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

时间:2019-05-12 11:2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

第一篇: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

《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工作报告

铜川市文家明德小学

郭转玲

陈娟妮

我们课题组于2015年5月以《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 》为题向陕西省教育学会提出申报,2015年9月被正式立项。接到立项通知后,课题组就召开会议,明确成员分工,探讨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实施一年多来,研究进程有效推进,研究策略初步凸显,教师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有效提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市、区教育局及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开题会议:

本课题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和切入点,寻求使课堂达到效率最大化和效益最优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力求从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有突破,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使课堂真正成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高效课堂。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实践以高效课堂为目的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思考探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与验证。

2015年9月《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被正式立项。接到立项通知后,课题组就召开会议,行政主持人李阿静副校长和学术主持人郭转玲主任按照立项书提出的要求明确成员分工,探讨课题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分工如下:

李阿静:全面负责课题管理和设计,督促和协调各成员间的工作安排,负责协调研究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及时推广阶段研究成果。郭转玲: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承担项目申请、制订实施方案、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和资料整理工作。

刘 艳:调查研究学生,高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个案的收集整理。

陈娟妮: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撰写过程性工作总结。文 盈: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的搜集整理。郭英歌: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论文的搜集整理。刘杜娟: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课题方面有关理论探索和撰写研究报告。

宋迎君: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撰写调查报告,搜集优秀教学课件。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

1、申报论证,由课题组整理资料,拟定研究计划,形成报告,上报。

2、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新课程理念,反思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做好研究的理论准备工作,并准备好课题论证的相关材料。

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是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的: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明确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高效课堂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学科“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明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学习,在对“高效课堂”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教师根据高效课堂的要求通过自评互评找出自身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立足常规,夯实基础,增强“高效课堂”的内驱力。

1、优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规范备课、有效备课。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内容精当,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2、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课堂上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3、优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4、规范学生学习习惯,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学习过程的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实践“高效课堂 ”模式。

1、编好、用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抓手,导学案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使用导方案,可使教师和学生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充分的互动和合作。所以教研组应统一组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试验班级语文每课至少使用一次导学案、数学、英语等科目每周至少使用1次,三、六年级每学期语文、数学至少16次,英语至少10次。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学会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管理、利用好,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实践摸索过程中教师要多反思,首先,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分好小组,每组学生各方面情况要相对平均,每小组要有响亮的名字。其次,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再次,创新小组评价机制,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作料,自然顺畅。

(2)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6年8月)

1、根据课题方案,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借鉴和反思做法,加强交流,使研究工作扎实、规范、科学、高效地进行。

2、开展课题专项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探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困惑、问题,收集信息、整理材料,课题组成员开展高效课堂研究课展示活动。

(1)、分析我校生源基础。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进城务工人员居住较集中的地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达40%以上。生源的特殊性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一是家庭学习条件差,绝大多数孩子家中没有自己的学习空间;二是家长忙于生计再加上个人文化底蕴不足,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辅导;三是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性格相对腼腆,缺乏自信;四是生源流动性较大,学习有时必须随父母的工作变化而变化,来来去去的现象普遍存在,学习无法形成连贯性、系统性等等。面对这样的实情,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能等待,不能指望,要研究课堂,向课堂35分钟要质量。(2)、找准研究的切入点。影响和制约高效课堂的因素很多,我校从转变观念入手,开展校本研究,广泛征求专家、教师意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反思,最后确立了我校的创建高效课堂研究切入点,即研究主题——“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细化到各教研组,依据学科特点,其侧重点也有不同。语文学科关注文中朗读训练的有效性、中心问题设计运用的有效性等;数学关注练习设计运用的有效性;英语关注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等,明确了各教研组的研究专题。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校从学校、教研组两个层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学习、培训活动。一方面积极向教师推荐学习《“345”高效魅力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等相关书籍,以“合作探究”教学成功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举行了以“挖掘学生潜能,构建高效课堂”等为主题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发现本校研究典型,请他们与教师交流,进行思想与观念的碰撞、融合,先后有文盈、刘杜娟、赵花花等多名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优化课堂结构,全面提高质量”等主题讨论活动,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反思。教研组层面一是利用零星教研时间和教研组专题研究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学习与本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章,二是结合校内外的公开课时间,组织全组教师仔细学习、揣摩,并力求在自我教学实践中点滴渗透。学习反思帮助教研组理清了学科的研究内容。

(4)、搭建活动平台,夯实工作实践。我们以细化教研组建设为依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活动一:“一人一堂优质课”课堂教学展示。

在每学期开始的第二个月份,我校都开展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教研组规范研究为基础,以探究个性化高效课堂为主题,活动分三个阶段开展:第一个阶段为准备阶段,即征求意见形成方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取一节最得意的能体现自己对高效课堂认识的课。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即教师个人仔细分析本节课课中训练点,思考如何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反复推敲,使这节课的训练更有效,更高效。第三阶段为展示交流阶段。教师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突出三个关注点:关注课中训练的有效性、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一个教学片段的具体指导(如何由不清楚到清楚、不会到会、不懂到懂等)。通过反思整理出适合本班、本校学生的课中训练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预约课中值得深入探讨的课则在学科听课竞赛中展示,供大家研究、剖析。

活动二:听课评课竞赛

构建高效课堂,同伴互助尤为重要。为了帮助教师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研究氛围,促进教师听课评课的实效,去年10月份、今年3月份,学校开展了教师高效听评课竞赛,比赛分两项内容,一项是基础性比赛,包括:听课备课检查,比听课任务是否完成;教师挑选其中一节听课评课最好的案例参评。另一项是现场听评课竞赛,听课评课比赛,为教师的高效课堂研究提供实在的研究案例,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活动三:复习课教学竞赛

以往的复习课随意性大,随着质量意识的增强,高效课堂的提出,高效复习课研究自然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话题。学校组织开展复习课教学研究,举行语数外复习课教学设计比赛。要求在教研组、年级组同学科内开展集体备课研究,组内教师相互听复习课不少于两节,从复习课教学设计中选取一节参评,教学设计从整册教材的系统性、教学的重难点把握、问题的有效解决、练习的有效设计运用等层面综合评定。其他专职学科任课教师上交期末教学检测方案。要求测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测试项目不低于两项,方案操作性强,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总结反思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

1、对研究过程中的各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形成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召开结题会议,总结梳理各项研究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交流推广。

3、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研究汇报,接受专家评估,进行结题鉴定。

高效课堂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转变,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师充分发挥的引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演,教师是导演。

