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从扶“教师”开始!全国政协常委建议精准施策[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2:5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扶贫从扶“教师”开始!全国政协常委建议精准施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扶贫从扶“教师”开始!全国政协常委建议精准施策》。

第一篇:扶贫从扶“教师”开始!全国政协常委建议精准施策

扶贫从扶“教师”开始!全国政协常委建议精准施策

“6月22日—24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专题讨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在23日上午的小组讨论中,第四专题组近10位委员就“教育扶贫”建言献策。发言中,委员们认为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依靠单一的举措难以奏效,必须多管齐下,以系统思维整体推进。接下来,小磊哥就跟大家一一分享各位委员的发言。”精准施策,扶贫从扶“教师”开始田

刚(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精准扶贫”成为工作导向,“精准”的基础是摸清情况,找准重点,抓好细节。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和能力,而教育是获得智慧和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对于农村贫困地区而言,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其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在于义务教育。经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总体仍然处于人员少、力量弱、勉力支撑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1师资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贫困地区学校无法吸引优秀教师,而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受过正规教育的教师比例很低,年龄老化,学历低,教学观念和知识陈旧,水平和能力有限。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体育等非主科教育以及英语、科学等素质教育师资缺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综合能力与新的课改要求相差甚远。

2教师工作任务繁杂,工作量过大,不能专心于教学。贫困地区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艰苦、山高水深的地方,校区分布不合理。在一些特别偏远贫穷的地区,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甚至是全校几个年级所有课程的情况并不鲜见。加上,贫困地区也是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学生对于住宿、生活照顾和关爱、心理健康辅导等的需求比其他地区学生更大。但目前,贫困地区中小学普遍缺乏后勤人员和心理教师。为落实“营养餐”工程和做好学生寄宿等工作,勤杂人员、心理辅导老师等职位常由普通教师兼任,导致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之外,还要负责照看学生、采买煮饭等全天候的勤杂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调研中,有老师曾说自己每天要工作17个小时。

3教师待遇条件差,后续师资难以为继。

与任务繁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差、提职培训机会少,缺乏社会认同和应有的尊严。一些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甚至是城市超编教师不愿意到贫困地区学校就业,当地教师千方百计向城镇调动,形成恶性循环,教师队伍不稳定,后续师资无以为继。

贫困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有其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精准施策,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1“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摸底”

教育部已经在构建涵盖集中连片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议各级政府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对本系统和辖区内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作精准调查、全面摸底。在精准摸底基础上,对贫困地区的师资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做到对症下药,并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教师培养、培训等扶贫政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2改革现有的教育投入制度

合理协商并确定中央、省级、市级、县级政府的教育财权和事权。构建义务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按地区经济状况、教育状况分类管理的长效机制。将教育财政、人事管理权重心上移,由省(市)实行“大统筹”,衡量各县(区)财政实力,再由县(区)级政府提出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最低比例,实行“小统筹”,以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不受地方经济起伏的影响。3完善贫困地区教师福利待遇制度

要对贫困地区教师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如设立贫困地区教师津补贴;优先考虑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评优;在绩效工资总量之外,由中央财政单列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补贴支出;增加贫困地区教师岗位津贴,大幅度提高津贴在工薪总额中的比例;为贫困地区教师提供住房保障等。4加快农村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要改革与创新教师人事制度,实现教师人事制度的城乡并轨,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为统筹城乡师资提供有利条件。政府要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对于贫困地区师资力量缺口做到心中有数,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和补充实行动态管理。要充分考虑农村教育自身的特点,在开齐科目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按班级数核定教师数,保证薄弱学校有足够的教师编制。对农村学校后勤管理进行改革,后勤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合同制,不占编制,以减少农村教师从事勤杂事务的工作负担。

5建立灵活多源的教师增量机制

如制定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政策。其他委员建言

教育扶贫,就是“扶智”“扶志”“扶心”顾秉林(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前校长)

单纯的扶贫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教育扶贫才是扶贫工作的关键和重点。委员们认为,相较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和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捣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解决的是“治愚”和“扶智”问题。正如总书记所说,“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顾秉林因此也呼吁:“扶贫首先要扶智、扶贫必须要扶智。只有把教育扶贫搞好了,才能提高整个扶贫工作的水平。而教育扶贫,首先又是把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搞好,抓好基础教育的普及;同时,在高等教育发展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带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改善师资,是教育扶贫重中之重李卫红(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列举了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缺乏所体现出来的几个问题:

