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撰写规范-2014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撰写规范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依据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结构组成
建筑学本科生采用毕业设计形式,一般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一)毕业设计图集(A3)毕业设计图集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1)封面;(封面必须要有名字,学号,毕设题目,有了就不用改了)(2)扉页;(3)目录;(4)设计说明书;(5)设计图纸。
(二)毕业设计其他材料(A4)(1)封面;(2)扉页;
(3)诚信声明、使用授权书;(4)毕业设计任务书;
(5)毕业设计结合科研说明书(结合科研课题撰写毕业设计必需)除了王小莉和谢略的学生不用写,其他都要写,各自问自己的老师要一下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6)中文摘要;(7)英文摘要;(8)致谢;(9)附录(如有)。内容要求
2.1 毕业设计题目
毕业设计题目是毕业设计总体内容的体现,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超过25个汉字。如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2.2 毕业设计图集部分
2.2.1 封面
封面自己设计,内容包括本科生姓名和学号、毕业设计题目。2.2.2 扉页
扉页内容包括本科生姓名和学号、所属学院和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以及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等。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模板。2.2.3 目录
目录中应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等。2.2.4 设计说明书
建议设计说明书由前言、前期研究与分析、设计依据、项目概述(包括场地现状与要求、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理念等)、总平面设计(包括设计构思、结构与功能分区、交通分析、绿化分析、景观分析等)、单体设计(包括平面、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立面等)、技术经济指标等组成。
设计说明中必须有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文件、规范,地方政策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规、管理办法、国际宪章、公约与文件、地方文件及书籍、期刊、论文等。
设计说明中必须有前期研究与分析。设计说明中必须有技术经济指标。
设计说明书主体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图文并茂。2.2.5 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包括建筑透视图或鸟瞰图(不少于一幅)、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不少于2个)、剖面图(不少于1个)及必要的分析图、局部透视等。
2.3 毕业设计其他材料部分
2.3.1 封面
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印制的封面。2.3.2 扉页
扉页内容包括本科生姓名和学号、所属学院和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以及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等。格式参见学校模板。2.3.3 诚信声明、使用授权书
毕业设计撰写时要杜绝学术作假。毕业设计作者必须签署诚信声明,作者和指导教师必须签署使用授权书。格式参见学校模板。2.3.4 毕业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包括毕业设计题目、专题题目、任务下达日期、完成日期、主要内容和要求等。任务书必须有指导教师和学院教学院长签字。格式参见学校模板。2.3.5 毕业设计结合科研说明书
结合科研课题撰写毕业设计的,需提供毕业设计结合科研说明书,说明依托科研课题的基本信息、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工作量等。说明书必须有系(教研室)主任和学院教学院长签字。格式参见学校模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2.3.6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要求用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结论等进行高度概括,不含公式、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一般为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供检索使用,一般为3-5个。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
格式参见学校模板。2.3.7 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指导教师和对毕业设计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格式参见学校模板。2.3.8 附录
凡不宜收入正文中,但又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的附录中。
格式规范
3.1 打印用纸要求
毕业设计必须上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毕业设计图集统一采用A3型(420mm×297mm),毕业设计其他材料统一采用A4型(210mm×297mm)复印纸。
3.2 毕业设计图集图纸
图纸按国家标准规定绘制,统一采用A3型(420mm×297mm)。总平面图比例建议1:500,不得小于1:1000。平、立、剖面图比例建议1:100或1:200,不得小于1:400。
3.3 毕业设计其他材料页面设置
毕业设计其他材料用A4纸纵向打印,页边距要求上边距:2.5cm;下边距:2.5cm;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左边距:2cm;右边距:2cm;装订线位置为左,0.5cm。文档网格,只指定行网格,每页44行。
3.4 摘要与关键词
3.4.1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标题“摘要”字样,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列,段前、段后间距各一行。“摘”与“要”之间空2汉字字符。
中文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行间距25磅,首行缩进2汉字字符,两端对齐。中文摘要正文后空两行书写“关键词:”,小四号黑体,顶格无缩进。
中文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符号。
3.4.2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另起一页,内容与中文相对应。
“ABSTRACT”字样,小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排列,段前、段后间距各一行。
英文摘要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行间距25磅,首行缩进2汉字字符,两端对齐。
英文摘要正文后空两行书写“Keywords:”,小四号黑体,顶格无缩进。
英文关键词,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符号。
3.5 设计依据格式
格式依照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执行。各类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1)专著
[序号](空一格)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刘国钩,陈绍业,王凤翥,等.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2)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2] 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3)论文集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3] 辛希盂.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4]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
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5)学位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5]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6)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6]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7)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8)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9)专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9] 姜锅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881056073,1989-07-26.(10)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10]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10-04].http://.主要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见表3-1。
表3-1 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
文 献 类 型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 论文 D
载 体 类 型
磁带(magnetic
tape)MT 光盘(CD-ROM)CD
磁盘(disk)DK 联机网络(online)OL 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汇编 标志 代码 M C 标准 S
G 类型 报告 标志 代码 R
专利 数据库 P
DB
计算机 电子 程序 CP
公告 EB 关于参考文献的未尽事项可参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3.6 致谢
标题“致谢”字样,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间距各一行。“致”与“谢”之间空2汉字字符。
