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授权点自评总结报告5篇

时间:2019-05-12 12:4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授权点自评总结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授权点自评总结报告》。

第一篇: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授权点自评总结报告

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授权点

自评总结报告

一、简介

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于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2000年经批准具有同等学力在职硕士研究生授予权和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0届,共72名,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36名,获得山东省和潍坊医学院优秀硕士毕业论文6篇。2001年12月经国家批准1人被遴选为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根据潍坊医学院“九五”和“十五”发展规划,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在10年过程中由单一研究方向发展至现在的多个研究方向。随着大型影像设备的不断引进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本硕士点逐渐形成了以“照透躯体,点亮人生”为专业主旋律的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并以腹部影像学诊断与研究、骨与关节疾病影像学诊断与研究、介入放射诊断与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力争在五年内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办成山东省该领域内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办成潍坊医学院的特色和品牌硕士点,争取在十年内完成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现将5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导师队伍

1.年龄结构

导师队伍中共有12名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年龄为32岁至52岁,其中,1人为52岁,余均在52岁以下;45岁以下6名,比例为50%。

2.职称结构

导师队伍中,教授7名,副教授5名;45岁以下正高级职称者2名。3.学位结构

导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4名,学士学位6名,具有硕、博士学位的导师占50%。

4.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研究方向稳定,现有3个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腹部影像学的诊断与研究是医学领域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为本硕士点的主干研究方向,重点是肝脏肿瘤、前列腺疾病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研究等。本研究方向有教授4名、副教授3名、中级职称2名,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1人。

肝脏肿瘤诊断与研究:近5年先后承担了国家卫生部、省级科研课题6项,尤其是肝癌影像学表现与基因表达方面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已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60多篇,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5篇被SCI/EI/ISTP收录。目前还有5个相关研究课题正在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初步结果。

前列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研究:近5年对泌尿系肿瘤影像学研究成绩突出,王滨教授被英国Hull大学邀请到该大学皇家医院进行前列腺癌方面的影像学研究两年,在早期前列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5篇论文刊登在英国和欧洲著名影像学杂志和国际磁共振大会等,3篇刊登在国内杂志上,2篇被SCI /ISTP收录。目前有3个前列腺癌影像学与癌基因方面的相关课题正在研究。

消化道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研究:对消化道肿瘤的影像学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课题《胃粘膜下占位双对比X线成像机理的研究》国内领先;排粪造影等技术国内领先,本学科在省内是最早开展排粪造影诊断肛肠疾病的单位,是山东省卫生厅批准的肛肠疾病影像学检查培训基地。已经发表论文20多篇,目前还有2个相关课题正在研究,并且取得了阶段性初步结果。

(2)骨关节疾病诊断是影像诊断学科中重要方面之一。目前,骨关节影像学研究着重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病因及生物力学基础以及病理学与影像学征象的相关关系等方面。本硕士点在骨与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研究方面,有着较雄厚的力量和坚实的基础。目前学术梯队合理,有教授3名、副教授1名、中级职称3名。近5年来,发表论文30多篇,完成并鉴定的科研课题4项,获得厅级和市级奖6项。(3)介入放射学是影像诊断学科重要方面之一,肿瘤介入治疗为本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方向有副教授2名,中级职称2名;设立介入病房已4年,开放病床20张。近5年来,发表论文40多篇,1篇被SCI和ISTP收录;近5年先后承担完成了4项科研课题,目前有3项立项课题正在研究中。

5.导师后备力量

本学科中,40岁以下中青年教研人员为16人,其中,获硕士(含在读)以上学位人数为11人,占68.75%。

6.导师知名度

导师队伍中,1人为山东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为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人为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副主任委员,1人为山东省核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四项人数合计大于15%。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导师队伍是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各层次人员配备比较齐全,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和活跃的学术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导师知名度和研究方向方面达到A级水平;在导师的学位结构和导师后备力量方面达到B级水平。

三、科学研究

1.科研成果

近五年,出版影像学方面的专著3部,编写教材8部。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厅级和市级优秀科技成果奖16项。在国内外有影响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7篇,在国际著名杂志和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22篇;被SCI、EI和ISTP收录论文8篇(14次),在RSNA大会发言论文4篇。