第一,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问题突出。

据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小学的数量为20.14万所,其中农村教学点的数量为88967个,占全部小学数量的44.2%。这些农村教学点大部分位于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地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工作生活环境差,师资严重短缺,教学资源缺乏,音体美、英语和计算机等课程难以开齐开全。城乡数字鸿沟巨大,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第二,连片特困地区教师专业水平低。

由于很少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加上培训经费短缺等,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偏低,职业认同感不高,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师资缺乏和教师水平不高成为导致农村学生流向城镇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李卫红提出实施国家、省、县三级的“农村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计划”设想,即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岗与脱岗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功跨越“数字鸿沟”,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层应用,最终实现“课课有资源,人人用资源”的新局面。

教育先进省市“一对一”对口支援贫困区中小学孙太利(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

由北京、上海、天津等教育先进省市,抽调中小学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优秀一线老师,组成工作组,“一对一”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的中小学。

以地县为单位,用2-3年时间,制定中长期教育扶贫规划,做到“四落实”,即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帮扶对象落实、责任目标落实。国家扶贫办和教育部对实施师资工作组“一对一”精准教育扶贫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对师资工作组的老师给予适当补贴,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给予奖励和提拔使用。

第二篇:关于分层施策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关于分层施策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精准扶贫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2016年,海南省全年完成标识脱贫20.0685万人,净减少贫困人口19.0421万人,实现10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海南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取得了明显成效。扶贫关键是精准,目标是到期全部脱贫,长期实现持续发展。如何精准施策,实现脱贫目标,笔者浅谈几点浅见,抛砖引玉。

贫困是有国际标准和各国实际标准的。世界银行(2015)将每人每天收入在1.9美元以下定义为贫困;中国(2015)贫困线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约每人每天7.67元人民币。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总人口达5630万,海南贫困人口47.7万。面对有差异性的贫困户,贫困程度是分层次的。扶贫要对各不同层次的贫困户,实施层次适配的精准扶贫,即要找出引发贫困的深层原因,如远离市场、缺乏资金、缺乏劳动能力、缺乏技术、缺乏水源、脱贫意愿不强等原因,并做到因户分层精准施策,找到各个层次的贫困户的有效脱贫途径。精准关键是鉴别扶贫对象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和脱贫成效要精准。精准的本质是扶贫的对策与贫困农户的发展层次适配,扶贫措施有效且高效。分层施策,精准扶贫的思路要从“人盯人、人帮人”细化到“不同人,要有不同盯法、不同帮法”上,即落实到“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扶”等关键问题与对策上。

笔者基于对一些贫困户的调研,从贫困户的脱贫能力与意愿角度出发,建议将贫困户划分为3个层次,进行分层施策。第一层次为有意愿和有能力脱贫、能配合政府施策的贫困户;第二层次为脱贫意愿不强、政策理解不清,脱贫能力有限的贫困户;第三层次为基本丧失生产能力的贫困户。

首先,针对第一层次贫困户,建议由政府部门直接帮扶,责任到人。关键在于听取贫困户脱贫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到“一户一策”。避免“一刀切”扶贫,纠正简单化扶贫做法,如发放一些种苗等做法。掌握其发展经济中缺少的主要投入要素,政府及社会各届提供其所需投入要素等生产资料,协助其发展生产,帮助解决产品销路,促进其增收,实现脱贫目标,并保持其发展的持续性。如乐妹村退伍军人符某某有强烈的脱贫意愿,有意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但又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时,海南大学表态帮忙解决启动资金短缺问题,提前支付20000元家禽订购款给他作为创业基金,支持其创业脱贫致富。

其次,针对第二层次贫困户,建议政府帮扶责任人找到能有效影响这些贫困户的核心人物,并与这些能影响贫困户的关键群体研讨,制订这一层次贫困户的扶贫对策。通过“政府责任人+影响人”对贫困户进行思想扶贫,宣讲引导等改变其生存发展理念,形成强烈的脱贫意识和内在的动力。如通过医生体检服务,提出生活方式改进方案,鼓励少饮酒、多劳动、促健康的良性生活方式;通过脱贫成功者,帮助其树立脱贫信心,等等。最后,在实际扶贫过程中,形成“政府帮扶责任人 + 影响人 + 贫困户”三方全程扶贫的对接机制,实时监控扶贫最终效果。这一扶贫建议的目的,是通过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亲人或族人教育、示范与监督,减少脱贫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矛盾摩擦,提高扶贫实际效果。

