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蕉城区2010年秋季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解读[范文]
蕉城区2010年秋季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
见解读
日前,蕉城区政府副区长蓝晓平主持召开区招生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蕉城区2010年秋季城区初中招生工作意见》和《蕉城区2010年秋季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针对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及家长普遍关注的今年秋季我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相关问题,蕉城区教育局局长陈寿清作如下回答。
问:区招生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今年秋季蕉城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蕉城区招生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正式出台了今年秋季我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具体内容学生和家长可登陆蕉城教育网(网址:http:// www.jcjy.net)查询。广大学生和家长十分关注我区城区今年秋季的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具体办法,区教育局将按照区招委会的要求,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招生工作意见,让社会各界了解今年秋季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的具体做法。
问:今年秋季蕉城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招生工作涉及面广,牵动千家万户,每年初中和小学新生的招生工作,社会各界和学生及家长都十分关注。我区城区初中电脑派位工作,平稳实行了11年,较好地解决了城区小学升初中的入学问题,也解决了一个时期以来城区各校生源质量不均衡的问题,促进了城区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区城区4所公办学校——宁德十中、蕉城中学、蕉城附中、东侨开发区中学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大体均衡,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及家长的普遍认可。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区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区学生因离家远带来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相关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大量农民工子女随父母随迁涌入城区就读,使本就有限的城区教育资源更为紧张,供学矛盾突出,造成了城区学校尤其是小学新生招生的巨大压力。去年是省定全面取消九年义务教育借读费的第一年。区教育局按上级的要求,依法依规出台了我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办法。办法实行后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学生及家长强烈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呼声越来越大。今年两会上,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再次提出议案、提案,建议采取措施取消初中新生招生电脑派位,实现城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就近入学。区教育局在重新制定我区今年秋季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致力办好九年义务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力求促进我区城乡以及城区各校九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解决好孩子上好学的问题,更多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促进城区各校的生源均衡,推进校际均衡发展,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今后越来越多的适龄儿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二是要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落实教育民生问题,合理配臵教育公共资源,让有限的城区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爱到教育的弱势群体。区招生委员会通过的今年我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其本质就体现了这一宗旨。当然,这一招生工作意见的实行仍有待不断完善。有不足的地方,有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指正,力求完善。
问:今年秋季蕉城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是怎么出台的?
答:区教育局按照区政府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稳妥地做好今年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注重依据法律法规,并结合蕉城实际,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区教育局在去年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初再次组织精干力量,历时近半年,认真征求收集社会各界和学生及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注重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意见征求会,收集了全区中小学校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工作者、老干部和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借鉴外地的一些成功做法,认真而慎重地起草了蕉城区2010年秋季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初稿,提交区招生委员会讨论研究,正式审议通过。招生工作意见制定的全过程,始终注意广纳群言,问计于民,尤其是各代表阶层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各方共识,突显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和保障真正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问:据悉,今年秋季蕉城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较之往年,有较大的改革,其最大的进步有哪些?
答:我区城区初中新生招生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城区(蕉南、蕉北)户籍的小学毕业生招生入学取消了往年的电脑派位的方式,按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学生可自愿选择填报宁德十中、蕉城中学、蕉城附中、东侨开发区中学等四所中学中的一所学校,由申请所在的学校依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审核接收,就近入学就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要求。
我区城区小学新生招生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一是城区(蕉南、蕉北)、城南、金涵户籍的小学适龄儿童要按规定时间到所在片区内的学校报名注册。超过规定时限,学校招生计划指导数的余额将优先安排给五类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入校就读。城区片区内逾期未报名注册的学生,将由区教育局最后统筹安排到生源不足的学校就读。二是较之往年,今年实验小学在本片区的生源招收后,将学校招生计划指导数的余额公开用于接收五类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三是分批录取。如报名人数未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指导数的,将直接入校就读;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指导数的,将实行分批抽签录取,抽签地点分别设在相关各校。具体步骤:2010年8月27日,第一批对蕉城二小、三小、五小、六小等学校进行抽签录取;2010年8月28日,第二批对蕉城实小、一小、四小等学校进行抽签录取;2010年8月29日,对抽签后未落实就读学校的适龄儿童将按照学生意愿调剂的原则,由区教育局进行统筹安排,切实保障每个真正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能按时入校就读。四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所应提供必备材料较往年更为便捷。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证明,改变了去年由城区街道社区出具的居住证明为进城务工人员户籍所在地行政村(居)出具的在城关务工的证明,并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确认签章。另附出具父母婚育证明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问:今年秋季蕉城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的招生办法是否更加科学合理?
