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题总结(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2:0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课题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课题总结》。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题总结

小学语文课题总结

——多媒体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海阳一小 胡国英

目前,小学识字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依然严重。所谓“高耗低效”现象,即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抄写,而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仍居高不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识字能力的影响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识字水平,改变“高耗低效”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势在必行。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在识字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的运用是基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教育学基础

1、课件主要采用声音、图片等导入机制,并同时利用动画效果,集中了学生学习汉字的注意力。一般而言,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识字教学中,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进行识字,将影响学生的识字效率及识字效果。多媒体技术采用动画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于所动的画面,克服了分散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能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与同学闲聊或玩耍中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而传统的黑板板书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2、课件采用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例如在《欢庆》的课件中,等引入课题后,马上展开课题画面:天安门前,人山人海,礼花齐放。在画面切换的同时,配以背景音乐。在这过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画面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画面产生好奇心,进而开始探测下面讲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声朗诵课文,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部分学生会主动开始跟着朗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些生字的兴趣。

(二)心理学基础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提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他获得所有信息的94%。他在说明人类的记忆与感官之间的的关系时指出,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听到的50%。这也就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效果。由于多媒体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是知识信息从感觉通道输入记忆系统,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语言学基础

1、小学汉字教学的重点在于字型的辨析与掌握。汉字的字型可分为三层:一是零件,指组成偏旁部首或独体字的笔画;二是部件,即组成合体字的偏旁部首与独体字;三是结构,汉字的结构既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结构,又指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顺序。运用课件进行识字教学,可将汉字进行零件和部件的分别演化,亦可将汉字进行零件和部件的顺序演示,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汉字的字型,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和效率。

对于汉字结构的掌握,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便是利用熟字学习生字,或进行比较。再以“蓝”字为例,进一步巩固该字,教师可用“篮”字与之比较。课件展示时,两字偏旁“艹 ”和“ ”分别用红色显示,并要求是动态“监”字用蓝色显示,用于学生区分比较“蓝”和“篮”。这种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知识的系统化。

2、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可利用实物图片进行字形匹配,特别是象形字的教学,例如“火”字的教学,在课件上可展示一堆火燃烧的画面。这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与生动鲜明的表象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了联想记忆。在利用图片教学时,可使汉字抽象的定义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来提高记忆的效果和效率。

三、多媒体技术对识字教学的辅助功能

(一)弥补教师师范技能的不足。

教师的师范技能对于识字教学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师范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识字效果的质量,将直接对学生的识字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师范技能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普通话和三笔字。而普通话和粉笔字对识字教学至关重要。由于多媒体的运用中,采用了声音导入机制,因此可以利用计算机声音来代替老师的读音,这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地方口音浓重地区更有意义。在利用粉笔进行板书时,教师的字体端正与否,笔画笔顺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写字。因为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自己没有主见时,一般视老师为权威,特别是少数低年级学生,所以用计算机代替师范技能水平略差的教师将有助于提高整个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

虽然整个多媒体教学设计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但对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使用方便的特点,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代替部分老师用手写手画的内容。例如本课“船”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先选好的实物图片来进行直观教学;若教师用传统的手画法进行教学所要花费的时间肯定比计算机操作所花多许多倍。其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加快了学生学习生字的速度,因而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的知识。再次,由于多媒体网络的建设,教师可以通过搜索等形式找到急需的教学材料,也从而提高了整堂课的效率。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效率更高,促进了学生的有效的学习。

(三)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材是师生之间唯一的媒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多媒体也成为师生之间的媒介之一。然而就这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的部分职能亦可以由多媒体来代替,即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对话来完成学习。例如课件中的练习部分,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来检测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且发现问题,再自己解决。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亦可由计算机来代替,只要学生自己会控制计算机,便可自己进行汉字的学习,自己检测学习效果。计算机这种交互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可以解决由识字量少,识字时间晚而对阅读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使用,将有利于克服识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促进学生识字量的增多,为更好地解决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帮助,为解决我国目前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现象提供了改革经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将更多地用于我国教学实践中。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题阶段总结

《构建基于实践的小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行动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一、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按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已初具规模。各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式和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课题组教师连续两年全部参加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每人讲一节研讨课,开一节示范课。组内教师随时听,及时交流、共同研究。通过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学期老师们还认真准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例如每学期的教师论坛,大家把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受益匪浅。通过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生动又具有实效,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并且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评价细则。

二、本阶段研究的目标、具体内容。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本阶段我们重点做好以下研究工作。

