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禁毒教育体会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小学禁毒教育体会
毒品的危害,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关乎家庭的幸福和存亡,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在现实中,吸毒已经成为一个触目惊心、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我校经过全体师生近百日的一系列活动,在学校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初步达到了这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禁毒的关键在于预防,在于唤醒民众。我校为落实上级关于“禁毒、防毒”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把禁毒教育纳入法制教育体系,成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我校切实按照文件的内容和工作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做到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紧紧围绕“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主题,积极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活动,在活动中落实毒品预防教育,使学校师生初步了解禁毒的基本常识,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营造了一个文明、净化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宣传,拓宽教育渠道,丰富宣传教育形式。
本学期,我校利用开学典礼、家长会、教师大会、国旗下讲话等集会,和黑板报、宣传栏、少先队红领巾广播站等途径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把禁毒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法制教育相结合,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相结合,做到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增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营造禁毒教育氛围。为了营造一种禁毒教育氛围,充分利用了各班的黑板报,学校的宣传橱窗,学校少先队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吸毒的危害性,使学生对毒品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起到了教育的效果。学校出黑板报(宣传橱窗)三期,使全体家长和师生员工人人知禁毒,人人参与禁毒。
2、认真抓好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从思品课中渗透禁毒教育内容。思品课是学生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根据教育工作的要求,结合学生年龄实际,在高年级思品课中,安排两课时,给学生进行禁毒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了解预防毒品,拒绝毒品的基本知识,树立 “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3、我校通过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结合研究性学习开设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们通过查阅、展示资料,了解学生吸毒现状,讨论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增强禁毒、拒毒意识。
三、精心组织活动,落实教育措施。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禁毒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了学校的毒品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确立“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能,自觉形成了禁毒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要做法是开展了“六个一”活动:
1、每班进行了一次禁毒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用活泼多样、充实的内容使学生全面认识了毒品的种植、制成、来源及危害,学会了预防毒品的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禁毒人民战争,自觉远离毒品。
2、上好一堂禁毒教育课。第18周,学校要求全校各班利用班会课上一节禁毒教育课,各班主任都能积极通过上网或看书查找资料,认真备课,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授课,切实让学生了解毒品形势和国家有关禁毒法律法规。政教处还对上课的教案认真检查。
3、看一部宣传片。政教处在19周的星期三第3节课组织全体同学在教室观看有关禁毒宣传片,让吸毒人员的痛苦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亲眼目睹了吸毒人员的生活,亲耳聆听了吸毒人员的述说,这些都深深震撼了我们学生的心灵,通过这样场面,学生对毒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吸毒的危害有了深刻的体会。接受到了深刻地教育,并使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远离毒品,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一时的疏忽,而踏上这样一条不归路。
4、参观禁毒图片展。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参观禁毒图片展,图片展从认识毒品种类、特点、产地、种植,吸毒后的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展示,吸毒人员那瘦骨嶙峋的身体和遍体伤痕的画片深深震撼了全体师生,在图片展中全面、真实地对毒品有了深刻地认识,不少同学都在图片展中做好笔记,并写出观后感在校园中广播,从中受到全面的教育。
5、读好一本书。全校各班认真组织学生学习《禁毒教育手册》,学校政教处统一对学生进行禁毒知识测试,让学生切实掌握毒品知识和国家对禁毒的法律法规。
6、开展以“珍惜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2012年6月 日下午举行全体师生员工签名仪式,提高全校师生员工防毒、拒毒意识。全校师生参与,受教育面广,教育效果较好,受到来到现场的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我校紧紧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校掀起了“禁毒、防毒”的新高潮,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大大提高了全校师生的禁毒意识,提升了抗毒、防毒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小学
2012年6月28日
第二篇:开展禁毒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开展禁毒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中宁一中:田园
近期,学校组织开展禁毒教育学习活动,通过自己学习和组织班级学生学习以及向他们讲解毒品的相关知识、造成的危害等,自己对禁毒也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中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一讲到毒品,也许有同学会认为:毒品跟我很遥远,与我无关。很多案例都告诉我们,毒品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又一个案例讲的是,河北某中学的一位同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渐渐自暴自弃,开始抽烟、喝酒,有时出入网吧和歌舞厅,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有一次,他接受了他人递上的一支烟,从此染上了毒瘾,在学校偷同学的钱,在家里偷父母的钱,后来发展到大街上去抢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目前,国内吸毒现象日益严重,青少年吸毒人数正在逐年增加。这和青少年时期这一人生的特殊时期有很大关系。不否认,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很大,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很苦恼,甚至于自暴自弃。青少年期的孩子思想活跃,追求自我,又很叛逆,有些父母和老师不允许干的,偏要对着干;有时内心孤独,希望被人理解,可觉得和父母老师都没法沟通,相反外部的世界比学校和家里自由得多,成长的烦恼谁没有体会过,慢慢调整好了,都可以过。可有的孩子管不住自己,走偏了,抽烟、喝酒、上网吧,甚至玩失踪
孰不知,在你放纵自己时,就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机会,他们会盯上你,给拟烟抽,陪你消遣,慢慢把你带上了一条不归路——吸毒。
大家都知道,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一旦染上毒瘾会严重损害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衰退;降低免疫力,并发多种疾病,最终会心身衰竭而死。吸毒不仅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引发刑事犯罪,对社会造成危害!