(一)、通过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为了改变广大教师的旧观念、旧思路,学校连续召开了两次全体教师会议,就课改的背景及意义向老师们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和阐释,同时把当前先进学校的的做法向大家介绍,当大家听了杜郎口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的详细介绍,观看了有关视频资料,都深深地被它们那彻底的、颠覆性的课堂教学改革所震撼,有豁然开朗之感。相继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行为自我反思”活动,对已往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经过学习与反思,全校一致认为必须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要大胆借鉴他人之长、融众家之智慧为我所用,对课堂教学“大动干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组建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切实做好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李副校长亲自担任组长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监督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学校还抓好两个层面的工作:在领导层面上,领导小组抓好学习和思想动员,让课堂改革成为整个学校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业务层面上,领导小组注重落实、承上启下和具体的操作,以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真正做到点上有研究,线上有指导,面上有落实。

(三)、认真思索,确立教学模式

学校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本上,并通过对骨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进行反复讨论、调研,最终结合本校实际提出 “‘双五’高效课堂模式”和“课堂十有基本环节”,具体如下:

“双五”高效课堂模式

1、“五环递进”培养模式

(1)观摩学习:听省级教学能手做不同课型的观摩课,看优质课教学碟片,参训教师进行“听、看、想、写”活动,观课后由教研组长组织交流总结。

(2)模仿创新:对观摩课进行再认识,再提高。进行方案设计和分组演练,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

(3)实战训练:以小组为单位备课、演练、互评、点评,对第二环节进一步消化,吸收和创新。

(4)成果展示:同课异构,进行试讲比赛,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5)研讨提升:“一人带一面,十人带一片”,到大学区辖区内学校“做课”、“讲学”,搞好“传帮带”。

2、“五环高效”教学模式

(1)自学质疑:学生自学,根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2)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活动”是指对子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问题解决的顺序依此是:自学解决—对子之间解决—小组内解决—班内解决—老师解决。(3)展示提升:展示分为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指的是在小组长组织下的组内展示,主要展示对子互学和小组内合学的成果,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由学习组长负责将学习成果和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老师掌握学情,安排班内大展示;大展示指的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全班范围内展示。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沟通,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在分享中实现共赢。

(4)分层训练:课堂上教师进行分层训练,练习注明难易程度,此做法让优生“吃饱”,让学困生“消化”,使优者更优,学困生更进步,减少厌学。

(5)拓展延伸:教师要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课堂十有基本环节”

1、要有组织教学

2、要有检查和预习

3、要有标题

4、要有多媒体辅助教学

5、要有提问

6、要有指名阅读,板演练习

7、要有同伴互助,讨论交流

8、要有知识的归纳和小结

9、要有作业练习和拓展

10、要有板书设计

(四)、狠抓落实,扎实推进课改工作

课改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落实。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要求各级部、各班级、全体教师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真正地使课改常溶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1.开展实验,以点带面。学校首先在各年级确立了二(3)班、二

(五)班、四(1)班、四(3)班、五(3)班、六(1)班为实验班级,以实验班级为先导来带动各年级、各学科的改革,通过让实验班级的老师在全校开设研究课,让各科的所有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大讨论,感受其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同时剖析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为自己开展课改做为准备。

2.骨干引导,全面推开。学校除了通过实验班级来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还安排了教学骨干教师率先上研讨课,通过他们开设的研讨课,来向全校教师传达他们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以对有疑问者有更明确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工作。

3.开展调研,不断推进。为了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不断解决课改中遇到的新问题。3月份,李副校长和课题组的成员一起将前一阶段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并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列举出来,分发到各备课组。并在随后的业务学习中进行讨论,教师们各抒己见,把自己已经实验的比较好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把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新的疑惑再向其他老师问询,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班级更加有效的方法,从而推动新课改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好地开展。

4.外出学习,借鉴内化。虽说通过教学录像和文字资料的学习,大家对新课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还是处在自己摸索的阶段,而对于一些更新、更好的做却不一定了解。因此,学校利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让更多的老师通过外出学习,使得更多的教师有了提升的机会,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新方法。

5.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了使本校提出的“‘双五’高效课堂模式”和“课堂十有基本环节”课改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努力推进实践工作,学校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同课异构”活动。先是各备课组集体备课,上课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组内成员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及时将前一位教师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下一位教师开课时便调整教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校中层领导也挂包到年级组,和上课老师一起探讨教学中的难点,同备课组的老师也在“得”与“失”中,改进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努力打造更有效的课堂。

6.全面考核,推向深入。为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投入到有效课改的活动中,把有效课堂的学习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去,学校在6月份开展了有效课堂考核工作。学校要求4--6年级的语、数、外每位教师,首先认真学习本校制订的“‘双五’高效课堂模式”和“课堂十有基本环节”教学模式的考核标准,然后确定好开课时间,并向学校考核小组进行申报。学校根据安排,由三名教学骨干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其进行考核。经考核,如果达到60分的算合格,60分以下的要到相关实验班级进行随堂听课学习,并继续进行第二轮考核,直到过关为止。经过两轮的考核工作,学校4--6年级的语、数、外教师基本上都能达到合格或良好的标准,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了。

(五)、取得的收获

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1、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以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应有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再如,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尽管不成熟,但这种意识是很值得肯定的。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经常会听到“老师,我来!”这样声音,;课下后续活动增多,如以个体、集体不同形式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实验讨论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多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过程,在过程中多体验感知,进而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效益。

3、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得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你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

4、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

以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师参与和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师不但通过集体备课、“说、上、评”等活动,深入参与了教研活动;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让更多的老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方面有一不定期的发展;老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收集整理了《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优秀论文集》、《优秀教学设计集》、《优秀课件集》。

三、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结合情况。

针对同步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课改与课题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工作和课题研究的深入。

