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轻负担高质量”争创优秀教师、先进学校经验交流材料报送及与会通知
关于“轻负担高质量”争创优秀教师、先进学校经验交流材料报送及与会
通
知
各有关学校及教师:
潍坊市“轻负担高质量”优秀教师、先进学校论坛暨培训会议定于3月23日、24日在潍坊市金宝宾馆举行,23日上午9:00前报到。会期1天半。
根据市教科院通知要求,所有与会教师、学校均需在会前认真准备交流材料。交流材料以课件方式呈现,限定发言时间每人不超过15分钟;课件要规范命名,学校为:“潍城区××学校轻负高质材料”,教师为“潍城区××轻负高质材料”。我区所有材料(指课件)请务必于本周五(3月18日)上午12点前发至科研部wcjyylx@126.com邮箱,以便我区汇总并发送市教科院。
附1:我区与会学校名单:五中、外国语初中、八中、实小、永小
附2:我区与会教师名单:
初中10人 五中4人(王炳兰、贾丽丽、马春萌、蔡林);八中2人(严丰强、王爽);外国语2人(陈雁、田贞);实验中学1人(徐婷);望留中学1人(夏祥顺)。
小学9人
实小3人(王学英、刘加爱、王伟);外国语小学部3人(宋海琛、丁洪云、刘渝霞);芙蓉小学1人(李艳秋);西园小学1人(李颖隽);青小1人(徐威)。
潍城区教科研培训中心科研部
2011年3月14日
第二篇:海龙学校“轻负担,高质量”实施方案
全面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实 施 方 案
海龙希望学校 2012-1-6
海龙希望学校全面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实施方案
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我校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改进质量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以减负与增效并举促轻负与优质共存,现根据教育局精神,特制定我校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科学抓质量”的思想,以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专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校园乐起来”的良好氛围,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探索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措施与方法
(一)严守底线,认真落实课程方案
坚守“三条底线”,就是要做到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课时,关注全体学生、有教无类,确保学生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
1.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课时。严格上下课时间,下课不得拖堂,放学不大面积的补课。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以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名次。
2.贯彻“健康第一”理念,保证体育锻炼时间。认真落实好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要求,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集体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每周上好规定的体育课,每天上午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天安排广播操、眼保健操。
3.面向全体,有教无类。面向学生全体,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是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和底线,确保课程开设、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补课、规范考试管理、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点是将无效的在校时间、无效的机械作业、无效的补课辅导、无效的课堂讲授等减下来。
(二)强化管理,切实健全各项制度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制度上切实保证“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实现。学期开学第一周,必须将学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落实到位,并将学校教学活动安排(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及教职工任课任职表等)在学校网站上传予以公示。每学期举行一次由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会议,着力推进家长会、家长学校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教育开放等活动,分批分层对家长进行专题培训,转变家长的观念,进一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争取与家长就“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达成共识,建立常态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
1.优化教师备课、上课。教师备课采用先集中备课后个别备课相结合的形式,每周以年级组为单位先集中梳理一周的教学内容,讨论教学的重点、难点,备写讲义,然后教师再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写出教学思路和流程。必备教学内容分析,重难点,实施教学、落实重点的流程设计,板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等内容。对所有学科教案,教导处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把好优化教学的第一关。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初中45分钟,小学40分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三讲三不讲”,努力做到“三指导”,即: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学生的课堂质疑和听课方法,指导学生课后的温故知新和提升;落实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分层教学原则。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质量检测,切实重视教学管理和教学效益。建立学校领导转听课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设常规检查记录,严肃查处误课、不备课上课、上课迟到、随意离开课堂、提前下课等教学事故。
2.优化练习、指导。
练习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必须精心挑选,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和选择性,课堂上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有实效。
落实培优补差。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培优补差,做到六落实:落实对象、落实教师、落实地点、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考核。摸清致差原因,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地进行“补差”。提倡限制性分层教学。大力提倡实施班内分层教学,根据教学需要,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设计具有分层目标要求、分层学习策略、分层检测要求、分层作业设计的学习方案,着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教育个性化服务水平,切实做好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3.继续坚定不移地开展“四清”活动。
引导教师提高对教学“四清”的认识,一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二是师生共建错题本,教师的错题本应该选择大多数学生容易错的题目,从而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难点或易忽视之处,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应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规范;三是二次检测,每次检测之后,隔一定的时间,给后进生二次展示的机会,同时起到督促学习的目的,二次检测应使学生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最好能达到考后满分
4.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
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复习整理习惯的培养。在教学管理中重点抓“五个率”:开口率100%,提倡学生朗读;上课抬头率100%,上课要求学生抬头听课,注视老师,紧跟老师的思路,做好重点知识的笔记;课堂学习率100%,要求学生养成在教室就要认真学习的习惯,即使是非上课时间,进了教室就要保持安静,形成一个学习的氛围;自习埋头率100%,自习课不交头结耳,自主安排时间学习;作业上交率100%。