致谢正文,小四号宋体,行间距25磅,首行缩进2汉字字符,两端对齐。致谢正文内容限1页。
3.7 附录
“附录”标题依序用阿拉伯数字1、2、3编号,如:附录1(空1汉字字符)×××。采用小三号黑体,加粗,顶格无缩进,段前、段后间距各一行。每个附录应另起一页。
附录的正文,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0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其他
4.1 装订
毕业设计图集与毕业设计其他材料分别装订成册。
毕业设计图集装订顺序为:(1)封面;(2)扉页;(3)目录;(4)设计说明书;(5)设计图纸。
毕业设计其他材料装订顺序为:(1)封面;(2)扉页;(3)诚信声明、使用授权书;(4)毕业设计任务书;(5)毕业设计结合科研说明书(结合科研课题撰写毕业设计必需);(6)中文摘要;(7)英文摘要;(8)致谢;(9)附录(如有)。
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答辩记录及综合成绩、选题报告(如有)、中期报告(如有)、中外文翻译(如有)等单独装订,不再与毕业设计装订在一起。
4.2 模版
毕业设计的所有文档必须使用统一提供的模板打印,且保证文档干净整齐。
第二篇:南师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参考规范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参考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二)论文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中英文摘要以300字为宜。
(三)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四)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其内容分别如下: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调研方法及其论证过程;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实验方案的拟定;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调研结果、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
(五)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六)谢辞
谢辞应简短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已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七)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或缺,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毕业设计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不要超过正文。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
(一)毕业设计(论文)一律使用A4复印纸。
(二)封面
统一使用学校提供的毕业论文封面(可在菁林园下载)。
(三)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英文摘要采用四号“Time New Roman”字型;其中摘要和关键词这五个汉字及其对应英文翻译应设为黑体。
(四)目录
每章的题目用四号黑体,每节的题目用小四号宋体,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相连。
(五)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六)正文文字的要求
1、正文文字内容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数字和英文字符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章采用三号黑体居中;节采用小三号黑体居中;标题用四号黑体并缩进二个汉字;图、表标题用五号黑体并居图表的中间,图形和表格内容用五号宋体。
2、章节题目间,每节题目与正文间空一个标准行。
3、页面设置为:采用单面打印,且边距为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装订线0.5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页眉1.8cm,页脚1.5cm。
4、页脚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把中文摘要页设为开始第一页,即此页为第1页。
5、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最小值,15磅,段前、段后均为0行。标题设置为段前、段后均为0.5行或6磅。
(七)毕业设计(论文)的正文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八)毕业论文的公式、图与表
1、公式号以章分组编号,如(2–4)表示第2章的第4个公式。
2、公式应尽量采用公式编辑应用程序编入,选择默认格式,公式号右对齐,公式调整至基本居中。
3、图与表也以章分组编号,如图3–5表示第3章的第5幅图。
4、图与表应有相应的名称,如“实验系统流程示意图”等。
5、图与表应设置在文章中首次提到处附近。
(九)谢辞
内容字体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
(十)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
1、正文引用参考文献处应以方括号标注出。如“…效率可提高到25%[14]。” 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14。
2、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为:
(1)期刊文献的格式:[编号]作者﹒文章题目名﹒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图书文献的格式:[编号]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
(3)会议文献的格式:[编号]作者 ﹒文章题目名﹒会议名(论文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注:多个作者之间用顿号)
第三篇:建筑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题目: 德黑兰城市发展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城市建设学院 建筑学
日 期: 二零一一年六月
First Chapter: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Tehran
Ali Madanipour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Tehran :the making of a metropolis,First Chapter: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Tehran,Ali Madanipour,ISBN:0471957798,Press: New York John Wiley,1998,page five to page eleven。
第一章:德黑兰市的发展
阿里.马丹妮普尔
德黑兰:一个大都市的建造,第一章:德黑兰市的发展,阿里.马丹妮普尔,书号:0471957798,纽约John Wiley出版社,1998,第五页到第十一页。
德黑兰市的发展
全市已长成了一定的规模性和复杂性,以这样的程度,空间管理需要另外的手段来处理城市组织和不断发展的复杂性,并为城市总体规划做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盟军占领国家的期间,有一个时期的民主化,在冷战时开始的政治紧张局势之后,它们互相斗争对石油的控制权。这个时期已经结束于1953年,结果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是由政变产生了伊朗王,那个后来担任了25年的行政君主的人。随着高出生率和农村向城市迁移,德黑兰和其他大城市增长加剧甚至比以前更快地。到1956年,德黑兰的人口上升到150万,到了1966至300万,1976至450万,其规模也从1934年46平方公里到1976年的250平方公里。
从石油行业的收入增长创造的盈余资源,需要流通和经济的吸收。50年代中期,特别是在工业化的驱动下德黑兰许多大城市有了新工作。20世纪60年代的土地改革释放了大量来自农业的农村人口,这是不能吸收的指数人口增长。这种新的劳动力被吸引到城市:到新的产业,到似乎始终蓬勃发展建筑界,去服务不断增长公共部门和官僚机构。德黑兰的角色是国家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它坚定而巩固地通往外面的世界。德黑兰战后的城市扩张,是在管制、私营部门的推动,投机性的发展下进行的。房屋一直供不应求,并有大量可用的富余劳动力和资本,因此在德黑兰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土地和财产的价格不断上涨。这个城市成长为一个在某种意义上道路对外脱节的,城镇和乡村一体化的,郊区不断增长的新的定居点。这加强了社会的孤立性,破坏了郊区的花园和绿地,并使城市管理者的感到无能为力。1962年一位副市长在德黑兰表示:“建筑物和居民点已经满足人们所想要的无论何处何种样子”,创造了一个“事实上城镇相互连接的方式不当”的城市(Nafisi, 1964,第426页)。有许多事情迫切需要做,但市政府并没有法律上或经济上有能力处理这进程。
1966年市政法第一次规定了城规最高委员会的法律体制和土地利用规划公司的综合计划。还有他一系列法律,以支持德黑兰市的新的法律和体制安排,使住房和其他管理工作在城市中发展起来。最重要的一步是策划的德黑兰综合计划于1968年被批准。它是由一个伊朗规划师Fereydun Ghaffari领导下的美国的Victor Gruen和伊朗的Aziz Farmanfarmaian所共同产生的(Ardalan,1986)。该计划确定的城市的问题是:城市密度过高特别是城市中心、主要道路沿线商业活动的膨胀、污染、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贫困地区广泛的失业和低收入群体不断地迁移到德黑兰。解决的办法是城市自然社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Farmanfarmaian and Gruen, 1968).不过该提案大多主张形态上的变化,试图强调一个现代化的理念,强加这个复杂的都市的秩序。设想这个城市的未来可向西形成一个线性多中心的形式,减少密度和市中心的挤塞情况。全市将形成10个地区,其他各区由绿化带隔开,每个地区约50万居民,并设置拥有高楼的商业及工业中心。各个地区(mantagheh)将分为若干区域(nahyeh)和社区(mahalleh)。每个区域人口约1.5到3万,有一所中学和商业中心以及其他必要设施。每个社区有大约5000居民,有一所小学和一个当地的商业中心。这些地区和区域将有相连的交通运输网络,包括高速公路,捷运路线及巴士路线。过境路线的站点会迅速发展为活动度高居住密度高的节点。重建及改善计划中将有60万人离开中心地区(Farmanfarmaian and Gruen, 1968).。
