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记者型主持人的双重角色解读
以柴静为例浅析记者型主持人的双重角色
姓
名:陈俊宇
学号:20100102005
系
别:中文系
专业:文秘教育
指导教师:王山青
职称:助教
摘 要:记者型主持人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方面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新闻传播理论不断发展,记者型主持人应运而生。记者型主持人天生具有双重角色,即主持人、记者。主持人行为主要是串联节目、配音解说等,记者行为主要是采集和调查新闻。双重角色实际上是记者型主持人的工作中的两部分。
关键词:记者型主持人;双重角色;柴静;新闻调查;电视
Abstract:Journalist anchorman is an outcome with the broadcast TV news programs developing to a certain degree.There are two reasons: First, Social economic is developing continuous;Second, News media theory is developing continuous, too.Journalist anchorman obtains dual role inherently: host and reporter.The function of the host is to connect the programs, dubbing and explain orally;while the reporter’s function is to collect and investigate the News.Dual role is actually the two parts of the Journalist anchorman’s work.Keywords:journalist anchorman;Dual role;Chai Jing News investigations;TV
前言
节目主持人从一出现就让广播电视充满了人际传播的特征,“主持人成为广播电视表达亲近性和实现交流感的一个载体””1,随着媒介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媒体面对的内外竞争,主持人的名字和形象甚至成为某一个电视频道或者广播频率的标志,他们以自己的面孔,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人魅力吸引受众,从而来提高媒体在媒介市场的份额。这当中记者型主持人就是其中的代表,柴静是记者型主持人中的佼佼者。
柴静服务的《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时长45 1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 359 页.分钟,每周一期,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新闻调查》时刻注重研究真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主持人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
本文以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中出现的记者型主持人为研究对象,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柴静为例。柴静代表现今众多记者型主持人的最高水平。
研究方法为收集柴静出镜主持的《新闻调查》节目视频、与柴静相关的电视节目和各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进行分析。通过逐一观看从而获得了解,得出一般规律。
一、记者型主持人初探
(一)什么是记者型主持人
“记者型主持人”这个词语由两部分组成,“记者型”是修饰词,“主持人”是中心词,再把“主持人”细分的话,有很多种类型的主持人,如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儿童节目主持人、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等等。要了解记者型主持人,就有必要对记者和主持人的概念进行界定,以确定其在传播中的角色。
甘惜分教授在《新闻学大辞典》中提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中以某一个人的身份在话筒前或摄像机前主持某个固定节目的播讲者,是一台节目的串联人,处于节目的主导地位,是某个节目制作群体的中心人物。其特征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具有创造性的临场发挥才能。节目主持人或是参与采编、制作全过程的节目的主要编辑或制作者,或是部分参与节目的编辑、制作。”2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确定主持人是节目的串联人和主导者,并且参与采编和制作。广播电视记者,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中专门从事外勤新闻采访报道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
记者型主持人是从工作内容和节目的呈现方式上来界定,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工作最终都会以节目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为例,在播出的节目中,主持人在节目中,柴静既需要在一线进行采访获取素材、出镜报道,也需要在电视节目中进行主持和配音等,还在前期就对节目进行策划构思等。这就要求主持人从节目的全局出发,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对具有新闻价值事件的呈现,包括采访、撰写稿件、主持、配音解说等。
(二)记者型主持人的产生背景与现状
明安香.谁在当主持人——看美国电视新闻节目“老生到家”[J].中国记者,2004年版,第80-82页.主持人在我国出现不过30年的时间,中国的广播电视主持人队伍不断在发展,记者型主持人也是在主持人队伍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他的发展和壮大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离不开。
一方面,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对于新闻的需求不仅仅是简单的消息类新闻栏目,中国人民大学的郑兴东教授在其著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中写道“在我国,受众一向作为大众传媒‘为人民服务’的对象而受到重视,因为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传媒的运作受计划经济的支配,因而作为大众传播消费者的受众的需求和愿望的满足,往往因缺乏市场这个中介的调节,而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传媒在市场经济的鼓励和促进下,不能不去改变原有的生存的生存方式和服务方式。”3新闻改革近几年都在进行,从一开始的《观察与思考》到《新闻调查》,从新闻栏目到专业性的新闻频道,中国的新闻改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进步。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电视深度报道的出现,才标志着电视新闻在理念上真正的成熟,伴随着电视深度报道类节目发展的是记者型主持人队伍,他们已经成为电视上的电视明星,在受众心中拥有牢固的地位。