再次,针对第三层次贫困户,建议成立帮扶小组,采取救助式扶贫措施,直接帮助这一层次的贫困户脱贫,即兜底扶贫,直接资助或提供有固定报酬的就业机会等。同时,根据其农业生产资源的拥有量,建立“帮扶责任人 + 互助组 + 贫困户”的帮扶机制,根据其土地资源量,提供生产资料与技术服务,协助其组织生产,帮助其销售农产品增加收益,体现国家关怀和社会关爱。如乐妹村罗某某一家4口,户主半边身躯瘫痪,妻子体弱,还有两个不到7岁的孩子,属于基本丧失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为全家办理了低保,进行了危房改造,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2017年准备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在房子周围养花,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扶贫工作是针对贫困户发展经济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发展的任务,需要不断巩固和改进。可建立扶贫定期报告制度,准确掌握脱贫动态。加强帮扶责任人、中间人、贫困户之间的定期交流,不断总结和推广成效明显的扶贫思路与办法。畅通反馈改进机制,有效改进扶贫工作不足之处,提高扶贫效率。同时,建议将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扶贫工作全过程中。第一,长期对贫困户进行思想帮扶,让其有持续发展致富的欲望;第二,建立健全的农产品生产体系,令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不断增强;第三,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促进农产品持续增收;第四,构建针对贫困户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防止因病因灾返贫,助贫困群众共享国家深化改革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成果。

第三篇:坚持精准施策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施策 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在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资金安排、政策制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坚持规划引领,明确主攻方向。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举措,认真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在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目标,组织编制了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大别山、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

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发展动能。支持贫困地区发挥自身优势,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大力实施重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平台,加快培育优势支柱产业。通过发展产业,增强了地方财力,扩大了就业容量,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明确了产业脱贫目标、重点脱贫产业、产业扶持脱贫模式、产业扶持脱贫平台、组织保障等内容。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扶持贫困地区建设了一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十二五”期间,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及农村安全饮水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分类精准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把搬迁安置与产业扶持、扩大就业相结合,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意见、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下达了易地扶贫搬迁计划。

实施帮扶共建,开展定点扶贫。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基础设施、节能减排、保障房建设、教育卫生、以工代赈等领域,安排国家和省资金。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负责定点扶贫XX村。建立了工作联系机制、政策信息沟通机制和服务协调机制,并将尽快撰写调研报告和编制帮扶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下一步,按照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加强扶贫脱贫工作谋划。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转、扶、搬、保、救”的精准扶贫举措思路,积极谋划对贫困地区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策研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谋划一批对贫困地区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支持范围,并积极推动实施。

强化产业扶贫核心功能。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完善支持政策,形成产业脱贫工作合力。支持贫困地区依托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各类专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高成长性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的主要支撑。

加强脱贫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支持贫困地区加强交通、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增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水平。

抓好易地搬迁脱贫工作。坚持好政策引领、群众自愿、资金补助、积极稳妥四个原则,研究好搬迁对象、安置方式、建设标准、土地及资金政策四个问题,处理好住得下和富得快、贫困户和一般户、差异化和标准化三个关系,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加强搬迁扶贫工作研究。扶贫搬迁的前期已实现了“搬得出”,未来如何实现“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后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第四篇: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精准扶贫才能“扶真贫”

2018江西遴选策论文:精准扶贫才能“扶真贫”

精准扶贫才能“扶真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最让全国人民关注是近1亿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之路。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显著进展,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两句朴实的话,出自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

“三农”工作的一个难点是扶贫,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部分。但是,完成新一轮扶贫攻坚任务,仅靠原有的单一措施、常规手段,已难以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以改革创新思维与精神,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以改革创新精神与思维实现精准扶贫,就要积极拓展扶贫方式与方法。既要实打实地落实扶贫责任,因材扶贫,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更要端正导向,完善思路。要把扶贫开发与落实农村改革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寻找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中扶贫开发的有效模式,探索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丰富农村金融改革支持扶贫开发的内容方法,走出一条有特色、更见实效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精准扶贫,就要结合培育现代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一个主要方向。脱贫的关键是增收,农村增收的未来方向是现代农业培育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扶贫,既要找准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改善的有机融合;更要有效利用现代农业和产业发展引进的科学技术、新理念新思维,发挥产业带动支撑作用,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提高素质,形成扶贫工作新态势。