2.科研项目

近5年,先后完成卫生部、山东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教育厅、卫生厅等科研课题18项,其中,5项为省部级项目。在研课题18项,其中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资助项目和1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3项厅局级教学课题。其中,潍坊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基金资助课题《肿瘤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临床基础研究》,科研资金为100万元;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资助课题《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的脑功能研究》的子课题,科研资金为50万元;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前列腺癌MRI/MRSI特征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研究》,科研资金为42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无蹼壁虎活性成分脂质体的抗肿瘤研究》,前期科研资金为8万元已经到位。

3.科研经费

近5年来,本硕士点科研经费充足,科研资金268万元,平均每年53.6万元,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科研经费4.5 万元/年·人。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达259万元。

4.学术交流

2001年,王滨教授承担了卫生部继续教育项目《全国CT诊断学习班》的讲学工作;王滨教授作为英国皇家科学院特邀研究员赴英国Hull大学皇家医院进行影像学合作研究1年,并被Hull大学聘为名誉教授;2004年孙西河教授到比利时鲁文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1年。

本硕士点于2005年12月主持召开潍坊市放射学学会。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山东省肛肠疾病影像诊断学习班和山东省CT介入诊断与治疗影像诊断学习班各1次。近5年来,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16人次,交流论文16篇,其中,在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交流论文4篇,被ISTP收录论文1篇;在英国癌症研究年会上交流论文1篇,被SCI/ISTP收录。参加全国放射学年会、全国介入放射学年会、全国骨关节疾病放射学年会、山东省放射学会和潍坊市放射学会等共40人次,交流论文14篇。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学术交流方面达到A级水平。

四、研究生培养

1.培养方案

本硕士点制定了《潍坊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对攻读临床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如下:(1)较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具有严谨的学风和求实的态度,系统掌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知识,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与先进的技 术技能,熟悉专业的研究方向及发展动向,具有独立进行科研和教学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书刊,并能写作论文摘要和具备国际学术交流能力。(4)具有健康地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攻读临床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2)在临床工作上,具有独立处置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通过临床工作训练,使研究生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逻辑思维、较强的分析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4)具备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一定的听、说、写能力。(6)具有健康地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本硕士点课程设置为:(1)必修课,包括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英语、医学统计学;基础课:断层解剖学和病理学;专业课:影像学与核医学。(2)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电镜技术,医学文献检索,基因工程实验学,分子遗传学,医学科研设计。学生选择不少于2门;专业选修课,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软组织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超声影像学。学生选择不少于2门。

本硕士点开前沿讲座(含专题讨论),主要举办本学科或各研究课题方向的前沿性课题及可供进一步讨论的热点课题的讲座。主要形式: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有杰出成绩的专家做前沿学术报告;研究生本人做专题综述报告,前沿讲座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近几年对本学科研究生的调查,对授课内容和形式满意率都在90%以上。

3.学位论文

本专业硕士论文的完成时间为一年半,论文题目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选定。第四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开题要求硕士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基本思路与基本设计等。课题研究期间,规定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2次,必要时随时汇报。论文修改期间,导师对论文的修改不少于2次。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论文答辩,要求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结构合理,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有一定理论意 义或临床价值。

本硕士点毕业论文的选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紧密,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2001年至2005年间的毕业论文,其选题4.5%来自教育部资助的项目,59.1%来自山东省厅级项目。近年来,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的研究生参与发表的论文已占到80%以上,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的论文达70余篇,6篇毕业论文获得山东省或潍坊医学院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4.学术氛围

本硕士点2002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批准为山东省在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现已举办了4期,培训学员300名;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十余人次来院进行学术讲座。研究生本人在科内做专题综述报告,并由高级职称的教师点评。每位研究生参与本专业讲座不少于10次,本人主讲不少于2次。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和学位论文方面达到了A级水平。

五、物质条件

1.经费保障

研究生培养费归口管理,专款专用,由分管院长和研究生处统一管理。五年来,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

2.图书信息

本硕士点拥有200平方米的专用图书资料用房,拥有原版专业外文杂志4种,中文影像学及相关专业杂志32种,图书145种,齐全的医学影像学图书资料价值10多万元。拥有的外文杂志为:Radiology、JNM、BJR、Clinical Radiology of American和AJR;中文杂志为: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国核医学杂志、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放射学实践、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介入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和中国超声影像学杂志;图书为:螺旋CT诊断学、体部MR诊断学、腹部介入放射学、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术、神经系统临床影像诊断学、X线诊断学和临床核医学等。