一方面,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传播理论不断发展。收视听率调查技术的发展,听众不再是“乌合之众”,他们的选择变得有迹可循,于是针对他们的选择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发展,电视节目的形式和电视传播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业内人都知道的一句话是“内容为王”,这句话被许多传媒人奉为经典。多年从事电视语言研究的黄匡宇教授提出的“形式是金,内容为王”,我认为这句话也正切中了记者型主持人的中心特质,同样一个信息,同样一个报道,会因为形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一切都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电视传播理论不断发展,越来越回归到新闻传播的本质。
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记者型主持人的论著,仅限于论文与经验总结性的文章,例如明安香《谁在当主持人——看美国电视新闻节目“老生到家”》,当中介绍了记者型主持人在国外的发展情况,“‘记者型主持人’在美国、日本被称为‘报道员’,„„工作出了做现场报道,现场采访外,还要参与整个节目的前期采访、构思策划、和后期的剪辑,解说与录音合成。这实际上已超过一般记者的职责范围,而是一个主持人,一个面对一个完整、独立的(而不是由各个部门、3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各个板块组合的)节目主持人。”4
(三)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分析
“在社会学里,角色也是社会角色,是人们对群体或社会中拥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包括一整套与此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一个人可能拥有许多身份,而每一个身份都可能要涉及到扮演几种角色。”5从这个概念中,可以把角色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期待、身份、行为,也就是说记者型主持人有哪几个身份,记者型主持人有什么具体工作,人们(主要是受众)对记者型主持人的期待。
但是,值得指出和细分的是,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的角色集。
角色集的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强调个人的内部关系。记者型主持人这个角色也不是孤立的,柴静出现在新闻现场时多是以记者的身份,回到演播室则是播报片头导语和片尾评论的主持人,记者与主持人是记者型主持人这个角色集里的两个角色。
角色集的另一种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的角色关系。记者型主持人是主持人这个角色集中的一个角色,他与其他类型的节目主持人相互依存,没有其他类型的节目主持人就没有记者型主持人,因为当所有的主持人都是记者型主持人的时候,就不存在分类了,就没有依存关系了。所以,记者型主持人与其他类型节目主持人存在角色转换。
综上所述,具体到柴静身上,本文需要论述的是柴静是如何在记者与主持人之间进行角色转换。碍于本人学识有限,本文不讨论记者型主持人与其他类型节目主持人之间的角色转换,即柴静在《新闻调查》与其他节目中的角色转换。
二、记者型主持人的记者与主持人之间的双重角色
记者与主持人是柴静在《新闻调查》中最明显的一对角色转换,看电视的人都知道,主持人是出现在演播室的现场,记者是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我们不妨通过“场”这个字为切入点,来说说记者与主持人之间的双重角色,看柴静是 45 夏春阳.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特质[J].北京:当代电视,2004年版,第73-74页.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编写组编.广播电视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如何穿梭于记者与主持人两种角色之间。
电视传播是一种共时空传播,简单的说就是电视把你带到事情发生的“现场”,共同参与和见证事情的发生与发展,这里的现场包括新闻节目的新闻现场、综艺娱乐节目的演播现场等。在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现场中,受众期待来源于受众自己的生存需求,具体表现为期待通过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与调查获得新闻真相,这便是记者的角色期待。李普曼认为传播媒介营造出的是一种“拟态环境”,即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我们大可以把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作为李普曼“拟态环境”的注释。在每一个电视节目营造出的现场当中,受众希望有节目能按照受众所能理解的结构进行,同时电视是一种线性传播的媒介,这就需要有一个人进行引导和串联,才会让传播内容按照符合受众接受的顺序传播。如果说一期《新闻调查》是一个故事,记者是去发现故事,主持人按照符合受众接受的结构顺序串联好、讲好故事。也就是说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期待是通过记者型主持人的串联、调查引导观众了解真相。那么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行为呢?“《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角色行为,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调查’。‘调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那么套用这个概念,《新闻调查》主持人的行为可以概括成为是到新闻现场去获取信息并形成意见。”6在过去,主持人只是在直播间里进行节目串联的主持人,很少深入到新闻现场获取信息,他们在直播间里按照记者和编导的稿件进行二度创作。但是,在《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拥有两个角色,即记者与主持人,这两个角色又是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以下是对柴静的记者与主持人的双重角色行为的论述。(一)记者型主持人的主持人行为
如前文所诉,主持人是一个电视节目的串联人,处于节目的主导地位,主持人的播讲串联起整个电视节目。下面以2009年3月21日的《新闻调查·以求是之名》为例。
