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大坪小学2015-2016学年课改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课改
工作总结
广济镇南大坪小学
南大坪小学2015-2016学年课改工作总结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轰轰烈烈的推开了。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开学两个月来,我校已派出教师赴太原、桂林、贵阳、上海等地参加新课改的培训和学习,同时,又派出两名教师参加省骨干培训班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新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新课改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素质的舞台,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三年来,新课改的教师外出课已近二十节,这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新课改,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
2、加强了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在实施新课改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每节课前都要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每节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还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探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现在就要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
在理科教学中,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收集收集图片资料及其它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科学探究方法。
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视探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提倡报告形式的创新。
在文科教学中我们加强了学生课堂阅读的主动参与性,只有学生投入的参与课堂,才能真正的上好课。所以老师们把精力一致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老师们采用激情导入、鼓励质疑、讨论合作等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并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3、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5、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新课改,初步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是不够全面,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在进行新课改的时候,我们改变了过去的评价方式,尝试运用活动法、学生课堂情况纪录法、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法、与考试测查相结合,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百分比,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将考试测查平时与期末结合,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较全面、客观,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对教师来说,可以从多个方位、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观察出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五、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和困惑:
1、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抢着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主张,以至为维护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脸红脖子粗的辩论,甚至到了下课时间还意犹未尽,看着孩子们情绪这么高涨,精神这么投入,教师是不忍心打断他们的,教师在充分保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的同时,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成了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2、关于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到底该怎样更好的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应该有怎样的标准,我们还是感到很困惑。
走近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显得沉甸甸的,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为新课改闯出一条新路,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育才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南大坪小学2014-2015学年课改工作总结
2014—2015学课改
工作总结
广济镇南大坪小学
南大坪小学2014-2015学年课改工作总结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校领导的全力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应该说,新课改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经过辛勤的工作,大家对此次新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现把我们实施新课改的具体工作做一总结。
一、收获
1.教学理念发生了真正的转变。
记得新课改刚开始实施时,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于我来说,是干巴巴的理论,是冷冰冰的文字,我们无法理解它们的真义。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才对这些新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理论也实实在在成为新课堂的指针,成了有血有肉的东西。比如对思想政治课中“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一课程理念,我们在实践中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不断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引领学生动脑思考,又给学生提供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真正从台前退到幕后,做学生的台阶、引路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把体验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课改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首先由学生在自主自习独学、对学,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主动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积极思维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观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升华情感,这样不仅轻松学到了知识,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融洽了人际关系,收到“一石三鸟”之功效。
4.课堂氛围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
新课改让老师真正从圣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情,把握簇展动态,并给予适当点拨。这样把师生的关系拉得更近,而学生也敢敞开自己,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探讨,有利于深层次地解决、理解问题。
二、不足 1.教学模式运用缺乏灵活性
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套用这种模式,无论什么样的课型,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必须按模式进行。学校在评价考核时也显得生硬教条。因此课堂千人一面,看不出较明显的特色。
2.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做任何事情时,制订一套评价制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但起不到激人奋进的作用,反而产生消极影响。
三、成长
回顾一年多来的课改工作,对课改的认识深刻了很多,现在我们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得更好的问题。也就是说课改观念已经真正深入人心并能做到常态化运用新模式,我们正在探索临帖之后的破帖之道,探索在新模式下如何让政治课堂能够大放光芒。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首先,要继续加强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念和经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改培训,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新课改实验的探索、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和充实教学,为新课改实验的成功尽心尽力尽责。
其次,丰富课改的内涵。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不在于教学形式、手段如何新,而在于教法上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维,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新知识。
最后,做到“勤反思”。反思教师,反思学生。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坚持写教学后记,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第三篇:南仓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南仓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2012年1月南仓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实施开展已将近六年了。在实施阶段,我校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确立“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提高”的课改工作思路,继续开展践动。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保障课改工作的有效实施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是落实课改工作的基本前提,使教师头脑中初步建立课标的基本理念。首先,组织学习。由教学校长和教学主任组织辅导学习,重点是解读新的《课程标准》,同时印发报刊、杂志上有关课改工作的文章,提供给教师们学习。加深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其次,组织讨论。对照《课标》,结合教学实践,教师们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共同商讨对策。