几乎所有这些措施可以追溯到那个拥有时尚规划理念的时代,这主要是受英国新城镇的影响。在Victor Gruen的《我们城市的心脏》(1965)书中,曾设想未来的中心大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都市会由10个城市包围,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中心。这很像Ebenezer Howard’s(1960年,第142页)提到的,那个四周被园林城市群包围着的中心城市:“社会的城市”。在德黑兰的规划中,这一概念的直译版被使用。另一个在英国新城镇被使用的概念,比如Redditch和 Runcorn,是把公共交通路线作为城市的骨架的重要性,其停车点是它的重点服务中心。使用邻里中心和小学来限制邻里单元人口,这被广泛应用于这些新市镇,这是一个曾在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发展的想法(Mumford, 1954)。这些思想依然存在,但是,主要是在纸面上。该计划已执行,已在美国城市规划中有根深蒂固的想法,包括了用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延伸去连接城市的脱节部分;在不同地区的社会管理和物理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区划;引进容积率的控制发展的密度。
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其他主要规划工作包括Shahrak Gharb的局部发展新城镇,以及Shahestan依照英国顾问Llewelyn–Davies提出的规划新的城市行政中心,虽然这被当做正在上升的革命浪潮后来从未实施过。
革命和后革命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革命(1979-1988年),重建(1989-1996年)和改革(1997-2004),每个都展示了德黑兰城市规划中不同的做法。
德黑兰和其他城市经过两年大量实证,1979年有代表性的是一个革命的到来推翻了伊朗君主,由议会共和制和神父统治的不稳定结合所取代。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在国王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许多冲突,现代与传统,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全球市场力量和地方资产阶级力量,外国势力和民族主义,腐败和自满中坚分子与不满的群众。像1906年的革命一样,许多隐藏意见的累积使1979的革命成为可能。在第一次革命,维新已占了上风,而在第二次,传统主义者赢得了领导。然而,无论革命的态度还是他们掌握政权之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城市发展都显示出现代化的偏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该国的这两个爆炸革命事件可以被看作是在动荡中逐步转型所作的努力(Madanipour,1998,2003)。革命是在与伊拉克长期战争(1980-1988)之后,其间停止了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发展方面的投资减少,而农村地区和省城受到革命政府的青睐,同时遏制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并与大城市公平对待。在此期间主要规划干预是对白天城市中心的私家车活动的限制。同时,战争和新政府的免费或低费用的设施,吸引了更多的人承诺向首都城市移民,到1986年人口达600万。从20世纪50年代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已开始减慢,而直到80年代中期首都的增长都更快,但是它的增长率也开始下降(Khatam, 1993)。在革命和战争后,正常化和重建时期开始了,其中大部分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这期间见证了德黑兰城市规划的若干努力。但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框架来管理剧烈的城市发展。综合计划在革命后遭到攻击,因为它被认为无法适应变化。1998年,市长批评它主要是形态上的发展规划、植根于前政权的政治框架、并没有足够重视实际操作问题(Dehaghani,1995)。
综合计划的25年寿命在1991年结束。一个伊朗顾问公司(A-Tech)受委托于1985年筹备1986-1996期间的规划。经过多次延迟,在1993年,该计划最终被城市规划高级理事会批准。该计划还注重增长的管理和线性空间战略,利用了城市区域,次区域,地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区,小区和邻里尺度。它促进保护、权力下放、多中心发展,有五个卫星新市镇,并发展住宅增加城市密度。该协会建议,城市在5个亚区中被划分成22个区,每个区都拥有自己的服务中心(Shahrdari-e Tehran, 2004)。
1993年的计划不受市政当局欢迎,不同意它的估价和优先次序,认为它不现实、昂贵、无法实施。1996-2001年期间市政当局自己做了一个战略规划,它被认为是德黑兰市政的第一个规划或是德黑兰80。它强调对一个城市提出战略和政策来实现他们的第一个规划,而不是以介绍土地利用规划为目标。它把城市的主要问题确定为能提供服务的资源短缺、城市发展模式和速度、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的公共交通工具、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然后市政府对城市的未来远景概述了六个主要特征:一个清洁的城市,建设便于运动的城市公园和绿化带,新的文化和体育设施,改革发展的城市组织,以及对城市空间的改善,包括土地利用和保护的全面和详细的计划的编制规划(Shahrdari-e Tehran, 1996)。
全市实施了1968年的计划中提出的一部分建议,诸如增加南方的绿色开放空间,或是兴建高速公路网;开放城市的大部分地区使之得到新的发展以缓解全城的运作。继承1993年计划的意见,市政府放宽容积率限制,并允许热闹地带有更高的密度。然而,这并非基于规划的考虑,主要是为了使市政当局的财政独立。这在发展产业区广受欢迎,但受到公民的争议。开发者可以通过向市政府缴纳罚款建立更高的建筑物,而不必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个政策俗称“密度销售”。该城市的面貌,特别是在其北部地区,是在短期内改变的,其中包括中通过宽阔的街道和高速公路连接高楼大厦。在较贫穷的南部,一个大型的重建项目Navab穿过密集而破旧的建筑物建造高速公路,建立庞大的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这个城市的行政边界扩大了两次,一次向外,一次向西,涵盖了700平方公里的22个区市。
这个时期的重建争议随着民主的改革而产生,它重新启动了城市市议会的选举,这首先造成了市长和市政府关系的制度混乱。该会于2001年公布了自己的城市构想作为德黑兰宪章,这总结了大会上安理会成员、非政府组织和市政专家之间原则上同意的问题。该宪章主要采纳了可持续性和民主性原则,被用于开发自然和处理环境、交通、社会、文化、经济问题、城市管理战略、区域性城市,国家和国际角色。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Tehran The city had grown in size and complexity to such an extent thatits spatial managementneeded additional tools, which resulted in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municipalorganization, and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plan for the city.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during which the Allied forces occupied the country, there was a period of democratization, followed by political tensions of the start of the cold war,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and struggles over the control of oil.This period was ended in 1953 by a coup detat that returned the Shah to power, who then acted as an executive monarch for the next 25 years.With high birth rates and an intensification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Tehran— and other large cities—grew even faster than before.By 1956, Tehran’s population rose to 1.5 million, by 1966 to 3 million, and by 1976 to 4.5 million;its size grew from 46 km² in 1934 to 250 km² in 1976(Kariman, 1976;Vezarat-e Barnameh va Budgeh, 1987).Revenues from the oil industry rose, creating surplus resources that needed to be circulated and absorbed in the economy.An industrialization drive from the mid-1950s created many new jobs in big cities, particularly in Tehran.The land reforms of the 1960s released large numbers of rural population from agriculture, which was not able to absorb the exponential demographic growth.This new labour force was attracted to cities: to the new industries, to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which seemed to be always booming, to services and the constantly growing public sector bureaucracy.Tehran’s role as the administrative,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re of the country, and its gateway to the outside world, was firmly consolidated.Urban expansion in postwar Tehran was based on under-regulated, private-sector driven, speculative development.Demand for housing always exceeded supply, and a surplus of labor and capital was always available;hence the flourish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rising prices of land and property in Tehran.The city grew in a disjointed manner in all directions along the outgoing roads, integrating the surrounding towns and villages, and growing new suburban