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间:2019-05-12 12:5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修: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修: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第一篇:思修: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xiexiebang.com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思修考点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

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那么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也就是名侦探柯南常说的真相只有一个。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首先看下绝对性的三层含义: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比如我们说的地球是圆的。

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实他就是从可知论的角度来讲,人类可以认识并正确认识这个世界。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同学们是不是都知道,古时候我们得出过天圆地方的理论?那时候天圆地方是不是就三绝对真理?但是后来经过一个西方姓麦名哲轮的通过环球航海得出地球是圆的,那么,天圆地方变成了相对真理了,对吧?因此,我们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大家小时候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是局限于你的家乡?后来读大学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因此对这个城市有了了解,在这过程中你还去其他地方去旅游,这就是我们说的在广度上的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大家知不知道卓兰老师啊,一开是刚认识卓老师的时候,我以为她是高冷的女神,后来相处久了,发现她是猴子派来的逗比,这就是我对卓老师认识的深化。

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大家看到我们的政治讲义了吧?一开始我们学习的是马原第二章,现在第三章即将结束,这就算我们看书的进程或者学习的进程。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关系有两方面:一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也就算在咱们说的A离不开B,B离不开A。二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天圆地方的例子。

下面我们看下真理的具体性。他经常和绝对性和相对性放在一起作为考点进行考察。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xiexiebang.com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凯程考研辅导中心优势

凯程考研辅导中心创办于2005年4月,具有强大高校背景,是中国最早专门从事考研高端辅导的机构之一。并积累了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

成功学员多

至今已有数千位学员进入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院学习,这些同学的名单在网上有据可查。而且从2005年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凯程考研辅导中心的成功学员人数要比前一年翻一倍,所谓的成功学员,是指通过初试,进入各校复试并最终录取的同学。

师资力量强

首先,所有老师均来自北京各高校的教师,且讲任何课程备课必须超过一个月,那些虽然有名但是准备草草的老师从来不能站在讲台上,这是对老师的硬性要求。

其次,所有老师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与试讲环节且试讲必须得到听课学生90%以上的好评,好评不够马上淘汰。

第三,讲授的内容必须是应试化的,让学生越听越迷糊的老师,也坚决不要。课程质量高

采取公共课小班授课,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的方式,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特点及程度差异,因材施教,精讲精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服务效果好

服务,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信念。只有经历过考研的人才能够理解考研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意义。凯程考研的全部管理人员都有着考研成功的经历,才能够给广大考生提供贴心、贴切的服务,保证考生没有后顾之忧的全力以赴进行备考。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http://www.xiexiebang.com

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凯程考研,考研机构,10年高质量辅导,值得信赖!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第二篇: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资料-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切唯心主义都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 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①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已经获得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个成分,都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它是以往实践和认识已经达到的成果,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它是一个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站,又是一个个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关节点。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原因: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这种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决定了作为认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④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关系: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方法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第三篇:关于“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

关于“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 的教学解析

叶 立 国 江 宏 春

(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系,山东 青岛 266003)

摘 要:哲学教科书中 ‚绝对真理‛一词的含义存在一定的混乱,为此学生提出了‚‘没有绝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吗?‛这一问题。问题之源是教材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了‚绝对真理‛的概念:真理的绝对性和终极真理。本文认为: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建议引入‚终极真理‛取代‚绝对真理‛。

关键词: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终极真理

中图分类号: B023.3 文献标识码: A

Teaching and Interpreting “Absolute Truth and the Absolute Nature of Truth”

YE Li-guo, JIANG Hong-chun(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003)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of “absolute truth” in some philosophy textbooks is rather confusing.Consequently, some students have such a question as “Is it an absolute truth that there is no absolute truth?”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fact that “absolute truth” is used in two senses: the absolute nature of truth and ultimate truth.The authors hold that absolute truth ≠ the absolute nature of truth, and recommends that “absolute truth” be replaced by “ultimate truth”.Key words: absolute nature of truth;absolute truth;ultimate truth

关于“绝对真理”的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任何真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靠近”,即没有“绝对真理”。很多学生由此提出不是问题的问题——“‘没有绝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吗”?很多老师在回答此问题时以“不是问题”或命题存在内在逻辑矛盾来搪塞。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绝对真理的教学,而且还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更有甚者,有些学生由于在真理观上的混乱不清而导致以偏概全,直接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笔者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论述比较清楚,但语词使用有些混乱,导致了一系列困难的出现,只要从多角度加以探析,完全可以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而且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讲解清楚。

一、关于“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问题之源

何谓绝对真理?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是什么关系?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现在通用的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都有所阐述。笔者认为他们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在语言表述等方面容易给人误解,直至引出混乱。因此,可以说有关表述是问题之源,笔者在此做概要说明。

