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三个定位 促进学科融合 提高育人质量概要
落实三个定位 促进学科融合 提高育人质量
植物保护学院班子
俞利荣牵头
2009年5月6日
根据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拟定了学院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落实三个定位,促进学科融合,提高育人质量”作为调研专题,并报学校同意实施。
一、调研开展情况
按照本次学教活动“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学院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分别召开了离退休、在职教工等3个党支部专题调研会,征求了植保学科相关专家的意见,大家就如何凝炼植保学院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和破解学科发展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植保学院作为我校的传统学科,我们的优势在学科,特色在学科,但目前影响发展的问题也在学科。学院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班子调研专题拟定为“落实三个定位,促进学科融合,提高育人质量”,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认同和肯定。
调研专题确定后,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分步实施,分类落实,并带头分别举办党员学习辅导报告暨讨论会。4月7日檀根甲院长作了“全国植保学科与我校植保学科比较”的学习调研辅导报告,4月15日俞利荣书记作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学科融合,共建和谐学院”的学习调研辅导报告,4月22日林华峰副院长作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科建设”的学习调研辅导报告。参加3次报告的与会人员为学院全体离退休党员、在职教工党员,部分学生党员代表,参加会议人员的覆盖面广,层次全,具有广泛代表性。报告主题突出,思路清晰,问题准确,措施详实。
二、学院学科现状及工作思路
我校植保学科历史悠久,植保专业1960年初次招生,1973年独立建系。学校依托植保专业先后创设了环境工程、应用微生物、环境科学、生态学、动植物检疫等5个专业,为我校学科专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文革期间,学校分三地下迁办学,植保学科随三地办学,学科方向出现第一次分散,学校回迁后植保相关方向没有合并,导致形成长期分散的局面,期间虽有动议,但并未实现合并。2004年学校院系、学科调整,第二次将植保学科所属的农药学方向划走。目前植保学科仅存植物病理学与昆虫学2个学科方向,植保学院只有2个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科方向单薄,学科综合实力薄弱,不但制约了植保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
学院党政领导自我加压,负重前行,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破难题,在难题中找成因。几年来,按照“坚定一个理念,落实好三个定位”的思路开展工作,即坚定团结发展的理念,落实“坚持科研走在教学前面的教师定位,坚持考研走在就业前面的学生定位,坚持研究教学型的学院定位”。为什么提出这个定位?学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植保作为优势学科,理应率先向研究型的目标迈进。同时教师作为办学的灵魂,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时,教育部也提出,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学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因此,我们将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定位,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潜力,充分依靠教师和学生,完成好学院工作的目标。几年来学院在科研上、考研上、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成绩。目前,学院学生考研率、四六级通过率、学生素质等不逊色于西北农林、南农大等全国重点院校的植保专业学生。
但让我们焦虑的是,近三年来学院考研学生对本校植保学科的认同度、归属感逐年减弱,体现在报考本学科人数激剧下降。其原因与全国考研政策调整不无关系,但与我校植保学科力量分散、方向单薄这个内因更加相关。尤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就业去向,近年来95%以上是到农药化工、经营、管理等单位就业,到学院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98%是农药企业,而学院在办学中却无法利用农药学科的社会资源培养人才,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严重削弱了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声誉和条件。
三、促进植保学科融合的建议
针对全国植保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学院党政班子对我校植保学科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梳理、分析。我校植保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均为省级重点学科,生物防治和农产品安全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这些条件表明具有较好的装备,目前植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与重点大学相比,我们学科发展滞后,但同省属院校相比,除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外,还是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一是植病流行学、植物病原真菌学、昆虫分类学和农药残留毒理学、生物防治学等领域与方向均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在全国同行中占有一定学术地位;二是具有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和装备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三是本科生源丰富具有发展后劲;四是学科新增长点明显,植物源农药、生物安全等方向发展迅速;五是学术梯队建设明显增强,师资队伍整体基础较好、素质优良;六是与全国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有望挤入国家队,提升科研实力;七是研究领域主要是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特色明显。
但与重点大学及一些省属院校相比,我们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科布局不合理,学科方向分散,不能统筹兼顾,没有握成拳头。二是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一无院士、二无长江学者、三无国家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入围者,队伍力量急需整合与提高。三是缺乏国家的大项目大课题、其研究成果影响力不够。四是尚未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平台建设急需提升。
学科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职能的基本平台,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没有特色学科,就没有特色大学,没有合理学科结构,就没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才。学科建设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力,学科队伍的规模、结构和影响力是评价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建议:
1、科学发展,调整结构,加强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近年来由于学校新兴学科专业数量的快速扩张,分散了学校传统学科的有限资源,相应的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经费增长等远远落后,造成了有些传统学科核心竞争力不够、发展缓慢,一些原有的优势学科力量削弱等现象。学校应当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科学、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传统学科建设与新兴学科发展统筹兼顾。当前学校优势学科急需优化整合,应当按照国家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安徽省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多层次建设,并建设合理的学科结构,注重学科融合,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发展,调整结构,加强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应当成为我校近期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学科建设工作的重点。在现有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学科进行分层建设,是提高我校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校确实存在着发展中的矛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促进学科平台的高效运转,使得我校的学科实力和水平能够有较大的提升。