二、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核心,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在改革实验中,我校教师努力学习、研究、在实践中感悟理解新的理念,籍已有经验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尝试新的学习方式。今天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趋向多元化。
1、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情绪、学生对探索所获、所悟、所感的热情交流„„都需要良好的课题气氛来支撑。为此我校教师课堂上为学生充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源于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我校教师把爱撒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学习中的情绪、困难与收获。课堂上,运用不同的方式激发、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热情地、耐心地帮助,师生共同越过学习中的障碍;在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发现、体验时,给予客观的评价、热情地鼓励,珍视学生的点滴收获与进步。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洋溢着教师对学生理解、尊重和信任。它带给学生温暖和鼓舞,带给学生心理安全和自由,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真实地表现自己,让学生的潜能和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现实的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小学生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构建对数学的理解。教学中,我校教师利用教科书上的文本资源或结合当地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动有趣的,以及自然与其它学科中的素材,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这种学习背景中蕴含着数学知识、规律或数学问题及其事理情节与信息,并与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经验性知识相关联。这生动具体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引出数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这样才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才有益学生的发展。
多年来教学改革实践令我校数学教师形成一种共识: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学生操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数学活动中的对手操作,是学生借助手的活动来实现、反映头脑内部思维活动的。学生把手中的学具,用自己的动作,把相关的数学的抽象逻辑关系物化出来,操作的动作本身往往就是认识的对象。学生的动作反映着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通过语言的作用,使物化的外部程序内化成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并发展了初步的数学思维。例如:通过分小棒、学具卡片等实物的操作活动认识“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为除法学习打好基础;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探究打电话、找次品、植树问题的解答方法;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退位减、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改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活动,我校还十分注意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今天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活动,更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只是教师示范给学生“怎么做”,学生照着做;更多地是让学生思考、讨论“怎么做”,由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动手操作,使学生的知识、经验、智慧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获得探索数学知识的体验、获得多种能力的提高。
3、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改革实验中我校数学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数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比较、折折、量量、画画等实际操作活动,认识图形特征;通过若干例证,概括出小数的性质„„无论哪种数学活动,都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都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对那些小学生有可能独立发现的数学内容,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数学活动中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尝试、验证等活动探索有关的数学结论的活动,并提供比较充分的思考探索空间,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与同学合作、学习表达交流,逐步形成乐学、善思、勤于动手的好习惯,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1)、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
学校确立了“分工备课——个人说课——集体讨论——修改教案——听课评课——个性设计与反思(二次备课)”的集体备课模式要求。每周规定进行两次集体备课,一次是周一至周四各学科组任选一天时间定为组内集体备课日,主备人进行说课,组内老师议课,研究教学方法,形成预案,然后打印成为集体备课教案,同时要求教师个人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对集体备课进行修改,突出个性化教学风格。另一次是周五第七、八节课全校统一的教研活动日,分为两项活动内容,一是“组内集体教研活动日”——主要分析近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改进措施,对后期工作进行安排布置,研讨下周教学工作重点;二是“相邻年级组教研活动日”。——每次活动由主备年级确立教研专题围绕本年级确定的教研专题开展课例式研讨、校本专题研讨、教材分析等,这两项活动隔周交替进行。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人人做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议课、研讨、反思等活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
在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我校还创新校本教研形式,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观看录像、课例式教研、论坛式教研。以问题引领,按照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校本教研。体现校本培训的全员性,内容针对性,活动的实效性,这样的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深入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教学活动离不开研究和探索,教学的完善与发展更需要教科研的引领。为了推进课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我校积极主动开设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题研究。如:参与“群体优化,主动发展”、“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国家级课题研究,“利用学生预习、指导学生的学习”、“预设与生成”市级课题的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大大推进了课改工作的猛速发展。
(3)、每年开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的“群优杯”竞赛活动。我校群优杯至今已开展七届了。“群优杯”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各组推出一节精品课,在组长的带领下,主讲老师说课、备课、试讲,组内老师共同参与研究,修改教学方案,集组内的智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而后组内老师在进行专题研讨,最后学校根据老师做课和组内研讨评出一、二、三等奖,以组为单位给与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此竞赛活动形成了学科组上下共同努力,敢于竞争,乐于探究,积极创新的教研气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参赛教师,而是参与活动的每一位教师。真正实现了我校举办“群体优化,主动发展”的目地。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研讨形式,促进全校教师成长。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活动,曾多次到北京、上海、大连、扬州等地学习,从这些地区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吸取教学经验,获得教学智慧,提高教学水平,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几年来,我校多次聘请著名专家杨绍波、姚尚志、华应龙以及市教研室老师来我校指导教学,开展了讲座、论坛、沙龙、观课、议课等活动。学校还成立“名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新苗培育室”和“青年骨干中心组”,聘请退休教师刘校长和刘主任一周两次来我校对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和青年骨干中心组教师进行课前辅导、跟踪听课、课后指导,促进他们快速成长。这些活动大大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使我校形成了一支名、优、精的教师群体,为我校的课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了跨越发展。
四、存在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理念与行为的偏差
我校的年青教师比较多,在新的理念上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在理念转化为新的行为时还缺乏理必性思考,课堂上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有些教学形为如蜻蜓点水,流于形势。如小组讨论的泛用、教师过多的铺垫性问题、活动过程的形势化等等。
2、民主与集中的引导
在课堂上老师们往往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学生的思维有时是无序的,学生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出现了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尺度,过多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引导的不到位,学生的思维出现了百花齐放,老师不知如何收场等等
