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5篇)

时间:2019-05-12 01:2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关于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通过检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各地执行消防法工作的成绩,同时认为目前我国火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提出了建议。消防法实施情况良好

逐步形成消防安全管理网络。规划消防工作、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是消防法的基本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职责,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截至去年底,全国26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有197个(占74%)编制了消防规划。接受本次检查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编制消防规划的城市占72.5%。初步形成了政府对本地区消防工作负全责、公安消防机构依法监督管理、单位法人代表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独立承担责任的新机制。

努力消除火灾隐患。近年来,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认真履行消防法赋予的对建筑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对公众聚集场所等消防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等职能,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消除火灾隐患。他们重点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火灾事故、依法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1998年至2001年底,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共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人员实施警告处罚15万多人次,拘留5922人次。经过努力,近一年多来消防安全状况有所好转。

促进消防体制的社会化。近年来,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的多种消防力量有了一定发展。目前,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共有警力11.68万人,应对爆炸、纵火、投毒、生化袭击等恐怖特殊事件的消防特勤力量正在逐步建设中。为了促进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弥补公安消防部队数量的不足,各地还因地制宜,建立起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公安职业消防队、镇办专职消防队以及志愿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按照消防法的要求,在有关部门、团体和新闻单位的配合下,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目前,全国已有50%以上的消防站对社会开放,成为消防宣传教育的基地。各地共举办培训班6万多期,培训480多万人次。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为贯彻消防法打下了社会基础。

灾形势依然严峻

执法检查发现,消防法实施四年来,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于一些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火灾总体上仍然呈上升态势,形势依然严峻。

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比较突出。1998年至2001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火灾34起,死亡861人。其中2000年“12·25”洛阳东都商厦特大火灾一次死亡309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

公众聚集场所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在最近四年里,有72起特大火灾发生在商场、饭店、歌舞厅、网吧等公众聚集场所,死亡564人,伤175人,直接财产损失3.2亿元。今年6月16日凌晨2时30分,北京市海淀区未经审批非法经营的“蓝极速”网吧发生重大火灾,死亡25人,烧伤12人,被消防队撬开加锁的防盗门和3个铁栅栏窗户后救出17人。死亡的25人中,现已查明身份的22人,其中北京科技大学学生3人,中网联教育咨询中心租用科大校舍、聘请科大教师办的“高考辅导班”学生10人,矿业大学附中学生1人,社会青年8人。经现场勘查、科学检测和社会调查,现已查明,这起火灾是中国矿业大学附中两名初中辍学学生因对他们钱不够、网吧服务员不予接待不满,而骗购汽油泼在网吧下楼的楼梯地毯上纵火引起的。现纵火嫌疑人和网吧的非法经营人已被依法拘留。对这起重大火灾国务院领导和公安部很重视,公安部于火灾发生的当日上午即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紧急通报”,要求各地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包括网吧在内的公众聚集场所进一步加强安全检查特别是夜间检查,坚决杜绝这类火灾的发生。

个体、私营企业以及租赁、承包的作坊特大火灾呈多发趋势。四年里,这类企业发生特大火灾起数、死亡、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分别占总数的29.1%、62.4%、25.5%和29.8%。

城乡居民家庭火灾和非消防重点单位火灾比重较大。城乡居民家庭火灾平均数比20世纪80年代初期翻了近两番,而非消防重点单位火灾统计的4项数据比重点防火单位分别多4至20倍。

火灾隐患大量存在。去年全国公众聚集场所专项治理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至今还有30余万处整改难度较大的尚未得到整改;随着用电、用火、用气、用油领域不断扩大,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建筑装修方面的新型可燃材料不断出现,火灾隐患还在不断增多。

存在的主要问题

出现严峻的火灾形势,从实施消防法的角度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按照国家规划的标准,全国消防站、城市消火栓和消防车的欠账率分别为百分之四十一点

七、百分之二十九点二九和百分之二十一点二九。消防站布点少,消火栓缺乏,消防装备量少质差,消防通信设施滞后,消防水源不足等,是影响灭火救援,导致小火酿成大灾的重要因素。

公众消防意识淡薄,有些单位和个人违法经营、违章作业。有的建筑工程不经消防审核就擅自开工,不经消防验收就擅自开业;更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不经注册登记就擅自经营,逃避防火责任。公众防火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缺乏消防知识,麻痹大意,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用油,违反操作规程,因此而引起的火灾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执法检查组建议

为了进一步实施消防法,经与各地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运用多种形式充实消防力量。

(一)建议国务院指示有关部门商中央编委,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有计划地充实公安消防力量。“十五”期间可先给中央直辖市、省会市和经济发展快、外来人口多,而消防人员奇缺的城市增加消防警力,再逐步解决其他地区的问题。

(二)鉴于深圳市的特殊性,建议国务院批准该市适当增加现役兵员,组建一支消防特勤大队,以应急需。

(三)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总结我国的已有经验,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消防组织和义务消防组织。

(四)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火灾危险性大的企业,普遍建立保安与消防相结合的专职保安消防队,保证灭火救援的快速反应,减少损失。第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消防设施建设。

(一)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将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单独列入财政总预算。

(二)中央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补贴中西部省份和国家重点扶贫地区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

(三)实行单位消防安全强制保险制度,鼓励保险公司介入消防工作,利用市场经济机制调节火灾风险,同时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

第三,努力提高消防人员的执法水平,进一步落实消防责任制。积极推进消防监督机制和管理方式的改革。建议国务院和有关职能部门,在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的消防责任制,使之真正落到实处。坚持把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作为消防重点,坚持专项治理,重点整治,严查严管,防止回潮。建议公安部在今年第三季度将全国尚未整改的30余万处火灾隐患分别情况,确定整改措施和期限,下达指令,并向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作出专题报告,内司委将追踪整改情况。

第四,改进消防宣传教育形式,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宣传教育既要有声势,更要讲实效,要抓住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广泛宣传,反复教育。要号召群众举报火灾隐患和违反消防法的行为。发现和查实上述行为,及时通过媒体予以曝光,有的还可以就地召开现场会,以警示众人。

