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中国骄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

时间:2019-05-12 12:5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6年度中国骄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6年度中国骄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

第一篇:2006年度中国骄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

2006年度中国骄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

晚会由国务院六大部委联合主办,全国十八家媒体共同携手,历经八个月数百万观众热心关注和踊跃投票,由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特别制作——2006《中国骄傲》推选活动终于在11月5日“2006《中国骄傲》颁奖典礼”上揭晓了本年度的八位“中国骄傲”。

在火灾中将呼吸面罩让给被困者的消防战士李晓辉;

肆虐的山洪来临时,救醒了全村人,自己却淹没在洪流中的妇女主任陈淑秀;

火灾中用一架破旧斑驳的木梯,智救三十多条鲜活生命的耄耋老人朱燕珍;

为保住8岁男童的眼睛,竭尽所能的两个12岁男孩李函泽、赵佳龙;

在仓库坍塌的一刹那,将战友推到安全地带,而自己被重重压在废墟下的魏宏文;

面对被困在洪水中的群众,不假思索纵身跃入水中,用生命挽救他人的黄钦华;

路遇惨烈车祸,及时伸出援手救出27人的熊文清;

面对危在旦夕的轻生女孩,第一个跳入水中救援却再也没有上来的农民工朱柱。

卷首语-小人物大英雄

英雄其实就是普通人。但是在生死关头的一瞬间他们挺身而出了,他们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于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变成了我们心中的大英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壮举,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英雄。当时间定格于21世纪,“英雄”仿佛褪却了永恒的光环,卸下了移山填海的重任,也在喧闹的生活中渐行渐远。然而,一旦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崇高的生命遭遇危难,一群不同以往的 “小人物”挺身而出,闯入我们的视线——他们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他们是我们的邻居,亲友,身边人。正是这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却以超乎常人的勇气,担负起维护生命尊严的职责;以冷静沉着的智慧,化解一次次危机;以纯朴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诠释了新时代“英雄” 的含义。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们这个拥有众多英雄的古老国度,骄傲着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

《中国骄傲》围绕着“寻找你我心中的英雄”的主题,展现的正是这个群体,讲述的是他们既平凡却又震撼心灵的生活片断。无论是警察、消防战士、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白发老者,抑或稚嫩孩童,他们在和平年代里守护着生活的安宁,他们凭借着自己与危险、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他们就是我们的“中国骄傲”。我们寻找这个时代的“骄傲”,我们感恩这些“平凡人”!

颁 奖 词

一、获奖人:北京 李晓辉

颁奖词:一个那么自然而极易忽略的细节,却说明了一切。当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递给两个被困群众的一刹那,这个时代关于英雄的万千注释瞬间清晰起来--把生命的优先权无私地赠予他人,这一馈赠既是对消防队员这一神圣天职的礼赞,也把温暖和希望长久地留在我们心里。

二、获奖人:湖南 陈淑秀

颁奖词: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一个大写的人字,书写的方式是一声声急切而深情的呼喊。这成了那个山洪肆虐的夜晚最动听的声音,一个山村的生命因此而得以存续。年幼的儿子从此经常仰望天空找寻妈妈,他也在世间从此多了太多的亲人——毕竟,妈妈已经将全部的爱和关怀播撒人间。

三、获奖人:上海 朱燕珍

颁奖词:熊熊烈焰中,一个耄耋老人用一个破旧班驳的木梯搭就了一座拯救生命的桥。三十多条鲜活的生命由此挣脱死神,到达生的彼岸。这段发生在上海小弄堂的传奇,象一首蜿蜒跌宕的歌,值得我们长久吟唱。智慧始终是勇敢的最佳伴侣,老人拯救生命的努力值得我们肃然起敬,她的急中生智则足以赢得我们双倍的掌声和礼赞。

四、获奖人:河北 李函泽、赵佳龙

颁奖词: 为了留住一个8岁男孩明亮的眼睛,两个12岁的孩子挺身而出,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更可贵的是,他们显示了许多成年人无法企及的镇定和智慧。正是这种镇定和智慧,使“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古话,在新的时代,绽放着一脉相承的华彩。希望他们明亮的眼睛,能看见一个更明亮的世界,希望他们年轻的肩膀,能承载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让我们为这个少年英雄的乐章中,最年轻也最明亮的段落,投以我们最明亮的注目。

五、获奖人:新疆 魏宏文

颁奖词:他的轻轻一推,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而自己却永远地留在了另一个世界,也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为了他人生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是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这个平凡的战士证明,只要你将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一个普通的灵魂也可以走的很远很远。

六、获奖人:广西 黄钦华

颁奖词:他热情奔放,多才多艺,如此地热爱生活,努力地将每一分钟化作快乐向亲人、战友传递。但最终他留下的却是一份让所有人无法承受的悲伤。一切将随着那次勇敢的救援而成为遥远的绝响。作为一个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军人,他以生命的代价托起了普通的百姓,最终成为2006年中国抗洪史诗中一个震撼心灵的音符。

七、获奖人:江西 熊文清

颁奖词:在他人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默默而来,用尽全力救出27人后,又默默离去。于是,肩负27个获救乘客的嘱托,寻找他的下落,几乎成为一个城市全体居民的使命。这个退役举重冠军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最感人的托举,他的背影,他的手臂,他的笑容,只是许许多多无名英雄,在危难时刻,留给那些获救的生命的印象的碎片,但正是这些打动了我们心灵的特写,拼贴起一幅无声而绝美的画面,最终定格为2006年中国骄傲的动人瞬间。

八、获奖人:江苏 朱柱

颁奖词:他身材矮小,体格瘦弱,其貌不扬,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面对危在旦夕的轻生女孩,却第一个跳入水中。讲述他的故事,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他最后留下的声音,和最后留下的脚印。但是,我们相信,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却是人间最美丽最高贵的礼物----人性之美。他再一次证明,英雄与容貌、金钱、地位、名气、身份无关。只有真的生命,值得活一回,只有真的生命,值得中国,骄傲的赞美。

第二篇:CCTV《2006谁是中国骄傲》颁奖晚会嘉宾颁奖词及事迹

CCTV《2006谁是中国骄傲》颁奖晚会嘉宾颁奖词及事迹 卷首语-小人物大英雄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于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变成了我们心中的大英雄!英雄其实就是普通人。但是在生死关头的一瞬间他们挺身而出了,他们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甚至是牺

永恒的光环,卸下了移山填海的重任,也在喧闹的生活中渐行渐远。然而,一旦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崇高的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壮举,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英雄。当时间定格于21世纪,‚英雄‛仿佛褪却了命遭遇危难,一群不同以往的们的邻居,亲友,身边人。正是这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却以超乎常人的勇气,担负起维护生命尊严的 ‚小人物‛挺身而出,闯入我们的视线——他们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他们是我职责;以冷静沉着的智慧,化解一次次危机;以纯朴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诠释了新时代‚英雄‛们的故事感动着我们这个拥有众多英雄的古老国度,骄傲着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的含义。他 撼心灵的生活片断。无论是警察、消防战士、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白发老者,抑或稚嫩孩童,他们在和平年 《中国骄傲》围绕着‚寻找你我心中的英雄‛的主题,展现的正是这个群体,讲述的是他们既平凡却又震代里守护着生活的安宁,国骄傲‛。我们寻找这个时代的‚骄傲‛他们凭借着自己与危险、,我们感恩这些‚平凡人‛死神斗智斗勇的精神捍卫了生命的尊严,他们就是我们的‚中 活动主题——‚应对危机,我们共同的责任‛!雄。不分行业、职业、人群,只要他们的行为符合‚中国骄傲‛的评选标准就可以参评。评选范围——《中国骄傲》人物评选以‚危机事件‛为载体,把目光对准那些在‚危机事件‛中的平凡英 入选标准——关键词:责任、勇气、智慧、爱心

重于泰山的责任应难而上的勇气 化解危机的智慧

一、在危急关头凭借自己强烈的责任心维护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人;

二、在危急时刻凭借自己非凡的勇气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营救他人的人;

三、危难事件中身处险境但却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救人救己的人。雄‛的活动。评选方式: 斟选阶段:5 月30日——9月30日 采取地方推荐和观众互动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一次全民 评选阶段: ‚寻找英10

