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爱理念,我们需要打造一种为学校中的教师和学...

时间:2019-05-12 11:4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博爱理念,我们需要打造一种为学校中的教师和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博爱理念,我们需要打造一种为学校中的教师和学...》。

第一篇:基于博爱理念,我们需要打造一种为学校中的教师和学...

构筑理想精神乐园

促进师生和谐共长

—— 假如我当校长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有品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管和计算机房。——朱永新

学校是以培养人为目的,学校管理既要把教师和学生看作管理的对象,又要把教师和学生当作学校管理的主体和根本力量。我们应该把管理作为一种文化过程,用人文的方式和机制进行管理,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这就更要赋予人文管理以科学内涵,那就是制度化的、着眼于学校未来发展的、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智慧型管理模式。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我们需要打造一种为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精神生命整体发展及人格完善而服务的学校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不仅是担负着发展学生的任务,而且自身的生命也在教育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不断从知识中汲取营养、实现各方面发展的主体。建立与学校教育理念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探索校本管理的有效机制,打造学习化学校教育组织,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一、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作为一名校长,首先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战略定位,并且具有促使这一目标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共识的能力,因为“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定位才有地位。” 好的办学目标和战略定位就是学校成长的导航仪,清晰的办学思路就是教师成长的方向。

其次自己要心中装满爱。必须以“真诚”为基础,以正气为旗帜。这份“真诚”就意味着要卸掉防身的“盔甲”,要以柔软真实的血肉之躯去面对,包括可能的伤害。正气呢,就意味敢于说“是”,定“非”;敢于“认可”,更敢于“否定”;敢于“接纳”,更敢于“拒绝”。坚持倡导正气,并使之成为学校的文化主流。

再次要有“容言,容人,容事”的宽广胸襟。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难,帮人之过。要学会欣赏,让教师的“思想”在爱的赏识和激励中飞扬。不断修炼自己,为教师“思想”的健康成长创设温暖的氛围。

另外还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和丰富文化积淀。因为先进的教育观念,能支撑起我们每个教师的精神世界,而先进的理念,更能支撑起整个学校。

二、构建人文管理制度

学校要倡导一种高度和谐、融洽的氛围,使学校成为一个密切合作的团体。

用办学理念作引领,学校管理在制度化管理的情况下,做到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激发教职工的主动精神,人人主动完成自己应做的工作。同时,学校要倡导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使学校成为一个密切合作的团体。同时,学校要十分重视教职工的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望、具有理性思考及有很强团队精神的学习型组织,具有超强的自我修炼及学习能力的团队。

我们倡导的人文管理制度首先是要刚柔相齐,目中有人。这种人文管理是一种“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学术和人格魅力为基础树权威,强调为人服务讲法规,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能动性和自身完善。其次是要尊重人格,凝聚情感。尊重教师的地位,发扬教师主人翁精神,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教育创新,讲宽容,讲诚信,形成宽松的环境,民主气氛,让学校充满生气和活力。再次是要注重文化,“仁者爱人”。“爱人”就是要爱学生、爱教师、爱同事、爱周围所有的人,要爱惜人的才能,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管理的艺术是唤醒,制度的本质是激励,文化的内涵是人本。对于学校已取得的成就,我们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提供下一步工作的理论指导,并对有关经验加以制度化,形成学校的传统和文化特色。努力加强四个方面的文化建设:

1、领导与管理文化。重视“学校管理方式”的确立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

2、教师与教学文化。倡导讲大气、讲品位、讲合作;弘扬人文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教师尊重理解学生,既注重科学教育,更注重人文教育。

3、学生与班级的文化。以“文化”为切入口,以德育为核心,通过环境信息、课程、时空,以活动为载体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

4、校园与环境文化。以“文化品位,现代信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将现代文明气息与儒学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着学校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

学校的人文管理是一种文化,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强烈需求,努力做到自主,自强、自律,自觉奋斗、自觉奉献,从而达到一种没有外在管理而学校仍然能良性运转的崇高境界。

三、营造人文书香校园

让学校的每一幅画面、每个宣传窗、每个名人雕像、每句名言都成为学生无言的教科书。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营造“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教育化、人文化”校园环境,突出校园的文化氛围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给校园楼群建筑赋、校园主要道路以人文意蕴的名称;建造一些名人雕塑,为 师生的成长树立榜样;精心营建“墙文化”,让学校“每堵墙都能说话”;发挥学校的橱窗功能,尽情展示师生才华,充分凸现师生风采。

