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帮扶计划中国人寿临泉支到吕寨杨庄村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泉支公司到吕寨镇杨庄村帮扶计划
基本情况
杨庄村地处临泉县吕寨镇的西南部,距离吕寨镇约7公里,地理位置比较低洼。该村辖17个自然村,现有住户1333户,人口5267人,其中劳动力3161人,贫困户158户,贫困人口493人,主要以孤寡老年、残疾、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者为主。全村耕地5600亩,人均耕地约1.1亩,群众种植以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
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安排,结合“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文件精神,我司帮扶吕寨杨庄村以来,坚持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全面细致的分析农户致贫原因,找准脱贫需求和脱贫路径,严格的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脱贫工作扎实有效,实现贫困户全脱贫、不返贫、可致富。
二、2016年帮扶计划
召开扶贫帮扶专题会议,逐户分析贫困原因,全面梳理帮扶需求,按照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原则,注重差异化帮扶,针对每户不同情况,分类制定帮资金、帮技术、帮学、帮医等帮扶措施。
1、抓带头人问题: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给人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抓扶贫关键是要抓好村级带头人建设,引导村两委干部尤其是村书记主任转变思想观念,提振精气神,树立发展理念,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摒弃“等靠要”思想,化被动为主动,把扶贫与发展无缝对接,用发展来解决扶贫问题。
2、科学规划:制定挂图作战方案。按照“一村一表、一户一档”的挂图作战方略,根据县镇文件精神,制定扶贫工作包保责任制图版、精准扶贫规划和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对象清单、精准扶贫责任区划分和精准扶贫工作示意图。
3、因学致贫的,帮助申请扶贫项目雨露计划、家庭困难学生补助政策、国开行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项目。因病致贫的,申请城乡居民大病救助,联系专家医院就诊,募捐社会资金,协调县人民医院组织专家医生开展“义诊”活动。特别贫困的,帮助申请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养老保险、残疾补助等惠民政策。住房条件差的,帮助申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4、加强村级建设,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要求。
5、转变农业发展观念,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鼓励农民种植设施,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障。
7、结合“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对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就业技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把农村劳动力培育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方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
下一步我司将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争取上项目,申请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强项目申报工作开展力度,为全村的加快发展多赢得资金。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力争2018年完成全村脱贫任务。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泉支公司
2016年3月20号
第二篇:杨庄村驻村帮扶工作调研报告(精)
杨庄村驻村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市总工会驻杨庄村工作队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总工会驻杨庄村工作队于10月8日进驻该村开展工作。入村后,我们成立了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建立了例会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纪律制度等五项工作制度。针对调研工作,我们及时研究拟订了入户调查提纲,村情调查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分四个调查组,深入全村的106户农户和田间地头进行调研走访,广泛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杨庄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次基础上,我们与村两委干部认真研究,在征得浚县县委、政府和有关领导同志及黎阳镇党委、政府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杨庄村工作的整体发展思路。现将调研的整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杨庄村的基本情况
杨庄村位于浚县老城西南,东依浮丘山,西跨卫河,-1-南靠南环城,北接城关镇顺河村,属典型的城郊村。该
村总户数106户,总人口689人,有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6名村干部,党员人数16人。全村耕地面积650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全村无学校,但农业水利条件较好,有排灌站1个, 95%为水浇地。
(一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1、村室建设情况。全村现有村室3间,但大都破漏需要整修。
2、班子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健全,村支部班子成员3人,其中一名支部书记,两名支委。村支部书记李士合,47岁,部队专业军人,初中文化程度。村委会班子成员3人,其中村长、会计、计生专干各1人。村长张金平,52岁,初中文化程度。大学生村官1人。
3、党员队伍情况。目前,全村党员共有14人,年龄都在45岁以以上,其中50岁以上的12人,占86%,党员队伍老化、文化素质偏低。预备党员0人,入党积
极分子2人。今年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3次。-2-(二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没有集体经济、也没有集体企业,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贫困村。
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全村经济结构单一,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在第一产业中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村里种植经济作物很少。2003年夏、秋两季平均亩产1000公斤,全村粮食生产总产量70万公斤,人均1100公斤。在蔬菜种植方面,种植简单,大多为露天种植,反季节性蔬菜少,大棚种植没有。在养殖方面,有3个养鸡专业户,蛋鸡和肉鸡年出栏3000余只。