1.教材中的观点

在当前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材中对于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绝对真理做如此表述:“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绝对性又称作绝对真理,它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是指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1]另外,在教师教学参考书中也明确提到“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不断转化的过程。”[2]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教材中对真理的界定以及真理的绝对性的说明没有任何异议。问题在于两点:一是把真理的绝对性等同于绝对真理;二是同时把绝对真理又理解成处于极限位置的永远只能靠近却不能达到的真理,即学界所提到的“终极真理”。这就相当于在两种不相同的含义上使用绝对真理,而这两种不同的含义虽然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决不能等同。因此给学生理解“绝对真理”以及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2.经典著作中的观点

在经典著作中,恩格斯和列宁对绝对真理都有所阐述。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在恩格斯看来,否定一切绝对真理,坚持认识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是‘彻底革命的思想’”。[3]他还提出“假定一切矛盾都一下子永远消除了,那么我们就会达到所谓绝对真理,世界历史就会终结,而历史是一定要继续发展下去的,虽然它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4]。他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认为存在的“永恒真理,最后的终极的真理”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谁要是在这里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那么他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除非是一些陈词滥调和老生常谈”[5]。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出恩格斯所反对的绝对真理事实上是那个最后的、永远也达不到的、终极的真理,并非真理的绝对性意义上的绝对真理。

列宁认为“绝对真理是由发展中的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在给这个绝对真理的总和增添新的一粟”[6]。毛主席也提出“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7]对于绝对真理的问题,列宁可能对恩格斯的思想有所误解,[8]谢维营先生对列宁关于绝对真理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3]笔者在此不再重复。事实上,列宁对于绝对真理的使用也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真理,另一个也是在上文中提到的终极真理的意义上。但无论怎样他都没有把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等同起来,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方面,教材对经典理论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读。

3.学界的管窥

学界众多学者已经认识到,关于真理的绝对性和绝对真理的论述存在着一定的混乱,有必要加以厘清。赵洪亮先生明确提出“绝对真理不等于真理的绝对性”“我们只有既要看到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的联系,又要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的区别,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性质。”“总之,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并不是等值的范畴。真理的绝对性,讲的是真理的属性问题,是从静态的角度考察真理问题。绝对真理则是从真理的整体,从真理的动态,从真理的发展过程来考察真理的。”[9] 另外,他还提出“绝对真理同真理的绝对性的关系在于:第一,绝对真理同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是既有重合的方面,又有基本区别的方面,这就是,二者都无条件地符合客观世界。前者是在终极的情况下符合,后者只是具体条件下的符合。如果只看到它们的重合关系,就必然把二者加以等同,这是不正确的。第二,我们说,绝对真理的含义表明了,绝对真理是不包括真理的相对性和等同于相对真理的。”„„“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每项科学真理所具有的两种不同属性。如前所述,真理的绝对性表示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在特定条件和范围内是真理而不是谬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完全等同的。”[10]谢维营先生明确提出绝对真理是一个“应当摒弃的概念”„„教材中“很难讲清,并不是由于这些理论有多么艰深难懂,而是因为这两个概念在语词组成、概念释义和相互关系等环节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似是而非,有点自相矛盾。”。[11]

以上二人所述已把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阐述清楚了,我们也可以明确为以下几点:一是教材中关于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的阐述存在混乱;二是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具有内在联系,但决不等同于真理的绝对性;三是绝对真理是表征一种形态的真理,而真理的绝对性是任何真理都具有的一种属性。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抛弃“绝对真理”还不够,尤其是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没有绝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吗”的疑问时,决不能仅以逻辑矛盾搪塞,应该寻求一种更深入合理的解决途径。“终极真理”的概念引入教学将成为一种理性的必然。

二、关于“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的解题之器

事实上,关于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这两个含义的混乱,以及学生提出“‘没有绝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吗?”的疑问,主要是由于教材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了绝对真理,尤其是其中之一还把绝对真理当作真理的一种性质看待。要澄清混乱和“合理”地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只能也必须从“割断”“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出发。1.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

所谓“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那么,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的两方面内容在上文已述,因此,“真理的绝对性”这一提法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含义一定是像赵洪亮先生所阐述的那样是真理的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形式的真理。“从构词规则来看,‘绝对真理’绝对不等于‘真理的绝对性’”。[11]真理的绝对性是与真理所具有的相对性相对应的。而绝对真理无论是作为与相对真理相对应的某某真理也好,还是被认为是恩格斯所批判的终极真理也好,总之它是某种真理,正像学界众多学者已认识到的,它绝不等于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是厘清此问题以及回答学生疑问的前提。

2.以“终极真理”取代“绝对真理”