settlements.This intensified social segregation, destroyed suburban gardens and green spaces, and left the city managers feeling powerless.A deputy mayor of the city in 1962 commented that in Tehran, ‘‘the buildings and settlem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whomever has wanted in whatever way and wherever they have wanted’’, creating a city that was ‘‘in fact a number of town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in an inappropriate way’’(Nafisi, 1964, p.426).There was a feeling that something urgently needed to be done, but the municipality was not legally or financially capable of dealing with this process.The 1966 Municipality Act provided, for the first time, a legal framework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High Council an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d-use planning in the form of comprehensive plans.A series of other laws followed, underpinning new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the Tehran municipality, allowing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others to work together in managing the growth of the city.The most important step taken in planning was the approval of the Tehran Comprehensive Plan in 1968.It was produced by a consortium of Aziz Farmanfarmaian Associates of Iran and Victor Gruen Associates of the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United State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Fereydun Ghaffari, an Iranian city planner(Ardalan, 1986).The plan identified the city’s problems as high density, especially in the city centre;expansion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along the main roads;pollution;inefficient infrastructure;widespread unemployment in the poorer areas, and the continuous migration of low-income groups to Tehran.The solution was to be foun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ity’s phys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fabric(Farmanfarmaian and Gruen, 1968).The proposals were, nevertheless, mostly advocating physical change, attempting, in a modernist spirit, to impose a new order onto this complex metropolis.The future of the city was envisaged to be growing westward in a linear polycentric form, reducing the density and congestion of the city centre.The city would be formed of 10 large urban district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green belts,each with about 500,000 inhabitants, a commercial and an industrial centre with high-rise buildings.Each district(mantagheh)would be sub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areas(nahyeh)and neighborhoods(mahalleh).An area,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15–30,000, would have a high school and a commercial centre and other necessary facilities.A neighborhood, with its 5000 inhabitants, would have a primary school and a local commercial centre.These districts and areas would be linked by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which included motorways, a rapid transit route and a bus route.The stops on the rapid transit route would be developed as the nodes for concentration of activities with a high residential density.A number of re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schemes in the existing urban areas would relocate 600,000 people out of the central areas(Farmanfarmaian and Gruen, 1968).Almost all these measures can be traced to the fashionable planning ideas of the time, which were largely influenced by the British New Towns.In his book, The Heart of Our Cities, Victor Gruen(1965)had envisaged the metropolis of tomorrow as a central city surrounded by 10 additional cities,each with its own centre.This resembled Ebenezer Howard’s(1960, p.142)‘‘social cities’’, in which a central city was surrounded by a cluster of garden cities.In Tehran’s plan, a linear version of this concept was used.Another linear concept, which was used in the British New Towns of the time such as Redditch and Runcorn, was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transport routes as the town’s spine, with its stopping points serving as its foci.The use of neighborhood units of limited population, focused on a neighborhood centre and a primary school, was widely used in these New Towns, an idea that had been developed in the 1920s in the United States(Mumford, 1954).These ideas remained, however, largely on paper.Some of the plan’s ideas that were implemented, which were rooted in American city planning, included a network of freeways to connect the disjointed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parts of the sprawling metropolis;zoning as the basis for managing the soci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 of different areas;and the introduction of Floor Area Ratios for controlling development densities.Other major planning exercises, undertaken in the 1970s, included the partial development of a New Town, Shahrak Gharb, and the planning of a new administrative centre for the city—Shahestan—by the British consultants Llewelyn–Davies, although there was never time to implement the latter, as the tides of revolution were rising.Planning through policy development: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revolution and war The revolutionary and post-revolutionary peri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revolution(1979–1988), reconstruction(1989–1996), and reform(1997–2004), each demonstrat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urban planning in Tehran.After two years of mass demonstrations in Tehran and other cities, the year 1979 was marked by the advent of a revolution