四、研究成员的专业成长情况。

在课题研究中,以研促学,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老师们阅读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和论述,围绕“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这一主题搜集相关理论,相互学习、讨论,组织课题组成员按照设计的教学实验方案拟定实验工作计划,阶段总结,撰写研究文章、教学设计以及经验文章等。我们构建了“‘双五’高效课堂模式”和“课堂十有基本环节”。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有所提高,每个学生俨然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课堂充满了竞争和对知识的渴求,学生基本上能说、敢说、要说,已经基本培养了从老师处获取知识到学生自求知识的转变,部分学生的进步明显。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激发了教师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研究热情,促使其不断提升理论认识水平,迅速走进新课程,步入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快车道,在实践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李阿静参加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评选,并于2015年11月,成立了“李阿静老师工作坊”,并在新区教育分局科学研究室组织的“李阿静老师工作坊”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的《平均数》被评为优质示范课。郭转玲2015年11月她执教的《蓝色的树叶》在新区“名师大篷车”活动中做示范课。2016年5月在新区教育分局科学研究室组织的“李阿静老师工作坊”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的《方程》被评为优质示范课。刘艳2015年9月被铜川市新区工委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同年在新区素质教育调研问卷活动中,荣获六年级数学教学优秀奖。宋莹君校本研修成果《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在铜川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项目成果评选中获三等奖,因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新区工委、管委会的表彰奖励。陈娟妮老师报送的课例《和田的维吾尔人》一课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2016年3月她在新区“‘内化’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了示范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郭英歌老师,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2015年12月她执教的《新型玻璃》一课,在新区高效课堂赛教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刘杜娟老师2016年5月被推选为陕西省教学新秀。

文盈老师报送的课例《手形添画》被评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同时她被评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名师”。

第二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实施方案

钦州市第十一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提出来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一切都靠老师的讲解、灌注。于是,教师便从主观愿望出发,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只是一味的利用课堂向学生生硬、机械的灌注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消极的接受。

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生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研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精神合拍,用教学行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并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我校组织实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的课题。课题开展将以新课程为指导,围绕课堂教学主阵地,面向全体学生,把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主题策略,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核心概念界定

1.“高效课堂”的界定:“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高效课堂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简言之,1

“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

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

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

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2.“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

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

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

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

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

活动组成。

三、课题研究目的、内容与创新点

1、研究目的(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

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堂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质疑探索、当堂训练、实践拓展,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4)探索并建构数学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5)归纳整理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形成对高效课堂新的认

识和理解。

2、研究内容

(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研究新课程理念,新

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

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其

一、研究教材,因为教材

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

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

(3)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

(4)研究教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

(5)探究“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模式的研究。

3、创新点

1、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个性高效课堂。

2、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高效课堂的制度保障等。

四、研究策略、方法

(一)研究策略: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边实践探索、边修改完善、边积累整理。

(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叙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教育调查法

五、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7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3年8月—2014年1月)

1、课题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钦州市第十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教学大赛。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

1、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总结各数学领域的课堂教学模式。

2、每个年级的数学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加强学习和交流,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4、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初步总结形成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5年1月)

1、各班数学科都要按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每月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5年2月—2015年12月)

1、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

3、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5、表彰先进,深化完善。

6、完成结题报告;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第三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语 文 教 学 反 思

阳高县教研室刘珍旺

一、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二、课题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我们根据市、县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曾经承担了县总课题中的子课题《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模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很多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形成了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的局面。一句话,落实目标“少、慢、差” ;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和学生有效沟通,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变成了学困生,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噱头多,课件多,语文味淡。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00后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口浪尖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研究与改革,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改变“鸠占鹊巢”现象,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有县教体局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有“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我学区全体语文教师愿意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成功模式,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1、课题概念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具体表现在: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会探索新知,愿意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教学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2、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行成。

(2)高效教学的相关理论。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E、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传统课堂抱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四、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本课题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长乐学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小语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优化小语学科的课堂教学,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解决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实际问题,总结出小语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使教学过程科学化,合理化。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3、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通过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收集、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教育内容,构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

2、探索有关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规律,构建指导小学生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等有效学习方式的操作方法。

3、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实验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和专业成长;丰富我校的文化内涵,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4、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具有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

首先要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学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

3、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研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4、研究教法。一是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的名师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科学取舍,学习优点,为我所用。三是立足于自己课堂的学情和教材,研究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是开展上课、观课、议课等活动,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适合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和有效教学模式,在学区内加以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准备启动阶段(2013.4—2013.6)

1、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

针对“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由参加过骨干教师脱产培训的李昌荣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当前领域问题研究状况以及我校近年来教学实际,开展“语文课题有效性”师生问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及时总结与分析,最终确定科研方向,进行选题立项。

2、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困惑。(1)教师对分层教学、分层辅导等设计持不同的看法:认为40分钟一节课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学合作交流会不会影响课堂质量,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体现。

(2)语文课堂教学如果突出了“工具性”,就会失去“文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间的平衡点难以拿捏。

3、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针对教师的困惑,学校及时组织了科研讲座,坚定了教师开展研究的信心和决心,鼓励教师踏实走好科研之路,并在结合学习李炳亭老师《高效课堂22条》,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

老师们在研究中制定了高效课堂的五步教学法步骤:

(1)课前预习、自主读画

(2)激趣导入、初步质疑(3)提炼问题、合作探究(4)适时点评、精讲点拨(5)拓展提升、有效训练

4、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来确立课题并进行论证。

5、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李昌荣老师任组长,王宗琼老师任副组长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

(二)初步探索阶段(2013.7—2014.1)

1、开展网上专题学习,名师课堂录像观摩交流活动。进行课题研讨。

2、利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如实记录研究过程中各种相关的现象、数据、问题等事宜。

3、开展课题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举行课题经验交流会,研究实施课题。

此阶段,学校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践证明,“五步”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益:每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各自更大限度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成为了现实。

(1)提高了学校领导对办学思想的认识。

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领导办学理念的认识,从“课堂让学生获得各自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一研究理念,延伸到学校倡导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更以课题的核心观念为指引,不断更新办学思想,落实和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行政积极带头投身课改,无论是最早涉足实验的,还是中间加入研究的,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带领教师开展“学习——实践——总结——再实践”,对“高效”理念深入学习、理解,结合实验操作的情况及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的细节,对高效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形式进行了完善。

(2)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把与专家的交流学习作为强大的理论基础与后盾,专家先进的理念与指导,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学校更充分发挥教科研精兵强将的作用,让他们通过上研究课、总结交流、组织探讨等形式,推广实验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得到了全体成员的认同。通过深入学习与大胆尝试,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深入实践阶段(2014.2—2015.1)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利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加强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深入学生实际,不断摸索,最终总结出可以操作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五步法。

1、在研究中学。

学校积极为教师实验创造条件,提供对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定期观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讲座。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破解迷团,指明研究方向,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多次安排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课堂教学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认真组织好研究课,做到课前同级几位教师同备一节课后集体讨论,一位老师执教后开展组内评课。在一系列的培训中,教师对实验的热情高涨,在学习中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自身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在研究中教。