一、获奖人:北京 颁奖阶段:11月月8日——11月5日 以观众、网友投票和社会评委评议的方法产生本的《中国骄傲》。李晓辉9日

以晚会形式为本《中国骄傲》颁奖。刹那,颁奖词这一神圣天职的礼赞,也把温暖和希望长久地留在我们心里。这个时代关于英雄的万千注释瞬间清晰起来:一个那么自然而极易忽略的细节,却说明了一切。当他把自己的呼吸面罩递给两个被困群众的一--把生命的优先权无私地赠予他人,这一馈赠既是对消防队员事迹:‚中国骄傲‛北京候选人:李晓辉 烈火、浓烟以及恶劣的逃生环境随时可能夺走他们的生命。当接警的消防战士赶赴现场时,他们冲进了熊熊火 救命面罩 阅读提示: 2004年5 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一幢大楼突然发生了火灾,两名员工被困在了七楼窗户外的窄沿上,海,递上了救命的氧气面罩…… 着起了熊熊大火。火灾发生后,楼内的大部分人员迅速向楼下撤离,慌乱中物业公司的两名员工因为向楼上逃 误困五楼窗台2004年5月 14日下午4点41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幢七层高的楼房突然生,被困在七层楼的窗台上,情况十分危急。现,两名被困者所处的境地十分危险,他们身后不远处,就是这幢楼的着火点——烟道,此时从一楼到七楼的 接到报警后,北京市消防总队西直门中队、翠微路中队的消防官兵迅速赶到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人员发烟道里,正燃烧着熊熊大火。如果不立即控制火势,两名被困者随时都有可能被大火吞没。阳台上,两名被困者只能勉强容身,他们鞋尖部分几乎已经是踩在空中。而其中一位女士竟然穿的是一双无带 现场的目击群众望着顶层一片火光,发出了一阵阵惊叹声!此外,救援人员同时发现,被困者离地面大约有50米,在阳台上几乎无法扶助任何东西。大约 30公分的的高跟凉鞋。危险的环境,再加上浓烟的熏呛和高温的炙烤,只要稍不留心,两人就有可能发生坠楼的意外。为救援创造有利条件,救援队员开始用水枪对火势进行控制。可是,要将两名被困者从楼上救下来,是件非常 此时,大火燃烧产生的黑色浓烟,还在不断地向上翻滚,救出两名被困者已是刻不容缓。为了控制火势,困难的事情。由于楼体上空有电线,为了防止触电,消防救援常用的云梯车,如果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途。者处于七楼,也超出了救生气垫所能承受的安全高度。究竟该怎么办呢? 更加令人焦急的是,消防救援常用的救生气垫因为失火的楼前堆满了自行车而无法放臵,此外,两名被困 自告奋勇火场救援

直门中队一名叫李晓辉的战士主动请缨,和另外几名战士组成了战斗小组,进入火场展开救援。经过商量救援队员决定,派一组救援队员背着氧气面罩冲入楼内,将两名被困者带出火场。这个时候,西 艰。因为烟雾太大,消防战士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几乎不起作用,救援队员只能借着窗户透出来的一点点亮光,进入楼道后,救援队员发现火场环境比预想的更加恶劣,四处弥漫的浓烟使楼道内漆黑一片,大家举步维 扶着楼梯的扶手,在摸索中缓慢前行。而这个时候,两位被困人员由于长时间担惊受怕,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达极限,情绪波动的中年男子几乎已经失去了理智,产生了沿着水管下滑的想法。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才放弃了沿着水管下滑的想法。身影。李晓辉和其他战士冒着生命危险,终于爬到了七楼。这个时候,李晓辉发现,要将两名被困者救出,比 十多分钟后,令人激动的一幕终于出现了。七层楼的窗台上闪过一道手电筒的光亮后,闪现出一个小小的 预想的更加困难。七层楼的窗户总共有四个窗口,可这四个窗口都是固定的,根本无法打开。两名被困者逃生的时候,砸碎了第一个窗口的玻璃,站在第四个窗口上躲避浓烟。而现在,两名被困者已经受到了极度惊吓,要让他们沿着窄沿慢慢走回到第一个窗口,是非常危险的。究竟该怎么办呢? 救。为了保证两位被困者的安全,李晓辉决定让他们原地不动,自己冒险前去砸碎他们旁边窗户上的玻璃来营 而,这两米对于李晓辉而言,却是非常大的考验。猛烈的浓烟,迫使李晓辉必须背负着将近三十斤重的呼吸机,李晓辉背着沉重的呼吸机,站在了窗台上,他一步步慢慢向前滑。两名被困者距离李晓辉只有两米远,然在窄沿上行走。而氧气面罩和不时冒出的浓烟,已经完全遮挡住了他的视线。李晓辉只能是凭借着感觉摸索着前进,稍有差错,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猛烈的浓烟就不断从楼道内涌出,瞬间将被困者和李晓辉吞没。‚他每走一步,我都非常担心。‛楼下的消防指挥官注视着李晓辉的每一个动作,令人李晓辉每砸一块玻璃,过训练,这一呛肯定更受不了。李晓辉告诉记者:‚浓烟突然往外涌,一涌一呛的,我们救火时间长了呛一下都受不了,被困的人平常没经 ‛ 李晓辉最终能顺利救出两名被困者吗? 化险为夷几分钟后,李晓辉凭借着超人的智慧和胆量,到达了两名被困者的身旁。的被困女士。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的李晓辉为了安慰和保护被困者,将自己的氧气面罩让给了离自己最近罩递给被困女士的一瞬间,浓密的黑烟再次袭来,几乎将他们吞没。然而被困女士虽然已经惊恐万分了,但她 ‚我就直接喊她大姐,我说你别着急,你带着面罩下去,我火场经验多,楼梯位臵我知道。‛在李晓辉将面还是拒绝接受李晓辉的呼吸面罩。就在两人互让面罩的时候,女士身后的中年男子突然又想通过水管下滑逃生。危险。终于在大家的劝阻下,中年男子再次放弃了沿着水管下滑的念头。李晓辉扶着被困的女士,一步一步退 李晓辉不断向男子高喊:‚别跳!别从那儿下!根本不行!‛楼下救援人员也通过喇叭告诉男子下滑会造成 回到楼道里。此时,被困了 15分钟的中年女士终于得救了。我。我真的感到很自豪,因为我救了他的生命。在把被困的中年女士交给其他战士后,李晓辉很快又登上了窗台,将被困男子救入楼道。‚他哭了,说谢谢 的战友毫不退缩,凭借智慧和胆识挽救了两条鲜活的生命,在无情的灾难中给予了我们温暖的力量。他们是我 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就这样化险为夷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尽管大火无情,但是面对灾难,李晓辉和他‛ 们的骄傲,是中国的骄傲。

