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1

时间:2019-05-12 12:5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1》。

第一篇:历史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1

1、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的演变

1904年,“癸卯学制” :历史课为中学必修课;忠君爱国 1922年,:“壬戌学制” ;初中必修课,高中必修“文化史”;合编;各校有自由

1929年—1949年:初、高中螺旋式历史课程;三民主义信念;民族复兴思想;设计与实际

1949年以后:中学阶段仍为“三·三”制。

2、我国当前历史课程的改革目标

(一)在课程目标上,基本上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二)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了“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四)在课程实施上,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在课程评价上,改变了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3、《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比较

A普通历史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通过重大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分析、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B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是人文主义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历史教学在高中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C《历史课程标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的完整和发展,但它又比教学大纲有进步、有发展,主要表现在:(1)明确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2)课程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3)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的中学历史教学;(4)由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5)变知识单向传递为知识多元交流。

4、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在课程功能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问题;在课程目标上,第一次提出“过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出宏观性和包容性;在课程评价上,提出一些新评价方法。

5、高中历史课程介绍

初中历史采用主题时序体,高中历史采用模块专题体。课程结构:模块和专题

1、设置九个学习模块三个必修模块:《历史Ⅰ》(政治史)、《历史Ⅱ》(经济和社会生活史)、《历史Ⅲ》(思想文化史)

6、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相互交融

A知识目标:分类集中呈现;古今中外合编;知识点层次提升。B能力目标: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过程与方法目标:

“两个过程”: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

方法:

1、阅读必要的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2、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

3、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4、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D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开放的世界意识

7、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的关系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历史课的主体,教科书是历史基本知识 的载体。

8、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步骤

1.引起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2.感知具体历史知识的阶段。3.理解规律性历史知识的阶段。4.运用历史知识的阶段。5.巩固与检查历史知识的阶段。

10、备课的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应彻底改变“过分依赖教学参书”的“奴隶式”备课方法,成为一个有自己见解的“思考者”。

其次,要克服“绝对相信教学参考书”的盲目崇拜意识,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创造者”。

再者,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反思者”。

第四,备课不是抄写,而应当记熟。

11、课堂教学 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12、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A着眼于课堂结构和程序的教学方法

“读、讲、议、练”四段式历史教学法、“读、理、练”三段式教学法、“阅读、讨论、归纳”三段教学法、“读、讲、议、看、练”五字三段教学法、“自学、精讲、练习”三步教学法、“动、思、解、学、活”历史教学法、五步分层教学法、五环节教学法、隐性分层施教法、综合程序法

B着眼于对历史教学内容加工处理的教学方法

历史图表法、表解法、纲要信号法、比较法、分析法、联系法、浓缩记忆法、历史图示法、历史比较法(因果、系统、横向、纵向、逆向)、“全程式”教学法、结构提示法、历史“全程式”教学法、结构提示法等

C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划分的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授法、讨论法、D着眼于历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教学方法

师生共振教学结构、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E着眼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的教学方法 兴趣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F着眼于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自主演练学习法、活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 G历史学科自身的教学方法

原因教学法、因果分析法、概念教学法、H其它的历史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网络教学法、13、关于历史教学方法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优选历史教学方法除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外,还必须考虑到教学任务、学校教学条件、班级体的特点、教师个人的素质等各种情况。不管它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教学方法,首先考虑的是它们能否在特定环境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历史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首尾兼顾,体现课件的完整性

(二)注重历史资料的考证与辨别

(三)加强人机互动,促进师生双向交流

(四)结合教学内容,呈现出课件的历史艺术色彩

(五)坚持传统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二者有机结合

(六)遵循“就低而不就高”的软件使用原则,增强课件的兼容性

16、历史教科书的性质定位

历史教材的定位已经从传统的“教本”开始转变为学生的‘学本’,历史教材既要提供历史知识,也要提供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更要提供有利于开展历史学习活动的教学平台。

17、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一)要注意历史教材的思想性

(二)保证历史课本的科学性

(三)中学历史课本编写时还应当讲究可读性

此外,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还应该遵循基础性、系统性、精选性、适应性、稳定性、综合性、多元化原则。

18、新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体系,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的体系叙述历史

19、新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共同取得的进展

第一,增加近现代史的内容,下限已经到20世纪末,把历史与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第二,增加了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内容;第三,更加重视吸收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第四,以专题为分类标准;第五,增加了大量的图表和文献资料,课后习题丰富多样;第六,每课一得和活动课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第七,整体设计上,清新简洁,印刷精美,定价合理,物美价廉。

20、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学生成为历史学习主体所需的自身条件有:(1)改变思想观念,树立主体意识;(2)明确学习动机,善于自我激励;(3)端正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学习;(4)成就学习能力,自主支配学习。

二是学生成为历史学习主体对教师的要求有:(1)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营造氛围,创设民主的教学机制;3)激励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改革教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尝试成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6)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生成、教学评价等注重学生的内在动力。20历史教师的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历史教师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爱好和平等,集体主义。