研究生办公室内的电脑可查阅图书馆的电子图书。潍坊医学院购置了维普和 中国之网两个国内大型数据库的使用权,本专业研究生可通过电脑查阅国内最新的科研论文并可下载原文。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方面的专业书籍,可本专业研究生的需求。

3.教学科研设备

学院十分重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的发展,在资金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为全面提升所培养人才的业务水平,学校决定投资200余万元构建PACS影像学网络教学系统。经过反复论证、工程技术学调研和公开招标,决定与美国GE公司合作,构建全面满足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科研的,国内首次建立的校内PACS影像学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构建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

本专业目前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5台(件),仪器设备总值279.3万元。2001.1~2005.12,投资仪器设备费合计 251 万元,改善本学科点工作条件的其它投入合计 12.7 万元。

影像医学专业是附属医院重点发展的科室之一,设备条件还将进一步改善和更新换代。近期将更新高场磁共振设备,多层螺旋CT,增添数字摄影装置,为影像医学的科研教学提供可靠保证。

4.研究生生活学习条件

本硕士点拥有400平方米的专用教学研究用房,硕士研究生有专用教室;研究生公寓实行四人一室,实现了公寓化管理,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好。

六、管理工作

1.组织领导与管理

潍坊医学院由分管院长和研究生处统一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健全,职能明确,运转有效;人员结构合理,50%以上人员具有硕士学位;管理工作规范、严格。研究生处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效率和水平较高;管理干部责任心强,工作到位。

2.规章制度与执行情况

潍坊医学院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完善,贯彻执行严格,有利于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浓厚学术氛围,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有效促进我院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3.学位管理

在院领导和研究生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影像医学和核医学专业对本专业在读研究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本专业硕士论文的完成时间为一年半。论文题目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选定。第四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开题要求硕士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基本思路与基本设计等。要求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结构合理,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有一定理论意义或临床价值。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论文答辩。课题研究期间,规定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2次,必要时随时汇报。

本硕士点实行中期筛选制度,第四学期初结合论文开题报告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的开题、科研能力及健康状况与学科综合考试等。学科综合考试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综合考试小组组织进行,考试内容包括专业外语和专业课程。中期筛选由院中期筛选领导小组组织进行。筛选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不合格者按《潍坊医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处理。论文评阅等环节,按规定办理,要求严格;论文答辩程序规范,要求严格;学位授予工作管理严格。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

2006.04 8

第二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首都医科大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分为放射学(包括X线、CT、磁共振和介入放射学)、超声医学及核医学三部分。本学科研究内容包括:1.器官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其解剖基础,2.各个系统疾病的影像表现、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3.正常和病理组织的功能成影和分子影像学,4.介入放射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应用。5.医学影像的图像处理,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三、研究方向

1、放射诊断学;

2、超声诊断学;

3、核医学;

4、介入放射学;

5、医学影像新技术的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7.0学分。

1、公共必修课

共5.0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学时 2.0学分

外语(英语)72学时 3.0学分

2、必选课 至少2门 至少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神经解剖学 54学时 2.5学分 头颈解剖学 29学时 1.5学分

胸腹解剖学 29学时 1.5学分 脊柱、四肢解剖学 29学时 1.5学分 骨盆会阴解剖学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病理学 28学时 1.5学分 临床医学影像学 36学时 2.0学分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54学时 2.5学分

医学影像设备学 36学时 2.0学分

磁共振成象原理 36学时 2.0学分 SPSS for Windows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 54学时

六、临床工作要求

医学博士科学学位研究生结合课题进行本专业的临床工作,时间半年。根据博士导师具体情况,分别将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心血管影像学、呼吸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与关节影像学、儿科疾病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超声及核医学列为本专业的重点三级学科。

目的: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熟悉少见病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具体要求:结合课题研究,通过临床相关科室的实践工作,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等,能够正确书写X线、CT、MRI、超声及核医学的诊断报告,熟练完成各系统的影像检查操作等。

