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考劳动于社会保障 自己总结-可能出选择和判断(定稿)
1.最早社会保障一词是1935年美国公布《社会保障法》 德国—立法社会保险,英国—福利国家
2.界定劳动者的条件:劳动年龄、岗位、能力、收入条件
2.社会救助(低)、保险(主体)、福利(高)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5.新历史学派--讲坛社会主义学派,是现代社会保障最初的理论先驱,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庇古称“福利经济学之父”,4.凯恩斯的理论第一次完整系统的从宏观经济角度对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进行了理论阐述
5.福利国家论的产生直接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
2.劳动力是人的特有能力,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双重特征
6.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概念,有形的,即为实现劳动力交换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和交易场所;无形的,即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机制和经济关系
交易对象是达到法定年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年满16周岁—55/60周岁
劳动者市场歧视表现a.就业、晋升机会不均等b.分配不公平c.性别、种族、户籍歧视;原因:a.个人偏见b.市场缺陷c.社会文化
4.充分就业代表着社会就业水平的最高标准,只要失业率不超过6%即可视为充分就业。
3.就业弹性: 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
自由契约雇佣制—英国、美国
终身契约雇佣制—日本 影响就业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经济
1.统包统配制度。52 a.行政手段b.统一工资标准c.户籍制度
2.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即通常讲的“三结合”的就业方针 运作形式
2.具有经济上的从属性,是区分员工和独立劳动者的一个根本标准。
3.员工的范围包括:蓝领工人、医务工作者、办公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中产阶级从业者和底层管理者。员工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佣者。5.1920年成立的上海机器工会才是我国第一个产业性的工会组织。工资是集体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其次是工时问题。3.让步式谈判常常存在于雇主要求工会减少工资福利,或减少对管理权威的限制方面。
4.谈判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接触、磋商、敲定、扫尾。5.我国有平等协商机制,类似欧洲的劳资协商制度 81 雇主包括国家(公共部门的雇主)、股份制公司、私营公司和个体经济户 保守商业秘密是《反不正当竞争》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的产物 劳动合同可约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发生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内。14.劳动合同也需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19.劳动法规定,无效劳动合同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从订立时起,没法律约束力。
潜在性和不完全性
7.劳动合同的种类:1)以合同期限分为定期劳动合同、不定期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工程)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 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以合同形式为a.口头合同
b.书面合同。合同主体
发生法律效力时间:一是约定时间;二是签订日期
17.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以具备法定有效要件为前提1)主体合格2)内容和形式合法3)程序合法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过失性辞退,原因在于劳动者自己的严重过错,因此用人单位在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不需要向对方预告通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支付补偿金 2)非过失性辞退3)经济性裁员:提前30日提出裁员方案,报告裁员方案,公布裁员方案
27.集体合同具有特定主体,即一方为工会,另一方为雇主(用人单位)。集体合同时间效力,在15天内未提出异议,协议即生效
1.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国外称劳资纠纷或劳资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所发生的纠纷。发生的不同背景,按参与人数和合同种类,可以划分为:个人争议、集体争议(3人以上)按引起的原因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在用人单位内部,由员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不受理开除、除名、辞退争议。30天
劳动调解委员会:因员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劳动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工和未成年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
2.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 3.劳动争议仲裁遵循:一次裁决原则;合议原则;强制性原则;回避原则;区分举证原则
4.程序:申请与受理,仲裁委员会在做出受理(7日)决定后,应在做出决定的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一般情况下,在60天内结案。
5.集体劳动争议,即团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团体劳动争议,即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在3人以上。团体劳动争议可以推举代表参加,30人以上的团体争议,由3个以上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处理。
6.因订立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104
7.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产生于工业革命最先兴起的英国。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标志。
8.形成标志是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形式确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9.发展时期是以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的。
10.美国的《社会保障法》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1.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进入繁荣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以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的 12.社会救助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13.社会福利:社会津贴、社会福利服务及职业福利等内容。最高层次 14.养老保险最重要,疾病保险次之 15.投保资助型:最早,传统型。以劳动者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
