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后的反思
中考后的反思
中考已经结束了,回忆这一年的工作,感慨万千,初三学习与工作生活,可以概括为,忙、累、杂。不过在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下面来谈谈自己一学期来的点滴工作。
一、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初三是整个初中重要的时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开学前,我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规划本学期的工作要点与打算。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记忆忧新。作为班主任的工作,本学期主要分为三块。
1、一模考前复习工作
可以说,本学期我班有部分同学上了春季班,再加上部分同学在家长的要求下提前上班的。在教室上学的总人数为42人,所以,本学期相对安静了很多,在行为规范方面,不要需要班主任花太大的精力去管,主要是抓学生的学习,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的工作是体育中考,实验操作考。尤其是体育中考,占用了我很多时间,每天放学后,抓长长跑和跳绳。很欣慰的是成绩还是不错的。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和课任老师紧密配合,分成各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汇报与总结。每天早上我基本上和体育班的班主任同时来到学校,我来这么早的目的,就是和学生们一起复习和看书,总结自己的得失,尤其是错误的方面,记载下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错题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同时我也做做他们的后勤工作,收收作业,打扫一下卫生,减轻一下他们的负担。
同时,我还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和课任老师一起商讨学习计划,学习得失。真的做到学生同甘共苦。在一模考试中,我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李剑锋同学进入前50名,李小丰也进了前100名。年级前330名我班也有26个,这是一个鼓舞士气的成果。
2、二模考前冲刺工作
一模考试结束后,各门功课基本上结束了第一轮复习,那么接下来就进行查漏补缺了。我把他们各科的错题本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有不少知识点还有问题,我找他们谈话,一定要和任课老师沟通,才能把问题解决。我把最近各地的一模试卷找来,天天考试,以考代练。并且统计分数。每个学生的成绩做一人分析,看看走势如何。对于不断进步的同学给予表扬,对下走下波路的同学给予鼓励。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二模考试成绩比一模还要好,班上有3人进入前100名。
3、中考心理辅导工作
二模考试结束后,很快就要中考了,学生们的考试的压力相当大,我也在不断给他们减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在学校听了心理辅导课后,我也对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同学做思想工作,来调节他们的状态。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来学习。迎接挑战。
二、主要收获和体会
1、用微笑面对学生
很多人在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中国有句谚语:“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却相信我的每块“云彩”都会“下雨”。因为,我拥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微笑。他们看得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初三,这个特殊的学期,看到老师每天都很灿烂,他们的自信心也很强,也没有什么压抑感。学得轻松愉快。
2、把真情送给学生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班主任都要一视如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要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渠道,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比如,学生病了,我会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学生病假回校,我会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每每读到学生们发自真心的感激之语时,我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充盈心头。
三、存在的问题
班级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还更需要一些耐心。在一次考试中,成绩相当不理想时,我在班上大发火,结果适得其返。
以上仅是我在班级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尝试和努力,回首这半年的工作,几多感慨,这其中有经验,然而更多的是教训。如果问我当班主任的感受的话,我会说,是很累,但很充实,也有快乐,和学生潮希相处,从中感受了不快乐。是领导、家长及学生的信任使我背负着责任,是强烈的责任心使我激流勇进。我可能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功,但面对学生,我可以说一句:你们的老师面对过去,他将无怨无悔!我知道,在班主任工作上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与领导的要求以及和优秀班主任相比还有差距,但我永不放弃。最后用一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结束我的工作总结。
第二篇:中考后的反思
中考后的反思
杨波
社会政治学科近年来越来越来讲究能力教学,中考试卷也日益注重考查学生平时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试题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更多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综合分析能力。然而我们的教学仍然停留在闭卷考试的程度,有些领导以为把试卷背一背,剪一剪,拼一拼,就能考好社会政治,这是对社会政治学科极大的不了解。要提高我校社会政治学科的教学成绩,一是要靠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掌控力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很遗憾,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其实并不高,和兄弟学校比有一定的差距;二是要从上到下,在学校营造学习社会政治学科的氛围,改变以前认为不管什么人都能教社会政治,社政背背就能学好的错误观点,让学生知道这门学科很重要,直接关系他能不能上高中。
下面我通过对2011年中考试卷的分析,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社政试卷考查的内容。
一、立足教材。重视回归教材,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第2、3、4题等涉及到地理知识的内容;第12题新航路开辟、第13题科技革命、第18题辛亥革命、两弹一星等考查历史史实。试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材料、漫画、图表、年代尺等多种方式呈现,以检测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及对知识的整合、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焦点问题,了解身边事件,感受社会发展变化,是本门学科教学的方向和要求,也是近几年来学业考试试题在取材方面的一个趋势。今年试卷同样瞄准了诸多社会热点:海洋经济、高晓松醉驾、食品安全、空袭利比亚、抢盐**、清华百年校庆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鼓励学生有主见地认识思考各种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提升能力。社会政治考试要引导学生、家长和老师走出开卷考的误区,不能以为开卷考就是翻翻资料、抄抄书。开卷考试具有开放性、应用性,需要检验学生在考纲范围内的各种应对本领,如阅读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等。如第3、14、17、20、22题都把相应的图表作为知识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分析、运用、解答;第18题设计了要求学生标一标年代尺的动手内容;第19题第二问“据图描述‘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说说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曲线的起伏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读图能力、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相关知识的整合迁移能力等。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今年的考题提高了PISA类(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试题权重,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强调把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考查,如第6题、第10题、第18题、第20题等,这些题是对知识积累、综合推理、创新素养等方面的考查,测试的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落脚点在于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潜能。(摘自宁波日报)我本人对自己一年的教学,主要感觉抓得不紧,没有给足学生作为毕业班应有的压力,这是我这一年初三教学最大的不足。
第三篇:考后反思
2011年高一上期期中考后的反思与总结
(写到笔记本上,明天下午第二节课之前交)
回答问题
一、对自己入学以来学习状况的反思与总结
1.是否完成了每节课之前的预习工作?