学校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建设,不仅要使校园自然环境更加秀丽,而且要把学校的育人理念、人文关怀渗透到校园整体环境中,构建人文化的生态校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使学校师生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整合、点缀人文元素,让学校的每一幅画面、每个宣传窗、每个名人雕像、每句名人名言都传达浓厚的人文意趣,成为学生无言的教科书,思想品德教育的无声手段。

开展“校园趣吧”的系列活动,将学校教育的理念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透射出来。开放陶艺室,建立“陶吧”;利用实验室成立“趣吧”;利用阅览室和学校楼道、走廊建立“书吧”;利用体育室建立“棋吧”等,将现有的场馆资源用好用足,真正地为学生营造人文书香校园的氛围。

四、打造“人师”形象队伍

构建学习化教育组织,建立集体教研,唤醒团队的内在生长力,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树立以人为本以及“人力资本强校”的理念,加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师管理改革,根据教师个性特点和需要,健全校本科研、校本培训制度,引导教师不断从道德本位的教师形象、知识本位的“经师”形象向以人为本的“人师”形象提升,从而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上乘,乐于奉献的专业型教师队伍。

构建学习化教育组织,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创造性,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学校这个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教师的个体价值得到体现,学校的教育效益有较大的提高。学习型组织包含个人、团队、组织等层面的学习,经由创新改变、知识转换、培养组织成员持续的学习力,形成良好的组织学习文化。

首先是营造学习型文化氛围。通过建立集体教研、教师在职进修、教师校本培训、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认真制定教师的培养发展规划,以教师发展阶段理论为指导,认真探索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律,采取务实有效的方法途径,对不同层次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构建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校本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

其次是建立学习型管理机制。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建立学习型管理机制。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学习并掌握新的专业行为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成立学校教育品牌策划中心。它是校长领导下的,学校在创学校品牌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参与分析、研究、决策、监控学校管理情况的群众性组织,为学校的发展,品牌的打造出谋划策的智囊团。学校教育品牌策划中心由校级领导和学校推选的有声望的教师代表组成。积极探讨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建立 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创办学习化学校组织。实现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成立学校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室。由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参与,带领青年教师参与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打造名教师。发挥名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凝结和提炼校本优势教学资源,放大其示范辐射功能,采取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研修方式,如:师徒带教、骨干教学开放活动、教育论坛、课例研究、评优活动、参与式培训等,形成以老带新、以强扶弱、同伴互助、互相提携的共同发展态势。

再次是建构学习型校本研修制度。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单靠几次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对新课程的深刻把握必须立足于教学实践。为此,可以采取培训和探究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进一步掌握改革要求。在加强校本培训的同时,加大在教学实践中的培训,经常组织新课程汇报课、研讨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学竞赛等活动,还邀请特级教师来校示范上课和作学术讲座,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教育理念,探讨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转变学习方式上做新的尝试,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课改”工作之中。

另外,我们要使教师得到发展,还必须加强对教师的需要的研究,创造满足教师需要的条件,并不断提升教师的内在需要,使他们以教育职业作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使专业发展成为一种内动力。

构建学习型组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师的历史使命。构建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优化学校管理模式。

五、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坚持“生本”思想,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发展质量的内涵。

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为学生发展服务”,用制度来确保“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个性化的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延续。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以校为本”落实到“以教师为本”,最终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构建学校与社会、家庭联手的多渠道、立体式教育网络,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源,使学校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让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成为独特的你”。

学校应该重视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英雄主义精神; 应该教育学生自警、自戒、自励等自我教育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性情、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在丰富多彩的德育特色活动中树立学生形象,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主动分享的热情、宽容他人的心态、积极学习的态度、自主合作的能力、知书达礼的气质、自我约束的品质、特征 鲜明的个性、主动健体的意识。进而能把握住自我努力的方向,培养出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

学校要始终坚持“生本”思想,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发展质量的内涵。

我们应该加强对学校特色培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专家引领与学校特色专题研究相结合,全校师生群体参与实践的运行机制。要探索学校特色的基本内涵相关因素和本质属性,要研究特色学校形成的一般规律,创建的源泉和驱动力生成等,要以科学精神和勇于实践态度探索特色创建之路。可以先从创建特色班级、特色组室、特色课堂、特色活动等微观层面做起,重在个性化创意设计,使特色培育成为学校成员的一种群体意识和具有生机活力精神文化。