2.社会公德

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秩序 3.职业道德

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爱岗敬业等 4.个人品德

舍己为人、富有爱心、公正、责任感强

(二)知识素质 1.历史知识

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规律、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历史研究方法

2.教育理论

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后现代主义为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基础(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历史教育理论 4.其他知识

文史不分家;地理与历史是天然的联盟;政治与历史关系紧密;英语、美术、体育、音乐等

(三)技能素质

1.语言能力器质上:清晰洪亮流畅

思维上:清楚明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情感上: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音标上:普通话标准

2.板书:个体的字迹优美,设计合理

3.教学机智(随机应变能力,生成能力)4.课堂管理能力

5.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6.教学反思能力 7.科研能力

(四)身心素质 1.身体素质健康、(视力正常、无神经衰弱等)2.心理素质乐观、自信、积极、勇敢、果断等设计

22、历史教育实习的内容:①见习②课堂教学;③实习班主任;④教育调查。

23、历史教育实习的形式:混合编队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实习支教(顶岗支教)

24、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构建全新的历史课程体系、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核心:人文教育

25、如何应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处理好高中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通史与专题史的关系

26、高中历史课程实施所取得的成效:出版了一批高中历史课改新成果、在课程评价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基本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自主开设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选修课程

27、面临的问题:

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课程衔接出现问题、教师知识能力储备出现危机、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有挫折感、新课程内容多学时少,教师难以把握教材、展示课与平时课改课存在很大差异、新课程先行,评价方式落后

28、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遵循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依托课堂教学的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恰当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

29、教学方法设计策略:

服从于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需要、处理好方法与知识能力的关系、根据学校学生教室的实际情况、运用优选法设计、教法设计与学法设计相统一

30、专题史教学设计策略:宏观指导,集体备课。跨校合作、体现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教材教、注意教学与教材的过程性互补

31、专题史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注重初高中历史知识的有机衔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课改理念、教学要勇于创新,大胆设计专题、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专题,教学要有可操作性

32、问题教学的设计策略:现实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困难、高中历史新课程一课一中心的设计策略

33、学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课程资源

34、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特点:建立模块相对独立,中外合编的专题式体系、在内容选择上具有新特点、更加强调选择性与多样性

35、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功能:教材以历史课标为依据,切实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材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教材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6、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的方法:以学定教,谋划生成、营造和谐宽松的历史课堂、信息重组,因学施教、捕捉契机,顺学而导、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第二篇: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用权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组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本次课程改革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的课程结构。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内涵:

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次教学改革主要任务是: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具体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的。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 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 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彩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考试的改革重点: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颂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5、评价方式多样化。

6、评价主体多元化。

7、关注发展过程。

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坚持“一个为本”

一、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

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行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示。

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

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学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向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的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评估,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运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挖掘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三、明确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1、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

2、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

3、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5、要有充分的思维训练

6、方法最优化,手段现代化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

(一)课堂教学应该树的基本观念

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二)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在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实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标高,将教学诸葛亮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规定,即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意和行为方面应产生的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生理心理特点、所学内容的心理认同程度以及学校情况和社区课程资源为基础,查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出既全面具体、又重点突出的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教学是由组织、认知、情意、评价四项活动组成。这四项活动功能各异,而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出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教学过程。

(1)组织活动设计(2)认知活动设计(3)情意活动设计(4)评价活动设计

3、课后教学评价的设计

六、课堂教学要求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二)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三)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1、坚持启发式教学。

2、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

3、教给思维的方法。

(四)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1、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2、学生活动的形式要灵活。

3、强调师生交流,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

4、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或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目标——活动——发展”,即“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六)重视教师的价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音乐课程的结构由六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它们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

(二)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知识与技能。

(三)内容标准:

1、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3、演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4、创作:高中学生尝试音乐创作是激发想像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

5、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6、音乐与戏剧表演: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与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渗透在不同的模块中。教师应坚持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2、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3、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电脑和网络使音乐的传播和复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育的资源,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评价建议

(一)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2、教师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一、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

2、创造性发展价值

3、社会交往价值

4、文化传承价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三、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包含四个教学领域)

1感受与鉴赏 2表现 3创造

4音乐与相关文化

四、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

2、模仿

3、探究

4、合作

5、综合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4、音乐与相关文化

五、内容标准

1、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要素 音乐情绪与情感 音乐体裁与形式 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 演唱 演奏

综合性艺术表演 识读乐谱

3、创造:

探索音响与音乐 即兴创造 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社会生活 音乐与姊妹艺术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

第三篇:新课程理论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

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

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

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

如果不是,则为客体

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创新教育与教师

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的。任何一种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时代时展的必然结果。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创新教育是走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同时,新观念都具有超前性。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情是基础,理是目的。创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创设怀境、培养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现行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创新的好题材,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等等。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观念、知识的更新,往往显露出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及

时的充实和变通。

(四)创新教育与学生。

1、强调主体的参与。

2、强调知识的应用。

(1)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2)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

三、素质教育

(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并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外,其他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或树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

