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小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子课题: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批准编号:QG38—750)
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2013年7—2014年2月)
吉林XXXXX中心校:XXX 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历时八个月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认识上的提升: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犹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所言,“所有的学校应该从生命教育起始,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基本模式。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本。”我们从教的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学龄第一阶段,具有最大的生命潜能和教育可塑性,对人的毕生发展意义重大,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而现代教育在很多方面用制造物的方式在培养人,将人培养成适应市场竞争的工具,而忽视了人的生命性与内在的发展需求。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现代)人具有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创造性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却茫然无知”(弗洛姆,1988)。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时期的教育也日益呈现“功利化”特征,比如:有研究显示,“随着时代发展,家庭教育中的‘知识性’功能越来越强,而‘道德性’功能越来越弱。‘千年一代’的家庭中,知识性教育显著高于以往家庭”(徐浙宁,2008)。
二、教育形式上的认识
如今的教育,其内容、形式都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多新的拓展,比如:以“多元智能”为理念的多元课程、以“建构主义”为导向的建构学科课程等,却缺少与学生安全教育的整合。小学教育对学生给予过多的知识性灌输,家长也过分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安全成长的要素,忽略了儿童的生命本体,忽略了生命的主体性、整全性和发展性,这些恰恰是教育的“内核”。事实上,不论是“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瑞吉欧”,还是“全人教育”等,这些先进理念或模式都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强调教育应以满足儿童的内在发展需要为本,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整全的生命发展。“盲目跟风”的教育,只看到教育表面的变化,却忽略了教育不变的“内核”;“碎片化”的教育,关注了儿童发展的多元需要,也关注了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但却过于注重了各个“部分”,过于关注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外在活动,忘记了儿童生命的整全性,使教育缺乏“整合”;“知识性”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功能化,而忽视了儿童的发展规律。
三、实施安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实施安全教育不仅是儿童全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实际行动;不仅是对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更是对其进行整合发展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改善儿童生命环境、构建生命型校本文化的需要。
四、构建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体系。
将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虽然我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但有我们可以借鉴的成果。上海在2005年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表明“生命教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就国内已有的研究来说,主要集中在三个视角:其一,现实角度,即主要从一些现实问题(诸如:青少年自杀、他杀、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等)出发的研究。这是绝大部分学者(尤其是我国港台地区的学者)的研究出发点。其二,理性的思辨,主要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本质、理论依据等理性问题。比如,部分学者从哲学、教育学、传统文化等理论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的理性探讨,试图寻求生命教育的理论根源和依据。其三,两者的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理性与现实的结合角度探讨生命教育,既确立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和理论依据,也针对当今教育实践中的现状与误区,提出建构生命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校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明确了生命教育应包括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实践层面和情感层面。
明确了我校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大部分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所以对学生生命的发展负有主导作用。生命教育要从渗透在各学科的学科教学活动(包括现有的显性课程和一些隐性课程)、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以实践体验为主的课外活动这三个途径来开展,要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如生命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证体系等。
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来帮助生命教育的实施,如随机教学法、亲身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等。当然,生命教育的课程、教学及生命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成为研究内容之一。
五、几个亟需在以后研究中解决的问题。
1、幼儿生命教育的理论建构。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内涵、组成元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等理论问题。
2、儿童生命教育的内容构成。
3、幼儿生命教育的方法体系。
总之,我们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尚处在萌芽状态,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内容与方法体系,都需要重新思考与原创性建构。
XXX 2014年2月
第二篇: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小课题开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子课题
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批准编号:QG38—750)
吉林XXXXXX中心校:XXX
2014年7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的科学构建》子课题
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批准编号:QG38—750)
开
题
报
告
吉林省XXXXXX中心校:XXX
尊敬的来宾、同事、课题组的成员们:
我受课题组的委托作开题报告,呈请与会来宾、领导、课题组成员们审议。
