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培明家访手记
家访有感
新沟中学 张培明
谈到访万家活动的感受,很有几分无奈。不知道人们是何种心态,如我辈之实在说不清道不明。
我走访的第一个学生叫郭鑫,住新沟镇沿河大道6号,到他家时是10月26日晚6点20分,递上了《新沟中学告学生家长书》,说明了此行的来历,学生的父亲还是一脸困惑。此时,他正在收拾锅碗。我的举动,明显妨碍了他的工作。为了打破尴尬的局面,我询问家长:“您对我们学校有没有什么要求?”学生家长连连说无,只是说他小孩完全可以上翔宇,而且凭他的能力也完全可以进重点班,选择新沟中学有些偶然,弄得我很无趣。于仓皇中退出,我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手机来获取影像资料,只得匆匆离去。走访的第二名学生叫刘砚池,家住全心村三组,父母离异,监护人是其祖父。到他家时,他家后院正满院烟尘,估计是在烧洗澡水之类。重复先前的话语后,她爷爷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连忙去找她伯伯,说是只有他读过初中。那人也可能没见过多少世面,也不肯来,说不知道同高中老师说些什么。老人也提不出任何要求,十分钟不到,也只得告辞。家访的第三位叫马梦格,住新民二路光明幼儿园内。到她家时,她爸爸正携伴出门,看样子是去喝茶之类,不好意思把人家挡进了屋里,又耽误了人家大约十分钟。询问是否知道有家访一事,学生家长不知是客气、是体谅老师,只是答非所问地说:“不需要麻烦您们,打个电话就行了!”说了几句要多同班主任联系之类的话后,想着门外焦急等待的他的同伴,我不好意思再多说下去,只得连连说“打扰了打扰了”,同他一同退出来。
三位学生家长没有要求了解学生的想法,也并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就让我很觉得可笑,这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呢?
10月29日下午,与陶丹东一起到白龙村、新南村走访了六名学生家长。第一位学生叫李志豪,一(8)班学生,家里开一小卖部。刚见到我们时,他妈妈不停地用一双警惕的眼上下打量我们。我猜想,她肯定有些怀疑我们是骗子。等到我们拿出他儿子的成绩单,她才将信将疑地动手端凳子,也不关心小孩的成绩,只是跟我们说,有什么事找他爸爸。这一家获取了影像资料,是在主人不情愿的情况下拍的。第二名叫杨依立,一(1)班学生。到她家时,她爷爷正在掰棉花,说到来历,她爷爷的第一句话是:“家里没人做饭。”——他想我们肯定是来蹭饭的,其时是下午五点左右。后来经我们解释,他才一个劲地说:“我什么都不知道,要等她爸回来,她爸做铝合金去了。”这一家也取了影像资料,是对话时趁机拍的。后来又走访了四家,情况差不多大同小异。
两天后,一名我熟悉的学生家长打电话半开玩笑地问我:“你们学校老师‘进万家’是想做什么?是不是街上的馆子吃腻了,想换口味?”我否定了他的想法。但他的问话还是引起了我的诸多思考。试想,如果我们把家长的心理揣摩得多一些,在家访之前让学生就家访的时间、意图等问题给家长打一下“预防针”,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就不会因为突然而显得尴尬了。另外,一个学生的成长除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外,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而要想真正形成全民尊师重教的氛围,也许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篇:家访手记(张莉)04
走进学生,以关爱呵护成长
走进家庭,因希望担起责任
湖北省潜江中学高二(9)班语文教师张莉 教师“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荆楚大地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借此机会,我走进了几个在语文学习上处于弱势的学生,王岭钢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岭钢是一个典型的偏科生,理科成绩均远超优分线,而语文总是徘徊在100分左右,最近一次考试只有96分。考试成绩出来后,作为老师的我也很纳闷,该生学习热情高,上课时能主动答题,脑子还是在跟着老师转,怎么这样的“好”学生成绩竟也如此不如人意呢?为了解情况,我走进了他,走进了他的家庭。
一、走进学生,以关爱呵护成长
正当我在纳闷时,王岭钢也在苦恼,在上交的考试分析、考后反思中,他写到:“科技文、基础题伤不起。”“伤不起”又为什么受了“伤”?以后怎么做才不会受“伤”?在考后的一个朝读,我找他谈了话,经过交流,通过对试卷的再次分析,我明白了问题所在:课上听懂了,但课后没落实;方法知道了,但演练不到位。
针对这两个情况,我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备好“落实本”,落实每课该识记的字音、字形、文学常识、背诵默写; 1
二是增加演练量,保障演练时间,以演练回顾、巩固课堂中习得的做题方法和步骤。
在一个星期后的阶段性小测试中,王岭钢的基础题得分由6分上升到15分,科技文阅读得分由3分上升到9分。看到王岭钢的笑,听到他一句真挚的“谢谢老师”,我再次收获了作为老师的欣慰。关爱呵护学生成长,学生的一个笑容、一次感谢就是老师最大的回报!