1.国家保险型:宗旨是“最充分的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15.储蓄型:主要靠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具有再分配性质,不强调公平性;会员之间并不调剂互助;给付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2.创建时期:以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为重要标志。
16.在社会保险方面,城镇居民有较高和较全面的社会保险体制的保护,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基本是空白,生老病死等风险引起的损失基本上是由家庭承担。
1.瑞典规定从2001年起养老金由现行的保证收益型转向保证缴纳型 3.改革重点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5.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基本趋于成熟
多渠道:既包括政府财政拨款、企业(雇主)交纳、社会成员个人交纳、各种社会捐助、社会保障基金自身增值等多种筹资途径。收支平衡: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来源:1)财政拨款: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主要的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财政拨款便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一个固定的、主要的来源。2)社会保险费(税)
3)其他资金来源
3.以运营管理方式:财政性基金、市场信托管理基金、公积金基金之分。136 4.我国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也采用三方共付模式。5.企业和个人负担模式,是各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募集方式。收支平衡的筹集模式:1)现收现付2)完全积累3)部分积累; 给付形式:现金给付、实物供应和服务提供
1.政府债券称为最可靠的投资渠道之一,最安全和最普遍的项目。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是社会保障管理的核心。以确保基金安全为最高目标 ;管理体制:政府直接、间接管理;民营化管理
3.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是在国家财政总体监督下按照分类负责原则确立的部门分管体制。
4.行使基金管理职能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有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卫生部等政府职能部门,一些半官方机构、民间团体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着对一些基金的管理权。社会保障管理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类型:一政府直接1)集中统一,2)分权管理,二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三以私营公司为主 2.按管理机构的职能和业务范围分为:社会保障行政主管机构、业务经办机构、基金运营机构、监督机构
2.社会保障所指的退休年龄一般以日历年龄为标准 1.各国养老保险体系要建立“三个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核心和基础。第二支柱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9.在农业社会中,家庭养老成为主要养老方式
1.现代意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德国开始的,1889年颁布了《养老、残废、死亡保险法》
1.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是由国家全部负担雇员的养老保险费,雇员个人不缴费的养老保险制度。
2.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模式是:现收现付+基金积累。
3.企业按照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20%;个人缴费比例8%。4.基本养老金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5.凡按规定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当地平均工资的20%享受基础养老保险待遇。个人账户养老金月发放标准是按账户积累额的1/120计算
6.农村养老保险是非盈利性质的社会保险。参保年龄一般为20岁;领取年龄在60周岁以后。农村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
第九章
医疗社会保险
医疗社会保险具有风险共但和补偿损失两大功能。4.给付范围:1.承保对象2.是所承保的医疗服务项目
6.筹集方式:政府、个人及用人组织三方负担,个人及用人组织分别负担,个人全额负担。(筹集对象)7.1883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诞生。
美国的《社会保障法》的颁布为标志,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重大的进展 8.医疗社会保险的模式:(选择知道代表地点)一社会保险模式,德国起源地。二商业保险模式,美国。三全民保险模式,加拿大。四储蓄保险模式,新加坡。五社会主义医疗服务保险模式,前苏联
10.公费医疗制度是财政预算拨款,劳保医疗属于职工福利,一般由企业自行管理
第十章
失业社会保险 1999 1.失业条件:1.有劳动能力2.没有工作3.有工作的愿望并且在积极寻找工作。2.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3.非自愿性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3.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失业风险的一种保障制度,6.失业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7.英国于1911年颁布的《国民保险法》标志着以立法形式颁布的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制度开始建立。8.失业保险的类型:(多选)一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二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三失业救助制度。四复合型失业保险制度。1.失业保险给付期的内容:根据法律所制定的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和等待期
1.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选择)1.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2.政府全部负担3.雇主和雇员分担。4.政府和雇主分担5.全部由雇主负担。
2.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其标志性文件是《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1986年7月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人大通过《企业破产法》标志我国传统的体制所形成的行政配置劳动力和终身就业制度的变革。
3.失业保险的基金来源:1.失业保险费,包括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主要来源2.财政补贴3.基金利息4.其他资金。
4.失业保险金标准原则: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十一章 工伤和生育 2003
1.工伤、生育保险,个人不缴纳保险费
2.工伤保险是对工人的人身伤害进行补偿的最主要的形式。
3.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职业危险原则应用于工业伤害领域就代表着雇主责任制的开始。
4.1884年,德国颁布的《工伤保险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工伤保险法。5.工伤保险范围:1.职业伤害的认定范围2.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6.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工伤待遇和安置伤残职工的基础性工作