二、获奖人:湖南 陈淑秀 的呼喊。这成了那个山洪肆虐的夜晚最动听的声音,一个山村的生命因此而得以存续。年幼的儿子从此经常仰 颁奖词: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是一个大写的人字,书写的方式是一声声急切而深情望天空找寻妈妈,他也在世间从此多了太多的亲人——毕竟,妈妈已经将全部的爱和关怀播撒人间。-事迹:央视中国骄傲评选展播:生命绝响 大地流传。‚淑秀、淑秀、淑秀……‛一阵阵声嘶力竭地呼喊声在一片废墟上回响,一个关于妇女主任的动人故事在荆楚 仓库大火,搜救小组只身入险境-掩护战友,消防战士被埋废墟中 说的……‛ ‚我希望去的是我,因为他还年轻,他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没有经历,我觉得去的应该是我,这就是我最想 员李仲介绍,着火的建筑是一个老式的建筑,是个球型建筑,外观看像个体育馆。仓库的占地面积有 遇火情搜救责无旁贷 2006年5月8日下午 6点08分,新疆建筑机械厂内的一所仓库突然着火。据乌鲁木齐市消防二中队指导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个建筑最独特的地方是它的屋顶是一个拱型的结构,而且在屋顶的下面3000多竟然没有用一根立柱来支撑它。消防灭火是救人第一,群众就说里面可能有人,他们跑出来的时候,里面还有人,可能有五、六个人。火灾发生后,从建筑内跑出来和围观的群众比较多,赶到现场的消防官兵立即询问是否有被困人员。当时的情况,指导员李仲迅速做出了部署,兵分两路,一路在仓库的外围,进行破窗灭火,而另一路则由自己 ‚因为‛针对带队,组成了一个五人的搜救小组,进入到了仓库内部,寻找被困人员。然而,当搜救小组进入了仓库的内部,这才发现里面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来的大量的运动服装、鞋帽和文具,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及易燃烧的物品。在这所仓库的周围,集结着大大小小的贸易公司和运输公司,而这所仓库存放的主要货物就是从内地运输 建筑物内部以后,我们也大声呼喊,也用强光手电搜寻被困人员。乌鲁木齐市消防二中队指导员李仲回忆说:‚仓库内部通道比较规整,直来直去,两边物品都比较高,进入 ‛ 堆放着四、五米高的货物,根本不可能容人站立,而且这时候,仓库内的火焰和烟气也并不是很大,能见度也 根据经验,从仓库内的布局分析来看,如果有人员被困,他们也只能是被困在通道上,因为其余的空间都都在十米以上。完全可以逃生。随后,搜救小组又经过了一番搜寻,再次确认了仓库里面确实没有被困人员。搜救小分队初步判断被困人员可以逃生,因为从接警到进来施救还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段时间,被困人员 仓库坍塌舍身救战友 3 同时,屋顶也传来了奇怪的金属扭曲的声音。就在大家准备撤离的时候,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这时候李仲发现屋顶有东西掉下不断落下,像石灰、一片黑暗,就感觉像是在十级风里的沙漠里行走,就感觉有东西打在身上…… ‚我发现不对,房顶有坍塌的可能,我就大声喊撤退。转身的同时,就感到像打炮的声音,轰的一声,就 土……来那生死攸关的一刻印象极其深刻。‛李仲和队员刘伟对在屋顶塌下烟竟然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几乎就在救援小组撤出仓库的同时,仓库内的货物瞬间发生了爆燃,大火吞没了整个仓库,滚滚上升的浓冲到门外‛李仲凭着直觉带领队员撤退后脑子一片空白,呆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周围什么也看不见,我就大声喊撤、撤、撤,但不知道战友能不能听见,我们就顺着进来的路线和气浪,喊魏宏文,他没答到,我又紧接着喊刘伟、买合木提,都答到了,但是魏宏文没答到。‚我开始整理队伍,我带了四个人进去,我要喊这四个人出来,我就大声喊斯地克,斯地克答到了,我又 ‛ 瞬间推了我一把。李仲听到这句话,感到魏宏文可能被这预制板压到废墟里了。消防二中队二班班长刘伟告诉大家,就在转身的瞬间,房子就塌下来时,魏宏文推了我一把,就在转身的 了一片火海当中,而消防战士魏宏文,此刻就臵身在其中,生死未卜。由于没有了屋顶的阻隔,空气大量涌进了仓库内部,仓库内的货物也瞬间发生了爆燃,整个仓库都吞没在 全力以赴挽救英雄生命 的行动,变成了救助战友的行动。危急关头,消防战士魏宏文将战友推向了安全的地方,而自己却没有能脱离险境,一场原本救助被困群众 笼罩在了乌鲁木齐市的上空,而此刻,消防战士魏宏文仍旧还困在这片火海之中,生死未卜。仓库内存放的易燃物品,此时已经全部燃烧起来,火焰吞噬着半个足球场大小面积的仓库,掀起的浓烟,约约我们听到,在一大块预制板底下,还隐隐约约听到,他在喊,你们赶快走,赶快走,我们边喊边挖,断断 魏宏文同志没出来,消防官兵们就一起往里掏,一边挖东西,一边呼喊,大声地喊魏宏文、魏宏文。‚隐隐续续听到魏宏文说,不要管我,你们撤,断断续续的。搜救他的战友们已经发疯一样,一步一步艰难往前冲。就是在这样的生死关头,魏宏文想着的依旧是自己的队友,他依旧担心冲进来的队友会遇到危险,而此时,‛ 钢筋、水泥板杂乱的阻挡在了搜救小组的面前,因为缺少相应的破拆工具,李仲的搜救小组仅仅向前推进了 空间狭小,大家就都把头盔,空气呼吸器去掉,都爬着往前进,脸都擦到地上……然而,屋顶坍塌落下的 3 米,就用去了十多分钟的时间,而此时,火势也燃烧的更猛烈了。

2、砸成重伤,他保证能活。指导员李仲分析:‚我们进去以后,佩戴着空气呼吸器,我觉得虽然石板把他压住了,但是如果不是被石板 ‛ 发射。为了控制住火势,几乎乌鲁木齐市所有的消防队都赶到了现场,几十支水枪在仓库的四周同时向仓库里面 仅凭他们手中的装备,时间在这时候,似乎比往常都走的格外的快,再剩下的不到二十分钟内,李仲他们能救起魏宏文吗?可是 一边喊,但是这时候,魏宏文已经没有声音了。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而这时候,‛ 大家最不愿意相信的事发生了。‚我们还在一边挖东西,的战友。‚他是把我推了一把,才压在下面。‛刘伟哽咽着说,‚每个人都特别难受,心里面都在流泪,共处了三年 抱水枪就是一号员,就要冲到最前线。指导员李仲说:‛ ‚他每天晚上做运动,‛ 班长让他休息,他说我不累,我要早一天抱上水枪,对于消防员来说,友们么?离开他最热爱的岗位么? 绝望的情绪此时就像不断翻滚起的浓烟一样,弥漫在了每个搜救队员的心里,难道魏宏文就这样的离开战 人间真情共念一缕英魂 塌现场的工具和经验,他们的到来,让李仲和他的队友们看到了希望。万分危急的关头,乌鲁木齐市特勤中队赶到了现场,作为抗震抢险的救援中队,特勤中队有着专门搜救坍 魏宏文被埋压的准确位臵却并不容易。凭借着手中的破拆工具,阻挡在搜救小组面前的钢筋、水泥板很快的被清除,但是要想在一片废墟中找到 们的呼唤声之外,其余的什么也听不见。队员们大声的呼喊着魏宏文的名字,希望他能回应,哪怕只是一声也好,然而除了救援工具的轰鸣声、人 10 他的整个身子却已经完全被埋在了废墟里。分钟过去了,直到焦急的开始发狂的队员们,抬起了眼前的每一块水泥板,他们希望魏宏文就在下面。然而20分钟的时候,人们才发现了那个闪着红光的熟悉的呼救器——魏宏文的呼救器,可是5分钟过去了,战士们拼命地用手挖着,但救出来时,魏宏文的脸已经呈紫色,呼吸也感觉不出来了。安静的可怕,人们只能听到心电仪的嘀嘀声和自己哽咽的抽泣声。此刻,年仅只有22岁的魏宏文静静地躺在了病床上,不再有微笑,不再有冲锋陷阵的身影,狭小的抢救室 魏宏文终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年仅22 魏宏文走了,他留给战友们的是无限的思念。岁 指导员李仲说:‚我记得他给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管你给他什么工作,什么任务,他都是没问题,指导员,你放心吧,每回都是这样。‛ 我都不相信,亲人啊,比亲人还要亲啊。魏宏文走了,曾经被他照顾过三年的孤寡老人宋大娘,至今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我都不相信他死,到现在 魏宏文走了,留下了还没来得及报答养育之恩的父母。健的身姿,我还可以看见魏宏文憨厚的笑脸,我还在窗口喊一声魏宏文,他还能响亮的答一声到,但是魏宏文 ‚我每天还是习惯性的走到窗口,看着篮球场,我总觉得,魏宏文还在那打篮球,我还可以看见魏宏文矫 已经离开我们了。了,而魏宏文自己却带着无数的遗憾永远地走了。大火无情,英雄无悔,消防战士的生活总是和血与火相伴,一个22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离开了,在危险来临的瞬间,‛指导员李仲的心里涌动的全部都是关于魏宏文的点滴。魏宏文首先想到的是掩护自己的战友,战友安全 年轻的魏宏文在生死关头所交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人生答卷。

