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导师总结
这个学期,我担任了一(7)班级的副班主任工作。班级教育德育为先,作为德育导师我确定了刘子豪和郭龙轩两位同学为辅导对象,我继续狠抓学生的德育教育,现将本学期的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激发不甘落后的信心
引导学生,就是全面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发挥其优势特长,带动全面成长进步,从而激发学生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自信心。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是因为对学生不感兴趣,或因某种原因丧失学习动机和信心,所以把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导致自我放纵,不思进取的局面。因此,我因势利导,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正轨上,尽量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及时谈心鼓励表扬他们,使他们重拾信心,追求进步。
二、建立评比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鼓励学生的进步,也是为了督促他们继续不断的进步,我设立了一个评比台“语文之星”。把学生的进步及时的在每周评比表示出来,也让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点点滴滴。定期评出不同方面进步最大的“语文之星”给予奖励,借此激励其他同学的上进心。
三、连接家庭,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连接家庭,就是老师和家长取得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后进生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都比较复杂,教师要多家访,以便了解这些情况,同时取得家长对老师工作理解和支持。这样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转化后进生的方案,在家长的配合下对后进生展开行之有效的教育辅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后进生的教育工作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爱心和恒心。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更大的突破,转化好他们。
第二篇:德育导师总结
长兴二小“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推行“德育导师制”,提出了“全员育人”的先进理念,开展了德育导师制度。自从实施德育导师制以来,各科任教老师能自觉参与到育人活动中来,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心理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做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现就活动开展情况,做如下小结:
一、基本做法:顺应形势,打造“全员育人”的局面 1.认识到位,建立组织
学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校长传达了德育导师制的有关要求,强调了开展德育导师制的重要性,并对德育导师制的开展进行部署。
以此同时,学校建立了德育导师制组织机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少先队总部人员任组员,并进行了责任分解。
2.职责明确,制度完善
我们对导师的定位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倾诉对象。明确职责:
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发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制度完善:
(1)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表现、考试成绩等逐一记录,分析对照。
(2)谈心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学生每半个月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联系制度。通过家访,德育导师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密切与家长联系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
3.检查评估,努力推进
平时,学校对导师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学期结束时,领导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考核。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教师本人的绩效奖挂钩,担任德育导师的教师在评职评优中优先考虑,优秀导师享受优秀班主任待遇。
二、创新做法:“社区德育导师点”,引领孩子融入社会的“热土”
“我们手中拿着‘社区德育导师’的聘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我们非常愿意和老师共同努力,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路子!”“作为一名社区德育导师,我将在思想上做他们的导师,在行动上做他们的榜样,用我的爱心与责任带领孩子走进社会、融入社会。”这是学校首批“社区德育导师”聘任会上被聘导师的肺腑之言。
学校在校内推行德育导师制的基础上,又在社区设立德育导师点。“导师点”,意在导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体验成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校先在雉城镇荣军和仓前街两个社区建立“社区德育导师点”举行了授牌仪式,聘请了10位德高望重、热心未成年人教育的社区代表和本校10位居住在这两个社区的教师担任首批导师。在导师上岗培训时,明示了“导师”具有以下职责:与学校商议活动计划、反馈学校与社区活动信息、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定期检查小岗位工作和实践活动的评价。居住在这两个社区190多名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按家庭住址就近的方式组建成20个自主活动小组,每个活动小组都配有社区导师和教师导师。并将学生档案按小组保存,学校、社区、导师各执一份。
“导师点”成立以来,社区导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托社区资源,围绕“争做优秀小公民”和“小手拉大手”两项主题开展创建活动,学生分别认领了“楼层宣传员”、“绿地小园丁”和“过道保洁员”等128个岗位,逢双周六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基本的公民素养。
学校设计了“社区小公民活动积分卡”,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社区导师、家长、伙伴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实绩进行“星级”评定,达到一定“星”数后,学校与 2 社区联合颁发“优秀小公民”奖章。
长兴二小社区德育导师点的创建,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搭建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大德育体系”初见端倪。
三、成效明显:共育文化,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成就学生发展
1、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行了德育导师制,师生通过双向结对选择,关系比较随和,双方交往一多,许多学生更愿意把自己心里话告诉自己的导师。而导师也大多是在平和、融洽的气氛中、有针对性地对受导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2、使学校“全员育人”真正落到实处。推行德育导师制后,明确了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德育工作具体的任务,使教师的育人职能显性化、育人对象的具体化,从而促进广大教师真正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职责,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3、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德育导师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负有对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个体心理、行为及指导的研究,从而也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社区德育导师点,社会反响强烈。这是来自各个层面的评价:
