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露计划总结
蝶变从这里开始
近两年多来,我校职业教育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校生人数达到二千多人,专业设置28个。特别是我校成为省扶贫办“雨露计划”培训定点单位以后,受到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承担“雨露计划”和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成绩斐然。08年承担“雨露计划”药业学历班1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短期培训班厨师200人;09年药业学历班150人,厨师技能短期培训班200人,共计700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中级职业资格证。特别是08级学生陆续走上了就业之路,用在学校所学知识为海南经济腾飞添砖加瓦,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谱写出人生新的篇章,为个人、家庭、社会创造财富,成为我省建设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
一、以舆论为先导、扎扎实实做好招生工作。
一个学校,一个好学校,除了苦练内功外,还必须兼修外功,注意学校形象,加大宣传力度,所以我校把宣传工作当做招生工作的“头盘菜”。组织精干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到用人单位区采集照片,根据不同的招生专业,制作不同的让农民看得懂、吃得透的招生简章,从版面设计、图片采集、文字撰写,色彩调配都颇具匠心。选派能力强、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人员下到有招生计划的市县扶贫办中去,搞好校与扶贫办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图达到市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散发宣传单、宣传品,宣传政府的扶贫惠农政策,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 义,宣传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宣传一人就业,恩泽全家的观念。学员报名踊跃,通过我校和市县扶贫办的全力合作,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了招生指标。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顺利地完成招生指标,把学生招进来,只是职业教育中的一环,而环环相扣,紧密无间才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到既能招进来,又能留得住,既能留得住,又能学得会、用得上,真正完成从一个缺少文化、缺少修养、缺少技能的贫困农民,蜕变成一个既有高尚情操又拥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新型人才。这就是我校面对的,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我校采用了一系列的非常规做法。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谁家的孩子谁领走”。
㈠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由于此批学员全部来源于农民贫困家庭,平时少修边幅,少守纪律,少讲卫生,为之当务之急就是整顿作风,邀请在役的优秀军人到校担任教官,让进校的学员接受为期十天的军训活动,用军人的标准去要求学员,用军人的个人魅力陶冶学员,用口令去规范学员,把学员进校之初的“匪气”、“懒气”、“脏气”去掉,初步建立起“正气”、“勤气”、“净气”。学员们几乎众口一词地感慨,这短短的十天,是一生中最苦、最累的十天,也是收获最大的十天。良好的生活、卫生、纪律习惯初步建立起来了。
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一切事业的保证。我校学生处制定具体的常规检查方案,定人员,定班 级,实施包干制为主的协助制。从“贫困”两字入笔做文章,让学生明白先天的贫困不可怕,怕的是后天的贫困;物质上的短期贫困不可怕,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认识上的到位,必定引起行为上的转变。同时根据来自不同市县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做针对性工作,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如东线学生与与西线学生,由于生活习性的稍为差异,特别是语言上的差异,往往平时相互间交流不够,产生隔阂,出现行为方式上的误解而产生摩擦,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针对此种情况,管理人员往往对症下药,甚至下猛药,强调学生们在不同场所,不同对象,不同环境提倡讲普通话。开始阶段,由于学生来自于农村,在家时,平时交流大都靠方言进行,久而久之,形成了不敢讲普通话,不愿用普通话去交流。但管理人员不放弃,不抛弃,持之以恒,从人人讲方言到人人讲普通话,到讲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语言障碍解除了,解决了学生之间的乱猜疑,思想改变了,一股团结之风,吹满全校,流溢于社会。
㈢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小组。学会技能、掌握技能,是整个扶贫班学习的中心任务。由于生源来自于不同区域,不同的教育背景,所以新生入学后,首先进行摸底考试,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依据摸底情况去安排教学班,选择课本,选择章节,选择内容。总而言之,因材施教,选调有丰富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实训经验的教师去授课,采用传统教法和现代教法相结合,每一任课教师要编写完整详细的授课计划,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布置好每一次作业,讲评好每一次作业,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实施量化管理,严格考试制度,每 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对教学工作的看法。出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每周集中检查教师的教案,并定时不定时地到教室去听课,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同时定期召开学生家长见面会,征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如个别家长提出实训课时少,我们经过调研,确实存在此种情况,就马上着手去解决,加大实训、技能操作课时,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由于教学管理到位,学生考职业资格证及格率达到90%以上。
㈣后勤管理小组。民以食为天,吃、住、穿、行是大事,所以针对这批学生,后勤工作主要从几方面去着手,其一是减免原料费、校服费;二是设立生活老师,查夜查岗,保证学生人身安全,让家长放心;其三,开设专门用膳窗口;其四,针对个别特困生,学校放假时,派专车接送回家,可说是关怀备至。
㈤就业跟踪服务小组。我校从招生工作开始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就业准备工作,把就业工作贯穿于整个学业过程中,和几十家企业预留就业岗位200多个。派两位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就业,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安排,尽量做到四方满意,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08级药业班两年在校学习期满后,安排到对口企业顶岗实习率90%,并且酬薪不薄。厨师技能短期培训班第一次推荐就业率达80%。同时就业办还做好后期跟踪服务工作,开设顶岗实习服务热线电话,让每一位学生熟记心中,对学生进行被动的、主动的二、三次就业安排,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就业办尽最大能力去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学生们普遍把就 业办当做自己的家,自己可信赖的父母。对哪些自找门路,个人创业的学生,我们也十分关注,还特别做出承诺,此些学生如果今后需要学校安排就业,我们将义不容辞。
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我们将用知识去改变学生,用人文去关爱学生,用人格去影响学生,用华南理念去熏陶学生。
虽然我们在这些学生身上付出了许多许多,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首先,我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雨露计划”在海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认识不足,理解不深,管理上缺乏一些经验,操作起来不到位,有捉襟见肘的感觉,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其次,学生来自于我省贫困市县贫困家庭,加上在初中阶段缺少必要的自律、自强精神,没有完全做好吃苦、刻苦的准备,所以一些积习多年的陋习时时解决不了。如上课穿拖鞋现象,口中带脏字现象,个人至上现象等。缺少远大理想的境界,不懂得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准备,不树立从奴隶到将军,从士兵到主帅,从打工仔到老板的信念。
今后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做强、做大、做优扶贫教育工作,全方位,全立交地提升办学能力,咬住扶贫工作不放松,在2010年秋季中计划招150人药业学历班,200人厨师面点师短期培训班,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储备人才。二是继续做好08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后的跟踪服务工作,09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委派人到用人单位(企业)进行多层面的沟通,以取得共识,为来年的顶岗实习夯实基础。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在“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上,单靠学校、扶贫办两家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部门应齐抓共管,共同支持,特别是要得到企业的认同,才能盘活学校、企业、市场、社会这盘棋,才能使社会经济向良性方面高速发展,为之,建议省扶贫办与企业多沟通,多协调。同时,开设专业要尽可能地紧靠市场,“以市场设专业,以岗位设课程”是罗保铭省长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来的,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开设一些易学易懂,既能就业又能创业,用得上、适用、够用的专业,使贫困学生尽快地从蛹变成蝶,翩翩起舞在万花丛中。
海南华南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2010年1月17日
第二篇:2012雨露计划总结
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雨露计划”实施工作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于1998年,现为甘肃省“重点职业学校”,是一所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电大高等教育、社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办学单位。2011年8月,学校搬迁至靖远县城师范巷(原靖远师范校址),全新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楼正在建设中并与今秋投入使用。现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20267平米,建有20多个专业实训室,较好的实训设备,为强化和提高学生技能提供了优越条件。现有教职工196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中高级教师57人,本科以上教师100%。现有全日制教学班48个,在校中职生2616余人(不包含实习的三年级学生),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在册学员796人。建校以来,已累计培养中职毕业人生4700余人,有922人考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突出办学特色,积极服务社会,树立职教品牌。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全校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先后获得“靖远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白银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市职业教育办学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雨露计划实施情况:“雨露计划”在我校的实施,主要我校为基地,以我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条件,以中职(中技)学历教育为途径,帮助来我校就读的贫困家庭的“两后生”完成中等职业教育,解决他们在求学过程中的经济困难,使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升学奠定基础。自2007年以来,得到资助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共计1074人,(2007年54人、2008年220人、2009年360人、2010年268人、2011年172人。)累计发放扶贫资金共计2245000元,(2007年135000元、2008年550000元、2009年900000元、2010年402000元、2011年258000元。)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名单提出:由于我校招生工作采用“分片包干”的办法,招生教师一般都要采取走家串户的办法进行招生,招生教师对所招学生的家庭情况一般都有比较清楚地了解,所以享受“雨露计划”资助的学生名单由各招生组提出。