节目一开始,柴静在演播室内进行口播,引导节目。柴静是这样说的“四个月前,国内知名学府浙江大学处理了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一事。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随着贺海波的辞职而归于平静,反而由于大家的质疑,浙大的丢车保帅成为 6 张龙.论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行为——以CCTV《新闻调查》栏目主持人为例[J].北京:现代传播,2008年版,第69-71页.新的新闻焦点,因为有舆论认为贺海波的造假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课题组造假。其中,贺海波的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药学院院长李连达也可能介入其中,那么哪一种说法更客观可信呢,事件背后有怎样的思考,2月份我们介入调查。”这是一段柴静在演播室内口播的串联词,串联词简洁的表达了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现在怎么样了?这段串联词符合新闻导语的五要素,即5W+1H,并且这段串联词,简洁的表达了本期节目的调查背景,为什么要进行调查,引起本次调查的疑惑点,以及调查的切入点。这是一个符合新闻调查类节目主持人定位的串联词,因为是新闻类节目,必须符合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新闻深度调查类节目,串联词需要在一开始就揭示出值得去调查的疑点,为什么去调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记者型主持人的语体基本是以新闻语体为主。
结尾的串联词,柴静是这样说的“浙江大学的前身叫求是书院,求是这两个字,在当时的解释是务求实学、存是去非、不谋其利、不计其功。这样的校风一直延续下来,到抗战期间的时候,浙大被迫西迁。就在烽火连天的1938年,当时的浙大校长竺可桢先生提出,要把求是这两字作为校训,他说,是就是真理,求是就是探求真理。而探求真理,科学家必须有的态度是不盲从、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70年过去了,时代、大学和科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术需要创新和发展,但是一个国家,要想得到真正的学术繁荣,必须来自于就是这两个字所蕴藏的尊崇真理,不计功利的科学态度。”这是一个没有下结论的结尾,因为所有的结论都蕴藏在调查过程当中了。新闻调查类节目的评论新闻事实的功能是通过调查新闻真相的过程所实现的,在受众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评论。但如果不下一个结论,整个节目就不完整了,也不符合普通的叙事规律;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这个故事一定需要一个结局,才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和接受习惯,但如果只是就事论事,便不具有代表性,也不是《新闻调查》标榜的探寻时代的真问题了。因此,柴静的串联词将视野放大、抬高,从浙大校训“求是”两个字的由来和大建立的时代背景说起,无非是想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发展、科学怎么进步、学术怎么发展,都需要脚踏实地,不要走了太远了就忘记了当初是为什么出发的。这种结尾的方式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尾,给人的思考空间更大。
除了在演播室中,柴静需要担负起主持人的职责外,还需要担负起解说的工作。通常解说工作分为两种,即配音解说和出镜解说。在新闻现场的外景地,柴静也需要担负起主持人的外景解说工作。例如在2009年2月28日的《新闻调查·拷问食品安全》中,柴静既配音解说,又出现在一家食用化工品商店,进行解说。柴静的外景解说词的内容是“现在很多人对于在食品当中,添加任何化学物质都觉得很恐慌。其实,这里面是有一个误解的,因为正常的食品添加剂,也是为了人类的健康服务的。比如说,像这种防腐剂,要是没有它的话,食物就腐坏了,这种抗氧化剂,咱们就连油炸的方便面、饼干都吃不着,我们吃的口香糖,其实百分之百都是由添加剂构成的。现在国家允许使用而且制定了标准的添加剂有两百多种,而现在大部分出问题的食品都是这个名单之外,违禁添加的各种化学品,目的很简单,要制造更好的食品的卖相,掩盖低劣的质量或者干脆伪造食品。”前面说到,在每一个电视节目营造出的“场”当中,受众希望有节目能按照受众所能理解的结构进行,电视传播又是线性传播,受时间限制,这就需要有一个人进行引导和串联。除了开场和结尾之外,在新闻节目进行中,需要主持人进行串联,这样在结构上才是完整的。
(二)记者型主持人的记者行为
以上是以记者型主持人的主持人行为的分析,下面来对记者型主持人的记者行为进行分析。记者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新闻发现、采集的行为,记者型主持人的记者行为还有调查的行为,记者行为也是记者型主持人区别于其他类型主持人的主要特征。
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视功能,柴静所在的团队“拍摄的选题74%涉及曝光社会问题和关注社会的边缘人群,在这些节目里镜头中的柴静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申诉,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因此,有人送她一个新闻女侠的称呼。”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新闻记者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去发现社会中问题。2006年12月19日举行的中国魅力50人颁奖为柴静的颁奖致辞是“她认为转型期的记者,可以成为一个敢于捍卫自己的立场,面对尖锐社会问题的人。”
柴静自己认为“记者是一种生存方式,你不是在聚光灯亮起来的时候,你才是一个记者,它每一时刻都在发生,在你吃饭的时候,跟人交往的时候,恋爱的时候,痛苦的时候,你应该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清楚地活着。”这是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我国新闻界公认的新闻的定义是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进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小到原子裂变,大到国际风云变化,新闻工作者是瞭望者,观测整个社会,再发挥“把关人”的作用,将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柴静自己认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你需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表达方式,电视新闻节目最终的受者还是人,也要求记者型主持人符合赞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我国的新闻媒体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他必须符合人民的喜怒哀乐,符合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工作要求。
在这里,我着重提出在电视传播中,记者型主持人(其实包括所有的主持人)在传播技巧上,需要大力开发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传播技巧。因为电视频道是一种稀有资源,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追求效果最大化,所以在传播技巧上需要进行提高,而许多记者型主持人、出镜记者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上功力是不够的。柴静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方面就突出了自己的采访技巧和作为一个记者的人文关怀。
以柴静的一期节目《流浪少年》为例。柴静在采访小波养母郭爱凡时,从细节入手,采用剥茧抽丝的采访方式,提问紧凑,问题设置一环紧扣一环,给观众心灵以极大地震撼。
柴静: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吗?7 郭爱凡(小波养母):不知道。柴静:他跟家里没联系啊?