不断地渗透。

(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虽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一面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就当然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这就明确指出了,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这一认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复习铺垫、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等环节构成。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

数或个别人代替。

3、优化教师的“教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的方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阅读法等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舍弃一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做法,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

(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得知识不是他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他们心理发展的起点。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认识的发展主要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主要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意向的发展,也有称为个性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认识的发展与意向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铺相成的关系。

1、创造良好的气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力求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并善于运用气氛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这种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认真的、合作的、追求科学的一种学习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期望、鼓励、关怀和爱护。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是促使学生积极上进的物质力量。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品尝

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组织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发展能力。

人的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学习活动中的锻炼。

四、注重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注重参与的广度,让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参与“量”的飞跃。

1、采取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采取“合作研讨”、“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准备性参与、尝试性参与、理解性参与和巩固性参与,从而达到全程参与的目的。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读书、计算、操作、推理、判断等任何一项学习都不可能由眼、耳、口、手、脑某一感官独立完成。必须密切合,才能使学习卓有成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听觉通道的学习,效率只有30%,视觉通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合通道的学习效率可达70—80%。为确保学生的全方位参与,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参与的深度,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参与“质”的飞跃。

1、培养自主意识,增强独立性。“独立性”指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能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策略能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进行调控。

2、调动积极因素,增强主动性。“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特征的总和。表现为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确定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

(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兴趣,使学生“想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

理的欲望。”

(2)教给学习方法,具有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3、注重思维发展,增强创造性。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对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的培养等。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1)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2)鼓励学生的直

觉思维。

五、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时,也习惯于机械呆板地照本宣科,严格遵循教材,紧扣教材、忠实于教材,不敢越教材半步。在现代的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生活化、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

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课堂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受到限制,教学与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要接受讲授式的教学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问题训练,思维过程主要是对课本例题的模仿。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喜欢套用公式、例题机械模仿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限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欠佳。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探索性学习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传统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受、探索性学习的过程重视不够。现代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体会,更要关注学生

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等。

六、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创新学习的根本方向。

2、主体主动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学习的前提。

3、启发探索原则。在创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启发探索创新学习的基本方式。

4、求异求优原则。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优”。——创新学习的灵魂。

5、民主愉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创新学习的重要保证。

6、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创新学习的客观

要求。

7、实践操作原则。引导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创新学习的重要

途径。

8、评价激励原则。对学生的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主动地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创新学习的动力因素。

七、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习能力

(一)指导“做”,培养操作能力

1、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

2、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不能把操作活动看作是一般的随意的活动,动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操作过程要有序、明确,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

3、操作要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二)启导“思”,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传播和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教育中要从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四点要求着手;要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诱导“说”,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留足让学生口述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以体现自主学习精神。

(四)引导“联”,培养迁移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知都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

认识活动之中。

八、学会参与 走向未来

1、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喜欢学习,有较高品质的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因此,除了认知技能领域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能力、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学会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将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地统一起来,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习者的亲身参与中进行才会有效。没有学习者的参与,学会学习将是

一句空话。

2、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活动。

3、在做人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做人。

在“学会参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个体活力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学生的长远发展

与近期发展的关系。

九、学生心理引导技巧

1、步难以上青天——层递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层递效应,俗称“进门槛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96年),心理学家查尔

尼(1975年))

2、榜样太高不可攀——差错效应

能力比自己强,总体上各方面优于自己,然而和自己一样不时会出现一些可以原谅的小差错的人更能吸引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差错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

3、术家写评语——巴奴姆效应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泰勒 巴奴姆)

4、疯狗唾液救人命——接种效应

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态度变化与过去对某个问题体验的关系时证实:处于态度改变情境的个体,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就好像是在“接种疫苗”,大大刺激其对这种攻击作出抵抗反应,并不断地增强了抵抗力,以后再受到同一反向态度强大攻击时,不但不会改变其原有态度,反而使个体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态度,并“抵抗”任何不同意见。这就是“接种效

应”。(巴斯德)

5、响鼓要用重锤敲——强刺激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受性与刺激的阈限有关。如果作用于人的刺激阈限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那么感受性会因此而麻木。刺激阈限大大超过中等水平,感受性十分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谓之“强刺激效应”。刺激阈限大大低于中等水平,十分微弱,如一条小虫在皮肤上爬行,其感受性也会因此而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弱刺激效应”。

6、难以自禁激扬情——组场效应

众人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如同物理学中磁场一样的心理场。当个体进入这个心理场后,在感人场景的渲染下,人的情感、行为就会被磁化而变得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升华为与场景一致的情感与行为。这种能磁化人心理的强大、特殊场景称之为大众心理场,它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组场效应”。

7、滴蜜赢得他人心——认同效应

引导者表达与对象之间在观点或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引导者实际上向对象出示了一张“自己人”的心理名片,这使被引导对象产生一种“同体观”,视引导者为“自己人”,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或弱化对方的“反引导定势”和防范心理,取得倾向于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引导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认同效应”。

8、先抑后扬见奇效——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

称为“增减效应”。

9、适得其反在禁令——潘多拉效应(禁果逆反)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上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

