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官庄学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心学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区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镇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各学校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也相应增加,形成了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近年来,我们对全县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南莫、角斜、雅周三个不同地区的乡镇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通过全面摸底、典型解剖、座谈走访,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同时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及家长监护人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改进意见。
一、海安县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到户籍地以外的地方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少年。据统计,全县留守儿童共有22854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1%。其中男生1154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5%;女生1131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9.5%。这些孩子一般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监护。其中由祖父母监护的18999人,占83.1%;由外祖父母监护的2404人,占10.5%;其他人监护的1451人,占6.4%。在留守儿童的现实表现中,学校认为表现较好的9160人,占40.1%;表现中等的10428人,占45.6%;表现较差的3266人,占14.3%。
从调查中发现,多数留守儿童思想健康,自我要求严格,学习比较认真,也有成绩拔尖的,对父母外出持理解支持态度。有的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还有一定的自主自理能力。但总体来看,由于监护人绝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祖辈,他们中有的是隔代管护,过于溺爱,往往放任自由,管护工作难以到位;有的只重视生活上关照,放松了思想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有的由于老年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留守儿童很难管理。因而,一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缺失。
一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在现实表现较差的3266名学生中,学习成绩差的占62.8%,他们中的监护人绝大多数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能力给予帮助和辅导,形成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是个人性格改变,家庭亲情缺乏。留守儿童正处在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情感的沟通,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变得内向、孤僻,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南莫小学留守学生在座谈时,提到父母就伤心落泪。还有一名学生父亲外出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母亲出走多年未回,孩子心灵创伤很大。不少孩子对自身变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虽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但也产生许多麻烦和冲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三是行为有所偏激,价值观取向有所扭曲。留守儿童一般自理能力较弱,部分人纪律松散,言行偏激。调查中了解到,少数孩子在家不听祖辈的教导,我行我素,在学校也时有不良行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管教不到子女,往往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这样容易形成孩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很容易养成奢侈浪费的陋习。
四是存在安全隐患,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农村留守儿童上学一般都由祖辈和其他人接送,祖辈的年龄都比较大,在接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事故。也有少数留守儿童在家喜欢玩火、玩电、玩水甚至玩农药,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和教育,容易引发重大事故,酿成悲剧。例如:雅周镇夹巷村一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苏州,正常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一天晚上在家做作业,蜡烛倒下来着了火差点酿成大事故。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出现安全事故的比例高于其他儿童。
二、海安县关爱留守儿童做法
农村留守儿童的素质如何,是一件关系到未来人口质量、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此,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其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我们了解到,全县不少乡镇和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县河东地区的角斜镇是全县率先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的镇,他们根据“父母在外打工创业揪心,临时监护人教育闹心,社会关心教育担心”的社会现象,认识到营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家庭、学校、社会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该镇建立了由政工书记为组长,妇联、工会、团委、教委、关工委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活动的开展。他们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关爱留守儿童,镇妇联向全镇留守儿童家长发出一封公开信,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条件的父母留一方在家照顾孩子;向全镇发出一份倡议书,号召全镇党员干部、团员青年、教育退休人员和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群众,为全镇近500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一份力量,献一份爱心,做一份贡献。五虎村有14名留守儿童,每个孩子都有1-2名“代理家长”结对关爱,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关爱措施。该镇以五虎村为试点召开关爱留守儿童现场促进会,以点带面在全镇各村推广。
雅周镇是我县西南高沙土地区,也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打工经商的人较多。我们调查的雅周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占本校学生总数的30.9%。该校从领导到教职工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注重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作为第二监护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组建假日活动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予集体的温暖。他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心育,并承担了“xxx”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中的缺陷及对策研究》,现已结题上报,得到上级的肯定。
里下河地区的南莫镇,党委政府组织镇妇联、教委、关工委组建“581”(我帮你)表演团,以关爱为己职,以育人为己任,整合校内外教育力量,全力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开展了以帮学、帮教、帮困、帮管为主要内容的帮教工程,落实了581名“代理家长”与582名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增补成长“钙片”,弥补人间亲情,撑起健康成长的“保护伞”,为政府担责、为家庭分忧、为学校解难,被广大群众称为“师爱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镇关工委、妇联利用留守儿童父母回家过春节的机会召开家长座谈会,向他们通报情况,要求他们通过电话等多种方式定期向班主任了解情况,与孩子沟通感情。南莫小学开办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向监护人传授科学家教知识,极大提高了监护人的监护水平。南莫小学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被命名为南通市级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示范基地。
