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背离文明的婚闹,该退出历史舞台了6.14
www.xiexiebang.com
申论资料(6.14)
(1).申论范文:背离文明的婚闹,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背离文明的婚闹,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6月8日,一条“疑似婚闹伴娘被猥亵”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西安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官方微博“@西安网警巡查执法”呼吁知情网友提供线索。随后,涉嫌“猥亵”伴娘的两男子被陕西西安警方查获,一名19岁,一名21岁。6月10日,西安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官方微博“@西安网警巡查执法”发布通报称,伴娘及其他当事人正在配合警方做进一步调查并说明沟通。
但凡看了视频的人,在倍觉“辣眼睛”的同时,恐怕都会出离愤怒:如此婚闹,与耍流氓有什么区别?当事人不妨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姐妹被别人这样闹,还会笑得出来吗?
婚闹,古已有之,有学者考证发现汉朝就出现了婚闹。“为之宾客者,往往饮酒欢笑,言行无忌,如近世闹新房之所为者,汉时即已有之。”无论婚闹还是闹婚,这里的“闹”,原本有热闹之意。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既烘托气氛,还可增添喜庆,何乐而不为?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婚闹变了味,“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新族之间”。在一些地方,闹起来没有分寸,失去了控制,仿佛不闹个天翻地覆就没有氛围,不折腾得七荤八素就不过瘾似的。更有甚者,一些人以婚闹之名,行猥亵之实。
www.xiexiebang.com
如此闹法,涉嫌违法,甚至触及刑法。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由此可见,婚闹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出格就会出事,吃不了兜着走。
具体到西安这起婚闹事件,目前相关部门还未认定那两名男子的行为是否属于猥亵,如果法院最终判定猥亵妇女的罪名成立,这两人或将难脱刑罚。有报道称,由于和两名男子认识,伴娘并不打算追究两名男子的责任。这名伴娘可以不追究对方责任,但法律不能不追究。
尽管婚闹是习俗,但许多事实证明,一些地方的婚闹已变为陋俗,即便不废除也须改造。改造的标尺有两把,一是不能背弃法治精神,像那些涉嫌猥亵的行为必须禁止,如果有人以身试法就应该被依法严惩;二是不能违反公序良俗。
“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移风易俗,并不容易,在不少地方,婚闹俨然成了保留节目。但是再难也需要推进,以道德倡导,用法律规范。只要全社会明辨是非,守住底线,那种不适应现代文明的婚闹就会越来越少,直至绝迹。
(2).热点时评:发挥巡视工作的标本兼治作用
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发挥巡视工作的标本兼治作用
6月11日,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反馈情况开始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向社会公布。首批反馈的8家单位包括内蒙古、吉林、云
www.xiexiebang.com 南、陕西等4个“回头看”省区和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4个试点开展“机动式”巡视单位。本轮巡视是十八届中央最后一轮巡视,如期实现了一届任期内对省区市地方、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的全覆盖。
巡视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对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不是权宜之计,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改进巡视工作,首要的一条,就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做到有规在先、抓早抓小,不搞不教而诛,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巡视组要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抓住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省区市党委必须坚决贯彻中央巡视方针,深化聚焦转型,做到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习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为从上到下做好巡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央巡视工作不断在创新中向纵深发展,新思路、新方式、新手段层出不穷,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日益增强。从十八届中央首轮巡视开始探索“三个不固定”——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到第三轮巡视,在常规巡视的同时又着手开展专项巡视,精准发现,定
www.xiexiebang.com 点突破;到第六轮巡视起,实行“一托二”乃至“一托三”——每轮一个巡视组巡视两个或三个单位,增强其针对性;到第九轮巡视,首次开展巡视“回头看”,对巡视过的地方和单位杀“回马枪”;到第十二轮巡视对4个单位试点开展“机动式”巡视,中央巡视首次派出“流动哨”„„回顾十八大以来的中央十二轮巡视工作历程,类似的“第一次”屡见不鲜,“创新”二字也始终贯穿其中,为发挥巡视制度的最大效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
巡视工作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习总书记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中,50%以上是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查处的;中央组织部对巡视移交的、反映较为集中的选人用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已处理纠正和追究问责1100多人;前十一轮巡视,仅巡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就累计受理信访16万多件次,与干部群众谈话1.8万多人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利剑”作用成效明显,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正是基于这些成功实践,总书记5月26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巡视工作“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发挥标本兼治作用”。
发挥巡视工作的标本兼治作用,根本在于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
www.xiexiebang.com 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促进管党治党标本兼治。要重点检查被巡视党委、党组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想着中央的政治、中央的大局,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重点检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本地区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情况。要以党的纪律为尺子,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分类处置、注重统筹,在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要开展“回头看”,揪住不放;对敷衍整改、整改不力、拒不整改的,要抓住典型,严肃追责。