效应”。

10、好戏连演令人厌——超限逆反

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过强,刺激时间过长,或者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向态度。

11、烽火连天戏诸侯——信度逆反 指由于以往经验积累、人格特征等因素,产生对信息源、引导者的不信任,导致消极、反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12、好意此时被曲解——情境逆反

指在特定的时机、场合,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引导者不顾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会诱发情感障碍,使个体紧闭心扉,对引导逆向、排斥态度。

13、小人之心度君子——自比作用

心理实验证明: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要猜测他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等,最大的可能性是把对方估计得和自己一样,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籍贯相仿是尤其如此。心理学上把这种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怀有一样的心情、想法、好恶、品质等心理现象称为“自比作

用”。

14、奖励结果事愿违——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其效果反而会降低,外加报酬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的,故称之为“德西效应”。

15、心灵绿洲待开垦——罗森塔尔效应

由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符合期望的心理现象,罗森塔尔把它叫做“皮格马利

翁效应”。

16、情境变换难注意——斯特鲁效应

所谓“斯特鲁效应”,就是当着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顺利地对这些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这一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斯特鲁首先发现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17、大失所望星期一——月曜效应

所谓“月曜效应”,是指点星期一与其他工作日相比,人们的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大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果的心理现象。

18、新官上任放把火——首因效应 心理学上把人际交往中,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其产生的心

理影响被称为首因效应。

19、妩媚一笑遮百丑——晕轮效应

心理学上借用“月晕”这一自然现象,把一个人某种突出品质或特点的清晰、深刻印象,由此作出整体印象的评价,从而掩盖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称之为“晕轮效应”(光环

效应)。

20、前功一朝化烟云——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新形成的印象淡化,甚至抹去以往已形成的印象,给人们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

21、药铺抽屉密密排——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是指由社会刻板印象所形成的人际知觉定势。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一类对象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而不管这一类对象间的实际差异。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2、锦上何须再添花——马太效应

人们把“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类现象称为

“马太效应”。如“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23、险把巨星当鞋匠——黑票作用

所谓“黑票作用”,是指不管一个人具备其他任何品质,只要有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就把

对方的其他好品质都一票否决掉。

24、失之东隅收桑榆——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个体在某方面的需要或目标受到挫折后,便用可能成功的活动或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来弥补,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以获得他人的承认,获得心理的寄托和成功的快

慰,满足新的需要与实现新的目标。

25、小题大做起作用——升华 所谓“升华”,是指引导对象的“动机替代”,即用高尚动机代替低级动机,用社会性动机代替自然性动机,从而使引导对象地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自身动机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从狭隘的低水平认知和情感中“跳”出来,正确看待个人的得失,产生新的意向,去追求新的目标。

26、文过饰非自解嘲——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它。以“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最为典型。个体在追求某地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

象,被称之为“甜柠檬”机制。

27、有了陪衬始宽慰——觅类求同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为了减轻其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于是寻找一些与他同样遭受挫折的伙伴,以此聊作自慰,并减轻受挫折感,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觅类求同”心理。

28、色若无事实内荏——反向形成

所谓“反向形成”,是指个体的需要和目标受到阻碍后,为防止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欲望表现出来,而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一种与此相反的行动来表现的现象。

29、混为一谈减重压——融合效应

所谓“融合效应”,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不愿意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把自己在挫折中应有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或者与同样受到挫折的他人相提并论,证明自己与他人等值,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30、责难他人为平衡——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当个体遭遇挫折后,不进行自我检讨,而把挫折引起的内心不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某些行为、欲念、态度等排除于自身之外,转移或推向他人和周围事物,以此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的心理现象,也叫“推诿作用”。

31、羡慕名人自炫耀——自居作用 所谓“自居作用”,是指为了迎合能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人们,于是就在思想、行为上模仿他们,或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做;或者把他人具有的令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强加到自己身

上,以此求得安慰和满足。

32、往事浮现月明中——回归效应

一个人如果喜欢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认为过去的一切比现在美好,因此迷恋过去,甚至幻想回到过去美好的岁月中去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回归效应”

第四篇:历史学科前沿理论与教学实践

历史学科前沿理论与教学实践

历史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描述和说明,历史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得到更新,本文是在对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焕君教授讲座整理而成,对一些史学前沿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发。

关键词: 历史前沿问题

教学实践

后现代理论

中国当代史学受年鉴学派和后现代史学的影响很大,其直接效果就是学者有意识的对以往习以为常的观念、结论提出质疑,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这些新认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细节。回归常识。

一、历史学前沿理论

1、年鉴学派

代表性人物有费弗尔、布洛赫、布罗代尔、勒高夫、拉杜里等人;以194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区别较为明显。他们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必须放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加以认识,历史学家不能运用历史进步这一先决条件来衡量和选择历史事实,否则就容易歪曲事实,削足适履。