郭爱凡:不知道。他没回来咱也不知道。柴静:他当初为什么离家出走你知道吗? 郭爱凡:不知道。
柴静:你不担心他这样出去了,遇到了什么事儿,或者犯什么事儿? 郭爱凡:可担心。你担心不上他。
柴静:这么多年你觉得,你了解这个小孩吗? 郭爱凡:那咱不了解。
柴静:那你觉得这孩子心里头,对你这个养母是什么感情? 7 柴静.《看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第356页.郭爱凡:那咱说不来。柴静:你觉得他跟你有感情吗?
郭爱凡:咱琢磨着跟人家实心实意那个,那人家跟咱们没那个心,那咱说不来。
柴静:家里有孩子的照片吗? 郭爱凡:没有他的照片。柴静:有他以前用的东西吗?
郭爱凡:没。
柴静:你知道他今年多大吗? 郭爱凡:他今年,今年十三四了。柴静:他过了年就是十六了。
郭爱凡:十六了啊?谁知道,成天我想着他还是十三四岁呢。
这段采访堪称是柴静将采访技巧的典范,这段对话在有声语言和画面语言上充满了节奏感,很符合新闻学原理中的“用事实说话”。整个对话当中,柴静没有下任何结论,看似平常的提问,完全生活化,但通过提问,后母连自己孩子年龄都不知道的事实,让人觉得心寒,家庭的冷漠昭然若揭,小波犯罪的缘由也就不言自明了。通过这段提问,也揭示了离异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观,这个社会性问题。
再以《注射隆胸》中,柴静对注射隆胸手术的受害者小草的一段采访为例,柴静充分利用了副语言,表现了柴静的人性化采访技巧和人文关怀。在经历过多年的病痛折磨、新闻媒体的报道之后产生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对于采访,小草总是抱有一种敌意的心态,当说到胸部的硬块四处移动时,柴静提出是否可以用手感知一下,在感知的过程中,柴静的脸上表现出的是同情和惊愕,正是这一系列的小动作融化了小草内心的坚冰。
以下是柴静和小草在《注射隆胸》中的一段对话 柴静:你当时有没有想到可能注射的东西有关系的? 小草:我知道一定是有关系的。柴静:你怎么能做这个判断?
小草:不像正常的胸那样,里面是一块一块的。柴静:一块一块的? 小草:对,有硬块。柴静:多吗?
小草:多,特别多,而且它会流动会跑的,我当时明明是让他给我注射的胸部,(可是)我的胸大肌里面,包括我这样的地方还有这里全都有了。
柴静:你是说腋下?还有胸肌这个部位? 小草:对,全都有了!柴静:有吗? 小草:有!
柴静:你介意我摸一下吗? 小草:不介意。(柴静用手感知)
柴静:怎么会这么硬呢?一块一块像小石头一样,在下面都是,起码每块都有这么大。
在以上的对话过程中,柴静用女性特有的细致和温柔,让被访者感受到巨大的认同感,柴静也不再是单纯的采访者,她更像是一个听众,一个朋友,使整个谈话都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在我的人生里,当我有机会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远离家乡,我选择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节目和自己的爱情。我以为这就是自由。可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过轻松,就像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人,永远离不开方寸之地。”8可能正是因为柴静的这些经历,让她拥有了特有的魅力,特有的感性。
电视传播是结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特点就是有丰富的副语言,这使得人际传播自然、富有人性。大众传播需要主持人能够传播受众需要的信息,以此来对新闻事件进行理解分析,而人际传播需要主持人具有“人情味”和人际交往中的“真诚”。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9人际传播中的副语言是让记者型主持人“有趣”的一种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记者型主持人的记者与主持人角色转换是一对最基本的角色转 89 柴静.《用我一辈子去忘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威廉.E.布隆代尔著,徐扬译.《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换,他体现出的是《新闻调查》节目策划人对记者和主持人的深刻理解,与记者型主持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记者型主持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期望
电视是信息时代最为重要的媒体之一,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起步较晚,虽经近几十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尤其是记者性时政栏目主持人,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其职业素养较为缺乏,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记者、主持人两者合一人才缺少,难以适应广电传媒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部分文字记者转型的主持人,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地方口音浊重,镜头掌控能力弱,不良的言语表述使新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有部分主持人虽口播能力较强,面对镜头表现自如得体,但由于其人文素养不够,又远离“新闻现场”,局限于演播室、镜头前,故对新闻事件及事件背后的东西不甚了解,认知肤浅,在报道、评论时,始终缺乏表现力,显得机械刻板。主持人素质、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给电视节目造成很大的影响,主持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也因此而日渐突出。电视节目主持人从诞生到现在,其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是有无数人在不知疲倦的探索、付出,才促使其成为今天的电视或任何一个传播媒体中必不可少的职位和表述方式。至于对其表现方式的创新研究,更是没有停止过。
随着中国电视理念和制作手段等方面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电视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主持人的风格也日趋多样。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集记者、主持人角色与一身,采编播合一的记者型主持人顺应时势的呼唤而产生发展,他们拉近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适应了电视节目制作深度化和多样化的需要,树立自身形象,越来越受到观众的认可和青睐。
记者型主持人的普及作为一种新的传媒现象必然有其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指导之下必然有更大的作为。
“我愿有信仰,凭借狂热的祁祷与纯洁的献身精神得到依托。这样在人世中我不必毫无依恃。在最哀恸时可以匍匐于神足下,可以将我与最爱的人们的幸福托付给宗教,我们将得到庇护。”10这是柴静自己所著的第二本书里的几句话。在未来,人们对电视频道、节目的选择越来越多,媒体从业人员之间的竞争也会更 10 柴静.《用我一辈子去忘记》[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加激烈,能够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并长久保持自己的工作青春,是所有主持人共同的希望,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要认清发展的方向,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发展。在新时期,生机勃勃的记者型主持人的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在新世纪,迅猛发展的记者型主持人将大放异彩!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浅谈教师的记者角色