一、我先介绍一下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二十一世纪要求公民不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更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安全教育意识和健康的体魄。新课程的实施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虽然,多年来,我校也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实验当中,努力改变以往陈旧落后、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方式,努力改变以往重视智力,忽视学校生命的教育思想,采用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珍视生命价值的合格公民。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这一现状依然很难改变。学生不喜欢学习、甚至憎恶学习的现象在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都存在着。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的厌学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核心就是我们对学生作为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体生命的忽视,一味的“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那么如何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珍视生命纳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构之中”把生命教育的学习权利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自持自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学习的科学意识,实施生命教育,因为生命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最本质的东西,能全面依靠学生的本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当前国内学校对生命的教育研究并不多见,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学校的管理层面,并未纳入教师的学科教程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管理状态,被动的服从地位。郭思乐教授的 “ 生本教育 ”,历经十年的实验,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这对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极大的帮助,对我们搞生命教育的科研课题很有借鉴意义。时下,全国很多省份的老师都纷纷积极的投入到生命教育的实验中。但是,现有的生命教育体系发展并不完备,及时许多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但不可能直接转嫁到我校,因为各个实验区和我们本地在社会、观念、历史基础、社会需求等多方面条件存在诸多差异,生搬硬套显然不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针对此状况,我校课题组提出了《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学科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并进行研究。若此课题得以立项并实施,我们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一理念,通过研究,创造一种条件,达到放开学生的手脚,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自由和自信地表达,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忽视安全,蔑视生命的问题,导致了许多恶性事故的发生,或是没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甚至造成了终生的伤与痛。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找出生命教育与我们本地实施的人教版新教材教学相融合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生命教育与新课改有机整合;
(二)通过生命教育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有效的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提高生命意识,增强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三)构建适合本地的、可借鉴、可操作、可推广的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我们通过实施生命教育,转变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生命教育激扬生命,使生命教育充满阳光与关爱,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安全知识的动机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使学校成为绽放生命、励志求知的百花园,使教师成为与时俱进、激扬生命的教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珍爱生命、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成绩优秀”的时代新人。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开发小学阶段实施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内容
(二)实施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三)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五、创新点: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一生命教育的理念,找出生命教育与我们本地实施的人教版新教材教学相融合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生命教育与新课改有机整合;通过研究,创造一种条件,达到放开学生的手脚,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自由和自信地表达,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的爱惜生命教育和终身发展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构建可借鉴、可操作、可推广的生命教育教学模式。
六、研究思路:
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入挖掘生命教育与我们本地实施的人教版新教材教学相融合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生命教育实验,总结出有效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找出我们既往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生命教育特征的做法和闪光点,对其进行再生、强化、改造、创新,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有本地特色的生命教育方式方法,同时,引入外地生命教育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条件,进行整合、改革和创新,构建比较成熟的生命教育教学模式,并推广。
七、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行动研究法
(三)调查研究法
(四)经验调查法
八、技术路线:
多渠道、多方式学习生命教育理论,深刻认识“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操作方式;采取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经验调查法等进行研究,找出生命教育与我们本地实施的新人教版课改相融合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生命教育实验,总结出有效的生命教育方式方法;依据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充分实施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生命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课堂变为学堂,使学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使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实现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最终构建可借鉴、可操作、可推广的生命教育教学模式。
九、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3月25日~4月30日:制定课题实验的实施方案,成立实验小组,确定实验班级及实验教师,查找和准备材料,拟完成课题的立项。
(二)实施阶段2013年5月30日~2014年5月30日: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研究阶段。
(三)结题总结阶段2014年6月1日~2014年7月1日:总结经验,形成成果论文,撰写总结报告,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鉴定,申请结题。
十、课题研究载体: 以小学低年级《平安
健康
快乐》为教学载体,实施校本课题研究。
十一、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
自筹经费5000元,用于课题立项、购买资料、外出考察、课件制作以及课题研究等。
2、制度保障
严格按照国家级重点课题的操作规程,严格管理,规范运作。确保课题运作期间周例会制。
3、质量保障