that toppled the monarchy in Iran, to be replaced by a state which uneasily combined the rule of the clergy with parliamentary republicanism.Its causes can be traced in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Shah’s model of development, which led to clashes 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underdevelopment, between global market forces and local bourgeoisie, between foreign influence and nationalism, between a corrupt and complacent elite and discontented masses.Like the revolution of 1906, a coalition of many shades of opinion made the revolution of 1979 possible.In the first revolution, the modernizers had the upper hand, while in the second the traditionalists won the leadership.However, the attitudes of both revolutions—and the regimes that followed them—to a number of major issues, including urban development, show a preference for modernization.In this sense, both revolutions can be seen as explosive episodes in the country’s troubled efforts at progressive transformation(Madanipour, 1998, 2003).The revolution was followed by a long war(1980–1988)with Iraq, which halted economic development.Investment in urban development dwindled, while rural areas and provincial towns were favoured by the revolutionary government, both to curb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to strike a balance with large cities.The key planning intervention in this period was to impose daytime restrictions on the movement of private cars in the city centre.Meanwhile, the war and the promise of free or low-cost facilities by the new government attracted more migrants to the capital city, its population reaching 6 million by 1986.The rate of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city had started to slow down from the 1950s, while the metropolitan region was growing faster until the mid-1980s, when its growth rate also started to decline(Khatam, 1993).After the revolution and war, a period of normal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tarted, which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lasted for most of the 1990s.This period witnessed a number of efforts at urban planning in Tehran.Once again, urban development had intensified without an effective framework to manage it.The comprehensive plan came under attack after the revolution, as it was considered unable to cope with change.In 1998, the Mayor criticized it for being mainly a physical development plan, for being rooted in the political framework of the previous regime, and for not paying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implementation(Dehaghani, 1995).The comprehensive plan’s 25-year lifespan came to an end in 1991.A firm of Iranian consultants(A-Tech)was commissioned in 1985 to prepare a plan for the period of 1986–1996.After much delay, it was only in 1993 that the plan was finally approved by the Urban Planning High Council.This plan also focused on growth management and a linear spatial strategy, using the scales of urban region, subregion, district, area and neighbourhood.It promoted conservation, decentralization,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five satellite new towns, and increasing residential densities in the city.It proposed that the city be divided into 22 districts within five sub-regions, each with its own service centre(Shahrdari-e Tehran, 2004).The 1993 plan was not welcomed by the municipality, which disagreed with its assessments and priorities, finding it unrealistic, expensive, and impossible to implement.The municipality produced its own strategic plan for the period 1996–2001, known as Tehran Municipalty’s First Plan, or Tehran 80.Rather than introducing a land-use plan as its goal, this was the first plan for the city that emphasized a set of strategies and propose d policies to achieve them.It identified the city’s main problems as shortage of resources to deliver its services;the pace and pattern of urban growth;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 absence of effective public transport, and inefficient bureaucracy.The municipality’s vision for the future of the city was then outlined to have six major characteristics: a clean city, ease of movement in the city, the creation of parks and green spac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ultural and sports facilities, reform of the municipal 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space, including preparation of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plans for land use and conservation(Shahrdari-e Tehran, 1996).The municipality implemented part of the proposal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green open spaces in the south, or constructing new parts of the motorway network, which was proposed by the 1968 plan;opening large parts of the city to new development, and easing movement across the city.Following the advice of the 1993 plan, the municipality relaxed FAR limits and allowed higher densities through bonus zoning.This, however, was not based on planning considerations, but was mainly to bring financial autonomy to the municipality.This proved to be popular with the development industry, but controversial with citizens.Developers could build taller buildings by paying fines to the municipality, in a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policy popularly known as ‘‘selling density’’, without having to show their impacts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The face of the city, particularly in its northern parts, was transformed in a short period, consisting of medium to high-rise buildings connected through wide streets and