二、走进家庭,因希望担起责任
在与王岭钢谈话的同时,我与王岭钢的家长也做了交流。电话是王岭钢父亲接的,一听说老师要家访而自己又不能马上赶回家就赶紧给王岭钢妈妈打电话,让她在家等我。王岭钢父母是很负责任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很关心。他们反映的情况是孩子课外时间都用在做理科作业上,对语文关注不够,理科强、语文弱,这个情况从初中开始就存在,希望老师多督促。并且家长表示孩子很喜欢也很适应现在的语文老师,相信在老师的教导下一定会有进步。
对家长的热情欢迎和理解支持,作为老师的我很是感动。感动的同时,我也在想着家长把聪明可爱的孩子交到我们手中,做老师的我们又怎能辜负了他们的希望呢?走进家庭,因希望担起责任;暗下决心,用更多的努力让学生更加优秀!
2011年10月28日
第三篇:张明家访心得体会
师生共描成长画
百名教师访千家
---------张明家访心得体会
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是教育理念实施完善的辅助途径。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厚望。特别是以前几乎被放弃的学生,更是让他们觉得欣慰,因为教师还是注视和关心着自己。通过家访培训和实践,带给我的收益有很多。我的家访工作体会如下:
一、通过家访能让老师全面了解孩子,逐渐与家长达成共识。
一方面老师可以时刻提醒家长平时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以免对孩子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也能使老师针对家中的要发生大事,有的放矢地做好事前的铺垫和事后的处理工作,避免了孩子过大的感情波动。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要对学生的在校的情况作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优点多夸奖,让学生在家长面前感到自豪,增强学习的信心。要善意的提示家长,教会家长用心管理学生。家访工作多“报喜”,可以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家长就能正确的了解自己子女在学校的真实情况。
我家访的对象首先是后进生,四年级有一个学生华振民,学习成级一直不理想,自己的名字三个字能写错一对,帮他改正,两周才改正一个字,因此性格又自卑。针对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方法,利用时间去寻找这个后进生的闪光点。我从他身上找到了积极的有利于转化的方面和因素,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我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学生的点滴进步,家长很吃惊,他似乎说从来没听过孩子的好话。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能放弃,虽然现在差些,要注意关怀,就有可能改变。现在他能正确地书写自己的名字了。
二、家访提供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的机会,及时地避免孩子问题的产生。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班学生华振民的情况,令我惊讶,已经四年级了,读书识字的水平,也就和二年级的学生差不多。于是,我就到他家去了解情况: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生活条件不算差。因为母亲基本不识字,不太懂得教育方法,虽然不对他非打即骂,但也无法在家里进行辅导。到学校后我从生活上、精神上关心这个男孩,他也想学,就是学完就忘,二十六个英语字母,连一半读不出。那么,我就抽出可与时间,与他坐在一块识字,争取一天学会一个。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同时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特别是教育办提供的《给家长的100条建议》,很实用,极有道理。
三、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
老师去家访,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更利于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学生在学校如何表现,在家又如何,老师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对症下药。一个极端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经长时间的接触后发现,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家里什么事都舍不得让孩子做,甚至学生自己的事都由家长一手包办,只要孩子开口没有不答应的。这样的学生在学习、劳动等方面都表现得比较懒惰。通过对学生的家访,使家长的某些观点悄悄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而使家庭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化为另一种教育行为,它与学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个极端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不闻不问,不能履行做家长应有的职责,对孩子的成长施以“放养式”,总以为学好学歹一个样,考不上学一样能打工挣钱。这的确叫我头疼,然而这是现实,就需要我耐心引导。