1922年,费弗尔发表《地理环境和人类进化》,突出地理环境和人类历史的紧密关系,既注意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又研究人类行为如何参与改造环境。历史与地理从而融为一片。描述的是人类的所有行为,既包括物质的文化,又包括思想道德等文化;既有科学、艺术、信仰的发展,又有经济、商业、社会阶层的变化。

布洛赫的名著《封建社会》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界定,不再把封建社会视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而是当做“整体的社会环境”,有其特有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准备,如统治和依附、富裕与贫穷,使人耳目一新。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横向的和结构的研究,目的是展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一个社会的全貌。

第二期则更为注重历史的纵向趋势。布罗代尔在名著《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为了体现这种趋势,用了三种不同的历史的时间观念:基本恒定的地理时间、社会机构的“长时段”和历史事件的“短时段”。人类的各种活动在不同的时段中产生的结果不同。人类虽然有能力影响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但是社会机构常常抵制人类活动的干预,甚至反过来对人类活动,特别是对那些在“短时段”中的历史事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总之,人类的政治活动,伟大人物的杰出贡献,只能在“短时段”中发生转瞬即逝的作用,不能影响历史的进程,更不能决定历史的走向。政治人物和政治机构的所作所为与社会结构性变迁没有联系。

真正影响历史进程的是那些在长时段中活动的因素,由大众的生活所组成,包括他们的食品结构、身体状况、衣着服饰、品味爱好、生儿育女和社会地位。因此,年鉴学派着重搜集人口和经济的材料,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对历史进程的长时段认识。对这些材料(主要是数据)的计量分析、计算成为他们研究的重点。由此,他们成功地把历史学变成为一门社会科学。

综上所述,年鉴学派扩大了历史学的视野,他们力求展示“整体的历史”,他历史学家的兴趣引向社会的各个方面。历史学不再为几个历史人物所主宰,成为大众生活的舞台,原来不起眼的因素,都能成为历史学家研究的素材。因此,年鉴学派的兴起代表西方历史学的多样化、多元化倾向。

60年代之后,该学派的研究趋向更加丰富,政治史重新受到关注,只不过方法大为不同,更加突出政治的鲜活性。对大众集合心理的研究更加深入,手法多样。经济和人口史研究也是花样繁多。这些都对当代历史学研究影响深远。

2、后现代理论

最先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是在建筑及艺术领域,由于对现代的光滑平顺的建筑不满,出现了反对既有形式为主的建筑。从建筑结构走向对西方认识论的质疑,逐渐推及到主客二元对立及对精神物质对立的怀疑,对语言的不确定性及客观存在性的质疑,又走向文学批评,最终由文入史。

20世纪70年代,海登·怀特首先发难,他指出:过去不等于历史,历史只是一种叙述,叙述不见得能被完全理解。当人们理解时,可能已经不是真实的历史了。

后现代批评经典与真理,认为一切都是建构出来的,无论是西方的《圣经》,穆斯林的《古兰经》,还是中国的四书五经,都并非真实。首先,在历史的分期上,无论分为古代、中古、近代还是原始社会、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对历史因果关系的解释,都是后来的想像与设计。其次,在观念上历史趋同于现代,因为研究者有了科学观念,所以研究对象也就必须体现出科学观念;有了市场经济概念,所以古代社会也就要找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

因此,后现代史学认为现代史学就是在这些现代观念下,来清理和书写历史的,这与文学写作并无不同。可以说,文学是在创造(Invent)故事,而历史只是在发掘(Find)故事;文学在想像中写,历史则是在资料中编。

后现代史学认为,历史只是“文本”对过去的描述。海登·怀特说:“我们所谓的历史,其实是借助一类特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就是说,历史不等于过去,而是写作出来的话语,而且必须先写出来才能被阅读,通过阅读现代人才能与过去发生关系。就此而言,历史与文学一样,并完全可以由文学理论来诠释。文学、历史的界限模糊而不分明。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感情、思路方法、政治时势等因素,也包括历史资料的欠缺、丢失等,历史真相的叙述总会受到影响。完全讲历史叙述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是不可能的,可谓“不在场的阴影笼罩着在场的”,“过去”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很大。这是后现代史学重视的文本的重大意义,是他们对历史的“洞见”。

文本的突出,揭示了话语的权力,揭露了所谓“真实的历史”背后可能隐藏着不真实的想像和权力。理性是不可靠的,借助理性构建起来的“宏大叙事”也是不值得相信的,它对历史因果关系的解释下面,隐藏了某种政治和理念。如作为概念的“国家”。在后现代史学看来,虽然国家是历史性的政治共同体,但是否就一定是天经地义的?“中国”是否就一定能和中华民族、中国文化重叠重合,成为民族、文化的代名词?多民族国家如南斯拉夫、苏联,算是什么国家?

国家如此,“爱国”还能天经地义吗?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认为国家只是被语言建构起来的“想像的共同体”,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不过是被后来的爱国歌曲、政治宣传、历史传说等建构起来的,互不相识的人,如何可能互相认同为一个民族国家?

同样,“中国”又是一个怎样的历史性概念?由此引申,便是该如何对待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乃至“汉奸”?如岳飞,如施琅?