7.按丧失劳动能力的期限和严重程度分:永久性完全,永久性部分,暂时完全,暂时部分丧失。
8.国际对劳动能力鉴定评价体系:一是劳动能力测试。二是致残程度测试。1.工伤保险费率是工伤保险基金筹集的核心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采取差别费率,即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缴费。
2.世界上建立工伤保险和职业伤害之间关系的第一部立法,是美国。1912 3.职业康复是工伤保险的根本目的。职业康复从最初的治疗、训练到恢复生活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需要一个长期过程。4.1951年政务院制定《劳动保险条例》,我国第一部包括工伤、死亡遗嘱等社会保险在内的全国性统一法规。5.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标志着工伤保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从权利主体的角度看,《条例》规定,凡是中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权利,单位都有义务参加工伤保险。7.下情况被认定为工伤:(能区分即可)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工作受到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在上下半途中,受到激动车事故伤害的;五患职业病的六因公外出由于工作原因下落不明的。七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8.以下情况视同工伤:(能区分)一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救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在原军队致残,到用人单位旧伤复发的256 9.以下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能区分)一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伤亡的;二醉酒导致伤亡的;三自残或自杀的 1.我国工伤保险的待遇包括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不变,停工留薪一般不超过12个 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以延长但不超过12个月。
2.职工由下列情况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选择)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三拒绝治疗的;四被判刑正在收监执行的。3.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
4.我国生育保险适用于中国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及其员工。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职工本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1.《劳动保险条例》其保障对象为“女工人和女职员”。2.生育保险的待遇:(选择)医疗服务、产假、收入补偿、生育补助。
第十二章 社会救助
1.社会救助分:自然灾害救助、贫困救助
2.1601年,由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制定的著名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正式颁布,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确立了济贫是政府职责,标志着社会化救助保障制度的正式萌发。《济贫法》救济的对象有三种:一是
有劳动能力的贫民,二是无劳动能力的贫民,三是无依无靠的孤儿
3.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伤残人和孤儿,则由集体实行“五保”供给制度,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保教育)。
4.“三无人员“: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法定义务赡养人或抚养人的社会成员。
5.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救济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是民政部门。救灾、救济、五保、扶贫
6.1993年,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是在上海拉开序幕的。
3.恩格尔系数法: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支出比例会越来越小;反之,收入越少,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会越来越大。许多国家测量国民消费结构和生活状况。
7.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国际通用指标是“基尼系数“
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对象属于城市中的贫困人口群体。标准制定既要保证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又要有利于鼓励就业。第十三章 社会福利
1.家庭福利是更高层次的社会福利项目
2.残疾人社会福利分为残疾人保障、康复、教育、文化、残疾预防 3.德国是最早制定社会福利保障立法的国家。
4.美国1935年,正式通过了第一个由政府承担义务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 在过去的半世纪中,世界各国的社会政策从最初阶段的高福利模式到后来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再到后来的第三条道路。
3.世界社会福利体制发展的三条途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化社会福利。4.我国目前的社区在城市中一般指街道,在农村指乡镇或自然村,社区社会福利是以政府为实施主体。分为社区家庭、设施福利服务。5.中国的福利制度经历:建国初期的救济型、福利事业停滞期及企业自保型福利、改革开放后社会化福利三个阶段
6.1993年民政部成为全国福利机构的统一管理者。1998年企事业单位停止福利分房、建立住房公积金、推出经济适用房、出台廉租房政策。第十四章 社会优抚与安置
1.1980年开始,从战争年代的“代耕帮收”,20世纪50年代实行合作化后的“优待工分”到实行优待金的第三次大变革 2.伤残的性质:因战、因工、因病
3.我国优待内容和形式:精神嘉奖和政治、物质、入伍、招工、邮政交通优待 4.安置对象:退役义务兵、士官、军官、军队离退休干部等。
5.我国退伍安置:一农村义务兵(重点)、城镇义务兵、士官、军官退役安置。
第二篇:高自考自己的总结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范围
1.劳动者:从理论角度界定,指那些在规定年龄内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某一劳动岗位,通过参加实际社会劳动过程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3.劳动力内涵:a.载体是活的人体b.核心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c.价值目的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劳动产品d.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受人的意识支配与控制的能动的过程
4.劳动力资源特征:a.社会资源b.可重复利用 c.时效性d.主观能动性e.积累增值性
5.社会保障:由国家和社会依法建立的,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并增进其福利水平的社会安全稳定机制。
5.庇古观点:a.对福利的界定b.福利基数效用论c.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d.收入均等化理论 6.社会保险原则:a.政府责任主体b.社会互济c.权利义务一致d.基本生活保障e.保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1.劳动力市场构成因素:a.自由劳动者b.用工单位c.供求关系d.市场交换方式与规则e.劳动力价格 2.劳动者市场歧视:在所有经济方面基本相同的个人之间出现了不公正的报酬差别,就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者与其劳动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进行不公正的评价,进而对于在所有经济方面基本相同的劳动者给予不公平的差别待遇。