防范毒品,一定要从我做起。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同学们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上,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第二,要学会自尊自爱,学会调整情绪。同学们要懂得报备自己,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遇到挫折和烦恼时,要懂得倾述和合理减压,父母、老师、同学都是拟最诚挚的听众。实在不想交流的,打一场球,出一身汗,睡一觉,没有过不去的坎。千万不能自暴自弃,放纵自己。
第三,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情趣。青少年要活得健康、活得阳光,空闲时间放在有利于增长知识、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活动上。一定要远离歌舞厅、酒吧、游戏房等娱乐场所。不盲目追赶不时髦,不要相信毒贩鼓吹的“吸毒是时髦的”,这种极其荒唐的说法,同学们一定要坚决拒绝,决不尝试。
第四,要学会正确交友,不要轻信他人。同学们,交友要慎重,千万不要和那些游荡在社会上的人打交道,拒绝接受陌生人的馈赠。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决不因好奇以身试毒。多数吸毒者初次吸毒都是由于接受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的“免费“馈赠而走上吸毒道路的。
每个孩子是爸妈的心肝宝贝,承载着家长和老师的全部希望。同时,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其中有一段让人热血澎湃的话大家都能背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因此,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为了祖国,中学生一定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观念,增强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禁毒教育材料
禁毒教育材料
毒品的危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 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一、静脉注射毒品
(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
(2)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直接和全面的损害。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
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脓肿、感染、色素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
三、通过呼吸道途径吸食毒品
是指毒品加温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吸食方式。长期吸食对呼吸道系统造成恶性刺激,轻者易患气管炎,重者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癌。
“国际禁毒日”是怎样确定的?
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毒品泛滥,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禁毒国际会议。
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Yes to life,no to drugs)的口号。
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 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抵御毒品。
毒品的认识
一、毒品的定义和范围
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我国在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有时候被统称为“精神活性药物”。这些药物如果滥用即是毒品。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为着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如海洛因。
“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二、认识毒品
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现。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全国人大党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一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被称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是一个曾遭受毒品严重危害的国家,历史上的毒祸曾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几乎使中国陷入亡国的境地。今天,毒品死灰复燃,再次向我们发起了挑战。由于毒品在我国死灰复燃的时间相对较短,预计毒品的蔓延还将有一段发展时期。
三、毒品知多少?