1、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质疑的习惯。

2、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共同探讨“以读为主,读中体会关键词句在句段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积累文本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和情感色彩”和“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的有效教学方法。

3、继续研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与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统一起来。

三、本阶段实验做法、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果。

在本阶段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任务,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培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及时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个别调整了实验计划,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

1、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关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培训。由课题组负责人为参与课题的老师举办了专题讲座,并邀请校外专家为老师们开讲座,解读新课标。明确了本阶段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课题组成员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撰写了多篇以阅读教学有效模式行动研究为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

2、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及时交流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先后举行了多场研讨活动。还组织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二十多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在研讨会上,上课的老师说构思与感想,听课的老师谈看法与建议,总结成功之点,找出不足之处。有时,一堂课试上几次,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在“磨课”中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发展,全校掀起了一股积极投身教科研的热潮。

四、积极反思小结,提升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角色。在课题研究中,能否自觉积极地进行反思总结,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低估。一学年来,围绕我们的研究重点,对如何有效地展开构建基于实践的小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行动研究,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许的收获。

在借鉴了有关专家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的尝试的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以读为主,读中感知”。汉语的意蕴深刻含蓄,有时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候,繁琐的语句分析很难帮助学生达到此种境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感知语言背后的含义?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感训练,读是手段,更是目的。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解读文本,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读的指导,需要安排多层次的读文,每一次读文都要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基本模式如下:

(1)自由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2)思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要读透,读懂。读作为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读懂,边读边想,是促使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更好感知课文,进行语言文字的概括。

(3)细读。细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词句的理解,文章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方面。因此,在初读感知,读中善思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初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赏析领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必要引导、点拨,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读书中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说促读,让学生思维碰撞激发表现欲,促使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4)情读。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五、在课题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如何改进。

在课题进展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尚待培养。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能力有待提高。

3、课堂教学中怎样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做到更好地因材施教。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研究实践中要做到:

1、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需要积极质疑的问题,其问题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又能充分激发孩子质疑精神。

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等等一系列好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目的的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每个学生都要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还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要多为他人着想;另外也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要主动参与学习。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4、因此应当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推进,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各得其所。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的提出

1.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社会已然进入一个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爆炸式传播、网络资源被广泛利用的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知识,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显然已落后于时代,时代的发展呼唤变革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大量信息面前能够自主的判断、选择、获取和应用信息,要求学生通过证实、辨伪、获得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多渠道获得信息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而综合性学习的出现,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新课改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更多的强调体验、参与和生成;强调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与学生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自身特点所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认识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语文教师应负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

4.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它绝不仅仅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这样有形的时空观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最大的精神成果的无形的时空观念。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多效性、多职能、多项目,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依托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概念的界定 综合性学习

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运用业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学到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兴趣,发展能力,获得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这样解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平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些省市先后进行了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同时注意了综合化的探讨,为本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形式:情趣课堂、实验报告、学生成果、教师论文与案例。

具体目标是: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2.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趣课堂。

3.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研究内容

根据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研究,结合本课题研究成员的教学专长,我们将研究内容确定为:

1.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建构与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多项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

2.拓展教材内容研究。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扎根于广博的生活空间,把思维扩展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中。

3.实践活动探索。开辟语文教学空间,着力探索在语文学科本身、学科间的整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4.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通过师生读书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汇报、书香校园的打造,摸索课外阅读课型模式,培养师生爱读、善读、博读、导读、恒读的习惯与能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广泛阅读有关书籍,通过分析、比较、吸收,指导实践研究的进展。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沿就,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

3.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和反思,及时收集好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并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概括,以科学地解释教学研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理论学习阶段2006.4-2006.6

研讨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施及措施,使成员较快进入研究者的角色。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主要研讨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基本明确了该研究实施的几大领域,并进行了初步的分工。

(二)进入实施阶段2006.7-2007.7 1.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举办首届江滨实小校园文化读书节,引导学生开放读书,通过首届校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的评选,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校园掀起读书热潮。其间刘爱华老师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开设《亲爱的汉修先生》新书推介课,吸引全体家长也参与到书香校园的打造和书香家庭的建设中来。严娟老师开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展示课《秦兵马俑》,代表学校在市区各级比赛中获一等奖。李智勇老师一堂《雾凇》以其精美的画面欣赏,精心的教学设计、精当的综合性活动,在区校长书记赛课中获一等奖。