巡视是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形式,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随着十八届中央巡视工作的结束,既要及时总结巡视取得的新成果新经验新办法,也要深入学习总书记有关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且上升为法规制度,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修改过程中,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把巡视工作的标本兼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篇:手机 该退出大学课堂了[小编推荐]
手机 该退出大学课堂了
10月24日,在沈阳工大基础教育学院应用数学1401班,上课前同学们将手机放入手机袋
里。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编者按
如今,“手机控”已经成为校园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频繁使用手机,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许多高校已经着手采取措施规范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行为。而“该不该上课使用手机”甚至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报今年6月17日曾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报道《河南农大倡导“无手机课堂”》,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议。今天这篇报道对课堂上使用手机的问题又做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抬起头来,回归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自身负责,也是对教师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对文明规范的尊重。“无手机课堂”应成为校园文明的题中之义,教师则应用生动的课程让学生主动“放下手机”。
今年秋季学期,广西师范学院学生会在校内发起了“无手机课堂”倡议活动,21个试点班的学生率先响应,上课不带手机或课前主动上交手机。目前,这一倡议已经得到广西多所高校的积极响应。
“手机,该退出大学课堂了!”不少师生呼吁。
“可以忘带课本,不能忘带手机”
记者日前来到广西某大学教学区,随机调查时发现,要将倡议落到实处并非易事。上课铃响了,1楼的7间教室内都有学生在上课。每个班至少有1/5的学生在低头摆弄手机。教室的后面几排,俨然成了“重灾区”,大部分学生玩手机的时间在3至5分钟,时间间隔为10分钟左右。
有人将手机放在抽屉里,或是用书本掩住,若有人路过或老师接近,“手机控”立马把手机藏起来。而在大班教学课堂上,就会更加“明目张胆”,一些学生甚至将平板电脑立在前排靠椅的椅背上,戴上耳机,看着电影、听着音乐,不亦乐乎。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学生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玩过手机,60%以上的学生表示每10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曾发起过一场“暂别手机24小时”的体验活动,30人报名参加,30分钟后,14人中途“退场”;3小时后,活动因体验者“全军覆没”而提前结束。
“上课可以忘带课本,却不能忘带手机。”在大学生中,这样的“课堂手机观”深入人心。
大学生们畅游于QQ空间、微博、朋友圈之间,反而把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当作了对自己的“打扰”,这影响了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某高校一学生在任课教师将其手机没收后,愤然站起抗议:“老师,你凭什么不让我玩手机,听不听课是我的自由!”
缘何“欲罢不能”?
学习的课堂变成了手机娱乐的场所,玩手机代替了做笔记,大好的青春“献给了手机”。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许多大学生都表示,深受手机祸害,耽误了学业,“毕业时很后悔”。有人开玩笑说:“大学生的成绩跟他们上课时耗掉的流量成反比。”
“在教室里,我才写了一分钟作业,手机就吃醋不乐意了,得哄她一个小时!”浙江某大学一研究生在一次“失败”的自习后,自我调侃说。
“离开手机,就像少了什么一样,心里没了着落,缺乏安全感”“姐天天睡觉看手机,起床看手机,吃饭看手机,上厕所看手机,散步看手机,玩电脑还在看手机„„”。这种“对手机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被心理专家诊断为“手机依赖症”。
“课堂太乏味,手机来提神。”一些大学生时常以此来为自己辩解。大学生小雨告诉记者,一些课程内容很无聊,老师的讲授很枯燥,只能通过玩手机来消磨时间,如果不带手机进课堂,学生上课时会“睡倒一大片”。
玉林师范学院曾凡贞老师告诉记者,他在上课时发现有学生玩手机,通常只是提醒学生应尊重老师的劳动。而这种不痛不痒的提醒,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手机对课堂的“入侵”,“看来,光靠道德自律和一次又一次的‘温情提示’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制度约束。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当中,并没有针对课堂上手机使用的内容”。
“抬起头来,回归课堂”
面对手机对大学课堂的“入侵”,国内很多高校已经有了行动:中南大学软件学院规定大一新生上课之前交出手机;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购置手机屏蔽器屏蔽信号;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实行“连坐法”,要求老师必须对上课玩手机学生进行管理,如果玩手机人数过多,将按教学事故进行处罚„„
“抬起头来,回归课堂。”广西已有16所高校加入“无手机课堂”活动。当地媒体也已经向区内其他高校发出了《无手机活动倡议书》,倡议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希望同学们课前能将手机主动上交。为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专门准备了分隔防潮收纳袋,并对每位同学的手机型号、颜色等详细登记。广西财经学院推出的“文明修身”活动,提出了大学生应改正的50种不文明行为,其中不少便与玩手机相关。
老师们也在“下力气备课,和手机抢人气”。邓晓梅是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同学们说,上她的课很少玩手机,因为老师讲课很有意思。邓晓梅则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学生玩手机,自己都会反省“是不是我的课堂设置得不好”。从2007年教学至今,她的课件一直在更新,从没“炒过冷饭”。
“我们老师有无数个点子和话题,一会儿让你谈明星出轨、一会儿让你谈‘真命天子’,跟不上她的节奏可是要被扣平时分数的。有时我刚想摸下手机,就被她点名叫起来了。”大学生小柯说。对于这种教学方法,不少老师表示赞同:老师在课堂上应增强教学互动,让学生忙起来,自然而然地忘掉手机这回事。
然而,要从根本上遏制手机对大学课堂的“入侵”,仅靠学生自律、个别任课教师的管控是不够的。有专家建议,必须通过有策略的引导,全面提升大学生素养。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和专业,将包括手机使用在内的素养教育纳入常规课程,开设公共必修课,通过课堂主渠道加以呈现,教育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