第五,修改消防法,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消防法律体系。在执法检查中,各地普遍反映,现行消防法对执法主体和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的职责规定不够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前置条件过多,不利于及时给予惩治;对一些严重违法行为和重大火灾隐患缺少相应的处罚种类和强制措施,惩戒和整改难以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法律没有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权限予以调整等等。执法检查组建议常委会将修改消防法列入立法计划。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条例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三章 城乡消防规划建设管理 第一节 编制和审批 第二节 实施和保障 第四章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节 消防安全责任

第二节 防火检查及火灾隐患整改 第三节 消防演练 第五章 消防技术服务 第六章 消防组织 第一节 建设管理 第二节 保 障 第七章 灭火救援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应急救援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

第一章 总 则

[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制定本条例。

[消防安全委员会及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消防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安全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指导、督促和综合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和部署开展消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负责消防工作的机构。[消防监督管理主体]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公安机关实施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负责实施。

[消防日]每年11月9日为全国消防日。第二章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政府宣传教育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针对本地火灾规律和特点,每年制定并发布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部门宣传教育职责]教育、人力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编入中小学教材和职业培训教材,督促各类学校、公务员培训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部门应当将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纳入建设行业相关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考核内容。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和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内容,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纳入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及执业资格考试内容。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将消防安全条件纳入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相关行业标准,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考核内容。

科技、司法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纳入科普、普法教育内容。

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和协调广播影视制作机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作、播出消防安全节目,开展公益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媒体和社团宣传教育要求]新闻、广播、电视等单位应当积极开设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栏目,制作消防安全节目,开展公益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工会、妇女联合会应当组织职工、妇女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依法维护职工、妇女的消防安全权益。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经常开展对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教育,定期组织青少年参加消防安全活动。

[单位宣传教育要求]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性,对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并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应当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等单位应当对服务对象开展火灾预防和逃生自救宣传教育。[学校消防宣传教育要求]各类学校应当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专题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对寄宿学生应当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用火用电、疏散逃生教育。师范院校应当将消防安全知识列入学生必修内容。

[村居委和物业公司宣传教育要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经常性地向村民、居民宣传安全用火用电、火灾报警、初起火灾扑救、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服务对象进行消防安全宣传。第三章 城乡消防规划建设管理 第一节 编制和审批

[编制的总体要求]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应当遵循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与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并分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城乡规划时,应当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参加;对缺少消防规划或者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不得批准。

[消防规划编制主体]城市消防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消防规划由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其他建制乡镇和村庄消防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消防规划编制要求]城市、镇应当单独编制消防专项规划;乡和村庄应当根据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和灭火救援实际需要,单独编制消防专项规划或者在乡规划、村庄规划中编制消防专篇;经济开发区、保税区、风景名胜区、独立工矿区应当编制消防专项规划或者消防专篇。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明确近期内实施消防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并作出具体安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落实消防规划确定的公共消防设施具体用地位置和面积,划定公共消防设施用地界线,明确公共消防设施控制指标的地理坐标。

[消防规划强制性内容]城乡消防规划应当将下列内容确定为强制性内容:

(1)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储存、装卸场所及其防灾缓冲隔离地带的布局,(2)易燃易爆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行驶线路;(3)消防站、消防训练和灭火救援装备(4)储备(5)基地布局,(6)消防码头,(7)消防装备(8)配备(9);

(10)消防供水,(11)缺水地区或者供水压力不(12)足地区的储水设施;(13)消防通信指(14)挥系统;

(15)消防车通道,(16)应急疏散、救援通道和场地;(17)风景名(18)胜区、历史文化遗产的消防保护措施。

[消防安全布局和旧城改造]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位置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以及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应当纳入规划优先改造。

[消防规划审批]直辖市的城市消防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消防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乡镇、村庄消防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城乡消防规划与城乡规划同步编制的,按城乡规划审批程序办理。

城乡消防规划审批前,审批机关应当组织发展改革、建设、规划、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有关专家对城乡消防规划进行技术评审。

修改城乡规划时,应当同步研究修改城乡消防规划,并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备案和社会公开]城乡消防规划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城乡消防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消防规划。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第二节 实施和保障

[城乡消防规划实施要求]公共消防设施应当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审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和组织验收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项目时,应当通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参加。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计划时,应当根据城乡消防规划的要求将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训练和灭火救援装备储备基地纳入建设、改造计划,统筹实施。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时,不得违反城乡消防规划的要求。投资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乡消防规划的要求对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训练和灭火救援装备储备基地建设予以立项,并列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城乡消防规划的要求,提出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消防训练和灭火救援装备储备基地的建设需求,由公安机关报请地方人民政府审批;发现公共消防设施不能保证正常使用时,应当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维护、保养。

[消防规划用地控制] 消防站、消防训练和灭火救援装备储备基地建设用地属于公益性用地,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依法划拨,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当依法征收、征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消防站、消防训练和灭火救援装备储备基地建设用地。

城乡土地开发利用和各项建设不得违反城乡消防规划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消防设施用地使用性质或者挪作他用。

[消防供水设施建设和维护]市政消火栓等消防供水设施由市政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和维护。自建设施供水的单位,负责供水区域内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和维护。按照城市消防规划利用天然水源作消防水源的,由市政工程主管部门负责修建通向天然水源的消防车通道和取水设施,并设置醒目标识。

乡镇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维护。天然水源、集镇供水不能满足火灾扑救需要的,应当建设消防水池。

村庄的消防水源应当纳入村庄整治和人畜饮水工程同步建设,并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维护。[消防车通道建设和维护]城市消防车通道由市政工程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和维护。乡镇、村庄消防车通道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和维护。单位投资建设消防车通道的,由投资建设的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维护。

[消防通信建设和维护]电信业务经营单位负责消防通信线路的建设和维护管理,确保消防通信线路的畅通。

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保障消防无线通信专频专用,不受干扰。

[公共消防设施保护]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切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灭火救援的,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公共消防设施需要拆除、迁移的,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意;拆除、迁移以及修复、重建公共消防设施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政府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对城乡消防规划的编制、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建设、维护、管理情况组织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反城乡消防规划的行为。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在对城乡规划进行督察时,应当对城乡消防规划的编制、实施情况进行督察,对违反城乡消防规划的重大项目行使否决权,对违反城乡消防规划的建设行为责令有关部门查处、纠正。