既然绝对真理已经引起了如此的混乱,那么笔者首先同意谢维营先生抛弃绝对真理这一概念的思想。对于教材中第二种含义的绝对真理,我们可以回到恩格斯那里,用恩格斯提到的“终极的真理”,即用“终极真理”这一概念取而代之。这样做的益处有三:一是不再使用绝对真理的概念,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绝对真理双重含义的混乱;二是用终极真理取而代之,终极真理的含义无论是在经典作家如恩格斯那里,还是在当前学界的看法中,都是比较清晰的,不存在太多的混乱;三是终极真理概念的内涵事实上与绝对真理第二方面的含义是基本等同的,可以避免再引入新概念可能带来的混乱。笔者在此必须说明一点,恩格斯对终极真理主要批判的是“客观上存在终极真理”这样一种错误的思想,而不是批判存在终极真理这一概念。

3.终极真理概念的理性分析

何谓“终极真理”?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恩格斯的论断,他是在批判杜林的终极真理的存在时对终极真理进行描述的。在他那里,终极真理被称为终极的真理或永恒真理。“如果人类在某个时候达到了只运用永恒真理,只运用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思维成果的地步,那么人类或许就达到了这样的一点,在那里,只是世界的无限性就现实和可能而言都穷尽了,从而就实现了已经数出来的无限数这一著名的奇迹。”“猎取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猎取真正的、根本不变的真理”[5]。学界在这个层面所使用的“绝对真理”也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它的本质含义,如陈中立先生认为“所谓绝对真理,就是人的认识对客观世界及其无穷本质完全的绝对正确的反映”[12],当然,在此我们要把他的绝对真理换做终极真理。总之,纵观以上,我们可以把终极真理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人类认识成果;二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类意识里的最终反映,是对客观世界及其无穷本质完全的、绝对正确的反映;三是一种真正的、根本不变的永恒正确的真理。对于此概念的这种总结貌似与辩证法相违背,因而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阐述。

终极真理是一个思维中的抽象概念,并非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实体。“终极真理”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所谓有限是在本体论上、可知论视角上的有限;所谓无限是在认识论视角上的无限,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终极真理既存在又不存在,是存在与不存在的辩证统一:所谓存在是指存在“终极真理”这一概念,它有确定性的含义;所谓不存在是指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终极真理,我们人类意识所得到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只是向最终的终极真理的靠近,但永远也达不到。或者说,人类只能认识到相对真理,“相对真理”的发展过程即是向终极真理的靠近,是一个逐渐接近的过程,但不能简单的说“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的总和”。

三、关于“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问题之解

“解题之器”中的分析阐述,已经对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的混乱给出了“问题之解”。在此,笔者主要是依据上文的论述及建构对 关于“‘没有绝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吗?”的命题进行具体分析,以求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解答。此命题是在对教材中关于绝对真理介绍的基础上提出的。依上所述,教材中绝对真理的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两种理解,必须具体对待。因此,为了阐述方便我们规定此命题中第一个绝对真理为A,第二个绝对真理为B,对此问题给予具体分析。

首先,如果绝对真理A=绝对真理B,不管A、B是真理的绝对性之意还是终极真理之意,都可以得出“存在逻辑矛盾”的结论,不存在是与否之说。具体分析:如果A=B=终极真理,那么,如果回答是“绝对真理”,此命题本身即是一条绝对真理,这会与命题内部的“没有绝对真理”相矛盾,如果回答不是绝对真理,那么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不是“没有绝对真理”,而是存在绝对真理,这又与客观实际相矛盾,因为此处的有无都是在客观存在的意义上的理解;如果A=B=真理的绝对性,也存在相同的逻辑矛盾,不再重复。

其次,如果绝对真理A=终极真理;绝对真理B=真理的绝对性,因为“没有终极真理”是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就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因此“是绝对真理”我们可以理解为具有绝对性,此命题为“真”。再次,如果绝对真理A=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B=终极真理,一方面,“没有绝对真理”,即不存在真理的绝对性,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不是真理,更不可能是终极真理,命题必然为假;另一方面,从另一角度说,终极真理是不存在的,因而A不可能是终极真理。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此命题都为“假”。

另外,有些同学或学界同仁可能还会提出“‘没有终极真理’是终极真理吗”的问题。在“首先”当中,我们给出了解答,但在此还可以依据“解题之器”中对终极真理的界定和分析对“没有终极真理”给出更辩证的、深入的解释:我们说没有终极真理是指客观上不存在终极真理,只存在相对真理;终极真理又是存在的,但是只存在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当中。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课程改革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中,教师透过马克思恩格斯对有关真理以及绝对真理的经典陈述,综合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以笔者上文分析的“‘没有绝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吗”作为案例,可以使学生更透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问题的本质。最终使学生应用科学的认识论,树立起正确的真理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3,105,105. [2] 张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师教学参考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4.