3、预设与生成的脱离
年青教师在课堂上还存在过多的关注教案,关注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的即时问题视而不见,在教师心目中教案比学生重,这些教学形为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所以说新时期对教师的教学机智及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仓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一、课改的重点放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最主要的还是课堂教学改革。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变化,那么其它改革也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在课改中,我们提出“真心实意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课堂”的口号,并以“四导”为抓手,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1、导理念----扎实做好老师的培训工作
实施新课程,老师是关键,为了转变观念,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通过校领导和骨干老师的辅导报告,引导老师学习、领会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讨论、学习成功的案例,引导老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的设计;通过分阶段的培训与指导,引导老师掌握实施新课程的科学方法、评价理念;通过推荐一些教育理论书籍、课程改革信息,引导老师撰写课改论文、案例和体会。此外,学校还抓住兄弟学校请专家指导的机会,让实验老师参与到该项活动中去,与专家对话,接受教育专家的思想传播,获取大量信息,使老师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琢磨、体现、完善新的理念。
2、导方法---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
课改一开始,老师们就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数学没有学具,音乐、美术没有教案,体育不规定内容„„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制学具,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校充分发挥各学科组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中要求老师们考虑以下因素:(1)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网上信息以及生活中的小知识;(2)采用“马蹄型”、“品字型”等教学形式,增加交流机会;(3)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发散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个性。在集体备课时,由执教老师作中心发言-----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组其他老师认真倾听,并在各自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争相探讨。在音、体、美等非工具性学科集体备课时,考虑到村小专职老师少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村校的老师集中到中心,和中心专职老师一起备课。
3、导策略-----进行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我们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组织好示范课、研究课、公开课。我们还开展了跨学科听课,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听课后老师都能抓住课堂的亮点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中心课改搞得轰轰烈烈,课改的薄弱点还是在村小。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深入村小课堂听课,发现“提问式”、“注入式”的课堂教学较多,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和村小领导、老师一起把脉、商讨,决定村小老师靠中心带,走“仿---悟----创”之路。一学期来,从中心到村校各年级各学科全面开课50余节,在广泛的交流中,老师们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有所体现。
4、导评价----着力课堂教学评价的尝试
新课程带来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在实施中老师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的课改课是好课?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学校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一堂好课?例如一年级的语文课识字2,老师在教完生字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课文内容。学生有的表演动作,有的表情朗读,有的索性走下来,三五个聚在一起指手划脚,老师呢?穿流于学生中间,忙得不亦乐乎。正当师生激情投入,兴致高昂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抄生字没来得及在课中落实。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这堂课,教学内容没完成,课堂结构不严谨,学生行为太随意,充其量只能是一般课。用新的课改理念来衡量以上教学,我们觉得这堂课虽有不足,但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快乐体验,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满足,老师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这堂课仍值得肯定。我们通过以上课堂教学评价的尝试,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导”解放了老师们的思维和手脚,曾经拿着教材茫然的老师豁然开朗了;曾经拘泥于课堂或习惯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老师少了。迈着课改的步伐走过来的教师最有发言权了,他们深有体会地说:“课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充实;课改,让我们再次审视自己;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
二、教育的过程应开放
新课程提倡教育要开放,我们为之而喝彩。我们面对的是具体的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不该再“闭门说教”了。教育应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向社会开放,向生活开放,向人的情感世界开放。教育的过程不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奢侈品,而是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一次次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校园,于是便有了一个个精彩的镜头。
在“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活动”中,同学们人人有岗位。在争当家庭小主人活动中,他们挎着篮子,提起菜刀,围上围裙,干起了自己从未干过的事。在杀鱼时,同学们面对活蹦乱跳的鱼不知如何下手。按鱼拿刀,除鱼鳞,挖鱼腮,开膛破肚,忙了个不亦乐乎,最后连鱼胆也挖破了。尝着苦涩的鱼,他们懂得了“自己的生活能力太差”,“生活处处皆学问”。
第四篇:南大坪小学高效课堂管理制度
南大坪小学“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管理制度
1、课改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成立学校“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对教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规划、部署下阶段工作,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教改实验的进展情况。
2、教改实验联系点制度。实验领导小组成员分别蹲点包抓一个年级,教务处副主任常晓芬包抓四年级,副校长屈东辉包抓五年级,教务处主任李海鹏包抓六年级,负责领导本年级的“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工作,要经常深入包抓年级,督查实验的开展。
3、学校实验工作阶段分析制度。实验领导小组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对“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中的典型经验、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总结。
4、教改实验研究制度。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所有实验教师每周至少学习两页有关“高效课堂”方面的文章,每月撰写一篇有关教改方面的文章,积极向各级各类报刊投稿。
5、校本培训制度。实验指导小组组织实验教师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专题性学习和研讨活动,安排开设专题辅导,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之间的“互动式”、“体验式”培训。加快“高效课堂”实验信息的沟通和实验资料的积累,为后续培训积累素材。
6、加强一案三单和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实验小组全体实验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开发一案三单。同时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力争实验扎实,资料翔实,力争创出特色,搞出成果。
7、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制度。有计划地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定期汇总实验成果,运用网络等媒体宣传实验研究成果,力争出名师、出成果、出品牌,不断扩大学校和教师的知名度。
第五篇: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改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全体老师分批次参加县、乡、校组织的专家讲座或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观看专家教学实录专家讲座,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课例研讨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要求各教研组长组织好本组教研活动,写好教研活动记录。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2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上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校内听课每月进行。本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小组教学方式,生生合作互教互学,小组合作互教互学。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芦庄学校 2015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