2.上课听讲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3.作业是否在第一时间独立完成?
4.是否把每一次作业都当成考试认真对待,卡住时间?
5.是否自觉纠正错题,达到真正做会的程度?
6.是否把老师课堂上讲的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
7.是否做到了学习内容日日清,不会的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不让问题过
夜?
8.是否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学校发的以外的教辅,并发挥它的作用?
二、对本次考试过程中自身状况的反思与评价
1.是否自觉安排了考前复习,即自己复习课本、作业本、练习册上的内容?
2.考试期间是否能够不受外界干扰?
3.考试时是否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做题,不再一道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4.考试期间是否沉着、冷静地分析每道题,走好每一步?
三、对本次考试答题情况的分析
1.逐个分析每一个错误,找出出错原因,如:
(1)书写错误,如对数logab中的底数与真数,区间的表达形式出错
(2)解答过程不规范:关键步骤没写在卷面上,导致被扣步骤分
(3)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
(4)计算出现错误
(5)解题时选择的方法错误,用到的知识点掌握不牢
(6)题目似曾相识,就是不知如何下手
2.现在重新审视试卷,还能再得几分,有多少分是本该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四、针对自己学习中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及策略(本题不少于200字)
第四篇:考后反思
2011年中考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我校中考语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与领导的重视和科学的管理,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学生的积极学习等都是分不开的。
下面,我代表初三语文备课组,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学习,反思,努力优化个人素养。
我们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要有长流水。而广泛阅读是与时俱进、提升个人修为的唯一方法,同时知识渊博也是赢得尊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无论是专业刊物还是文学艺术,我们备课组成员都广泛阅读。平时通读二、三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和语文教改及考试趋向,开拓视野,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合作,交流,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对毕业班的老师显得特别重要。我们组每周活动一次,讨论教材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难点;统一各种资料;统一大小考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初三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同组老师互相间经常听课,切磋技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只要哪个老师有了新招,备课组成员都会争做实验,回过头来,再来交流心得。因为经常交流,所以我们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中考语文试题越来越走向开放,这对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有极大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教与学操作上的困惑。一年来,本组致力于开放性试题研究,研究《中考说明》,对近两年各省市中考试题作分析,找规律,为中考复习指明正确的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坚持月考制度,做好月考的分数统计工作。通过考试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调整下一步教学。一方面做好培优工作,挖掘优等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良生的学习成绩,增加优良生的人数。另一方面,分析困难生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平时做好困难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尽最大努力提高困难生的学习成绩。月考试卷由组内老师命题,经集体讨论后修改,然后用于考试,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效果。
每一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出现的问题,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一些好的点子贡献出来,供大家参考;每次出题、改卷,组员之间分工合作,不计得失,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三、把握趋势,资源共享。
中考备考,时效性很强,对趋势的把握很重要。为此,我们备课组研究了近三年来中考的试卷,绘出了双向细目表,从整体上把握了中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了备考计划,总的策略是:分阶段、分板块、反刍式复习。从各方搜集的信息反映:今年中考名著阅读板块难度会有所加大,作文仍有可能考命题型记叙文。对此,我们都采取了相应措施,顺势而为,保证备考不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我们非常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备课组长在校园网设立了一个资源库,把搜集到的资料和组员提供的材料都汇集在一起,与大家共享。我们还对河北省近五年中考试题按板块作了分类,为复习时参考提供了便利。在印资料上,我们也相互商量,挑选精华,尽量做到不盲目、不浪费。此外,我们还注意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以开放的心态,多参加市、区的初三语文活动,受益匪浅。
四、注重实效,提高针对性
在复习备考上,我们比较注重实效性,对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策略。优生重在构建和提升,即让学生在头脑里构建语文的知识体系,清楚考试的要点,在训练中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而对中等生重在筑基和落实,即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落实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功的训练。
在复习上为了做到“反刍”。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激励学生。例如古诗文默写。在不同的复习阶段,我们就采取了整首默写、分级默写、重点句默写、知识竞赛等方式。针对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备课组把十七篇必考古文分给四位老师,每人负责2—3篇古文,按照中考题型,出一些相应的精华练习,反复训练学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五、制定计划,抓好复习,提高成绩。