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博爱小学

袁明洁

2007.5.10 5

第二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学校、教师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学校、教师

发布时间:2012-3-23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李炳亭 康丽 韩世文 郭瑞 冯永亮 梁恕俭

点击数:694 【字体:大 中 小】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教师„„

教育要回归常识和原点,新闻也要回到常识和原点。于是,有了我们诸多关于教育常识的系列调查和分析报道,我们试图以关键词为经,以报道为纬,织起“教育”这张网。

实践证明,每一个教育人,都必须回到“教育即人学”的本质上,回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大背景下,回到基于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上,“从学生出发”,建构起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为框架,以课堂为中心的中国当代“新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真正变革,才能让教育焕发新生!

新的语境下,让我们重新回到原点,解读——

教师

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还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不论从哪种角度看,教师这个职业都不普通。

它的不普通之处在于,它是教育的奠基者,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所以,有了这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民族。

但如此不普通的教师,却面临着形象两极分化的尴尬:一种是把教师看成高高在上的“灵魂塑造者”,把教师看作“蜡烛”和“春蚕”,在这种悲情的意象里,教师被刻画成默默耕耘的牺牲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另外一种则是对教师的恶意丑化和贬损,似乎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出在了教师身上,都该由教师来负责。

更让人忧虑的是,除了存在着外界对教师角色的不解外,教师自身也缺乏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外人看来,教师有两个假期,其实个中甘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你实行素质教育少留作业,他们怪你耽误了学生;你补课多留作业,他们说你加重学生负担。老师真难当”;“教学这么多年了,每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都不知忙了些什么”。现在,职业倦怠成为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个别教师的确存在着某些师德问题。在有些地区的重点学校,一些教师课上有意不讲,课下相互“串通”起来,把给学生“补课”、“猜题”当成自己捞取外快、发家致富的手段!当下在某些地区,师德问题已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警惕“师德滑坡”问题!

教师到底是一个什么职业?为什么教师这个职业迫切需要明确其角色、良知、责任,明确使命、信念、道德?

有人说“角色即人格”,明确了教师的角色,便能厘清教育教学的诸多“关系”。

如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准定位,转变角色?如何让教师重拾内心的幸福和愉悦?如何“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在本报的报道《教师:幸福在哪里》中,我们试图给出答案。读《看,老师们的寒假生活》便能体会在今天做教师有多么不容易。

除了工资待遇低、工作负担重,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教师正在功利社会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夹击下进退两难。

一位老师说,如果我们把教书仅仅当成谋生的职业和手段,把教育的全部价值都维系于学生的“分数”和“升学”,而全然不顾学生心灵的陶冶和生命的成长,那么教师的教育生活就很容易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就会被琐碎的日复一日的“常规管理”、“知识传授”所桎梏。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就会降低,就会有厌教、弃教的念头。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更让一些教师因穷于“实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新课改必须更加注重推广新课堂的“实操经验”,有些教师曾经这样建议,既然杜郎口、昌乐二中等一大批课改学校改得好,又有具体实际的操作经验,为什么不大胆推广?比如,课堂的基本流程需要什么样?或者干脆从基于“学”出发,提供几个“通识”性课堂模式;如何评课,好课有哪些共性,等等。

是到了推进一场彻底变革的时候了!

一方面,要努力促进教师的观念转变,重新界定、认识、塑造教师角色;另一方面,教育主管和科研部门,也应该转变教育培训的观念和方式,给予教师切实可行的“技术”操作方式、方法。再也不能重复“旧教育”的老经验、老套路,因此我们才有了聚焦当代中国“最大”培训的《国培:改变中国教师》。

其实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恐怕最好的方式不是“逼迫”教师如何如何,而是唤醒和找到教师的内在发展需要,把教师这个职业定位在“发展者”上。当然,这个发展,不是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而应该是谋求一个“两全其美”的最佳策略——“发展学生、成就自己”,这样的教师才代表着教育的全新希望。

教育的希望在“新教师”!

时代呼唤“新教师”!