[部门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监察部门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对城乡消防规划执行情况依法实施监督,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城乡消防规划的监督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对擅自违反城乡消防规划以及不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护、管理责任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经费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消防规划的编制经费以及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建设、维护、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城乡消防规划编制以及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维护、管理经费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发展改革、公安部门联合制定。第四章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节 消防安全责任

[建设工程消防质量责任]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选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实行工程监理的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一并委托监理。

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编制符合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选用的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应当注明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查验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质量,保证消防施工质量。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核查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无施工许可的备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取得施工许可,且依法不需要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前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或者已经依法备案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需要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重新申请消防设计审核或者重新备案。

[消防产品核查检验和检测]在建工程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对消防产品实施安装前的核查、检验,保存核查记录和检验报告备查;核查、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安装。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自动消防系统进行技术检测。

[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二)统筹安排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组织整改火灾隐患;

(三)根据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单位消防安全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四)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单位应当明确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应当组织实施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二)拟订消防安全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三)开展防火检查,整改火灾隐患;

(四)对本单位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进行检验、维修,确保其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五)管理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

[消防安全制度]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演练;

(二)消防(控制室)值班,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

(三)消防设施、器材检测、维修,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的检测和管理;

(四)用火、用电、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管理;

(五)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

(六)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

[共用建筑物单位责任]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书面约定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定联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消防车通道,应当确定责任人统一管理,共用各方不得妨碍他人使用。对自动消防系统,应当成立或者委托同一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承包租赁管理责任]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当事人应当在订立的合同中依照有关规定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的单位应当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物业服务企业职责]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服务范围内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障共用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其他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受委托管理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住宅区共用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经费应当列入物业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

[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建筑物局部改建、扩建或者装修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消防安全责任,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共同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及使用区域的消防安全。[特殊场所禁止性规定] 人员密集场所严禁在营业期间进行电焊、气焊、油漆粉刷等具有火灾危险的施工、维修作业。

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严禁在演出、放映场所的观众厅内吸烟和使用明火。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严禁带入、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

[火灾公众责任险]公共娱乐场所应当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未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的公共娱乐场所,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不得准予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部门不得予以登记。

公共娱乐场所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三个月内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本条例施行前已经投保商业性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期满,应当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鼓励其他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等积极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第二节 防火检查及火灾隐患整改

[防火检查频次]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防火检查的内容]防火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并应当填写检查记录:

(一)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二)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三)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保持畅通情况;

(四)用火、用电、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安全管理情况;

(五)防火巡查和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

(六)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防火巡查制度]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应当至少每二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

[防火巡查内容]防火巡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火、用电以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储存、使用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三)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

(四)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填写巡查记录。

[消防设施检测]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除本单位具备检测能力外,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记录或者检测报告应当存档备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

[火灾隐患整改]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火灾隐患整改完毕,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对整改情况检查确认。

火灾隐患消除前,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不能确保消防安全的,单位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第三节 消防演练

[预案制定]单位应当结合实际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确定灭火行动、通讯联络、疏散引导、安全防护救护等人员分工;

(二)报警和接警处置措施;

(三)扑救初起火灾和应急疏散措施;

(四)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措施。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等单位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含在火灾发生时保护婴幼儿、学生、老人、残疾人、病人的相应措施。

[演练频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演练,其他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

各类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应急疏散和逃生演练。寄宿制学校应当组织寄宿学生进行夜间应急疏散和逃生演练。

同一建筑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根据共同制定的联合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

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物业服务范围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演练要求]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实施消防演练;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在开展消防演练时,应当有针对性地培训员工在火灾或者灾害事故发生时组织、引导在场人员有序疏散的技能。单位应当配合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演练。

[修订预案]单位应当结合消防演练情况,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时修订、完善。第五章 消防技术服务

[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国家对自动消防系统操作员、消防设施检测维护员、专职消防队员实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制度;对消防安全管理人、防火检查员以及志愿消防队员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制度。前款规定的实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制度的人员,必须经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对推行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制度的人员,经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单位应当优先录用。

[消防技术服务许可]国家对从事下列消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执业人员的资质、资格实行许可制度:

(一)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维护保养;

(二)建筑物电气线路消防安全检测;

(三)消防安全监测、评估。

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执行。

[许可实施和监督]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和执业人员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许可。许可设立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消防机构规定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总量和布局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执业人员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从业活动实施监督。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申请条件]申请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有单位的名称、住所、组织机构和章程; 有符合要求的注册资金;

有与其申请的消防技术服务相适应的执业人员队伍; 经计量认证合格的设施、设备;

健全的质量管理、检测、培训教育制度等质量保障体系。

[执业人员申请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资格: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者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 两年以上消防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品行良好,身体健康。

[许可程序]申请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资质、资格的,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等进行核查和评审,并在受理后三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资格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在受理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据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同时,应当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资格证书。资质、资格证书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制作,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证书年检与监督公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许可机关规定的期间每年申报检验,提交上一的消防技术服务情况等材料。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提交的检验材料,对其消防技术服务情况等进行审查。检验情况应当公示。

[服务责任和收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在资质、资格许可范围内开展活动,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业道德和准则,公开服务事项、服务规范、收费标准等信息,对服务质量负责。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承揽技术服务业务,应当与委托人签订服务合同,对服务过程作出完整、客观、真实记录,归档留存,并出具书面结论文件。严禁弄虚作假,出具虚假、失实文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收取服务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价格认证规定进行公正性认定,并经当地人民政府物价部门核准。[业务回避]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不得接受与其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单位的服务事项。

具备消防设施检测资质的机构,不得同时承担其所施工项目的消防技术检测;同时具备检测与维护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不得承担同一消防设施的检测和维护服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执业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承揽业务,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

[行业管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执业人员应当加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协会,接受消防协会的行业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协会应当制定消防技术服务执业准则,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执业人员实行行业管理。第六章 消防组织 第一节 建设管理

