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对口支援巴州干部人才智力支撑专项规划(定稿)
河北省对口支援巴州干部人才
智力支撑专项规划
(2011—201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河北省对口支援巴州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州党委八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确保河北省对口支援巴州干部人才工作取得实效,为实现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结合巴州实际,特编制《河北省对口支援巴州干部人才智力支撑专项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河北省对口支援巴州的重大历史机遇,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对口援疆干部人才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州“地大势强、富饶秀美、平安和谐”三大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切实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和建立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人才流动的柔性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创新求实、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促进巴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把对口援疆干部人才工作纳入自治州对口支援总体规 1
划和自治州“十二五”人才规划,使干部人才队伍最大限度满足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培养、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为主的原则。不断探索和建立人才工作机制,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在培养、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的前提下,积极从河北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
——坚持增加人才数量与注重人才质量相结合的原则。着眼于提高知识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增加各类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重点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创业和创优能力。
——坚持重大项目与人才开发互动的原则。紧紧依托河北人才资源优势,依靠经济发展引才、重大项目招才,着重引进我州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急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目标任务
根据各类人才的职业特点、社会责任及发展需要,借助对口援疆渠道,大力实施人才强州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全面优化人才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加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全面提高现有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使巴州人才总量和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1、党政人才培养以县处级、乡科级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为重点,以增强执政能力为核心,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三个环节,不断改进培养方式,丰富教育培训内容,进一步加大党政人才赴河北学习深造和实践锻炼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 2
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到2015年,党政人才总量稳定在1.5万人左右,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60%以上,45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比例达到80%。
2、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要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中青年业务骨干为重点,以提高业务能力为核心,积极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赴河北学习进修和实践锻炼,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左右,其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占7%左右。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要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研究和遵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规律,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大力提高企业家素质,重点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具有战略眼光、能够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企业家队伍。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总量达到1万人左右。
4、农村实用人才以重点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术服务型和技能带动型等农村经济类实用人才为主,着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有重点地把一部分素质相对较高、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农民培养成为农村实用人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5万人左右,其中专业技能高、经营管理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达到5000名,农村实用人才中获得农民技术职称的比例达到30%以上,每名农村实用人才至少获得一项专业(职业)技能证书或绿色证书。
5、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 3
本合理的格局。到2015年,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万人左右,其中中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
四、项目和措施
(一)加大选派援疆干部工作力度
根据巴州经济社会和干部人才实际需求,加大新一轮对口选派援疆干部工作力度,侧重向县市选派,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教育、卫生、农业等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并结合项目建设需要,注重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选派。用10年时间从河北分三批选派600名援疆干部赴巴州开展援疆工作,每批200名。2011年将从河北选派228名援疆干部赴巴州开展援疆工作,其中:党政干部占20%,专业技术干部占80%。
(二)加强专题培训和挂职锻炼工作 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和重点产业为重点,以培养使用好现有干部和人才为基础,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能力为目标,按照“突出重点对象,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层次,保证培训质量”的原则,通过对口援疆渠道,大力实施自治州人才培养工程。从2011年—2015年,用5年的时间,由河北省投入6000万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为巴州培养各类人才4000名。2016年—2020年,通过对口援疆渠道,专题培训和挂职人数要比前五年增长50%左右,达到6000人左右。
1、知名专家学者学术交流培训。围绕自治州发展战略、中心工作和发展形势,通过河北援疆渠道,每年选派3-5名河北省及国内高层次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到我州开展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现场授课。
2、依托河北省委党校举办巴州县处级干部研修班,对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每年1期,每期40人,培训时间两个月,五年培训200人。
3、依托河北省委党校举办巴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对副县级后备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每年1期,每期40人,培训时间两个月,五年培训200人。
4、依托河北农业大学等相关院校举办巴州乡镇和农业系统干部培训班,对县市、州直农口科级干部和乡镇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每年1期,每期50人,培训时间两个月,五年培训250人。
5、依托河北相关院校举办巴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对州直和县(市)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各类骨干人才进行专题培训,每年1期,每期50人,培训时间为2个月,五年培训250人。
6、依托河北医科大学资源优势,从巴州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选派思想过硬,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临床、医技和护理人员前往河北医科大学培训。2010年选派50名,培训时间为半年,五年培训250人。
7、依托河北相关院校举办巴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短期培训班,对州直和各县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每年1期,每期30人,培训时间为1个月,五年培训150人。