3.就业内涵:a.性质是就业者须从事社会劳动b.必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c.从事的职业或社会劳动须是合法的d.须达到法定劳动年龄
4.影响就业水平因素:a.劳动力资源b.经济c.科技因素d.就业观念
5.城镇失业问题的原因:a.经济改革深化导致“体制性失业” b.市场竞争加剧,传统产业衰退导致了大量失业人员c.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激化就业矛盾
1.劳动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雇主)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a.一种劳动管理关系,雇主明显占据着支配性地位b.一种权利义务关系,经济利益的需求和满足实质上是劳动关系的核心;特点:a.平等与不平等兼备b.从属性c.经济利益关系d.社会关系;运作形式:1)冲突 2)合作 3)影响外部要素a.经济环境b.法律政策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 2.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联系:当劳务关系的平等主体是两个,而且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时,情形与劳动关系很相近,从现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因此两者易混淆。还有一种派遣劳务人员或借用人员的情形,致使两个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与派出或借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紧密交叉在一起。
区别: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也可能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务关系只存在财产关系,相对于劳动关系当事人,主体地位更平等的关系。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4)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劳动法》,而劳务关系《合同法》。5)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1.员工,也称雇员、雇工、受雇人、劳工,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利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
4.工会目的在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a.代表职能b.经济职能c.政治职能d.服务职能;行动方式:劳动立法、集体谈判、直接行为、互保互助、政治行动
3.雇主,也称雇佣者,指在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并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1.集体谈判是指劳动者团体(经常是工会)为维持和改善雇员的劳动条件、劳动待遇等其他雇佣条件与雇主或其团体进行的交涉活动。包括工资、工时、休假、请假、职业培训、录用标准、解雇条件、劳动安全与卫生、保险福利、劳动条件等内容。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定形式,以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来调整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理解:1)是一种法律行为,劳动合同不仅要依法订立,而且劳动合同关系一经形成,便在当事人之间形成了法律关系,就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终止,都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2)是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一方实现权利需要另一方尽相应的义务。3)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一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必须完全一致。
2.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1)性质不同。劳务合同是受雇人为雇用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2)目的不同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4)主体及其关系不同5)法律调整不同6)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
3.劳动合同的特征:1)特定主体2)特殊内容3)潜在性和不完全性;特点:1)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石2)要式合同;内容:劳动者与用人组织之间设定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义务:雇员:a.劳动给付b.忠实c.附随;雇主:a.劳动报酬给付b.提供劳动保护c.保障权利
1.劳动合同法定条款:期限、内容、报酬、纪律、劳动条件和保护、终止条件、责任;协商条款:1)试用期2)保密条款和禁止同业竞争条款。3)补充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2.订立劳动合同原则:一是平等自愿原则;二是合法原则: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三是协商一致原则
3.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体现:一是双方当事人必履行规定义务;二是受法律保护。三是变更、解除须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并履行规定的特殊程序。
4.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虽然经过当事人双方同意订立,但因为劳动条款违反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无效:一是违反法律、法规:主体、内容不合法
二是采用欺诈、威胁手段1)一方故意捏造、歪曲或隐瞒事实,使对方在误解或没有完全了解事实的情况下违背自己真实意志而签订的劳动合同,如伪造学历证书
2)一方以给对方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进行逼迫,致使对方屈从其压力,签订违背自己意志的合同,如以保证金或要求赔偿要挟。
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者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a.试用期内b.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c.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2.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或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出现,及一方因某种原因无法继续履行时终结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终止条件: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即告终止2)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3)劳动者达到退休、退职条件或死亡时,自然终止4)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