[县级以上政府建队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公安消防队数量和布局达不到消防规划要求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建设、财政、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做好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乡镇政府建队职责]人口二十万以上或者国内生产总值十亿元以上的镇、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较集中的乡镇,没有建立公安消防队的,其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前款规定以外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一个乡镇建立专职消防队有困难的,可以与邻近乡镇、有关单位联合组建。[专职队地位]专职消防队应当纳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挥调度体系。

政府专职消防队承担责任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单位专职消防队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令,参加灭火救援工作。

[专职队条件]新建专职消防队,应当按照下列条件组织验收:

(一)消防站建设、消防车辆和其他装备、器材配备符合国家规定;

(二)具有职业资格的专职消防队员不少于二十人;

(三)经考核能够适应灭火救援执勤需要;

(四)经费列入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所属单位的经费预算;

(五)其他保障灭火救援执勤的必要条件。单位专职消防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联合建立。

撤销专职消防队以及变更专职消防队的车辆、场所等,应当事先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专职队职责]专职消防队为了履行灭火救援职责,可以实施下列行为:

(一)熟悉责任区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

(二)熟悉责任区单位的火灾危险性、建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情况;

(三)到有关单位实施演练。

专职消防队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志愿队工作职责]志愿消防队可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参加防火检查、巡查;在发生火灾时,积极开展火灾扑救,组织应急疏散。

[队伍建设]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应当加强执勤训练,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装备、器材,保证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需要。

专职消防队应当严格执行执勤制度。专职消防队的执勤、灭火、应急救援、业务训练,按照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志愿消防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和演练,定期检查、保养消防装备、器材,提高火灾扑救技能。第二节 保 障

[专职队员招聘]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应当实行合同制招聘,并依法由劳务派遣单位与队员签订劳动合同。

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的招聘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同级公安机关制定,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公开招聘。

[专职队的保障]政府专职消防队属于公益性非营利的社会服务组织,其建队经费、业务经费,以及消防队员的工资、社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所需经费由当地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保障,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的工资待遇应当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待遇水平。单位专职消防队队员的工资、社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福利待遇由建队单位保障,应当与其工作性质、劳动强度相适应,其工资待遇应当高于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待遇水平。专职消防队队员属于高危特殊工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一日二十四小时备勤制度,每周不少于一日休假、每年不少于二十日带薪年假,其退休年限享受特殊工种待遇。

[志愿队的保障]志愿消防队所需的经费由建队单位负责。志愿消防队组织队员参加灭火救援、执勤训练活动需要请假的,所在单位应当准假。

志愿消防队员参加志愿消防队的业务活动,组织单位应当提供食宿便利,并适当发放误工补偿和其他补贴。

[抚恤和优待]消防队员在业务训练、火灾扑救或者应急救援活动中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民政部门参照现役军人因战因公的有关规定给予伤残、死亡等抚恤;符合革命烈士申报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申报。[损耗补偿]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建设税费减免]消防队的建设用地、车辆购置等附加税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减免。

消防车、消防艇及灭火救援勤务保障车辆应当按照特种车辆(船艇)上牌,安装、使用警报器和警示灯具,设置专用标识,免缴泊车(岸)费、车辆(船艇)通行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统一规定其外观标识。

第七章 灭火救援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灭火救援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托公安消防队建立综合性的应急救援队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公安消防队与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气象等有关单位和其他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联动机制,每年应当至少组织一次公安消防队与其他应急救援队伍联合实战演练,提高本区域灭火和应急救援的综合能力。国务院公安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灭火和应急救援专家组,为灭火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经费和装备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灭火和应急救援专项经费,用于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的购置与维护、预案编制与演练以及征用物资补偿等各项开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装备纳入应急管理项目,加大消防装备配置力度。

地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设满足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开展灭火和应急救援训练需要的培训设施。

[人员装备运输]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协调铁路、水路或者航空运输经营单位优先安排运输参加灭火和应急救援的消防人员和调集的消防装备、物资。

运输灭火及应急救援装备、器材、油料、压缩气体和其他禁运的药剂、洗消剂等物品时,可以不受常规运输条件的限制。运输单位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装备和物资安全。

[责任免除]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因依法履行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职责,给单位或者个人的权益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法律责任。第二节 应急救援

[预案制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内灾害事故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二)灾害事故的防控与预警机制;

(三)灾害事故的报告、现场紧急处置、安全防护救护、通信联络、指挥调动等处置程序;

(四)公安、发展改革、财政、交通运输、民政、安全监管、环境保护等部门和医疗救护、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单位的应急保障措施;

(五)其他需要规定的内容。

应急预案应当适应最不利情况下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并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组织修订和完善。

[应急救援范围]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等的应急救援工作。

[政府领导]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参加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跨区域的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领导。公安消防队现场最高指挥员应当参加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成立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具体负责应急救援的现场指挥工作。

[力量调动] 灾害事故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事故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进行应急处置,公安消防队现场最高指挥员可以行使消防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职权。

有关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供水、供电、供气、石油化工等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灾害事故现场临近区域地下水、电、气、油管网情况,保障灾害事故现场用水、照明和设备用电,根据灾害事故现场总指挥的决定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

电信部门应当协调灾害事故现场应急通信保障,保证及时、准确传达灾害事故现场信息和调度指挥命令。

卫生部门应当对灾害事故中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治,对可能发生疫情、染毒的灾害事故现场进行防疫、消毒处置。

民政部门应当根据灾情规模和响应等级,做好灾情信息管理、灾民紧急转移、灾民临时安置和应急救助工作。

气象部门应当对灾害事故现场的气象进行监测,及时为现场提供风向、风速、气压、温度、湿度、雨量等实况和预报。

环保部门应当对现场气体、液体、土壤等环境及时进行监测,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正确评估,为现场指挥员决策和消除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救援储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和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第八章 监督检查 [政府消防工作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消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将检查、考评情况予以通报。

[检查考评内容]下列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情况应当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

(一)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情况;

(二)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和审批情况;

(三)公共消防设施、消防组织建设情况;

(四)消防和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情况;