答:是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城区初中新生招生取消电脑派位,实行就近入学既符合《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实行就近入学又可避免学生舍近求远现象的发生,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创造更加和谐宽松的学习和工作、生活条件。
2、我区城区片区内的适龄儿童按规定时限就近入学报名注册,逾期最后在2010年8月31日后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的做法,有利于规避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这一做法还需学生家长的共同配合和大力支持,一道将好事办好。
3、我区城区区属所有中小学校全面开放接收五类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切实体现招生政策的公平。
4、我区城区公办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都大体均衡,只是学校所在地点的差异不同而已。五类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限报一所学校,分批录取的做法,有利于引导五类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慎重而理性地选择就读学校。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己的发展,又有利于逐步推进城区学校生源均衡,推动城区学校更加均衡发展。
5、改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的必备材料,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家长,既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又为了杜绝社会不良作风,力避人为的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出现。
问:今年秋季蕉城区城区初中和小学招生工作,学生和家长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我区今年秋季城区初中和小学新生招生工作中,需要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城区户籍的小学片内生务必按规定时间:2010年8月21日至24日按原市人民政府的划片招生的规定,到就近所在片区的学校报名注册,逾期的要在先行安排五类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后,再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生源不足的学校就读。友情提醒学生家长,不要错过孩子就近入学的机会。
2、要求就读小学一年级的五类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在报名申请就读学校时,务必要理性慎重,不要盲从或抱有侥幸心理。否则,会人为造成不应有的紧张状况,同时也使自己子女失去本该就近入学的良机。
3、按照省市达标高中有关招收保送生、定向生的规定,我区农村户籍小学毕业生不要盲目地进城借读,否则将会失去今后学籍所在的农村学校,作为农村保送生、定向生的资格。根据省市文件的有关规定,一级达标高中(如福州一中、宁德一中)招收录取初中应届毕业的保送生、定向生的必备条件是,初中3年均在学籍学校完成学业。按照省市规定的这一要求,2010年宁德一中保送生比例达到正取生总量的10%,定向生比例原则要达到正取生总量的50%(宁德市2010年实际下达的指标是35%)。定向生指标分解到校,可降30分,择优录取。今后的要求和趋势是,将逐年提高保送生和定向生的指标,最后实现初中免试升入达标高中学习。同时,我区将认真贯彻执行省市人民政府的文件精神,加大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城乡师资交流,城乡教师交流面每年要达到10%。此外,区教育局将致力抓好我区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争取强化师资全员培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促进我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此,今后农村户籍的学生就在本乡镇初中校就读,作为保送生、定向生进入优质达标高中就读的机会会更大。这一方面的政策,希望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并大力宣传。
总之,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蕉城教育的又好又快均衡发展,敬请社会各界和广大学生及家长,共同配合,共同努力,实现共同进步。
第二篇:小学2012年秋季招生工作意见
小学2012年秋季招生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厦门市、同安区2012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意见》要求,现就做好我校2012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招生原则
继续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组织服务区内(片内)的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免试入学。
二、招生对象与年龄
(一)招生对象:本村常住户口适龄儿童;居住在官浔村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
(二)招生年龄:年满6周岁(200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不招收不及龄幼儿入学。
三、报名材料与时间
(一)报名材料
(1)本村户籍学龄儿童
①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②新版户口簿原件、复印件(A4纸,一式两份,首页与学生所在页复印在同一页的正面[在空白处写上家庭电话或监护人手机号码],监护人[父母双方]页复印在背面);③身份证原件、复印件(A4纸,一式两份,身份证正面、反面复印在同一页)④预防接种证(复印件统一用A4纸复印,一式一份,印有封面、孩子姓名一页、接种证内容的几页);⑤离园手册。
(2)非本村户籍学龄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①新版户口簿原件、复印件(A4纸,首页与学生所在页复印在同一页的正面[在空白处写上家庭电话及监护人手机号码],监护人[父母双方]页复印在背面);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用A4纸复印,身份证的正面与反面皆要印在同一面);
②监护人暂住证原件、复印件(须属于官浔村;同时暂住证附页应有携带子女的相关材料;用A4纸复印);
③学生父(母)亲在我区务工证明(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劳动协议或合法有效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用A4纸复印);
④地税部门出具的其父(母)近一个《厦门市地方税务局社会保险费缴费证明》;
⑤独生子女证(非独生子女的提供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证明)原件、复印件(用A4纸复印)。