新教师族群的多少,决定着中国教育未来的希望。

新教师是什么样的?毋庸置疑,他首先必须是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本报有了《为什么,这样的教师不受欢迎》和《什么老师,最受学生喜欢》两篇报道。从“不受欢迎”到“最受喜欢”,我们试图为“新教师”勾勒图像。

照本宣科满堂灌、拖堂抢课抢时间、以分论人„„这些都是学生眼中“不受欢迎”的老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欢迎的老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报发起的调查中,尽管读者发来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有一些是共通的。诸如:有爱心,体贴学生,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会鼓励赞美学生,不拖堂,不布置过多的作业„„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相比于一些传统教师,一些“另类”教师反而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的原因在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角色和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本报《张卓玉:一场哥白尼式的教育革命是否可能》的访谈里,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认为,现在的教师,要更多地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的作用。所谓组织者的角色,是强调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所谓引导,旨在强调是引导而非替代,引导学生思考,而非直接告诉结论。看到学生回答错误就叫停、就纠正,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扼杀。所谓评价,首先是欣赏,然后是点拨。

时代发展至今,我们需要的是从教育教学中发现快乐、感受幸福的“新教师”,我们需要的是常常被学生感动着,被自己激励着的“新教师”,我们需要的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的“新教师”。

正如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所说的:“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与帕尔默观点相似的还有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他提出,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家长喜欢的教师、校长喜欢的教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为自己喜欢和满意的教师。就此,他给出了3个关键词:“尊重”,“责任”,“爱”。“因为尊重,我们和学生平等;因为尊重,我们接纳学生的处境和选择;因为尊重每一个学生,所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责任,我们自律和敬畏;因为责任,我们担当和承受;因为责任,我们研究和成长„„因为爱,我们倾情和呵护;因为爱,我们关心和鼓励;因为爱,我们信任和良善„„”

教师是什么?只有真正明白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自己的价值和内涵,才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才会培养出更多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人,才能减轻自己和学生的负担,才能建立真正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让自己和学生都得到快乐。所以,真正的好教师一定是作为一个发展者而存在的。作为教师,请千万不要忘记这8个字:发展学生、成就自己。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哪里?他应该是一个点燃者、学习条件的提供者,或者一言以蔽之,教师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是最好的教育》里,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的“兴趣教育”,可能会为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发。

学校

什么是好学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

但曾有这样一所“老学校”,它的存在似乎能给人一些启发,即教育家陶行知1939年在重庆近郊创办的育才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没有入学考试,没有升学考试,也不存在所谓的毕业问题。学校设立音乐、戏剧、绘画、社会、文学和社会等6个专业。陶行知亲自选聘了当时聚在陪都的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到育才任教,如著名诗人艾青、音乐家贺绿汀、历史学家翦伯赞、戏剧家章泯和美术家陈烟桥、张望,舞蹈家戴爱莲等。

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既重视普通教育,又注重给学生以特殊才能的教育,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鼓励师生共同创造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学术之气候和真善美之人格。

在今人看来,育才学校绝对称得上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一所特殊的学校,它是根据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而创设的。“它(育才学校)不是培养小专家。不是培养他做人上人。不是丢掉普及教育,而来干这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如是说。他的目标很明确,育才学校不是培养“人上人”,而是培养“人中人”,孩子们都从老百姓中来,还要回到老百姓中去。

但我们今天的学校,培养的是“人中人”吗?与陶行知的办学理念不同,一些学校走着一条恰恰相反的道路。

“祝贺学校今年中考平均分、优秀率的学生人数在县里名列第一”,“我校×××荣获××××竞赛一等奖,获得×××学校保送资格”,“我校今年又有××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标语和口号,在每个暑期里都是高高飘扬在学校门口,提醒着路人该所学校的“优异”和“卓越”。

好学校是关注“小专家”、“人上人”的学校?好学校是培养更多优生,生产更多状元的学校?好学校是硬件最好、设施最完备、师资最强、升学率最高的重点校、实验校?