(三)深化改革,全力实施“四大行动” 全面实施“教学常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特色学校建设、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四大行动,全力推进学校“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1.实施教学常规提升行动。
以优化教学管理、优化教研组建设、优化备课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优化质量测评等为基本内容,突出有效课堂和高效作业两大重点环节,探索开展作业效能研究,着力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推进分层教学等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校长、教师、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校长学科教学的领导力、教师学科教学的执行力,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学校关注和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现状。
2.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启智,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尤其是要加强学生的行规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深入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建设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实施特色学校建设行动。
重点在体育、艺术、科技、信息、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制定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的保障机制,使特色项目成为学校常规课程和活动,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到特色项目中,潜能得到开发,并培育出教有特长、热心学校特色教育的教师群体,实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
4.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构建行动。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偏重知识传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价制度单一,分数成了评判学校、教师和学生好坏的主要依据。学校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从导向上引领“轻负担高质量”,积极为广大师生松绑,让教育回归本原。
(四)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社会实践
把工作重点转变到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社会实践上来,在校内树立“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典型,并不断总结推广,使“轻负担高质量”成为全体教师的主要目标。
1.研究学生,以学生为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努力克服以文化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和完善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其次,要凸现学生主体,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主要目标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再次,培育校园文化,促进个性特色,加强以校训、校风、教风、校歌等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社团组织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研究课程,提升教育品位。不断增进全体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的价值认同,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教科研的专业引领力,强化学校行政领导对课程的领导力。按照“不断优化国家课程、统筹整合地方课程、着力建设校本课程”的指向,积极实施区域推进的策略,努力实现“课程开发校本化、课程管理制度化、课程实施规范化”的目标。
3.研究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研究课堂,就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集中精力加强课堂教学艺术、方法与效率研究,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轻负担高质量”。
4.研究学生社会实践,重视学生体验教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社会有关方面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便利。
三、建立机制
1.考评机制:将“轻负担,高质量”纳入学校教师年终考评。2.研讨机制: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开展“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3.督导机制:教导处定期对各学科“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与指导。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12年2月)
制订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做好实施准备。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1.开展学校推进“轻负担高质量”论坛; 2.召开“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研讨会; 3.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检查、评比;
4.开展“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研讨、检查和评估。(三)总结提炼阶段(2013年1月)提炼学校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典型经验,表彰先进。
五、组织领导:
为切实推进“轻负担高质量”的深入实施,我校特成立了学校“轻负担、高质量”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刘彤泉
副组长:杨金博 鹿文玲
组员:蔡凤虎 王增强 孙建新 韩静静 江春梅 董金枝 各教研组组长
组织指导:教导处
实施落实:各学科教研组
海龙希望学校
2012-1-6
第三篇:侯镇二中“轻负担、高质量”教学学校总结
侯镇二中“轻负担,高质量”经验总结
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也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建立“自主、互助”式高效课堂为中心,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多项措施并举,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走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发展之路。
一、“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减负改革的深入发展,减负观念和做法已深入人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减负的同时,有些课程的教学质量也相应的降低,这就改变了减负的初衷。其实,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减负是手段、方法、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是目的。减负绝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为此,我校围绕着:“减负的目的是什么?减负和勤奋学习的关系如何?怎样才能作到减负提质?”等问题展开了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达成共识,探索一条问题解决的途径。
实施减负是一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个教育手段、教育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素质、教师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管理制度、评价方法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我校从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入手,树立变革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准则意识;通过学习、借鉴、和探索创新改变课堂授课方式,切实提高“自主、互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质性;通过教研和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的教学变革的要求;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教师、学生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教学措施和做法(一)更新教师观念,提升教师能力。