六、获奖人:广西 黄钦华

终他留下的却是一份让所有人无法承受的悲伤。一切将随着那次勇敢的救援而成为遥远的绝响。作为一个奋战 颁奖词:他热情奔放,多才多艺,如此地热爱生活,努力地将每一分钟化作快乐向亲人、战友传递。但最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军人,他以生命的代价托起了普通的百姓,最终成为的音符。2006年中国抗洪史诗中一个震撼心灵六月,是广西最多雨的时节。连日的大雨让桂林灵川县境内漓江的支流‚牛河‛水位猛涨,河水泛着漩涡淹没事迹 :2006中国骄傲评选展播:生死瞬间 了大部分的稻田,而附近大圩镇毛村的村民们却依然如故地正常生活,并不知晓一场生死危机已悄悄逼近。刚刚骑到牛河上的一座石拱桥上时,不幸却发生了……由于洪水已经漫过了牛河上的石拱桥,所以黄元飞刚骑 洪水肆虐困村民6月14日清晨5 点,桂林大圩镇毛村的村民黄元飞像往常一样卖完菜后骑着摩托车冒雨回家,可是,当他到桥上,湍急的洪流一下就把他的摩托车打翻了,黄元飞顷刻消失在一片汪洋里。点钟,还没有村民经过的这条路上,谁会发现并救援只能哆嗦着抱紧这棵救命大树的黄云飞? 就在死亡的阴影即将吞噬黄元飞时,长在河道里的一棵大树幸运的挂住了洪水中的黄元飞。但蒙蒙亮的五 时后,灵川县消防大队教导员黄钦华带队赶到了 晌午前后,邻村的村长黄润保终于发现了被困洪水中的黄元飞。时间紧迫,他立刻拨打了 110求救。半小 稻田以及其余的一切。更可怕的是,就在营救人员站立的地方,还有一条小河,这条河也被洪水覆盖了、而这 从黄元飞被困的大树到营救人员所处的位臵,两地之间此时已经是一片滔滔洪水,湍急的水流淹没了鱼塘、42公里外的事发现场。河上唯一的小桥不过 1米多宽;几股同时被大雨补充的洪水汹涌地汇到了一起,变成了一片深不可测的汪洋。洞。据村长介绍,这个涵洞已经比较大,差不多 带队的教导员黄钦华突然发现脚下小桥的水流非常急,询问在场的村民得知,就在桥下隐藏一个巨大的涵 口时,由于突然受阻,河水就在在涵洞口形成了几个吸力巨大的漩涡。但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远处被困的黄3个人都可以同时进出。而当湍急的河水夹杂着泥沙冲到涵洞云飞身上,谁也没有在意这身边可怕的陷阱。由于洪水流速很急、而且水位上涨太快,从营救人员所处的位臵逆流游过去救人根本不可能,教导员黄钦华于 施救方案屡屡受阻此时黄元飞已经被困 5个多小时,在暴雨中他的体力严重透支,随时都可能被不断上涨的洪流吞没。可是,是决定第一套施救方案:先从距离被困者较远的上游用长绳绑着救生圈放下去,放到被困者那里,等他们抓住后,再把他们拖上岸。秒之后才能从水底艰难地冒出来。这种情形就算能把拴着长绳的救生圈侥幸放到被困者身边,不会水的黄元飞 但,很快大家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小小的救生圈刚放进河里,就立刻被巨大的浪锋打入了河底,7、8也很难活着游回来。于是,救援者又想出了第二个营救方案。人员又从附近的鱼塘里找到了一个竹排,让一个本地人把竹排划到水中间去喊话,希望能稳定被救者早已焦躁 第二个方案,是用三个轮胎上面绑竹筏,救援人员站在竹筏上面漂流过去,为了稳定被困者的情绪,救援 不安的情绪。好每一个扣袢。虽然划竹排的大叔水性很好,但是教导员黄钦华还是脱下自己的救生衣让对方穿上、并亲自为这个大叔系 士纷纷落水,幸好他们有长长的牵引绳拽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情况十分危急,营救指挥也赶紧拉回了正准 刚刚推进水中的简易救生筏,就像漂在汹涌的洪水上一片落叶,瞬间就被巨浪打翻了,几个前往营救的战 备前往安抚黄元飞的大叔。树上动来动去,情绪似乎已经失控。然而根据当地防汛部门传来的预测,在未来的几个小时之内,水位还将继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11点 20分,黄元飞已经被困6个小时20分钟。站在岸边的人们发现黄云飞不停地在续上涨。不能再等了,教导员黄钦华跟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商量后决定:马上调用一辆冲锋舟前来营救。舍生忘死勇救落水群众中午11点40 谁都知道这是和死神争分夺秒的最后一搏,所以在冲锋舟的组装现场,群情激昂之外也有些混乱。分,冲锋舟终于运达现场。黄云飞已经被困近7个小时。儒雅的军官细心地让一名战士来抓住她们,防止意外掉入水中。这个儒雅的军人让记者们记忆深刻,他就是指 据一位当时在现场采访的女记者回忆,就在两位女记者站在旁边准备拍照时,一名戴着眼镜、看上去非常4 导员黄钦华。可谁也没有料到就在随后一瞬间,不幸却发生在这位指导员身上…… 女记者说。‚我正好对着冲锋舟,突然听到背后哗啦哗啦的声音,就在这一刹那,我猛一回头,正好看到有人落水了。‛ 的指导员黄钦华没有一丝犹豫,甚至连一句招呼都没有,一头扎进了汹涌翻卷的泥流中。人们被眼前突如其来 是那个涵洞!一直张着大口虎视眈眈注视着人们的涵洞,顷刻间将落水的一名群众吞噬了。没有穿救生衣 的一切怔住了。几秒钟之后,落水群众被推到了岸边,可是人们却没看见指导员的身影,只有浑浊的洪水依旧翻滚奔流着。救了别人的黄钦华自己却没有上来,中队长王光玉、班长姚政论等几名战士和群众先后扑进洪流中。常的急,几乎要把我整个人吸进去了。中队长王光玉记得,‚当时一入水便感觉不妙,整个人都沉入水底去了,我的腿是在涵洞底下,水流非常非黄的洪水中他触碰到了几个手指头。‛班长姚政论一下水,也被巨大的吸力往下拽,但他却惊喜地发现,在浑上拉,但是我就是抓不住,我不愿意放手啊。‚我抓到几个手指头,我抓到了指导员的几个手指头,岸上的人拼命把我往 ‛ 英勇的指导员。只要有一线生机,决不会放手!然而,在猛烈的水流冲击下,这只手还是慢慢从姚政论手中滑 怎么会放手呢?手指那端是共同生活过共同奋斗过的指导员,是多才多艺、关心战友的指导员,是儒雅、落了。身边,然而都没有,浑浊的洪水中,人们什么都看不见。战士们发疯似的在水里面拼命地找,人们祈祷着会再次抓住指导员的手,带他冲出死亡的泥流,回到我们 原打算教妻子骑摩托车好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他,一听说有险情,便留下一句‚等下回再教你‛ 42公里之外,黄钦华的妻子樊忠兰已经做好了午饭,期盼着丈夫的归来。今天,本来是黄钦华的休息日,匆匆离去。有几天能待在家里呢?儿子这回又得了两个奖状,懂事的孩子没别的要求,他只希望爸爸能给自己买一个小课 桌上的饭菜已经热了两回,黄钦华依旧没有回来。其实樊忠兰早已习惯了,9年了,就算是休息日,丈夫又桌。可这次,母子却还不知道,那个好丈夫、好爸爸已经淹没在翻滚的洪水中。救援成功,英魂陨落 顺着水流向下搜索。中午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一组救援人员登上冲锋舟去解救被困的黄元飞。另外一些战士们绕过桥面和涵洞,洋终于有了个新发现。12点05分,消防人员和当地群众沿着河水向下游搜索了30多米之后,驾驶员班胜时,教导员浮了出来。‚我脚下,碰到一种软软的东西,然后我就用手摸一下,就摸到水鞋。‛当战士抓起水鞋 中响起低低的哭声。他被找到了,是不是就有救了?是不是就有希望了?所有的人们都期待着奇迹的出现。人们兴奋地大声呼叫着教导员,一起把他倒过来,用人工呼吸紧急施救。周围的人们焦急地等待着,人群 以上,他的生命迹象其实已经十分微弱了。两分钟后,大圩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师赶到了。可是,教导员黄钦华的瞳孔已散大,呼吸已停止超过五分钟 一道完成任务,一起回去。或者,哪怕是他的手能轻微地动一下也好啊。战士们围在指导员身边,都大声地呼喊着教导员的名字,都希望奇迹能发生,指导员会苏醒过来,和大家 救护车,直接送往桂林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抢救室。中午12点25分,被困7个多小时的群众已经在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获救了,指导员黄钦华却被抬上 护的显示上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 两个小时过去了,医生在对黄钦华反复使用了电除颤、胸脉按压后,他的心脏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心电监 容,只留下黄钦华冰冷冷的身体,还有撕心裂肺的悲恸和想念…… 十多分钟后,还完全不知情的黄钦华的妻子被接到了医院,迎在她眼前的不再是那个温和体贴的丈夫的笑 子的父亲……永远地走了。然而,英雄那生与死的抉择,那纵身一跃的瞬间,将定格为最动人的画面,永远铭 黄钦华走了,这个儒雅善良的军人,这个给孩子们当课外辅导员的黄叔叔,这个永远没有时间陪伴自己孩刻在人们的心中!获救乘客的嘱托,寻找他的下落,几乎成为一个城市全体居民的使命。这个退役举重冠军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

