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魏小“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方案
魏家庄小学“万名教师访万家”
活动实施方案
为完善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衔接,摸查解决学生家长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学校办学家长满意度,按照是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学之初,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广泛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使学校教育向社会延伸,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理解教育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推进教育和谐发展,提升我校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目标与任务
在我校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其目标是 “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切实提升教育水平”,重点解决工作效率不够高、服务意识不够强等问题。发动学校教职工积极进村入户登门家访,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学校工作让社会和家长满意,使学校的防流控辍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并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创设和谐、优质、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
三、活动形式
1.全员家访。由学校干部包靠,全体教师必须上门与家长(监护人)面对面交流,家访率不低于100%。
2.辅助家访。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书信家访、电话家访、短信家访、网络家访等多种形式的家访活动。
四、活动内容
1.通报工作成绩。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家长介绍近年来特别是一年来全县教育工作和学校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巩固和提升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2.诚恳征求建议。家访时,放低身段,虚心诚恳,向家长逐一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班主任工作、任课教师工作、学校办学条件及校园安全、校长与教育干部作风等5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突出学生地位。学生是家校沟通的纽带,是家长关注的核心。家访前,应最大程度的把握所访家庭学生的学习、个性、特长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家访时,注意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以及在家表现、学习与生活习惯;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4.解答家长疑问、投诉和意见建议。事先排查家长关注的重大问题,制定好家访问题解释预案。对原则性问题应从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方面予以合理解释,不得妄议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学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可从历史成因、现实对策、未来预期方面给予合理答复。对不能或不宜现场解答的问题,不敷衍,不争执,不随意允诺。总之,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五、活动要求 为确保我校“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落到实处,特提出以下三项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筹划。“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是我校广大教师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师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增进师生情感的有益尝试。学校班子成员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引领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学校为教师开展家访提供保障,落实交通、通讯、资料建档等费用,确保家访活动安全有序。
2.统筹安排,有序推进。一学校统筹安排家访活动。制定统一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家访工作小组,由班子成员或班主任担任组长,根据学生人数、学生分布区域等,确定家访对象,安排家访计划,实行“四包”,即包班、包人、包时限、包成效。二要做实家访前培训工作。家访前,学校向全体教师做好培训和动员工作,培训内容主要是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等,对教师提出纪律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三要做好家访记录分析工作。家访教师每访一户都必须填写“中小学教师家访记录表”,简要记录家访内容、学生家庭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家访结束后,由班、年级、学校逐级、分类汇总分析家访中搜集到的问题,分层次制定措施,分阶段、有针对性破解问题。属于学校层面的问题,梳理汇总,以学校为主,做好答复反馈工作;属于全县面上的问题,向教育局汇总报告。四要做实问题解释反馈工作。借助家长委员会、家长会、二次家访、微(短)信、校园网等方式方法,汇报交流全员家访的成果,中肯评价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通报家访问题的破解方案和措施,争取家庭、社会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特殊学生家庭提出的难点问题要做好跟踪回访,以谦虚、务实作风解决学生家长的关切,避免问题复杂化。
六、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9月20—25日)
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确定重点家访对象、普访和个别特访时间;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为全面完成家访活动奠定基础。
(二)家访阶段(2016年9月26日—10月20日)
对学生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将家访中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涉及反映学校和教师的意见,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制定切实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要求,做到突出问题先改、热点问题快改、难点问题集中改,并及时反馈,做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涉及全校的突出热点、难点及建议意见要汇总纳入工作总结。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6年10月下旬)
学校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结合工作进程情况及时总结,提出下一阶段目标要求。要将活动情况的做法、效果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处理结果形成详实的工作总结,并认真填写“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情况登记表、家长评议意见表、情况汇报表、情况统计表,并上报工作总结和活动情况统计表、评议意见表。
教师的家访情况,将纳入教师师德考核。
附:魏家庄小学“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工作小组
魏家庄小学“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工作小组 组 长:王军士(校长),总体指导“万名教师访万家”工作。副组长:杨 虹(德育主任),具体安排“万名教师访万家”工作。
史学斌(教导主任),具体分管“万名教师访万家”工作。
成 员: 刘明香(一办主任)
孙洪军(二办主任)(负责每周统计上报进度。)
夏殿新(三办主任)
2016
城关街道魏家庄小学 年9月21日 5