学校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期初在制订教研计划时,就把课题研究纳入其中,如每周均开展“三课”(达标课、示范课、展示课)观课活动,周四进行评课、议课;每学期组织几次全学区高效课堂研究课,为开展实验研究提供课例;教师在学校营造的浓厚研究氛围中,坚持开展反复实践,不断提高课堂实效。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教师在适应这一改革的过程中提高了钻研教材教法、讲授表达的能力。

3、在研究中提高。随着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教师对语文教学五步设计的目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师们开始重视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语文科如何确定每课的“主题”?如何“直奔主题”?如何设计主线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在研究课中作了展示。其他教师在学习模仿中有了新的感悟,从开始的套用模式到学会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地进行改良与创新,使得教科研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比过去更从容、更自信。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5.2-2015.6)

(1)汇集资料。课题组以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总结,所有过程资料由专人负责整理、收集和归档。

(2)课题研究资料归档,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3)、召开课堂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学区范围内的各个学科推广研究经验。

七、研究成果与分析

本课题研究从申报立项到现在经历了近两年多时间,尽管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得到了县教育局教研究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使整个研究工作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构建了高效课堂的五步教学法步骤: 1课前预习、自主读画

2激趣导入、初步质疑

3提炼问题、合作探究4适时点评、精讲点拨

5拓展提升、有效训练

1、课前预习,自主读画——“学”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及文体特点,整理成小卡片。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深入到文本中,理解材料内容,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对文章精华进行吸收、消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有目的、有层次,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结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并找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能感知到什么程度,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积累而定,老师不必强求一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做好整理,留待解决。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设计出简约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2、激趣导入,初步质疑——“疑”

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走进新课的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由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及热点问题入手,学生感到自然亲切。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设计新颖的导课形式,如故事法、悬念法、实验法、紧扣题眼法、欣赏优美画面法等,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作好准备;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一切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料。如我们常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资料;要求教师设计材料要能迎合学生口味,激起学生迫切学习新知的心态。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情境中的矛盾时,就会产生疑惑。最佳提问点找到了,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基本思考方式。赞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本钱。”引导、鼓励学生初读课文后自主质疑。尊重学生的每个疑问,表扬质疑行为,激发学生较强的探究意识。

当学生发现疑问,提出问题时,他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欲望就已经具备了。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一次思考的过程,一次思想上的交流,是激发新思维的保证。

3、提炼问题,合作探究——“探”

合作探究,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多通道的相互交流,是网络式的立体交流体系。因为大家相互交流,又相互启发,每个人的思维都处于活跃、开放的状态,思维的不断碰撞将会形成“思想风暴”,激活学生的神经细胞,接通学生的神经联想,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迸发出各种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互动互助”有效学习小组,好中下不同层次学生搭配,指定组长,合理分配发言次序。在合作探究中我们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尊重,学会交流。

强化合作互助形式,各学习小组先由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见解或学习心得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生汇报对问题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交互作用,把个别的发现转化成共同的财富,丰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认识。然后提出个人在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体组员讨论。最后,对达到的共识以及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准备下阶段交流时发表见解,并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进行有效合作探究。只有以合作的学习活动为纽带,才能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朦胧的意象变得清晰、具体、血肉充盈了。”针对文本内容及体裁的不同特点,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成果。学生在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过程中自然地达成预设的目标,并且在交流中又会获得新的感悟,达到共赢的目的。

4、适时点评,精讲点拨——“点”

适时点评是课堂高效的关键点。“点评”就是“点拨”与“评价”,这是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两种教学行为。如何“点拨”?

一是把握“点”机。课堂是动态的,变化莫测,教师要善于观察、准确判断,该出“口”时就出“口”,不该出“口”时要封“口”。二是遴选“点”招。如“点”而不“拨”、“拨”而不“透”、点破点透。三是锤炼“点”语。课堂实践中,不少教师的点拨不到位,不能一语中的,关键是语言组织上出了问题,平时琢磨得比较少。作为点拨性语言必须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和牵引性,力求起到一语开茅塞的作用。

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循序渐进,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对课文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从读中充分地揣摩。

这一环节目的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使学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并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

5、拓展提升、有效训练——“练”

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回归性检测,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训练,检查学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情况。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从创新实践的目的出发安排拓展。如语文教学后,结合课文内容,当场编一首热情洋溢的小诗,创作一个精彩的儿童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说说自己的肺腑之言;课后有效地组织学生编排小报、表演课本剧,进行辩论、开展一次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良好心理品质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两年多的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多次承担研究课和参加县级各类观摩、评比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宣传与学习,老师们了解到了做课题的步骤、方法与途径,通过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领域小课题研究。通过小课题研究,我们的老师逐渐变成了一个思考者、研究者,对于每天都要遇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事件,不是靠多年教学形成的一种本能来解决,而是以研究的眼光,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出自己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八、本课题反思与展望

研究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两年多来,我们虽然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以待今后弥补。

1、研究过程中,教师积极性高,但缺乏深度。往往表现出为了课题研究而学习。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做到周周集中学,天天要自学,月月来交流,建立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

2、如何使亮点更亮,将成为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如何系统地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做好与现行教材的有机整合,形成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面对诸多困难,课题组的成员将坚定不移地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学校将继续努力为老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教师也要重视资料整理工作,对实验经验进行理论升华。让教师体验课题研究的价值,品尝成功的乐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新审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把教科研的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把教育科研的热情变为切实的成果。走出一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路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长乐学区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

二○一三年六月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二、课题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我们根据市、县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曾经承担了县总课题中的子课题《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模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很多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形成了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的局面。一句话,落实目标“少、慢、差” ;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和学生有效沟通,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变成了学困生,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噱头多,课件多,语文味淡。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00后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口浪尖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研究与改革,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改变“鸠占鹊巢”现象,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有县教体局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有“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我学区全体语文教师愿意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成功模式,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1、课题概念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具体表现在: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会探索新知,愿意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教学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2、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行成。

(2)高效教学的相关理论。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转变。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E、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传统课堂抱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四、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本课题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长乐学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小语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优化小语学科的课堂教学,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解决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实际问题,总结出小语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使教学过程科学化,合理化。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3、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通过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收集、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教育内容,构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

2、探索有关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规律,构建指导小学生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等有效学习方式的操作方法。

3、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实验教师教学方式的优化和专业成长;丰富我校的文化内涵,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4、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具有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能力和教科研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

首先要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教学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