七、获奖人:江西 颁奖词:在他人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默默而来,用尽全力救出 熊文清

27人后,又默默离去。于是,肩负27个也是最感人的托举,他的背影,他的手臂,他的笑容,只是许许多多无名英雄,在危难时刻,留给那些获救的生命的印象的碎片,但正是这些打动了我们心灵的特写,拼贴起一幅无声而绝美的画面,最终定格为中国骄傲的动人瞬间。2006年大巴车里的背影事迹: ‚中国骄傲‛江西候选人:熊文清 阅读提示: 期前,龚海燕带了一个旅游团经过江西省昌万公路麻丘镇路段时突然遭遇车祸,旅游大巴车一头栽进了两米多 2006年7月16日,江西《南昌晚报》社会新闻部接到了一个叫龚海燕的导游打来的电话,电话称一个星深的水沟里,车上客后悄然离开,龚海燕是否能够找到这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年轻人呢?39名乘客均不同程度受伤。事故发生后,一个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接连救出了20多名乘 旅行团路遇车祸为了解事情的真相,记者来到了龚海燕和部分乘客接受治疗的南昌市第二医院。在那里,卧病在床的龚海

燕向记者详细回忆起事故发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多的呻吟声,估计很多人都伤的很重……‛ ‚车子翻下去,后面的人就全部往前扑,我感觉到好像有很多人压在了我们前面的人身上。……我听到很 椅连‚根‛拔起,惯性使得后排的座位和乘客都压到了前排,乘客和座椅间相互卡住挤成了一堆,不能动弹。据了解,事故发生时,大巴车撞向了路边的电线杆后栽进了两米多深的水沟里,剧烈的撞击把车厢内的座 他们。巨大的冲击使得车上的乘客均不同程度受伤,尚处于痛苦之中的人们还不知道,更大的威胁正悄悄地逼近 ‚车子掉下去的时候,车子还在发动着,后来听司机说车子还在漏油。‛ 车祸发生时正值高温,地面温度高达 大巴车经过剧烈的撞击后油箱竟然漏油了,这对于被困在车内无法动弹的乘客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名乘客的生命安全此时受到了严重威胁。人们都在期盼,谁能来救救大家?导游龚海燕更是担心,在漏油,汽40度。在这种情况下,正在漏油的油箱随时都会有爆炸的危险,车上39车有爆炸危险的情况下,谁还敢进来救人。他只留下了一个背影

了撞击,在大量出血后,一点点失去了意识。人们心中几近绝望。突然,让大家一直期待的一幕发生了——‚车 而这时,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一些乘客由于失血过多,伤势也越来越严重了。龚海燕当时头部受到上感觉没那么吵杂了,安静了很多,我觉得肯定有人在救我们。‛也隐隐感觉到这个人好像一直不断在救人,他一个人救了很多人。另一位受伤的侯师傅则回忆说,‚在我转身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看到有一位同志在救身边的乘客。‛龚海燕 乘客送往医院急救。车上的乘客终于得救了,然而,让他们感到十分遗憾的是,这个好心人救完人之后就悄然 在这个好心人的不断努力下,乘客从漏油的大巴车里被陆续救了出来,闻讯赶到的医护人员随即把受伤的 离开了,以至于到现在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谁?‚我很想很看一看,当时能够把自己的生死臵之度外的这样一个人,很想见见他。辗转反侧寻找恩人 ‛龚海燕迫切地和记者说。通过对一些受伤乘客的走访,《南昌晚报》社决定接受龚海燕等人的委托寻找这名不肯留下名字的英雄。消防和交警的回答却让记者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在他们赶到时,被困的乘客几乎已被全部救了出来。由于事发当天消防和交警接警后都曾到过现场,记者决定立即前往消防和交警部门了解相关情况,然而,面对着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大巴,到底是谁冒着生命危险把乘客一个个从大巴车里解救出来呢? 寻找这个无名英雄。在车祸现场附近,记者走访了一些村民,然而结果再次让记者感到失望。无奈之下,记者只能通过报纸来 电话,大家不约而同地对这种舍己救人的行为表示赞赏,在真正有价值的线索却几乎没有,寻找工作一时陷入 报道刊出后在市民当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报社又陆陆续续接到了不少市民打来的 了僵局。话。‚她说知道这个小伙子在哪儿,这个小伙子姓熊,他家是南昌县的,他应该在上饶玉山收费站工作。然而,令人激动的是,寻找终于在第六天出现了新的转机。记者突然接到了一个姓凌的受伤乘客打来的电‛ 这位姓凌的乘客是怎么知道救人者的相关情况?她提供的信息又是否属实呢? 向了。原来,凌女士从大巴车内被解救出来后,想打个电话给家里报平安,却发现慌乱中自己的手机早已不知去他又跳到车子里面去了。‚当时我说要打电话,旁边有个人听到了,他说你打电话,我借手机给你。当我抬起头来找那个人的时候,的他都忘了把自己的手机要回来。这个人把手机借给凌女士后,又钻进了车厢里去救人,直到消防官兵到达现场才悄然离开,走的时候匆忙‛ 司玉山管理处的一名司机。根据凌女士提供的这一线索,记者决定立即驱车前往玉山管理处寻找熊文清。后来凌女士通过查询手机里储存的信息得知这个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心人名叫熊文清,是梨温高速公路公 文清向记者讲述了那天在大巴车上发生的故事。在玉山管理处的员工宿舍内,记者终于见到了苦寻许久的无名英雄。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实憨厚的熊 文清立刻扔掉摩托冲向大巴车。大巴车发生车祸时,熊文清正好骑着摩托车路过车祸现场。看到大巴车内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场面,熊 内乘客发出的阵阵呻吟声,大巴车受到剧烈撞击后油箱开始漏油,在这种情况下进出大巴车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然而,面对大巴车‚我一看这个样子,当时说实话没什么想的,就想第一时间先救人。‛ 23岁的熊文清早已顾不了那么多了。一个,救得了一个赚一个,救得两个赚一个,已经救了那么多我还怕什么?‛ 受伤的人过多,而他只有一个人,爆炸的危险如影随形,但耿直的熊文清却始终抱着一个念头:‚我就这么 练举重的大力士英雄