2.课题组理论学习及培训。听取江苏教育科学学院王一军等、市区教科所专家来我校作课题论证指导,进一步指导实验研究的开展。

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拓宽渠道,引语文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

(三)整合研究阶段2007.8-2009.12 1.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评选第三届校园文化读书节之“读书之星”“书香班级”及首届“书香家庭”并隆重颁奖。结合春秋游,开展了解家乡文化“走进焦山”等主题实践活动。

2.进行课题中期汇报,举办阅读课型的研讨活动,成果在全校推广。3.推出《江花》校报,主要刊发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四)总结评价阶段2010.2-2010.4 1.课题进入整理完善和总结自评阶段,着手编写《江滨实小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课题图片汇编》《实验教师论文集》以及学生成果汇编。

.全面进行课题试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摸索了一套综合性学习的选择策略

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应该首先思考学生关心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为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遵循以上原则,经过课题组老师的研究探索,对综合性学习的主题选择方面我们总结出以下几大策略:

1.挖掘教材因素,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

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其中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资源,而且是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的孕育地。因此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立足课堂,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师首要重视的阵地。

比如四年级《生命桥》一课的学习,老师们结合开展了一个关于动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阅读作家沈石溪,听作家讲座,动物趣味交流会,编一编人和动物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兴趣盎然,从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更得到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

2.注重多向整合,在学科融通中提炼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新教材提倡打破学科界限的跨领域的学习,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营养,综合性的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再如一年级《春到梅花山》一课学习之前,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发动组织了亲子游梅山的活动,孩子们画梅花、写梅花、颂梅花,不仅从感性上走进课文,感知了早春梅花的烂漫气息,理解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的空前盛况,还通过画笔来表现梅花的缤纷色彩,淡淡清香,并且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吟诵中,更增添了对报春的梅花的喜爱。

.开发课程资源,在生活实践中采撷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立足于学校的语文学习和生活语文的天然联系,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观察生活,体悟人生,培养学生具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核对社会的责任心,能够不断的发现发生在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春节前夕,有心的老师结合这一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市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为(1)讲1-2个有关“年”的故事;(2)手机3-5副你最喜欢的春联,并背一背;(3)有书法爱好的同学参与社区“写春联送春联”活动;(4)感受年文化,写写春节见闻等。在这样讲故事、集对联、抒感想的活动中,学生们感悟着社会,锻炼了听说读写以及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等能力。

还比如今年的春游主题就来源于课题组老师的设想《诗话镇江,走进南郊》很富诗意和家乡情结,活动以中央电视台“科学探索”栏目近期热播的五集纪录片《诗话镇江》的收看拉开帷幕,有收看电视剧,了解家乡镇江;收集资料,制作读书卡;有春游南郊,寻访古迹;有春游后中的摄影书画、主题征文的评比,赞美家乡,抒发情怀。如今各项活动正在进行中,孩子们也正翘首以盼着。

4.强化主题阅读,突破时空局限鲜明主题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本课题着力研究的一个方面,老师们在其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总结出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步骤

综合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知识观,改变了过去师授生受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实践探索,老师们总结了一套实施步骤,即“确定专题——制定方案——具体实施——总结展评”。

1.确定专题。结合新课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教师在单元学习前首先要心中有数,做到及时引导学生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便于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随时关注相关信息。

.制定方案。为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活动的具体方案。方案应该包括教师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案和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行动计划。具体来说,应包括专题名称、预期成果和成果表现形式等。

3.具体实施。有了方案,组织学生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自己定出的活动计划活步骤,在本次活动主题的统领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开展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好组织交流工作,同时因地制宜的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4.成果展评。结合班级园地或专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予以展示,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展一展,通过倾听和欣赏,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尝试对自我或本组成员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作出反思或评价。

(三)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类型探索

根据《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探索,与专题的选择策略相对应,我们研究总结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本拓展类。

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语文知识融入实践性活动中,如办小报、编演课本剧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2.主题活动类

相对应于学科间的融合,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达到课程的整合。3.问题讨论类

与“语文和生活相联系”对应,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平时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发现,也可以来自于自然或社会现象,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独立完成,如查找资料、访谈等,也可以是同学间合作完成。

4.社会实践类

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长才干。

5.专题阅读类

之所以与课本拓展类并列,一是因为专题阅读在本课题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师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二是因为小学阶段的专题阅读贯穿始终,除配套的《新语文读本》、师生共用的《拓展阅读》外,我们还研究编印了一套拓展专题阅读的书目,学生在专题性阅读中大大的拓展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能力与素养。