另外,全县还有不少的镇充分利用校外辅导站派辅导老师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业辅导、兴趣特长的发展等辅导,促其健康成长。
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思考
虽然全县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少数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措施还不到位,效果不太明显,还需要大力推进。我们认为,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县、镇分别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由分管领导挂帅,宣传、妇联、教育、工会、共青团、司法、关工委等部门一名负责同志参加,分管领导任组长,妇联一名同志任副组长。领导组的职责是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工作协调,在政策措施、工作推进等方面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妇联作为牵头部门,负责日常工作,认真抓点带面,加强工作协调和指导,并根据需要及时召开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教育部门把在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课题研讨,创新关爱方式,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测等制度,把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关工委要进一步发动“五老”,与留守儿童牵手结对,运用校外辅导站、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宣传、工会、共青团、文化、司法等部门都要根据自身职能,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宣传引导和配合。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力协作,整体联动,共同做好关爱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关爱投入。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借助实施教育现代化工作的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和政府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学生为主体的留守儿童寄宿制模式,从寄宿生踏进校门到节假日回到家门,学校均要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让众多缺少家长督促指导的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里可以培养良好品德,提高学习成绩,增强生活自理能力,让外出打工的家长放心,让在家学习的孩子开心。
3、加快地方经济,减少“双亲”外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本方本土的就业机会,提高报酬待遇,外出打工人员也会相应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也会相应下降。在舆论导向上要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倡夫妻一方外出打工,一方留在家中在本地就业创业,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照顾,以免赚了票子,误了孩子,争当合格父母。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帮扶制度,设立“留守儿童之家”,经常开展关爱活动,切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第四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也相应增加,形成了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近年来,我们对全县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南莫、角斜、雅周三个不同地区的乡镇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通过全面摸底、典型解剖、座谈走访,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同时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及家长监护人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改进意见。
一、海安县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到户籍地以外的地方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少年。据统计,全县留守儿童共有22854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1%。其中男生11541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5%;女生11313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9.5%。这些孩子一般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监护。其中由祖父母监护的18999人,占83.1%;由外祖父母监护的2404人,占10.5%;其他人监护的1451人,占6.4%。在留守儿童的现实表现中,学校认为表现较好的9160人,占40.1%;表现中等的10428人,占45.6%;表现较差的3266人,占14.3%。
从调查中发现,多数留守儿童思想健康,自我要求严格,学习比较认真,也有成绩拔尖的,对父母外出持理解支持态度。编辑:www.xiexiebang.com。
有的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还有一定的自主自理能力。但总体来看,由于监护人绝大多数都是孩子的祖辈,他们中有的是隔代管护,过于溺爱,往往放任自由,管护工作难以到位;有的只重视生活上关照,放松了思想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有的由于老年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留守儿童很难管理。因而,一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缺失。
一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在现实表现较差的3266名学生中,学习成绩差的占62.8%,他们中的监护人绝大多数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能力给予帮助和辅导,形成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是个人性格改变,家庭亲情缺乏。留守儿童正处在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情感的沟通,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变得内向、孤僻,情感缺乏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南莫小学留守学生在座谈时,提到父母就伤心落泪。还有一名学生父亲外出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母亲出走多年未回,孩子心灵创伤很大。不少孩子对自身变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虽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但也产生许多麻烦和冲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三是行为有所偏激,价值观取向有所扭曲。留守儿童一般自理能力较弱,部分人纪律松散,言行偏激。调查中了解到,少数孩子在家不听祖辈的教导,我行我素,在学校也时有不良行为。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管教不到子女,往往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这样容易形成孩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很容易养成奢侈浪费的陋习。
四是存在安全隐患,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农村留守儿童上学一般都由祖辈和其他人接送,祖辈的年龄都比较大,在接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事故。也有少数留守儿童在家喜欢玩火、玩电、玩水甚至玩农药,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和教育,容易引发重大事故,酿成悲剧。例如:雅周镇夹巷村一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苏州,正常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一天晚上在家做作业,蜡烛倒下来着了火差点酿成大事故。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出现安全事故的比例高于其他儿童。123
二、海安县关爱留守儿童做法