及时积累课题研究资料,及时总结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确保研究质量。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向课题组报送有推广价值的模式。
2013年7月10日
第三篇: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附件1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子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相关子课题的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课题相关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将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的研究,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
第三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
第四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组 织
第五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总课题组负责制定总课题规划、子课题申报表格和管理办法,课题审批和课题总体研究等工作。
第六条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总课题秘书组具体负责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的具体管理工作。总课题秘书组设在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理科研究室。
第三章申报和评审
第七条课题的申报立项,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1.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政策相一致;
2.与本地区、本学科领域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研究方向,提倡前瞻性独创性;
3.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以体现本项活动的群众性。
第八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面向全国,接受来自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院所、各级科普机构及社会各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的校长及广大教师申报的课题。
(一)申报课题的单位或个人需符合下列一项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类学校和事业、企业、社团单位。
2.属于法人单位管理的二级法人机构,如高等院校设立的院、系、所、中心,社团下设的分会、专业委员会等。
(二)申报课题的课题负责人需符合下列各项条件:
1.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有小学高级、中学高级或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若不具备该职称,可由两名高级职称专家书面推荐。
3.申请人原则上同时只能申报并承担一个课题任务。
第九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申报建议和申报公告于2011年的10月发布,自申报公告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课题申报的评审在申报公告发布后三个月内进行。
第十条总课题设立了两类子课题类型: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子课题申报者可以在提交课题申报书中界定自己子课题的类别,而最终类别由总课题专家组确定。
第十一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经费自筹。
第十二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研究时间最短1年,最长2年。
第十三条申报课题的负责人还应能够做到:
1.课题能够得到单位或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批准;
2.能够筹措经费和获得必要的研究条件;
3.能够切实承担起研究、组织和指导课题的责任;
4.能够保证课题能够按时、高质量结题。
第十四条课题申请程序说明
1.根据子课题申报建议,以所在地区或单位教育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和
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确定子课题,按要求填写《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子课题申报审批书》(以下简称《申报表》)一式三份;
2.《申报表》须报申请人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按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对课题申请人的个人条件和课题研究条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送总课题组的审批。
第十五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
第十六条总课题组负责组织申报子课题的评审,评审程序如下:
1.资格审查和分类。总课题组学术委员会按本办法第十三条和《申报
表》的要求进行审查,合格者进入初评。
2.活页匿名初评。评审专家依据统一制定的评审指标,对通过资格审
查的课题活页论证部分进行匿名初评,总课题组按初评分值高低选出立项课题。第十七条经评审同意立项的子课题由总课题组颁发立项通知书,研究工作即可启动,同时通报推荐单位备案。
第十八条凡批准立项的子课题,自动成为本课题的子课题;重点子课题负责人进入总课题组,成为总课题组成员。
第四章管 理
第十九条总课题组负责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全部子课题的管理工作,并指导受委托单位的管理工作。
对子课题的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管理工作主要有评审立
项、开题检查、日常管理、检查、中期检查与评比、不定期抽查和结题等。检查和抽查内容包括:队伍建设、档案、经常性活动、简报、成果转化等。
为提高研究成果及实效,本课题本着边研究边出成果原则,积极鼓励课题组成员总结阶段性成果。并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交流、研讨、观摩和评选活动,促进子课题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二十条经费管理:
1.课题申报时须同时说明经费来源。
2.经费的筹集和使用要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以及本单位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课题组须书面报请所在单位同意后,报总课题组秘书处备案:
1.变更课题主要负责人。
2.变更课题名称或研究内容做重大调整。
3.课题完成时间延期。
4.通讯地址、电话、联系人等情况变动。
第二十二条凡违反国家法律及教育部有关规定者、有剽窃行为和弄虚作假者、与设计不符或学术质量低劣者、到期不能完成者,总课题组将撤销其课题。第二十三条子课题申报者不得使用在本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中申报的相同题目和研究方案去申报其它类型和级别的课题,如果发现,将撤销其课题。
第五章成果鉴定和验收
第二十四条子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时,应接受总课题组或受委托管理单位组织的成果鉴定和结题验收。成果鉴定必须准备的文件有:开题报告、研究工作(实验或调研)报告、成果主件及必要的附件、课题申请书复印件、成果被决策部门采纳或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推广情况介绍等。
第二十五条鉴定一般采取通讯或会议两种方式。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5至7人,并设一名组长。专家由总课题组或受委托单位指派,也可以由子课题组聘请,但须经总课题组或受委托单位批准。子课题组成员不能担任本课题的鉴定专家。
第二十六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课题的重点子课题的鉴定由总课题组秘书处组织,一般子课题由课题组自行组织。
第二十七条课题鉴定的程序:
1.课题组向受委托单位或总课题组秘书处提出鉴定申请。
2.准备好鉴定的必要文件(一式5~7份)。
3.聘请鉴定专家或接受指派的鉴定专家,并提前一个月将文件送交到
专家手中。
4.专家鉴定后送(邮寄)交总课题组学术委员会或委托单位。以会议
方式鉴定者,由专家组共同确定并由组长签署意见;以通讯方式鉴定者,各专家将鉴定寄交组长,组长根据多数人的看法签署意见后再上报。
第二十八条结题验收:
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经总课题组确认,总课题组发放《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结题证书》。
第二十九条2013年9月,总课题组将对所有结题子课题成果进行评选,择优推荐报刊发表、报送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或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本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总课题组。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课题组织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1课题组织申报工