8、使用援疆资金举办巴州党校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和村党组织书记、主任短期培训班,对街道社区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每年街道社区干部和村级干部培训班各举办1期,每期40人,培训时间1个月,五年培训400人。
9、依托河北相关院校举办旅游专业大专学历证书班,生源从贫困家庭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遴选,学制2-3年,每期20人,五年培训100人。
10、使用援疆资金每年选派75名州直、县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分三批赴清华大学参加公共管理培训,时间1-3个月,五年培训375人。
11、在河北省“211工程”重点高校,举办巴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40人,学费减半,对县市、州直部门领导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颁发学历证书,缓解我州高级管理人才稀缺现状,五年培训200人。
12、在河北知名高校对我州涉及农业产业(含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石油石化、冶金矿业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每年集中3个行业各举办一期,培训时间两个月,每期40人,五年培训600人。
13、在河北相关院校开展职业技术院校师资培训,每年选派以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州红旗技工学校、州卫校为主的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及教学管理骨干参加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期30人,五年培训150人。
14、结合自治州农业设施建设、农牧民搬迁工程开展,在河北相关院校举办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现代畜牧业培训班,对基层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技术培训,到河北设施农业先进地区考察科技生产基地、科技生态园项目。每年3个行业各举办1期,每期30人,培训时间两个月,五年培训450人。
15、结合自治州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选派党政干部赴河北挂职锻炼学习,选派对象为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优秀年轻干部,每年选派50人,挂职锻炼学习时间为6个月,五年选派250人。
16、结合自治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际,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赴河北挂职锻炼、学习进修,选派对象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优秀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教育(30人)、卫生(50人)、农业(30人)及其他单位(40人),每年选派150人,挂职锻炼学习时间为6个月,五年选派750人。
17、州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可根据人才需求和发展需要分别与河北省直相关单位和对口援疆城市积极沟通协商,在河北相 6
关院校举办科教、文化、教育、卫生等系统的专题培训班。
(三)加强基层党校、基层组织、基层政权建设
1、使用援疆资金及其他配套资金新建或单纯购置楼房作为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尉犁县、轮台县、若羌县、且末县人才援疆公寓楼,用以解决第六批援疆干部集中居住问题,拟新建或单纯购置楼房285套,单套面积为80—90平方米,总投资3192万元,于2011年12月底前完成。
2、使用援疆资金及其他配套资金新建和硕县委党校和焉耆县委党校,总投资1625万元,于2013年12月底前完成。
3、使用援疆资金及其他配套资金新建和扩建全州80个行政村、25社区阵地建设及配套设施,总投资5500万元,其中:2011年完成50个村、15个社区,2012—2013年完成30个村、10个社区建设任务。
4、使用援疆资金及其他配套资金为全州130个社区购置投影仪用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升级,总投资130万元,于2011年12月底前完成。
(四)强化交流合作
1、建立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导师制度。由河北选派科技、医疗卫生、教育、农业和畜牧业领域的省级拔尖人才到巴州担任导师,任期3-6个月,每人负责指导3-5名专业技术骨干,或选派巴州专业技术骨干到河北工作学习。尽快实现河北、巴州双方专业技术人员在对方取得的职业资格及职称在两地互相承认,并适当追加相应职称岗位数量,确保相关待遇。双方互派专业技术人员在挂职、培训期间相互视同为继续教育课时,符合职称评定条件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取得职称的同等条件可择优聘用。
2、加大储备人才培养力度。围绕自治州五大产业发展,5年内从巴州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1000名考生到河北高校学 7
习,所选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产业规划、产品深加工、产品包装营销、旅游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依托河北医科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我州成人学历教育,建立相关实习实践基地。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未雨绸缪,增强人才需求的前瞻性研究,制定各行各业人才需求规划,以科学预测为前提,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和开发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人才。
3、探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立足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巴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及组织措施,调动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实效。2010年从巴州农村富余劳动力中选派300人到河北大型企业就业,尽量做到小规模集体就业(即同一县市转移出去的最好能在同一家企业),工资待遇应高于巴州当地水平。
4、实施科研合作帮扶工程。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科研合作为基础,适时在巴州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双方在科技、医疗卫生、教育、农业和畜牧业领域的课题合作研究机制,在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和重大医疗疾病诊治方面加大技术交流与合作,指导巴州医疗卫生机构解决医学上的技术难题,加强继续教育师资培训,实现师资、人事考试题库共享。
5、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通过河北援疆渠道,借鉴河北省承德、秦皇岛等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交流合作机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管理人员到我州考察,对我州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定位进行挖掘、策划和指导,尤其是东归文化、楼兰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加强两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交流,以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为引导,迅速提升我州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效应。
6、提升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的层次。通过河北援疆渠道,借助河北省规划设计院所以及唐山等地城乡规划设计的成功实践,组织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领域知名的专家团和对口支援城市的规划设计院所来我州考察,为我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建设规划及其他建设规划进行评估和修编。
7、加强技术领域的对接和互助。通过河北对口支援巴州,从2010年3月起,由河北省分三批选派50名医疗专家,赴巴州燕赵蒙医院开展医疗技术帮扶工作,每半年选派一批,每批15人左右;在此基础上,每年从河北增派20名医疗专家赴巴州其他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帮扶工作,五年选派100名。积极与河北医科大学和相关医疗机构合作,将州人民医院作为河北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与县市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定期来我州协作医院查房、会诊、手术和教学。通过对接,每年利用寒暑假期由河北省选派教育一线经验丰富、成绩显著的特级教师和职业技术学院的能工巧匠来我州考察,并为州、县市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指导工作。
8、建立河北省外国专家局与轮台县共建引智工作援助平台。对河北成功引进的智力项目,选择适合我州发展的项目进行二次落地、嫁接,形成现实产业的具体措施。
(五)完善人才机制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石油石化、矿产开发、农业产业、食品加工、旅游业等重点产业人才资源开发的需要,坚持以副高以上职称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紧缺人才为重点,通过赴外招聘、援疆引进、校园招聘等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同时,结合我州以石油石化、冶金钢铁、造纸加工等对中高级技师需求突出的岗位,通过与河北相关机构和企业进行对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有效地引进 9
专业技术岗位人才。
2、形成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河北援疆渠道,借助河北省专业技术领域的专业机构和院所定向培养我州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只要能为我们所用,也可以采取“非禁即入”的原则。同时通过降低英语门槛等重点培养本土的博士、硕士,可以在专业技术岗位数量、职称工资待遇上采取双优先的政策。建立健全以实行专业技术岗位首席制为主体、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