七、学位论文要求

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2.5学分

3、选修课 不做要求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同前,略。

三、研究方向

1、放射诊断学;

2、超声诊断学;

3、核医学;

4、介入放射学;

5、医学影像新技术的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专业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6.0学分。

1、公共必修课

共3.0学分

外语(英语)72学时 3.0学分

2、必选课 至少2门 至少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神经解剖学 54学时 2.5学分 头颈解剖学 29学时 1.5学分 胸腹解剖学 29学时 1.5学分 脊柱、四肢解剖学 29学时 1.5学分 骨盆会阴解剖学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病理学 28学时 1.5学分 临床医学影像学 36学时 2.0学分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54学时 2.5学分

医学影像设备学 36学时 2.0学分

磁共振成象原理 36学时 2.0学分 SPSS for Windows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 54学时

2.5学分

3、选修课 1.0学分

(从选课表中选择)

六、临床能力培训与考核

(一)临床能力训练 Ⅰ、基本要求:(1)掌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地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 技术操作。

(2)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各系统的常见病和一些疑难病症的影像诊断,达到初年主治医师(第二阶段)规范化培训结束后的临床工作水平。

(3)熟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临床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Ⅱ、具体要求和安排:

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时间为一年半。完成一定量的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放射检查和影像报告书写工作,掌握本专业常见病与一些疑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达到初年主治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研究生可承担院内会诊和临床教学工作,要求担任总住院医师半年,并可以代理一段时间的主治医师工作。导师可根据各自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博士研究生进行重点培训和临床技能考核。放射学(X线、CT、MR,12个月)

1、理论知识

(1)掌握X线、CT、MRI和介入放射学的原理及适应证。

(2)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影像表现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综合影像分析原则。(3)掌握相关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

(4)熟悉本学科前沿领域内研究热点和新进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预测。

(5)熟悉较为疑难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和综合影像分析原则。

(6)了解少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思路。

2、临床技能

(1)掌握CT、MR和介人放射的检查方法和操作技术。

(2)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

(3)熟悉某些疑难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4)了解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超声医学(12个月)

1、理论知识

(1)掌握各种超声检查的原理及适应证。

(2)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超声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综合影像分析原则。(3)掌握相关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

(4)熟悉本学科前沿领域内研究热点和新进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预测。

(5)熟悉较为疑难病例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6)了解少见疾病的超声表现和诊断思路。

2、临床技能

(1)掌握各个部位的超声检查方法和操作技术。(2)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书写超声诊断报告。

(3)熟悉某些疑难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4)了解少见疾病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核医学(12个月)

1、理论知识

(1)掌握核医学检查的原理及适应证。

(2)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核医学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综合影像分析原则。(3)掌握相关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

(4)熟悉本学科前沿领域内研究热点和新进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前景预测。

(5)熟悉较为疑难病例的核医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6)了解少见疾病的核医学表现和诊断思路。

2、临床技能

(1)掌握各个部位的核医学检查方法和操作技术。

(2)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核医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书写核医学诊断报告。

(3)掌握放射性核素的淋洗、标记等技术,做好放射防护和放射性废物处理。(4)掌握图像采集、处理、分析及核素治疗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技术。(5)熟悉某些疑难疾病的核医学诊断和鉴别诊断。(6)了解少见疾病的核医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住院总医师:

申请博士学位者需担任住院总医师至少半年,并完成住院总医师以下职责: 1.全面了解科室各岗位的日常工作情况和独立处理某些疑难病症及危重病人。2.协助科主任管理科室日常医疗、教学工作,协调各专业组及科内行政组之间的关系。

3.协助科主任组织科内医疗和教学工作,组织病历随访、会诊和相关工作协调。

4.指导下级医师工作,书写并签核诊断报告,组织病例讨论。相关科室:

导师可为研究生选择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科室轮转,时间由导师结合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和研究课题制定。

(二)临床能力考核 见总则。

七、学位论文要求

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同前,略。

三、研究方向

1、放射诊断学;

2、超声诊断学;

3、核医学;

4、介入放射学;

5、医学影像新技术的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8.0学分。

1、公共必修课 共7.0学分 外语(英语)90学时 4.0 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学时 1.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学时 2.0学分