注:一年级新生需提供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复印件统一用A4纸复印,印有封面、孩子姓名一页、接种证内容的几页);非一年级新生需提供学生成绩单(或素质教育报告册);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至少前3项材料要齐全方能报名,符合市定条件(合同一年以上,居住一年以上,办理社保,符合计生条件)的随迁子女优先。
(二)报名时间
(1)一年级本地新生(本村户籍学龄儿童),原1-5年级老生(原本在本校就读的学生)于8月15日上午8:00-11:00,下午:3:00-5:00报名。
(2)1-6年级新入学的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子女携带材料于8月22日上午8:00-11:00,下午:3:00-5:00;8月23日上午8:00-11:00报名;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应携带子女,带齐证件原件与复印件到学校教学楼办理报名手续。逾期未报名者或材料不齐全者,均视为自动放弃统筹进入公办学校的机会。
四、招生报名程序
1.报名材料审核
2.公布名单时间:
2012年8月23日下午3:00后。届时请通过材料审核的学生家长携带孩子于当天下午3:00全部到校等待公布结果,未能及时参加者视为弃权。学位满后未能录取且家长同意调剂的适龄儿童,将造册由上级进行统一调剂。
3.经录取确定入学后应提供以下材料:
【A、转学证明;B、学生学籍卡;C、学生义务教育卡;D、学生健康登记卡;E、转学申请表(一式四份,必须有转出学校及转出教育局盖章)】
请被录取入学学生家长于2012年8月24日上午9:00到学校填写相关表格,办理入学手续(自行带上黑色水笔)。并于2012年9月3日上午8:00前携带孩子及以上材料到学校报到,缴交相关材料。若未能及时报名,并缴交相关材料的视为弃权。
五、咨询电话:70
小学
2012年8月10日
第三篇:2018年澄江街道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
2018年澄江街道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
各学校:
根据澄教发〔2018〕67号《江阴市2018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与市教育局共同研究通过,现提出2018年澄江街道小学新生招生工作意见如下:
一、招生对象
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为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具有澄江街道户籍的适龄儿童和符合入学条件的新市民子女。
二、登记办法 1.登记时间
(1)本地新生:7月7、8日(星期
六、星期天)二天;(2)新市民新生:7月14、15日(星期
六、星期天)二天,上午8 : 30—11 : 00,下午1 : 30—5 : 00。2.登记地点 澄江街道各小学。3.新生年龄
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2011年8月31日之前出生的儿童,因身体疾病、心智发育不完善等原因未按时间正常入学,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到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进行核实确认后,可以正常办理入学登记手续。)
4.登记对象
1(1)2018年5月31日前,在澄江街道(澄江公安分局)注册的常住户口的孩子,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辖区有固定住房,并持有合法的住房证明。
(2)2018年5月31日前,在澄江街道(澄江公安分局)注册的常住户口的孩子,父、母无房产,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辖区实际居住。
(3)2018年6月22日前,办理好澄江街道公安、人社、卫计三个部门出具的合格查验证明(即“三证”)的新市民子女。
5.查验材料
(1)本地新生:户口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住房证明(住房产权证明或公房租赁合同,住房产权证明以下简称“房产证”)、儿童预防接种证、幼儿成长(评价)手册、房产信息证明等。
(2)新市民新生:户口簿、居住证或房产证、儿童预防接种证、幼儿成长(评价)手册、澄江街道合格查验“三证”等。
6.具体说明
(1)新生户籍在澄江街道,户籍与父、母所持有的独立房产证(公房租赁合同)地址一致,到该房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
(2)新生户籍在澄江街道,户籍与父、母所持有的独立房产证地址不一致,到该房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
(3)新生户籍在澄江街道,父、母持有多套独立房产证的,到父、母长期实际居住房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
(4)新生户籍在澄江街道,父、母与新生祖父母、外祖父母房产共有(须出具监护人房产信息证明): a.新生父 母无其它房产,到该房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b.新生父母有其它独立房产,到父母独立房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c.新生父母无独立房产,但有多套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共有房产的,到新生父母份额最高的房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
(5)新生户籍在澄江街道,父、母无房产的,到新生户籍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须出具监护人房产信息证明)
(6)新生户籍在澄江街道,父、母住房因城市改造、建设而动迁: a.已安置或购买新房入住的,到该房产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b.尚未安置仍处于过渡期的居民子女,由澄江街道征收拆迁管理局(江阴市文定路107号政务服务中心三楼)出具证明,到原被拆迁住房所在地或者即将安置新房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
(7)父、母当年从军队转业,未购置住房或者已购置住房但尚未拿到房产证,凭转业证明等材料到父母实际居住地或者即将入住房屋所在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
(8)父、母为市级引进人才,未购置住房,凭相关证明(市委组织部出具的人才证明等)材料,到父母实际居住地施教区学校办理登记。
(9)新生为江阴市非澄江街道户籍,父、母于今年5月31日之前在澄江街道持有房产证,新生于7月6日之前将户籍迁入澄江街道的,可以按政策办理入学登记;未按规定时间迁入户籍的,由澄江街道统筹安排入学。
2019年起,父、母于新生入学上一年的10月31日之前持有房产证,新生户籍未迁入的,由澄江街道统筹安排入学。
3(10)新生户籍挂靠在澄江街道他人户籍上,父母户籍、房产等均不在澄江街道区域的,由市教育局协调到父母户籍和长期居住地区域学校办理登记。
(11)新市民新生,应在6月22日前办理好由澄江街道公安、人社、卫计三个部门出具的合格查验“三证”,由街道教育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调配,以学校通知为准。“三证”中有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出具的,到劳动社保验证的乡镇、街道办理登记;持有房产证的到房产所在乡镇、街道办理登记。