(二)名单审核:学校招生就业办对各招生组提出的名单进行审查,具体做法是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调查,确保扶贫资助资金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确保这项惠民利国的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三)名单公示:对确定的享受扶贫资助政策的学生名单进行一周时间的公示,主动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四)名单报送:将确定的名单及时送县扶贫办。
(五)资金发放:2008年、2009两年,年我校采取了公开发放的办法,具体做法召开扶贫资金发放会,是通知贫困生家长来学校开会,然后直接在会场发放,即宣传了国家的扶贫资助政策,也宣传了学校。2010年后我校通过银行卡发放,即给每一位资助对象办理银行卡,然后由县扶贫办直接将扶贫资金打到学生的银行可上。
(六)离校跟踪:对于已经毕业的受资助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有两种,一是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二是走上工作岗位就业,学校一般进行一至两年的跟踪,以了解受资助学生毕业后的情况。
以上是我校在“雨露计划”实施中的一些做法,我校将不断积累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紧跟市场、按需施教的培训原则,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与指导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把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好做强。
第三篇:雨露计划总结
篇一:雨露计划总结
蝶变从这里开始
一、以舆论为先导、扎扎实实做好招生工作。
一个学校,一个好学校,除了苦练内功外,还必须兼修外功,注意学校形象,加大宣传力度,所以我校把宣传工作当做招生工作的“头盘菜”。组织精干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到用人单位区采集照片,根据不同的招生专业,制作不同的让农民看得懂、吃得透的招生简章,从版面设计、图片采集、文字撰写,色彩调配都颇具匠心。选派能力强、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人员下到有招生计划的市县扶贫办中去,搞好校与扶贫办之间的工作关系,以图达到市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散发宣传单、宣传品,宣传政府的扶贫惠农政策,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
义,宣传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宣传一人就业,恩泽全家的观念。学员报名踊跃,通过我校和市县扶贫办的全力合作,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了招生指标。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顺利地完成招生指标,把学生招进来,只是职业教育中的一环,而环环相扣,紧密无间才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到既能招进来,又能留得住,既能留得住,又能学得会、用得上,真正完成从一个缺少文化、缺少修养、缺少技能的贫困农民,蜕变成一个既有高尚情操又拥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新型人才。这就是我校面对的,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我校采用了一系列的非常规做法。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谁家的孩子谁领走”。
㈠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由于此批学员全部来源于农民贫困家庭,平时少修边幅,少守纪律,少讲卫生,为之当务之急就是整顿作风,邀请在役的优秀军人到校担任教官,让进校的学员接受为期十天的军训活动,用军人的标准去要求学员,用军人的个人魅力陶冶学员,用口令去规范学员,把学员进校之初的“匪气”、“懒气”、“脏气”去掉,初步建立起“正气”、“勤气”、“净气”。学员们几乎众口一词地感慨,这短短的十天,是一生中最苦、最累的十天,也是收获最大的十天。良好的生活、卫生、纪律习惯初步建立起来了。
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一切事业的保证。我校学生处制定具体的常规检查方案,定人员,定班
级,实施包干制为主的协助制。从“贫困”两字入笔做文章,让学生明白先天的贫困不可怕,怕的是后天的贫困;物质上的短期贫困不可怕,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认识上的到位,必定引起行为上的转变。同时根据来自不同市县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做针对性工作,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如东线学生与与西线学生,由于生活习性的稍为差异,特别是语言上的差异,往往平时相互间交流不够,产生隔阂,出现行为方式上的误解而产生摩擦,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针对此种情况,管理人员往往对症下药,甚至下猛药,强调学生们在不同场所,不同对象,不同环境提倡讲普通话。开始阶段,由于学生来自于农村,在家时,平时交流大都靠方言进行,久而久之,形成了不敢讲普通话,不愿用普通话去交流。但管理人员不放弃,不抛弃,持之以恒,从人人讲方言到人人讲普通话,到讲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语言障碍解除了,解决了学生之间的乱猜疑,思想改变了,一股团结之风,吹满全校,流溢于社会。
㈢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小组。学会技能、掌握技能,是整个扶贫班学习的中心任务。由于生源来自于不同区域,不同的教育背景,所以新生入学后,首先进行摸底考试,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依据摸底情况去安排教学班,选择课本,选择章节,选择内容。总而言之,因材施教,选调有丰富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实训经验的教师去授课,采用传统教法和现代教法相结合,每一任课教师要编写完整详细的授课计划,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布置好每一次作业,讲评好每一次作业,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实施量化管理,严格考试制度,每
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对教学工作的看法。出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每周集中检查教师的教案,并定时不定时地到教室去听课,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同时定期召开学生家长见面会,征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如个别家长提出实训课时少,我们经过调研,确实存在此种情况,就马上着手去解决,加大实训、技能操作课时,做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由于教学管理到位,学生考职业资格证及格率达到90%以上。
㈣后勤管理小组。民以食为天,吃、住、穿、行是大事,所以针对这批学生,后勤工作主要从几方面去着手,其一是减免原料费、校服费;二是设立生活老师,查夜查岗,保证学生人身安全,让家长放心;其三,开设专门用膳窗口;其四,针对个别特困生,学校放假时,派专车接送回家,可说是关怀备至。
㈤就业跟踪服务小组。我校从招生工作开始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就业准备工作,把就业工作贯穿于整个学业过程中,和几十家企业预留就业岗位200多个。派两位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就业,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安排,尽量做到四方满意,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08级药业班两年在校学习期满后,安排到对口企业顶岗实习率90%,并且酬薪不薄。厨师技能短期培训班第一次推荐就业率达80%。同时就业办还做好后期跟踪服务工作,开设顶岗实习服务热线电话,让每一位学生熟记心中,对学生进行被动的、主动的二、三次就业安排,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纠纷,就业办尽最大能力去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学生们普遍把就
业办当做自己的家,自己可信赖的父母。对哪些自找门路,个人创业的学生,我们也十分关注,还特别做出承诺,此些学生如果今后需要学校安排就业,我们将义不容辞。
总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我们将用知识去改变学生,用人文去关爱学生,用人格去影响学生,用华南理念去熏陶学生。
虽然我们在这些学生身上付出了许多许多,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篇二:2012雨露计划总结
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雨露计划”实施工作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于1998年,现为甘肃省“重点职业学校”,是一所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电大高等教育、社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办学单位。2011年8月,学校搬迁至靖远县城师范巷(原靖远师范校址),全新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楼正在建设中并与今秋投入使用。现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20267平米,建有20多个专业实训室,较好的实训设备,为强化和提高学生技能提供了优越条件。现有教职工196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中高级教师57人,本科以上教师100%。现有全日制教学班48个,在校中职生2616余人(不包含实习的三年级学生),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在册学员796人。建校以来,已累计培养中职毕业人生4700余人,有922人考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突出办学特色,积极服务社会,树立职教品牌。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全校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先后获得“靖远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白银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市职业教育办学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雨露计划实施情况:“雨露计划”在我校的实施,主要我校为基地,以我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条件,以中职(中技)学历教育为途径,帮助来我校就读的贫困家庭的“两后生”完成中等职业教育,解决他们在求学过程中的经济困难,使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掌握一技之长,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升学奠定基础。自2007年以来,得到资助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共计1074人,(2007年54人、2008年220人、2009年360人、2010年268人、2011年172人。)累计发放扶贫资金共计2245000元,(2007年135000元、2008年550000元、2009年900000元、2010年402000元、2011年258000元。)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名单提出:由于我校招生工作采用“分片包干”的办法,招生教师一般都要采取走家串户的办法进行招生,招生教师对所招学生的家庭情况一般都有比较清楚地了解,所以享受“雨露计划”资助的学生名单由各招生组提出。
(二)名单审核:学校招生就业办对各招生组提出的名单进行审查,具体做法是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调查,确保扶贫资助资金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确保这项惠民利国的扶贫措施落到实处。
(三)名单公示:对确定的享受扶贫资助政策的学生名单进行一周时间的公示,主动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四)名单报送:将确定的名单及时送县扶贫办。
(五)资金发放:2008年、2009两年,年我校采取了公开发放的办法,具体做法召开扶贫资金发放会,是通知贫困生家长来学校开会,然后直接在会场发放,即宣传了国家的扶贫资助政策,也宣传了学校。2010年后我校通过银行卡发放,即给每一位资助对象办理银行卡,然后由县扶贫办直接将扶贫资金打到学生的银行可上。
(六)离校跟踪:对于已经毕业的受资助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有两种,一是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二是走上工作岗位就业,学校一般进行一至两年的跟踪,以了解受资助学生毕业后的情况。
以上是我校在“雨露计划”实施中的一些做法,我校将不断积累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紧跟市场、按需施教的培训原则,在县扶贫办的支持与指导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把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好做强。篇三:雨露计划工作总结