3、研究学法。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必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研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4、研究教法。一是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的名师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科学取舍,学习优点,为我所用。三是立足于自己课堂的学情和教材,研究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是开展上课、观课、议课等活动,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适合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和有效教学模式,在学区内加以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准备启动阶段(2011.4—2011.6)

1、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

针对“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由参加过骨干教师脱产培训的李昌荣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当前领域问题研究状况以及我校近年来教学实际,开展“语文课题有效性”师生问卷调查,对调查情况进行及时总结与分析,最终确定科研方向,进行选题立项。

2、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困惑。

(1)教师对分层教学、分层辅导等设计持不同的看法:认为40分钟一节课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学合作交流会不会影响课堂质量,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体现。

(2)语文课堂教学如果突出了“工具性”,就会失去“文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间的平衡点难以拿捏。

3、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针对教师的困惑,学校及时组织了科研讲座,坚定了教师开展研究的信心和决心,鼓励教师踏实走好科研之路,并在结合学习李炳亭老师《高效课堂22条》,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

老师们在研究中制定了高效课堂的五步教学法步骤:(1)课前预习、自主读画(2)激趣导入、初步质疑(3)提炼问题、合作探究(4)适时点评、精讲点拨(5)拓展提升、有效训练

4、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来确立课题并进行论证。

5、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由李昌荣老师任组长,王宗琼老师任副组长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

(二)初步探索阶段(2011.7—2012.1)

1、开展网上专题学习,名师课堂录像观摩交流活动。进行课题研讨。

2、利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如实记录研究过程中各种相关的现象、数据、问题等事宜。

3、开展课题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举行课题经验交流会,研究实施课题。

此阶段,学校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践证明,“五步”教学模式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益:每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各自更大限度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成为了现实。

(1)提高了学校领导对办学思想的认识。

课题研究提高了学校领导办学理念的认识,从“课堂让学生获得各自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一研究理念,延伸到学校倡导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更以课题的核心观念为指引,不断更新办学思想,落实和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行政积极带头投身课改,无论是最早涉足实验的,还是中间加入研究的,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带领教师开展“学习——实践——总结——再实践”,对“高效”理念深入学习、理解,结合实验操作的情况及学生的实际,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的细节,对高效课堂教学与评价的形式进行了完善。

(2)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把与专家的交流学习作为强大的理论基础与后盾,专家先进的理念与指导,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学校更充分发挥教科研精兵强将的作用,让他们通过上研究课、总结交流、组织探讨等形式,推广实验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得到了全体成员的认同。通过深入学习与大胆尝试,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深入实践阶段(2012.2—2013.1)

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利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加强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深入学生实际,不断摸索,最终总结出可以操作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五步法。

1、在研究中学。

学校积极为教师实验创造条件,提供对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实践交流的机会。定期观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专题讲座。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破解迷团,指明研究方向,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多次安排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课堂教学各环节的优势与不足。认真组织好研究课,做到课前同级几位教师同备一节课后集体讨论,一位老师执教后开展组内评课。在一系列的培训中,教师对实验的热情高涨,在学习中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自身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在研究中教。

学校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相结合。期初在制订教研计划时,就把课题研究纳入其中,如每周均开展“三课”(达标课、示范课、展示课)观课活动,周四进行评课、议课;每学期组织几次全学区高效课堂研究课,为开展实验研究提供课例;教师在学校营造的浓厚研究氛围中,坚持开展反复实践,不断提高课堂实效。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教师在适应这一改革的过程中提高了钻研教材教法、讲授表达的能力。

3、在研究中提高。

随着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教师对语文教学五步设计的目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师们开始重视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如语文科如何确定每课的“主题”?如何“直奔主题”?如何设计主线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在研究课中作了展示。其他教师在学习模仿中有了新的感悟,从开始的套用模式到学会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地进行改良与创新,使得教科研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开展,带动了学校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比过去更从容、更自信。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3.2-2013.6)

(1)汇集资料。课题组以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总结,所有过程资料由专人负责整理、收集和归档。

(2)课题研究资料归档,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3)、召开课堂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学区范围内的各个学科推广研究经验。

七、研究成果与分析

本课题研究从申报立项到现在经历了近两年多时间,尽管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们得到了县教育局教研究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使整个研究工作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构建了高效课堂的五步教学法步骤: 1课前预习、自主读画 2激趣导入、初步质疑 3提炼问题、合作探究4适时点评、精讲点拨 5拓展提升、有效训练

1、课前预习,自主读画——“学”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及文体特点,整理成小卡片。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深入到文本中,理解材料内容,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对文章精华进行吸收、消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有目的、有层次,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结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并找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能感知到什么程度,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积累而定,老师不必强求一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做好整理,留待解决。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设计出简约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2、激趣导入,初步质疑——“疑”

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走进新课的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由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及热点问题入手,学生感到自然亲切。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设计新颖的导课形式,如故事法、悬念法、实验法、紧扣题眼法、欣赏优美画面法等,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作好准备;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一切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料。如我们常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资料;要求教师设计材料要能迎合学生口味,激起学生迫切学习新知的心态。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情境中的矛盾时,就会产生疑惑。最佳提问点找到了,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基本思考方式。赞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本钱。”引导、鼓励学生初读课文后自主质疑。尊重学生的每个疑问,表扬质疑行为,激发学生较强的探究意识。当学生发现疑问,提出问题时,他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欲望就已经具备了。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一次思考的过程,一次思想上的交流,是激发新思维的保证。

3、提炼问题,合作探究——“探”

合作探究,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多通道的相互交流,是网络式的立体交流体系。因为大家相互交流,又相互启发,每个人的思维都处于活跃、开放的状态,思维的不断碰撞将会形成“思想风暴”,激活学生的神经细胞,接通学生的神经联想,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迸发出各种独特的想法和见解。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互动互助”有效学习小组,好中下不同层次学生搭配,指定组长,合理分配发言次序。在合作探究中我们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尊重,学会交流。

强化合作互助形式,各学习小组先由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见解或学习心得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生汇报对问题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交互作用,把个别的发现转化成共同的财富,丰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认识。然后提出个人在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体组员讨论。最后,对达到的共识以及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准备下阶段交流时发表见解,并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进行有效合作探究。只有以合作的学习活动为纽带,才能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朦胧的意象变得清晰、具体、血肉充盈了。”针对文本内容及体裁的不同特点,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成果。学生在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过程中自然地达成预设的目标,并且在交流中又会获得新的感悟,达到共赢的目的。

4、适时点评,精讲点拨——“点”

适时点评是课堂高效的关键点。“点评”就是“点拨”与“评价”,这是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两种教学行为。如何“点拨”?