2.违约责任的确认须同时具备:1)发生违约事实,既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行为,如故意拖延或不支付工资、社会保险费等2)违约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过错和过失过错3)具有损害事实,即由于一方的违约行为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权益损失4)违约事实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或集体协约,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是指工会代表员工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a.目的不同b.主体不同c.内容不同d.法律效力不同e.责任不同;效力:1)对人的效力2)时间效力
3)对劳动合同的效力
1.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合法原则、平等公正原则、调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解决方式:和解;调解;调停;裁判。仲裁遵循:一次裁决;合议;强制性;回避;区分举证原则;
2.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在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事业和制度的总称。内涵:1)主体2)强制性3)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4)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5)目标;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1)工业化冲击下的家庭功能变迁2)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3)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模式:1)投保资助型2)福利型3)国家保险型4)储蓄型:主要靠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具有再分配性质,不强调公平性;会员之间并不调剂互助;给付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
1.社会救助:国家对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独、遭受天灾人祸而使生活一时变得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生活在国家规定最低贫困线以下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生存保障制度,2.社会保险:以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税(费),并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及其亲属因劳动者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引起经济损失、收入中断或减少时,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3.社会福利:国家或政府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或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1.西方改革措施:1)增收节支,提高效率2)改革养老保险制度3)促进就业,支持培训4)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激励作用5)社会保障体系私营化,调动民间力量
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差别过大和平均主义并存;低经济发展水平下的高待遇
4.医疗保险改革的基本原则: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三个转变即由福利型转变为保险型,由包揽型转变为分担型,由自保型转变为互济型。
6.总目标: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
1.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所建立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货币资金。特点:1)强制性:显著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2)储备性:从征集到使用存在着时间间隔,但其储备性意味着这种资金最终要返还给劳动者,所以不能移为他用,保险经办机构只能利用时间差和数量差使之增值。3)互济性:每个人发生社会风险概率大不相同,但在基金筹集时并不考虑这种差异,而是按统一标准筹集。功能:1)保障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2)调节收入差距,维护公平分配 3)规避社会风险,调节和稳定社会经济 4)激活资金市场;
筹集原则:1)多渠道2)收支平衡3)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4)依法;运营原则:安全性;长期收益;流动性;多样性
1.社会保障管理是由国家、政府及社会组织或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制定和实施有关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并对社会保障进行总体规划等活动的总称。涵义:1)不同于生产管理,是一种社会事务和社会政策管理,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2)政府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职责,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制度、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来实现。原则:1.依法管理2.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3.效率4.与社会经济整体协调一致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管理机制的总和。建立原则:1.社会化2.统一3.法制化4.科学化管理原则
3.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一从管理机构看,我国社会保障的行政主管机构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和财政部。从总体上分:决策、执行、基金运营、监督机构。二从管理方式看,是一种政府直接管理方式。三从管理内容看,由于初步实现社会保障行政主管机构的相对集中和统一,因此行政管理有所加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基金管理体制有一定改善。问题:1.机构改革未解决多头管理2.缺乏有效的法制管理和监督机制3.职责不清4.社会化程度不高。第八章
养老
1.养老保险: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涵义:1.责任主体2.受益对象3.水平取向适度;原则:1.权利和义务对应原则。权利和劳动义务、工作贡献、保费对应2.保障基本生活原则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原则;特点:1.国家统一立法,强制实施2.基金多源性3.设置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作用:1.保证社会安定团结2.保护劳动力合理流动3.促进社会公平实现4.适应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6.补充养老保险: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由企业为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设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特征:1.遵循自愿原则,不具有强制性2.资金来源可企业完全承担,也可共同承担3.经办方式灵活多样4.按市场机制运作,有一定经营风险5.政府不承担直接责任,主要职能是进行严格监管。
3.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表现:1.纳入养老保险的人数逐渐增多2.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不断提高3.发展自愿性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类型:投保资助型、福利型国家、强制储蓄型、国家统筹型;问题:1.覆盖面不大,实施范围不广2.企业缴费负担重3.个人账户出现严重的空账运转现象4.保险资金的运营、管理、保值和增值等方面缺乏经验;农村问题:1.覆盖范围过小2.保障水平低,不足以养老3.来源不合理4.投保能力有限5.基金保值、增值问题 第九章 医疗