二、从理论到实际:历史学的实践

黑格尔在《哲学讲演录》中曾对“健全的常识”下过一个定义: 健全的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其中也包含了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常识总是为它所部不自觉的思想范畴所支配的。例如,如果有人在哥白尼以前说,地球环绕太阳旋转,或者在发现美洲以前说,那边还有大陆,那就是违反全部健全的常识的。在印度、中国,共和国也是违反全部健全常识的。

黑格尔的意思是说,在中国、印度这些习惯专制统治的国家中,人们关于国家统治的思想方式都是与君主、专制、极权相联系的,他们无法理解产生于西方的共和国模式,这超出了他们的常识认知范围,所以会很不适应,甚至反对。

但是如果看看中国、印度今天的现状,你会认为常识是可以改变的,或者是可以培养、灌输的,常识是一个逐步健全的过程。

历史学是人们业已形成的知识与观念,这些知识与观念会沉淀下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成为我们理解世界、与人交流的基础。比如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之类的知识,已经成为常识。如果有人颠倒这些知识,你会觉得那是违背常识,难以沟通。

由此可以看出常识与历史的联系。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很多已经成为常识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如同黑格尔所说,也是“很不健全的”,需要逐步改善。

通过举例,看看我们一般认为的常识中间蕴含了怎样的历史观念,以及这些观念曾经是如何的不真实,现在又是如何逐渐完善、走向真实的。

1、关于中国近代史

一般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由于西方的入侵,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合作,都在这一判断基础上叙述,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不平等条约是外来刺激,农民、知识分子、官僚的起义、改良、革命,则是应对,从而使得反帝反封建成为一条主线。

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如此的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如果稍加考察,可以发现,这种理论出自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而毛泽东的主旨在于通过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的分析,否定资产阶级专政的可能,认为社会主义的共和国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一逻辑架构中,关于近代史的叙述不过是为了这一政治目的服务。

最近三十年来,国内史学界逐渐摆脱政治因素,从历史原因分析近代史进程,形成新成果,如:借鉴美国学者费正清“挑战与回应”的观点,从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社会的挑战来分析;传统——近代化理论:蒋廷黻;中国中心论:柯文认为近代中国自有其发展轨迹,而且除了军事外,经济上并不落后。

2、五种社会形态论

指人类社会历史相继演进的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一种社会发展演变的规律。这种理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仍然余波未息。但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1857-59年,为了批判所谓资本主义永恒论,马克思提出“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其适用地区仅限于西欧。1919年列宁在《论国家》中加以扩展,认为“世界各国所有一切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的发展,是这样向我们表明这种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常规和次序的”,依次经历父权制原始社会、奴隶占有制社会、资本家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有几十个几百个国家经历过和经历着奴隶制、农奴制和资本主义”。在地理范围和理论外延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扩大。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史学理论界进一步归纳出“五种社会形态”说,适用的范围是整个人类社会,其理论外延也进一步演化成各种制度。1938年,斯大林在其发表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最终将其定型。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表示接受苏联的理论模式,40年代末,更是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干部和知识分子必修的政治及历史读本。当时大部分历史学家,如翦伯赞、范文澜、郭沫若、侯外庐,就是在这种理论框架下进行历史研究的,并且依据这种理论编写各种教材,教育学生。这一理论也就成为国内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进而作为一种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被国人普遍接受。

不仅如此,在这一理论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的名词术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历史演进被简单化、线条化。如“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大多数”、“极少数”、“起义”、“造反”。后一阶段要取代前一阶段时,必定是因为其更先进、进步,而以前则是腐朽落后,人民生活也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穷人受压迫”,所以必须“造反”,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这种思维方式,至今屡见不鲜。甚至对所谓“封建礼教”、对儒学的反对,很多也是这种思维的产物。以其中的资本主义为例。史学界一度热烈讨论过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要证明中国古代也存在过资本主义,只是因为外来侵略才被打断。否则就会与这一理论完全吻合。但是关于萌芽何时产生,却是众说纷纭,从战国到明清,都有萌芽,从而丧失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但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欧洲,20世纪后半期以来,却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工业革命是否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可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本身就需要不断地探讨与完善,而不是当做真理,顶礼膜拜。

3、炎黄子孙

《五帝本纪》评价黄帝:“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汉代到清代,黄帝被作为皇权的象征来祭祀,代表的是皇统。晚清时期,在反满斗争中突然转型,被认作是“国族”或汉“民族”的象征,成为国民认同的形象。后来,为了顾及长江流域,又隆重推出炎帝,都是为了强调国家和民族的认同。1908年,同盟会于东京遥祭黄陵,祭词说: 我民族屡蹶屡振,既仆复兴,卒能重整金瓯、重振玉宇者,莫非我皇祖在天之灵,有以默相而佑启之也。1935年,中国国民党推派中央执监委张继、邵元冲,“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辕轩氏之灵”,祭文中除追怀先祖“创业之耿光大烈”外,反复矢言“力排艰险,以复我疆园,保我族类”。