一是把握“点”机。课堂是动态的,变化莫测,教师要善于观察、准确判断,该出“口”时就出“口”,不该出“口”时要封“口”。二是遴选“点”招。如“点”而不“拨”、“拨”而不“透”、点破点透。三是锤炼“点”语。课堂实践中,不少教师的点拨不到位,不能一语中的,关键是语言组织上出了问题,平时琢磨得比较少。作为点拨性语言必须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和牵引性,力求起到一语开茅塞的作用。

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循序渐进,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对课文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从读中充分地揣摩。

这一环节目的是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促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使学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并把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下来,逐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

5、拓展提升、有效训练——“练” 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回归性检测,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训练,检查学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情况。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从创新实践的目的出发安排拓展。如语文教学后,结合课文内容,当场编一首热情洋溢的小诗,创作一个精彩的儿童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说说自己的肺腑之言;课后有效地组织学生编排小报、表演课本剧,进行辩论、开展一次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良好心理品质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两年多的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多次承担研究课和参加县级各类观摩、评比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宣传与学习,老师们了解到了做课题的步骤、方法与途径,通过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领域小课题研究。通过小课题研究,我们的老师逐渐变成了一个思考者、研究者,对于每天都要遇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事件,不是靠多年教学形成的一种本能来解决,而是以研究的眼光,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出自己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2011年5月我校吴玲老师在肥东县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表现突出,获撮镇片一等奖,肥东县二等奖;席春燕老师获语文教师电子白板教学比赛撮镇片一等奖,肥东县二等奖。课题组老师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县级获奖并发表。课题组最终编写了一册《教学案例集》,一册《优秀教学设计集》,一册《教师论文集》、一册《教学反思集》。

八、本课题反思与展望

研究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两年多来,我们虽然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以待今后弥补。

1、研究过程中,教师积极性高,但缺乏深度。往往表现出为了课题研究而学习。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做到周周集中学,天天要自学,月月来交流,建立课题研究的长效机制。

2、如何使亮点更亮,将成为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如何系统地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做好与现行教材的有机整合,形成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面对诸多困难,课题组的成员将坚定不移地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学校将继续努力为老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教师也要重视资料整理工作,对实验经验进行理论升华。让教师体验课题研究的价值,品尝成功的乐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新审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把教科研的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把教育科研的热情变为切实的成果。走出一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路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执笔:李昌荣)

长乐学区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

二○一三年六月

第五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教育背景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只要教育存在,就存在提高质量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因此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

2.现实状况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省内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加强课堂建设是深化我校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高效特色的课堂也是形成教学风格、彰显名师品质的重要标志。同时,大家都意识到:只有触及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才是彻底的,才能真正改变教师行为和学校生活,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态;同时,也只有课堂效率的提高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前提和保证,才能适应规范办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在前期提高课堂效率调研的基础上,准备进一步以更大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在全校积极加强对新课改条件下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构建进行研究,决心从根本上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于是,我校于2011年6月申报了合肥市级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被合肥市教育局批准立项。

3.研究基础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老师转变了教育观念,但教学实践中依然故我,大多数课堂仍然是讲堂,而不是学堂,表现在:教师更多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而不是更多关注学生学的怎样、怎样学?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品尝不到教学的快乐、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如何改变课堂,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0年学校先后两次选派教师在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同时利用网络深入学习部分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如邱学华尝试教学、王敏勤和谐教学、顾泠沅青浦实验、李炳亭“五步三查”模式、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并通过多次学习研讨、问卷调查,教师深切感受到,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应通过高效的组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力、教给学生方法,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精讲多练。

4.选题、立意的现实意义 我校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起各学科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与管理,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解决当前课堂效率较低的实际问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是指通过对初中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视,发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无效、低效教学的各种表现,寻找克服这些无效、低效教学行为的策略,积极构建个人研究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教研氛围,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高效的生态课堂,形成适合我校的各学科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教学的核心命题:学生可持续发展与教学质量。然而,既然名为“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其重心就必然在于一个“效”字。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做到教学效率高、教学效益优、教学效能强,摒除无效以及低效,实现有效进而高效,是本课题所研究的目的所在。

高效课堂的内涵

(一)课堂实然目标:从低效甚至负效→有效课堂的探索→实现课堂高效。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旨在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原则是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二)课堂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

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既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三)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四)和新课改的关系:一脉相承,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述”。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自学、展示、反馈,也就是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三、理论依据:

本课题立足提高各科课堂教学效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避免课堂无效劳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科学、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研究的目标是:构建起各学科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的质的提高;促使实验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成为骨干名师;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可具体化为以下几点:

1.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办学水平。3.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使课堂教学良性发展。5.形成适合我校各学科的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效课堂主要特点的研究;高效课堂基本模块的研究;高效课堂基本环节的研究;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具体做法有: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各学科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9.各学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课题组教师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奠定基础。

2、教育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我校课堂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研究整理。

3、行动研究法:针对目前课堂不高效的原因,研究制定相应的机制以及教学模式,并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从而在本校打造高效课堂。

4、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教师典型课堂教学实录,并进行研究分析进行案例反思。

5、逻辑归纳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

6、总结研究法:及时对本课题每一阶段的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小结,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主要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2年2月):

2011年6月由张文宏副校长与黄诗河副校长牵头,由我校的骨干教师与2011级七年级教师组成课题组,申报了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2011课题《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并被合肥市教育局批准立项。立项后课题组做了大量基础性准备工作,包括:问卷调查、课题组教师培训、课题实施方案的制订、责任分工、召开开题论证会、完成阶段性总结等,其中重点是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分工。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及分工如下:

课题领导小组 组 长:杨四清 副组长:张文宏 黄诗河

成 员:方三虎 王仁平刘春潮 丁名新 王跃青 魏艳华 王二红

课题实施小组 组 长:张文宏

副组长:张文革 王跃青 魏艳华 王二红 刘家根 罗守华 张旻 成 员:

王跃青 郑腊平许治平耿家富 唐宗明 洪秀兰 负责子课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2月开始实施)

魏艳华 杨智刚 杨田中 黄书文 缪维珩 黄永红 负责子课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2月开始实施)

王二红 方文清 张红艳 李林 刘华云 负责子课题《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2月开始实施)

张文革 蒯超林 张敏 黄泽贵 负责子课题《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2年9月开始实施)

刘家根 谢玉荣 方祥生 盛敏 负责子课题《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3年9月开始实施)