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成瘾性的药品。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现简介如下。
鸦片又称阿片。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苦的反应。
罂粟壳俗称大烟壳,为罂粟的干燥果壳。它原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治疗久咳、久泻、脱肛、便血及胃痛等症,但不宜多服、久服,否则容易成瘾。某些见利忘义的摊主、饭店经理竟将它放在火锅内或牛肉汤中煮汁,让顾客上瘾,以招徕“回头客”。此属违法犯罪行为。
大麻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曾作过药用,它的雌花与树脂则为含有大麻素的毒品,少量食用可使人产生一种梦幻感,看到的物体变得鲜艳明亮,具有很强的引诱力。成瘾后会使人惊恐或产生攻击行为。
可卡因从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麻醉,一旦成瘾,会因幻觉而自残,如感到有许多虫子在皮肤内骚动,不堪忍受,于是不惜用刀将皮肤切开,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或产生迫害、嫉妒妄想,以致用暴力进行“报复”。
此外,“冰毒”、致幻剂、苯丙胺类兴奋剂(如摇头丸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也属于毒品 之列。
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人吸毒为什么会成瘾?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确切的答案。以吸食海洛因为例,对成瘾机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人体内本身就有一种类似阿片类物质的存在,当从外部大量摄入阿片类物质时,外来的阿片类物质逐渐取代了原来内在的阿片类物质,扼制了原来人体内正常阿片类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从而破坏了人体内的正常平衡,形成人体在生理、心理上的依赖,只有不断的递增这种外来“摄入”,才能保持人体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中断外来的毒品供应,吸毒的人就会因“犯瘾”而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1)吸毒成瘾是服用毒品后人的机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某种变化的一个过程。有的专家将吸毒成瘾视为一种脑疾病。
(2)人吸毒后,毒品物质会迅速传送到人的脑部,并与人的某种受体物质结合,反复多次后,人体对毒品的耐受性提高,药物的作用逐渐减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剂量连续不断地来抑制身体反应,满足生理渴求,从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3)吸食毒品,使人在生理上形成奖赏性强化的后果,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性,即强烈的渴求感,也称为“想瘾”或“心瘾”。
(4)人一旦吸毒成瘾,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又互相强化,因心理依赖而加重生理依赖,生理依赖产生的戒断症状又反复加重了心理上的依赖。
吸毒的方式有哪些?
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等5种常见方式。
1、烟吸。将毒品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毒品吸入体内。
2、烫吸。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火加热,毒品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毒烟,又称为吸烫烟。
3、鼻嗅。又称鼻吸。用小管对准鼻孔,通过鼻粘膜将毒品吸入。
4、口服。口服多为毒品的片剂,如口服冰毒片、摇头丸等。
5、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来源:福建禁毒网)什么是吸毒?
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在我国,过去传统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鸦片(大烟),因最初吸食大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所以人们将这种吸毒方式称为“吸”。在民间,“吸毒”与“吸大烟”是同义词。现在,“吸毒”一词的内涵已扩大:一是毒品的范围扩大了,即凡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滥用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都属于吸毒的范围;二是吸毒的方式增多了, 由过去单一的烟吸发展为口服、鼻吸、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第四篇:禁毒教育
利剑,挥向毒魔的咽喉 沙河学校
杨红梅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利剑,挥向毒魔的咽喉》。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花象罂粟花一样神秘而又美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花象罂粟花一样罪恶而又血腥。如果你第一次在山野荒地里见到这种盛开得如火如荼的山花,也许会为它那美丽动人、婆娑多姿的风韵而惊叹。那迎风摇曳的花瓣,那鲜艳如血的色彩,着实会令人醉卧花丛。可谁又曾想到这美丽的花朵,所孕育出的罂粟果流出来的白汁液晒后即可成为鸦片,再稍加熬制和提炼,便可提取3号海洛因、4号海洛因。
在每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的心中,罂粟花永远是披着红色面纱的妖魔,永远是喷吐着白色烟雾的女工作者协会巫。
正是这一株株美丽的罪恶之花,一百五十多年前,曾使一个伟大的民族连同它创造的灿烂文化和雄伟的长城一起坍塌在一片蒙蒙的毒雾里......天朝帝国留给世界最后一个残影,就是一帮帮面色菜黄、骨瘦如柴、蓄着长辫的男人躺在床上吸大烟。中国男子汉的威严和尚武意识早已随着白雾灰飞烟灭了!