2、农民收入情况。该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种植业。该村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为主,以种植蔬菜、花卉、畜牧养殖为辅,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种植粮食、蔬菜生产作物。二是
养殖业。全村具有一定的养殖业基础,主要是蛋鸡和肉-3-鸡的养殖。目前,该村有3个养鸡专业户,蛋鸡和肉鸡
年出栏3000余只。除此以外,全村农户还养殖一些生猪、羊、鸭等畜牧业。畜牧养殖业占全村农民收入的15%左右。三是外出打工。全村有一定的青壮年农民在农闲时外出到县城打工,有个别人员到外地打工,但从总体上人数较少,没有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只占全村农民收入的5%左右。
3、贫困户及农民负担情况。全村有贫困户6户,主要是因病致贫。从对全村农民负担调查情况来看,都认为较轻,对税费改革满意率较高,尤其是对农业税直补改革的落实比较满意,确实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三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情况
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较强。2004年1—9月份,全村无计划外生育现象,计划生育率为100%;全村在校学生85人,入学率为95%;无五保户,军烈属1户;村务公开时间为每季度公开一次,公开的
主要内容有财务、政务、计划生育、宅基地等四项内容。-4-(四社会治安情况
2002年至今,该村无发生刑事、治安案件,信仰耶稣教人数5人,无习练“法轮功”人员。
(五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对全村的调研情况看,村民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项:一是搞好新宅基地规划;二是解决贷款资金,帮助农民搞畜牧养殖和蔬菜种植;三是搞好道路的硬化及桥梁的维护。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村两委干部威信偏低,班子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在村里的四个班子成员中,党支部书记、村长和其他两委成员年龄都在50岁左右,文化程度均为初中、小学。二是思想观念陈旧,没有打破传统农村靠地吃饭思想观念的束缚。由于村两委班子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制约,导致多年来,村里村民思想观念陈旧,良好的区域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与该村邻近的城关
镇顺河村相比,杨庄村人均耕地1亩,外出做生意的户-5-数仅有10余户,搞家庭小加工的几乎没有;而顺河村
人均耕地不足0.5亩,由于离县城较近全村做生意的人数几乎家家都有,除农忙外,几乎整年在外经商做生意,靠在县城和赶农村集会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用村民话讲,只要开着三轮车去外做一趟生意,几十元上百元钱就到了手上,谁还会在家里老守着土地做文章。而这恰恰和杨庄村形成了极大反差。三是存在家族势力,管理难度大。全村90%为李、张两个大姓,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当中,都为李、张两姓。而且由于多年来受传统的家族势力的影响,村两委班子成员缺乏活力,而村里一些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走不到领导岗位上来,从而导致村两委干部多年来威信偏低,班子缺乏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农民收入偏低,农村集体经济严重滞后。一是村民收入偏低。从村民整体收入来看,温饱问题虽已解决,但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还相差甚远。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家庭住房一般都建房较早,新房较少,且由
于地基较低,屋里阴暗潮湿。家里虽有电视机、洗衣机-6-及一些机动生产工具,但总体上家庭摆设陈旧,家里有
电冰箱、摩托车的不足20%,安装有线电视的人数不足15%。尤其是在村支书的家里,几乎看不到一件值钱的家电。二是集体经济严重滞后。全村虽近靠县城,但村里没有一个村办企业,也没有一点集体经济,直接影响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
(三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大多沿袭传统的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的单一种植模式,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大,经济作物少,二、三产业所占比例极地。村里虽然也有畜牧养殖、蔬菜种植,但仅仅为刚刚起步,不成规模、科技含量偏低。一是畜牧养殖规
模较小,不成体系,有待积极引导;二是蔬菜种植简单,大多为露天养殖,反季节性蔬菜少。在调查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一项中, 80%的农户主要收入仍是来自粮食作物,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没有成为全村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村貌脏、乱、差,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在全村几乎看不到一处较好的路段,除两座桥外,村里
道路全为土路,没有一条干净整齐的街道,而且桥梁年-7-久失修,村边的西桥已成危桥,桥栏杆全部损坏,该桥
已发生过两起因无桥栏杆导致村民死亡的事故,再加上卫河污染严重,村里的环境面貌仍然相当落后。对此群众意见较大。
三、下步工作思路
面对杨庄村的现实状况,我们工作组认为,该村虽然问题较多,但优势仍相当明显,只要紧紧抓好村两委的班子建设这个总抓手,以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为着入点,充分发挥和依托紧邻县城的区位优势,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通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花卉种植,蔬菜种植,积极搞好劳务输出,该村的经济就会得到较快的发展。下步,我们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一紧紧抓住加强两委班子建设这个总抓手。
村里经济建设能否有个大发展,农民收入能否得到较快增长,全村能否早日步入小康,村两委班子建设是关键。只要村里有一个团结一致、坚强有力的两委班子,有了一个好的领头雁,村里就会有一条好的致富路子, 就会带领全村人员尽早摆脱贫困,早日步入小康。具体-8-
而言: 一是帮助村两委班子搞好组织建设。通过组织村两委班子到与该村经济发展相类似的“三带三强”示范村进行参观学习,对照先进找差距,转变自身观念,选树培养帮扶出一个自身致富能力强的好村支部书记,达到村级组织健全,班子团结协调,有凝聚力、战斗力,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年龄、文化结构合理,并有两名以上村级后备干部。二是要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切实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党员活动日”和“党员联系农户”活动为载体,加强党员培训工作,全年计划培训党员干部6次以上,培训党员人数30人次以上,播放电教片10次以上,培训人数200人次以上。三是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统一上墙。重点落实好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两委班子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确保“村情民意恳谈会”、“党员活动日”、“大学生村官”等有计划、有活动、有效果。四是切实作好党员发展工作。通过发-9-展一些年青人入党,增强村党支部的活力,解决党员老龄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2004年要新发展党员2名,为村级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五是积极协助完成第五届村委换届选举,群众满意率达80%以上。