3、建立人才工作交流机制。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借助援疆渠道,建立两地人才工作交流、互访机制,每年定期召开交流与协作联席会议,促进巴州人才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围绕自治州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层次创业创新、科技管理人才的需求,打造河北—巴州信息资源平台,建立需求预测机制,进行科学预测,定期与河北省共同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共享两地信息资源,培育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完善信息资源服务。
4、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河北的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点强化高科技、领先技术项目的引进工作,把引智项目和引进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促经济,切实把引智项目作为促进巴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对口援疆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对口干部人才援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自治州受援工作领导小组统揽援疆干部工作的全局,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州对口援疆干部人才专项规划、政策制定、政策落实等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 10
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促进专项规划落到实处。
(二)加大对人才援疆工作的有效投入。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投入机制,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价值理念”,建立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制度,即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观念,推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人才资源开发,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人才投入效益。
(三)加大对口援疆干部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及干部人才援疆工作方针、政策,宣传各类援疆人才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共同关心、支持和促进自治州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
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干部和人才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干部和人才援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以下简称援疆干部和人才),是指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达的选派计划,从内地有关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等选派到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工作的党政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第二章 管理权限与方式
第三条 干部和人才援疆工作的中央主管部门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中央主管部门),负责干部和人才对口援疆工作的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审批选派计划,指导做好援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派出单位与新疆共同管理,以新疆各级党委(党组)管理为主。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负责援疆干部和人才的协调、管理、服务工作。各受援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负责本地区、本单位援疆干部和人才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第五条 新疆各级党委(党组)应把援疆干部和人才作为本地区、本单位干部和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管理上严格要求,为援疆干部和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加强与援疆干部和人才派出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第六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做好跟踪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及时掌握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应加强和补充工作力量,做好对援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
第七条 援疆干部领队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应切实加强援疆干部和人才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协助受援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对援疆干部和人才进行日常管理。
第三章 选派与轮换
第八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的选派,由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与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协调后、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统一汇总,提出需求计划。中央主管部门在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研究确定选派计划,指导有关单位组织实施。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按照计划要求,认真做好援疆干部和人才的选派和轮换工作。非垂直管理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不单独向对口援疆省市相关部门下达选派计划;确需选派的,应纳入到中央主管部门援疆干部和人才选派计划统筹考虑。
追加或调整援疆干部和人才计划,应由新疆自治区或兵团党委组织部征得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并报中央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人选条件和要求是:政治素质好;坚决执行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身体健康。担任地厅级职务的,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担任县处级及以下职务的,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援疆干部领队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原则上由一人担任。应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管理能力强、善于带队伍、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干部担任。县市委书记,应选派政治素质好、驾驭全局能力强、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有县乡领导工作经历、业绩比较突出的干部担任。
第十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新疆担任党政职务的,在疆工作时间一般为3年多时间,任县市委书记的,在疆工作时间为5年;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一年半左右。
第十一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的轮换,按照中央主管部门的部署进行,原则上实行同步进行、骨干提前进入的办法。援疆干部领队、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和援疆县市委书记等应提前进疆,为工作顺利交接做好准备。
第十二条 因特殊情况,需提前结束援疆工作返回原工作单位的,由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商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提出意见,报中央主管部门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鼓励表现优秀的援疆干部和人才延长援疆工作时间或调入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工作。延长援疆工作时间一般应按批次轮换。延长援疆工作时间或调入新疆工作的,由本人提出申请,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根据受援地区、单位意见,商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结果报中央主管部门备案。第十四条 援疆期满返回的干部和人才,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由派出单位负责安排。在原工作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返回后一般不安排同级别非领导职务。在疆期间表现优秀、符合任职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使用。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按在疆的专业技术职务予以聘任。原工作单位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撤并或破产的,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安排工作。