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全军军事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部属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按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决定自2011年1月19日起组织2011课题申报工作。现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将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促进教育科研向更高质量迈进,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二、申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要着眼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点,以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中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增强科学预见性,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深刻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关注学理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科建设,形成精品力作;应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解决教育政策和实践问题;开发研究要注重社会效益和使用价值。
三、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青年课题者(包括课题组成员)年龄不得超过39岁(1972年3月31日之后出生)。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实行招标制度,申请人要求具备主持省部级相关教育科研课题的经历和良好信誉。申请人必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课题申请〃评审书》中所涉及的课题组参加者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和亲笔签名方为有效,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四、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承担单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在以往的课题过程管理中认真负责,信用良好。凡课题按时完成率高且优秀率高的单位增额申报,按时完成率不高且合格率不高的单位限额申报,按时完成率低于60%且不合格率偏高以及管理不到位的单位不得申报。
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涉及13个学科,课题申请人根据《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论证。招标课题申请人填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2011年版),届时等候通知到京参加现场答辩,不参加答辩视为放弃;其他课题申请人通过网络申报,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录入系统》(2011年版,以下简称网络版)。申请人根据所报课题的性质依照《课题申请〃评审书》(网络版)列出的学科分类代码填写相应学科,跨学科课题应根据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尽量靠近”原则,选定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中小学和幼儿园系列课题申报基础教育学科,单列单评。
六、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设臵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和青年专项课题,均有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申请人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资助标准,提出拟申请的资助额度,并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合理的经费预算。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资助标准为20-25万元、一般课题资助标准为12-15万元,青年基金课题资助标准为10-12万元;教育部重点课题平均为3万元、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平均为2万元。申报招标课题和一般课题互不交叉,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级课题互不贯通,申请人只能从中选一。实际资助经费额度参照同级别课题经费资助标准,以最终评审结果为准。
七、《课题指南》中列示的招标课题名称即为研究题目,申请人不得自行命题、随意扩大和缩小研究范围,否则不予受理。一般课题申请人可参照《课题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自拟课题名称,鼓励反映国家需要和国际趋势的前瞻性、创新性课题,不支持以编译著作、编写教材、编写丛书、编写工具书为直接目的课题研究。申请人要在《课题申请〃评审书》封面上标明所申报课题属于《课题指南》所列示的研究领域或自选课题。在涉及西部教育问题研究时,优先考虑西部地区的课题申请人。
八、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将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到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内司局、直属单位,坚持标准,保障底线,鼓励先进。各地要参考教育科研生产力布局情况及历年申报情况,以及立项率、优秀率、不合格率、违规率等因素,科学合理分配指标,努力提高申报质量和层次。
九、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要求在1-3年完成,最迟在5年内完成。决策性研究应在1年内完成,其他类型研究课题适当延长。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计算,课题延期或调整人员须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课题研究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着力形成代表作。不同课题研究成果数量、形式和质量分别要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最终成果要求出版专著,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部课题成果形式可选择著作或论文;所有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均包括研究报告。不同课题成果具体要求参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等。
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公益项目,资助在公共部门服务的教育科学工作者。为减少重复,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课题。在研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不得再申报新课题。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同不能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研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题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或其他国家科研项目。得到政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其他部委办以及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的课题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不支持已有两个以上其他来源的在研项目的研究者再次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上述各类课题的结题均以结题证书注明的时间为准,并须提供结题证书复印件。
十一、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个人3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一律按撤项处理和通报批评,并追究申请人所在单位的管理责任。
十二、从2011年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网络初评和专家会议集中复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4000字,复评重点考察前期相关研究基础和研究能力。