(二打破靠地吃饭、固守土地这一传统观念,让更多的闲散劳动力走出土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由于该村紧邻县城,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便于围绕县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我们认为应该重点搞好四个引导:一是选树典型,引导更多农民弃农经商,到县城做生意;二是引导村民进城打工、劳务输出,让更多的村民走出土地,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三是引导农民搞一些小加工,尤其是围绕浚县古庙会的传统优势,发挥离两
山较近的优势,搞一些小加工;四是引导农民学技术,通过学习,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以增强自己发家致富的本领,2005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0%以上
(三充分依托良好的区域优势,积极搞好农业结-10-构调整。要尽快转变目前的以粮食生产作物为主的经济结 构模式,逐步形成一个以畜牧养殖业、蔬菜菌种花卉种 植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格局,要加大农业结构调 整力度,为群众提供资金、技术、政策服务,扶持发展 种、养殖专业户 10 户,形成示范带动,使 60%以上的 农户有致富项目。具体而言: 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业。经过多年的积累,村里已具 有一定的畜牧养殖基础。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 农户曾经搞过一定的畜牧养殖,诸如养猪、养鸡等。目 前,村里已有 2 个养鸡专业户,养鸡规模达 3000 余只。工作组入驻后,积极协助村两委因势利导,新上 1 户养 鸡专业户,目前鸡舍已基本建成,另有几户也有养鸡的 强烈愿望。下步,工作组将利用目前已有的畜牧养殖基 础,积极搞好引导,尽早形成规模养殖。二是加快蔬菜 种植业步伐。该村除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生产作物 外,经过几年的积累,也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蔬菜种植 规模。目前,该村种植蔬菜的总亩数有 100 余亩,占村-11-总种植面积的近1/6。另外,该村也具有一定的菌种种 植基础。工作组入村后,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引导村民 新上了一个鸡腿菇温棚,目前菌种已长出,长势良好。下步的工作重点是由目前的简单的、零星的、单一的蔬 菜种植业向专业的、反季节的、带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品种多样的蔬菜规模种植发展; 三是抓好花卉种植规模 的发展。目前,该村搞花卉种植的已有 2 家,但规范较 小。
四、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对群众开展经常性的讲究科学、破除迷信和社 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 化娱乐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二是组织开展 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三是开展文明农户的评比 活动,倡导文明新风,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 地,新增文明农户 20 户。
五、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改变目前的村容村 貌,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帮助村里搞好村容村貌建设和整治; 二是帮助-12-村里搞好村室建设,帮助协调解决电视机等电教器材; 三是积极协助村两委搞好村镇规划; 四是帮助解决群众 反映的其他问题,进一步密引党群、干群关系。2004 年 10 月 28 日-13--14-
第三篇:丰台镇杨涝池村2016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丰台镇杨涝池村2016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精神,扎实做好丰台镇杨涝池村精准帮扶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精准扶贫规划编制工作要求,杨涝池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杨涝池村实际,制定了2016年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杨涝池村位于丰台镇北部,面积2.2平方公里,距泾川县城3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辖路南、路北、庄老、庄前、庄子何、上坳及山前7个村民小组390户1841人。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5户,有44户97口人享受低保。全村耕地4355亩,其中林地2260亩,林果面积1700亩,退耕还林面积870亩。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全村有农资商品服务部1个,果品专业合作社1个,电商服务点1个,金融服务网点1处,资金互助合作社1个,村级幼儿园1所,村级标准化卫生所1处,村属地界内有石油资源开采钻井3口。
(一)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杨涝池村人均纯收入1971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小麦、玉米,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一是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二是养殖业,全村现存栏生猪283头,有年均一万元以上收入的养殖专业户5户;三是运输业,全村从事运输业的6户,大小运输车6台(含1台客运车);四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到县城或乡内临时务工。
(二)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杨涝池村设有一个村小学,全村一至三年级在校生28人,学前班10人,四至六年级学生全部送往丰台镇中心小学完成小学教育,并在丰台镇中学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依托村小学建办村幼儿园1所,入园学生达28人。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124人,入学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目前在校大学生11人。
(三)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533人,参合率达到97%;2013年开始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835人,参保率65%。全村60岁以上老人109人全部享受养老金。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部是集学习文化、教育培训、办公接待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处于水泥公路路边,为8间面积为160m2的砖混结构建筑,内设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培训室、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会议室等。村卫生医疗室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