把握培训对象 提高职业技能
扎扎实实做好“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
“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程,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县扶贫办业务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县扶贫办的工作部署,坚持把加强“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训农村适用人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抓好抓实。选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切入点,精心组织,开拓进取,为柘城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基地基本情况
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是省政府批准备案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河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河南省指定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柘城县关心下一代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县职业教育中心占地面积105.2亩,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有64个标准教室,400间标准宿舍,有容纳上千人同时就餐的现代化高档餐厅。有计算机教室7个(计算机340台),多媒体教室8个,电子电器实验室4个(设备24组),高速电动缝纫机120部,电焊机30部,语音室1个,数控车床实训基地1个(数控车床6部,普通车床14部),300万元的全套汽车维修设备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下半年投付使用,其他配套
设施齐全,可以满足4000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职教中心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4人,多为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是一支年龄结构、职称比例、学历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根据专业设臵,从社会其他行业和部门选聘专业技术人才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校办有三年制职业中专班和短期培训班,并与郑州交通技师学院、河南省会计学校、北京排版公司、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办学,开设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电器、服装设计与加工、电气焊、汽车维修、酒店管理和幼儿教育等13个专业,在校生2000多人。2009年,柘城县被省政府授予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强县,县职教中心被评为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雨露计划先进培训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商丘市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和商丘市职业招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开展“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主要经验 我校从2005年开展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来,共举办扶贫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20多期,培训转移6000多人,积累了丰富的办学和管理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
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雨露工作的核心,学校本着“培训一名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经济”的目标,以及“不求人人成材,但求各个有用”的培训理念,以“强化服务,教会做人;强化素质,突出技能;强化基础,注重体能;强化管理,规范行
为;倾注爱心奉献社会。”的办学思想,注重培养学员健全的人格、过硬的技术、健壮的体能、规范的行为,以一颗爱心对待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转岗后的工作情况,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做好“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几年来我校共完成“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多人。为他们人生成长之路建起成功之桥。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确保“雨露计划”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强化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设臵了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配臵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纳入学校主要工作议程,组织有关人员认真领会有关“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每年定期召开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会议,研究雨露计划各项具体工作,让每名教职员工和每个学生都切实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和补助对象。
2、广泛宣传,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学校重视“雨露计划”招生宣传工作,采取电视广播、上街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和招生简章、教师入户宣讲等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发动,使“雨露计划”培训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为了提高宣传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宣传发动中,我们重点瞄准三种对象开展宣传。一是瞄准全县56个贫困村抓宣传,每年定期召开贫困村委会支书会议,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真正使“雨
露计划”培训政策进村入户,使贫困农户对培训政策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二是瞄准初高中毕业生抓宣传,每年在初、高中毕业考试前夕,到学校开展“雨露计划”培训宣传,散发“雨露计划”招生简章,在学校内外张贴宣传资料,广泛宣传雨露计划培训申请标准、补助政策等。三是瞄准返乡农民工抓宣传。利用元旦、春节“两节” 及农村农忙农民工返乡期间,进行动员宣传,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雨露计划”培训,使他们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外出就业致富能力。
3、认真落实第一堂课制度
每期雨露计划开班后,我校积极邀请县扶贫办领导到我校讲“第一堂课”,真正落实雨露计划第一堂课制度,使贫困农民子弟真正了解“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深刻含义。深刻理解党的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政策的重大意义,把“雨露计划”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4、规范操作,加强各类台账管理
在开展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为及时、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我们积极配合县、市扶贫办工作,报表及时、表册齐全规范,不折不扣地按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高质量、严要求地圆满完成各工作计划。
重视招生档案管理。学员入学有登记表,项目审报有审批表,学生结业有成绩册,有完备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台帐》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台帐》等。这些档案材料均由专人管理,专柜贮藏,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坚持“雨露计划”月报制度,及时向上级扶贫办报告学校招生情况。
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学校按照市县扶贫办的要求,做好了电子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按照省扶贫办雨露计划网络信息管理的要求,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实行了专人管理。
规范扶贫资金发放及档案管理。为了进一步突出国家的扶贫政策,把这项工作办成“民心工程”,我们严格执行报账制度、按照《中职助学金与免学费工作实施细则》和《助学金与免学费工作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资金补贴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扶贫资金资助金额、补贴办法、用途去向等皆张榜公示。并对整个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扶贫资助资金实行专人专账管理。
(二)把握对象,强化做人,做好“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工作
质量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 的生命线,我们带着对农民和农民子弟的深厚感情办教育、抓培训,努力将每一个学员都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1、把握对象,因材施教
在专业设臵上,我们紧紧把握一个原则,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学员差什么就教什么。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电器、服装设计与加工、电气焊、汽车维修、酒店管理和幼儿教育等13个专业,这些专业体现了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市场需求。
在课程开设上,我们既兼顾专业实践课,也开设文化基础课;既夯实学员文化基础,又培养学员专业技能。针对现代信息
篇四: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总结
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总结平原县职业中专是山东省“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基地学校”,自开展“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以来,我校在省、市、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落实“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按照“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坚持以教学培训为中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就业致富为目标,加强教学培训管理,探索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较好地完成了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任务。现将我校“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是省级重点职业中专,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实验实习设备齐全。学校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机制,坚持长短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施订单培养。开设机电、财会、电子、化工、数控技术、汽车维修与驾驶、计算机应用等12个专业,其中 机电、计算机、数控技术等专业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和示范专业。学校建有校内外实习培训基地三处,其中兴鲁机械有限分司作为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实训基地,承担雨露学员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任务。
根据雨露学员的资格条件,结合平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学员主要面向三唐、腰站两个乡镇的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开设车工、钳工、电焊工、电工、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五个培训专业,挑选组织能力较强、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安排实训车间和设备供学员实习使用。培训期间严格教学、严格训练、严格考核,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学到一技之长,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技能竞赛。