十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行信用管理制度。课题承担单位要履行承诺,保证信誉。获准立项的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执行期间要遵守各项规定,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实行结题鉴定制度,鉴定等级予以公示。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为不合格或有不良信誉记录者,课题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新课题。除涉及政治、国际关系、宗教、种族、民族、性别等敏感问题外,计划发表出版的成果必须以课题资助名义先发表出版后鉴定,违反规定视为自行终止相关资助协议。成果鉴定为优秀或社会影响良好的课题负责人,在申报新课题时享受优先政策。
十四、本招标课题通过课题投标、资格审查、会议评标的程序进行;其他课题通过课题申报、资格审查、网络初评、学科组会议复评的程序进行。课题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凡申报课题的学科规划组专家须回避课题评审工作。课题评审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专家评审结果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后公示,无异议后下达课题通知并拨付课题经费。
十五、课题申报单位、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教育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部直属高等学校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对本课题申报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和指导,既要积极鼓励,又要严格把关,应依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认真审核申请人的资质和信誉、前期研究基础、课题组研究实力和支撑条件,签署明确意见,保证申请人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确保课题申报工作的质量,并认真履行课题立项后的日常管理,帮助课题负责人按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十六、课题申报实行三级申报制度,申请人按照所在单位隶属关系,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分别报送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再由上述机构统一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科研管理部门不得收取任何申报评审费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和基层单位申报。
十七、课题申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2011课题指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投标申请〃评审书》)均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网址:http://onsgep.moe.edu.cn)、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单列学科栏目(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网址:// 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申请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招标课题的申请人可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录入系统进行填报,通过各自的管理系统按程序报送所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直属高校科研处(社科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将汇总后的电子版审核后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管理系统上传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送纸质材料《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6份(原件1份,复印件5份)。课题申请书要求统一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逐级报送相关科研管理部门,要确保电子申报数据和纸质申报数据的一致性,基本信息不得遗漏。
十八、本课题受理申报时间从2011年1月19日起至3月31日止。各省(区、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应的科研主管机构)、教育部各司局办公室、部直属高等学校科研处(社科处)和国家级教育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务必认真负责,做好本系统课题申报数据录入、打印报表和申请书汇总报送等工作,确保数据录入准确和报送材料完整,列出本系统课题申请书清单和各学科分类申报数量汇总统计表。于2011年3月31日前将审查合格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汇总后统一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003305,62003307;邮政编码:100088;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十九、本通知及所附《课题指南》将同时在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专门网站上发布,并在《中国教育报》等教育媒体发布申报公告,请有关部门及时将有关信息传达至各所属有关单位,供教育科学工作者选题申报时参考。国防军事教育课题申报评审工作由全军军事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另行组织。
教育科学作为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组织实施《课题指南》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发挥专家咨询作用问计、问政的体现,努力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具体体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要给予充分重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基层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努力提高申报质量,签署明确意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要认真对待,积极申报,以高质量的研究工作繁荣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供有力支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活动课教学设计(陈欣)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 和 谐 德 育 研 究 与 实 验 ”
活动课教学设计
内 容:文明礼仪在身边 班 级:四(2)班 指导教师: 陈
欣 时 间:2008.3.25
活动背景:
一月来,班上部份学生在仪表、谈吐等方面表现不好,为规范学生的仪表、文明用语召开此次主题班会。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职校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起码的礼仪。
2、培养学生道德礼仪判断、分辨能力且自觉按照《小学生守则》要求去做
3、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把所学的礼仪知识落到实处。
4、学生在活动课中,通过自由发言,才艺表演等实践活动,懂得学生应该注重的礼仪
5、让学生自觉遵守公民道德标准,使本次活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并养成体验、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活动准备:
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谈吐文明,举止高雅,仪态端庄,必须先讲清这样做的必要性,帮助他们找出校园中的不良行为,然后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我让学生回去搜集资料,自己组织,自己表演,自己讲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和行为联系起来,实现知行统一。
理论连接: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体验、领悟。活动过程:
师:请主持人上场主持节目
主持人甲: 回顾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的传统美德。
主持人乙:展望未来,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合格的文明学生,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合:我们的文明礼仪从校园做起,校园文明礼仪从我们做起。主持人甲:你好!欢迎你和我一起主持今天的主题班会。
主持人乙:谢谢!能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我也感到很高兴。
主持人甲:你真客气,谈吐之间,不乏礼节。主持人乙:谢谢你的赞扬。让我们开始吧!