(五)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好,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有较好的控制。(六)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4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平均年龄46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3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各村民小组的经济能人,能吃苦耐劳,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双带”的能力。二是村“两委”班子工作开展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70人,其中有女党员 11人,党员年龄老化。
二、主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杨涝池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个别组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人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还有偏差。少数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比较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各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村民小组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家户排水(污)沟独立不联通,有的家户直接把污水排到路上,家什、柴火乱堆乱放,村庄“差、乱、脏、臭”现象较严重,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主要林果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1.粮食产业结构单一,调整有一定的难度。村长期以来都以种植小麦、玉米、黄豆为主,产业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无法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收。
2、果品产业发展滞后。全村现有果园1700亩,其中丰产园不足300亩,果品质量不高,商品率偏低,其余1400亩幼园标准化管理措施落实的不到位。
3.养殖业发展徘徊不前。养殖业主要以养鸡为主,养猪为辅,但大户少、品种杂、科技含量低、成本高,还没有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禽解决油盐钱”的小农经济束缚。前些年,有的农户发展养猪、养牛、养羊等项目,因受市场波动影响,现在存栏数已经很少,上规模的养殖户更少。
(四)劳动力素质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该村劳动力总数约为1254人。目前,为增加收入来源,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五)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加强。一是党员队伍老化严重。由于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比较多,党员吸收工作难度大,现有党员老龄化严重。据初步统计,全村党员共70名,50岁以上老党员有49名,30岁以下的党员仅4名。二是办公条件有待改善。虽于2008年修建村部(8间),但配套不到位,没有文化广场、娱乐设施,没有公共活动场所,没有专门的科技培训阵地。
三、指导思想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的精神要求,抓住“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的大好机遇,以贫困户脱贫、农民增收为目标,把解决贫困对象的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实行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主导产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开发扶贫与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走畜牧产业为主,多种经营,主辅结合、综合配套,机制创新、全面发展之路,使村内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一技之长,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为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积累经验和提供依据。
四、发展目标
利用“十三五”国家扶贫政策和实施精准扶贫有利时机,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把杨涝池村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六个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村庄建设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区域明确。民宅建设坚持实用性与美观性、特色性相统一,全部达到楼房或砖瓦结构标准。村、组均通柏油或水泥路、村文化广场设施基本完善配套、村容村貌整洁,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村庄整治达到“五化”标准,即山头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能源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
——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宗旨和“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的工作机制,结合杨涝池村的实际把果品作为杨涝池村的主导产业,保证人均1亩果园,年收入户均达到15000-25000元。林果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果园面积基本实现全覆盖,挂果园达到1000亩,全村果品总产量达到15000吨,总收入达到2500万元。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强村富民。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超过全乡平均水平,全村基本脱贫。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00%,新型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互联网入户率不低于50%,有线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拥有率均达到100%。——村级组织明显加强。各项民主制度逐步健全,村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村民自治组织决策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农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村级班子达到“五好”要求,村规民约健全并实施到位。村级阵地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卫生室达标率和党务、村务公开率均达到100%,村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五、帮扶计划