motorways.In the poorer south, a major redevelopment project, Navab, cut a motorway through the dense and decayed fabric, building gigantic superstructures on each side.The city’s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were expanded twice, once outward and then westward, to encompass 22 district municipalities in 700 km².This controversial period of reconstruction was followed by a period of democratic reform, which re-launched an elected city council for the city, which at first caused institutional confusion about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yor and the municipality.The council published its own vision of the city as Tehran Charter in 2001, which was the summary of the principles agreed between council member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urban experts at a congress about the subject.The Charter adopted sustainability and democracy as its key principles, which were used to develop strategies for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s, transport,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issues, urban management, and the city’s region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oles.
第四篇: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为加强本科实践教学管理,贯彻落实科技学院教字[2006]1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
包括封面、扉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目录、中外文摘要或毕业设计总说明、关键词、绪论或前言、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根据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具体要求,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撰写文献综述,作为设计(论文)的组成部分单独设为一章。学生做毕业论文,原则上要在查阅一定数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撰写不少于4000字的文献综述。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 1.封面
题目名称应该简练、准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题目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确有需要,为避免冗长,可以另设副标题。
2.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页码应与正文中的标题、页码一致。
3.论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或设计总说明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论述,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以300-500字为宜。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3)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5)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彩,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毕业设计(论文)中选出并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不得杜撰,一般为3-5个。
5.绪论(前言)
绪论(前言)是全篇文章的开场白,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6.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是对研究或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应占全文的较多篇幅。学生要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参照以下一般性要求,组织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相关内容。
理工类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一般包括任务的提出、方案论证、设计与计算(可分为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几部分)说明、试验调试及结果的分析、结束语等内容。要求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公式推导及计算结果正确。
对于计算机软件类型论文要求同理工类。涉及到计算机软件: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相关的设计文件;能够进行计算机演示和给出运行结果。涉及到计算机硬件或电控装置: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实验数据,实验要有创新性。
文科、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论文、应用软件设计或调查报告。其论文形式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机械地堆砌,一篇合格的论文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论点要正确,要有足够的依据;论点与论据要协调一致,论据要充分支持论点;要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理论、观点、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调查报告必须有实际单位,有真实数据。
为了使学生在技术经济分析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凡涉及到应用于实际中产生经济效果的毕业设计(论文),如理工类的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软件开发与仿真型和管理等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文献为主,应与课题直接有关。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参考文献的条目应尽可能少而精(可列入10篇左右的主要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引用非正式发表的文献(硕、博士论文可引用)。
8.附录(包括工程图纸、计算机编程程序说明书等)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专利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公式的推 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如果毕业设计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一般不要超过正文。附录序号用“附录A、附录B”等字样表示。
工程图纸: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论文)中应鼓励学生用计算机绘图。毕业设计(论文)图纸应符合相关专业所属行业的制图标准,如对图纸规格、线型、字体、符号、图例和其他表达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编程程序说明书:是计算机软件开发基本训练,主要内容应包括开发环境、运行环境、设计思路、源代码模块解释以及有关的操作要求说明。
9.致谢
致谢是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谢意,这不仅是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所用文字要简洁,切记浮夸和庸俗之词。
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 1.格式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要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用A4纸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装订线为1cm,位置为“左侧”。
版面页边距上为2.5cm,下为2.5cm,左2cm,右为2cm。
页眉距边界为1.5cm,页脚为1.75cm。奇数页书写“华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用宋体五号书写。偶数页书写“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用宋体五号书写。
页脚格式为,居中,用宋体五号书写。2.撰写格式(1)目录
“目录”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为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
(2)题目、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居中。
摘要部分应与题目保持一定间距,可取段前值为18磅。“摘要:”、“关键词:”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字,摘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四号宋体字。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
(3)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保持若干间距,字体均选择“Times New Roman”。外文题 目采用三号加粗,“Abstract:”、“Key words:” 标题词一律用小四号字加粗。摘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四号字。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
(4)正文