2、必选课 至少4门 至少7.0学分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 65学时 3.0学分 医学科研方法学(科学型)36学时 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学时 1.0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至少1.0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医学影像设备学 36学时

2.0学分 磁共振成象原理 36学时

神经解剖学 54学时

头颈解剖学 29学时

胸腹解剖学 29学时

脊柱、四肢解剖学 29学时

骨盆会阴解剖学 18学时

基础病理学 36学时

神经病理学 28学时

器官病理学 40学时

临床医学影像学 36学时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 54学时

2.0学分 2.5学分 1.5学分 1.5学分 1.5学分 1.0学分 2.0学分 1.5学分 2.0学分 2.0学分 2.5学分

3、选修课 4.0学分 视具体情况,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具体情况在培养计划中注明。

六、临床工作要求

根据首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具体情况,分别将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心血管影像学、呼吸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与关节影像学、儿科疾病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超声及核医学列为本专业的重点三级学科。研究生根据导师的科研课题安排和各自医院的实际情况从中选出至少三个三级学科进行半年左右的临床实践工作,参加门诊和病房的放射影像学、超声影像与核医学的临床工作。

目的:掌握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影像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X线、CT、MR、超声、核医学技术的临床应用。

具体要求:结合课题研究,通过临床工作,学习本专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进行技术操作和书写影像诊断报告。

七、学位论文要求

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同前,略。

三、研究方向

1、放射诊断学;

2、超声诊断学;

3、核医学;

4、介入放射学;

5、医学影像新技术的研究。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5.0学分。

1、公共必修课 6.0学分 外语(英语)72学时 3.0 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学时 1.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学时 2.0学分

2、必选课 共8.0学分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 65学时 3.0学分 医学科研方法学(专业型)36学时 2.0学分 临床岗位综合素质训练 18学时 1.0学分

临床通用技能训练 36学时 2.0学时

3、选修课 1.0学分

医学信息检索 18学时 1.0学分

(或选修本临床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六、临床工作要求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此项内容适于临床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根据国家有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执行(试行)。

七、学位论文要求

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第三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分子影像诊断与研究

2、脑肿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3、脑血管MRA与CTA的研究

4、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上的研究

5、脑、心脏、肾灌注成像研究

6、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7、三维成像研究

8、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

9、电子束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三、招生对象

已获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士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五.课程设置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自然辩证法

(2学分)公共英语

(4学分)B类:

分子生物学

(4学分)

生化分析

(4学分)

神经解剖学

(4学分)

C类:

医学影像学

(4学分)影像解剖学

(2学分)影像技术与基础

(2学分)D类:

医学统计学

(4学分)医用微机

(2学分)医学文献检索

(2学分)医学免疫学

(3学分)细胞免疫学

(2学分)肿瘤学

(2学分)医学电子学

(2学分)肿瘤生物学

(2学分)六 ,培养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医学影像诊断与技术的培养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的实验技能,科研设计,影像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院、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应力求与省部级基金顶目或当前有较大影响(研究热点)的研究方向接轨,确保研究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论文题目初选后由系组织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2位(至少1位为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考核和答辩。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交。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十.质量监测

对在校研究生全面实行中期考核,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能否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学科研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分子影像诊断与研究

2、脑肿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3、脑血管MRA与CTA的研究

4、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上的研究

5、脑、心脏、肾灌注成像研究

6、血管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实验研究

7、三维成像研究

8、血管病和介入超声研究

9、电子束CT在心血管病的应用研究

三、招生对象

已获医学(医学影像专业)学士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

五.课程设置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自然辩证法(2学分)

公共英语(4学分)

B类:

分子生物学(4学分)生化分析(4学分)神经解剖学(4学分)

C类:

医学影像学(4学分)

影像解剖学(2学分)

影像技术与基础(2学分)

D类:

医学统计学(4学分)

医用微机(2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2学分)

医学免疫学(3学分)

细胞免疫学(2学分)

肿瘤学(2学分)

医学电子学(2学分)肿瘤生物学(2学分)

六 ,培养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医学院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医学影

像诊断与技术的培养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的实验技能,科研设

计,影像设备使用,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

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院、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

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做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应力求与省部级基金顶目或当前有较大影响(研究热点)的研究方向接轨,确保研究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论文题目初选后由系组织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2位(至少1位为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考核和答辩。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交。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十.质量监测