(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创设了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使学生得以充分施展才华,使各种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整体提高。

1.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课题研究以来,实验班级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唤醒了心中的语文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心理,促进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资源意识,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由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后意识到的环保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进行的名人名言、诗与画的收集,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4.激发情感,激活思维,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生活的领域有多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综合”,实验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校既为课题研究的教师铺路搭桥,也给老师们压担子,营造了一个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热情更高,更具自觉性。

严娟老师发挥自身优势,多次为全校教师开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课,带领教师学习使用校园网站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并在市区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孙国琴老师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和活动作文的探索,将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摸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首届江花教学节所上的展示课获得专家高度评价;王学清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充分开发利用家长自愿,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在语文学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她的“报喜小队”“幸福妈妈”的评选活动成为我区语文学科与德育相结合的品牌;杨卉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五彩池”“九寨沟”,师生的九寨沟之旅给学生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李志勇老师“包饺子”的社会实践,孙国琴老师的“粽飘香”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了事物,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文字;李智勇老师以自身的读书行为感染学生,每个学期大量的拓展阅读使该班成为我校底蕴最为深厚的书香班级;刘爱华老师带头进行阅读课型的摸索研讨,和吴美玲、严娟、孙国琴分别开设了新书推介、阅读分享、好书交流、片断赏析等课型的观摩展示;邹金卫老师将读书活动系列化、常规化,她的“书虫”系列班会为学生打下了乐读善读的亮丽底色,目前已成为我区的特色“书香中队”„„

老师们还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多篇论文、案例在全国、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五、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评价。教师能始终指导并参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而对课程标准提出的对其结果的评价“着重考察的是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但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亟需开发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值得老师们深入研究。

2.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为了体现人文性、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应如何处理好教师指导下的群体合作和学生选择下的自主探究性的关系,将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把综合性学习推向更高的层次。

3.课题研究凝聚了大批有识有志教师的参与,且教师们以此为支点,在研究中得到创造的乐趣和研究的幸福,但由于子课题的确立不够明确,老师们的独立研究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的独立承担能力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结束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综合性学习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时间、深入探索的过程,虽然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本着“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相信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和教学智慧,定能找到综合性学习的不竭源泉,使语文学习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师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与学生语文成绩关系的研究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的提出

1.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社会已然进入一个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爆炸式传播、网络资源被广泛利用的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知识,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显然已落后于时代,时代的发展呼唤变革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大量信息面前能够自主的判断、选择、获取和应用信息,要求学生通过证实、辨伪、获得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多渠道获得信息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而综合性学习的出现,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新课改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更多的强调体验、参与和生成;强调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与学生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自身特点所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认识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语文教师应负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

4.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它绝不仅仅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这样有形的时空观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最大的精神成果的无形的时空观念。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多效性、多职能、多项目,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依托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概念的界定

查阅众多资料,综合“课程说”“学习方式说”“过程说”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运用业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学到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兴趣,发展能力,获得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这样解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平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些省市先后进行了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同时注意了综合化的探讨,为本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形式:情趣课堂、实验报告、学生成果、教师论文与案例。

具体目标是: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趣课堂。

3.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4.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研究内容

根据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研究,结合本课题研究成员的教学专长,我们将研究内容确定为:

1.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建构与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多项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

2.拓展教材内容研究。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扎根于广博的生活空间,把思维扩展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中。

3.实践活动探索。开辟语文教学空间,着力探索在语文学科本身、学科间的整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4.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通过师生读书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汇报、书香校园的打造,摸索课外阅读课型模式,培养师生爱读、善读、博读、导读、恒读的习惯与能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广泛阅读有关书籍,通过分析、比较、吸收,指导实践研究的进展。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沿就,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

.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和反思,及时收集好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并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概括,以科学地解释教学研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理论学习阶段2006.4-2006.6 主要是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学习课题方案,了解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研讨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施及措施,使成员较快进入研究者的角色。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主要研讨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基本明确了该研究实施的几大领域,并进行了初步的分工。

(二)进入实施阶段2006.7-2007.7 1.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举办首届江滨实小校园文化读书节,引导学生开放读书,通过首届校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的评选,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校园掀起读书热潮。其间刘爱华老师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开设《亲爱的汉修先生》新书推介课,吸引全体家长也参与到书香校园的打造和书香家庭的建设中来。严娟老师开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展示课《秦兵马俑》,代表学校在市区各级比赛中获一等奖。李智勇老师一堂《雾凇》以其精美的画面欣赏,精心的教学设计、精当的综合性活动,在区校长书记赛课中获一等奖。