工程设计类的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正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研究类论文的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不得少于2万,可分为章、节、小节。每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首行不缩进。节为四号黑体字,小节为小四号黑体字,首行均不缩进。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2个字,1.5倍行距。公式应另起一行,公式序号按章节顺序编号。表格、插图按章节顺序编号,图中坐标应标注单位。
(5)结论
通常为最后一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首行不缩进。其他部分参考正文部分要求。(6)参考文献
论文(设计说明书)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
“参考文献:”标题为三号黑字体。参考文献表中的文字为小四号宋体,首行不缩进。按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中括号(如“[1]”)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出版时间、卷号或期刊号以及文献在所引用刊物的位置等内容。
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①专著
顺序号 著者.书名.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 示例: [1] 夏小华,高为柄.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②期刊
顺序号 作者.题名.其他责任者.刊名,年,卷(期):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示例: [2] 高为柄,程勉,夏小华.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动化学报,1991,17(4): 513~523 ③论文集
顺序号 作者.题名.见: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示例: [3] Fox R L,Willmert K D.不等式约束的连杆曲线最优化设计.见:机构学译文集编写组.机构学译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232~242 ④技术标准
顺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 示例: [4] GB3100~3102—93 量和单位 ⑤学位论文
顺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示例: [5] 陈淮金.多机电力系统分散最优励磁控制器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88 ⑥会议论文
顺序号 作者.题名.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示例: [6] 夏小华,高为柄.稳定设计中的分解和参数化方法.全国控制与决策会议,黄山,1993(7)致谢
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二个字。(8)其它 ① 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② 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各部分漏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③ 量和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④ 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⑤ 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小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各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各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a,b,c.两层。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的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数字加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⑥ 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与正文格式相同。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
公式中分数的横分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和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线的长短,并将主要分线和等号对齐。在叙述中也可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用斜线分开表述。
⑦ 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表题的字体可设置为五号黑体,表格中的内容可设置为五号宋体。
⑧ 插图
毕业论文(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图应在描纸或白纸上用墨线绘成,或用计算机绘图。图序、图题的字体可设置为五号宋体。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与归档 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验收后,方可印刷装订与归档。装订所需封面、扉页、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和归档所需档案袋须到教务科以班为单位领取。
1、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
封面、扉页、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目录、中文摘要(毕业设计总说明)、英文摘要(毕业设计总说明)、正文、参考文献、致谢。
2、毕业设计(论文)归档
毕业设计(论文)装订后,连同实习报告(或实地考察报告)、开题报告、图纸、计算资料、外文文献及译稿、文献综述等附件,装入《华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
五、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撰写格式 1.格式要求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文本要按学校规定的格式用A4纸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装订线为1cm,位置为“左侧”。
版面页边距上为2.5cm,下为2.5cm,左2cm,右为2cm。
页眉距边界为1.5cm,页脚为1.75cm。奇数页书写“华北科技学院XXXX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用宋体五号书写。偶数页书写“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用宋体五号书写。2.撰写格式
①论文题目,小三号黑体居中,1.5倍行距;
②专业全称与年级、班级,学生姓名,小四号楷体居中,1.5倍行距; ③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小四号楷体居中,1.5倍行距;
④摘要正文部分格式参考论文(设计)撰写格式,总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
六、补充说明
1、参照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的基本要求,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细化。
2、专科生可参照本规范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3、本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泰山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总体要求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应规范、完整,符合学校的规定和要求。一律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2厘米。1.论文封面填写
封面选用光面纸张,并按照学校设计的固定格式填写。题目用“小一号黑体”填写,所在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和日期等用“三号仿宋体”填写。
2.行距设置
毕业论文内容及各种标题(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的行距设置统一选用固定值23磅。3.字体设置
(1)“摘要”(“Abstract”选用“Times New Roman”)、“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等字样均选用“三号黑体”,其他内容统一选用“小四号宋体”。
(2)正文第一级标题选用“三号黑体”;第二、三级标题分别选用“四号黑体”和“小四号黑体”;第四级标题和正文内容选用“小四号宋体”。4.正文撰写格式
正文分章节撰写,第一级标题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连续编号,每章应另起一页,标题末尾不加标点(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标题居中排列,下空一行接写第二级标题。从第二级标题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如第二级标题为“1.”、“2.”、“3.”等,第三级标题为“1.1”、“2.1”、“3.1”等,第四级标题为“1.1.1”、“2.1.1”、“3.1.1”等。
正文中的标题一般不超过四级,标题层次要清晰,第二至第四级标题均单独占一行,且靠左端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前不留空格,第三、四级标题序数前要空两个汉字位置。各级标题序数后均空一格接写标题。5.论文字数
外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要用外文撰写,5000词以上;其他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字数不少于5000字(不含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般不超过3000字。
6.文献查阅 学生查阅与毕业设计相关的文献(不含教科书)不少于8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篇。
二、具体内容和撰写要求
1.毕业设计类型
(1)理工科类毕业设计
①工程设计类:学生应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图(包括零件图和示意图),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图;学生要独立完成全部或相对独立的局部设计工作。