各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在援疆干部和人才轮换结束后及时安排他们的工作岗位及职务,并在轮换结束3个月内,将工作安排情况抄报中央主管部门。
第四章 职务任免
第十五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进疆后的职务任命,由新疆当地党委(党组)依据中央主管部门下达的选派计划,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法律、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任职通知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第十六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受援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因工作需要提出平级调整职务或提任上一级职务的,由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研究并征得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办理,任职通知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原工作单位提出拟提拔任职的,由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征得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任职通知抄送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
第十七条 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在疆工作时间,可累计为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资历,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经审核后可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条件。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可在新疆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计算机模块等考试,取得的成绩具有同等效力。原工作单位相关职称评审委员会对援疆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时,在同等条件下应适当倾斜。
第十八条 援疆干部进疆前已被列入原工作单位后备干部名单的,新疆受援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应按照后备干部管理规定跟踪考察培养。原工作单位在集中考察研究后备干部人选名单时,应将援疆干部纳入选拔工作范围统筹考虑。
第五章 教育与培训
第十九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进疆工作前,需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做好援疆骨干的培训。中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援疆干部和人才的培训;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负责组织本省市援疆干部和人才的培训。
第二十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进疆工作后,新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适时组织安排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新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将援疆干部和人才纳入当地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第二十一条 援疆干部领队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应经常与本省市援疆干部和人才进行谈心谈话。受援单位和原工作单位应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与援疆干部和人才谈心谈话,一般由受援单位和原工作单位直接领导负责;援疆县市委书记等担任正职的援疆干部,由上一级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
第六章 考 核
第二十二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的平时考核,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新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实际进行,重点考核援疆干部和人才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和在疆率、在岗率。
第二十三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的考核,与受援单位干部职工一同进行。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占受援单位优秀等次比例,优秀等次比例可适当提高。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在审核对口援疆省市援疆干部和人才考核等次时,应听取派出省市援疆干部领队的意见。援疆干部和人才考核材料由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负责汇总,考核结果抄报中央主管部门,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第二十四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工作期满时,由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会同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共同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在疆期间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审计。期满考核材料由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汇总,考核情况抄报中央主管部门,抄送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期满考核情况作为返回后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据,考核材料归入本人档。
第七章 待遇与奖励
第二十五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只转组织关系,不转户口和行政、工资关系,由原工作单位发放工资,享受原工作单位同类同级人员的各项福利待遇,同时亨受新疆所在地区同类同级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原工作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并办理援疆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十六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探亲和休假。按规定应休而未休探亲假的,可由受援单位报销其一名家属进出新疆的交通费;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休年休假的,经受援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可由受援单位按规定发给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二十七条 受援单位应每年组织援疆干部和人才体检一次。援疆期间因病因伤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本人医疗关系和有关规定办理,在新疆当地治疗的,由新疆所在单位报销;在内地治疗的,由原工作单位承担。
第二十八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表现优秀、作出突出贡献的,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征求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意见后,可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表彰、奖励决定及有关材料抄报中央主管部门,并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第八章 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应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出差、请假等应按有关规定履行手续。因探亲、休假或其他原因外出的,须经所在单位领导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批准,并报同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备案;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须经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批准。
援疆干部和人才患病、家属来疆探亲等,应向受援单位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报告。第三十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应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得向受援单位提出不恰当的要求,严禁私自驾车。
第三十一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期间违反党纪、政纪的,根据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对确需给予纪律处分的,应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与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后,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分决定,并将处分决定和有关材料统一抄报中央主管部门,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协调配合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加强对援疆干部和人才负责的援疆项目以及资金的检查、稽查和审计。