浅谈教师的记者角色 记者 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这时,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例如:关于“手”的话题,老师可以从“手”的形态、作用等角度采访学生。有关“门”的话题,老师可从实在的门、虚拟的“门”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树”的话题,老师采访学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记者角色的扮演还可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中。
第三篇:浅析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接地气 有思想 能担当
——浅析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的职业素养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带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观众对信息媒体的要求日益提高,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也是日趋丰富,单纯的新闻主持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富有魅力的主持语言和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记者思维,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本文从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的特征入手,就生存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接地气提高业务素质、有思想深化新闻信息、能担当加强作风建设传播正能量这三个方面对提高记者型主持人的职业素养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
近年来,“全媒体”作为一个关键词被传媒学界、业界的人士频繁提及。“全媒体”带来的不仅是媒介形态的变化,还有受众群体分化、信息接收习惯和传播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新闻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传统的主持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记者型主持人,因为主持人的身份,能够高度融入新闻意识;同时又是记者,所以拥有良好采访评论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这些特性恰恰满足了现阶段人们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
一、记者型主持人概述
我们结合各学者的论述,认定: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具备“主持人”和“记者”的双重身份,参与栏目策划、制作、播出全过程,是高度融入新闻意识、拥有良好采访评论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的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型主持人由于参与新闻报道全过程,且与新闻现场零距离接触,因此在进行主持的时候有着一般主持人没有的优势。由于进行了实地采访,参与性较高,因此更具有发言权;作为记者与主持人的双重身份,有助于主持人更有见地的客观评述。最后,记者型主持人的新闻主持风格更具个性风格,既体现了节目的真实性,也更容易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和青睐。
二、全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生存现状分析
在各种媒体交相辉映的今天,信息的膨胀和知识的膨胀令人目不暇接,在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的时候,对于传媒行业却是更严峻的挑战,新闻工作者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1、观众需求不断升级
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高科技信息工具的发展,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消费需求与消费理念也随之发生巨变,传媒的“大众时代”正向“分众时代”过渡。在“全媒体时代”,有着海量资源可供人们选择,再加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闻类节目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越来越挑剔。
2、记者型主持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起步较晚,虽然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尤其是记者型新闻主持人,不仅数量少,而且其职业素养较为缺乏。一是记者、主持人两者合一人才缺少,难以适应广电传媒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部分文字记者转型的主持人,口头表达能力欠佳,不良的言语表述使新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有部分主持人虽口播能力较强,面对镜头表现自如,但由于其人文素养不够,又远离“新闻现场”,局限于演播室、镜头前,在报道、评论时,始终缺乏表现力,显得机械、死板。
3、记者型主持人理想信念有待加强
对于广播、电视、报业等传统媒体来说,消息和言论是媒体上最有价值、最不可或缺的新闻产品。仅仅从理论层面来考量,媒体上的消息应该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报道;而言论,则是反映具有各种偏见或利益集团的人,对新闻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评说。事实上,记者型主持人在参与新闻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其主观色彩,总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渗透到节目中去,稍有不慎,将导致新闻严重失实甚至假新闻的出现,往往给当事人带来挥之不去的伤害,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隐患。
三、对策建议
记者型主持人在全媒体时代,要不断加强学习和自身修养,适应我国当前经济改革发展的新闻宣传需要,接地气、有思想、能担当,发挥模范表率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建设美好幸福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凝神聚气,做让党委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社会观察者和解读者。