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小学生,他们的学习动力决大多数首先取决于对老师的喜欢。一旦喜欢老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留守儿童的问题仍然是学习工作重要的一环: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管教,长辈的宠爱或者放纵使得学生习惯错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他们在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自私,爱耍脾气、懒惰、做事拖沓等不良行为。
在某种意义上,家访也给我上了一课。我在学校博客里发表家访手记是说:“遇到一个后进生,或许是我的幸运,因为好学生谁都能够教好,教好一个后进生,那才是本事。也许我的班级成绩不会多优秀,可是,我还是觉着我的价值比荣誉更重要。我班21人,若是轻言放弃——就有三四个,而且现在他们几乎是从零起步——良知可能会折磨我一辈子;即便我努力了,结果页不是多理想,我可以心安理得。我能纠正学生写错了三年的一个字,这是学生给我的荣誉„„
第四篇:家访手记
一颗真心孕育出教育奇迹
——石井铺乡小学教师家访手记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和谐的教育,要想把学生培育成才更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进行过若干的家访,深刻体会到家访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要你用一颗真爱的心,就会孕育出教育的奇迹来。
三年级班学生刘长坤,家住石井铺乡板庙村(小地名:肖家营)聪明,不做作业,胆子特大,老出事故,有时出现自暴自弃,无论老师用什么方式、态度与之交流沟通,都收效甚微。针对这些情况我便亲自到他家进行了走访。走访前,我静静的思索,仔细寻找了该生身上的闪光点(爱绘画、爱劳动、爱动脑)到了他家,一阵客套之后,我便在他爷爷面前表扬了一番。他爷爷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和对孩子在校情况的关注。“老师别兜圈子了,我知道我孙子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我不想管他,也管不了他!”言语中透露出怨恨和无奈。不一会便对我的“说教”有些厌烦了。当时我心里想这家人怎么了?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他怎么“不管”、“管不了”呢?我带着不解和遗憾,不得不结束第一次家访。
回到学校我百思不得其解。但转念一想,刘长坤的邻居家有个孩子叫肖婷,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爷爷梁云教子有方,而且两家关系长久见好。何不找他谈谈,解开我心中的谜团,找到打开刘长坤问题的钥匙!于是,我便进行了第二次家访——访邻居梁云。待人十分热情的梁云告诉我:刘长坤家四口人,爷爷、婆婆、父亲(已离弃前妻)和刘长坤。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不怎么务正业,贪玩懒惰。其父母又气又恨,有时甚至把对孩子父亲的怨恨发泄到孙子身上,父子关系十分紧张。
这样一个“单亲”家庭,一对丧失信心的爷爷婆婆,一个不务正业的父亲,一个没有温暖感的孙子,难怪如此表现。长此以往,孩子怎么会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呢?
“不能这样下去了。”我便邀请梁云与我一起做刘长坤爷爷的思想工作。就这样,我的第三次家访就开始了。
“老师跟我是朋友,人家对你孙子刘长坤可好啦,不必隐瞒什么,也无需顾忌什么,跟老师好好谈谈吧!”
涕泪满面的孩子爷爷把我当“朋友”倾诉了满腔心酸与怨恨,把我当成了“法官”“朋友”道出了一桩又一桩家庭案例„„
我感动了,眼圈红红的,不时擦拭着泪水。
“日子虽苦,有盼头才过得下去,你有盼头吗?”我禁不住的问,他迷茫地摇摇头。“不,你有希望”,我坚定地说。他睁大了眼睛。“你的希望就是孙子刘长坤!” 他摇摇头,摆摆手说:“我现在就管不了他了,孙子也已恨我了,还能指望他!”
“孩子已渐渐地长大了,明白了一些事情,他看见别的孩子叫爸爸时,就低下了头,一言不发。当同学们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他眼里总是噙着泪花,孩子渴望父母,特别是妈妈的爱,孩子心理的苦痛你知道吗?”