罗守华 张二霞 黄小青 负责子课题《初中政治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3年9月开始实施)

张 旻 唐小祥 唐绍兰 杨前胜 负责子课题《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2013年9月开始实施)

2.深入实践阶段(2012年3月—2013年7月):

深入实践,定期研讨,从教师角色及“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研究、小组学习评价体系研究、创设情境策略研究、各学科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当堂检测设计及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堂评价等方面对课题进行研究。召开“中期成果汇报会”。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学校积极为老师们的研究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载体的各种教育研讨,如教学开放日、同课异构、中考研讨会,通过实践研讨,各子课题组初步形成本学科的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完成课题中期报告。

关于课堂的“高效”,在2013年3月22日的研讨会上,大家经过激励的研讨,达成了共识:课前:抓学生预习,提高学习准备的高效性;抓集体备课,提高课前准备的高效性;抓作业设计,提高学生作业的高效性;课堂:抓教学活动的组织,抓学生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课后:抓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认识的高效性;抓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进一步细化,课堂高效点有:学生预习的高效;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高效;课堂情境设置的高效;良好课堂氛围的高效;课堂活动组织的高效;问题精心设疑的高效;多媒体资源利用的高效;课堂语言的高效;对每一位学生关注的高效;课堂学生评价的高效;肢体语言合理应用的高效;课堂生成问题或偶发事件处理的高效;当堂检测的高效;作业布置的高效;资源共享的高效;课后反思的高效。

课堂教学中,杜绝提前上课、提前下课、拖堂、课堂接手机、课堂讽刺挖苦及体罚学生现象,杜绝满堂灌。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及课堂表现,重视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有效评价,精讲多练。

在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上,在深入实施阶段,也初步达成了共识:第一步:指导预习(课前),第二步:学情反馈(课前),第三步:互动解疑(课中),第四步:当堂训练(课中),第五步:归纳提高(课中),第六步:复习质疑(课后)。

但因各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各学科不同的章节或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与无形中,不论什么样的课堂,在课中都要突出“高效”,即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学、互学,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及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让学生多种形式展示,精讲多练。

3.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定期开展校内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课,并充分利用与合肥市四十七中结对合作,开展多次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校际间研讨课。收集整理各学科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及研究性材料,对各组课题进行检查验收,进行回顾总结,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及课题研究沙龙活动,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结合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校情、学情,及时调整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初步形成了我校高效课堂的抓手和有效教学模式。

4.总结深化阶段(2014年2月—2014年7月): 开展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展示课。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优秀学案及教案专集,出台学校各学科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和优质课评定标准。主动申请结题。

七、研究的主要成果:

我校课题组从2011年6月开始组建进行课题研究,至今已历时三年,即将结题。我们紧紧按照“课题带动、骨干示范、全员参与、评价调控”的课堂教学改革与课题研究思路,将课题研究与工作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我校研究工作的协调发展,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以及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和明显成效:

1.理性成果(隐性成果)。(1)明确高效课堂的“高效”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证;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在此基础上,对课堂“高效”的实施,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以上两点,打造高效课堂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主动展示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了吗?学生的学习过程快乐吗?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教给学生方法了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高效点:课前预习案设计的高效,学生预习的高效,学生预习中提出问题能力的高效;课中良好课堂氛围设置的高效,情境教学设置的高效,问题精心设疑的高效,课堂活动组织的高效,学生合作、展示及质疑的高效,科学探究的高效,多媒体资源利用的高效,课堂语言的高效,对学生评价的高效,肢体语言合理应用的高效,课堂生成问题及偶发事件处理的高效,当堂检测的高效,作业设计的高效;课后学生巩固提高的高效,老师教学反思的高效。(2)形成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 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与诱导者教师要在观念和行动上都秉承改革创新的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在二年多试点年级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并组织了多次各种形式的深入研讨,初步形成适合我校的“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以学定教,教学合一”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

第一步:指导预习。课前发放预习案,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案,导学引疑、自主质疑,总结学习中的收获,提出学习中的问题。第二步:以学定教。课前对预习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第三步:互动解疑。课中进行,小组解疑,小组不能解决的进行班内解疑,含学生多种形式合作交流、探究及展示,教学合一。

第四步:精讲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启发式或情境式精讲,包括课堂生成的与学生提出的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五步:当堂训练,课中进行,十分钟左右。像考试一样的训练。

第六步:归纳提高。课中进行,学生归纳总结,提出本节课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

(3)全体教师基本都树立起“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意识,提升了课堂效率,初步实现了教学效率的质的提高。“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渐入全校上下和课堂细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正在逐步产生质的变化,课堂生活正在朝向“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方面迈进。

(4)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水平不断提升,学习方式有了很大改观,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有效促进了我校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应该说,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是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尤其是在明确了高效课堂的一些主要特点及有效教学模式上,初步构建起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各学科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以“学案导学”为核心的“四疑(导学引疑、自主质疑、互动解疑、精读释疑)一定(以学定教)一训(当堂训练)”的“学案导学,引领自主探究,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我校的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我市兄弟学校也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和推广价值。

2.实际成果(显性成果)。

课题研究与工作研究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我校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成长,成为骨干名师。2011年9月孙明金老师在巢湖市数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洪晓晨老师在巢湖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郑腊平老师被评为全省优秀乡村教师;2011年10月,洪晓晨老师在合肥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12月,郑腊平老师在合肥市教师“我读经典”征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2012年2月,洪晓晨老师在安徽省语文学科7~9年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2年4月,我校许正林老师参加了巢湖市初中思想品德课优质课评选活动,荣获一等奖;吴银芳老师参加了巢湖市首届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荣获一等奖;2012年5月,许治平老师在巢湖市青少年“建设幸福中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中学组征文比赛教师辅导二等奖;2012年7月,吴银芳老师在2012合肥市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并在合肥市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2年9月,张文宏副校长荣获合肥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洪晓晨老师在合肥市第八届普通话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12年11月,张文宏副校长荣获合肥市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2年12月,张文宏副校长在安徽省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时获实验技能操作单项一等奖,翟安跃老师荣获巢湖市《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大奖赛三等奖; 2013年3月,魏璠同学在合肥市青少年“建设新中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征文比赛中学组三等奖,洪晓晨与郑腊平老师均荣获2012巢湖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征文比赛一等奖; 2013年4月,蒯刘平老师2013巢湖市初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13年5月,洪晓晨老师荣获巢湖市语文课堂教学评比初中组一等奖;2013年7月谢玉荣老师、吴银芳老师和张文宏副校长同时被评为合肥市第二批中小学骨干教师; 2013年9月孙传翠老师、黄泽贵老师同时荣获巢湖市2013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一等奖,蒯超林老师荣获巢湖市2013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二等奖;2013年10月刘家根老师荣获巢湖市2013年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程李骏老师荣获巢湖市2013年初中体育优质课三等奖;2013年11月孙传翠老师荣获合肥市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2013年11月我校在巢湖市第23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女子团体二等奖,男子团体三等奖的优异成绩;2013年12月孙传翠老师荣获合肥市全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二等奖,魏艳华老师荣获巢湖市第二届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4月唐绍兰老师荣获巢湖市历史课堂评优三等奖;2014年5月魏艳华老师荣获合肥市数学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