是不是时代变了,好学校的标准也变了?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由此,我们开始了调查和探究,于是本报有了《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发现童年》等报道,我们试图回到教育原点,用最朴素的语言和案例来回答好学校是什么的问题。

在《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篇报道里,我们摒弃了以往“现实”的学校评价标准,用美国思想家梭罗在《种子的信仰》的一段话,给了好学校一个答案。

“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类,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

在这里,池塘是作为好学校的隐喻而出现的,学生可以是“水鸟”,可以是“两栖动物”,也可以是“植物”,不需要你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地的,种子开始到来了。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不独梭罗这样认为,陶行知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一文里也有类似的观点,“(我)创办育才的主要意思在于培养人才之幼苗,使得有特殊才能者的幼苗不致枯萎,而且能够发展,就必须给予适当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养料,并扫除害虫。”

无论是池塘里的水生植物,还是破土而出的幼苗,“好学校”的价值,其实就体现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给他们适当的阳光、空气、水分、养料„„让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

是的,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说“教育即自然生长”,这才是学校存在的本义,这才是学校存在的价值,这才是学校存在的目的。好学校不应该是培养考试机器和听话的奴仆的地方,而应该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和现代公民的地方;学校不应该是“文明的监狱”,而应该是学习的乐园、创造的天堂。而很多人理想中的巴学园,从本质上说,又何尝不是一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好学校呢?因此,本报建议学校应该回到办学的“最初”,从原点上思考,才有了这样的一篇报道——《教育:从身体出发》。

现实里,有多少学校符合这样的标准?

在本报《武钢三中:为未来而教》的报道里,湖北武钢三中校长周新华认为,“当前学校功能的发挥发生了极大的偏差”,“被过分强调的学校选拔功能使得学校在促进个人发展方面的功能难以发挥,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下,学生的人格遭到扭曲,极大地损害了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武钢三中立足“为未来而教”,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白,是为未来而学,为自己的未来,为祖国的未来。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决定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走向。

学校要不要去承载一些“宏大”的使命,又如何去接续伟大光荣的“传统”?

在《红色学校寻访》的报道中,大多数有着红色“血液”的师生们认为,教育需要重铸信仰、重铸灵魂!

“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这是陶行知的名言,在本报《学校的产品是什么》的报道里,山西省临汾市新立中学校长李延杰狠抓课堂,他说学校的产品是课堂,对课堂负责才是对学生负责,他立志要把自己的学校办成一所让师生向往的地方。李延杰的名言是“课改很难,但改起来就不难”。办学,其实考验的是校长的行动力!

“一个让学生和老师都活得很累的学校,绝不是一个好学校,一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觉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学校,也一定不是一所好学校。”在本报《雅行教育的六大追问》里,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校长王淑芳如是说。在她看来,一所真正的好学校,应让多数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快,学有收获,不断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育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学生和老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感情、思想和尊严的人,然后才是学生和老师,他只有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才能正常地学习或施教,才能做出其他的一切。因此,毫不奇怪,在我们非正常的教育中,真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十分少见,大多数人只是智力的某个狭窄方面——机械记忆和逻辑运算能力获得了畸形发展,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越来越没有人性。

正如我们在报道中所说的,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方向错了,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

欣喜的是,还是有一些学校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本报《发现童年》的报道里,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西下池小学的生态教育记录,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教育景象:

西下池小学有19个文化景观。在这个只有七八亩大的袖珍学校里,有秋千、沙池,有“数阵”、“地棋”,有“和平鸽苑”、“吉祥兔屋”,有松树、柿树、樱桃树、梨树等28种树木、11种农作物,以及学生亲手为鸟儿搭建的“鸟巢”,可谓“一步一景,处处皆文化”。

西下池小学甚至专门辟出一块狭长的空地,每个季节都会种上不同的农作物,有麦子、谷子、玉米、花生、芝麻等。这些植物组成的生态园是孩子们的“露天教室”,他们每天都会去看望、观察和陪伴着这些不说话的生命,并精心照料它们。

这是一所追求孩子“自然生长”的学校,一所充满“爱与自由”的学校,一所充满诗意的“故事校园”。在这里,尊重与平等、规则与界限、倾听与接纳、自然与人文,实现了期待中的平衡。

这样的校园,才是学生最留恋的地方;这样的校园文化,才会滋润孩子的心灵。在西下池小学,“处处景点会说话,面面墙壁都育人”的观点深入人心,成为共识。相比之下,其他学校千篇一律的“团结进取,严肃活泼”的校训、班训,千校一面的名人画像、名人警句、标语口号,怎么会让学校“生动”起来,怎么会让学生喜欢起来?

学校必须为儿童的成长“创设”和“提供”条件。而学校文化就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为种子的发芽提供了所需要的一切条件。文化,为学校立魂,你的学校,有“魂”吗?

课堂

今天,你会上课吗?