(12)已签订住房买卖合同但暂未领到房产证的期房不作为施教区房产依据进行登记(拆迁安置与军人当年转业情形除外)。
(13)其他特殊情况由澄江街道教育委员会统筹协调安排。
新生家长在7-8月携入学新生和《儿童预防接种证》到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初步查验,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补证、补种。正式登记注册时《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学校,查验结束后发还家长保存。
今年,新生户籍、父母住房信息变更截止时间为2018年5月31日。因近几年新生入学人数将逐年递增,为便于街道提前调研、合理规划,2019年起,当年符合入学条件的新生户籍、父母住房信息变更截止时间为上一年的10月31日,请广大家长提前做好准备。
房产信息证明开具地点:长江路188号江阴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楼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由新生父、母本人持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开具)。
“三证”办理地点:公安、人社部门在澄江街道政务服务 中心(文定路107号)一楼大厅;卫计部门在申请人现居住地所在社区(村)。
澄江街道教育委员会 2018年6月20日
附件一:
2018年澄江街道小学本地新生施教区
划分范围说明(澄江街道户籍)
今年,澄江街道小学施教区除了普惠、夏东、普惠苑社区和葫桥村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夏港街道,晨光实验小学、英桥国际学校、城西中心小学施教区作相应调整外,其他小学施教区按照2017年划定的区域保持不变。具体如下:
1、实验小学:山前路以西(南)、公园路以东、滨江中路以北;滨江中路以南、君山路以东、暨阳路接健康路接益健路接澄康路接东横河以北、朝阳路以西区域。
2、城中实验小学西区:暨阳路以南、君山路以东、东横河以北、健康路以西;益健路以南、健康路以东、东横河以北、澄康路以西;东横河以南、中山路以东、人民中路以北、高巷路以西区域。
3、花园实验小学:朝阳路接山前路以东、延陵路以北、锡澄高速以西,北至长江澄江街道界区域。
4、北大街小学:滨江中路以南、锡澄运河以东、东横河以北、君山路以西区域。
5、大桥小学:黄田港以东、滨江中路以北、公园路以西,北至长江澄江街道界区域。
6、英桥国际学校(微调):滨江西路以北、黄田港以西,西至夏港街道界、北至长江澄江街道界区域。
7、晨光实验小学(微调):滨江西路以南、锡澄运河以西、人民西路以北,西至夏港街道界;人民西路以南、通渡南路以东,青山路以北,锡澄运河以西区域。
8、城西中心小学(微调):人民西路以南、通渡南路以西、青山路以北,西至夏港街道界;青山路以南、锡澄运河以西,南至南闸街道界、西至夏港街道界区域。
9、立新中心小学:芙蓉大道向东接应天河以南、锡澄运河以东、锡澄高速以西,南至南闸街道、东至云亭街道界区域。
10、城南小学:环城南路以南、忠义街以东、前进河(新河)以南、锡澄运河以东、应天河以北、澄南路以西;应天河以南、锡澄运河以东、芙蓉大道以北区域。
11、澄江中心小学:东横河以南、锡澄运河以东、人民中路以北、中山路以西;人民中路以南、锡澄运河以东、前进河(新河)以北、青果路接忠义街以西区域。
12、辅延中心小学:东横河接朝阳路接延陵路以南、高巷路以东、人民路以北、文定路以西;人民路以南、青果路以东(含青果路西以青果路命名的门牌号)、环城南路以北、绮山路以西区域。
13、要塞实验小学:延陵路以南、文定路以东、人民东 路以北、锡澄高速以西;环城南路接人民东路以南、澄南路以东、应天河以北、锡澄高速以西区域。
14、城中实验小学东区:锡澄高速以东,南至云亭街道界、东至城东街道界、北至长江的澄江街道界区域。
附件二:
关于涉及普惠、夏东、普惠苑社区以及 葫桥村部分区域小学新生入学的过渡方案
2017年,江阴市人民政府进行区划调整,原属澄江街道辖区的普惠、夏东、普惠苑社区以及葫桥村划入夏港街道。为最大限度减少区划调整对新生入学带来的影响,经协调,老夏港河以东、滨江西路以北;夏东路(南延伸至芙蓉大道)以东,北至澄西新村小区、东至澄江街道界区域(以下简称“该区域”)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可到澄江街道学校办理入学登记手续,现制定过渡方案如下:
1.新生户籍在该区域,并且父、母在此区域已经购置有独立房产的,可以到该房产所属原澄江街道施教区学校办理入学登记。
2.新生户籍在该区域,父、母名下无房产的,在开具房产信息证明后,可以到新生户籍地所属原澄江街道施教区学校办理入学登记。
3.新生户籍在澄江街道,父、母在该区域购置有独立房产的,可以到该房产所属原澄江街道施教区学校办理入学登 记。
4.新生户籍在澄江街道,父、母在汇雁城购置有住房(江阴市第四批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可以到该房产所属原澄江街道施教区学校办理入学登记。若房产经过上市交易,澄江街道则不再予以接收。
该区域中,老夏港河以东、滨江西路以北,北至澄西新村小区、东至澄江街道界区域,符合入学条件的一年级新生,可到英桥国际学校办理入学登记;滨江西路以南、西外环路以东、人民西路以北、普惠北路以西区域,符合入学条件的一年级新生,可到晨光实验小学办理入学登记;滨江西路以南、夏东路以东、人民西路以北、西外环路以西;人民西路以南、夏东路(含南延伸段)以东、芙蓉大道以北,东至澄江街道界区域,符合入学条件的一年级新生,可到城西中心小学办理入学登记。以上情形,新生户籍、父母房产信息变更截止时间均为2018年5月31日。
附件三:
澄江街道关于新市民子女
入学手续办理细则的补充说明
针对近年来新市民子女入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并根据市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要求,在《江阴市新市民子女入学工作操作办法(试行)》(澄政办发2017〕29号)文件的基础上,现对《澄江街道新市民子女入学手续办理细 则》作以下补充说明:
1.个体工商户子女入学。非江阴户籍的个体工商户子女申请入学时,人社部门除按文件规定查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至孩子入学当年的5月31日止,连续缴纳满1年的社会保险外,另需查验该个体工商户相应期间的纳税凭证。个体工商户须提供营业执照、纳税凭证、社保清单三项查验材料。
2.种植养殖户子女入学。非江阴户籍的种植、养殖户在澄江街道范围内从事种植、养殖工作而无法缴纳社会保险的,除提供另外合格查验“两证”、居住证、户口簿等材料外,另需提供(1)从事该种植、养殖工作时签订的合同。签约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亩;签约时间为自孩子申请入学当年的5月31日止无间断;签约对象应为申请入学孩子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2)签约后的租金支付凭证。同一个租赁地块原则上三年内只能有一户种植、养殖户子女申请入学。上述材料齐全后,由街道根据当年生源情况协调入学。子女在公办幼儿园、小学就读期间,父母已经不在澄江从事种植、养殖工作的,子女应转学到父、母工作地学校就读。
3.子女入学后续缴社保。对子女在澄江街道公办幼儿园、小学就读的新市民家长,需继续缴纳社保。市督查组每年对续缴情况进行核查,如未通过社保核查,应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中相关转学的要求,转入父母有稳定工作地的学校就读。
以上补充说明自2019年起执行。