1937年,中共陜西苏维埃政府遣派林祖涵致祭黄陵,并宣读毛泽东、朱德撰写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冑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志勿谖。

以上所引各政治团体的官方宣示,尽管彼此利益相左、意识形态悬殊,企图达成的政治目标也不尽相同,却仍有着基本的雷同之处:在这些文本之中,“黄帝”虽然依旧维持其固有的“先祖”地位,却已不再是一朝一姓专属的祖源,而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换言之,“黄帝”作为一项认同符号,已脱离旧有之帝王世系的“皇统”脉络,转而被纳入新起之民族传承的“国统”脉络。

伴随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而复活的历史人物,除了黄帝还有郑成功。1903年,蒋智由就当时出现的“古人复活”现象举上述二人为例,关于郑成功,他说:又若郑成功者,(本)不甚挂于我国人之齿颊,甚者或且置与叛逆同科,......近则郑成功之行事,亦渐照耀于中国人之眼中,而数为一代之人杰。康熙时郑亦邹所撰《郑成功传》,1903年,匪石与亚庐(柳亚子)又各写一部传记。在郑成功的事迹中,焚服告庙、移檄起兵最具戏剧效果,最能震撼人心。但是在郑亦邹的笔下,却只是轻描淡写:成功既力谏不成,又痛母死非命,乃悲歌慷慨谋起师。携所著儒巾、襕衫,赴文庙焚之,四拜先师,仰天曰:「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唯先师昭鉴之!」高揖而去,......与所善陈辉、张进、施琅、施显、洪旭等愿从者九十余人,乘二巨舰断缆行,收兵南澳,得数千人,文移称「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

然而,在匪石对同一史事的叙述中,郑成功的告庙祝文、移檄起兵的文告变成这样的语句: 呜呼先师!国家已矣!父谏不听,母死非难,成功之罪,其曷可逭!谨谢儒服,以矢厥志。呜呼先师!昔为孺子,今为孤臣,仗先师灵,宏济大难。其济,国民之福;不济,成功之罪。呜呼先师!实式凭之。

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敢以一掬泪、一滴血,沥诚竭忠以誓于我三军、我普国国民之前:呜呼!尔祖尔父所日日教告于尔等者何言乎?夫国民之所以能受光荣者,徒以有国在耳。呜呼!不有国,毋宁死。余将誓师中原,与决生死。尔等有与吾同志愿者,其投鞭来从!军行矣!」于是一片「从军」!「从军」!「殉国」!「殉国」!之声,直应成功誓言而起。

通过对照,可见郑成功的「复活」,其实就是中国国族、汉民族的“新生”

4、火葬与土葬,哪个更文明?

土葬一直是中原汉族的主流埋葬形式,这与儒家理论相关。古代也有火葬,但一般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也就被视作野蛮。唐代以后,受佛教影响,火葬开始流行,以致宋初太祖下诏云:“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为了“厚人伦而一风俗”,所以要禁止火葬。但民间百姓“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地方官吏也只得“姑从其便”,为此还在城郊建立焚化院、化人亭之类的专门火化场所。清人入关前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都是火葬,但一旦“文明”起来,就讳莫如深,《实录》、《会典》中都不记载,雍正还为此解释说是因为战争时期迁徙无常,事出无奈。不仅如此,还通过法律加以禁止,对火葬者施加“杖一百”、“流三千里”甚至“斩首”等刑罚。同时,由政府出资,帮助无钱购买土地的贪穷之家安葬亲人,设漏泽园,立义冢,无主尸由官府代为埋葬等。

之所以如此,在于对文明与野蛮的界定,以及由此而来的追求与认同。如同富贵之后忌讳微贱时的出身一样,清人提倡土葬,也正是因其为汉人旧俗,代表文明。但是,今天再度以为火葬为“文明”。如果我们探寻背后的原因,是否会对“文明”与“野蛮”转换的微妙之处有所领会?

按照后现代历史学的观点,历史只是文本对过去的描述。是否意味着,历史不等于过去,而是被写作出来的话语。问题是:历史是被谁写出来的?

历史是胜利者写出来的?谁是胜利者?在哪些方面胜利了?其目的何在?借助何种手段?想达到何种效果?

以上这些追问,都涉及到文本的建构过程,以及其中隐含的权力话语、宏大叙事。而能够进行这样的追问,无论是对待历史,还是常识,就不再是不假思索的相信,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而这正是历史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笛卡尔的呕吐论:一个人一生总得有一次把自己从小当作无可置疑的一切东西全部从脑子里清除出去,然后再重新开始寻找真正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所。

就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而言,这样的呕吐似乎还不止一次。而且呕吐之后,势必腹中空空,无所依傍,以致彷徨迷茫。因此必须伴随的再度思考,重新建立历史观念与生活常识。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中庸》云:“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

历史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第五篇:2011zuixin新课程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计 20 分)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2、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3、新课改要求教师课堂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转为比较关心学生的()、()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等四个方面。