(五)重大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情况;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情况。

[部门消防安全检查]教育、民政、交通运输、铁路、农业、商务、文化、卫生、司法、广电、体育、林业、旅游、宗教、文物、人防等部门应当根据本行业、本系统的特点,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有关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职责,整改火灾隐患。

[公众聚集场所检查范围和期限]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公众聚集场所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并颁发消防安全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营业。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需要延续有效期的,应当在期限届满三十个工作日前提出续期申请;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接到续期申请后十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和消防技术标准的,应当予以续期。

公众聚集场所发生改建、扩建、内部装修、改变使用性质等重大变更的,应当重新提出消防安全检查申请。

[消防监督检查形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对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根据本行政区域火灾规律、特点等工作需要,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其他单位进行抽查。抽查的单位应当随机抽取。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在建工程和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消防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检验;对不能提供安装前的核查、检验证明的消防产品,应当列入监督抽查、检验重点。抽查的样品应当随机抽取,由被抽样单位无偿供给,其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并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

[检查手段]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单位、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一)查阅单位有关消防安全的文件、记录、证书;

(二)抽查测试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抽查有关人员消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三)询问单位有关消防安全情况;

(四)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责令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可以予以扣押或者查封。[临时查封条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下列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应当将有关部位或者场所予以查封:

(一)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可燃物资储存场所的用火、用电不符合防火要求,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

(二)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大量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或者违反消防技术标准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的;

(三)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未与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的;

(四)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数量不足,或者多次发现锁闭安全出口的;

(五)有其他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的。[违规信息曝光]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权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向公众发布下列信息:

(一)设计、施工单位严重违反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消防设计、施工情况;

(二)单位存在重大火灾隐患或者有火灾隐患而拒不改正的情况;

(三)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情况;

(四)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人员不具有资质、资格擅自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或者出具虚假、失实的文件的情况;

(五)火灾事故及调查情况;

(六)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刑事责任追究情况。

[火灾调查和救济途径]对造成人员伤亡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的火灾,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及时开展调查,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火灾事故认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复核。申请复核以一次为限。

[火灾统计职责]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全国的火灾统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统计工作。

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森林、草原的主管单位,负责其监督管理范围内的火灾统计工作,并应当将火灾统计数据报送国务院公安部门汇总。火灾统计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统计部门规定。第九章 法律责任

[妨害灭火救援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妨碍灭火救援,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在修建道路、停电、停水、切断通信线路,未依法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

(二)拆除、迁移公共消防设施,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意的。个人有前款行为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未依法备案处罚]依照消防法和本条例规定应当进行消防设计或者竣工验收备案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未依法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交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材料的,责令限期改正,依照消防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予以处罚;逾期不改正,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装修装饰材料处罚]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未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消防技术服务处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未经行政许可从事相关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资质、资格证书,以及超越资质范围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取得消防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不再具备规定的消防技术服务条件的,吊销相应资质。[单位火灾处罚]单位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造成火灾事故的,依法从重处罚。

[消防产品收缴]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对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予以收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强制传唤和强制执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传唤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可以强制传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据消防法第六十条第三款实施强制执行,可以采取强制拆除、强制清除等方式。实施强制执行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标的或者范围、具体日期、需要承担的费用以及缴付的方式和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据消防法第七十条第四款实施强制执行,应当根据实际将有关场所、部位、设施或者设备予以查封,使被处罚单位或者场所不能生产、经营或者使用。[政府停产停业的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公安机关依据消防法第七十条报请的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的处罚意见,应当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并组织公安、工商、建设、安监等有关部门实施。前款规定的“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是指涉及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的重要企业,重点基建工程,交通、通信、广电枢纽、大型商场等重要场所,以及其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构成重大影响的事项。

[信息通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在依法查处的同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反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行政问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消防法和本条例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并通报批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编制和审批城乡消防规划,或者未依照批准的城乡消防规划建设、维护、管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

(二)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未依法审批、开展监督检查的;

(三)对本行政区域、本系统重大火灾隐患未依法督促整改、消除的;

(四)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第十章 附 则

[名词解释] 消防法和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或者增加火灾危险性或者危害性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

1、影响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2、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3、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可能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4、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5、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技术标准要求,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不能立即改正的;

6、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二)单位,是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生产经营场所符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个体工商户。

(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规模较大的单位:

1、人员密集场所;

2、国家机关;

3、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纽;

4、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5、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6、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7、重要的科研单位;

8、高层公共建筑;

9、城市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等地下公共建筑,城市重要的交通隧道;

10、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集中的大型仓库和堆场;

11、国家和省级等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

12、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

前款第三项中“规模较大”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公布。军事设施的具体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规定确定。

第三篇: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发文字号】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0号 【发布日期】19981229 【实施日期】19981229 【时效性】被修正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注:本篇法规已被《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3月29日 实施日期:2004年3月29日)修正

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0号)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已于1998年12月15日经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8年12月29日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消防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计划与经济、规划、建设、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配合公安消防机构做好有关消防管理工作。

教育、劳动等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做好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条 每年的11月9日为本省消防日。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消防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消防法》和本办法的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或者消防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协调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督促、检查下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目标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消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城市消防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消防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规划、建设等部门实施。纳入城市消防规划的工程建设应当与城市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

设在城市消防规划区域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矿区和集贸市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当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工矿区、集贸市场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第六条 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城市,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规划,采取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等措施,确保符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的要求。

居民住宅密集区建筑物耐火等级低且公共消防设施不适应防火灭火需要的,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火分隔、增设消防通道和公共消防设施、住宅区配置灭火器材等措施,提高防火灭火能力。

第七条 市政部门应当加强公共市政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障消防给水设施完好、消防车通道通畅;公安、交通部门应当保证执行消防任务的消防车辆和消防艇、船迅速通行;电信部门应当保障火警电话和其他消防通信线路的畅通,优先传递火情信息;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保障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专用无线频点。

第八条 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居民、村民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督促、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订防火公约,组织消防联防,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制止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水源、消防通信和消防车通道等设施纳入集镇和村庄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除《消防法》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以外,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大型集贸市场,重要的车站、码头,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也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地域相近的,可以联合建立专职消防队。