我县2012年培训任务400人,实际完成培训400人,举办培训班5期,共举办专业讲座100期次,学员实训100期次。学员培训结束时,学校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了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经考核,参训学员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学校向培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二、主要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确保“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从五个方面入手精心安排部署好培训工作:一是成立“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机构。成立“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培训工作办公室,配备工作认真、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并分工一名副校长专抓“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县扶贫办和学校以及生源乡镇联动,深入研究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情况,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的致富技能,对我县雨露计划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理清工作思路,探讨培训形式,想尽千方百计保证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二是制订“雨露计划”实施方案。对“雨露计划”实
施工作中的生源组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培训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实行目标管理,严格督查。三是大力开展宣传“雨露计划”。采取走村入户、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雨露计划”的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雨露学员报名资格条件、惠民政策等,我们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增强了“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透明度,让农民了解“雨露计划”,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四是完善培训制度,加强规范管理。我们建立健全教学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理论测试和专业技能考核办法、学员实习制度、学员考勤制度等,确保雨露计划实施落到实处。用制度引导学员端正态度,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参加培训,尽最大努力取得好成绩。五是完善档案资料。培训工作办公室按照《实施方案》中“七个有”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培训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按班次装订成册,建立真实、完整和规范的培训档案,内容包括:上级文件、实施方案、工作总结、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培训台账、学员花名册、学员成绩、培训现场照片与记录等。做到条目清晰、认真及时、资料齐全、科学规范。
(二)落实培训环节,狠抓教学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我们狠抓教学管理,落实好培训工作环节,做到开班有计划,授课有大纲,培训有教材,实训有基地,考核有措施。一是制订培训计划。根据培训〈实施方案〉,按照“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要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
内容落到实处。二是选拔培训师资。挑选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理论课的教学;选拔业务能力强、技能过硬的专业老师担任技能实践课的教学工作,配备组织管理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具体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学校聘请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专家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雨露计划培训师资。三是合理选编培训教材。选择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参训学员,确保每人一套。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培训中大胆删减教材,研编校本教材,使教材更实用,更贴近当地农村实际。四是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立足常规管理,严格教学,我们对理论课教学和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各环节都制定了考核评估办法和细则,对教师备课及实习记录等教学工作及时督导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讨。立足专业,严格技能训练,我们按照各专业工种技能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半天理论课学习,半天时间让学员顶岗实习,按照实训课题技术要求,反复训练,合格为止。配备专门实习指导老师,加强对学员的实训指导,巩固理论课成果,及时做好实训记录,从而保证了学员实训效果。立足培训质量,严格考核,我们实施考教分离,学员的考核成绩与教师的薪酬挂钩,每期考核,兑现奖惩,从而调动了积极性,保证了培训质量。
(三)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为提高培训率,确保培训质量,不断探索培训形式,针对农村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我们保有过去上午理论课,下午实践课的传统教
学模式的同时,改进培训形式,采取长、中、短期培训并举,白、夜班教学相补充培训形式,农村学员白天工作能增加收入,晚上学习技能,提高了培训率。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在省、市、县扶贫办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县扶贫办、培训学校和乡镇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认真的总结,我们找出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学员对“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部分学员对国家的政策认识模糊,对培训政策存在疑虑,仍然有反复报名和报名后又不来的现象。二是学员纪律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学员自我约束能力差,自身存在很多陋习,造成培训过程中存在部分学员听课接打手机、公共场所吸烟、中午饮酒等我行我素的现象。三是学员认知能力差异大,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同,存在部分学员学得快一些,部分学员慢一些,影响了培训效率。四是少部分学员难以保证培训时间。学员离学校远,因家庭原因又不能在学校住宿,每天彼于奔波,难以保证培训时间。
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有培训经验不足、培训标准不高、服务意识欠缺、管理难度大、缺乏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
今后,在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中,扬长避短,针对存在的问题专项突破:一是在宣传力度上有突破。运用广播、电视、新闻报纸、组建宣传队等方式进行深入宣传,让“雨露计划”家 篇五:雨露计划工作总结
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县紧紧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产业、抓项目、抓经济的理念,以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就业能力,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统筹规划、产业经营、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强化服务、按需培训、就业脱贫”的原则,不断提高输出质量和效益。
2009年,我们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企业需求为先导,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积极性,在原有的县劳动力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将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培训课堂放入生产车间,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加大就业机会。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人,其中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任务**名。选送**名学员到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和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学制式培训。截止到目前,我县已完成培训**人,(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人员**名),占任务的100%,实现转移就业**人,转移就业率为**%,其中在园区就业的有**人,省内就业率为**%。为我县重点贫困村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实现脱贫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为实施雨露计划提供组织保障。为了做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同时,县“县扶贫办领导班子深入基地调研检查指导培训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对培训输出学员家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解决,为输出人员创造良好的外出的环境。
二是广泛宣传,为实施雨露计划营造良好氛围。虽然“雨露工程”是一项利民工程、民心工程,但由于通讯不便,信息闭塞,招生仅靠发个文件和招生简章很难实现招生目标,为此县扶贫办采取“千金重担共同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工作措施,委派培训中心与培训基地密切配合,采取多种方式,加大雨露计划政策宣传。一是集中全县整村推进8个重点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和乡镇分管领导宣传,宣讲雨露计划的优惠政策;二是利用科技培训平台,在集中重点村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时,发放雨露计划政策解读**余份。
三是规范管理,确保雨露计划培训效果。在培训监管上,针对学员大多为往届初中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就业水平,要求基地对文化基础差、思想松懈、纪律松散的学员,严格加以管理。
二、巩固成果,开拓创新,再创工作新业绩
一是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培训。从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纠正学员的不良习惯,培养学员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行为符合规范礼仪要求的良好品质,养成雷厉风行、纪律严明的工作和学习作风。在对学员进行技能培训时,应紧贴企业用工要求,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从最实用的技能入手,使学员的言行举止、技能操作必须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扶持。积极创新,整合培训资源,采取全免方式,让学员入学参加培训,减轻他们的资金压力,并确保其都有所收获。
三、面临的困难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自实施雨露计划以来,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和茅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限的扶持资金无法满足培训的需要。
二是培训转移业务工作多与无工作经费的矛盾。资金少,压力大,业务工作多是实施雨露计划最突出的矛盾,也是最主要的矛盾。实施雨露计划一个比较系统,程序繁多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之基础档案建设等等都无经费来源。
三是有限的扶持资金无法满足市场行业竞争的需要。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都不得在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各部门出台的政策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互不相同,并且有些部门为了争取生源,完成任务指标,已增加了培训补助标准,比如劳动部门的金蓝领工程。