第二篇:“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方案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学校、家庭安全教育为主题,本校决定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现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广泛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使学校教育向社会延伸,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理解教育工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推进教育和谐发展,提升我校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目标与任务 在我校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其目标是 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切实提升教育水平,重点解决工作效率不够高、服务意识不够强等问题。发动学校教职工积极进村入户登门家访,广泛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使学校工作让社会和家长满意,使学校的防流控辍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并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创设和谐、优质、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
三、活动时间 即本学期末至寒假结束前开展,下学期必须于新学期开学前及开学初发动学生入学期间开展、期中、期终还要视情况继续开展。
四、活动形式和内容 万名教师访万家以班主任为主,科任教师配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家中,进行调查走访。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 方法,帮助家长增强法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同时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发展形势,与家长共同探讨当前 防流控辍工作的难点问题及有效措施,明确防流控辍责职,严防学生辍学,确保义务教育各率达到上级要求,使适龄儿童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五、工作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上旬)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确定重点家访对象、普访和个别特访时间;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为全面完成家访活动奠定基础。(二)家访阶段(2015年5月上旬)对学生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将家访中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涉及反映学校和教师的意见,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制定切实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要求,做到突出问题先改、热点问题快改、难点问题集中改,并及时反馈,做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涉及全校的突出热点、难点及建议意见要汇总纳入工作总结。(三)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5月下旬)学校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结合工作进程情况及时总结,提出下一阶段目标要求。要将活动情况的做法、效果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处理结果形成详实的工作总结,并认真填写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情况登记表、家长评议意见表、情况汇报表、情况统计表,并上报工作总结和活动情况统计表、评议意见表。学校将汇总上报中心小学,并接受中心小学的抽查和个别访问,进行群众满意测评。
六、工作要求(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为确保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和辅导员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校长要真正负起责任,把家访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主要领导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带头深入群众。(二)明确身份,讲究方法。要以学生家长对学校和教育满意为前提,在家访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成为教育代言人,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讲究办法,化解矛盾,通过我们的工作赢得社会各界和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三)夯实基础,保证效果。学校要把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学校日常管理、防流控辍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与民主评议和行风建设相结合,把家访活动作为查找和解决学校突出问题、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有力契机,使这项活动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四)强化检查,加强督导。学校将不定期对各班主任开展的活动进行抽查,并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行风建设督导评估体系,并作为班主任三率考核的权重指数。对工作走过场、应付了事,对家访效果不佳、群众满意度低的班级要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第三篇:“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方案
“万名教师访万家” 活动方案
兰底小阵小学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走访时间
2014年12月22日—12月27日。
二、走访范围及对象
每位教职工从本校学生中确定一名走访对象。走访学生类型为问题生、学困生、贫困生、留守生、单亲生、孤儿学生。
三、走访内容
1.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自愿和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提供适当物质帮助(钱或物品),解决生活中最困难、最迫切的实际困难。
2.沟通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真实客观艺术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传播先进的教育方法,与家长共商有利学生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引导家长全面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
3.宣传教育发展征求建议。向家长介绍我市教育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诚恳征求家长对学校、老师以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解释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
4.加强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加强与家长在对学生安全保护措施方面的沟通,督促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强化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自觉落实安
—1—
全管理责任。
四、走访要求
1、要求走访人员对走访学生的家庭状况、在校表现、优缺点、性格特征有一个基本了解,并对受访学生学习状况的成因有一个基本判断和推论,做好走访目的、走访谈话内容的准备工作;学习招生、收费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了解本地教育基本情况,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内容。以便和家长沟通,确保在家长咨询时得到严谨、准确的答复。
2、要注重仪表,着装得体大方,态度要和蔼、诚恳、不卑不亢;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时,要注意以赏识学生、沟通家长为主;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时,能当场解答的要当场解答,不能解答的要说明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校,择机另行回复。
3.走访后要及时上交走访材料,由学校存档。把家长反映的问题、建议及时汇总并向学校汇报。
2014年12月16日
—2—
第四篇:万名教师访万家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先进典型教师事迹材料
——梁山县徐集教办潘庄小学杨东孔杨东孔杨东孔男,梁山县徐集潘庄小学六二班班主任。这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十几年的教师,以其勤恳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所在学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学校遵照县教体局和镇教办通知文件精神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中,积极主动,身先士卒,不仅圆满高效地完成了家访工作,还影响到了其他教师,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圆满完成。
一、精心设计规划,力求家访活动见成效