第四篇:厦门市2014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意见
厦门市2014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益,维护教育公平,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学校招生行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4〕1号)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厦府〔2014〕65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14年秋季我市小学招生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招生原则
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组织招生片区内的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免试入学。
二、招生对象
本市户籍或暂住在本市符合政策要求的年满6周岁(即2008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三、报名时间
本市户籍以及符合招生政策规定的港、澳、台、华侨、外籍适龄儿童的报名时间为8月3日、4日。符合报名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预约登记时间为5月6日至5月16日,现场报名缴交材料时间为7月5日至7日。
四、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的入学
(一)公办小学实行划片招生,优先招收片区内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小学招生片区由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各小学应于报名前1周在划定的片区张贴招生通告。
(二)片区招生对象的界定
1.片区招生对象必须符合“两一致”,即适龄儿童与父(母)户口一致,实际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一致(指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在其户口所在地招生片区内的住房是实际住所)。
2.片区招生对象落户的截止日期为2014年8月4日。超过截止日期才取得户口的适龄儿童由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
3.原省级示范小学的招生对象除应符合“两一致”外,还应满足以下条款之一:
①适龄儿童的父(母)持有片区房屋产权的,适龄儿童及其父(母)还应在片区实际居住一年以上(2013年8月31日前入住),新入住的一手房除外。
②适龄儿童的父(母)确无房产,租住房屋的,所租住的房屋应为家庭唯一居住地,适龄儿童及其父(母)还应在片区实际居住一年以上,并持有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手续。
③适龄儿童的父(母)拥有的片区房产(持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和购房票据)由于历史原因无法办理产权的,且在片区外没有其他产权房,该住处为其唯一居住地,实际拥有并与其适龄儿童在片区房产居住一年以上。
④适龄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实际居住并拥有片区房产的产权达六年以上(含六年),适龄儿童及父(母)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且户口同册,并实际居住1年以上的,可视为片区招生对象。
上述前三种情况还要同时满足同一套房产只能有1位适龄儿童在片区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就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子女多于一个的家庭除外。
(三)小学所在地的区政府或区政府授权的单位应于报名前一周向辖区内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发出《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届时由家长或监护人携带孩子,于规定的报名时间,到片区内的学校报名登记,经学校审核确认后,给予办理报名手续。
因故不能如期到校报名者,应在接到报名通知书后3日内向片区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同意,可适当推迟报名时间。未经申请而逾期要求报名者,应书面向学校或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说明原因,经批准后予以补报,若片区学校学额已满,由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统筹安排。未经同意不报名或超过申请期限未报名者,学校应及时上报所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义务教育法》处理。
(四)片区招生对象报名时应提供的材料:
1.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通知书;
2.户籍证明,指适龄儿童与父(母)同一户籍的本市居民户口簿;
3.住房及居住情况证明;
4.其他证明材料。
属于政策性照顾类别的,还需提供相关的证件(原件和复印件)、证明材料(原件)。
(五)因政府拆迁建设造成的户口与住所分离的招生对象,经确认后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入学,可在政府安排的住所所在片区学校就学。
五、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
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厦府〔2014〕65号)精神,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小学一年级实行积分入学、电脑派位办法。各区教育局应根据《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厦门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办法指导意见(暂行)的通知》(厦教综[2014] 4号),结合本区实际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实施细则,在确保公办小学接收片区招生对象入学的前提下,核清学位,统筹计划,遵循“四公开”的原则(即招生计划公开、招生办法公开、报名时间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做好随迁子女就读本区小学的入学组织工作,保证随迁子女的录取工作公平、公开进行。
(一)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基本条件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参加积分入学的条件为随迁子女父(母)在厦务工、连续暂住和最近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的年限(截止2014年8月31日,下同)达1年(含1年)以上,其中,申请在思明区、湖里区参加积分入学的随迁子女父(母)在厦务工、连续暂住和最近参加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满2年;符合计划生育政策。随迁子女父(母)符合在厦务工、暂住和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虽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但已接受处理的,可视同符合基本条件。