(二)几点建议:
回顾过去的工作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突出矛盾 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和请求:
1、建议提高人均补助标准以适应现行市场需求。
2、请求省、市协调安排实施雨露计划配套工作经费
总之,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实施的雨露计划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省市扶贫部门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成绩,克服存在的不足,紧紧抓住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机遇,扎扎实实地抓好雨露计划的实施,为全县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十一五雨露计划总结
“十一五雨露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及“十二五”
期间工作设想
2007年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市扶贫办的指导下,紧扣扶贫开发工作的三大中心任务,狠抓民生工程的落实。我们坚持政府扶持,群众参与,厂校联合,分级负责的原则,紧紧依托我县职教中心技能培训基地,在全县215个贫困重点村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通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雨露计划”落到了实处,并取得了可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十一五雨露计划”培训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年我县“雨露计划”培训总任务为 人,其中省培训基地任务为 人,市培训基地任务为 人。依托我县职教中心培训基地共培训 人;培训基地共办培训班 期,培训学员 人,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培训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为努力完成省市下达我县的“雨露计划”任务,我们坚持“培训转移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方针,高度重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劳务输出工作,把“雨露计划”工作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狠抓落实。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一是强化领导,为实施雨露计划提供组织保障。为了做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雨露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确立了以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等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实施雨露计划工程的组织机构,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为顺利实施雨露计划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为了确保我县“雨露计划”任务的完成,每年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议上,专门把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写进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我县按照市里的做法,要求政委、镇政府与村委会签订雨露计划目标管理责任书,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在招生中每月结一次硬帐,进一步强化了镇、村、组三级干部的工作责任,确保招生组织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广泛发动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乡镇按照雨露计划要求,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万朝镇还将扶贫培训政策制作成小卡片发放到到户到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二是县扶贫办由主要领导牵头,组建了扶贫培训宣传队,凡下乡开展扶贫工作都要进行雨露计划等培训政策宣传。同时,由分管领导带队,培训中心负责人,多次深入乡镇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扩大了雨露计划宣传面;三是县扶贫办精心组织,分批选送,全年雨露计划培训共分5批选送,给乡镇再宣传再发动赢得了时间,并且,在秋季雨露计划学员组织之前,将春季雨露计划学员就业情 况分发各乡镇,让乡镇及秋季意向学员看到培训效果和就业状况,一定程度激发了贫困群体参加雨露计划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通过在静宁电视台及有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严格规范管理,力争求真务实。
工作中我县扶贫办通过建立农村贫困对象数据库锁定生源范围,按照个人申请,村委会证明,乡镇人民政府申报、扶贫办审核认定的程序,对初步确定的生源,予以公示公告。在招录过程中,监督基地进行严格的体检,最终确定学员对象,下发录取通知书,到校参加培训享受国家扶持政策。既确保生源质量,又防止弄虚作假,确保雨露计划这一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人口身上,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在培训监管上,针对学员大多为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就业水平,要求基地对文化基础差、思想松懈、纪律松散的学员,严格加以管理。入学后,首先由扶贫办与基地对学员上好艰苦奋斗教育课。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统一课表,统一教学检查,统一第二课堂活动,统一食宿安排。学员培训结束前,统一进行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发放结业证书,为输出安置创造有利条件。在教学上,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由专业老师针对各学员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实行一月一次考试,一月一次技 3 能比武。通过以上工作,学员各项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提高,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对口跟踪安置,提高就业质量。
为了保证学员就业质量,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大力与外省、市的劳务市场对接,巩固和扩大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不断向外、省外延伸,并探索出许多有效的转移培训模式。在学员的就业安置上采取了两种模式:一种是订单培训,广州、深圳各大中型企业和培训基地签有长期的用工协议,这些单位工种技术性强、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雨露”学员安置在这些单位工作较稳定、收入较高,为家庭减轻了负担。另一种是推荐就业,即在每年“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下达之后,培训学校就事先联络好一些相关工种的企业,订下协议,落实好工作岗位之后开始招生,像广州三相教学仪器厂、佛山光学仪器厂、东莞模具公司等企业就是学员的主要就业单位,这些公司规模大,学员就业岗位基本能做到和学校所学的专业对口。近几年来,我县经济发展较快,县内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抓住这一机遇,我们十分重视劳动力县内工作。按我县龙头企业的要求,进行技能培训,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难、贫困劳动力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对于学员的就业安置,我们还要求培训基地制定了跟踪服务回访制度,对每个学员自就业之日起,最少跟踪服务两年,及时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与同事之间、与公司部门主管之间存在的问题,提高学员就业的稳定增长率。
(五)实施全程监督,确保四个到位。
为了让“雨露计划”这一惠及贫困农民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我们在监管上下功夫,按照程序做到五到位:一是培训对象认定到位。“十一五”期间基地按照转移培训的要求,对有转移培训愿望的贫困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先由学员本人提出申请,然后由所在村村民代表投票表决,过半数方能通过,再由镇民政办根据上面的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审查,通过后报市扶贫办,最后由市扶贫办作再一次审查,符合条件者才能最终确定为培训对象。二是培训费用减免到位。对当年参加培训的学员,各基地都实行了免学费、书本资料费、培训耗材费、劳务中介费等费用。真正做到了从培训到就业不需要向学校交任何费用。三是注册台账登录管理到位。每次培训班结束后,我县扶贫办都将培训转移人员录入台账,提交到市扶贫办审核。四是资金落实到位。培训结束后,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到基地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足资金申请表,审批后拨款。由于我们对雨露计划培训的全过程实行了规范操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农村贫困劳动力绝对数量大,转移培训的任务重,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我县劳动力总数有22.92万多人,再加之每年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重,凭现在转移培训进度,远远不能满足农 村贫困劳动力对培训的需要。培训转移一名贫困农民需要 1500元左右(含培训费、生活费及零星开支),这笔开支贫困户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筹集的。尤其对于贫困户来说,开展贫困农民转移培训,离开了国家的扶持政策是难以形成气候的。当前,我县贫困农民转移培训工作,尽管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费用补贴,但是学生的负担仍然很重。这些问题又不是地方党委、政府全部能解决的,这就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对贫困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扶持力度,减轻地方财政和贫困农民培训负担。建议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资金要达到财政扶贫资金的15%以上,同时,要逐步建立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转移培训就业限制因素较多,建议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创业意识。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受国内经济形势、自身技能、年龄等因素制约,培训转移后大多数农民出卖的是廉价劳动力,吃的是青春饭,转移就业后一般工作3—5年,超过35岁,女工婚嫁或生育后,用工单位会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加之转移后的技工大多在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后的收入扣除成本人必要的开支后,几乎所剩无几,单纯的技能培训对贫困农户脱贫,对发展本地经济的推动作用仍然不大。因此,在加大就业转移培训和适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建议加强对贫困农民的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使之坚定创业信念,提升创业能力和经营的素质,掌握 创办小企业所必备的知识,同时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推行“扶持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创业培训模式,运用政策扶持,开业指导等手段,孵化出一批小老板,实现以创业促进再就业的目标。
3、学员流失占了一定比例,存在“完成任务”的现象,建议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操作程序,增强学员自我管理意识能力。部分学员到校后,有的不报到注册就流失,有的报到注册后离开学校,从今年选送的雨露计划学员统计,流失率占3%左右,流失学员有的直接回家,有的不知所踪,由县扶贫办与学校联合将学员送回家,给县、乡(镇)、学校增加了一定麻烦。由于我县将雨露计划纳入对乡镇的综合考核,乡镇压力比较大,个别乡镇为完成任务而违反培训政策,将村、组干部组织到校“充数”,影响了雨露计划培训的正常秩序,干扰了其它乡镇组织开展雨露计划培训的积极性。四、十二五期间工作设想
为了切实继续搞好我县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按照国扶办发《关于上报“十一五”期间雨露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和“十二五”期间工作设想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县扶贫开发的实际,十二五期间“雨露计划”工作设想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工作要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贫困 农民转产转岗就业技能为重点,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我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能力,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培训目标和任务