第九章 其他援疆干部和人才管理
第三十二条 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在中央主管部门下达的选派计划之外,自行选派到前方指挥部或到受援地区从事援疆工作的干部和人才,以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和前方指挥部管理为主,受援地区、单位协助管理。
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专职工作人员、在疆工作时间一年半以上的计划外援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临时负责专项工作、短期在疆人员的管理,由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结合实际自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三十三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自行选派的援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可结合工作实际,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的
关于印发《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的
通知
发布日期:2011-8-18 10:58:00 点击:1184 中共中央组织部
文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组通字[2011]6号
——————————————————
关于印发《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党组(党委): 为加强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干部和人才管理的有关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此页无正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年1月25日
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干部和人才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干部和人才援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对口支援新疆干部和人才(以下简称援疆干部和人才),是指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达的选派计划,从内地有关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等选派到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工作的党政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第二章 管理权限与方式
第三条
干部和人才援疆工作的中央主管部门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中央主管部门),负责干部和人才对口援疆工作的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审批选派计划,指导做好援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派出单位与新疆共同管理,以新疆各级党委(党组)管理为主。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负责援疆干部和人才的协调、管理、服务工作。各受援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负责本地区、本单位援疆干部和人才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第五条
新疆各级党委(党组)应把援疆干部和人才作为本地区、本单位干部和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管理上严格要求,为援疆干部和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加强与援疆干部和人才派出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第六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做好跟踪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及时掌握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的工作表现和思想动态。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应加强和补充工作力量,做好对援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
第七条
援疆干部领队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应切实加强援疆干部和人才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协助受援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对援疆干部和人才进行日常管理。
第三章 选派与轮换
第八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的选派,由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与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协调后、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统一汇总,提出需求计划。中央主管部门在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研究确定选派计划,指导有关单位组织实施。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按照计划要求,认真做好援疆干部和人才的选派和轮换工作。非垂直管理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不单独向对口援疆省市相关部门下达选派计划;确需选派的,应纳入到中央主管部门援疆干部和人才选派计划统筹考虑。
追加或调整援疆干部和人才计划,应由新疆自治区或兵团党委组织部征得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并报中央主管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人选条件和要求是:政治素质好;坚决执行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身体健康。担任地厅级职务的,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担任县处级及以下职务的,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援疆干部领队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原则上由一人担任。应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管理能力强、善于带队伍、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干部担任。
县市委书记,应选派政治素质好、驾驭全局能力强、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有县乡领导工作经历、业绩比较突出的干部担任。
第十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新疆担任党政职务的,在疆工作时间一般为3年多时间,任县市委书记的,在疆工作时间为5年;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一年半左右。
第十一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的轮换,按照中央主管部门的部署进行,原则上实行同步进行、骨干提前进入的办法。援疆干部领队、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和援疆县市委书记等应提前进疆,为工作顺利交接做好准备。
第十二条
因特殊情况,需提前结束援疆工作返回原工作单位的,由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商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提出意见,报中央主管部门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
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鼓励表现优秀的援疆干部和人才延长援疆工作时间或调入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工作。延长援疆工作时间一般应按批次轮换。延长援疆工作时间或调入新疆工作的,由本人提出申请,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根据受援地区、单位意见,商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结果报中央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援疆期满返回的干部和人才,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由派出单位负责安排。在原工作单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返回后一般不安排同级别非领导职务。在疆期间表现优秀、符合任职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使用。专业技术干部和人才按在疆的专业技术职务予以聘任。原工作单位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撤并或破产的,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安排工作。
各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在援疆干部和人才轮换结束后及时安排他们的工作岗位及职务,并在轮换结束3个月内,将工作安排情况抄报中央主管部门。
第四章 职务任免