在有些老师的观念中,他们认为“轻负担”和“高质量”两者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为了改变这一认识,我校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观摩示范课堂的方式来改变老师的观念。我们通过上示范课的方式,让老师们当堂检测教学的效果,同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让老师们了解学生的心声。在事实面前,老师们认识到:如果把过重负担减掉,必然会产生巨大效益。学生如果学会掌握管理时间,学会专心致志,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提高自己,自己促进自己,学会取得高效益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必然会取得高效的学习质量。
老师观念改变了,变被动的、形式上的应付为积极主动的实践,“自主、互助”课堂不再是公开课上的作秀,而切实成为教师的常态课堂。然而,一下子改变了沿袭多年的授课方式,有一种全新的方式授课,老师势必会感到不适应,在能力上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提高教师能力便迫在眉睫。可以说,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效益。为此我校通过业务理论学习,培训、教研、上观摩课、优质课、反思课等形式切实提升老师的能力。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要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是科学“低负担,高质量”的根本。我们学校继续将深化有效教学的研究作为本学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追求“学生会学,教师不教”的最高境界。为了把“双二十条”的课堂标准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切实提高“自主、互助”式课堂的效益,我们重点抓好六大环节:备课,让学情“入心”;组织教学,引学生“入境”;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互助”;作业反馈,请学生“自纠”;课业辅导,帮学生“自清”;学习评价,让学生“自励”。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这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一环,我们紧抓不放。学校将继续实施“先学后教,过程前移”的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预习展示——合作探究——课堂整理——当堂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规定教师每节课上的讲解、提问、演示、评判等所用的时间控制在1/3以内,把课堂2/3的时间留给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当堂练习。
(三)加强教研,确保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高效性。
教研活动,是教师不断发现自身问题,不读吸取别人经验,完善、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确保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高效性,我校采取措施,切实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1、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制定集体备课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同时,聚焦常态课堂,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落实“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知识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也学不会的不讲。
2、通过建立“两个制度”,优化课堂教学监控机制。即“有效课堂”常规制度和相互观摩研讨课制度,确立“课堂设计的各个环节是否有效,是否符合双二十条的要求”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而是学生学会多少”的有效课堂两大准则。组织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上研究课、所有任课老师上评比课,以学科组为单位,召集教师观摩典型课例,以参与互动式活动进行评课、讨论、研究并完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建立抽测听课及改进制度,按照学科分组,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学骨干组成评课组进行抽测听课,及时对抽测教师的课堂质量按“有效课堂”准则作出评价,与抽测教师交换意见,抽测活动结束后,对被抽测教师进行排序,确定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等次。凡不合格的抽测对象,采取跟踪听课、课后交流等方法促其改进。
(四)健全督查制度,改进师生评价制度,完善政策对“低负担,高质量”教育的导向作用。
1.建立全方位的督查制度:一方面设有专门人员对照课程表检查全校每一节课上课情况;另一方面在每个班级设立“上课日志”,记载老师上课情况,同时我们还不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用问卷调查和交谈的形式及时掌握学生负担情况,及时反馈于老师,及时调整改进。另外,学校还于日前订立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严格规定:教师不得占用晚自修、活动课及课余时间讲课,晚自修时间应由学生自己支配,所在班级不得进行学生分数排队,任何老师不得参与赢利性家教等。2.共筑全方面的评价体系:改革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形成“低负担,高质量”教育的正确导向,具体做到“三改三不”。一改考试内容和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不在学生中宣布考试名次,不搞分数排队。二改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不只以一张考卷、一个考分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切实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到实处,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具体为:动态评价,既看结果,又看过程,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再结合学生平时的各方面评价,实行等级制评价;多元评价,尝试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结合起来。三改对教师的评价内容及方法,不以学生考分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优劣的标准及评优晋级、奖励的唯一依据。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一评两考三激励四发展”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即以“师德师风”为评价核心,夯实“教学常规”和“教学绩效”两项考核内容,落实“奖教、评先评优和职称晋升”三项激励措施,规划“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四个发展层次。
(五)精心设计作业,重质量,轻数量。
课堂练习及课内外作业都必须做到“三必、三不、三及时”即:教学重难点相关作业必做,可做可不做的不做;学生易错点必练,课堂掌握较好的不重复练;作业练习必分层,未经精选的不布置。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从数量上看,只需要做一条的绝不做两条,杜绝过多的重复训练,严禁用做题来变相体罚学生,选题要防止“烂题“、”“废题”进入学生作业总量。对于作业教师要先做,教师必须完成一定比例的“下水文”、“下水题”,关注后进生,提倡作业布置分层次,做到因材施教。对练习卷、测试卷的印制实行审批制和登记制。针对学生作业量,学校还专题组织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外的自由支配时间进行了仔细、深入的研究,双休日严格控制各门学科的作业量,提倡科学布置作业,采取“三化”策略,即多样化(层次化)、典形化及科学量化。规定语文、数学、英语的作业量不允许超过30分钟;物理、化学的作业量一般在20分钟左右;政史地生等一般不布置作业。注重测试的规范与实效,实行月考或单元过关制度,从编制试卷、批改分析到整合讲评都要以教与学的“诊断”和“医治”为落脚点,保证周清月结。