1、接地气,在新闻一线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对于记者型主持人而言,“接地气”是自我成长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寻求一种真正的心灵沟通,平和而深刻地探讨社会问题,反映人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新闻调查》之《到诉求中心去》,郝俊英采访安图县农民杨管礼的土地纠纷时,她盘腿坐在农家炕上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拉近了记者型主持人与百姓的关系,她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和朴实自然的语言,流露出的不是作秀而是心中有百姓的情怀,并且通过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加深了与观众在思想感情上的沟通交流。其次,要在新闻创作一线锤炼深厚的语言和文字功力,运用关注社会、关注新闻事件的记者视角采写出具有记者思维且融入主持人思想感情的高质量文稿。为自己的节目撰稿,不仅有利于新闻事件的传播,还可以更全面地参与节目整体流程,更好地把握节目的节奏,培养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增强节目的魅力,赢得观众的青睐。最后,记者型主持人要尊重人性,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在新闻中,主体都是人的事情。对主持人而言,他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新闻事件进行主持报道时,要客观公正,通过现象深挖本质,以平等视角去观察,尊重人格,践行以人为本。
2、有思想,通过学习不断深化新闻信息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需要不断地锻炼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比如在新闻调查类节目里,逻辑思维有助于在复杂的新闻事件中进行快速判断分析,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思辨能力能让记者在调查采访中更容易体现调查节目的权威和深度,同时避免调查节目的浅表和浮夸。在采访过程中能够获得深度信息,在采访时能做到提问到位、表达准确以及点评有力。其次,要树立平衡的意识和平等的态度。在调查节目中,心理保持公正,形式实现均衡。调查的过程是了解的过程,因此不能带着自己的喜好进行尖刻过分的提问,通过平等的态度让被采访者充分自由地表达,从而获得更为公正的信息。例如《新闻调查》中有一期《一只猫的非常死亡》,柴静采访“虐猫事件”主人公时,面对主人公情绪的波澜起伏,不是直接生硬地就进入采访,为了缓解主人公情绪,她们相处了一天一夜,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平等友善地关怀,给被采访者一种没有攻击性的感觉,这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主人公终于可以敞开心扉与主持人进行交流。再次,要有审慎严谨的探究能力。新闻调查类节目的核心是要通过记者一系列的调查来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一个人探究到的事实真相的多少,取决于他对世界的认知;他对世界的认知有多深,他在节目中的表现就有多精彩。因此,记者型主持人在新闻调查的路上,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
而不断提高探究真相的能力。
3、能担当,加强作风建设传播正能量
“担当”,在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作为记者型主持人,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在采访报道或是一线主持播报工作中,增强工作主动性,牢牢把握话语权,始终牢记以正面宣传为主,通过全媒体的共同努力凝聚起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二是要有社会忧患意识。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细微的洞察能力,而且要把对人的关注,延伸到那些被人们忽视的人,包括一些弱势群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入调查,去承担一份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对不断发展壮大的行进中的中国,面对每个国家可能都会遇到的个别尖锐热点问题,应该多考虑一下播报后对社会以及国家的影响,对于有可能损害社会利益或者是影响国家利益的,坚决不予报道,同时应该利用全媒体舆论的强大合力,主动及时帮助大家答疑释惑,使群众和干部面对大是大非和有关政治原则立场时,能够辨别真伪分清界限。最后,在提高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多宣传播报经济社会领域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的新生活,以道德模范和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不道听途说、不随波逐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凝聚大家实现中国梦的共识。
参考文献:
[1]苏凡博.《综合性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刍议》[J].文教资料.2011,3:36-37 [2] 童辉.《浅析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艺术实践与课程研究》 [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8:55.[3]张会会.《论高职高专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教学方法》[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66.[4]张妍妍.《关于新时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34.
第四篇:双重预防机制有关问题解读
双重预防机制有关问题解读
1、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答: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2、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什么?
答:通俗说,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3、双重预防机制如何在遏制重特大事故方面发挥作用?
答:双重预防机制着眼于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紧盯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常态化运行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工作基础。基于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机理,从重大危险源、人员暴露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按照问题导向,坚持重大风险重点管控;针对重特大事故的形成过程,按照目标导向,坚持重大隐患限期治理,有针对性地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4、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握哪几个原则?