初三阶段,我们语文教学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作为教学目标。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我们让学生广泛阅读名著,阅读精短美文,还做摘记,抄写、背诵,开展课前演讲,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学修养。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作针对性的讲解,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及时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便于学生的应试。
总复习阶段,我们结合最新语文教学形势和中考动向,制定好计划,组织好中考复习,前后安排三轮复习,力争一轮胜过一轮。
第一轮专题分类复习:
四块专题复习是对中考语文四大块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复习,即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知识、写作训练复习四部分,专题的复习可以同步交叉进行的。这一专题复习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具体分析如下。
1、积累部分
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2、文言文部分
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
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知识面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现代文阅读部分
教给学生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和一篇议论文,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三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
4、作文部分
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要进行专题写作训练,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
第二轮综合训练:在前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模拟考试,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轮即中考冲刺阶段的自由复习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反思不足
1、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留在初三解决
语文学习是细活,某些能力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靠强化训练来提高,但语文素养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例如书写的规范、阅读能力的提高、名著阅读、作文水平的提升等,从初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落实,以免到初三积重难返。教完初三,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2、好的策略不等于执行力
我们的备考应该说有一些不错的策略,但在执行过程中,某些方面打了折扣。例如在文言文复习上,我们要求让学生自己归纳重点字词句和主题;在综合性学习板块上,我们要求学生分专题去搜集资料;作文方面,要求学生积累素材,按照每次训练的要求多模仿、借鉴好文章等,这些好主意由于没有细化要求和跟进措施,最后效果不太明显,尤其在平行班。好的策略不等于执行力,有时候坚决执行策略比策略本身更重要。
3、语文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本届初三在考核指标上比较重视“500分人数”一项,因而在教师分配、课时安排等方面更多地考虑优生,中下等生被忽视,导致年级的语文整体水平不高。
4、备课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有改进的空间。
团队之间的合作需要各成员之间经常沟通、交流,才能不断有新的思想和策略产生,同时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在细节上力求完美。在沟通、交流的方式、次数等方面,我们备课组做得还不够,有些老师好的经验也没有及时得到推广,留下了遗憾。
备课组是学校的小组织,备课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备课组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我们每位都要继续努力,为备课组建设,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好成绩。
第五篇:考后反思
考后反思
学校在五一之前的那个星期六和星期日进行了期中考试。课比较赶,星期二才结课,赶上期中考试得进度。只留了三天一共六节课时间复习数学三章的内容,做题讲题,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复习。现在想起那三天还是能真切得感受到那种紧迫,弦绷得紧紧地感觉。虽然是他们考试但感觉似乎我比他们还要紧张,担心还有哪些知识点没复习到,担心他们考不好。教他们将近两个月了,到底教的效果如何平时没有对比现在是检验的时刻了。因为是自己一个人教的这个班,考不好就是我的责任,所以这时候倍感压力,怕考试成绩不好,将自己这两个月所有的努力都否定了。最主要的是自己也有可能在这样的打击下失去信心。无颜面对班里的学生们和班主任。
这次考试自己看自己班的卷子,考完地理我就开始看卷。唉,一塌糊涂啊,让我深受打击。虽然地理是副科,虽然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数学上,可也不能这么的差劲,及格的寥寥无几。打击的我一天都蔫蔫的,直到听其它班也反映地理没几个及格之后,我才稍稍宽慰一下。不过各有这次考试地理成绩看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除了兴趣的引导之外,很重要的是检查及监督。以前地理没怎么留过作业,背诵也抓得不紧。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能因为是副科就放松管理。
数学考完就差不多放五一假了,数学卷子是带回家看的,最后一天才看。总是有种矛盾心理,既想早一点知道成绩,又怕早知道成绩。在挣扎中就到假期的最后一天。一边看卷子一边记录哪一题错的多,都在那些点出错了,是知识掌握的不好还是粗心马虎。怕自己算错分,发动爸妈来跟着一块儿算,再把名次排出来,忙碌了整整一晚上。数学整体上还行,在我看来成绩过得去。但是还能能考得更好。首先马虎粗心大意是一个大大的毛病,是考试的天敌,很多同学不少题本来会做就是因为粗心做错了丢分丢的太冤了。在开学一定制着他们改掉这个坏习惯,肯定非一朝一夕就能改的,但每天多注意一点日积月累也可以有所改善。其次,有些同学上课没认真听讲,根本就没用心做题。在课上强调了好多遍的东西还是会出错,以后在上课的时候,要多注意一下学生的反应,看到底是不是在认真听课,发现走神的要及时把他拉回到课堂上。还有一些细小的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就不一一列举。
考试暴露了许多平时没注意到的一些问题,让老师及学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更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