鼓励、支持街道、居民住宅区、乡镇、村庄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义务消防队。

未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义务消防队的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和专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参加本单位以外的火灾扑救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被施救单位应当给予补偿;被施救单位无偿付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集贸市场、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消防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严格履行《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全面负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经费,并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共用同一建筑物的,该建筑物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签订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没有签订协议的,由该建筑物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共同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立消防设计责任制,填写《工程消防设计自审表》,并报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其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得进场施工。

境外设计单位设计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国家尚未制定消防技术标准的,由省公安消防机构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论证意见作为消防设计审核的依据。

第十二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施工单位应当服从建设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消防设计和消防技术标准、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第十三条 从事自动消防系统工程设计、安装、监理、调试、维修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证书。

设置自动消防系统的建筑工程在申报消防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供具备法定检验资格的自动消防系统工程检验单位出具的技术测试报告。

第十四条 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单位不得交付使用,建设单位不得投入使用。

经消防验收合格的建筑物确需改变使用性质或者进行装饰、装修的,必须符合相应的消防安全要求,并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安全审核。

第十五条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同一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已经设置的,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督促、帮助企业限期解决;限期解决确有困难的,在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并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

第十六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装卸、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公安消防机构核发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许可证》或者《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准运证》。确需大量销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应当将销毁物品的种类、品名、数量、销毁方法、地点以及消防安全措施报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

第十七条 从事电焊、气焊、电工作业的人员应当经劳动部门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考核合格;从事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操作、保管、押运、运输和自动消防系统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维修、检测、操作的人员,应当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考核合格。上述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 生产未列入国家强制质量认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范围的消防产品的,应当报经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

从事销售消防产品的,应当将消防产品的批准文件和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按规定报公安消防机构登记备案。

从事维修消防产品的,应当报经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批准。

需要使用进口消防产品的,应当持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法定的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向省公安消防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公安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和品牌。

本条所称消防产品是指用于预防、扑救火灾和在火灾现场防护、使用的产品。

第十九条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健全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公安消防机构发现火灾隐患或者其他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责令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应当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消防设计审核、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审核、验收等监督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二十条 对未履行《消防法》和本办法规定职责的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同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履行职责,并对主要责任人员和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第四十六条、第五十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 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消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给予罚款处罚的,对个人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六条第二款、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吊销消防专业资质证书;情节严重的,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责令改正,对个人可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处以警告或者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或者配置的消防设施、器材失效、不能使用的;

(二)在重点防火部位警示的安全距离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有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行为的;

(三)擅自填埋、圈占当地人民政府明示确定为消防水源的水塘、水池、河道等天然水源的;

(四)从事电焊、气焊、电工作业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操作、保管、运输、押运以及进行自动消防系统工程设计、安装、调试、维修、检测、操作的人员违反规定作业的;

(五)单位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引起火灾的;

(六)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造成火灾损失扩大的;

(七)不按公安消防机构要求保护火灾现场、未如实提供火灾事实情况或者发生火灾隐瞒不报的;

(八)其他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

第二十六条 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通过审核、验收的;

(二)对应当依法审核、验收的消防设计、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审核、验收的;

(三)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改正的;

(四)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销售单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8月3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消防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四篇: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2011年5月27日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 2011年5月27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5号公布 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由地方承担的消防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负责实施。公安派出所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

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军队所属对外营业的场所,其消防工作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监督管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应当无偿开展消防安全公益宣传。

第五条 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开展社区消防服务、消防知识传播、消防法律咨询、消防志愿者紧急援助、消防慈善等公益活动。鼓励金融系统、行业组织将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行业消防安全自律机制。

第六条 对在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应急救援或者消防科技研究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对在火灾预防、火灾扑救、应急救援或者消防训练中受伤、致残、牺牲的人员,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给予生活保障或者医疗、抚恤待遇;符合烈士条件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每年十一月九日为本省消防日。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负全面责任;分管消防安全的负责人对消防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组织消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二)负责市政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器材装备配备,消防训练基地建设和消防组织建设;

(三)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组织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五)制定火灾事故和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六)组织重大火灾扑救和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定期研究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工作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消防工作职责。

第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领导机构,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保证必要的消防安全工作经费,指导、支持、帮助村(居)民委员会和驻地单位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组织或者协助做好火灾事故和其他灾害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指导、督促园区单位做好火灾预防工作,配合做好火灾事故和其他灾害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二)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组织、指导消防安全培训;

(三)依法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者受理备案、进行抽查,负责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和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四)对投入使用的消防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

(五)负责消防监督检查,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六)承担火灾扑救工作,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七)依法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八)指导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工作,指导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九)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根据需要指导单位开展消防演练;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 公安派出所在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下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

(一)负责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单位的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二)监督检查辖区内村(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

(三)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按照本办法授权进行查处或者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四)维护火灾现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火灾事故调查;

(五)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其他消防管理职责。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消防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对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中的消防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二)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员,根据需要成立相应的消防组织;

(三)保证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经费;

(四)按照消防技术标准配置消防设施、装备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五)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

(六)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七)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鼓励、引导单位实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第十五条 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或者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职责以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第十六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村(居)民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宣传家庭防火和应急逃生知识,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第十七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履行管理区域内的消防安全责任,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区,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做好住宅区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八条 公民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义务:

(一)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二)维护公共消防设施;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三)发现火灾立即报警,不得阻拦报警,不得谎报火警;

(四)成年公民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义务。

鼓励居民家庭自配必要的消防器材。

第三章 火灾预防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审查城乡规划方案时,应当通知同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参加。

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及时调整、完善。已纳入城乡规划的消防站建设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按照消防规划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建设和维护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

新建居民住宅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工矿区、旅游区等,应当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公共消防设施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并督促有关部门进行维修改造。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应当根据需要安排部分专项用于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及其维护保养。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实施行政许可时,法律、法规规定许可条件中包含消防安全内容的,应当严格审查消防安全条件;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许可。

第二十二条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建设单位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不得要求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及其人员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