一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二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三要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
四要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5、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识,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6、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7、完善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要重点做好哪几件事? 一要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
四要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完毕都处在监督管理下,使排查治理工作成为一个“闭合线路”。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
8、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一些企业还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不是还要另起炉灶再搞一套双重预防机制?
无论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还是企业建立的其他风险管理体系,其本质核心都是围绕风险的管理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也是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要求,但它强调的是方法论,没有设计一套形式化的文件,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本身就是控制风险、预防事故的有效管理方法,它们就是双重预防机制的一部分。双重预防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了风险管控这个核心;以目标为导向,强化了隐患排查治理。这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以往部署的工作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各地、各企业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辨识风险,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消除或减少隐患;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通过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
9、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是一回事吗?
安全风险来源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源或各种危险有害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而事故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或漏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安全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和可认知性,要强调固有风险,采取管控措施降低风险;事故隐患主要来源于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要强调过程管理,通过全面排查发现隐患,通过及时治理消除隐患。但两者也有关联,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
10、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是同一项工作吗?
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工作主体都要求全员参与,工作对象都要涵盖人、机、环、管各个方面,但风险辨识侧重于认知固有风险,而隐患排查侧重于各项措施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风险辨识要定期开展,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以及组织管理机构发生变化时要开展;而隐患排查则要求全时段、全天候开展,随时发现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11、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怎么分级?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在电子地图上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事故隐患划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
12、安全风险辨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要突出全员参与的原则,辨识要覆盖所有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全面剖析各生产系统,并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改进辨识工作。辨识时要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型。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要针对城市风险特性,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高度关注城市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重点依托网格化的城市管理系统,从点、线、面三条主线全面分析识别城市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13、当前我国城市安全风险有什么特征?
一是城市行业众多,构成了城市安全风险类型的复杂多样。城市作为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密集多样,生产系统及工艺流程日趋复杂,城市中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工商贸企业事故风险、建筑施工事故风险、火灾事故风险和交通运输事故风险等交织并存,呈现出城市风险类型的多样性、突发性、关联性、连锁性和耦合性等特点。
二是城市空间上的密集发展加大了事故灾难的后果严重程度。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充分提高产值,城市人口、企业和生命线工程等事故承灾体高度集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城市更加脆弱,事故灾难的链式效应增强,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大大增加,加大了事故应急救援的难度。
三是城市的快速发展诱发了事故灾难频发。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早期的一些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等因安全设施陈旧、防火设计标准较低,存在着较多的火灾事故隐患。一些旧工业区等场所的部分建筑布局不合理、新建居住区及商业区逐渐与高危企业毗邻,“城围石化”、“石化围城”现象严重,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安全生产矛盾正在集中显现,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14、安全风险评估可采用什么方法?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事故发生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大小和等级的过程。风险评估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定量的,如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QRA等;另一类为定性的,如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开展风险评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尽量将风险定量化,也可以选用几种评估方法对同一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互相补充、互为验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安全风险评估要紧紧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个“牛鼻子”,高度关注风险覆盖人群,将防范重大人员伤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分析评估。
15、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管控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一些企业往往将风险辨识评估任务直接分配到某个或几个部门,由部门的几名员工各自辨识本部门存在的风险,然后将风险辨识结果进行简单汇总形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没有体现全员参与,没有做到全覆盖。一些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过程中,选取的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流程、全区域。有的片面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就是预防和控制人身伤害事故,而对设备事故、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等其他事故类型的风险辨识评估不充分、不全面,甚至没有开展风险辨识评估。一些企业因风险辨识不深入,导致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没有针对性,工作职责得不到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难以发挥作用。
16、安全风险分布图有几类,怎么绘制? 至少应包括三类:
一类是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一类是作业(行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中的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和关键任务以及各地的不同行业(领域),由于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要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企业不同的作业(工序)或各地区不同的行业(领域)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突出工作重心。