1、培训目标:接受培训人员经过培训后,转移就业率高于80%,且能稳定就业,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保障工资。
2、任务:全面或超额完成每年市扶贫办下达给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任务。
(三)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1、培训对象:年龄在16—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的静宁县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其中优先安排计划生育家庭、双女结扎户、独生子女户子女,贫困妇女,返乡农民工。凭本人身份证到扶贫部门确定的培训机构申请参加培训。
2、培训内容:十二五期间,“雨露计划”以职业技能培训和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以“订单培训”为主,培训内容要适应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要以提高贫困农民掌握现代农牧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我县明年培训的主要专业是:电工、电焊工、计算机应用、农牧业技术等。
(四)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
1、培训方式:继续按照“雨露计划”规定的操作程序,依托经上级有关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
2、培训时间:从2011年3月开始培训,到2015年12月完成;各个专业根据不同需要安排培训天数,最少不能低于30天。
(五)补助标准及资金管理
1、补助标准:2011年“雨露计划”培训补助标准为1000元/人,以后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再定。
2、资金管理:由县财政部门严格按照甘财发(2004)号《》通知和上级扶贫部门要求,掌握培训资金使用,资金主要用于补助参训人员的学费,不得用于其它项目开支。对参训人员补助采取发放培训券的形式进行。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严格执行报账制。学员完成培训后,培训学校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后,凭培训券、学费收费凭证等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提出报账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无误后,及时向培训机构拨付补助资金。
(六)保障的措施
1、培训学校要建立贫困农民转移培训台帐和转移就业台帐,培训补助资金由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进行不定期检查,以保证资金及时足额的用于培训工作。
2、施行第一节课制度。每个培训班开班,需经县扶贫办、县财政局派工作人员到场,核实学员身份,发放学员培 训券并做开班讲话。
3、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培训学校要及时将每个班的培训及转移就业情况上报静宁县扶贫办(包括培训人数、培训专业、结业人数、转移就业人数等)。
4、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培训学校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稳固的转移输出基地,同时搞好就业跟踪服务工作,落实贫困农民就业供求衔接,保证受训贫困农民的就业率。
5、建立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对培训政策、任务、专业、时间、补助及收费标准、就业去向等情况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6、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扶贫办对每个培训班次进行核查核实,了解培训和就业情况。对转移就业的学员,将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了解转移就业情况,对各班次的核查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对检查验收合格单位出具合格报告。
第五篇:雨露计划培训总结
篇一:雨露计划工作总结
把握培训对象 提高职业技能
扎扎实实做好“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
“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程,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县扶贫办业务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县扶贫办的工作部署,坚持把加强“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训农村适用人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抓好抓实。选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切入点,精心组织,开拓进取,为柘城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基地基本情况
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是省政府批准备案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河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河南省指定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柘城县关心下一代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县职业教育中心占地面积105.2亩,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有64个标准教室,400间标准宿舍,有容纳上千人同时就餐的现代化高档餐厅。有计算机教室7个(计算机340台),多媒体教室8个,电子电器实验室4个(设备24组),高速电动缝纫机120部,电焊机30部,语音室1个,数控车床实训基地1个(数控车床6部,普通车床14部),300万元的全套汽车维修设备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下半年投付使用,其他配套
设施齐全,可以满足4000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职教中心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4人,多为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是一支年龄结构、职称比例、学历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根据专业设臵,从社会其他行业和部门选聘专业技术人才为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校办有三年制职业中专班和短期培训班,并与郑州交通技师学院、河南省会计学校、北京排版公司、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办学,开设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电器、服装设计与加工、电气焊、汽车维修、酒店管理和幼儿教育等13个专业,在校生2000多人。2009年,柘城县被省政府授予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强县,县职教中心被评为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雨露计划先进培训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商丘市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和商丘市职业招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开展“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主要经验 我校从2005年开展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来,共举办扶贫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20多期,培训转移6000多人,积累了丰富的办学和管理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
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雨露工作的核心,学校本着“培训一名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经济”的目标,以及“不求人人成材,但求各个有用”的培训理念,以“强化服务,教会做人;强化素质,突出技能;强化基础,注重体能;强化管理,规范行
为;倾注爱心奉献社会。”的办学思想,注重培养学员健全的人格、过硬的技术、健壮的体能、规范的行为,以一颗爱心对待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转岗后的工作情况,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做好“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几年来我校共完成“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多人。为他们人生成长之路建起成功之桥。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确保“雨露计划”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强化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设臵了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配臵了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纳入学校主要工作议程,组织有关人员认真领会有关“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每年定期召开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会议,研究雨露计划各项具体工作,让每名教职员工和每个学生都切实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和补助对象。
2、广泛宣传,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学校重视“雨露计划”招生宣传工作,采取电视广播、上街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和招生简章、教师入户宣讲等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发动,使“雨露计划”培训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为了提高宣传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宣传发动中,我们重点瞄准三种对象开展宣传。一是瞄准全县56个贫困村抓宣传,每年定期召开贫困村委会支书会议,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真正使“雨
露计划”培训政策进村入户,使贫困农户对培训政策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二是瞄准初高中毕业生抓宣传,每年在初、高中毕业考试前夕,到学校开展“雨露计划”培训宣传,散发“雨露计划”招生简章,在学校内外张贴宣传资料,广泛宣传雨露计划培训申请标准、补助政策等。三是瞄准返乡农民工抓宣传。利用元旦、春节“两节” 及农村农忙农民工返乡期间,进行动员宣传,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雨露计划”培训,使他们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外出就业致富能力。
3、认真落实第一堂课制度
每期雨露计划开班后,我校积极邀请县扶贫办领导到我校讲“第一堂课”,真正落实雨露计划第一堂课制度,使贫困农民子弟真正了解“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深刻含义。深刻理解党的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政策的重大意义,把“雨露计划”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4、规范操作,加强各类台账管理
在开展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为及时、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我们积极配合县、市扶贫办工作,报表及时、表册齐全规范,不折不扣地按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高质量、严要求地圆满完成各工作计划。重视招生档案管理。学员入学有登记表,项目审报有审批表,学生结业有成绩册,有完备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台帐》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台帐》等。这些档案材料均由专人管理,专柜贮藏,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坚持“雨露计划”月报制度,及时向上级扶贫办报告学校招生情况。
规范电子档案管理。学校按照市县扶贫办的要求,做好了电子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按照省扶贫办雨露计划网络信息管理的要求,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实行了专人管理。