2.课题组理论学习及培训。听取江苏教育科学学院王一军等、市区教科所专家来我校作课题论证指导,进一步指导实验研究的开展。

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拓宽渠道,引语文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

(三)整合研究阶段2007.8-2009.12 1.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评选第三届校园文化读书节之“读书之星”“书香班级”及首届“书香家庭”并隆重颁奖。结合春秋游,开展了解家乡文化“走进焦山”等主题实践活动。

.进行课题中期汇报,举办阅读课型的研讨活动,成果在全校推广。3.推出《江花》校报,主要刊发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四)总结评价阶段2010.2-2010.4 1.课题进入整理完善和总结自评阶段,着手编写《江滨实小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课题图片汇编》《实验教师论文集》以及学生成果汇编。

2.全面进行课题试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摸索了一套综合性学习的选择策略

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应该首先思考学生关心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为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遵循以上原则,经过课题组老师的研究探索,对综合性学习的主题选择方面我们总结出以下几大策略:

1.挖掘教材因素,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

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其中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资源,而且是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的孕育地。因此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立足课堂,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师首要重视的阵地。

比如四年级《生命桥》一课的学习,老师们结合开展了一个关于动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阅读作家沈石溪,听作家讲座,动物趣味交流会,编一编人和动物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兴趣盎然,从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更得到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

.注重多向整合,在学科融通中提炼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新教材提倡打破学科界限的跨领域的学习,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营养,综合性的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再如一年级《春到梅花山》一课学习之前,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发动组织了亲子游梅山的活动,孩子们画梅花、写梅花、颂梅花,不仅从感性上走进课文,感知了早春梅花的烂漫气息,理解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的空前盛况,还通过画笔来表现梅花的缤纷色彩,淡淡清香,并且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吟诵中,更增添了对报春的梅花的喜爱。

3.开发课程资源,在生活实践中采撷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立足于学校的语文学习和生活语文的天然联系,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观察生活,体悟人生,培养学生具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核对社会的责任心,能够不断的发现发生在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春节前夕,有心的老师结合这一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市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为(1)讲1-2个有关“年”的故事;(2)手机3-5副你最喜欢的春联,并背一背;(3)有书法爱好的同学参与社区“写春联送春联”活动;(4)感受年文化,写写春节见闻等。在这样讲故事、集对联、抒感想的活动中,学生们感悟着社会,锻炼了听说读写以及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等能力。

还比如今年的春游主题就来源于课题组老师的设想《诗话镇江,走进南郊》很富诗意和家乡情结,活动以中央电视台“科学探索”栏目近期热播的五集纪录片《诗话镇江》的收看拉开帷幕,有收看电视剧,了解家乡镇江;收集资料,制作读书卡;有春游南郊,寻访古迹;有春游后中的摄影书画、主题征文的评比,赞美家乡,抒发情怀。如今各项活动正在进行中,孩子们也正翘首以盼着。

.强化主题阅读,突破时空局限鲜明主题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本课题着力研究的一个方面,老师们在其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总结出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步骤

综合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知识观,改变了过去师授生受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实践探索,老师们总结了一套实施步骤,即“确定专题——制定方案——具体实施——总结展评”。

1.确定专题。结合新课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教师在单元学习前首先要心中有数,做到及时引导学生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便于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随时关注相关信息。

2.制定方案。为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活动的具体方案。方案应该包括教师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案和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行动计划。具体来说,应包括专题名称、预期成果和成果表现形式等。

3.具体实施。有了方案,组织学生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自己定出的活动计划活步骤,在本次活动主题的统领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开展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好组织交流工作,同时因地制宜的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4.成果展评。结合班级园地或专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予以展示,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展一展,通过倾听和欣赏,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尝试对自我或本组成员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作出反思或评价。

(三)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类型探索

题的选择策略相对应,我们研究总结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本拓展类。

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语文知识融入实践性活动中,如办小报、编演课本剧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2.主题活动类

相对应于学科间的融合,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达到课程的整合。3.问题讨论类

与“语文和生活相联系”对应,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平时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发现,也可以来自于自然或社会现象,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独立完成,如查找资料、访谈等,也可以是同学间合作完成。

4.社会实践类

学校是个小社会,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教师善于发现活动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因素,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长才干。

