等情况进行纳税评估。
第十八条 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每月对收购发票使用情况的稽核不少于一次。
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在巡查巡管过程中要根据所辖收购单位业务量的多少,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对各单位每月开具的收购发票进行稽核,抽查比例不得少于当月开具发票量的10%。
主管国家税务分局(所)对收购发票的稽核主要是根据收购单位和个人发生收购业务记载的出售人的有关情况,入户对出售人的身份、农业产品自产数量、销售数量、销售价格等情况进行核对。
使用收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扩大稽核范围。
(一)增值税税负率明显偏低的;
(二)投入产出比明显偏低的;
(三)收购价格明显偏高的;
(四)收购数额较大且同一出售人多次销售的;
(五)其他情形需要稽核的,由各市国家税务局确定。第十九条 巡查、稽核结束后要制作巡查、稽核报告,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市、县(区)国家税务局实施稽查。
第二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使用收购专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巡查或稽核时,必须有详细记录,并作为日常征管资料,列入考核范围。
第二十一条 收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结合当地实际建立收购发票管理预警机制。在对收购发票使用管理、日常税收管理、巡查巡管和纳税评估工作中,应及时对已掌握的收购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变化情况,收购发票使用变化和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对,发现异常问题的,及时上报预警报告。
第二十三条 税务人员在收购发票管理中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致使收购单位和个人违反发票管理规定,造成税收流失的,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四条 各市国家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 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办法
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我省境内印制、领购、开具、取得和保管《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收购发票》,是指收购单位和个人在收购农产品经营活动中开具的付款凭证。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 发票的印制
第六条 《农产品收购发票》为万元版,基本联次为四联。第七条 《农产品收购发票》发票联、抵扣联使用38g防伪纸印制,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发票监制章及发票号码使用防伪油墨印制。
第八条 《农产品收购发票》由贵州省国家税务局统一式样,指定企业印制。
第三章 发票的领购
第九条 凡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增值税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收购自产农产品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农产品收购发票》。
第十条 需领购《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增值税纳税人,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同时提供以下证件及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办理领购手续。
(一)购票申请;
(二)经办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三)专职票管员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四)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印模;
(五)收购单位开立收购农产品专用存款帐户证明;
(六)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派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根据申请人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耗用、生产规模等,确定用票数量。
第十二条
需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单位必须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管理办法》在开户银行开立收购农产品专用存款帐户,专供收购农产品使用。
第十三条《农产品收购发票》领购实行验旧供新、限量供应、代管监开制度。
第四章 发票的开具
第十四条 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其自产农产品时,应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第十五条 向农业生产者单位收购农产品不得使用现金支付;向农业生产者个人收购农产品的现金支付标准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执行。
第十六条 对收购非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生产者外购、加工后的农产品,一律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第十七条 《农产品收购发票》仅限于在本县(市)内使用。
第十八条 纳税人在本省跨县(市)外出收购农产品的,可凭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收购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统一发票或领购农产品收购发票,收购地税务机关不得收取发票保证金。
第十九条 《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开具必须按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逐项、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填写,并加盖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
第五章 发票的抵扣
第二十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必须是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农产品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才能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第二十一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小规模纳税人销售的农产品,可凭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跨县(市)外出收购农产品,可凭收购地主管税务机关代开的《贵州省国家税务局代开统一发票》上注明的金额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第二十三条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下列规定进行申报税款抵扣。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农业生产者自产农产品,应在向税务机关报送《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联进行抵扣的同时报送当期《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情况统计表》、收购农产品专用存款帐户资金使用
情况报告、销货方单位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或销货方所在地镇(乡)政府、村委会出具的自产自销证明、货物验收入库单、原始付款凭证及经税收管理员签字认可的入库查验单。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的有关凭证资料审核通过的,税务机关凭《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的金额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并加盖“已核已扣”专用章戳。对抵扣联及相关资料未通过税务机关审核的,不得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二)对农产品收购发票项目开具不齐全、销货方地址开具不具体或涂改的、销货方单位证明或身份证复印件与开具发票不符的、虚开发票的不予抵扣。