2、实现植保学科方向由目前的“五指朝外”走向“五指并拢”。当前我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学科建设水平仍显不足。植保学科如何科学定位,明确优势,彰显特色?虽然高校竞争激烈,但发展模式不外乎两种,即关注规模、追求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和注重结构调整、强调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根据校情、院情、师生情和学科情,都要求我们选择内涵式的发展模式。目前由于植保学科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日益拉大了与同类同行的差距。我们认为,只有结构合理的学科,才能建成高水平的学科;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只有高水平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具有竞争力;只有我们的毕业生具有竞争力,我们学校才具有竞争力。
通过回顾植保学科的发展历程,正视学科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植保学科专业发展历程来看,对植保学科专业的改造、调整、拓展、新建一直贯穿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始终,正是依靠对传统学科的调整手段和措施,才形成了学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传统学科对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但学科的发展要“有扬有弃,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依托现有基础,保持特色和传统,又要敢于高瞻远瞩,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找准突破口,拓展学科发展领域和空间,还要打破学科壁垒,面向学科创新凝练优势学科方向,不断加强传统学科的创新和发展。作为植保学科,应统筹学科资源,加强综合实力,提高办学层次,在社会上提高声誉,为学校“挣面子”;学校新兴的学科专业,可以扩大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为学校“挣票子”。为此,构建合理的植保学科结构,是学校建设同类先进水平的需要,是提高植保科技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提高植保服务“三农”水平的需要,是提高植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更是维护植保师生根本利益的需要。
我们盼望,学校党政领导在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中,高度重视植保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把植保学院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拥有“植保学科”的学院,实现植保学科方向由“五指朝外”到“五指并拢”,让我校的植保学科早日形成“拳头”,在全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出重拳,才能有竞争力,才能彰显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学科融合,共建和谐学院的主要措施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学科融合,共建和谐学院,要靠增强学科创新意识,理清学科创新思路,改革学科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学校给予政策支持,更加重视关心和支持农学类学科的发展。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破除学校仍然存在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增强学科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与国内同行竞争的学科创新与发展的思想和观念。二是树立学科交叉就是创新,学科融合就是发展的理念。加快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打破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学科相对封闭的条形发展模式,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和农业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开放的网形学科发展模式。即以纵向延伸拉动横向交叉,以横向交叉推动纵向延伸,不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在创新中可持续地发展。加快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改造和提升传统学科的步伐,建立起学科交叉就是创新,学科融合就是发展的理念,加快农业应用学科之间、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尽快形成我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三是加强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四是改进学科管理。要制定鼓励学科交叉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打破学院、学科、实验室壁垒、实现资源共享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各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科研联合攻关,打造学科交叉创新的平台,为学科创新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当前高校发展目标趋同,学科结构趋同,在大一同的格局中,学院如何科学定位,明确优势,彰显特色?如何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彰显我院的办学特色,这是提高社会声誉、学科水平、科研档次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战略问题。
1、科学定位,特色强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高校发展日新月异。我校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学科建设水平仍显不足。我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有9大学科门类,提出农学和生命科学是优势学科,那么农学学科应率先向研究型的目标迈进。植保学科作为我校传统、特色学科,如何科学定位,明确优势,彰显特色?我们只有继续坚持三个定位,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增强竞争力,学院各项工作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由于植保学科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日益拉大了与同类同行的差距。目前学院学科方向还比较分散,教师科研还不平衡,学生考研目标还不一致等问题仍然存在,这是我们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解决的问题。
2、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育人质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的具体要求。虽然高校竞争激烈,发展愿望强烈,但发展模式不外乎两种,即关注规模、追求数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和注重结构调整、强调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根据校情、院情、师生情和学科情,都要求我们选择内涵式的发展模式。04年植保学院成立以来,我们没有贪大、没有求全、没有跟风、没有赶潮,而是强调教学要高质量、科研要上层次、学生工作要有特色、发展要有优势,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在工作步骤上我们力争做到“心要热、头要冷、步要稳”;在工作方法上,力争做到“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重点是学科和专业,难点是师资和科研,亮点是教学和学生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把突破点放在博士点和新专业建设上,从而带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协调发展。目前,我们内部结构调整仍显不足,尤其是博士点、新专业建设力度仍显不足。学科点与教研室、教研室与教学实验中心、植病与昆虫、老专业与新专业这几个关系仍然需要理顺与调整。
3、建设和谐学院,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统领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三项职能充分协调发展,这是学院和谐的最佳表现。和谐是稳定的最佳状态,和谐又是发展的最终结果;和谐不是一团和气,更不是停滞不前,只有发展才能换来和谐。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团结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三个定位”的工作思路和行动纲领,克服各种矛盾和阻力,推动学院学科、师资、科研、教学、制度等建设,努力向“和谐学院”的目标迈进。今后在和谐学院建设上,我们仍然要“坚定一个理念,坚持一条道路,坚持三个定位”不动摇,促进三个职能的协调发展。在办学格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在教学工作上,积极探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在科研工作上,努力打造科研精品,争取重大项目;在学科建设上,争取政策促进融合,突破一级学科博士点;在人才队伍上,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目标既定,思路廓清。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中统一认识,在讨论中凝聚人心,在实践中激发斗志,以主人翁的精神支持植保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把植保学院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拥有“植保学科”的学院,实现植保学科方向由“五指朝外”到“五指并拢”,让植保学科早日“握成拳头”,在全国同行的激烈竞争中,才能重拳出击,才能有效竞争,才能彰显特色,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提高课堂质量