举重的机会少了很多,然而让熊文清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在举重队练就的扎实功底竟然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熊文清以前是江西省举重队队员,曾两获江西省运动会举重冠军,退役后熊文清干上了司机这一行,接触‚当时一手抓一个,就这样一个人从那个车子里面一个个往外抱,幸好自己是练过体育的,幸好是练举重的,我说练田径的可能都不行。事情,就是从车里往外抱人,在熊文清无私行为的感召下,附近的村民也纷纷加入到救援的行列中。‛乐观的小伙子也记不清自己到底救了多少人,他只记得自己在不停地重复同样一件 能扛出来。时间一点点过去,熊文清的体力也渐渐降低。‛ ‚到后面抱人就没劲了,明显一只手托不住,后面救的人就只5 施紧急救援时,连救了 当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车内只剩下3名被座椅卡住无法动弹的乘客,看到消防官兵用破拆工具对他们实 想如果不用双手开车那有多好啊。熊文清伸手去拧摩托车的钥匙时,这双抱出了20多名受伤乘客的熊文清带着一脸的疲惫悄然离开了。20多人的双手却怎么也使不上劲了。‚摩托车一发动,我就 ‛ 面对危在旦夕的轻生女孩,却第一个跳入水中。讲述他的故事,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他最后留下的声音,八、获奖人:江苏颁奖词:他身材矮小,体格瘦弱,其貌不扬,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朱柱

和最后留下的脚印。但是,我们相信,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却是人间最美丽最高贵的礼物次证明,英雄与容貌、金钱、地位、名气、身份无关。只有真的生命,值得活一回,只有真的生命,值得中国,----人性之美。他再一骄傲的赞美。阅读提示:事迹:最后的声音:中国骄傲江苏候选人朱柱 现场的民警看到,一个叫朱为福的农民工在众人帮助下营救起轻生女孩,但朱为福却不是这个报警的人。围观 7月11 日,南京市江宁区公安局接到一个奇特的报警电话,说有人落水,没等话说完就匆匆挂断了。赶到的人说,还有一个小伙子在水中吗,他忙得只脱下了一只鞋子就救人去了。他是报警的人吗?他是谁?他还能生还 ? 被挂断 2006电话录音:年7月11日下午三点,南京市江宁区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报警电话——)(在什么位臵?)就在金芭蕾,金碧装饰城。(金碧装饰城?)来不及了,我马上去救人了……(电话干警 电话中,一个男青年急切地报警,但是具体情况还没有说清楚电话就断了。接到报警的江宁区东山派出所 火速赶到了现场,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一农民工勇救落水女

死水湖,湖的北面是一座大桥,湖南面观光桥延伸到湖中心,当警察赶到现场时,桥面四周围满群众,据围观 南京市江宁区老东山桥面和湖边上围满了人,一个女孩正在湖面艰难挣扎。女孩落水的是一个四五米深的群众说,女孩好像是从观光桥跳入湖中,观光桥上一个头戴安全帽的人正在拼命地呼喊。女孩已经没有意识伸手去抓了。就在这紧要关头,人群中一位外来打工农民竟然连衣服都没有脱就勇敢跳入湖 女孩除了头发还在水上能看见以外,身体已经沉在水下。惊慌的人们想用绳子或者自来水管子拉起她,但中。民工丝毫没有犹豫,在旁观的人群的注视中,他艰难地游向女孩。‚有人问谁会水,下去救人啊,旁边有不少人都站在那里看,我讲我会游!‛正是这位叫朱为福的45岁农 她头发的时候,感觉到自己也没多大劲了。朱为福试图抓住女孩的头发,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我们俩同时往下沉,我拼命往上踩水,但抓住上有人喊‘绳子绳子’ 现场万分危急,惊慌中詹华瑞等几位建筑工人以及几名从附近赶来的保安迅速向朱为福抛下绳索。‚我听到岸 医院 终于,在众人的帮助下女孩和朱为福被拉上岸。女孩得救了,紧急赶到民警和急救人员迅速将他送往附近,我就拼命地踩水,一要往下滑的时候我就拼命地踩水……‛ ,因为有了朱为福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使整个救援只花费而朱为福却累得晕倒在地上。5、6分钟的时间。命呼喊的人却再次拉着赶到现场的民警大声呼救。正当人们为成功营救轻生女孩而感到庆幸的时候,观光桥上却突然再次混乱起来,先前那位头戴安全帽拼 神秘落水者 头戴安全帽的男子名叫王成山,他不停地告诉警察: 殉情?救人? ‚还有一个,还有一个……‛水者又是谁呢?这时警察在观光桥上发现的三只鞋子似乎已经证实了王成山反映的情况: 王成山反映的情况让警察一时间摸不着头脑:轻生的女孩已经被成功救上岸,那王成山所说的另外一个落 这三只鞋子有两只女鞋,旁边仅有一只破旧的男解放鞋。一对男女双双落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周围人群开始七嘴八舌讲,先跳下去一个女的,后来跳下去一个男的,这是一对男女殉情,男女徇情。者。听到这个消息,民警们迅速组织寻找,三个水性较好的民警和保安迅速跳下湖水开始搜寻那位神秘的落水 民警继续紧急寻找,另一路民警则试图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时间就是生命,大家期待着男青年能够浮出水面,可是十分钟过去了,水下没有任何动静? 焦急中,一路 ? 现,有个女孩从桥下的观光桥跳入水中,身旁的小伙子勇敢地跳入水中营救女孩。现场唯一知情的王成山则详细描述了事情的经过:这天下午,王成山从银行取款后正准备返回工地,突然,王成山与一个正向银行方向走的瘦弱小伙子同时发 他也没有说什么,就跳下去救人。王成山说:‚我跟那个小伙子素不相识,无意中走到这个桥上面,发现这个女的跳水,然后我们俩跑过来,‛ 王成山否认了殉情的说法,那么这个舍身营救轻生女孩的男青年究竟是谁呢? 你在哪里?舍身救人的英雄在救援现场,面对环境复杂布满淤泥的湖水,水下民警扶着民工们扛来的木材艰难地在深水里寻找,可是

半个小时过去了,依旧没有小伙子的身影,救人英雄生还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小,现场的人们焦急万分。救的警察朱为富心情沉重。‚大家都希望他活着,但我们就是不知道他沉在那边,一直看不到他,我们真是为他捏一把汗。‛在现场搜位男青年究竟是谁。四十分钟后,专业打捞队伍到达现场。就在大家努力寻找那位落水男青年的时候,民警们也在办法了解这 这时王成山又向民警提供了一条线索:水下男青年的手机在他手里!‚他下去救人时给我的。‛ 难越来越大。为了寻找各种方法都用上了,但是仍然没有办法发现落水者的身影。一小时后,现场搜寻依然没有结果。随着落水时间的推移,他生还的希望越来越小,而我们的寻找,实际困 可是连续拨打了前几个电话都没人接听,此刻大家的心都揪了起来。那么这个男青年是谁?下水救人前他又在干什么呢?为了确认身份,民警最后把希望寄托到他留下的手机上,男子叫朱柱。江宁区东山派出所教导员李昌华一个个拨打他手机里最近的电话,终于打通了一个同事,了解到这名救人 工。经确认是我们江苏省洪泗县双钩镇的一个男青年。一会儿朱柱同事也赶到现场,大家这才了解到救人英雄的情况。电话是‛李昌华和同事们同时也发现了在这个手机上的最后一个‚这个青年是一个在附近工地上打工的农民 救人前的一幕110报警电话…… 经过大家细心的搜寻,零零散散的线索终于拼出了朱柱在 15:207月11日下午生命的最后一幕—— 15:28,朱柱正准备去银行取款,突然发现有人跳水;15:30 朱柱边跑边打手机朱柱一把将手机塞给王成山后,来不及脱另一只鞋子跳水救人;110报警; 15:35朱柱入水后腿部抽筋被湖水吞没。钱回来。与此同时,直到晚上就在江苏省洪泗县双钩镇朱柱的家里,中午刚刚接到儿子电话的朱柱父母6点,落水后的英雄仍然没有影踪。,此刻正在期待憨厚老实的儿子寄 们家也天天下雨,房子也漏了,田里的庄稼也淹了,我们也不能干活,也没有钱用了。他说没有钱用我寄点回 朱柱的父亲清楚地记得儿子在电话中的问候,‚他打电话就说我爸,这里天天下雨,我们家下雨不?我讲我去给你啊……‛ 小就瘦弱老实的朱柱初中毕业后就不在读书,开始担起了家里生活的重担,他坚信靠自己的双手能够让家里过 1980出生的朱柱是家里唯一的儿子,由于多年来家庭一直非常贫困。父亲在一次劳动中腿部发生意外,从 上好日子,几年前他到南京市开始打工生涯。妹对哥哥一直很敬重,而此时一家人却尚未知晓朱柱,这个可爱的儿子,有责任心的哥哥已经生死未明。‚我哥从小到大都不像别的男孩子讲话那么大声,像女孩子说话一样温柔,不是很冲的那种人。‛朱柱的妹 他留下了最后的声音 入了寻找这位可敬打工青年的队伍 四个小时过去了,当打工青年朱柱舍身救人的消息传出后,百米见方的湖畔上,此刻已经上百人自发地加 的身体浮出了水面,他的脚上只穿着一只破损的解放鞋。六个小时过去了,晚上九点中,打捞队最终在桥下水情复杂的桥洞里,发现了年轻的朱柱。朱柱并不高大 ,大家期待着英勇的英雄能够出现。失声。悲恸的老人家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令人心碎的事实。第二天,朱柱父母接到儿子牺牲的消息。江苏省宿迁市洪泗县双钩镇朱柱的家里,他的父母和乡亲们痛苦 肺地呼唤着‚我的儿啊‛…… 朱柱年迈的父亲不住地念叨着: ‚指望不到了,到哪指望呢,孩子没有了……‛朱柱的母亲则一句句撕心裂面对生命垂危的女孩 老两口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平日里说话柔弱的孩子却用最快最急切最生动的声音紧急报警,这个瘦弱的儿子多年没有下水的外来务工农民朱为福闻讯赶来,几经艰难将轻生的女孩救起。,朱柱还没来得及脱掉另一只鞋子就勇敢地跳入水中……在不会游泳的王成山大声呼救下,三个互不相识的民工上演了一幕感人的生命救援。经警方查实,‚在什么位臵,就在金芭蕾,金碧装饰城,金碧装饰城?来不及了,我马上去救人了110报警台接到的第一个报警电话为朱柱打来的,这是朱柱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 电话录音:来不及了,我马上去救人了……‛ 名普通的打工者——英雄朱柱。他的骨灰将被送回家乡,因为人们都希望,年轻的朱柱可以魂归故里,永远守 一位老警察告诉记者,从警7月13日,在南京市江宁宾仪馆,一场特殊追悼会在这里举行。江苏省社会各界人士送别这个在城市中一20多年来,这样的一种报警,这样的一种震撼的声音,自己从来没遇过。候在他的爸爸妈妈身旁。资。几天后,英雄的身影在银行被发现,那是朱柱留给世界最后的画面—— 7月8日他为家里存好上个月的工 碧装饰城? ‚(在哪边?)来不及了,我马上去救人了……‛这是朱柱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在那个苏果超市,苏果超市社区店旁边有条河。(在什么位臵?)就在金芭蕾,金碧装饰城,(金6