还有一类是区域整体安全风险图,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综合分析下一级行政区域的整体风险等级,逐级绘制街镇、县区和城市等各层级的区域整体风险图,确定监管重点。
17、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建设要注意什么问题?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既产生又依赖大量安全生产数据,要克服纸面化可能带来的形式化和静态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安全风险清单和事故隐患清单电子化,建立并及时更新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要绘制安全风险分布电子图,并将重大风险监测监控数据接入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自动化分析和智能化预警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综合平台,尽量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融合,通过一体化管理避免信息孤岛,提升工作效率和运行效果。
18、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不多、技术力量不足,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有没有简便方法?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建立企业控制风险、防范事故的长效机制,方法没有复杂与简便之分,只有适用和不适用的差别。一些中小企业员工不多、技术力量不足,怎么办?企业要强化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优先的理念,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可以聘请专家开展首次风险辨识,并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简单实用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制度,通过岗位风险告知卡、隐患排查清单等简便措施,确保每一个员工能理解、会上手、有任务。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对本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制定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中小企业切忌走入花钱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制定一大堆文件后束之高阁的歧途,提倡用简单的制度、明确的职责管控本企业的高风险,排查并治理本企业的大隐患,有效防范伤亡事故发生。
19、双重预防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不是两个平行的体系,更不是互相割裂的“两张皮”,二者必须实现有机的融合。第二,要定期开展风险辨识,加强变更管理,定期更新安全风险清单、事故隐患清单和安全风险图,使之符合本单位实际,满足工作需要。第三,要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修订完善制度规定,保障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
第四,要从源头上管控高风险项目的准入,持续完善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和重大隐患治理方案,保障应急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行。
20、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一是组织推动者。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牵头组织,健全完善标准规范,细化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率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落实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监督者。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及有关行业领域工作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和组织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企业及有关行业领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三是宣传者。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宣传先进典型,推广成功做法,曝光隐患突出的地区和企业,为推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第五篇:村干部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探讨
政府和村民对村干部有不同的期盼,这表现在村民自治的各方面,如干部选举、对村务管理等。它实质上反映了国家与社会、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关系
村民自治在实施进程中之所以引发出截然不同的意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干部扮演的双重角色存在着矛盾,其深刻的宏观社会背景则是国家与社会、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冲突。为了避免笼统的价值评判,本
文试以湖北省杨村的两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加以说明和分析。
一、双重角色期待的内在冲突
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进行以下放权力为特点的改革。这一改革所包含的经济、政治意义主要在于: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作为经济主体,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实行村民自治,农民作为政治主体,有了选举村领导、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的自主权。
实行新的体制后,国家主要通过乡镇政府对农村社会进行行政管理,其内容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政策,办理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和本行政区域的行政工作,即通常所说的政务。
除了政务外,村内的公共事务主要通过由村民直接选举的村委会组织加以处理,村的领导人除了自主管理本村事务外,还要负责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村因此成为一个由若干农户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大家庭,村干部则是负责管理这个大家庭的“当家人”。
由于村干部将两种角色寓为一体,因此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身份上的冲突。这种冲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愈益突出。
二、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博弈
杨村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中部的一个普通村庄,它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发展方面,都能反映目前中国农村的状况,因此具有普遍意义。
1990年该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是原村党支部副书记。此人曾经在1987年前长期担任生产大队长,与村民有着广泛联系。票居前5名的还有一位由村民在9名正式候选人以外提名选举的人。此人为第6村民小组组长,能力强,有魄力,工作出色,群众威信高。而作为正式候选人的村支部书记和原村副主任,得票都较少。
投票结束后,由村委会选举领导小组确定新一届村委会成员。根据分工,得票较少的村党支部书记和得票最多的副书记都没有进入村委会。作为非正式候选人的第6村民小组组长也没有进入村委会。在其余7名正式候选人中根据得票多少取前5人,由其组成村委会。第1村民小组组长在这7人中得票最多而当选,原村委会副主任因得票少而落选。
杨村的这次选举过程也反映出村民群众和政府组织系统对村干部的不同期盼和意向,是两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
而镇党政干部对于村委会选举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突出特点是由镇下派干部和村党支部组成的选举领导小组主导着整个选举过程。
由镇下派干部指导村委会选举,反映了村民自治在起步之初必须依靠政府的指导,否则村委会的依法选举根本无法进行。
杨村的两次村委会选举,基本上都是按照有关法律规范运作。但是与1990年的选举相比,1996年选举的民主原则精神有所弱化,村民参与的热情不高。这与政府和村民对于村干部的期盼和村干部自身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
其一,政府对村干部产生的影响力加大,希望村干部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政府意志。
其二,村民对作为当家人的村干部的期盼愈来愈高。村民之所以对1996年的选举表现得较为冷漠,在相当程度上是不满村干部没能做好村民当家人的角色。在该村经济发展中,主要是依靠村民自身寻求致富的门路。干部多次说要富村、富组、富户,但都没有什么实际行动,村民对此深表不满,认为不更换干部便难以改变这一状况。所以,当村民拿到选票后发现正式候选人仍然是原来的村干部,便感到非常失望,因而失去投票的兴趣。
其三,村干部对代理人角色的认同程度较高,在贯彻落实政府任务方面很有办法。
(1)村干部在村庄治理过程中扮演着政府代理人和村民当家人的双重角色。双重角色从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也会产生冲突,甚至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
(2)政府和村民对村干部有不同的期盼,这表现在村民自治的各方面,如干部选举、对村务管理等。它实质上反映了国家与社会、行政权与自治权的关系。
(3)应该看到,村干部角色冲突的加剧是在政府任务不断加重的特定宏观背景下出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村民自治不切实际或已经失败。村民自治的发育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改善宏观环境,规范政府行为,调整政治体系,在“乡政村治”的总体框架下,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调适,从而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