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提高课堂质量
在学生成长期间,课堂占据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单一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在教室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无奈何望望天,叹叹气把头摇”,他们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假期,就是想逃离教室,回到他们游戏的生活中去。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局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国传统课堂教学中,一直采用的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使学习变得既单调又枯燥,教学效果不强。而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却打破了这个僵局。
一、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某科技馆有这样一则语录:“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这则语录对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启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学习更是如此。学习兴趣能促进人充分发挥智力,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显而易见,多年来由于教育体制、育人观念的落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要求,更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功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新事物、新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渴望新知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原来枯燥严谨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与黑板板书,这两者的速度深深地制约着课堂信息量,使之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首先,它展示教学素材的速度特别快,只需要用键盘或鼠标简单地操作几下,就能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从而节省了大量板书和擦拭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其次,它显示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量大,能够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知识的网络,使学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既加快了课堂节奏,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还方便老师们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在探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探索知识、发现规律的过程。可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时间、空间和各种现实情况的制约,仅凭教师空洞的说教,抽象的描述,很难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让抽象或陌生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加快了学生理解的进程,使教师在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
(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只能用简单的“填鸭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的本身,关注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无误地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彻底明白。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与现今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催化剂。当很多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过调查走访的多种途径学习时,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寻求直接的帮助,可以通过QQ寻求他人的指点,还可以邀请老师、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甚至还可以通过Internet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寻求指导,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中,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探究的时间更充分,空间更广阔,他们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学效率也得到相应的提升。但信息技术虽好,却不能滥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在备课时、课堂中,都必须注意信息技术运用的最佳时机,使用不当反而可能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片面注重形式、忽视学生思考
有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等大量存储的特点,上课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增加授课内容,导致学生只有时间转动眼球跟着屏幕走,教师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放电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看电影”,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大量的教学信息过频过滥使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的知识反而记忆不深,教学活动就成了过眼云烟,甚至会导致学生丧失了思维的主动性。所以,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二)干扰学生注意,忽视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和课程有关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方式。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些老师一味地使用大量的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扰,学生在眼花缭乱中失去了学习重点。所以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力求简洁、清晰,对于一些可用可不用或根本就不适合用的内容,则大可不必使用。千万不要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不要让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唱主角,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真正“融合”。
(三)信息播放量超大,忽视师生互动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引入信息技术后,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但并不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可有的教师上课从头到尾都只有电脑课件,教师简直变成了计算机操作员。我们应该明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布局课堂结构,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一定要注意处理好选材、节奏及使用效率等问题,做到既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又与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相适应,让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为课堂服务,使政治课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