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立德文化育人——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模式(生祠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2 12: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忠孝立德文化育人——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模式(生祠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忠孝立德文化育人——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模式(生祠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

第一篇:忠孝立德文化育人——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模式(生祠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

忠孝立德 文化育人

——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模式

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18年,位于靖江西部古镇生祠,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生小教育人始终把培育一个大写的“人”放在首位。尤其近年来,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依归,积极探索将道德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努力探寻德育的创新和发展,朝向“立忠行孝,至仁至美”的办学追求坚定前行。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理性分析

学校德育的低效局面一直以来备受诟病,但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全盘否定显然不可取。在理性审视后,我们认为,德育工作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举措值得推崇和传承: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二是新的品德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给德育实施注入了源头活水;三是“学科德育”正在实现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四是传统的德育实施阵地——班队课得以坚守。

然而,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一是德育内容空泛。德育课程化实施这一美好愿景在现实教育中并没有得到真正实现,无论是德育的主体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还是学科课程中的德育渗透,就其内容而言,空泛、抽象,常以成人的观念、标准来要求中小学生,使德育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德育成了书本中神话般和教师讲述中的虚拟存在,无视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一味想当然地从主观愿望出发,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或否定某些道德价值来规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德育内容既空且虚。

二是德育实践匮乏。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大多采用照本宣科、看图说话式的说教,导致道德教育平淡、空洞、苍白、乏味。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课上完了,教育也就终止了,学生的灵魂没有受到震撼,思想没有得到触动,德育课程无意中变成静态的“说教课程”。既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有时是“批评加自我批评”的“整风课”。有时是“表扬加自我表扬”的“表功课”。凡此种种,其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教育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和教师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学校要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做出积极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1.渗透学科教学,植入忠孝因子

我校赵鹤飞老师在教学《游子吟》一课时。

她首先出示这样一段话:深夜,跳跃的火焰下,母亲坐在木桌前,低着头缝补着衣裳,一针针,一线线,是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儿子要出远门了,她把埋藏在心底里的感情,倾泻在一针一线上。儿子已睡着了,母亲望着睡熟的儿子,眼里流露出丝丝离愁的光,但,她依旧在缝补着、缝补着……

接下来,老师带领孩子们圈画、诵读、看图、联想、表演,理解了文中慈母的感人形象,然后,她又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我们承受了哪些父母之爱?”“我们该怎样回报父母之爱?”一时间,小手如林,一句句浸满情与爱的字符撩动着孩子们心中那根叫做“孝心”的弦……

就是这样一节普通的语文随堂课。四十二个孩子、执教者都被课文中蕴含的孝爱情感深深地触动着,每个人都似有所思,若有所悟。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把课堂作为忠孝教育渗透的主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挖掘并最大化地利用教材中有益学生成长的“忠孝因子”。我校每一位任课教师都作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

音乐课上,从《摇篮曲》到《红星闪闪》,从《烛光里的妈妈》到《歌唱祖国》……童声唱红歌,歌声传感恩,孩子们用稚嫩的歌声抒发浓浓的感恩情怀,播下孝道种子,铭刻忠诚烙印。

美术课上,孩子们肩背画板,手拿画笔,在美术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岳庙,听岳飞故事,描岳飞画像,绘岳飞传奇,立报国之志。

数学课上,我们将忠孝教育与 “数学阅读”这一课题研究有机整合,在数学史料的搜集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数学家故事的品读中,感受名人的爱国情怀。

……

“忠孝”植根于课堂,宛若春日的甘霖,滋养了孩子稚嫩的心灵。六年级学生唐雨昕的家长反映说:我最近发现孩子变了,学习更自觉了,每天下班回家桌上总是多了一杯泡好的热茶。看来,孩子真的长大了!

2.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德育资源(1)校本德育教材编写的背景 现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秉持生活德育理论,较好地诠释了“回归生活”这一新课程追寻的理念。教材的编写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教材观,即教材是一个与儿童对话的文本,是与儿童朝夕相伴的伙伴。然而,教材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文本,在使用中遇到了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课程标准

起书写着“孝”的感人篇章。

2.慰问孤老活动

传承和弘扬尊老敬老的风气,是忠孝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敬老助老志愿活动中去,做到爱老、敬老、为老,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得到体验和感悟,学会感恩,报答社会。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学生来到生祠敬老院,开展“忠孝于心,感恩于行”的活动,为老人们献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学生们或朗诵,或舞蹈,或器乐合奏,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常常让老人们开怀大笑,令老人们陶醉。

3.社会走访活动

孝敬父母,理解亲情是小孝,是一种最根本的孝;感恩社会,报效祖国是大孝,是高层次的孝。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忠孝内涵是我们的期待。“红领巾访三村”、“寻访党的足迹”等走访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同学们纷纷表示会毋忘历史,牢记使命,珍惜和平,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努力学习,早日成才报效国。

(四)从相悖走向合力——建构三位一体网络

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观点的不一致现象,使得德育工作的实效大打折扣。针对这一问题,我校采取了以学校德育工作为核心,带动家庭教育配合,推动社区教育协助的全新工作模式,整合三方德育力量,以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实现德育的高效化。

1.学生德育的核心是学校德育,学校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有一支专业素质强、具有敬业精神的德育队伍。学校的德育队伍建设正在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学校组成了一支校长亲自挂帅、班主任为核心、心理健康教师作后盾的强大的德育团队。学校的德育团队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开展德育专题的学习讨论,针对本校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研究,制订针对性强的工作措施,并开展了大量实效性很强的工作,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德育效率。学校经常开展一些德育专题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教育、感染学生。我校开展了忠孝书画节、读书节、体育节、文艺节、忠孝主题班队等一系列活动,每一个节日搞得热烈隆重,有声有色对学生开展了以实践活动形式为主的德育活动,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被学校的生活吸引,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此外,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可以自由到“心理室”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心理老师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热诚地为学生打开心理情结,在德育工作中起到助推的作用。

2.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影响力正在渐渐增大,必须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动。我校德育工作很好地整合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力量,为学校德育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充分地利用好“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向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良好方法,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子女的良方,6-

下载忠孝立德文化育人——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模式(生祠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忠孝立德文化育人——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新模式(生祠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