(六)抓好“培优辅差”辅导,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困生不学习”的现象,是教育的一大难题。我校通过多次教研,达成一致共识:加大力度关注学困生的成长。要从最后一名关心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不放弃”、“不抛弃”。坚决反对“一锅煮”,提倡“课内促差”入教案,课外个别辅导多一点,把各科考试及格率,作为学习成绩考察的重要一环。各班各科都要制定学困生辅导计划,并实行学困生教师包干制,密切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同时,抓好尖子生的培养,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拔尖和“医瘸补缺”两不误。
(七)关注双休日、节假日教育,让假日过得更有价值。双休日,学生不在校,这一段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点。正确的、先进的东西若不去占领,错误的、落后的东西必然要去占领。因此,甚至会出现“5+2=0”的现象。为此,我校对双休日的学生教育多次研讨,力求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认识到:学生离开了校园并非学校教育的结束,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为了加强双休日及节假日对学生的教育,学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假日里,学校各社团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仍举行活动,各训练场所仍向学生开放,有值班老师统一管理。特别加重艺术、体育类培训项目,提升学生美育、体育的水平。第二、以村为单位,组织学生社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定期派教师到各村调研,落实学生的社区活动。
(八)加强家校合作,对学生实行“多途径、立体化”教育。“轻负担,高质量”不仅仅是学校的事,社会和家庭都必须认识一致,积极参与、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我们已发告家长书,明确 “家长应知应做十条”、以及“十大建议”,还通过家长课程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目前我们还要继续抓好四项制度的落实,即:家校联系卡使用制度,定期家访制度,家长例会制度,以及家长学校正常授课制度。这样,真正从关心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高度出发,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九)丰富学生社团,让社团活动真正“活”起来。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创造条件,“让每一根草都能开出自己的花”。学校扩大了“校园文学社”、、“校园舞蹈队”、“校园美术社”、“校园篮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手工编织团”、“剪纸艺术团”等团队的容量,努力让学生都有机会进入相关社团,从而通过社团活动来张扬个性,发展特长。
三、“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效益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创新和深化,我校的减负工作切实落到了实处,学生的学业负担大大减轻了,学校教学行为也规范了。同时,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大为提高,真正做得了“轻负担,高质量”。在改革中,老师的观念的到了更新,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自身得到了发展,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新的教学能手,教育骨干。“自主、互助”式教学模式,成为了常规课堂,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益,形成了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的局面,向“学生会学,老师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又迈出了一大步。
总之,在新形势下,学校的发展必须走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在实践中摸索,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减负”之路就是一条不断接近教育规律的路;一条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教育规律办事,最终实现高效益的道路。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减负之路漫长而坎坷,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诸如 “质量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考核”、“班级考评”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长期而艰苦,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充满青春和活力,使我们的学校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光明大道;我们的学生才能健康、快乐而又收获满满的成长。
第四篇:《历史教学中如何达到“轻负担高质量”》 课题研究方案
《历史教学中如何达到“轻负担高质量”》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的教育被称为学习,学习成为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思考如何让历史教育适应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时,历史教师应认识到以树人为本,拿学生当主人,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因此,历史课程和历史教学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需要,去追求一切可能的教育、教学形式达到最有效,而如何“轻负担高质量”就成为这种追求的核心了。如何使学生达到“有效性”才是真正的“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结果。因此,如何处理个体课堂教学与整体教学体系的关系是我们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根本出发点。“轻负担、高质量”理念下的核心就是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最优化教学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学或最理想的教学,而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对学生和教师来说存在着实际的可能性的,以及从一定的准则来看是最好的。”可见,“最优性”并非是理想的、最好的教学过程。“最优”它不是简单的平均值,不是最大和最小的平均数。它的准则是同一定的教学效果相联系的。在现有条件下“有效教学”是使不同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达到其最高的水平并产生一种发展的趋势和空间,当然其差异性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有效性”就是科学性、合理性,实事求是。因此,研究学生的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轻负担、高质量”追求的效应是学生“轻负担”的课程学习过程,“高质量”的课程学习效果,意味着老师要有“高质量、高水准”的教学。
目前中学现行课程教材体系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事业方兴未艾发展尚未定型的产物。是处于过去所谓“应试教育”和后来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转轨”、“并轨”、“接轨”的“多轨”时期。现在,在21世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方案指导下,在基于班级授课制和现行课程体系和高考制度的制约的条件下,如何在这种极端困难的工作中取得成就并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主要问题。它不仅仅是职业竞争的一种外在需求,更是职业追求的高级目标。因此,在这种现状下来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理念,实施“有效课堂”的教学就更具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同内课题的研究综述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同仁的密切关注。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如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提到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历经5年时间研究后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斯坦芬在《教学原理》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十大原则等。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夸美纽斯从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角度考虑有效教学,提出“班级教学规模”,实现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的目的。杜威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由此开发出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纠正了传统教育中流行的教学方式,这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显示出它的魅力。但是它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理想教育。当前有效教学实验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高慎英和刘良华在《有效教学论》中对有效教学的进行了理性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对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阐述。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有效教学的实践经验,如“自学辅导教学”、“八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等。