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教师,肯定会遭遇“不解”乃至“嗤笑”。作为一位教师,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上好课,这个问题是问题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上课越来越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功力”。

在《中国教师报》的读者论坛上,教了10多年书的马老师大倒苦水:“我无论怎样用功备课,怎样精讲细讲,怎样热心辅导,总有部分学生不买账。那些厌学者,要么在课上看课外书,玩游戏;要么心不在焉,无精打采;要么懒洋洋地敷衍塞责。任凭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就是无动于衷。我的课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就是传统课堂的问题,在本报《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一文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刚平认为,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以及“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三个指向,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结合。“效果”指教学结果和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反映课堂的“扎实”,不能偏离或有悖于教学目标;“效率”指取得的效果与投入时间、资源的关系,追求投入的消耗最低化和取得效果最优化,反映课堂的“充实”;“效益”是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反映课堂的“价值实现”,从整体上能实现学生的发展价值。高效课堂的产生是这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高效课堂正是在对传统课堂弊病的批判与矫正的基础上诞生的。事实上,不解决课堂效益的问题,正如本报调查发现,只能导致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作业还是“作孽”》就是一篇声讨传统课堂的檄文!可谁都知道,传统课堂有问题,非改不可。可如何改?或者说课改到底是在改什么?本报再一次带着问题走进杜郎口、聚焦杜郎口,《杜郎口,到底在改什么》,明确向读者们解答了这个一直困惑很多人的问题。作为高效课堂的策源地,杜郎口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课堂。其实,除了杜郎口,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一所总理听过课的普通农村学校,也有《不一样的课堂》,“六道河”和“杜郎口”均属于相对偏僻的农村学校,他们共同的经验是首先把学生当成“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把“教室”变“学室”,把“教材”变“学材”,把“教案”变“学案”,把“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把“讲堂”变“学堂”,他们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对话、合作、展示,让学生真正得到了解放,收获了成长。

“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和教了多少。所以衡量课堂高效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吴刚平这样强调。

传统课堂基本是“教中心”,属于教师课堂;新课堂是“学中心”,属于学生课堂。传统课堂是围绕“教”建构的体系,新课堂是围绕“学”建构的体系!而从教到学的转变,不亚于一次大地震。

过去,不少教师尽管也一直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内心里,或者在课堂行为表现上,总是或有或无、若隐若现地表现出“越位”。课堂上补充补充,总结总结;课下,给不会的孩子“开小灶”;课间,再给大家补补课,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与“越位”孪生的总是“缺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等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真正有效的引导还远远不够。

“你的课堂‘还权’了吗”,这是本报现代课堂周刊策划的一期选题。针对很多一线教师仍然对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感到茫然的问题,山东省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给出了非常简单的4个字:开放课堂。“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要说,给90后的孩子一个支点,他能把整个宇宙掀翻。90后孩子开放、自信、大胆,他们身上的这些普遍特质,是课堂主体落实最好的软资源。让学生学习自主,同时还要管理自主。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促进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协调发展。”

本报在《李镇西“突破”》的报道中,引用了特级教师李镇西的两节“研究课”,解读了用不同教学方式上课,达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的案例。

这两节课,一节是“不讲的课”,一节是“讲的课”;一节是“自主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导学案自主学习,一节是学生预习,朗读,教师逐字逐句讲解翻译。为了“检验”,次日的早读,李镇西突然袭击,组织前一天上过课的两班学生同时考试。结果,“不讲”的那个班,学生平均分86.24分,而“讲”的那个班,学生平均分是71.9分。

从对比中不难看出,“讲”的效益抵不上“不讲”。这样的一次测试结果证明,教师讲得再生动传神,都无法取代学生的自主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说,“如果说有效地解决知识困惑是一堂好课的标志,那么,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一堂好课的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比如好课是学生自学的课;好课是动静结合的课;好课是注重展示的课;好课是师生相长的课;好课是注重情感的课。

几乎教育领域所有的改革,最终都要回到课堂上。不得不提的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引发了空前的课改“模式热”,越来越多的课堂模式应运而生。综观这些课堂模式,不难看出,课堂流程各有不同,思维主线却惊人—致:动态学习——情境交流——自由表达——智慧引领。课堂追求也殊途同归: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对课堂模式提出了质疑,在本报的《中国课改模式“样本”调查》一文中,一些人对模式最大的质疑莫过于,模式会限制个性,阻碍艺术,妨碍创造。

那么,课堂到底需不需要模式呢?模式能解决课堂业已存在许久的症结吗?