精准扶贫,打赢这场硬仗,就要在扶贫机制创新上谋改革、求突破。新一轮扶贫开发面对的困难,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闯的“深水区”,必须要依靠借助农村深化改革,形成扶贫开发新机制。既要改进扶贫考核机制、责任机制,全面提高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益;也要改革扶贫项目和资金运作办法、监督管理办法,保证扶贫项目和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合法、阳光、透明。要以扶贫开发的科学、规范和实效,精准发力,真扶贫,扶真贫,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诚然,从粗放型扶贫走向精细化扶贫,需要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扶贫工作者要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迈开双腿走进千家万户,倾听他们的意见;敞开心扉面向一村一户,制定具体的方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这样,才能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的目标。

【中公点评】

扶贫工作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切实抓好脱贫致富这个战略性任务。”“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总书记的嘱托,强调了做好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指明了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方向——精准扶贫。

本文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出发,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语言方面,措词用语严谨,提出的对策能够站在政府角度,体现政府思维。如“硬骨头”、“深水区”等用语生动形象,也是日常政府工作中常用到的。提出的三方面对策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考生在平时备考时也要多看新闻和政府文件等,熟悉了解怎样提出应对措施。

第五篇: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申论热点话题:精准扶贫贵在科学施策

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申论热点话题:精准扶贫贵在科学施策

2018全国事业单位统考距离我们越来越近,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可以了解到,事业单位考试分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参加联考的省份虽然考试时间一致,但是考试内容并不相同。有些省份会考公共基础知识,有些则不会。例如宁夏事业单位笔试一般会考《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会有一定的专业科目考试,专业考试是视各岗位的需要而定,没有统一。面试有结构化面试,有些也会采用无领导小组,教师常采用说课形式。事业单位确切的考试内容,需要根据招考公告和所报职位的要求来确定。

2018事业单位考试题库整理了各种资料、真题供考生备考学习,希望你披荆斩棘,不可阻挡!

德阳的产业扶贫让贫困户有了发展的“拐杖”,宣汉的阳光扶贫让扶贫资金有了安全管家,巴中的人才扶贫更是让脱贫实践有了智囊军师......纵观川蜀大地,扶贫开发已然由过去输血式扶贫逐渐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而这正得益于对扶贫工作的科学认知、科学实践。因此,科学施策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精准扶贫需让思想扶贫贯穿始终。造成贫困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所谓内因主要在于贫困者思想的贫困、知识的匮乏,尤其是等、靠、要思想较重,不愿主动规划未来,缺乏脱贫所需的知识素养和信心。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这样的惰性思想不仅让贫困者缺乏脱贫的勇气与动力,更让精准扶贫工作难以有的放矢。“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这是我国扶贫工作的宝贵经验,只有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充分调动并发挥其脱贫的主观能动性,方能实现精准扶贫“授人以渔”的施策思想。

精准扶贫需体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精准扶贫相较于过去的扶贫工作而言,其可贵之处就在于“精”,这也是精准扶贫的灵魂所在,更是基于过去天女散花、大水漫灌式扶贫方式的一种反思与改革。毕竟,每个贫困村的人文环境、自然地理等民情、地情有着差异;导致贫困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扶贫工作必须立足当地的客观实际,分析其短处、发挥其长处、对症下药方显疗效。同样,针对贫困户亦是如此,一些贫困户面对贫困现状,苦的不是不知如何改变现状,而是缺乏改变现状的技术和资金扶持;一些贫困户则是一味给钱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贫困现状。所以,唯有立足其贫困的“贫”点方能脱贫。因此,精准扶贫必须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

精准扶贫需做到知行合一、注重落实。好政策不仅在于满足公民的意愿,更在于能有效落实、掷地有声。精准扶贫作为利民利国的好政策必须从纸上转化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扶贫干部能否准确且务实地理解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能将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理念与具体的精准扶贫实践行为紧密的结合起来,如此方能不出现“歪嘴和尚念歪了经”的尴尬。同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精准扶贫方略是否有效、如何完善都非凭空想象方能实现。相反,必须在具体的落实中才能得以检验和优化。因此,对精准扶贫理念的准确理解和扎实的有效实践方能要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应有的效用。

扶贫开发不仅是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论述的实践,更是增进民生福祉、助力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扶贫开发不应仅仅是一个口号,更不该是大水漫灌式的“过场”,精准发力、精准切入、精准致富就该是这场扶贫伟业应有的底色。如此,方能让贫困民众不再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边缘群体,方能让贫困地区共享改革红利的成果。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辅导班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下载扶贫从扶“教师”开始!全国政协常委建议精准施策[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贫从扶“教师”开始!全国政协常委建议精准施策[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