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两者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现在比较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同样缺乏针对性,未能形成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且集中在中学层面,小学层面的研究还刚刚开始。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研究的内容
自2001年9月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得到深入如何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探索。第一,我们要正确理解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投入提高时可以提高产出,如果能在投入不变甚至投入减少的情况下能提高课堂效益,就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一个典型的现象是由“投入提高一产出提高”,以高代价换取高成果的做法并未抓住高效率的实质。我们提倡的是以少投入达到高产出的境界。第二,要正确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减轻学生负担的关系。高效率的教学,如“愉快教学”、“成功教学”、“创造教学”都以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为突破口,使其乐学,轻松地学,不再感到沉重的课业负担。不过中小学时期是身体、思维和认知增长的关键期,教育者对其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责任,要抓住关键期,引向“最近发展区”,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学的发展性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能力,发展知识与技能。而且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国家的主人。从公民意识上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的体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同时也应让学生有合理的学习负担。这是一种教育意识,是教学的“教育性目的”的体现。第三,要正确认识到使用现代化设备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的结合。随着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腾飞,越来越多的声、像、光、电等先进的可以远距离或超越时空限制进行教学的现代化设备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硬件设施,发挥了人力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前提。人力的作用在课堂上依然是最活跃最有效的因素,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发现法教学、谈话法等都是经过了长期的考验。有着其在教育教学中独特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思维方式的学习,教师在呈现知识的同时,必须言传身教,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对学生施予知识、人格、道德力量的综合感染,在此意义上,没有一种先进教学仪器可以取代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四、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路线,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等方法。
行动研究的路线 “新问题——计划——实施——评价反思——调整——实施——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研究的基础
2、以往课题研究成果
3、课题组成员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一线教学的经验;优化课堂教学,实施“高效课堂”工程是本校工作的重点。作业是对高效课堂的肯定。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课题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前期实施阶段: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在教学中实践有效教学的各种方法,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后期实施阶段:对各子课题进行检查验收,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总结鉴定阶段:召开子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典型课例,申报结题。
课题人员分工如下: 周丽:全面负责、协调、主要策、资料汇总、执笔。收集整理课堂教学中好的做法和理论研究优化课堂的模式、撰写论文等
曾代忠:负提供相关理论文章和实践报告网页管理,整理资料。
第五篇:关于报送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材料的通知
关于报送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材料的通知
县综治各专项组成员单位:
为加强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各专项工作组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宣传推介,展示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的工作成果,推动我县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的持续、稳步发展,现就2012各专项组经验交流材料报送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送内容
为增强经验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请各部门单位在前期报送总结的基础上,认真补充提炼,经验交流材料以总结经验为主,探索改革创新为主,重点反映各成员单位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改进作风、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应急管理;服务群众、排忧解难;服务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提高社会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
二、报送要求
1、报送材料要在经验启示、问题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力求内容详实、案例丰富、事迹突出,反映问题有典型性和普遍性,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字数在3000字以内。
2、请各成员单位按照专项组工作职责,以及涉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标任务采取逐条梳理,结合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总结好、提炼好、起草好经验交流材料,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材料严格把关,选好典型,按时报送。对优秀的典型经验材料,县综治委将汇编成册,适时在全县进行推广交流。
3、交流材料(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定后务必于1月21日前报送县创新办。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xxx
联系电话:xxxxx
联系邮箱:xxxxxxxxxx
2013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