规范扶贫资金发放及档案管理。为了进一步突出国家的扶贫政策,把这项工作办成“民心工程”,我们严格执行报账制度、按照《中职助学金与免学费工作实施细则》和《助学金与免学费工作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资金补贴全部实行阳光操作,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扶贫资金资助金额、补贴办法、用途去向等皆张榜公示。并对整个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扶贫资助资金实行专人专账管理。
(二)把握对象,强化做人,做好“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工作
质量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 的生命线,我们带着对农民和农民子弟的深厚感情办教育、抓培训,努力将每一个学员都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1、把握对象,因材施教
在专业设臵上,我们紧紧把握一个原则,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学员差什么就教什么。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电器、服装设计与加工、电气焊、汽车维修、酒店管理和幼儿教育等13个专业,这些专业体现了时代特征,符合社会市场需求。
在课程开设上,我们既兼顾专业实践课,也开设文化基础课;既夯实学员文化基础,又培养学员专业技能。针对现代信息
篇二:2010年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2010年雨露计划转移培训
工作总结
2010年,我们紧紧围绕上级扶贫部门下达的雨露计划培训转移目标任务,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企业需求为先导,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加大了雨露学员的就业机会。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情况
全年招收培训雨露计划学员730名,其中计算机应用专业362人(学制式217人、6个月145人),电脑与文秘45人(学制式),电机与电器102人(学制式),计算机与文秘159人(3个月120人、6个月39人),数控技术62人(6个月)。转移安置244人,其中3个月短期班120人、6个月中期班124人,分别安置在广州东莞佳能集团、苏州宏辉科技公司、泰州lg电子公司、深圳立讯电子厂知名企业,月平均工资都在1500元以上。还有486名雨露学员正在培训基地受训,其中1年及以上学制式364名雨露学员于2011年3月中旬结束培训,3月底全部转移安置;6个月中期培训222名雨露学员于2011年2月中旬结束培训,2月底全部转移安置。
二、主要措施
1、抓宣传促招生。为确保雨露计划招生任务圆满
完成,我们联合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抓好雨露计划政策、成果宣传工作,从而促进雨露计划招生工作。一是制作专题片进行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将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内容,以及几年来通过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安置贫困生的典型事例制作成专题片,在广播电视台进行滚动播放。二是发放宣传资料。一方面培训基地印制招生简章6000余份,组织学校老师、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各乡镇发放招生简章;一方面县扶贫办以“五送”(送技术、送法律、送信息、送政策、送文艺)活动为契机,深入全县53个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宣传雨露计划扶贫政策,发放扶贫政策宣传册7000余本。有力地保证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招生计划顺利完成。
2、抓培训促就业。在开展“雨露计划”工作过程中,我们突出抓好培训转移质量关,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千方百计促进转移安置学员适应市场需要,增加工资收入。一是严把培训质量关。要求培训教材规范实用,培训时间充足,培养学员实践操作能力,健全学员成绩的考核制度保证90%毕业学员拿到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使学员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二根据市场需求抓培训。严格根据市场定单工种需求,设置培训专业和课程,并将所开设培训专业做出特色。年初,由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带领工作人员分别到广州、深圳、浙江、苏州等城市的知名企业跑订单,通过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负责人反复商谈,与广州东莞佳能集
团、苏州宏辉科技公司、泰州lg电子公司、深圳立讯电子厂签下了800余人劳务用工订单。从而保证了今年雨露计划培训毕业学员全部转移安置。
三、存在的不足
存在的不足处主要是没有完成2010年培训转移安置任务。截止目前,还有486名雨露学员正在培训基地受训,其中1年及以上学制式364名雨露学员于2011年3月中旬结束培训,3月底全部转移安置;6个月中期培训222名雨露
学员于2011年2月中旬结束培训,2月底全部转移安置。主要原因是:上级扶贫部门下达雨露计划转移培训任务和告知雨露计划补助标准时间过晚,影响了当地扶贫部门对上级下达培训任务指标分配工作,影响了培训基地招生、培训转移工作。
三、意见和建议
1、边缘贫困山区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低、数量大,培训转移的任务重。因此,上级扶贫部门在安排转移培训指标时,要加大对边缘贫困山区的倾斜力度。确保农村有转移愿望的农村贫困劳动力,通过实施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程,提高其致富能力,采取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等方式带领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2、转移培训就业限制因素较多,建议加强创业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的创业意识。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受国内经济形势、自身技能、年龄等因素制约,培训转移后大多数农民出卖的是廉价劳动力,吃的是青春饭,转移就业后一般工作3—5年,超过35岁,女工婚嫁或生育后,用工单位会以各种理由辞退员工,加之转移后的技工大多在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后的收入扣除本人必要的开支后,几乎所剩无几,单纯的技能培训对贫困农户脱贫,对发展本地经济的推动作用仍然不大。因此,在加大就业转移培训和适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建议加强对贫困农民的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意识,使之坚定创业信念,提升创业能力和经营的素质,掌握创办小企业所必备的知识,推行“扶持一人创业,带动一批
人就业”创业培训模式,运用政策扶持,开业指导等手段,孵化出一批小老板,实现以创业促进再就业的目标。
四、下一年工作打算
1、强化培训质量。在开展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在转移就业培训和效益上下功夫。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时间的安排、就业单位的选择,都必须服从于提高转移就业的质量。确保参加培训的学员百分之百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参加培训的学员百分之百实现安置就业。同时,要选择1-2个培训专业,如计算机应用、计算机与文秘、数控技术等专业,着力打造雨露计划培训专业品牌,提高转移就业率和稳定率。
2、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及时向省、市扶贫办和保康日报、政务网、广播电台上报工作动态和信息,推介我县雨露计划工作的典型、经验与作法。二是宣传雨露计划政策。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雨露计划政策,做到雨露计划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解决生源难招收的问题,确保真正的贫困对象受益。
3、加强资金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及时、全部发放到学员手中。同时要求培训基地对享受雨露计划资助的学生在校进行张榜公示,做到透明、阳光的操作。
4、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加强对劳务输出全过程跟踪服务。一方面了解劳务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注意听取用人单位对劳务人员的意见和 篇三:县扶贫办“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总结
县扶贫办“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总结
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县紧紧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产业、抓项目、抓经济的理念,以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就业能力,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统筹规划、产业经营、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强化服务、按需培训、就业脱贫”的原则,不断提高输出质量和效益。
2012年,我们坚持市场化运作,以企业需求为先导,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积极性,在原有的县劳动力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将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培训课堂放入生产车间,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加大就业机会。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人,其中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任务**名。选送**名学员到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和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接受学制式培训。截止到目前,我县已完成培训**人,(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人员**名),占任务的100%,实现转移就业**人,转移就业率为**%,其中在园区就业的有**人,省内就业率为**%。为我县重点贫困村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实现脱贫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为实施雨露计划提供组织保障。为了做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同时,县“县扶贫办领导班子深入基地调研检查指导培训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对培训输出学员家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解决,为输出人员创造良好的外出的环境。
二是广泛宣传,为实施雨露计划营造良好氛围。虽然“雨露工程”是一项利民工程、民心工程,但由于通讯不便,信息闭塞,招生仅靠发个文件和招生简章很难实现招生目标,为此县扶贫办采取“千金重担共同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工作措施,委派培训中心与培训基地密切配合,采取多种方式,加大雨
露计划政策宣传。一是集中全县整村推进8个重点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和乡镇分管领导宣传,宣讲雨露计划的优惠政策;二是利用科技培训平台,在集中重点村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时,发放雨露计划政策解读**余份。
三是规范管理,确保雨露计划培训效果。在培训监管上,针对学员大多为往届初中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和就业水平,要求基地对文化基础差、思想松懈、纪律松散的学员,严格加以管理。
二、巩固成果,开拓创新,再创工作新业绩
一是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培训。从每一个细微环节入手,纠正学员的不良习惯,培养学员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行为符合规范礼仪要求的良好品质,养成雷厉风行、纪律严明的工作和学习作风。在对学员进行技能培训时,应紧贴企业用工要求,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从最实用的技能入手,使学员的言行举止、技能操作必须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扶持。积极创新,整合培训资源,采取全免方式,让学员入学参加培训,减轻他们的资金压力,并确保其都有所收获。
三、面临的困难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自实施雨露计划以来,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和茅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限的扶持资金无法满足培训的需要。
二是培训转移业务工作多与无工作经费的矛盾。资金少,压力大,业务工作多是实施雨露计划最突出的矛盾,也是最主要的矛盾。实施雨露计划一个比较系统,程序繁多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之基础档案建设等等都无经费来源。