5、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和问题性。

7、认知建构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和建构性原则。

8、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教育理念。()。

二、判断。在正确的后面打√,在错误的后面打×。每个1分计5分。

1、目前正在进行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六课程改革。()

2、我国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四级课程管理。()

3、“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4、教学观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课程资源的多少及开发只与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学校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大多数教师感到无教育资源可开发,主要原因是我们这里条件太差()

三、选择。(每个3分,计21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1)创造能力(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 A.(1)(2)B.(2)(4)C.(1)(3)D.(3)(4)

2、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3、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加德纳 B.比纳 C.西蒙 D.斯坦福、E、约翰森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影响每个人智能发展的因素有()A、个人成长经历B、先天资质C、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

6、建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

A激进建构主义B社会性建构主义C个人建构主义

7、属于支架式教学环节的有()

A搭脚手架B效果评价C创设情景D独立探索E进入情景

四、简答:(每个5分计25分)

1、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新课程教师行为的四个转变是什么?

3、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

4、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学习理论有哪些特点?

5、在新课程实施中可以赞赏学生的哪些方面?

五、论述20分(每个10分,计20分)

1、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谈谈在新课程观念下,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是什么?

2、论述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哪些指导意义?

六、阅读下列案例,分析以下问题(9分)

A.你认为在这堂课中,教师根据一位学生的说法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可行吗? B.你认为教师这一教学内容的增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

C.试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来审视这些行为,谈谈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案例: 我可以横着跑吗? 在30米快速跑教学课上,一轮小组比赛以后,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可以横着跑吗?”随之而来的可想而知是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原来是小组赛的最后一名石峰同学提出了这个荒唐的要求。“这不是捣乱吗?”“开玩笑!”有学生轻声议论着。

“为什么要横着跑?”我耐着性子问了一句。

“螃蟹就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既然螃蟹能横着跑,为什么我就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

望着这个不太听话的学生,我灵机一动,转身对同学们说:“石峰同学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我们的确可以横着跑,只不过这种跑得方法没有直跑跑得快,但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是经常用到的。第二轮我们比赛横着跑。好不好?” 听了我的这番话,学生们都乐意接受这项提议,有的还尝试着做投篮的动作,有的甚至还模仿起了螃蟹的样子,表现得特别兴奋,课堂气氛活跃极了。

石峰同学不仅由最后一名变成了冠军,而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开心极了。而我受到的触动更大……。

一、填空: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3、知识传授学习方式学习愿望

4、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5、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6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

7、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

二、判断:××√√×

三、BD、A、A、ABC、ABC、ABDE

四、1、A、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B、营造宽松和谐环境,让学生从主人的角度发问 C、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的问题意识

D、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三)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四)由重“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

3、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 答: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二)贵在于导,培养学生参与的方法

(三)创造空间,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

(四)营造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

4、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学习理论有哪些特点? 答:(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或吸收。

(2)认知是学生用来组织经验世界的,不是用来发现本体现实的。

(3)知识是学生与他人经验交流的过程,是经由磋商与和解的一种社会建构。

5、在新课程实施中可以赞赏学生的哪些方面?

答: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2、能够 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4、尊重学生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自信心

5、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6、能够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发展。

2、(见当代教育新理念课本263——266页)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六、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讨论两者的关系就像是讨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它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它讨论的价值,因为正是有了这种讨论,才使我们的课堂更趋向于完美!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就像“计划”与“变化”两个词语的关系一样。

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6.简述学会与会学。(6分)

27.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8分)

28.某毕业班晚自习课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学习。这时,该班的语文教师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语文是基础,语文学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多花些时间学语文”。于是同学们都开始复习语文;过了一会儿,英语教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英语非常重要,不管考什么都要看英语成绩,尤其是大家英语基础不好,更要多花时间学习。”于是同学们纷纷拿出英语书;再过了一会儿,班主任吴老师走进了教室,他看见大家都在看英语,很生气,说:“数学是关键,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你们将来的升学,赶快抓紧时间复习数学。”同学们叹了一口气,又开始做数学题了…… 请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上述现象。(6分)

下载历史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论填空题

    1、 我们目前新课标程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杜威实用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 2、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 3、 (同化)是个体将外界信......

    新课程理论提要

    一、 填空题。 1、201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2001年9月江苏省小学初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 3、2003年9月全国小学初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 4、......

    新课程理论123(推荐五篇)

    宋氏第二十一氏子孙宋承泽成长日记 宋承泽父母: 受孕日期:2010年2月17日 吾儿生性懒惰,时至2010年4月5日仍未“落户”,令其母是心神不宁啊!所幸于10年4月13日到兰山区妇幼保健院......

    新课程理论2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二) 一、 填空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与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革课程......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 学校:姓名:一、填空 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 )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 ),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 )。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

    新课程理论观点

    1、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物理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在理念上的......

    新课程理论讲座

    基础教育新课程与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的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的教师在对职业角色的认识时,是要在每一节课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教师......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数学在提高人的( )、( )、( )和( )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2、 《标准》倡导( )、( )、( )的数学学习方式。3、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和( )基础之上。 4、 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