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吃透考纲,按部就班——在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专项培
吃透考纲,按部就班——在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专
项培
吃透考纲,按部就班
——在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专项培训上的发言
林语堂说过:“演讲要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从7月14日来到福建教育学院报到,到今天7月21日,培训时间已足足八天,大家归心似箭,希望赶快结束争取尽早回家。我保证不耽误大家过多的时间,只想直奔主题。我的发言题目是:吃透考纲,按部就班。
“吃透考纲”很好理解,就是要明确全国卷考什么,不考什么,所谓功夫要花在刀刃上。比如,福建卷要考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全国卷则不考;福建卷默写只考单纯的识记,即根据上句写出下句或者与之相反,全国卷考理解性识记;福建卷文言文一般不考断句,全国卷则要考,而且句子还比较长;全国卷在古代文化常识方面可能单独出题,福建卷则没有;福建卷现代文阅读选考题一般不涉及鉴赏评价,能力层级较低,而全国卷不仅在鉴赏评价方面单独设题,甚至还专门考探究,能力层级较高,难度加大;福建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考得简单,其中的时文评说题简直是集体送分,难度很小,皆大欢喜,全国卷则不仅分值增加,而且其中的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特别是图文转化题对福建考生来说是新生事物,难度陡然增大;福建卷作文材料好用格言警句类,文体要求只能是记叙文或议论文,全国卷则喜用社会现象类,一般不作文体上的限制。与此同时,各题的赋分也大不相同,如诗歌鉴赏,福建卷6分,全国卷为11分;文言文阅读,福建卷15分,全国卷为19分;现代文大阅读,福建卷是15分,全国卷为25分;作文福建卷70分,全国卷则是60分,等等等等。题型和赋分的变化必然带来复习计划的调整。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全国卷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吃透考纲,复习备考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吃透考纲”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
我为什么要说“按部就班”呢?“按部就班”似乎是一个贬义词,在一些人心目中甚至就是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同义语,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高考复习就是要尊重规律,脚踏实地,做到以生为本,不急不躁,按部就班,而不是贪多求快,甚至越俎代庖。过去我们语文老师搞复习往往太随意随性,对自己比较拿手的部分比如文言实词、句式、翻译等就大讲特讲,只因为这些内容便于操练。而对于现代文阅读呢?总觉得规律性不强,难以捉摸,则往往一笔带过,有些老师甚至干脆不讲,把参考答案一发了事。再比如作文,如何突破45分(70分制)的瓶颈可能心中乏术,金点子不多,不少老师对作文教学往往放任自流、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只能依然如故,不见长进。
按部就班就是要脚踏实地,遇到问题不绕道走,就是要针对新情况,千方百计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复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过关,该用多少课时就用多少课时,而不能随心所欲,脚踩瓜皮,随意乱滑,更不能回避矛盾,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按部就班就是要老老实实回到课本,回归基础,而不要大搞题海战术,对学生狂轰滥炸。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发达,获取信息的途径便捷,正因如此,我们更容易在这方面犯错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好底本,我们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篇课文,扎扎实实过好基础关,切不可舍本逐末,身在宝山不识宝,捧着金饭碗去要饭。语文高考与教材的关系素来是若即若离的关系,正所谓“得法于课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对人物形象的的刻画,《祝福》传神的细节描写,《药》的双线结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环境描写,对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启示明显;《张衡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荆轲刺秦王》《兰亭集序》等文本中蕴含的大量语言信息尤其是古代文化常识对解决全国卷的文言阅读题大有裨益。甚至像《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南州六月荔枝丹》等一贯被我们语文老师熟视无睹的科学或文艺性说明文也是不可多得的语言运用的教学文本。我们要按部就班,充分汲取教材文本丰富的营养,滋养我们日渐麻木萎缩的心灵。
这方面,我认为厦门做得较好。厦门市期末高一高二质检很注重考查课本知识,无论现代文还是古诗文,基本上每一篇都不放过,内容出自课本,答案明明白白就在课本第几页、第几个注释,而且重点知识、基本能力绝不因前几年考过而回避。这样的考试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它引领考生注重平时,注重课本。相反,有些地区的考试甚至在高一起始阶段就大量采用高考模拟题,这等于误导学生:课本无所谓,学与不学没有本质的区别。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又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纵观近几年全国卷试题,我们不难看出,重视课内、回归课本就能捡便宜、得实惠。既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按部就班就是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本然,不要以老师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要学会倾听,学会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比如作文,要先教会学生先“入格”,再在次基础上搞创新,争取“出格”。要给学生适当讲讲写作理论,廓清认识上的迷雾,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才会豁然开朗,写出的文章才会既中规中矩,又轻松活泼。比如,“记叙”使人有所信,“说明”使人有所知,“描写”使人有所见,“抒情”使人有所感,“议论”使人有所悟。再比如,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二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这些基本的文体写作理论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到位了,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写什么像什么,做到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而围绕福建高考作文存在的许多认识上的误区都可借此迎刃而解。
以上是我这次围绕“2016年福建高考回归全国卷”的一点认识,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