5.专题阅读类

之所以与课本拓展类并列,一是因为专题阅读在本课题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师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二是因为小学阶段的专题阅读贯穿始终,除配套的《新语文读本》、师生共用的《拓展阅读》外,我们还研究编印了一套拓展专题阅读的书目,学生在专题性阅读中大大的拓展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能力与素养。

(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文教学环境,创设了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使学生得以充分施展才华,使各种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整体提高。

1.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课题研究以来,实验班级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唤醒了心中的语文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心理,促进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资源意识,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由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后意识到的环保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进行的名人名言、诗与画的收集,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4.激发情感,激活思维,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生活的领域有多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综合”,实验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五)教师形成了较成熟的教学策略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校既为课题研究的教师铺路搭桥,也给老师们压担子,营造了一个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热情更高,更具自觉性。

严娟老师发挥自身优势,多次为全校教师开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课,带领教师学习使用校园网站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并在市区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孙国琴老师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和活动作文的探索,将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摸索作文教学的充分开发利用家长自愿,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在语文学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她的“报喜小队”“幸福妈妈”的评选活动成为我区语文学科与德育相结合的品牌;杨卉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五彩池”“九寨沟”,师生的九寨沟之旅给学生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李志勇老师“包饺子”的社会实践,孙国琴老师的“粽飘香”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了事物,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文字;李智勇老师以自身的读书行为感染学生,每个学期大量的拓展阅读使该班成为我校底蕴最为深厚的书香班级;刘爱华老师带头进行阅读课型的摸索研讨,和吴美玲、严娟、孙国琴分别开设了新书推介、阅读分享、好书交流、片断赏析等课型的观摩展示;邹金卫老师将读书活动系列化、常规化,她的“书虫”系列班会为学生打下了乐读善读的亮丽底色,目前已成为我区的特色“书香中队”„„

老师们还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多篇论文、案例在全国、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五、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评价。教师能始终指导并参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而对课程标准提出的对其结果的评价“着重考察的是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但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亟需开发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值得老师们深入研究。

2.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为了体现人文性、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应如何处理好教师指导下的群体合作和学生选择下的自主探究性的关系,将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把综合性学习推向更高的层次。

3.课题研究凝聚了大批有识有志教师的参与,且教师们以此为支点,在研究中得到创造的乐趣和研究的幸福,但由于子课题的确立不够明确,老师们的独立研究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的独立承担能力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结束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综合性学习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时间、深入探索的过程,虽然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本着“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相信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和教学智慧,定能找到综合性学习的不竭源泉,使语文学习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师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与学生语文成绩关系的研究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

课题的提出

1.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社会已然进入一个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爆炸式传播、网络资源被广泛利用的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知识,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显然已落后于时代,时代的发展呼唤变革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大量信息面前能够自主的判断、选择、获取和应用信息,要求学生通过证实、辨伪、获得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多渠道获得信息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而综合性学习的出现,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新课改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更多的强调体验、参与和生成;强调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首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每个学段都设有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语文与学生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语文自身特点所决定。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认识到这些,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看到语文教师应负的职责和努力的方向。

4.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把学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放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它绝不仅仅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这样有形的时空观念,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在有限的时空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最大的精神成果的无形的时空观念。由于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多效性、多职能、多项目,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更大的空间,依托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概念的界定 综合性学习

综合“课程说”“学习方式说”“过程说”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运用业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学到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兴趣,发展能力,获得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

语文素养。课程标准这样解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平的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些年来,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一些省市先后进行了语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实验,同时注意了综合化的探讨,为本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体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形式:情趣课堂、实验报告、学生成果、教师论文与案例。

具体目标是: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2.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探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情趣课堂。

3.通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研究内容

根据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研究,结合本课题研究成员的教学专长,我们将研究内容确定为:

1.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建构与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多项交流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

2.拓展教材内容研究。引导学生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自己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扎根于广博的生活空间,把思维扩展到无限的知识海洋中。

3.实践活动探索。开辟语文教学空间,着力探索在语文学科本身、学科间的整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

4.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通过师生读书活动,班级读书交流汇报、书香校园的打造,摸索课外阅读课型模式,培养师生爱读、善读、博读、导读、恒读的习惯与能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广泛阅读有关书籍,通过分析、比较、吸收,指导实践研究的进展。

2.行动研究法。课题组老师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沿就,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

3.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和反思,及时收集好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并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概括,以科学地解释教学研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理论学习阶段2006.4-2006.6

研讨课题研究的内容实施及措施,使成员较快进入研究者的角色。

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主要研讨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基本明确了该研究实施的几大领域,并进行了初步的分工。