②理论研究类:学生应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
③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不能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论文一般包括文献综述、实验结果分析、结论等。
④软件设计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
⑤综合类:要求学生完成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
(2)文科类毕业论文
文科类专业应根据研究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自己的观点等,应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理论、观点、概念等表达要准确、清晰;毕业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2.毕业论文封面
毕业论文封面上的题目填写要准确、简明扼要,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专业要写全称;学号为学籍管理中使用的学号。
3.摘要
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设计所研究的目的、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等,应短、精、完整、不加评论,字数在300字左右。
“摘要”二字和“Abstract”一词单独一行居中,其正文后空一行书写“关键词:”三字(中文摘要)和“Keywords”一词(英文摘要),字体要加粗,在此后写出3-5个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符号。
外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书写时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各单独占一页。
4.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它反映论文的梗概。目录中所列的标题不包括“摘要”和“Abstract”,主要为正文标题(不超过三级)及“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字样。标题的右侧要注明页码(不加括号)。5.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正文的水平决定了整个论文的水平。一般由前言、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组成。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应语言流畅、准确,层次清晰、文字详略得当、论点清楚、论据准确、中心突出、材料翔实、论证完整、严密,并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1)前言
前言又叫引言、导言、绪言,它是论文的开头、引子。撰写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现在的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精炼、语句通顺。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明出处,涉及到的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文中的计量单位均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符号表示。正文、表、图三者中的数据尽可能不要重复,图片、线条、标字必须清楚、规范。表有表题,图有图题及各自的编号。
(3)结论
结论是作者撰写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等。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具体,要以文字表达为主。
6.物理量名称、符号、计量单位
物理量名称和符号应统一,每个物理量名称应有计量单位、符号。
7.公式
公式序号按章编号,如“(3-3)”表示第三章的第3个公式,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3-3)”或“由式(3-3)”;公式一般居中放置,有编号的公式顶格放置,编号需加圆括号标在公式右边,居右放置;公式较长时在等号处转行,如果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运算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来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的行距设置可选用单倍行距。
8.图
毕业设计中的每幅图都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按章编排,如“图2-4”表示第二章第4张插图,图序与图题之间空一格排写,居中置于图下,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序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毕业论文中的照片图应是直接用数码相机拍照的照片,或是原版照片(采用光面相纸)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毕业设计中涉及到的图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制,计算机程序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9.数字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实践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2007年不能写成07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 0.50﹕2.00不能写成0.5﹕2。
10.表
每个表格应有自已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表格应逐章编序,如“表2-2”表示第二章的第2张表。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为空;表中有附注时,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毕业设计中涉及到的表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制。11.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中凡是引用他人的论文、数据、材料和论点等,都应按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标明数码,然后在毕业设计最后依次列出该参考文献的出处。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引用参考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四号宋体”。如:“······科学技术[1]”。
参考文献的序号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等,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各种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1)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1] 伊廷夫,徐相连.实验室一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5):82-86.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 霍斯尼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李庆龙译[M].第一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20-30.
(3)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文集编者姓名.会议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司宗国,王群.重子湮没快度关联的研究 .赵维勤,高崇寿编.第五届高能粒子产生和重离子碰撞理论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出版,1996:105-107.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4]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5)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5] 姜锅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6)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http:// ,1998-08-16/1998-10-04.12.致谢
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指导和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及同学等,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作者应有的治学态度。13.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是毕业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有关的图、表、过长的推导公式、软件源程序清单等。论文的附录用大写字母A,B,C等连续编号,如附录A。附录中的图、表、公式等用阿拉伯数字另行编序号,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等。14.页眉和页脚
正文页眉写每一章对应的章名;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页眉为“泰山医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采用“楷体五号字”居右侧书写。
从正文到附录,页脚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位于页脚中间,采用“Times New Roman 五号字体”。摘要、目录部分不用编写页码。15.毕业论文装订顺序
毕业论文均采用左侧装订。装订顺序为:封面→原创性保证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文献综述)→参考文献→致谢→附录。16.毕业设计除正文以外其他材料
主要包括开题报告、指导记录表、评阅人评分表、指导教师评分表、答辩申请表、答辩情况表、综合成绩评分表、优秀论文专家推荐表等内容。
17.各院部系需上报材料
毕业设计工作计划、选题汇总表、成绩汇总表、优秀论文汇总表、指导教师汇总表、毕业设计质量分析报告、毕业设计工作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