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特殊建设工程以及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下列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按照管理权限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合格,不得擅自施工。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一)一千平方米以上的地下单体建筑(车库除外);

(二)建筑高度超过一百米的居住建筑建设工程;

(三)国家、省重点建设工程。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竣工验收情况按照管理权限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 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或者受理备案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重新申请消防设计审核或者报送备案。

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或者受理备案的建筑物、构筑物投入使用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确需改变的,必须按照管理权限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重新申请验收或者报送备案。

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应当监督并协助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严格火源、电源以及易燃易爆和可燃物品的管理。施工现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设置临时消防车通道并确保畅通;

(二)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根据火灾扑救需要设置临时消防水源和消防给水设施,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

(三)根据施工进度对高层建筑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者设置临时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

(四)防护设施尽量采用不燃或者难燃材料;

(五)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六)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厨房与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七)不得在尚未竣工且无消防安全保障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宿舍;

(八)法律、法规、规章关于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六条 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地方标准。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具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内部装修、装饰材料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验。见证取样记录以及检验报告应当存档备查。

第二十七条 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或者报送备案前,消防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测合格。

建筑消防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和落实消防设施的管理、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工作制度,对建筑消防设施、电器设备、电气线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组织对消防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发现不合格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应当及时通报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验收、抽查或者消防安全检查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供消防产品来源的证明。第二十九条 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以下简称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火灾风险防范机制,按照管理权限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未经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投入使用、营业的公众聚集场所,变更名称或者主要负责人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及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三十条 公众聚集场所应当配置火灾报警信息显示及疏散指示系统,并配备自救式呼吸器、手电筒等必要的逃生器材;设置在高层建筑且楼层在四层以上的公众聚集场所还应当配备缓降器、逃生绳等逃生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

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营业时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将安全出口上锁或者阻塞疏散通道;

(二)进行电焊、气焊、油漆等施工、维修作业;

(三)超过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人数;

(四)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违反消防安全规范的情形。

第三十一条 生产、储存或者销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应当按照火灾危险性划定禁火区域,设置明显标志。

储存可燃物资的仓库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三十二条 学校、福利院、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和医院等场所应当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有关管理规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火灾发生时婴幼儿、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病人的逃生救助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第三十三条 客运汽车、城市公交车、城市轨道客运列车、出租车、轮渡、客轮等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幼儿园专门用于接送学生、幼儿的车辆应当配备灭火和逃生、救生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

公共交通运营单位应当通过车(船)载广播、电视或者发放宣传单,向乘客宣传防火、灭火基本常识和正确的火灾避难、逃生方法。

第三十四条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提供场地的单位,应当在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三十五条 供电企业应当定期对供电设施、电气线路进行检测,及时更换、改造老化供电设施和电气线路;发现用电单位或者个人超负荷用电、违规拉线接电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配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开展电气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电气火灾隐患。

第三十六条 供水企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公共消防给水设施的维护管理。

第三十七条 电信企业应当加强消防通信线路的建设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报警线路、电话报警定位信息。

第三十八条 物业服务企业承接物业管理时,应当查验共用消防设施的完好状况,做好查验、交接记录,并及时告知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应当及时告知全体业主。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培训、进行消防演练;加强管理区域内消防安全巡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行为,及时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做好管理区域内共用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工作。第三十九条 根据消防技术规范需要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应当实行消防控制室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掌握火警处置以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理火灾和报警。

第四十条 实行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的,业主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的建筑物、场所,并由承包者、租赁者、受委托者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当事人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四十一条 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通过约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各方共同承担。

同一建筑物有多个产权人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所需经费和公共消防设施设备维护、维修和改造所需经费由产权人按照约定承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各产权人共同承担。

第四十二条 下列人员在上岗前应当经过培训,具备其岗位所需的消防安全专业知识:

(一)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职消防队组成人员、保安人员、消防安全课教员;

(二)消防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维修以及施工图审查人员;

(三)消防产品的检验维修人员、自动消防设施的操作人员;

(四)从事生产、储存、销售、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人员;

(五)电焊、气焊操作人员;

(六)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执业人员;

(七)从事建筑内部装修装饰的设计、施工技术人员;

(八)其他应当具备消防安全专业知识的人员。

第四十三条 教育部门应当将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应当至少确定一名教师担任消防安全课教员,并选聘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消防辅导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和各地实际,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乡村主要道路应当满足消防车通行需要。

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地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利用河流、池塘等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的,应当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没有河流、池塘等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的,应当设置消防蓄水池。

第四十五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发现下列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应当提出处理意见,由公安机关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一)不符合城乡消防安全布局的重大火灾危险源;

(二)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

(三)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

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核实情况,组织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整改。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整改;必要时,可以采取责令暂时停产、停业等紧急措施。

第四十六条 歌舞厅、影剧院、网吧、酒吧等公共娱乐场所根据消防安全管理需要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

第四章 消防技术服务 第四十七条 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电气防火技术检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取得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检验、检测场地;

(三)有相应的检验、检测设施、设备;

(四)有健全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和消防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五)有一定数量取得相应技术职称、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十九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不得出租、出借、非法转让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范围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核定的服务收费标准收费,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第五十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从业活动实施指导和监督。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为用户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指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第五章 消防组织

第五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火灾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十二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五)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六)城市地铁、公路超长隧道或者隧道群的管理单位。

相邻或者相近的单位可以联合建立专职消防队。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以外的单位以及村(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第五十四条 消防组织的组建单位应当加强消防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装备。

专职消防队的组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为专职消防队员办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

第六章 灭火救援

第五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公安消防队等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综合性救援任务,协助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十六条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综合应急救援队实行二十四小时值勤,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

第五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工作,供水、供电、供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气象、环境保护、通信等有关单位应当协助、配合,并予以优先保障。

第五十八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

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在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或者其他应急救援任务的过程中,对占用消防车通道的车辆,可以实施强制让道;对其他障碍物,可以强制清除。

第五十九条 火灾扑灭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需要可以封闭火灾现场。发生火灾的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实情况。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进入火灾现场。