第十五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进疆后的职务任命,由新疆当地党委(党组)依据中央主管部门下达的选派计划,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法律、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任职通知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第十六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受援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因工作需要提出平级调整职务或提任上一级职务的,由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研究并征得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办理,任职通知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原工作单位提出拟提拔任职的,由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征得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任职通知抄送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
第十七条
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在疆工作时间,可累计为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资历,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经审核后可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条件。援疆专业技术干部可在新疆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计算机模块等考试,取得的成绩具有同等效力。原工作单位相关职称评审委员会对援疆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时,在同等条件下应适当倾斜。
第十八条
援疆干部进疆前已被列入原工作单位后备干部名单的,新疆受援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应按照后备干部管理规定跟踪考察培养。原工作单位在集中考察研究后备干部人选名单时,应将援疆干部纳入选拔工作范围统筹考虑。
第五章 教育与培训
第十九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进疆工作前,需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做好援疆骨干的培训。中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援疆干部和人才的培训;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负责组织本省市援疆干部和人才的培训。
第二十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进疆工作后,新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适时组织安排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新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将援疆干部和人才纳入当地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第二十一条
援疆干部领队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应经常与本省市援疆干部和人才进行谈心谈话。受援单位和原工作单位应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与援疆干部和人才谈心谈话,一般由受援单位和原工作单位直接领导负责;援疆县市委书记等担任正职的援疆干部,由上一级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负责。
第六章 考 核
第二十二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的平时考核,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新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实际进行,重点考核援疆干部和人才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和在疆率、在岗率。
第二十三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的考核,与受援单位干部职工一同进行。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占受援单位优秀等次比例,优秀等次比例可适当提高。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在审核对口援疆省市援疆干部和人才考核等次时,应听取派出省市援疆干部领队的意见。援疆干部和人才考核材料由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负责汇总,考核结果抄报中央主管部门,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第二十四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工作期满时,由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会同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共同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在疆期间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审计。期满考核材料由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汇总,考核情况抄报中央主管部门,抄送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期满考核情况作为返回后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据,考核材料归入本人档。
第七章 待遇与奖励
第二十五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只转组织关系,不转户口和行政、工资关系,由原工作单位发放工资,享受原工作单位同类同级人员的各项福利待遇,同时亨受新疆所在地区同类同级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原工作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可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并办理援疆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十六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探亲和休假。按规定应休而未休探亲假的,可由受援单位报销其一名家属进出新疆的交通费;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休年休假的,经受援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可由受援单位按规定发给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二十七条
受援单位应每年组织援疆干部和人才体检一次。援疆期间因病因伤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本人医疗关系和有关规定办理,在新疆当地治疗的,由新疆所在单位报销;在内地治疗的,由原工作单位承担。
第二十八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工作期间表现优秀、作出突出贡献的,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党委组织部征求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意见后,可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表彰、奖励决定及有关材料抄报中央主管部门,并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第八章 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应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出差、请假等应按有关规定履行手续。因探亲、休假或其他原因外出的,须经所在单位领导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批准,并报同级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备案;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须经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批准。
援疆干部和人才患病、家属来疆探亲等,应向受援单位和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报告。
第三十条
援疆干部和人才应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得向受援单位提出不恰当的要求,严禁私自驾车。
第三十一条援疆干部和人才在疆期间违反党纪、政纪的,根据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对确需给予纪律处分的,应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与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沟通后,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分决定,并将处分决定和有关材料统一抄报中央主管部门,抄送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派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协调配合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加强对援疆干部和人才负责的援疆项目以及资金的检查、稽查和审计。
第九章 其他援疆干部和人才管理
第三十二条
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在中央主管部门下达的选派计划之外,自行选派到前方指挥部或到受援地区从事援疆工作的干部和人才,以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和前方指挥部管理为主,受援地区、单位协助管理。
对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挥部专职工作人员、在疆工作时间一年半以上的计划外援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临时负责专项工作、短期在疆人员的管理,由对口援疆省市党委组织部结合实际自行制定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自行选派的援疆干部和人才的管理,可结合工作实际,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