(一)突出特色兴产业,加快果品产业建设步伐, 促进畜牧产业规模开发,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一是坚持建管并重,果品产业开发在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新突破。按照有机果品发展方向,坚持发展果品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建管并重,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使果品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1)持续扩大果品基地规模。按照果树适生区全覆盖的思路,在新建补植上再用力,力争全村果园总面积达到2000亩,实现塬面果园整体覆盖的目标。(2)强势推进果园标准化管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村组干部和果园大户到果园管理先进的地区考察学习,邀请知名果树专家、技术人员现场培训,狠抓果园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行“行政+技术”双包责任制,组织专门班子定园子、定任务、定措施、定效果、定责任,严格考核,集中开展果品管理战役,全面落实优果措施和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全乡果园管理水平。(3)加快发展果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支部+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协会(合作社)等形式,发挥果品专业合作社积极作用,为农民提供各环节、多领域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动员农户申贷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00万元。(4)积极延伸产业链条。适时招商引资新建气调果库,不断健全果品产业链条体系。
二是坚持果畜互促,在畜牧产业开发上取得新突破。把畜牧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后续产业来开发,按照“果畜结合、以畜促果、循环发展”的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在发展果品产业的同时以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引资融资,落实优惠政策,动员养殖户积极建办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1个,确保肉鸡养殖小区正常生产。5年新增猪存栏100口,牛存栏200头,鸡存栏2万只,畜牧产业总收入达到800万元,人均达到500元。
三是坚持科技兴农,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运用。不断加强科技服务队伍网络建设,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加大科技培训和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力度。
(二)夯实基础增后劲,全面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巩固扩大新农村示范区建设成果。
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按照“尊重现状、因地制宜、围绕中心、体现特色、着眼长眼”的原则,构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全村60%的农户有小康屋住宅,农村危旧房完成改造20户,通过实施“三清五改”,村庄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初步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一是突出通村油路建设。抓住国家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确保组内道路硬化项目尽快落实建设。
二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以农村饮水、果园灌溉为重点,加大水利项目争取和建设力度。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着力解决全村剩余未通自来水的群众饮水困难,确保全村100%的农户安全卫生用水。以加快建设保灌节水型农业为目标,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打或维修机井,科学规划、分步有计划地建设高塬抗旱保灌节水农业设施,为发展果品产业创造水利条件。
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新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图书室、体育场等,完成公共服务场所绿化美化亮化。
(三)科学发展促和谐,着力建设社会公共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一是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持续扩大有线电视通村入户工程建设,力争全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入户率达到100%。
二是文化体育事业。以改善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上建成村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组建科技文化中心。深入开展农民健身运动。三是教育卫生事业。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村小学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下功夫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村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5%和97%。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改善全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广泛开展优质服务,进一步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济等救助,确保困难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不出任何问题,严格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使生活困难家庭都能够得到生活保障。
(四)积极培育第三产业和劳务输转,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一是积极鼓励村民发展商流贸易业。商流贸易在该村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业人数相对还比较少,所从事的行业种类还比较少,鼓励村民走出去学,积极开拓经营领域,延伸如建筑建材领域的产业链,发展多样经济即可推动就业,又可增强发展后劲。
二是充分认识劳务输出的有因素和不利因素。据调查,杨涝池村,外出务的310人员中,大多以干粗、重、脏、累、苦活为主,他们中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仅为17.7%;由此可见,他们务工主要是以拼体力为主。科学的看,劳务经济本身也有它的先天优势和缺陷。其优势就在于其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缺陷在于一旦务工者因身体原因或家庭成员原因不能外出时,就会处于无收入的境地,更重要的是短期内家庭经济就会陷入困难状态。因此,在劳务输出中,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注意家庭经济再发展所必须的资金积累,另一方面要在注意提高本人及家庭成员健康品质,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参与市场角逐的经济技术含量,实现从拼体力向拼技术技能方向竞争转型,从而达到稳定收入的目的。