农村留守儿童的素质如何,是一件关系到未来人口质量、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工作总结《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因此,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其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我们了解到,全县不少乡镇和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县河东地区的角斜镇是全县率先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的镇,他们根据“父母在外打工创业揪心,临时监护人教育闹心,社会关心教育担心”的社会现象,认识到营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家庭、学校、社会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该镇建立了由政工书记为组长,妇联、工会、团委、教委、关工委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活动的开展。他们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关爱留守儿童,镇妇联向全镇留守儿童家长发出一封公开信,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条件的父母留一方在家照顾孩子;向全镇发出一份倡议书,号召全镇党员干部、团员青年、教育退休人员和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群众,为全镇近500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一份力量,献一份爱心,做一份贡献。五虎村有14名留守儿童,每个孩子都有1-2名“代理家长”结对关爱,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关爱措施。该镇以五虎村为试点召开关爱留守儿童现场促进会,以点带面在全镇各村推广。
雅周镇是我县西南高沙土地区,也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打工经商的人较多。我们调查的雅周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占本校学生总数的30.9%。该校从领导到教职工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注重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作为第二监护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组建假日活动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予集体的温暖。他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心育,并承担了“xxx”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中的缺陷及对策研究》,现已结题上报,得到上级的肯定。
里下河地区的南莫镇,党委政府组织镇妇联、教委、关工委组建“581”(我帮你)表演团,以关爱为己职,以育人为己任,整合校内外教育力量,全力关心、帮助留守儿童,开展了以帮学、帮教、帮困、帮管为主要内容的帮教工程,落实了581名“代理家长”与582名留守儿童“一帮一”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增补成长“钙片”,弥补人间亲情,撑起健康成长的“保护伞”,为政府担责、为家庭分忧、为学校解难,被广大群众称为“师爱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整理:www.xiexiebang.com。
镇关工委、妇联利用留守儿童父母回家过春节的机会召开家长座谈会,向他们通报情况,要求他们通过电话等多种方式定期向班主任了解情况,与孩子沟通感情。南莫小学开办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向监护人传授科学家教知识,极大提高了监护人的监护水平。南莫小学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被命名为南通市级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示范基地。
另外,全县还有不少的镇充分利用校外辅导站派辅导老师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业辅导、兴趣特长的发展等辅导,促其健康成长。 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思考 虽然全县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少数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措施还不到位,效果不太明显,还需要大力推进。我们认为,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县、镇分别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由分管领导挂帅,宣传、妇联、教育、工会、共青团、司法、关工委等部门一名负责同志参加,分管领导任组长,妇联一名同志任副组长。领导组的职责是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工作协调,在政策措施、工作推进等方面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妇联作为牵头部门,负责日常工作,认真抓点带面,加强工作协调和指导,并根据需要及时召开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教育部门把在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课题研讨,创新关爱方式,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测等制度,把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关工委要进一步发动“五老”,与留守儿童牵手结对,运用校外辅导站、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宣传、工会、共青团、文化、司法等部门都要根据自身职能,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宣传引导和配合。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力协作,整体联动,共同做好关爱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关爱投入。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借助实施教育现代化工作的契机,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和政府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学生为主体的留守儿童寄宿制模式,从寄宿生踏进校门到节假日回到家门,学校均要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让众多缺少家长督促指导的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里可以培养良好品德,提高学习成绩,增强生活自理能力,让外出打工的家长放心,让在家学习的孩子开心。 3、加快地方经济,减少“双亲”外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本方本土的就业机会,提高报酬待遇,外出打工人员也会相应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也会相应下降。在舆论导向上要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倡夫妻一方外出打工,一方留在家中在本地就业创业,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照顾,以免赚了票子,误了孩子,争当合格父母。 (1)(2)(3)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1.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台账。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大排查和“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严格按照“一户一策”、“一生一案”要求完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更新数据信息,落实委托监护人。 2.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X%专项用于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医疗上存在的困难。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管理机构,制定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管理使用办法,明确专人负责,广泛争取社会捐赠,拓宽筹资渠道,吸纳爱心人士、乡镇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捐助,对特困留守儿童和特困学生实施资助。 3.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落实“一对一”或“一对多”对口帮扶,积极推行帮扶教师“五个一”工程,即每天对帮扶学生进行学习辅导一次;每周对帮扶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次;每月与帮扶学生家长(监护人)联系一次;每学期制定一份帮扶计划;每学期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或一篇研究论文。 4.完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按照“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五有”(有活动场地、有仪器设备、有文体器材、有宣传阵地、有特色项目)“五全”(资料齐全、机构健全、队伍健全、计划周全、制度齐全)要求,不断完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拓展留守儿童活动空间,加强师生、生生间沟通交流,促进留守儿童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5.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开通亲情电话、视频网,明示亲情电话、视频聊天时间表,确保每名留守儿童每月至少与在外务工父母通话1次以上;充分利用“知心姐姐”信箱、心理咨询室,给留守儿童提供向老师倾吐心声的渠道,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情感等咨询辅导;开展温馨节假日和温馨生日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级和学校温暖;根据留守儿童个人兴趣爱好成立留守儿童手工、陶艺、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第五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