杨老师在每次家访前,他都要按照计划进行充分的准备,对被访学生全面了解,明确谈话主题。首先,把家访学生按平时在校的状况分类,确定重点家访人员。这些重点人员多数是:特困、孤儿、单亲、留守、再婚、家长对孩子读书漠不关心或丧失信心等特殊家庭;人际关系协调差、心理情绪不稳定、言行异常、性格特殊等人际适应困难的学生家庭;学困生、待优生、偏科生、谈恋爱、痴迷网络、进入游戏厅等场所这类在学习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家庭;其他在社会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家庭。
对这些学生,杨老师重点分析,重点安排,要求自己做到三点:第一,一定要亲自到家中拜访,重点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生活现状、父母文化背景、教育态度等,全面掌握家庭中的教育元素。深入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便于针对学生家庭成长环境进行因材施教。第二,认真了解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部分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并有意识地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教学目标、日常管理要求等,努力使家长理解并产生认同,从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达成教育的合力,加强家校间沟通,发挥出综合效应。第三,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其他的学生,在家访中杨老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注重交流的方式方法,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赞赏,对家长和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多倾听,创设和谐氛围。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家长真正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家访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二、多种方式并举,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
六二班共有32名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杨老师主要通过重点家庭积极上门走访,配合电话、短信,学校校讯通平台甚至QQ视频或语音聊天对全班包括远在外地打工的学生父母的各个家庭全部进行了家访,做到不漏一生,不缺一家。在进行家访时,充分尊重家长,以诚恳的态度,加强与家长的感情联系,和学生的父母拉家常,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家长的想法,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个别家长因不了解情况而提出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杨老师耐心诚恳地加以解释,推心臵腹地与家长交流,积极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走访中,学生和家长见他去了,都很高兴,并热情地端茶倒水。杨老师清正廉明,遇有吃请或馈赠礼物的家长,他都委婉的加以拒绝,树立和维护了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本学年,杨老师班上有个叫潘庆辉的学困生,学习很不认真,常不完成作业,性格有些偏激,常常因一些小事主动攻击他人,杨老师屡次口头通知或打家里电话联系家长,想请家长进行沟通配合,但是学生家长每次都不露面。经打听了解才知道潘庆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潘庆辉现在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由于隔代教育的原因,爷爷奶奶根本不懂学习辅导,更别提什么心理疏导了,只知道一味溺爱,所以才造成潘庆辉现在的状态。在了解情况后杨老师先对学生做了心理辅导,与他远在外地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告知他们这一段时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能让孩子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无法健康成长。终于,在几次电话交流后,杨老师的诚心感动了家长,潘庆辉的母亲几天后就从外地返回,到家后马上到学校与杨老师当面交流。家长真诚感谢杨老师对潘庆辉的辅导教育以及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进行沟通,保证以后积极配合学校的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现在该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及时记录总结,坚持家访的长效性
杨老师并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家访。除了在学校组织活动期间进行家访外,在平时也坚持经常性的家访。2012年杨老师还积极参与了《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市级课题研究,其中家访便是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家访时,杨老师针对班上一部分“问题”学生专门建立了追踪对比记录,随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且定时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交换意见。在进行家访时,杨老师认真地填写《教师家访记录》,记录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认真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并把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进行研究,还积极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取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充分信任。现在这些学生无论是在成绩上,还是在行为习惯培养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总而言之,杨老师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做好家访活动中的每一项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爱的灯盏,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促成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梁山县徐集潘庄小学
2014年5月30日
第五篇:万名教师访万家
“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教师家访手记
今天我去了苟浩家,这个孩子生活中属于沉默寡言类型,不是特别顽皮,不过在学习上的问题很大,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弱,上课经常做小动作,影响别人听课,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不及时完成,完成质量差,时刻需要老师监督。这次家访我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和性格爱好,拉近与孩子及家长的距离。
与妈妈的交谈中得知,苟浩的父母都是农民,都在外打工,靠婆婆、爷爷在家监护,没有文化,无暇帮助孩子。很少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缺少对孩子学习习惯的教育,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思想品德的优劣、行为规范的养成采取的是不加过问或放任自流的态度,爷爷奶奶的溺爱包容,因此使得孩子在学习上的习惯不能很好的养成,使得老师和学校的教育暗淡无力,使得孩子对学习越来越缺乏主动性。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根本不存在教育,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家、校、社会三结合。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我们的孩子怎能进步?所以我很担忧。
所幸我们及时进行了家访,对监护人“晓之以理,教之以法”,监护人认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示愿意与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虽然每次家访走得脚跟发痛,可以说苦不堪言,但家访让我对学生后了解了更多,对家长了解了更多。让我发现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环境。可以说每个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能成材。总之,家访让我走近了学生,走近了家长,彼此缩短了距离。
我想:老师尊重家长,给孩子成功的感觉,孩子高兴,家长也高兴。毕竟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骄傲和希望。特别是对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的孩子更需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