(二)随迁子女入学程序
1.预约登记。为摸清今年秋季拟在我市就学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情况,提前计划,有序疏导,5月6日至16日,区教育局开通网上报名系统或指定地点,接受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预约登记。
2.报名缴交材料。7月5日至7日,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到各区指定的地点报名,缴交材料,进行报名资格初审。提供的材料包括原籍身份证明、在厦暂住人口信息查询表、父(母)在厦从业证明、父(母)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等。
3.审核材料。7月8日至7月27日,各区教育局组织审核随迁子女家长提交的材料,并核算积分。
4.公示积分。7月28日至7月30日,各区教育局公示经审核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入学积分。
5.公布学位。8月7日,各区公布本区招收符合条件随迁子女的小学名单、招生名额、志愿填报地点和经审核符合积分入学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积分全区排名位次。
6.填报志愿。8月7日至8日,经审核确认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到各区指定的报名点填报派位志愿。
7.派位入学。8月12日前,各区应按照“积分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根据积分排序位次,完成本区小学统筹招收随迁子女的电脑派位,并公布电脑派位结果。
8.民办学校空余学位报名时间。8月13日至17日,民办学校在完成区教育局统筹招收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计划后,如有空余学位,可接受其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具体收费标准按分级补助标准执行。
六、工作要求
(一)合理划定小学招生片区,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
各区教育局在保持招生政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和本区实际,合理划定小学招生片区,确保适龄儿童按时入学。要对现有公办小学的学位进行核查,充分挖潜扩容,满足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比例。
对个别适龄儿童因客观原因或学生家长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特殊困难,要求跨片区报名的,须由家长填写申请表,在保证接收片区学生入学的前提下,经接收学校集体研究审核后,于8月7日前报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录取。
适龄儿童报名时提供的材料应真实可靠。若材料不实,一经查实,做如下处理:①本市户籍的学龄儿童一律视为非片区招生对象,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有关学校和学生应服从安排和调整;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取消统筹进入公办学校和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的资格。
(二)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各区教育局应加强招生政策宣传工作,保护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的合法权利。对为择校而造成“寄户”、“挂户”等人户分离情况的适龄儿童,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应耐心疏导,动员家长将户口迁回实际居住地入学。对不符合片区招生条件的本市常住户口适龄儿童,由户口所在辖区教育局于8月7日前统筹安排接收学校,有关学校和学生应服从安排和调整。
切实加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宣传、疏导和服务工作,通过政策解读、信息发布、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广泛宣传随迁子女的入学服务政策,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做好随迁子女就学咨询、条件确认等服务工作。对不符合积分入学条件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要及时疏导。
(三)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实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分级管理。
各区教育局要根据民办小学定级评估结果,合理核定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要加强民办小学统筹管理,对积极招收教育部门统筹安排的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且按规定免除学生的学杂费、课本费、簿籍费等费用的民办小学,根据评定等级按不同标准分别给予办学专项经费补助。对未经批准擅自招生、擅自扩大招生规模,以及预收费、乱收费的,予以通报,责令立即整改,并按有关规定予以降级处理。
(四)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做好残疾儿童招生工作。
除特教学校(班)招收残疾学生入学外,普通小学都应接受片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特别要做好轻度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工作,不得歧视或拒收,确保三类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五)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做好政策性照顾入学工作。重点引进人才子女、境外捐资兴学人士直系亲属及到我市投资、工作或置业的台胞子女等享受政策性照顾的适龄儿童就学,由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安排。若选择的学校过于集中,超出学校预留的学位或已满额,则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调整到其它学校就学。有关学校和学生应服从安排和调整。