当50年前,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崛起,结束了中国人被奴役被侮辱的苦难历史时,当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国际大会上庄严宣告,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吸毒被彻底铲除时,这是一代共产党人连同它所谛造的社会的自豪和骄傲......然而,岁月总是在蹒跚地重蹈着一些历史的怪圈。进入八十年代后,伴随着封闭了近三分之一世纪的红都宫门的外向开放,“白色恶魔”又鬼影瞳瞳地向中国大陆袭来。刹那间,毒魔的势力已渗透到中国的许多地方:西南边陲出现了毒品贩运的“中国通道”;大西北,裸露的黄土地上烟雾弥漫;西域边疆,“烟风”已度玉门关。多少无辜的人们躺倒在白色幽灵的脚下!戒毒所里,从十几岁的孩子,到抱着婴儿的母亲,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地区,不分民族......令人发指的鸦片、海洛因无孔不入地残害了多少人的身心,使他们遭受多么深重的苦难!每当毒瘾上来,简直惨不忍睹:有的昏迷、呕吐,有的遍地打滚,有的以头撞墙,有的甚至用刀子割自己的血管、剁自己的大腿......为了弄到一个“烟泡”,为了吸上一口海洛因,“享受享受”飘渺入云的仙境滋味,孜孜上进的女大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出卖肉体;年轻力壮的建筑工人,开始了偷盗、扒窃的营生;刚刚迈进中学大门的“毛头小子”,却成了拦路抢劫凶手.....可悲!可恨!看过吸毒者毒瘾发作后的惨状,我仿佛听到了毒魔邪恶的笑声--那种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狂笑声。
扫毒之神,你为何不向毒魔开战;正义的利剑,你何时割断毒魔的咽喉?!
中国人对烟毒之烈是有着切肤之痛的。我们决不会允许毒魔残害我们更多的同胞。面对毒魔向我们发动的这场不宣而战的战争,这场更加残酷的“鸦片战争”,我们一定会沉着应战。从边境到内地,从南方到北方,强大的国家机器已开始运转,一场较量已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国人用了40多年的时间在神州大地上进行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我们已拥有空前强大的国家机器,我们更拥有空前强大的缉毒队伍,我们拥有十三亿觉醒的人民,与我们并肩作战的是世界上一切有良知的国家和民众,我们必定会赢取这场世纪之战!
瞧,正义的利剑已挥向毒魔的咽喉!
第五篇:禁毒教育
《禁毒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近代中国百年积贫积弱的耻辱历史,正是肇始于罪恶的鸦片烟毒。中华民族对毒品之害具有切肤之痛、切齿之恨。曾几何时,销声匿迹多年的毒害又在中国大地上死灰复燃,并且愈演愈烈。时至今日,我国的吸毒人数持续上升,毒品案件不断增多,危害日益严重,禁毒形势十分严峻。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中国的百万吸毒者中,竟有85%以上是青少年。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一人吸毒,全家受害,四邻不安。
毒品祸国殃民。我国政府明确昭告世人:毒品危害人民健康,滋生犯罪和腐败,破坏可持续发展,危及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因此,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目前国内国际贩毒品泛滥,危及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安定乃至国家安全,是各国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本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培养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理论基础:
预防青少年吸毒,是禁毒工作的基础工程。预防教育的内容是:教育青少年“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抵制诱惑,防范侵害”。1997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禁毒委联合通知,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2002年底,国家禁毒委、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又在2003年2月印发了《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大纲》。“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关爱新一代的生命,让青少年远离毒品的侵害,我们责无旁贷。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校安全教育、少先队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有机的结合,与社会合成相关内容相结合。学生的情况分析:
通过学生调研了解到学生对毒品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毒品的种类、危害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尤其是吸毒成瘾,学生一般不易理解;学生为高年级,有较强的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力,是非观念较强。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主体探究与小组合作,结合角色扮演、网上答题等形式进行学习。技术准备:
演示文稿、《毒品历险记》小游戏、禁毒展板 问题、对策:
学生对毒品对任何家庭社会产生的危害有一定了解,但是体会不深,通过观看影片,阅读吸毒者自白书等形式进行教育;
学生对毒品的成因性不能感受,通过据大量实例加深学生理解。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毒品的种类、性状及其危害;
2、提高学习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抵制毒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禁毒图片展、阅读吸毒者等自白书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及吸毒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2、通过课堂中创设的情境,讨论、判断等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拒绝、抵制毒品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
2、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
(教学的核心部分。应把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课前、课堂、课后,以及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表达清楚,可以附教学流程图)课前准备:
1、参观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观看电影《虎门销烟》
2、教师准备:毒品图片、禁毒宣传图片、演示文稿
3、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毒品的三、知识和相关图片、吸毒者的故事等。
4、课前学生调查:
(1)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请列举几种你知道的毒品:(2)你所了解的毒品的危害有哪些:(3)你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有关毒品的知识?