2011年6月,蒯超林老师论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获巢湖市物理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翟安跃老师论文《发展后进生做体育骨干对班级工作的影响》获巢湖市体育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2011年7月,方三虎老师论文《有用、有效的原则——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郑腊平老师论文《充实而有意义的课堂前五分钟》在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张红艳老师论文《浅析农村中学生如何远离中式英语》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谢玉荣老师论文《注重基础 关注细节 突出方法 彰显能力》获巢湖市化学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王二红老师论文《浅谈英语教学中教师行为的艺术化》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黄诗河老师论文《巧用评价 点石成金》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2011年12月,唐宗明老师论文《散文教学三四重奏》在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散文教学内容的在确定”征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2年,张维芹老师论文《初中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吴秀娟老师论文《浅谈初中数学的探究学习》获巢湖市数学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方三虎老师论文《小议语文课堂中的学生活动》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并获合肥市中学语文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唐朝霞老师论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收获》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洪晓晨老师论文《在感悟中成长》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许治平老师论文《永葆语文味》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郑腊平老师论文《充实而有意义的课堂前五分钟》被《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15期刊用,管先宏老师论文《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有效教学——尝试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获合肥市中学数学论文评选二等奖,黄书文老师论文《新课程改革现在进行时——我校数学“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手记》获巢湖市数学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并被《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刊用,蒯超林老师论文《初中沪粤版物理教材改编的几点建议》获巢湖市物理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蒯刘平老师论文《激趣赏识,英语学习的催化剂》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孙明金老师论文《对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获巢湖市数学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唐宗明老师论文《管好自留地 收获高效果》获巢湖市语文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王二红老师论文《如何对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实施有效教学》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张红艳老师论文《转化英语学困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物保证》获巢湖市英语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谢玉荣老师论文《关于化学模拟试题命题的实践与反思》获合肥市中学化学学科论文评选二等奖。

合肥市骨干教师谢玉荣《分析中考试题,提高复习效率》在2012年巢湖市中考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论文《中考复习中化学教师如何做》获“全国新课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征文活动一等奖,《2012年安徽省巢湖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发表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主办的人教网刊《滴定化学》第38期(2012年第6期)。

2013年,王跃青老师课题研究论文《重指导 巧引导 勤诱导——“学案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体会》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第10期,张文宏老师论文《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发表在《中学物理》第二期,唐小祥老师论文《科索沃战争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方法》获合肥市历史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吴银芳老师论文《新课程理念伴我成长——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初探》获合肥市中学数学学科论文评选三等奖,谢玉荣老师论文《对中考化学复习课效率的反思》发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并荣获该刊举办的“总结课改经验 推进素质教育”征文活动一等奖。

2014年,张文宏老师课题研究论文《课堂改革在行动——基于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思考》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第一期。

八、研究后的思考:

教有百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的,不应是束缚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程式和桎梏。

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定,带来了课堂的改变,但因各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特点,各学科不同的章节或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对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也作了一定的补充说明:教无定法,可以突破模式,超越模式,化有形于无形。不论什么样的课堂,要取得效果,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为课堂的高质量最终是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没有学生的全情投入、主动参与,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学、互学,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及知识的生成,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尽可能让学生多种形式展示,培养自信。

关注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性。“课堂要打假,要挤水分,挤假学假教的水分,只有面对真实的学生,进行真实的教学,才是教学成功的起点。

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情境或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主动地学习。通过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关注评价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推进作用。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了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发展性评价的关键,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避免“廉价的表扬”。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高效的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动静结合”、“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这些因素在里面的。在模式的构建中,我们将努力丰富这些教学元素,让学生在自学中静思,在尝试中发现,在辩驳中感悟,以教师无痕的“导”带学生走向更高的知识境界。

九、主要参考文献、著作目录:

[1]周德藩 《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 周峰、郑向荣 《优质学校形成规律探索——从“洋思”到“东庐”》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

[3]卢志文 关于高效课堂的16个问答 卢志文杏坛絮语2009-5 http://luzhiwen.eduol.cn/archives/2009/782508.html [4]高效课堂研究简报

2010年第01期(总第1期)2010年6月20日

http://wenku.baidu.com/view/6a802b630b1c59eef8c7b4ab.html 2010年第02期(总第2期)2010年12月18日

http://wenku.baidu.com/view/e1f3ffec5ef7ba0d4a733b66.html 2010年第03期(总第3期)2011年1月18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f51dc0100mglb.html

[5]艾玛·麦克唐纳 《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03-01 [6]陈源清 《精彩的小班课堂——初中小班化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探索》 凤凰出版社 2011年7月

下载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模式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模式小学科学教学高效课堂一般采用“探究发现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意义、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探究......

    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 串丝中学“三学六环一主导”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是指学生自主学习的三种方法,课堂构建的六个环节,教师课堂组织引领的一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和主体地......

    浅谈高效课堂模式

    浅谈高效课堂模式 城关一小 王佩才 通过我们学校前一段时间利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进行的赛课活动,让我受到了许多启发,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

    高效课堂模式

    安国中学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报告 一、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深入人心, 新课程改革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具......

    高效课堂模式

    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说明: 2009年潍坊暑期教师培训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精品课堂”,创建“品牌学科”,建设“名师团队”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模式、教......

    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二、课堂教学感悟 周卫东老师的课让学生体会数学、感受数学知识的由来,具体体现了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可能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引导学生......

    小学课堂高效课堂研究计划

    “小学课堂创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计划面临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形势,新课标下的小学如何围绕课标、考纲为学生的发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开展课堂的创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播种 生根 发芽 鹿头镇吉河小学邬正国 高效课堂改革是课堂教学的一次深刻变革,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生实现“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保证。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