社区领导告诉记者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长兴二小在我社区建立 “德育导师点”,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会用爱心与责任引领孩子走出校园、参与实践、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德育导师的代表说:成为长兴二小首批社区德育导师,我们很荣幸!这将是我们神圣的职责,更是一份责无旁贷的义务。走进这个活动室,看着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孩子们,我们的心里充满阳光。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我们将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己任,在思想上是他们的导师,在行动上作他们的榜样„„。
孩子们兴奋地说:我们现在是校内有人教,校外有人管。双休日,回到了社区大家庭中,每一次的活动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社区导师的那种真切的关爱„„„。
来自县关工委电话热情赞扬:你们创建的德育导师点,展现了我县关协的一道亮丽风景„„。
县委宣传部这样评价说:长兴二小的社区德育导师点既务实又创新„„。长兴电视台与《长兴信息报》是这样报道的:孩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健康成长,长兴二小建立社区导师点,这是一个创举!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了“共育文化”,让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来参与神圣的教育事业,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第三篇:德育导师总结
2012——2013学 下学期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
德育导师制,是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和谐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导师与迫切需要关心指导的学生建立一定的联系,及时进行个别指导的德育模式。“导师”们既教书又育人,认真倾听受导学生的诉求,诊断学生的成长需求,从受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多方面给予关心指导,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我校从开学初制订了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工作方案,经过半年的努力工作,我们充分体会到实施德育导师制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载体,是必要的、可行的。
首先,在开学初我们给每个任课教师制了一个系统的德育导师工作手册,手册设有:导师的职责、德育导师工作制度、受导学生守则、德育导师制具体实施记录、学生学业情况登记表、成绩表、家访记录、受导学生获奖记录、教师每月的小结表、学生反馈表等。教师可以根据手册进行填写,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间。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受导学生手册,手册内容有:受导学生基本情况,受导记录,反思等,这样教师可以随时通过受到学生手册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及时调节和选则合适的教导方法。
其次,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导师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导师工作。使教师的业务更加熟练。
第三、我们每月对导师工作进行检查打分,以督促教师更好的开展。总之,这一年我们的德育导师工作的开展是有一定成效的,当然也存在有多方不足,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探索,争取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小黑石小学
2013年7月9日
第四篇:德育导师总结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是10商贸(1)班的德育导师,在这个学期中我能按照《德育导师职责》的要求去做,积极参加班级管理,配合班主任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使本班在各项活动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参与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发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我的导师对象是陈展、唐圣慧、刘荧滢 三人,陈展同学比较特殊,个性极端内向,行为怪异,甚至觉得智商有点问题,课堂上无法正常跟上老师的节奏,甚至不能听懂不知的任务,在班级中几乎没人和她作伴,每天独来独往,虽然她的成绩名次每次在最后一名,但好在她自己一直自我感觉良好,她一直坚持要去参加高考,尽管我觉得高考对她来时只是一种参与。我就经常单独给她布置任务,个别面对面地给她交代,要求她课外自己有系统地去完成练习。
唐圣慧同学是属于比较懒散,不爱学习,上课总是睡觉,可能人长得特胖,大约有80kg,我看她坐着也很累的样子,这样的体重对学习肯定也会有影响,每天不是趴着睡觉就是看小说,作业基本不完成,成绩也是倒数第二。对这样的同学态度稍微要严肃点,要求要严格,纠正过于懒散的学习习惯。
刘荧滢同学三位中相对较好一些,是学困生,主要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个性比较内向,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较被动,成绩倒数。不过学习态度较为认真。对她的态度要随和点,多给与关心和交流,让被动逐渐变为主动。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对这三位学生及时校正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学习上督促她们,生活上引导她们,动员她们多参加活动,多做对班班级友谊的事情,平时一有进步多做鼓励,让她们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总之这三位同学,课堂上基本不能跟上其他同学的节奏,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课堂效益几乎没有,我就课外专门去检查她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要完成作业的意识和习惯。作为德育导师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尊敬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结交的益友。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们几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德育导师的工作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第五篇:德育导师经验交流总结
德育导师经验交流总结
平房小学
11月5日,平房小学在学校一年二班教室举行德育导师经验交流会。两个月以来,导师们非常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受导学生,用“爱心、细心、耐心”来辅导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起得显著效果。会上,导师们交流了他们在德育导师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德育导师制,把需要更多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形成了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
德育导师制,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是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通过实施德育导师制,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对导师的定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倾诉对象,不是训导是引导,不能把受导学生贴标签。
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参与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发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导师通过参与管理、活动协助受导学生班级的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为受导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抓好班级管理,出好点子,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次交流,老师们都敞开心扉,侃侃而谈,把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经验都毫无保留的说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通过交流,所有人受益非浅。
最后李树敏副校长对这两个多月的德育导师制的开展情况作了总结,并对本的这项工作作了宣传动员,希望全体老师在思想上充分重视这项工作,并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探索方法,争取把德育导师这项工作做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