第六章 管理与监控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对同一销售者单次收购金额5000元(含)以上或当月累计收购金额超过2万元(含)以上的大宗收购业务,必须提供双方购销合同。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对单次收购金额达到一定额度以上的,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报验,具体报验金额由各地在1万元至10万元的幅度内确定。
第二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接到纳税人报验申请时,应指定二名以上税收管理员在货物入库前进行查验。并在入库单上签字、加盖查验章,作为纳税人抵扣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对纳税人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列示的供货人和纳税人长期、固定的收购点,税收管理员要不定期进行走访、核实。
第二十八条 税收管理员应加强对纳税人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与检查。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一)发票填开项目是否填写齐全、正确、真实;
(二)发票存根联是否完整连号;
(三)作废发票是否将全部联次保存;
(四)是否涂改、挖补、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五)是否虚构经营活动,虚开发票;
(六)发票填开金额与计算进项税额的收购金额是否相符;
(七)审查农产品专用存款帐户银行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与《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金额是否相符;
(八)了解产品耗用农产品情况,掌握年产量与收购量,审核发票填开量是否正常,必要时可以进行存货盘点;
(九)检查税负率、收购价和销售价的合理性。
第七章 罚 则
第二十九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非农业生产者收购农产品开具发票的;
(二)转借、转让、涂改、代开发票的;
(三)虚构经营业务活动,虚开发票的;
(四)私自印制农产品收购发票的;
(五)向他人提供或者借用他人农产品收购发票的;
(六)拒绝接受税务机关检查的;
(七)其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中使用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由省局统一式样,各地自印。
第三十一条 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原《贵州省税务局关于统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通知》(〔1994〕黔税征字第22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国家税务局发票管理规定
国家税务局发票管理规定
一、发票的填开
(一)发票填开的基本规定
1、发票只限于用票单位和个人自己填开使用,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未经国家税务机关批准不提拆本使用发票。
2、单位和个人只能按照国家税务机关批准印制或购买的发票使用,不得用“白条”和其他票据代替发票使用,也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的使用范围。
3、发票只准在购领发票所在地填开,不准携带到外县(市)使用。到外县(市)从事经营活动,需要填开普通发票,按规定可到经营地国家税务机关申请购买发票或者申请填开。
4、凡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业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如实向付款方填开发票;但对收购单位和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款项时,可按规定由付款单位向收款个人填开发票;对向消费者个人零售小额商品或提供零星劳务服务,可以免予逐笔填开发票,但应逐日记帐。
5、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实现经营收入或者发生纳税义务时填开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填开发票。
6、单位和个人填开发票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号码顺序填开,填写时必须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份一次复写,各联内容完全一致,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填开发票应使用中文,也可以使用中外两种文字。对于填开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或者折价的,在收回原发票或取得对方国家税务机关的有效证明后,方可填开红字发票,用票单位和个人填错发票,应书写或加盖“作废”字样,完整保存各联备查。用票单位和个人丢失发票应及时报告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并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上公开声明作废,同时接受国家税务机关的处理。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开专用发票,除按上述规定填开外,还应执行下列规定:
1、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应税劳务必须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但下列情况不得开具专用发票:
向消费者销售应税项目;销售免税项目;销售报关出口的货物、在境外销售应税劳务;将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货物无偿赠送他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征收增值税的除外)、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商业企业零售的烟、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福利用品)、化妆品等消费品,生产、经营机电、机车、汽车、轮船等大型机械、电子设备的工商企业,凡直接销售给使用单位的;向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应税项目可以不开具专用发票。
2、一般纳税人必须按规定的时限开具专用发票。采用预收货款、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采用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采用赊销、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的,为收到受托人送交的代销清单的当天。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将货物分配给股东,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3、一般纳税人经国家税务机关批准采用汇总方式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当附有国家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销货清单。
4、销售货物并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后,如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应视不同情况分别按以下规定办理:购买方在未付货款并且未作帐务处理的情况下,须将原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主动退还销售方。销售方收到后,应在该发票联和抵扣联及有关的存根联、记帐联上注明“作废”字样,整套保存,并重新填开退货后或销售折让后所需的专用发票。在购买方已付货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作帐务处理,专用发票发票联及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