(六)增强服务意识,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各区教育局应于招生期间设置专门的办事窗口,公布联系电话,统一受理,统筹安排不符合片区招生条件的适龄儿童的入学,确保广大适龄儿童按时就近入学。各区教育局、各小学要增强法制观念、政策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热情、耐心、细致做好家长的工作。凡符合入学条件的要及时给予办理,不符合的要给予明确答复和耐心解释说明,及时化解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行政区内小学间的问题由区教育局裁决,不同行政区的小学之间的问题、区属小学与直属小学间的问题在协调后仍有争议的由市教育局裁决。严禁推诿和上交矛盾的现象,切实维护招生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今年秋季小学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加强招生工作监督检查,维护教育公平。
各区教育局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对小学招生工作的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各公、民办小学要认真执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扩大或减少招生规模。严禁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儿童入学,违规招收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公办小学除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招收的个别体育特长生外,一律不得以特长名义招收学生,严禁各种特长评级与招生录取挂钩,不得擅自举办各类特色学校、特色班。
各级教育纪检监察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强化招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时段的监督。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应认真学习,准确掌握招生政策,严格招生纪律,及时纠正擅自将小学招生与各种经济因素挂钩的做法,共同维护教育公平。对违反招生纪律的人员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八)各区教育局要根据本招生工作意见,从本区教育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招生办法,于2014年4月30日前向社会公布并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备案。
本工作意见由厦门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闽侯县教育局2015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意见
闽侯县教育局2015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意见
为全面提升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确保每位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现就我县2015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招生原则
依据“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各乡镇小学应按行政村划片范围进行招生,甘蔗地区按划片范围安排入学。公办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民办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小学招生工作由县教育局指导,各学区(实小)组织实施。
二、招生对象
各小学招收户籍关系在本招生划片区内以及符合政策要求年满六周岁(2009年8月31日前出生未入学)的适龄儿童。
三、招生时间
1、各公办小学片内生以及政策照顾对象报名时间:8月17日至19日。
2、各民办小学报名时间:8月26日至31日
3、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招生报名时间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办法。
四、各学区片内生入学办法
1、各乡镇中心小学及农村小学招生由学区负责统一实施,各小学应按行政村划片范围就近安排入学。公办小学的片内生具体认定、审核由招收学校负责。
2、合理控制班生额:在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与合理控制班生规模上找到平衡点,班生规模严格控制在50人之内,有条件的学校要控制在45人以内。
其他年级转学也应严格控制班生人数,二至三年级控制在52人之内,四至六年级控制在54人之内。同一乡镇(街道)片内小学原则上不予转学。
五、甘蔗地区公办小学片内生入学办法
1、甘蔗地区公办小学采取查验“两证”(户籍证与房产证)办法招收划片区内的适龄儿童入学。
2、甘蔗地区公办小学一年级拟招22个班:实验小学本部6个班,昙石分校3个班;甘蔗中心小学6个班,瀛洲小学4个班,横屿小学3个班。
3、班生规模严格控制在50人之内。
六、其他特殊群体入学办法
(一)港、澳、台胞及华侨、外籍人员的适龄子女入学办法
1、申请入学所需材料:
台胞子女入学所需材料:适龄儿童父(母)的台胞证和台湾户籍证、营业执照(股东协议书)或聘书、能证明适龄儿童年龄和父(母)子女关系的证件(如户籍证、暂住证等)。
港、澳及外籍子女入学所需材料:①父母及小孩的护照(检查后留复印);②闽侯暂住证(检查后留复印);③学生出生证或户籍证;④如监护人为非直系亲属,还须经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委托书或监护人的监护公证;⑤闽侯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检查后留复印)。
2、入学程序:台胞子女入学由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县台办审核(盖章)后,甘蔗地区的交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其它地区由各学区统筹安排。外籍华人子女申请甘蔗地区就读,由教育局初教科统筹安排入学。其它乡镇由各学区统筹安排。
(二)本地驻军部队干部的适龄子女入学办法
各学区辖区内驻军部队干部的适龄子女申请入学的,应提供部队证明、军官证等证件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核后,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予以照顾安排。
(三)拆迁户的适龄子女入学办法
住宅被征收人适龄子女可依住宅征收部门的住宅征收安置协议、户口簿等相关证明材料,按以下办法安排入学:
1、原地安置且住宅被征收前符合片内生条件的,可在原居住地片内小学入学。
2、异地安置且已把安置地作为日常居住地但户口未迁移的,可由安置地所在地学校安排入学。
3、货币补偿安置且尚未购房的,可由过渡地学区统筹安排入学。
(四)随迁子女入学办法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小学一年级的和洋里、大湖、小箬、廷坪四个山区乡随迁子女申请就读甘蔗地区公办小学一年级的,统一实行电脑派位招生。
1、入学条件: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备“三证”(原籍户口簿和父母身份证、父母一方与就业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父母双方半年以上的暂住证或居住证)的即符合报名条件。“父母双方半年以上 的暂住证或居住证”是指当年3月1日之前办理的有效暂住证或居住证,如换新证,应提供旧证(新旧证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在辖区内已购房的,应提供房产证,无需提供暂住证或居住证。