三是有限的扶持资金无法满足市场行业竞争的需要。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都不得在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各部门出台的政策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互不相同,并且有些部门为了争取生源,完成任务指标,已增加了培训补助标准,比如劳动部门的金蓝领工程。
(二)几点建议:
回顾过去的工作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突出矛盾 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和请求:
1、建议提高人均补助标准以适应现行市场需求。
2、请求省、市协调安排实施雨露计划配套工作经费
总之,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实施的雨露计划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省市扶贫部门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成绩,克服存在的不足,紧紧抓住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机遇,扎扎实实地抓好雨露计划的实施,为全县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四:第一期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总结
“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我校于2010年5月5日与xxx扶贫办签订委托培训农民初级技工技能培训餐饮服务专业xxx人。从5月5日至8月5日实际培训xxx人,培训合格学员xxx人,占培训人数的90%统一组织转移到xxx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xxx人,xxx有限公司28人,就业率是98%。
取得的主要工作经验:
1、领导重视,学校确定专人负责“雨露计划”实施培训
管理。
2、招生宣传。针对很多初、高中毕业生因家境贫困无法
继续升学,身无技能又希望外出打工的实际情况,把“雨露计划”的招生安排xxx等贫困县(乡)镇,提前与多家学校联系,切实做好“两后生”与家长的思想工作。
3、严格实施教学管理。学员教学管理、日常管理严格按
照文件要求执行。
4、加强信息沟通,积极与家长联系。主动加强与学员家
长的联系,深入宣传国家“雨露计划”相关政策,尽量消除家长的疑虑。
确保学员稳定转移就业。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由于“雨露计划”培训在我省的培训宣传力度还不够,因此我们在招生工作中,学员本人和家长疑惑比较大,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仍然有反复报名和报名后又不来的现象。
2、由于培训时间短,在培训及转移就业过程中,学员纪
律意识淡漠,吃苦耐劳精神缺乏,仅凭学校常规管理,很难有效约束学员。
xxx xx年x月x日 篇五: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总结
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总结平原县职业中专是山东省“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基地学校”,自开展“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以来,我校在省、市、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落实“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按照“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坚持以教学培训为中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就业致富为目标,加强教学培训管理,探索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质量,较好地完成了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任务。现将我校“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是省级重点职业中专,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实验实习设备齐全。学校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机制,坚持长短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施订单培养。开设机电、财会、电子、化工、数控技术、汽车维修与驾驶、计算机应用等12个专业,其中 机电、计算机、数控技术等专业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和示范专业。学校建有校内外实习培训基地三处,其中兴鲁机械有限分司作为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实训基地,承担雨露学员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任务。
根据雨露学员的资格条件,结合平原农业、农村发展实际,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学员主要面向三唐、腰站两个乡镇的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开设车工、钳工、电焊工、电工、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五个培训专业,挑选组织能力较强、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安排实训车间和设备供学员实习使用。培训期间严格教学、严格训练、严格考核,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学到一技之长,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技能竞赛。
我县2012年培训任务400人,实际完成培训400人,举办培训班5期,共举办专业讲座100期次,学员实训100期次。学员培训结束时,学校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了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经考核,参训学员考核成绩全部合格,学校向培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二、主要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确保“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从五个方面入手精心安排部署好培训工作:一是成立“雨露计划”培训工作机构。成立“雨露计划”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培训工作办公室,配备工作认真、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并分工一名副校长专抓“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县扶贫办和学校以及生源乡镇联动,深入研究我县农业、农村发展情况,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的致富技能,对我县雨露计划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理清工作思路,探讨培训形式,想尽千方百计保证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二是制订“雨露计划”实施方案。对“雨露计划”实
施工作中的生源组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培训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实行目标管理,严格督查。三是大力开展宣传“雨露计划”。采取走村入户、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雨露计划”的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雨露学员报名资格条件、惠民政策等,我们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增强了“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透明度,让农民了解“雨露计划”,积极主动参加培训。四是完善培训制度,加强规范管理。我们建立健全教学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理论测试和专业技能考核办法、学员实习制度、学员考勤制度等,确保雨露计划实施落到实处。用制度引导学员端正态度,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参加培训,尽最大努力取得好成绩。五是完善档案资料。培训工作办公室按照《实施方案》中“七个有”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培训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按班次装订成册,建立真实、完整和规范的培训档案,内容包括:上级文件、实施方案、工作总结、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培训台账、学员花名册、学员成绩、培训现场照片与记录等。做到条目清晰、认真及时、资料齐全、科学规范。
(二)落实培训环节,狠抓教学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我们狠抓教学管理,落实好培训工作环节,做到开班有计划,授课有大纲,培训有教材,实训有基地,考核有措施。一是制订培训计划。根据培训〈实施方案〉,按照“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要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
内容落到实处。二是选拔培训师资。挑选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理论课的教学;选拔业务能力强、技能过硬的专业老师担任技能实践课的教学工作,配备组织管理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具体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学校聘请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专家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雨露计划培训师资。三是合理选编培训教材。选择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参训学员,确保每人一套。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培训中大胆删减教材,研编校本教材,使教材更实用,更贴近当地农村实际。四是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立足常规管理,严格教学,我们对理论课教学和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各环节都制定了考核评估办法和细则,对教师备课及实习记录等教学工作及时督导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研讨。立足专业,严格技能训练,我们按照各专业工种技能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半天理论课学习,半天时间让学员顶岗实习,按照实训课题技术要求,反复训练,合格为止。配备专门实习指导老师,加强对学员的实训指导,巩固理论课成果,及时做好实训记录,从而保证了学员实训效果。立足培训质量,严格考核,我们实施考教分离,学员的考核成绩与教师的薪酬挂钩,每期考核,兑现奖惩,从而调动了积极性,保证了培训质量。
(三)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为提高培训率,确保培训质量,不断探索培训形式,针对农村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我们保有过去上午理论课,下午实践课的传统教
学模式的同时,改进培训形式,采取长、中、短期培训并举,白、夜班教学相补充培训形式,农村学员白天工作能增加收入,晚上学习技能,提高了培训率。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在省、市、县扶贫办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县扶贫办、培训学校和乡镇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认真的总结,我们找出了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学员对“雨露计划”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部分学员对国家的政策认识模糊,对培训政策存在疑虑,仍然有反复报名和报名后又不来的现象。二是学员纪律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学员自我约束能力差,自身存在很多陋习,造成培训过程中存在部分学员听课接打手机、公共场所吸烟、中午饮酒等我行我素的现象。三是学员认知能力差异大,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同,存在部分学员学得快一些,部分学员慢一些,影响了培训效率。四是少部分学员难以保证培训时间。学员离学校远,因家庭原因又不能在学校住宿,每天彼于奔波,难以保证培训时间。
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有培训经验不足、培训标准不高、服务意识欠缺、管理难度大、缺乏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
今后,在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中,扬长避短,针对存在的问题专项突破:一是在宣传力度上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