(4)你身边有吸毒的人吗(家人、朋友、邻居、或者你知道的人)
(5)你对吸毒的人怎么看?(6)曾经有人劝你吸毒吗?
(7)如果有人让你吸毒,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前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1)你知道国际禁毒日是那一天吗?
(2)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请列举几种你知道的毒品:(3)你所了解的毒品的危害有哪些:
(4)你身边有吸毒的人吗(家人、朋友、邻居、或者你知道的人)
(5)你对吸毒的人怎么看?(厌恶、憎恨、同情、无所谓)(6)曾经有人劝你吸毒吗?
(7)如果有机会接触毒品,你会尝试吗?
(8)如果有人让你吸毒,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你觉得对小学生进行禁毒教育有必要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观看吸毒者众生相。(幻灯片)
提问:你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吗?他们在干什么?
(二)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电影《虎门销烟》,课前大家也搜集了很多有关毒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毒品这个问题进一步学习探讨。
二、学习实践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多么绿的叶、多么美的花!简直是娇艳欲滴、玉洁冰清、摇曳生姿,这么美的花,你一定想拥有它!可是如果你真的拥有它,并且为它的“精灵”所陶醉的话,那么你一定会痛不欲生,悔恨终身。因为这美丽的花开过后,就结出罪恶之果——罂粟果,这致人万劫不复的毒品,洁白的海洛因就是它的幽灵,那玉洁冰清的外表掩盖不了它肮脏罪恶、魔鬼的灵魂。
2、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介绍几种毒品:
(1)海洛因—— 俗称“白粉”;学名二乙酰吗啡,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使用几分钟后,人进入昏睡状态,造成感觉迟钝,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降低,瞳孔收缩等,极易成瘾并难以戒断。
(2)冰毒——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因其外观与冰极相似,故称之为“冰毒”.由于冰毒的刺激性强,持久力强,使用一次便会上瘾,因此被称为“毒品之王”。
(3)大麻——大麻为桑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分株,这种植物花枝的顶端,叶、种子及茎中含有一种树脂样物质,主要毒性成分为四氢大麻酚,具有致幻作用。
(4)摇头丸——又称“甩头丸”、“快乐丸”。服用后会产生强烈的兴奋作用,听到音乐即摇头不止,可长达6-8小时,且引起幻觉和激动,易造成疯狂、狂喜、忘我的 行为失控表现。
4、交流课前社会调查的结果
(二)了解毒品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一个女人吸毒前后的对比36岁——40岁
2、对家庭的危害:
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阅读《一个吸毒者的自白书》
3、对社会的危害:
(1)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2)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4、学习相关法律,了解世界各国禁毒的情况 销毁毒品、打击犯罪 禁毒宣传:
(三)讨论如何拒绝毒品
1、情境剧表演《拒绝毒品》
2、讨论总结拒绝毒品的方法: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不进歌舞厅,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3、网上进行《毒品历险记》小游戏
三、课后延伸:
1、课后调查:
(1)你知道的毒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国际禁毒日是______月_____日
(3)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_______。(4)贩卖毒品_____克即构成刑事犯罪;
(5)毒品的危害有对个人:__________;对家庭:_________;对社会:_________。
(6)在火车上,有陌生人给你饮料喝,你会怎样做____________;(7)如果家庭中有人吸毒,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朋友吸毒,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果有人引诱、威逼你吸毒,你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制禁毒宣传卡,在社区进行义务宣传;
3、举行禁毒宣传画比赛; 创编禁毒警示语。
(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评价方式应尽可能做到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强,灵活多样)
1、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展示运用资料的情况,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倾听、发言、讨论的积极性,考察教师课堂教学是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讨论拒绝毒品的方法这一环节,考察学生对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是否已经树立;
4、通过学生课后调查和网上游戏《毒品历险记》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通过课后延伸环节,观察学生的积极性,作品的质量,考察学生对禁毒这一问题的重视和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