(二)进入实施阶段2006.7-2007.7 1.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举办首届江滨实小校园文化读书节,引导学生开放读书,通过首届校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的评选,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校园掀起读书热潮。其间刘爱华老师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开设《亲爱的汉修先生》新书推介课,吸引全体家长也参与到书香校园的打造和书香家庭的建设中来。严娟老师开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展示课《秦兵马俑》,代表学校在市区各级比赛中获一等奖。李智勇老师一堂《雾凇》以其精美的画面欣赏,精心的教学设计、精当的综合性活动,在区校长书记赛课中获一等奖。

2.课题组理论学习及培训。听取江苏教育科学学院王一军等、市区教科所专家来我校作课题论证指导,进一步指导实验研究的开展。

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拓宽渠道,引语文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

(三)整合研究阶段2007.8-2009.12 1.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评选第三届校园文化读书节之“读书之星”“书香班级”及首届“书香家庭”并隆重颁奖。结合春秋游,开展了解家乡文化“走进焦山”等主题实践活动。

2.进行课题中期汇报,举办阅读课型的研讨活动,成果在全校推广。3.推出《江花》校报,主要刊发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

(四)总结评价阶段2010.2-2010.4 1.课题进入整理完善和总结自评阶段,着手编写《江滨实小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课题图片汇编》《实验教师论文集》以及学生成果汇编。

.全面进行课题试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摸索了一套综合性学习的选择策略

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应该首先思考学生关心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为依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遵循以上原则,经过课题组老师的研究探索,对综合性学习的主题选择方面我们总结出以下几大策略:

1.挖掘教材因素,在课堂学习中发现问题

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其中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资源,而且是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的孕育地。因此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立足课堂,设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师首要重视的阵地。

比如四年级《生命桥》一课的学习,老师们结合开展了一个关于动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阅读作家沈石溪,听作家讲座,动物趣味交流会,编一编人和动物的童话故事。孩子们兴趣盎然,从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更得到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

2.注重多向整合,在学科融通中提炼主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新教材提倡打破学科界限的跨领域的学习,让学生徜徉于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营养,综合性的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再如一年级《春到梅花山》一课学习之前,一年级家长委员会发动组织了亲子游梅山的活动,孩子们画梅花、写梅花、颂梅花,不仅从感性上走进课文,感知了早春梅花的烂漫气息,理解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的空前盛况,还通过画笔来表现梅花的缤纷色彩,淡淡清香,并且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吟诵中,更增添了对报春的梅花的喜爱。

.开发课程资源,在生活实践中采撷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立足于学校的语文学习和生活语文的天然联系,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观察生活,体悟人生,培养学生具有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核对社会的责任心,能够不断的发现发生在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春节前夕,有心的老师结合这一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市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为(1)讲1-2个有关“年”的故事;(2)手机3-5副你最喜欢的春联,并背一背;(3)有书法爱好的同学参与社区“写春联送春联”活动;(4)感受年文化,写写春节见闻等。在这样讲故事、集对联、抒感想的活动中,学生们感悟着社会,锻炼了听说读写以及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等能力。

还比如今年的春游主题就来源于课题组老师的设想《诗话镇江,走进南郊》很富诗意和家乡情结,活动以中央电视台“科学探索”栏目近期热播的五集纪录片《诗话镇江》的收看拉开帷幕,有收看电视剧,了解家乡镇江;收集资料,制作读书卡;有春游南郊,寻访古迹;有春游后中的摄影书画、主题征文的评比,赞美家乡,抒发情怀。如今各项活动正在进行中,孩子们也正翘首以盼着。

4.强化主题阅读,突破时空局限鲜明主题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本课题着力研究的一个方面,老师们在其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总结出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步骤

综合性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知识观,改变了过去师授生受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实践探索,老师们总结了一套实施步骤,即“确定专题——制定方案——具体实施——总结展评”。

1.确定专题。结合新课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教师在单元学习前首先要心中有数,做到及时引导学生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便于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随时关注相关信息。

.制定方案。为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精心设计活动的具体方案。方案应该包括教师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方案和学生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行动计划。具体来说,应包括专题名称、预期成果和成果表现形式等。

3.具体实施。有了方案,组织学生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自己定出的活动计划活步骤,在本次活动主题的统领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开展活动。教师要及时做好组织交流工作,同时因地制宜的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4.成果展评。结合班级园地或专题班队活动课,让学生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予以展示,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展一展,通过倾听和欣赏,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尝试对自我或本组成员在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作出反思或评价。