第三篇:感动中国2013颁奖晚会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3颁奖晚会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2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人物。下面请跟我们一起走进爱与感动的海洋—— “感动中国”人物 拨动心灵深处的弦。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在2012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节目录制现场,无论是观众,还是主持人、受访者,似乎都被一种无声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不经意间热泪盈眶。

2012的“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静下心来听一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

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颁奖词】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事迹】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 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 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何玥: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人物介绍: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去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之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在听说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在旁人眼里,何玥一直是个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孩子。家里满满一面墙贴着“三好学生” 之类的荣誉奖状。2008年汶川地震时,她曾让父母捐出一个月的工资。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却要把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陈家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

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

有人说他这样做太辛苦了,他却认个死理:“别总觉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实他们讲究的就是实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怎么指望大伙儿相信你?我们当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么指望让老百姓相信你描绘的蓝图?”陈家顺爱给自己找麻烦,很多农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机号,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

“我们再辛苦,终究背后是有组织依靠的,而农民工呢?他们漂泊异乡,无依无靠,那是真的辛苦!”随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多,现在陈家顺“卧底”越来越难了,但他说,只要心里装着农民工朋友,即便换个方式,也可以为他们做事。

高淑珍:守护“炕头课堂”14载

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颁奖词】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

“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 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旧面包 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颠坏了,就一直抱怀里。再后来,为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为多挣几个钱,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日用品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时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她说,“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颁奖词】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事迹】张丽莉,女,28岁。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李文波:南沙守礁97个月

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颁奖词】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事迹】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 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 北方失声痛哭。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高秉涵: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

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事迹】人物介绍: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初登央视演播厅,74岁的高秉涵颤颤巍巍。他说,腿脚还挺利落,只是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弯曲的布景桥,高秉涵却把这看作黄河、长江,是任何一切能勾连起他对故乡强烈思念的图景。

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湾,镌刻在高秉涵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地名:山东菏泽。他出生在菏泽,在那儿度过了年少时光,菏泽才是他的家乡。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对他这样一个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高秉涵不愿去回忆离开母亲、离开老家村庄的清晨,可那个清晨总会从记忆中清晰地跳出来。1948年,山东菏泽处于国共两党“拉锯区”,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他,“因为你父亲是国民党”。

在儿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辈子都在小学教书的母亲几乎没经历过团圆:两个女儿在抗战初期外出求学没了音信,而后丈夫死了,又决定让儿子离开。少年高秉涵用了6个月,穿越6个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挤上了 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对所有从各个港口逃至台湾的人来说,回家是最迫切的梦想,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与亲人团聚。1963年,高秉涵从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金门逃兵”是他审理的第一个案子。那个“金门逃兵”的 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在一次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强拉入伍到了台湾。碰上天气晴朗时,隔着并不宽阔的海峡,一眼就能看到家 乡,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渔夫本领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个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海水冲涩了眼睛,他尚未看清 便举手大喊:“我是从小金门逃来的,没带武器!”可没想到,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星期后,这个因“回家”获罪的“金门逃兵”被处以极刑。高秉涵哭得难以自已,他对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大陆与台湾尚无法通信,他委托美国的同学帮忙寄出第一封家书。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写了“山东菏泽市西北35里地处高庄”,收信人是母亲“宋书玉”。不长的信中,他写道:“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地活下去,就是为有朝一日能再见到我娘一面,绝不会像两个姐姐一样,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就生死不明„„娘,我会活着回来!”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峡这头,杳无音信的两个姐姐实际上去了延安,当上了共产党干部,在他踏上逃难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迈的母亲找回了女儿们,却失去了儿子的音讯。等待终于耗尽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的一年前,宋书玉逝世于吉林辽源„„

如今,两岸已经开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艰辛。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台湾的同乡,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

周月华、艾起:“爬”遍青山送医上门

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颁奖词】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事迹】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罗阳:用生命托举歼-1

5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颁奖词】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事迹】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在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2012年1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 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留给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直至人生最后一刻。

湄公河“10·5惨案”专案组:抓获糯康(特别致敬奖)

刘跃进,男,53岁。现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案”专案组组长。

2011年10月,东南亚缅泰边境的“糯康集团”制造“湄公河105惨案”,杀害13名中国船员,震惊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带领专案组成员,深入案发地,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将策划实施“105”的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糯康抓获。

湄公河“105案”密谋策划于境外、组织实施于境外、犯罪后又逃匿藏身于境外,中国公安机关的侦查、调查、取证、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开展,犯罪首领糯康与地方势力关系良好。这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极大难度。

糯康的大本营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缅甸一侧,他和他手下骨干分子多数时间待在缅甸。被警方追捕后,糯康逃走杳无音讯。今年2到4月间,专案组的调查进入了低潮,东南亚各国警方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跃进带领干警不断搜集新线索,并据此调整策略。为了把糯康挤到老挝,刘跃进积极和缅甸的军方警方加强联系,督促他们加强对糯康的清剿。终于,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糯康在老挝被抓获。

2012年9月20日,“105案”开庭审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处死刑。

湄公河“105”案成功侦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属,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彰显了我国政府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心和能力,也树立了国际警务和司法合作的典范,有力打击了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第四篇:2011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及颁奖词

2011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及颁奖词(中央电视台)

钱伟长: 赤子

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孙水林和孙东林: 信义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才哇:铁汉

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郭明义:传人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舟曲泥石流中的中队长 王伟: 砥柱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草原上的医生 王万青:仁者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王茂华,谭良才:炽爱