1.医疗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医疗资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特点1.普遍性2.涉及面广,有复杂性3.短期性、经常性4.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待遇均等5.发生频率高,费用难以控制。基本原则:1.强制性2.社会共同承担责任和分担风险3.保障需要4.公平和效率相结合原则
5.筹集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原则:1.多元主体分担原则2.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原则3.适时变化原则。
6.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1.强化医疗费用控制机制2.加强医疗社会保险管理,提高医疗及其服务效率3.政府重视建立符合国情的初级医疗服务。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特征:1.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2.政府支持与倡导,自愿互利3.“补大”为主与“补小”结合4.管理体制5.基金管理6.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第十章
失业社会保险 4.失业原因 224:1.劳动力供大于求2.我国正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3.伴随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失业人员增加4.失业人员技能单一,水平不高加大就业难度5.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劳动力有明显制约作用
5.失业保险:依据国家法规,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因非自愿原因暂时失去劳动机会,无法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工资收入时给予失业金支付,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9.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1.处于法定劳动年龄并具劳动能力2.非自愿失业者3.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者4.依法履行被保险人义务5.进行失业登记。
5.中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1.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不足2.促进再就业的功能相对较弱3.我国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低,立法滞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相对完善的法律责任4.失业保险资金的筹集力度不够,资金严重短缺,运行不合理5.现行失业保险制度难以解决大量的青年失业问题。第十一章 工伤和生育
1.工伤社会保险: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家属有权根据法律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特点:1.强制性最强,实施范围最广2.保障项目完备3.待遇最优。原则:1.无过失2.损害赔偿3.个人不缴费4.严格区别工伤和非工伤5.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原则
2.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是工伤保险制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各国实践看,设计应适应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工伤保险制度中待遇项目包括医疗给付、伤残给付和遗嘱抚恤给付。
3.生育保险:国家和政府针对女性生育行为和过程的生理特点,通过社会保险立法为怀孕和分娩的职业女性及时提供物质帮助和产假,以确保受保母子的基本生活,保持、恢复或增进受保妇女的身体健康及工作能力的社会保险计划。实施的范围和对象:女性的工薪劳动者和被雇佣的劳动者。4.生育保险制度的内容:1.实施范围2.基金筹集与管理3..给付待遇和标准4.与计划生育 第十二章
1.社会救助: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行为。内涵:1.是国家责任和公民权利2.目标是克服贫困3.目的是实现公平和效率的适度平衡。特征:1.与传统社会救济和济贫的区别。a思想基础不同b范围不同c管理不同2.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措施不同,具有自身的特征。a非直接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b限制性的救助对象c低层次的救助水平d多样的救助手段e法定的救助程序
2.贫困:1.由于资源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2.从根本上说,是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
4.反贫困对策:1.广泛的经济增长2.是激励受助对象的政策3.建立有效的反贫困治理结构4.实施扶贫项目5.建立社会安全网。
5.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一灾害救助。二贫困救助⑴贫困户救助。⑵孤老病残人员救助⑶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6.城市新贫困问题:1.下岗失业的大量存在2.原有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缺陷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贫富差距拉大。第十三章
1.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行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事业的统称。按内容分类:生活、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住房福利
2.职工福利:行业或企业依法向内部员工提供的工资外的现金给付或福利性服务。存在的问题:1.社会化进程缓慢2.层次低3.结构不合理4.总量适度的问题5.福利制度不到位6.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基本接近于空帐,面对福利需求的上升,企业保障压力巨大。3.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的作用:1有利于男女平等2.提高人口质量3.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安定4.开发和利用女性劳动力资源
4.社会福利制度演进过程:1.慈善救济阶段2.社会福利的初步制度化3.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4.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5.福利国家论的主要内容:1.公平分配是每个人应享有的天然权利,国家应采取措施使财富与收入的分配更加平等2.福利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福利社会化3.消除非自愿性失业,达到充分就业4.包含有私人企业因素和集体主义因素的混合经济,虽然私人经济关心利润,可通过国有经济对福利的关心,兼顾效率和社会需要。第十四章
1.社会优抚安置:国家和社会依法对军人和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特征:1.保障对象的特殊性2.保障手段的综合性3.保障标准的优待性4.褒扬性;内容:1.优待。分政治、物质优待2.抚恤,实体是国家。客体为死亡、伤残抚恤。内容为发放抚恤金3.安置
2.死亡抚恤:国家对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发放抚恤金的形式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制度 3.优待是指国家、社会和群众依法对优抚对象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优厚待遇的社会保障措施,分政治、物质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