第六十条 消防队扑救火灾、实施应急救援,不收取任何费用。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外单位火灾扑救或者应急救援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核实后,可以向火灾或者其他灾害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申请补偿。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定,未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职责的,分别由上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或者监察机关予以通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

(二)未组织编制、实施消防规划的;

(三)未及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重大消防安全问题的;

(四)利用职权干扰消防执法行为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场所准予审核合格、消防验收合格、消防安全检查合格的;

(二)无故拖延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不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职责的;

(三)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的;

(四)利用职权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五)将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设施用于与消防、应急救援无关的事项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要求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或者设计、施工单位擅自修改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或者受理备案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违反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或者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停止施工、使用,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施工单位未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通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未设置临时消防水源或者消防给水设施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公众聚集场所未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或者配置的消防设施、器材未保持完好有效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幼儿园专门用于接送学生、幼儿的车辆未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或者配置的消防设施、器材未保持完好有效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行为未及时劝阻或者报告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防控制室未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九条 消防违法行为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条 公安派出所履行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职责时,可以决定消防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警告和五百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一条 个体工商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消防安全责任参照本办法中的单位进行监督管理:

(一)经营、使用公众聚集场所的;

(二)经营、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场所的;

(三)经营、使用建筑面积一百平方米以上或者建筑层数两层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场所的。

其他个体工商户应当根据消防安全需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做好防火工作。

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1999年6月4日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广东实施消防法办法

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

(1999年11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2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公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防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是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职责:

(一)执行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制定和组织实施消防发展规划,建立、落实、完善本行政区域内的防火安全责任制;

(二)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三)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队(站)的装备;

(四)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五)组织扑救特大火灾。

第五条

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一)贯彻执行本办法及其他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

(二)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消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四)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五)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六)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完善消防设施;

(七)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扑救;

(八)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第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县级以上公安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铁路、交通、民航系统的消防监督管理,由其主管部门设立的公安消防机构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工负责。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各单位和公民都应当积极组织或者参与消防活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应当无偿开展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消防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保证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同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公安消防队的装备购置,应当列入当地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城镇公共消防设施维修所需的经费,在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列支。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消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制定城镇消防规划,将其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规划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包括各类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区、科技园区、商贸区、居民区、大型物资集散地等,应当依照城市规划和消防法律、法 规、技术标准的规定,组织城市规划、消防等有关部门对城镇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队(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以及消防装备等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并制定具体建设方案,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同步发展。

第十一条

城镇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及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组织城建、公用、供水、电讯以及其他主管部门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并负责维修和管理,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负责验收和检查。

第十二条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接受所在地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

第十三条

多个单位合用或者承包、租赁、转租厂房、库房、商场、宾馆、酒店、办公楼等场所,应当建立以产权单位为首、各使用单位或者承包、承租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参 加的消防安全协调组织,负责日常消防管理;产权单位应当与使用单位或者承包、承租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明确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并按物业管理委托合同的约定,督促、指导业主或者用户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十四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消防通道畅通,配备相应种类、数量的消防器材,铺设临时消防供水管道,设置临时消火栓,保证消防水源。

第十五条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单位应当把消防安全知识纳入职工教育培训内容。下列人员必须接受消防安全培训,并取得省公安消防机构统一制发的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职、义务消防队员;

(三)消防工程施工、维修保养、监理、自动消防系统操作的人员;

(四)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装卸的管理人员;

(五)消防产品的检验维修人员。

第十六条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并按有关规定报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和进行消防验收。

涉及城镇建设规划的铁路、交通、民航系统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消防设计和工程竣工,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和进行消防验收。

第十七条

人员密集的生产车间、员工集体宿舍、公众集聚场所不得安装防盗网,但符合紧急疏散要求、不影响灭火救援的除外。

第十八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个人,应当按规定到公安消防机构办理审核手续。变更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 品种类、数量、地点、方法的,应当重新办理审核手续。

第十九条

生产、维修、销售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省公安消防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负责消防产品和防火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管理。

生产消防新产品,尚无国家、行业标准的,必须制定企业标准,经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后,报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使用或者销售外省生产和进口的消防产品,有关单位应当将该产品的国家产品质量认证、生产许可证或者按照产品质量法确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证明等有关资料送省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消防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合法的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第二十条

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区、科技园区、商贸区,企业事业单位比较集中、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地区,以及有条件的乡、镇,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

专职消防队可以由一个单位设立,也可以由几个单位联合设立。专职消防队所需经费由组建单位自行解决,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专职消防队的设立或者撤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同意,报省公安消防机构批准。

第二十一条

因灭火救援受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事故发生地和伤亡人员工作生活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优抚或者安置。

第二十二条

发生火灾,任何单位和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公安消防机构应当迅速赶赴火场,组织灭火救援,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清理或者变动火灾现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阻挠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第二十三条

经公安消防机构核准,火灾责任单位负责补偿下列费用:

(一)外单位的专职、义务消防队因扑救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损坏的器材装备费用;

(二)火灾原因的技术鉴定或者专家论证所需费用;

(三)在紧急情况下为避免更大损失而拆除毗邻火场的建(构)筑物的补偿费用。专职、义务消防队扑救居民火灾所消耗的费用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参加保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发生火灾时,消耗本条第一款所列的各项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从保险公司偿付的施救费中予以补偿。

第二十四条

影剧院、歌舞厅、大型商场、宾馆、酒店及其他公共场所和重要企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危险品运输车辆,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火灾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

第二十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可以进入厂房、车间、仓库等生产经营场所以及其他需要进入的场所;火灾发生后进行调查时,可以查阅、复制有关的发票、帐册、凭证、文件、业务函电和收集其他证明资料,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

第二十六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一、第二项、第四十二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工程概算的1.5%;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第二十七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第二十八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第二十九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处以罚款的,对个人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

第三十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第三十一条

违反《消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第三十二条

违反《消防法》第五十条规定处以罚款的,对个人罚款额为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第三十三条

依照本办法实施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消防机构裁决。

第三十四条

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供水、供气、供电等企业,重要的基建工程、交通、邮电通信枢纽,公安消防机构责令停产停业必须报当地人民政府,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在七天内作出决定,由公安消防机构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关于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消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