买方必须取得当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以下简称证明单)送交销售方,作为销售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销售方在未收到证明以前,不得开具红字专用发票;收到证明单后,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或折让金额向购买方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红字专用发票的存根联、记帐联作为销售方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凭证,其发票联和抵扣联作为购买方扣减进项税额的凭证。购买方收到红字专用发票后,应将红字专用发票所注明的增值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扣减。如不扣减,造成不纳税或少纳税的,属于偷税行为。
5、凡具备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专用发票条件的一般纳税人,可以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提交申请报告以及按照专用发票(机外发票)格式用电子计算机制作的模拟样张,根据会计操作程序用电子计算机制作的最近月份的进货、销货及库存清单及电子计算机设备的配置情况,有关专用发票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情况等,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批准,购领由国家税务机关监制的机外发票填开使用。
(三)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专用发票的规定;
1、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报县(市)国家税务机关批准后,领取《江苏省国家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许可证》;
2、持《许可证》、供货合同、进货凭证等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填写《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经审核无误后,才能开具专用发票。
二、发票的保管
(一)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并定期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报告发票使用情况。
(二)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同时,办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缴销手续。
(三)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管发票,不得丢失。发票丢失,应当于丢失当日书面报告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并在报刊和电视等传播媒介上公开声明作废,并接受国家税务机关的处罚。
(四)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五年。保存期满,报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
三、违反发票管理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具体行为:
1、未按规定印制发票:
(1)未经省国家税务局批准,而私自印制发票;
(2)伪造、私刻发票监制章,伪造、变造发票防伪专用品;
(3)印制发票的企业未按《发票印制通知书》印制发票,转借、转让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
(4)印制发票的企业未按规定保管发票成品、发票防伪专用品、发票监制章,以及未按规定销毁废品而造成流失;
(5)用票单位私自印制发票;
(6)未按国家税务机关的规定制定印制发票管理制度;
(7)其他未按规定印制发票的行为。
2、未按规定购领发票:
(1)向国家税务机关或国家税务机关委托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取得发票;
(2)私售、倒买倒卖发票;
(3)贩卖、窝藏假发票;
(4)借用他人发票;
(5)****(用)发票;
(6)私自向未经国家税务机关批准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发票;
(7)其他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行为。
3、未按规定填开发票:
(1)单联填开或上下联金额、内容不一致;
(2)填写项目不齐全;
(3)涂改、伪造、变造发票;
(4)转借、转让、代开发票;
(5)未经批准拆本使用发票;
(6)虚构经济业务活动,虚填发票;
(7)填开票物不符发票;
(8)填开作废发票;
(9)未经批准,跨县(市)填开发票;
(10)以其他票据或白条代替发票填开;
(11)扩大专用发票填开范围;
(12)未按规定填报《发票购领用存申报表》;
(13)未按规定设置发票购领用存登记簿;
(14)其他未按规定填开发票的行为。
4、未按规定取得发票:
(1)应取得而未取得发票;
(2)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
(3)专用发票只取得记帐联或只取得抵扣联的;
(4)取得发票时,要求开票方或自行变更品名、金额或增值税税款;
(5)擅自填开发票入帐;
(6)其他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行为。
5、未按规定保管发票:
(1)丢失发票;
(2)损(撕)毁发票;
(3)丢失或擅自销毁发票存根联;
(4)未按规定缴销发票;
(5)印制发票的企业丢失发票或发票监制章及发票防伪专用品等;
(6)未按规定建立发票管理制度;
(7)未按国家税务机关规定设专人保管专用发票;
(8)未按国家税务机关规定设置专门存放专用发票的场所;
(10)未经国家税务机关查验擅自销毁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
(11)其他未按规定保管发票的行为。
6、未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1)拒绝检查、隐瞒真实情况;
(2)刁难,阻挠税务人员进行检查;
(3)拒绝接受《发票换票证》;
(4)其他未按规定接受国家税务机关检查的行为。
(二)有上述所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国家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有所列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行为的,可以分别处罚。
(三)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或者存放空白发票的,由国家税务机关收缴发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倒买倒卖发票,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的,由国家税务机关依法查封、扣押或者销毁,没收非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国家税务机关没收非法所得,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一倍以下的罚款外,还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进行依法查处。
(六)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虚开是指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之一的。下同);
2、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3、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4、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
5、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
6、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以及以营利为目的,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的;
7、非法出售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以及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出售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的;
8、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发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