孩子爷爷听后,又一次泪流满面,后悔内疚分明写在他的脸上。
“你这样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在孩子最需要温暖的时候,你应该不惜一切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你爱孩子,他才会爱你,否则只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埋下永久的恨,你说是这样吧!”他点了点头。“爱犹如一剂融化剂,爱更能创造奇迹!”我接着说,“刘长坤是很聪明的,我可是对他充满信心,你能配合我教育好他吗?”“能,一定能”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爱的阳光终于回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奇迹真的发生了„„
第五篇:家访手记
家访手记
为贯彻落实“家校勤互动,师生共成长”的先进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家校互动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和谐环境,近日,我校组织开展了主题为“万名教师访万家绿色家访助成长”的集中家访活动。
学校鼓励老师们带着微笑、带着希望、带着方法走进每个孩子的家庭,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自豪,让学生在心中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此次家访活动,进一步落实了家校联系制度,让我们老师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鼓励、关爱和帮助。教师们积极撰写“家访手记”,记载和积累第一手丰富的教育资料和案例,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是我在这次“绿色家访周”活动中部分家访手记。
爱我你就抱抱我
近来发现王文奇同学的作业书写比较糟糕,电话和她父母了解了一下情况才知道平时在学校较显内向的他,在家却是另一个样子——倔强,经常对父母大叫大嚷。于是我决定去孩子家家访,看看这孩子的另一面。
据欣然爸爸说,他与孩子的母亲脾气都比较暴躁,孩子一倔他就生气,有时还会动手打孩子。欣然常常见到急躁性格的父母处理事情的方法,他从何学到好的一面呢?而王文奇爸妈对待孩子的教育感到很棘手和烦恼,“不是不爱你,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爱你”。经过与王文奇爸爸的沟通,他也认识到了这些。于是我给了他几点建议:
1、每天早上出门和下午回家时都不够好的方面要对孩子说“对不起”,孩子才会跟着学。
3、多与孩子聊天,倾听孩子心声。
家访后的几天听王文奇父母说:这一招还挺有效的,孩子在家大叫大嚷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在学校我也发现:孩子说话的声音大了,还经常能看到他与同学玩的很开心,大声地笑;书写工整多了,上课时发言比以前积极了……
孩子们需要家长的爱,更需要家长告诉他们——爱我你就抱抱我。
家访,打开的不止是一扇门
他性格活泼,思维敏捷,却上课好动,喜欢讲话,经常会受到批评。从与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家长只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不注重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通过跟家长深入的交谈,消除了家长心中的疑虑,老师对学生的严厉其实是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想帮助他进步,只要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孩子有更大的进步。并共同商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对策,首先要做到老师和家长经常相互交流,然后给孩子提出了要求:做事要专注,要有自制力,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
家访后的几天,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上英语课时能积极举手发言,老师对他的批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这次家访,我觉得最为可喜的就是老师、家长、孩子能够一起坐下来沟通,让孩子明确近期目标,增强学习信心。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真的感到很欣慰。家访,打开的不止是一扇门,打开的还有孩子的心灵之窗,让我们倾听孩子和家长的心声,在家校之间建造一座美丽的心灵之桥,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绿色”家访,让我收获更多喜悦
家访之前,我精心挑选了被家访学生的名单。把三位学习能力与成绩都不相上下且开朗乐观的孩子作为此次家访的对象。虽然学习成绩相当,但每个孩子又各有不同,郑星雅文静,爱读书,但对于集体不够关心;金铃能干,大胆,集体荣誉感强,姚小青知识面广,学习成绩突出,但其他能力较弱。
一路上,三个女孩叽叽喳喳,不时歌唱,欢声笑语伴随着整个家访过程。每到一个家庭,都受到家长的热情接待。我们参观孩子的房间,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在家中的表现,共同欣赏每一个孩子的才艺展示。并与家长沟通了教育孩子的理念及方法,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帮助他们找到自身不足。“绿色”家访让孩子们都特别放松,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且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知道了如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得到更快的提高,比学赶超的氛围在孩子之间悄然生成。
阳光下,孩子们热情洋溢的笑脸熠熠生辉,我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让孩子的眼睛时常闪烁成功喜悦的光芒 许洋杰这孩子脑袋聪明,反应灵活,可就是学习上有点爱偷懒,比如计算不打草稿,答题不完整等,学习做事没有多少恒心,需要老师常操心,于是我们决定去看看孩子的在家学习情况。
这次家访让我们看见了和在学校里不一样的许洋杰,其实他在家里是有很多优点的,由于爸妈是双职工,没有固定的时间在家,很多时候都是孩子自己在家,只有到时间才去爷爷奶奶那吃饭;平时的学习都是自己安排,不用爸妈操心,自理能力比较强。
我对着孩子竖起大拇指:“今天真让熊老师刮目相看,你还有好多的优点在家里藏着呢,别忘了把它们带到学校来呀!”
“嗯”可爱机灵的孩子朝我眨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
是呀,家长如果给孩子多创造动手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锻炼、去创新,当他们遇到难题时,我们引导他们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去解决难题;当他们进步时多鼓励、多夸奖,寻找其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予以扩大,那一定能树立孩子自我创造的自信心,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
现在这孩子在课堂上举手发方的次数越来越多,在别人面前敢大声说话,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数学学习方面也有些好转,看样子他正在积极要求进步,我发现他的眼睛里时常闪烁着成功喜悦的光芒。
知识是无价,这次“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使我们每一个教师收获很多很多,家访的过程就是一爱教育的过程,我们不能让这个活动成为一阵风,要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为了每一份希望,再累再苦,我们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