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文化感知中增进中塞友谊----记法意语系暑期社会实践
在文化感知中增进中塞友谊----记法意语系暑期社会实践
2011年的夏季,对于法意语系的15名志愿者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7月16日,烈日当空,15名法意学子从家乡回到北京,他们要参加从7月16日到7月29日的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暨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塞青年间首次大型文化交流项目“2011中国文化聚焦—塞内加尔大学生感知中国行暨中塞青年文化交流活动”。此次大型活动旨在通过邀请塞内加尔大学生中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同学访华,增进对中国传统和现代的理解,增进中塞两国友谊乃至中非友谊。
早在活动之前的6月中旬,法意语系学工办就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希望大家把暑期献给中非友谊,在语言交流中锻炼自己。经过系内多名专业教师的精挑细选,政治素质好、专业过硬、多才多艺的15名同学组成了法意语系 “做文明使者—在文化感知和理解中增进中非友谊” 暑期社会实践团。
7月16日下午3点,15名志愿者到达集合地点,法意语系党总支书记姚睿、CRI项目负责人李茜和辅导员郭刚为大家做了活动动员。姚睿书记强调了团队精神和注意事项,郭刚老师给大家提了三点希望,一要做好安全员,二要做好讲解员,三要做好宣传员。特别要注意塞内加尔的国家风俗和宗教信仰。经过动员,大家明确了职责,分配好了任务,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图片1、2
动员会之后,5名队员代表实践团队前往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迎接远道而来的塞内加尔朋友。好事多磨,夜间11点的飞机因为说来就来的暴雨延误了,大家焦急地等到次日凌晨4点,机场通道走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非洲朋友。大家心情激动地摆好欢迎横幅,抱起鲜花,拿起摄像机,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终于,身穿带有ISM标志T恤的一队老师和同学从机场中走了出来。我们向他们递上了鲜花,非洲朋友激动万分,各自介绍了自己后,大家一起在机场拍了第一张合影。而此时,北京的天空已然大亮了。图片3
第二天,志愿者们陪同非洲朋友在太庙参加了首都国际青年夏令营开营仪式。随后,15名志愿者分别对接两名非洲朋友,带着非洲朋友分别参观了北京的胡同、后海、故宫、天坛、孔庙、国子监、长城、鸟巢和水立方,观看了京剧和中国功夫,最值得一说的是在首都师范大学进行了4天的中国文化课程。在这四天的课程中,安排了中国民乐、太极拳、中国水墨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剪纸和泥塑。书法课上,同学们边听着老师的讲解边翻译给非洲朋友,有时候语言不够用,就手舞足蹈,课堂气氛活跃极了。在中国音乐上,对音乐和节奏有着极高天赋的非洲朋友们对那首脍炙人口的《北京欢迎你》格外青睐,还一起邀请我们的志愿者合唱,一时间课程上回荡着饱含感情但吐字非常不清的和声。对于中国的古典乐器的,授课老师还与塞内加尔朋友交换了对古典乐器的看法和理解,面对专业老师的现场二胡演奏,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非洲朋友对各个省份、地域的民歌也兴趣浓厚,尤其陕西、山西的小调,藏族和回族民歌都激发了非洲朋友极大的兴趣。课堂最后,大家还学习了为了加油鼓劲儿的劳动号子——《太阳出来咯》作为结束。图片4、5、6、7、8
服务期间,志愿者们工作尽职尽责,服务热情周到。从冒雨等候一夜的接机到帮助非洲朋友购买日用品再到深夜帮助生病塞国青年买药,从互赠小礼物到共同谋划、排练汇演节目,从教他们说汉语、写汉字到教他们剪纸、画国画,在两周的时间里我们的法意志愿者们与塞内加尔大学生从陌生到熟识,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图片9、9a、9b
为了给短暂的文化交流划上圆满的句号,大家商定在7月29日晚举行交流活动闭幕晚会。塞内加尔驻华使馆、外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北京市教委都派出了领导观看演出。中塞两国学生一起表演的太极拳、扇子舞等中国文化特色的节目以及塞内加尔的传统歌舞,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图片10、11、12
在整个活动中,塞内加尔大学生代表团团长对法意学子赞赏有加,表示希望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立友好的校际交流并请在塞内加尔建立孔子学院,为中塞两国的交流搭建更高的平台。
文化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青年人的友好交流就是中非友好交流和发展的保障。相信在这次活动中,法意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定会为中塞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贡献,也一定会深化两国友谊。
“中国邀请这些塞内加尔大学生来华感知并学习中国文化,是一种很好的拉近两国友谊的方法。这些大学塞内加尔大学生,在中国发现了另一种文化,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他们将成为中国在塞内加尔的文化使者。” ——阿米娜达迪乌姆(塞内加尔驻华使馆一等参赞)
第二篇:《关于开展2011年广东中大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附件一:
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
关于开展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省直机关团工委,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团委、学联,各高等学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为引导我省大中专学生深入基层,在服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中成长成才,为广东扶贫开发贡献青春和力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高举团旗跟党走,深入实践谋幸福
二、活动内容
1、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党90年伟大历程。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走访红色纪念地,采访老革命、革命先烈后代或学习党的“双百”人物,铭记党90年的伟大历程。
2、“十二五”规划宣讲、践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组织学生围绕 1
实施“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和幸福广东建设策划服务项目,建言献策。
3、科技支农。组织学生通过农业知识培训班、远程信息服务、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等实际问题。
4、教育帮扶。组织学生深入农村,支持农村教育、推广普通话、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5、医疗卫生。组织学生在农村广泛宣传新医改方案,帮助农民全面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政策和内容,开展卫生常识宣传咨询,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
6、法律援助。组织学生在社区、乡镇和企业广泛进行普法宣传,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
7、环保宣传。组织学生宣传倡导环保观念,考察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进行生态环境调查。
8、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暑期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文艺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丰富基层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9、关爱农民工子女。结合进城和农村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等服务。
各地各校可根据活动总体安排,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学校专业特点,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地各校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地方与院校互动的有机结合机
制,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做好各级团队的组建工作。
2、突出重点,科学组织。各校要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根据需求科学谋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省级重点团队必须委派教师担任队长。评优表彰将主要以成果评选的方式进行,重点向有高质量调研成果的高校或团队倾斜。
3、注重建设,提供保障。各校要设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的总体规划,规定学时和学分。要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要不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相对固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对口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巩固基地建设成果,推动社会实践常态化。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把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列入计划,协调新闻单位,组织精干力量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各级团学组织要积极协助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及时上报工作材料,交流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