(三)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类型探索

根据《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探索,与专题的选择策略相对应,我们研究总结了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本拓展类。

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语文知识融入实践性活动中,如办小报、编演课本剧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2.主题活动类

相对应于学科间的融合,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达到课程的整合。3.问题讨论类

与“语文和生活相联系”对应,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平时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发现,也可以来自于自然或社会现象,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独立完成,如查找资料、访谈等,也可以是同学间合作完成。

4.社会实践类

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教师善于发现活动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因素,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长才干。

5.专题阅读类

之所以与课本拓展类并列,一是因为专题阅读在本课题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师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二是因为小学阶段的专题阅读贯穿始终,除配套的《新语文读本》、师生共用的《拓展阅读》外,我们还研究编印了一套拓展专题阅读的书目,学生在专题性阅读中大大的拓展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能力与素养。

(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是活动的结果。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松开放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创设了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使学生得以充分施展才华,使各种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整体提高。

1.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课题研究以来,实验班级的学生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唤醒了心中的语文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心理,促进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在查找资料、归纳整理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资源意识,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意识。

3.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由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后意识到的环保问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学生进行的名人名言、诗与画的收集,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4.激发情感,激活思维,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生活的领域有多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领域就有多宽。缤纷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是最生动、最鲜活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综合”,实验班级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学校既为课题研究的教师铺路搭桥,也给老师们压担子,营造了一个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热情更高,更具自觉性。

严娟老师发挥自身优势,多次为全校教师开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课,带领教师学习使用校园网站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并在市区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孙国琴老师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和活动作文的探索,将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摸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首届江花教学节所上的展示课获得专家高度评价;王学清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充分开发利用家长自愿,把大社会引入小课堂,在语文学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她的“报喜小队”“幸福妈妈”的评选活动成为我区语文学科与德育相结合的品牌;杨卉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五彩池”“九寨沟”,师生的九寨沟之旅给学生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李志勇老师“包饺子”的社会实践,孙国琴老师的“粽飘香”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了事物,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文字;李智勇老师以自身的读书行为感染学生,每个学期大量的拓展阅读使该班成为我校底蕴最为深厚的书香班级;刘爱华老师带头进行阅读课型的摸索研讨,和吴美玲、严娟、孙国琴分别开设了新书推介、阅读分享、好书交流、片断赏析等课型的观摩展示;邹金卫老师将读书活动系列化、常规化,她的“书虫”系列班会为学生打下了乐读善读的亮丽底色,目前已成为我区的特色“书香中队”„„

老师们还勤于思考,不断总结,多篇论文、案例在全国、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五、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评价。教师能始终指导并参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而对课程标准提出的对其结果的评价“着重考察的是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但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亟需开发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值得老师们深入研究。

2.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为了体现人文性、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应如何处理好教师指导下的群体合作和学生选择下的自主探究性的关系,将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把综合性学习推向更高的层次。

3.课题研究凝聚了大批有识有志教师的参与,且教师们以此为支点,在研究中得到创造的乐趣和研究的幸福,但由于子课题的确立不够明确,老师们的独立研究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的独立承担能力还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结束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综合性学习又是一个需要长期时间、深入探索的过程,虽然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本着“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相信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和教学智慧,定能找到综合性学习的不竭源泉,使语文学习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师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与学生语文成绩关系的研究

下载小学语文课题总结(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课题总结(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课题

    2012年5月六安市金安区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课题小学语文课题1、赶海(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第一课时) 2、荷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第一课时) 3、......

    小学语文课题

    “创建书香班级,提高语文能力”的实践与探究 一、 课题提出 (一)课题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

    小学语文课题阶段总结[大全5篇]

    六年级语文教学阅读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田会琴) 一、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六年级语文全体老师按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积累经验。......

    小学语文第十册课题研究总结

    “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课题研究小结 2011~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语文第十册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这学期我在课题研究方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在......

    小学语文阅读课题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课题教学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课题教学总结1 为了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好生命的底色,我们有责任引领孩子走进经典里去。现将本学期我们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一、......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课外阅读的研究 目标: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大全)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我校于2013年11月承担了绥化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的研究。课题实施两年来,在市教研部门的关心与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草根”课题研究:如何让学生过好背诵关 浍南镇中心小学:于三红 陈素梅我的课题研究来得很是偶然。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新课本刚发下来,不少学生刚打开课本,就发出阵阵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