主持人甲:从踏进这个校园开始,每天我们呼吸着她馥郁的芬芳,采撷着知识的花粉。校园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建造,在良好的言行下为学校增添光彩。我想问大家,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文明人吗?下面播放课件,要求我们根据课件谈谈身边存在有哪些不文明现象和文明现象。
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A:同学们乱扔乱丢乱吐现象十分严重,扔纸片、扔纸盒、扔饮料瓶,更不文明的是走着,吃着,吐着,扔着。
B:说的没错,我们身边破坏公共财物也十分严重,举两个例子,班上的簸箕、扫把、提水桶领回来不几天就损坏了,还有很多同学的课桌都画了“大花脸”。
C:还有一些欺负弱者或弱势群体的,同情弱者,是中国的人之常情,但有的同学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特别是欺负那些弱者,甚至乱起绰号,以别人的残疾来取笑。
主持人乙:刚才同学们说的是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不文明的现象,我们不能这么做,要坚决与这些行为划清界限。
D:文明就文明有言行上。文明言行主要是三管好。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乱骂人,不讲脏话,不放野话,不起绰号,不乱吐,管好自己的脚,不要乱走,乱踢、乱踩、乱塌,管好自己的手,不要乱丢乱扔,不要随便伸手拿别人的东西,不要打人,不要损坏公共财物,不要乱采乱摘。
E:做文明学生人人从我做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文明人,我们的学校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学校,我们不仅要做文明人,做有教养的人,做别人称道的人,做受人尊敬的人,还要敢于同不文明人做斗争,帮助不文明人改正不文明行为。
F: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在校园中也非常重要。
主持人甲: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的确我们在校园一定要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一定要注重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如果同学之间发生磨擦我们该怎样处理呢?下面请欣赏小品《碰撞以后》 略
主持人甲:小品《碰撞以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特别是第二场,双方采用了微笑的表情和礼貌的语言,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微笑”和“文明礼貌“是何等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呢?下面请听刘程佳同学的演讲《让校园形象礼仪常驻守你我心中》 让校园形象礼仪常驻你我心中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校园礼仪常驻你我心中》。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这凉爽的十月,秋意浓浓、生机勃勃,意味着我们该有一个崭新面貌。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里呢?
我们学生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因为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更显得鲜艳。此时此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不负于“礼仪之邦”这个美誉。
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校园礼仪就更重要了,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周学生的批评劝阻。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
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迹,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培养较强的协作精神,这样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那么我们学生应注意哪些形象礼仪呢?(1)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同学们,全国都弥漫着文明礼貌的芳香。而这些芳香正来自于各种花朵,你,便是他们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负于未来,无负于这教育我们的校园。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形象礼仪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允许我们停留于顾影自怜之中,让“形象礼仪常驻你我心中”,让我们“学好礼仪,美化形象”,努力用双臂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厦。
主持人乙:刘程佳同学演讲得真好,我相信我们班同学一定会把文明礼仪装在心中,不管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时时处处都要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主持人甲:是呀,“崇尚礼仪美德,学做文明新人”。为了把我们塑造成二十一世纪真正的文明新人,我们必须把文明礼仪装在心中。下面一起朗诵《文明颂》 文明是春天里一束芳香的玫瑰。
文明是秋日里一句低徊的私语。文明在皎洁的圆月中吟唱。文明在温暖的阳光里放歌。有过多少次的憧憬。
有过多少次的幻想。
在这同一片蓝天下。
我们迎来了多少次挑战。
我们仰望,是因为充满了热情和幻想。
我们期望,在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扬帆起航。我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我们终于跨出了安静的角落,站在了世纪的前列,亮出了我们的胆识、才华!