[3] 谢维营.恩格斯列宁论绝对真理[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2(1):10-1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5. [5]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86-87. [6]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315,324.

[7]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2. [8] 赵宝云.恩格斯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吗[J].新华文摘,1986(1).[9] 赵洪亮.绝对真理不等于真理的绝对性[J].济南大学学报,2000(4):33-35. [10] 赵洪亮.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异同[J].东岳论丛,2002(5):81-82.

[11] 谢维营.绝对真理:一个应当摒弃的概念[J].上饶师专学报,1997(5):1-7. [12] 陈中立.真理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91.

第四篇: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态度

如何用真理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态度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主体正确反映客体,主观认识符合于客观实际,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项反复才能完成,表现为一个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着人们主观认识和客观发展具体的历史统一。

任何真理同时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辨证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就其任何具体真理就其正确反映及其规律而言,它具有绝对性,是绝对真理。就其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而言,它又具有相对性,是相对真理。绝对和相对,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而生,即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

第二:辨证转化

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辨证转化。真理是一个过程,它永远处在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列宁指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界限是受历史条件限制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它接近也是无条件的。”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推移的过程。毛泽东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的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所以说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界限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可以辨证转化的。二者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并且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

总结: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毛泽东思想的论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使关于社会的理论成为名符其实的科学。但是,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也是人类的认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段,体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它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绝对真理。然而,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相对真理。同一切科学真理一样,马克思主义真理也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要用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成果来补充和丰富自己,使自身得到不断的发展;它的某些结论和原理,也必然要由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新原理和新结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违背了就要犯错误。承认任何事物、任何理念都是不断发展的,这恰恰正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的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观点,我们就应当以创造性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创造性的科学。

第五篇:真理与知识的关系及其客观性论文

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真理?首先,真理和知识肯定不是同一含义,而是有一定区别而又有一定联系的。

什么是知识?我认为,知识是人有目的地反映和把握客观对象的观念和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正确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并认知到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观念,从而形成知识,或是自己实践探索得到,或是通过教育、书籍等等方式获得。换一种说法,我们在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认识到真理,进而又通过学习传播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知识,为人类所认知。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才是真理。以自然科学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是“零散地、偶然地出现的成果”,只有当知识揭示了“它们的必然性和它们的内部联系”的时候,才使“知识变成了科学”,“才取得了科学的形式”。因此,在《选集》第三卷中他说 “建立各个知识领域间的正确联系”,在每一个研究领域中有系统地和依据知识材料的内在联系加以整理,这样,“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辩证发展的。自然科学在近代必须用辩证发展的理论去思考和研究,而不是机械唯物主义式地停留于对自然知识的整理和分类。所以,自然辩证法推崇系统地、客观地反映世界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只有当知识能把握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时候,并且受到实践的验证为真并成为系统的理论,才成为真理。综上,可以归纳出知识成为真理的两个条件:一是成为辩证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二是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内在联系与规律。这个“正确”要靠实践来证明。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客观的。而有时我们发现,关于同一客观事物的真理在不同的时代总会被人解释为不同的内容,显得具有主观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这么说,真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被人类表达出来的方式是主观的。而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的常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不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和局限;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中,我们可以知道,客观物质世界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认识方式和手段多样化,人类的认知限度也在不断扩展,对客观真理的主观认识也更加确切和清晰。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部分中,恩格斯批判地分析了黑格尔哲学之后写道:“我们就把沿着这个途径达不到而且对每个个别人也是达不到的‘绝对真理’撇在一边,而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可以这么说,我们能认识到的是一种相对真理。这种相对真理也是在不断辩证发展的。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人类的认识是向着真理逐步无限趋近的。

综合上述,知识是人有目的地反映和把握客观对象的观念和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正确性。真理是以理论的形态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为实践所证明为真的知识。真理是客观的,人类的认识是向着真理逐步无限趋近的。

下载思修: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修: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修大全

    自测与练习(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总有这不同的内涵。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

    思修

    ①关于结婚年龄,要求未婚的军队干部、战士和职工,响应晚婚的号召,不要过早结婚。②关于军队干部配偶的条件,比一般公民严格,必须是历史清楚、思想进步、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的无严......

    思修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

    思修

    三、材料分析题 1.【材料】: 一项复杂的舰载机系统工程,背后是无数幕后英雄的奉献,有时候甚至是生命。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歼-15舰载机起降训练的、歼-......

    思修材料

    思修资料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

    思修

    2014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型思考题 一、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垆上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复信,对她病愈重返工......

    思修

    P15 三、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

    思修(精选合集)

    三月是学雷锋的日子。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这个50年前就响彻中国大地的名字,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