对在校研究生全面实行中期考核,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能否满足现代医学影像学诊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学科研、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能力,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影像专门人才。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资料,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三年

三、研究方向

1、影像断层解剖基础与临床:

密切结合临床,从临床需求出发,丰富和完善活体(如CT、MRI等)断层解剖学资料,改变目前断层影像诊断以外国人数据为标准和以尸体断层解剖数据为标准的状态。

2、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乃至临床医学的又一重要发展方向。介入放射学以微创为特点,集影像诊断和治疗为一体,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都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

3、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诊断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医学影像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综合影像学——“大影像”,强调各种影像手段的互补和融合,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比较、优选和组合,以发挥影像学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

1、政治理论

(1)自然辩证法40学时2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1.5学分

(3)形势与政策24学时1学分

2、英语

(1)英语读写72学时3学分

(2)英语听说72学时3学分

(3)专业英语60学时2学分

3、医学统计学50学时2.5学分

4、计算机文化基础与程序设计72学时3学分

5、病理学24学时1学分

6、局部解剖学24学时1学分

7、影像医学与实验核医学60学时2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至少6学分

1、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

2、科技论文写作12学时1学分

3、医学科研设计20学时1学分

4、实验动物学18学时1学分

5、分子生物学24学时1学分

6、肿瘤学24学时1学分

7、高级生理学20学时1学分

8、实验核医学18学时1学分

(三)学术讲座: 至少2学分

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每次0.5学分

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每次1学分

五、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

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一轮教学或6个月临床实践工作,并有考核成绩记录。

六、培养方式方法

研究生在读期间,除必须完成共同必修课规定的学时、学分外,还需重点进行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包括导师指定的必读的中外书籍;学习有关工具书的利用,文献资料的检索、鉴别、分析;参加教研室的部分科研工作及相关的学术讨论,担任部分实验课的教学;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科研工作,对选定的学位论文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出学位论文,进行论文评审和答辩。

具体安排:

1、第一学年:学校统一安排学习公共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

2、第二学年:由教研室安排进行本专业研究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如文献资料的检索、选择、鉴别、分析、专业工具书的使用,了解国内外

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研究热点问题,写出综述及开题报告,导师组对研究计划给予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教研室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也可以安排一些专题讲座。第三学期结束时,以专业点为单位组织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考试,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第四学期主要继续完成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导师指导下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学任务。

3、第三学年:继续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主要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导师指导下,参加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如备课、听课、实验课教学等),研究生至少每月向导师汇报一次学习情况并及时取得导师的指导。在完成学位论文的科研工作基础上撰写论文,完成后交导师批阅;5月份之前全部完成学位论文,并最后整理定稿、印刷,提交答辩委员会相关人员审阅后进行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七、考核方法

1、课程考试

学位课程的学习以考试方式考核,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核采用百分制和学分制,必修课考核成绩达到70分,选修课考核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并记入相应学分。专业课及专业英语学习结束,以硕士点为单位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考试。

2、中期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研设计、文献综述、开题情况及专业课等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等。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年的第一学期末。

3、毕业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科研进展、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等综合考核。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末。

八、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一般硕士研究生论文科研时间不少于1年。

1、选题

在充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专著等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的方向应尽量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相关或与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一致,课题的选题应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确定。

2、开题报告

选题后应立即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邀请教研室及相关科室的人员参

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经费预算等。开题报告后,导师组及相关专家必须对其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最终确定研究课题。

3、课题研究

确定科研课题后首先进行预试验。进行科研时,教研室及导师组应指定专人协助及指导科研工作。研究过程中要及时作好记录,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科研中应培养严谨、求实、慎密的科学态度,严禁弄虚作假。

4、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要求

三年级下学期主要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一般应在第五学期中进行,由本学科专家小组对研究生论文研究的工作态度、论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全方位考察,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问题较多者或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整改意见。

5、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需经过导师组预审、教研室内及相关学科老师参加的预答辩,由系(部、临床教学医院)组织专家经“双盲”方法评审,获得通过后方能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争取在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综述或其他论文。

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按《蚌埠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组织、实施。

下载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授权点自评总结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潍坊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授权点自评总结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