我们——愿当一名文明的使者,使我们的太阳更加妩媚动人。我们——愿当一名文明的使者,使我们的祖国洒满绚丽的阳光。我们用青春歌唱文明的世界 我们用知识创造文明的世界。我们用汗水塑造文明的人生。我们将是一扇窗,让阳光充满每一颗呼唤文明的心灵。我们是祖国的小雏鹰,文明之花在心中开放; 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做21世纪的文明人。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合: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
主持人乙:我们班同学以一首《文明颂》表达了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明了文明是自尊、健康的表现,是做人的起码道德。下面请听演讲下面请听 同学给大家带来的演讲 《文明从我做起》 文明从我做起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从我做起》。
一个个的小家庭组成的一个大家那是国。那什么是家呢?就是由一个一个成员而组成,所以,一个国家中人最重要。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以上的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尤其是星期
六、日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 为习惯的同学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的素质。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竟要怎样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同学们,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将收获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约束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人甲:听了 同学的演讲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想,校园文明礼仪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形象礼仪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我们应该为学校的明天做点什么呢?下面请听班长和班委宣读《倡议书》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实实做事,正正稳稳做人,积极树立校园新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发现到自己的所在,提高个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文明合格的职校生。在此,我们呼吁大家以文明为己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旁小事开始,时刻紧记我们的口号:人人讲文明进步,从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做起!由此,倡议:
1、爱班爱校,说文明话,作文明人,塑造工职中学生文明形象。
2、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杜绝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
3、遵守公共规则,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
4、不抽烟、酗酒,严守校规校纪。
5、服饰整洁大方,不配带耳环、项链等饰物。
6、男女同学,自尊自爱,正常交往,举止文明,言行得体。同学们,借此契机,端正思想、严守校纪、去端病、树新风。争建文明学校!请记住我目标: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人乙:听了倡议书我相信我们班全体学生今后一定会注意自己的形象,校园美好的明天需要我们,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是祖国的希望。下面请听 等同学给大家带来的《校园文明风》 我们是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校园是文明修养的滋生地,让文明之风吹进校园每一个角落,吹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爱大地,爱蓝天; 我们爱江河,爱山峦。
我们最爱最爱的----是我们可爱的班集体,我们温暖的家。你盛满欢笑,盛满向往,盛满多少火热的情感。你那么平凡,那么灿烂,你朴素而又庄严。别的人在生活中捞取金银 但是您只收获桃李的芬芳 您的金子是我们—— 早晨的太阳 您的银子是我们—— 十五的月亮
您如此自豪辗转在这三尺的讲台 您如此快乐挥动着手中的粉笔
让我们注重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注重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注重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
主持人甲:五千年,文明史,礼仪邦,德至上;国之魂,民之本,仁义礼,诚信善。明礼为先、诚信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则。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主持人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靠我们。主持人甲: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祖国,也要靠我们。
主持人乙: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成为二十一世纪真正的文明新人而努力吧!下面请我们班全班同学宣读班规:
穿戴校服要整齐,进入校门看自己,准时到校不早退,病假事假及时请,升旗做操站好
队,闭口不谈闲言语,公区值日不迟到,课桌周围保洁好,头发长短正合适,首饰玩具留家里,课堂听课要专心,作业准时不扣分,珍惜时间学问忙,双修纪律不能忘,品德优秀学习棒,人前人后一个样。合:同学们,“文明礼仪在身边”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无论是在家、在校还是 在社会,都能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把文明礼仪牢牢地记在心中,这样,我们这个社会会更美好。下面请班主任作总结: 班主任总结: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人与人的交往需要礼仪,国与国的交往需要礼仪,我们每个人都在学校求学,都有追求,都有理想,都有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耘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习翔的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做一个有素质的学生,成为一个明礼的高品质的公民。
四、活动反思: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学生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是21世纪的接班人,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讲文明、懂礼仪的人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未来的接班人都有了高度的文明礼仪言行,才能使我们“礼仪之邦”的称号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可是在我们的校园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举动,如:课间的追逐吵闹,课前的准备不充分、课堂上的随便讲话„„真是举不胜举。这些都让我们做老师的感到汗颜。
在活动中,小品《碰撞以后》学生讨论积极,还进行了演讲《让校园礼仪常驻我心中》《文明从我做起》朗诵《文明颂》宣读《倡仪书》,让学生参与、体验、感悟,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