洋里、大湖、小箬、廷坪四个山区乡随迁子女具备“三证”(原籍户口簿和父母身份证、父母一方与城关地区就业单位签订的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居住甘蔗地区半年以上有效的住所租赁证明或购房凭证)的即符合报名条件。
在满足“三证”条件的前提下,随迁子女父母在县内(报考地)持续缴纳社保6个月(截止当年6月30日)以上或随迁子女父(母)持有辖区内房产份额50﹪(含)以上的,其子女入学可优先派位。
获得省级优秀农民工以上称号、市级劳模以上荣誉称号及市十佳农民工称号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也可优先派位。
2、电脑派位学校:
城关地区电脑派位学校:甘蔗地区所有公办小学
其他乡镇参照甘蔗地区做法,原则上有学位余额的学校都应参加电脑派位,3、招生程序: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包括洋里、大湖、小箬、廷坪四个山区乡)电脑派位工作由县教育局指导,各学区组织实施。
招生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6月16至30日(双休日除外):进城务工人员携带相关材料到暂住证所在学区申请学位。各学区组织人员进行资格初审。
7月1日至7月15日:各学区组织人员对申请学位的随迁子女进行资格审核,并把审核结果上报初教科审批。
7月18日:各报名点公示入学资格审核结果。
8月23日:公示接收学校的学位余额,并上报教育局审批。
8月24日: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到报名点填报志愿。8月26日:进行电脑派位,并公示电脑派位结果。
8月27日至8月30日:各学区对未能通过电脑派位录取的县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筹安排入学。
4、录取办法:
经资格审查合格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人数少于学校学位余额数的,学校应当全部予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学位余额的,通过电脑派位方式确定学校的录取对象,学校不得擅自接收未经电脑派位录取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参加电脑派位未能录取和符合入学条件因故未参加电脑派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各学区统筹安排到生源不足的学校就读。
各有关学区要做到电脑派位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县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安排入学。进城务工人员必须保证所提供的“三证”真实、合法、有效,凡发现“三证”弄虚作假的,取消电脑派位资格,已派位的作无效派位处理;对于无固定职业、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引导他们的子女回原户籍地就读。
(五)其他政策照顾对象入学办法
1、孤儿、烈士子女、见义勇为人员子女。
2、县环卫所职工(工作满一年以上)的适龄子女。
3、边防、海防驻守部队的子女。
4、父母双方从事地质勘探等流动性较大的工作,需由亲属照管的学生。
5、父母离异,抚养一方无法履行监护人职责或丧失监护能力,确需由其亲属抚养监护的学生。
符合以上情况之一,需要在暂住的非户籍所在地附近小学就读的,应于8月10日前向县教育局初教科提出申请,申请甘蔗地区就读的,经教育局审批后安排入学,申请其他地区就读的,由各学区就近安排入学。
七、民办小学招生工作
1、民办小学一年级拟招7个班:青口育才小学拟招2个班,上街福州金桥学校拟招2个班,甘蔗英才学校拟招3个班。
2、各民办小学应严格按照招生指标进行招生,班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人,严禁招收不足龄儿童入学。
3、在具备招生条件的情况下需增加班级数的民办小学,必须向我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增班。
八、具体要求
1、各小学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及招生政策的宣传力度,使义务教育的基本理念,学校零收费(免除学杂费,免收课本费、簿籍费)等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小学一年级招生创造良好氛围。小学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在8月1日之前,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的入学通知书发给其父母或其监护人。新学年开学前对未入学的适龄儿童要进行动员,对已到县外入学的适龄儿童,应及时做好取证工作,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
2、各小学应于招生期间设置专门的办事窗口,公布联系电话。要增强法制观念、政策意识和服务意识,热情、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对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要及时化解,严禁推诿和上移矛盾,努力做好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3、小学一年级招生一律不得进行测试。对确属残疾的适龄儿童,应动员其到县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于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为规范电子学籍管理,各学区及民办学校应于9月20日前将新生学籍导入电子学籍系统,学校不得招收无学籍的寄读生。其它年级也不能接收寄读生。
5、各校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招收不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学。如遇超龄的,应当提供当年当地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缓学证明和相关附件资料。
6、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学生违规收取任何费用,对违反教育收费规定乱收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由各学区(实验小学)负责,教育局审核、审批。各校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招生办法(含招生简章、招生计划等),于6月30日前报局初教科备案。并通过教育信息网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范围、招生时间、咨询电话和报名时所需携带的各种证件等信息,为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县教育均衡发展,各校严禁随意扩大招生规模或接收不符合规定的学生。若发现学校违规招生,经核实,追究学校校长及有关人员责任。本意见由县教育局初教科负责解释。
闽侯县教育局 201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