(五)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五个好”要求,培养一套素质高,团结,务实,能干事的村班子队伍,调整充实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保持村班子后备人选长期在5名以上,把那些有知识,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及时选入到村班子的后备人选,吸收到村班子队伍中来,让村班子人选后继有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等各项制度的落实,提高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按照“一个党员致富户帮扶一个困难党员、一个产业致富户帮扶一个困难农户、一个协会带头人带动一项主导产业”的“三个一”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活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村“两委”班子成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决策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作风严谨,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为民服务培养党员带头致富。
六、保障措施
一是抓好组织协调。我们要积极争取各类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加强与项目涉及部门的对接协调,经常分析研究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按照规划目标进村入户抓点示范,开展政策宣传和信息服务。村两委作为项目组织实施的主体,要负责协调处理好群众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确保扶贫项目有序推进。
二是认真落实扶贫规划。切实加强与村上的沟通协调,及时分解落实规划中的各项任务,跟踪分析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正确处理好尽心竭力帮扶与尊重农户意愿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做到统筹安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三是积极争取项目。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意识,把项目建设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加大落实力度,抢抓政策机遇,确保农村小康屋建设、危旧房屋改造、村庄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及“三清五改”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与扶贫、交通、卫生、教育、水利、林业、农牧等部门的沟通衔接,确保列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分建设并投入使用。
四是全力实施帮扶措施。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实施转移培训和产业扶贫,联系相关部门开展贴息贷款帮扶措施,对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人口,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无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协调民政部门实施社会保障,充分发挥金融与市场的作用,引导扶贫资源、资金向贫困组、贫困户聚集。五是抓好政策宣传。通过走访入户、手机短信、召开群众大会等方式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真正达到家喻户晓,使群众有信心去战胜贫困,消除贫困。扶贫中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帮助农户理思路、兴产业、促发展,努力把好作风体现在关注民生、为民解忧上;把好的作风体现在宣传政策、落实政策上,使群众能够真正深入了解国家惠农和扶贫政策,做到政策宣传到位。
第四篇:杨桥镇段寨村举行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欢迎仪式
杨桥镇段寨村举行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座谈会暨欢迎仪式 8月22日上午,杨桥镇段寨村举行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座谈会,热烈欢迎选聘生高志文到村任职。杨桥镇党委高度重视选聘工作,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东方、党委副书记柳兆红、组织委员阎伟、选聘大学生村官高志文和段寨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参加了座谈。
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东方同志向选聘大学生村官介绍了段寨村概况和我镇选聘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镇党委组织委员阎伟同志宣读了我镇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决定和管理办法,并就到村任职工作注意事项和有关要求作了说明。
村支部书记张建军对大学生村官高志文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村里的情况作以简要介绍。同时,大学生村官高志文同志对到村任职工作积极表态发言,表示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尽快掌握村情民意,配合好村书记的工作,充分运用自己知识优势和所学专长,扎根基层,服务农村。
第五篇:济宁市人防办主任苗兴华一行到联建帮扶金乡县王丕街道李楼寨村调研
市人防办主任苗兴华一行到联建帮扶金乡县王丕街道李楼寨村调研
4月28日,济宁市人防办主任苗兴华一行到联建帮扶王丕街道李楼寨村调研,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章箭陪同调研。
苗主任一行首先来到村委会看望驻村工作组,了解工作组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在李楼寨村委会会议室听取了王丕街道和李楼寨村的情况汇报,讨论研究了李楼寨村的发展优势、规划定位、联建方案。会后刘章箭陪同苗兴华实地参观调研了位于李楼寨村的循环农业示范区、李楼寨村文化广场以及李楼寨村的村舍布局、自然风貌,每到一处,都认真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进行详细点评。
苗兴华认为李楼寨村,民风淳朴,自然环境较好,村内基础设施完备,发展条件好,下一步要注重在保留村庄自然人文风貌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先行,打造自然水乡。
刘章箭指出联建帮扶是提升我们村级组织建设,促进村庄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各镇街、部门、行政村要齐心协力,给予驻村工作大力支持,为驻村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力争通过各方努力,使驻村工作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出亮点、出实绩、出经验,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村风村貌有改变、农民群众得实惠,党和政府赢民心。并就如何打造李楼寨村美丽乡村活的水系问题对现场陪同的规划、水务、住建等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部门按照李楼寨村的规划定位、联建方案做好全力配合和支持,把李楼寨村打造成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乡村。
王丕街道李楼寨村地处县城东南3.5公里,东丰线西侧,该村占地540亩,两个自然村,247户,4个村民小组,人口973人,劳动力人口681人,耕地面积1473亩,2014年人均收入达到11600元。近年来,按照县财政局创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编制计划,开展“绿化、美化”工作。村内实现道路硬 化5130米,下水道3668米,文化广场960平方米,坑塘治理4884平方米,图书室3间,路灯81盏,实施了户户通水、通有线、通宽带工程。(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