对此,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教学有效性是追求的目标,模式是一种必要的措施。采取哪种模式是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有效性的,模式也是可变的,有效性才是我们的追求。

事实上,对于目前中国的教师来说,如果不遵循规律,随心所欲地去展示自己所谓的“教学艺术”,那么这种教学对学生来说就不是艺术,而是一场灾难。我们最缺的不是教学的艺术性,而是教学的科学性。而模式就承载着这样的科学性。

当然,模式与模式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模式只是一个框架,不应该规定所有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细节,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风格。否则就是模式化。

所以,今天我们尤其要警惕模式化。当我们在倡导模式、强调方法与途径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模式背后承载的理念与文化。当我们在强调“少讲甚至不讲”的时候,请注意少讲定位于精讲,定位于点拨与引领。当我们在强调改革的时候,要警惕课堂教学改革一味“创新求异”的模式化,而是要回到“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原点,捍卫常识„„

第三篇:中职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更多的耐心论文

中职学校这几年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学校里班级增多了,班里的学生人数也增多了,一个学生有一种性格,五十个学生就会有五十种迥然不同的性格。学校在招生上的大力投入,学生数量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学生的质量却是越来越得不到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更是得不到保障,教师在课堂中失态、发脾气、冷漠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教师失去耐心投入教学,简直是可悲可叹,而这种情绪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其危害之大、之广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求作为职校教师的我们,在接受现状的同时,通过自身努力,增强耐心,促进教育教学。

一、为什么中职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更多的耐心

1.职校学生都很有个性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从当前职校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自尊心极强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2.学生质量普遍差,思想觉悟低

一般情况下,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参加过中考,但成绩不理想的;二是家庭原因无法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三是思想觉悟低、素质很差的,而此类学生在中职学校中的人数比例很高,由于在数量上占优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或是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类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厌学情绪很高,他们对老师们所提出的观点置若罔闻,这样的反应既影响了正常教学,又影响了老师上课的情绪。

3.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如果教师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受益的是教师与学生。好的课堂环境能促进教学,好老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学生的表现既能提高自身技能又能反作用于老师,促进教师更努力地学习,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二、如何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耐心

耐心是指不急躁、不厌烦。

教师增强课堂教学中的耐心,首先就得有坚实的基础打底,有过硬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稳而不乱。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增加有利于教师心身发展的元素,由教师促进学生,教师相互促进,达到促进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最终目的。

1.教师要加强专业技能学习

专业技能是中职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社会在发展,专业技能也在随时进行变革,教师应通过多渠道学习,适时调整,将知识面扩大,提升专业技能的操作水平。我们总要求学生打好基础,其实在要求学生之前,老师应该主动改变自己,有良师,才会有优良的徒弟。2.教师通过多渠道提升个人素质

教师要通过相互交流、利用互联网、外出培训及本校学习等机会充实自我。教师不能局限于提高教学水平,还应包括管理水平、沟通技巧、生活常识、表达能力等方面。老师的对象多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并不只是教学上的来往,更是教育的来往,教给学生的不只是专业技能与知识,也包括为人处世、与人沟通、社会生存等知识与技能。

3.教师要适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一切,观念左右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导致结果。要改变思想,就要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要改变思想,关键是要改变观念。我们不再只是教师,我们是多角色的代表。在课堂上,我们是教学的促进者、组织者;在辅导学生时,我们是协助者;在生活中,我们是伙伴和朋友。随着场合的变换,教师的定位也在不断地变换。在教学中,不再单纯地使用一成不变的课本、教案及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材料及方法。

4.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不是老师闭门造车就能解决的,自身努力是必要的,但也要对症下药才行,病急乱投医只会适得其反。与学生交流,一来能直接了解学生的情况,二来能找到问题的原因,三来可适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增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耐心意识

职业教育的脚步仍是在不停地前进,招生的规模在不停地扩大,生源的质量是个不可更改的事实。我们在学会接受事实的同时,也要调整好心态,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主动出击。在改变学生之前,要先将自己进行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教师通过促进自我,在课堂教学中更具耐心地教导学生,学生有进步,教师有欣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双赢、共同促进的局面。

下载基于博爱理念,我们需要打造一种为学校中的教师和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博爱理念,我们需要打造一种为学校中的教师和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