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南京军区,何祥美:神兵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最美丽的洗脚妹 刘丽:姐姐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孙炎明:活着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感动中国特别奖:

海地地震罹难的维和人员: 八位维和英烈

感动中国特别奖:

K165次列车全体乘务人员: K165列车乘务组

感动中国特别奖: 中国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

第五篇: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

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

1.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 奖 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人物介绍】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其重要贡献有: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

2、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

【获奖名片】信义

【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人物介绍】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3、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

【获奖名片】铁汉

【颁奖词】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人物介绍】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2010年4月14摇地动中懵了,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才哇,你们家的房屋全塌了,人被压了,你快去看看吧!“一名村干部带来的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然而,才哇继续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4、”雷锋传人“——郭明义

【获奖名片】传人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人物介绍】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5、舟曲之子——王伟

【获奖名片】砥柱

【颁奖词】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人物介绍】王伟,27岁,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不敢一个人住在家的妻子当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伟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雨情,准备应对突发事件。集合哨响起,73名武警战士带上雨披和应急灯开始清点人数。集合完毕不久,营房开始晃动......11时48分,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天像裂开了口子,雨水砸在王伟脸上,周围一片漆黑,即使打开应急灯,能见度也不足5米。扶着倒塌的碎石,凭借着记忆与呼救声,王伟与救援队战士搜寻着生还者。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

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救灾的那几天,王伟总会习惯性地掏电话、看妻子的未接来电。”不知道她最后会说什么……“王伟拭去眼泪又说:”我现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个人,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6、草原曼巴——王万青

【获奖名片】仁者

【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人物介绍】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王万青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3400余人),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在任阿万仓乡卫生院院长的10年中,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为开展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后,他开展的许多手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的空白。

王万青高度重视高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此,他和藏族妻子凯嫪一起起早贪黑,逐一给当地牧民实施预防接种。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1981年他一人独立完成了全乡布病普查任务,因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为了开展计划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1985年阿万仓乡“四苗”接种率达到85%,成为当时玛曲县至甘南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

现在他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如今虽然退休了,但他仍然坚持经常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并经常在家里给上门的藏族群众治病送药,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曼巴(好医生)”。他的这种扎根玛曲高原,情系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玛曲草原从80年代开始到今天被传为佳话。

7、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

【获奖名片】 炽爱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人物介绍】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

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目的生命之光。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8、三栖尖兵——何祥美

【获奖名片】神兵

【颁奖词】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人物介绍】何祥美,男,汉族,29岁。江西崇义人,现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1999年12月入伍时,何祥美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当兵第6年,南京军区抽调了一批训练尖子组成狙击手集训班,何祥美幸运入选。从此,开始了一个传奇的军旅生涯。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何祥美已经让自己成为一名具备“三栖”作战能力的全能战士。三栖尖兵的美誉是艰苦的训练换来的。刚进入狙击班,他就立志要成为狙击手中的王者,强迫自己去忍受炼狱一样的生活。训练中,何祥美总是第一个端枪,最后一个放枪。狙击手不仅要懂得如何射击,还深入学习和掌握射击原理。凭着一股韧劲,他啃下《射击学》、《终极狙击手》等专业书籍;常年阅读《轻兵器》、《兵器知识》等杂志;整理笔记3万余字,绘制各种图表60多张,记录各种数据850组,打下扎实的射击理论基础。

狙击手因射程远,对射击环境格外敏感,稍有变化便要调整瞄准点,俗称“修风”。这也是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境界的必经之路。为迈过这道坎,何祥美把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千个射击参数,牢牢“烙”在脑海里,在实践中用心体味揣摩。如今,射程随你定、目标可大小,何祥美抬头一瞟,几秒钟内便能判定风向、风速,目测距离和高低角,得出正确的修正值。其结果多次与测量仪比对,误差接近于零。

种轻武器射击,在200米距离上指哪打哪,发发命中要害;手枪速射,从拔枪、上膛到击发,仅需0.58秒……过硬的本领使他被战友们封为“枪王”。关键时刻“枪王”显神威每逢重大活动,部队都要抽调最厉害的狙击手参与安保。这种任务,每次都落不下何祥美。

2006年以来,先后参加20多次汇报演示,被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会议等指定为安保人员、1号狙击手。2007年11月,给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汇报演示时,一发准确命中目标靶心,受到徐副主席的表扬和肯定,并单独接见和合影。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三等功2次。

当一名神枪手的目标实现后,何祥美又有了新的目标——成为“空中猎鹰”。他广泛涉猎和钻研相关知识,不舍昼夜。4个月的训练时间,何祥美成功处置10多次险情。凭借过硬的素质和技术,何祥美试飞某飞行器成功并当上教员。喜欢挑战的何祥美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目标——潜水。潜海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课目,稍有不慎,水压便会对人产生致命伤害。考核时,何祥美第一个跳入冰冷的海水。他1米1米慢慢地下潜,每下潜2米都会进行一段时间抗压。等他上岸时才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完成了10米海底下潜的训练任务。

习,所有的节假日都有效利用起来,经过3年艰苦努力,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拿到大专文凭。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

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9、最美洗脚妹——刘丽

【获奖名片】姐姐

【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人物介绍】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

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10、警界保尔——孙炎明

【获奖名片】活着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人物介绍】

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摘自孙炎明语录6年前,他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动过三次大手术……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事迹传开后,在各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他,就是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东阳看守所民警孙炎明。

孙炎明说:我正因为有这份工作,感到快乐,生命才延续到现在。我不要组织照顾,所里有什么难事尽管分配,千万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 每天下班前孙炎明总会挨个巡查监室。看到自己负责的监室安全正常、秩序良好,孙炎明才会放心地下班。“不要他们记住我,只要他们好好做人”

正在复旦大学读博士的女儿谈到爸爸时,说:有理想,我爸爸做到了!他总说他很幸福,因为警察这份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就是要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承诺、精神和义务,让生命在奉献中得到升华。爸爸现在做的就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奉献自我、不留遗憾。”

11.特别奖3个:

1.海地中国维和人员

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共造成近20万人丧生,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驻地就在太子港。海地时间1月12日下午13时40分左右,朱晓平一行降落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他们一刻也没有休息,随即赶去中国维和警察营地,看望维和队员。然后,又赶赴联海楼与联合国官员商谈。16时53分,灾难降临。”维和英雄,浩气长存“。2010年1月19日,公安部政治部正式批准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警察为烈士。1月20日上午9时,公安部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为8位遇难维和人员举行共和国公安维和英烈遗体告别仪式。

2.K165次列车乘务组英雄列车

2010年8月19日15时15分,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宝成线德阳至广汉间,洪水致使石亭江大桥5、6号桥墩倒塌,7号桥墩倾斜,造成列车机后5-17位车辆脱线,1318名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危急时刻,K165次列车司机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列车停稳;K165次列车乘务组临危不乱,迅速组织旅客有序撤离,在15分钟内把所有旅客安全转移,随后列车15、16号车厢坠入江中。此次事故中,旅客和铁路职工无一人伤亡,创造了抢险救援的奇迹。

铁道部授予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K16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抗洪抢险勇救旅客英雄列车"荣誉称号,给予记大功一次,同时授予火车头奖杯。

3.中国志愿者

世博会,亚运会都有你们忙碌的身影

下载2006年度中国骄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6年度中国骄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颁奖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动中国2015年颁奖晚会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与事迹

    感动中国2015年颁奖晚会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与事迹 一、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

    感动中国2015年颁奖晚会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与事迹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与事迹 一、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

    学院年度颁奖晚会颁奖词

    学院年度颁奖晚会颁奖词阳光先锋奖阳光给世界洒满辉煌,面向南,他们一身光芒。花朵用整个春天的美丽簇拥绽放,一起见证灿烂;他们站在梦想的彼岸,瞭望世界繁华一片。他们以班级的名......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孝更绝伦足可矜。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

    201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读后感

    篇一: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 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有10个人,第一位是隐姓埋名30多年......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颁奖时间:2011.2.14)

    ㈠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结果今天揭晓。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是:科学泰斗钱伟长,“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2015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2015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感动中国,感动着每个人的灵魂;感动中国,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感动中国,陶冶每个人的情操。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 评价语录

    1 卓琳: 颁奖辞: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