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品生品社课程因我们而精彩-名师讲堂反思
让品生品社课程因我们而精彩
——名师讲堂反思 历城区教研室 朱晓燕
3月13日在历城区实验小学举行了历城区小学品生品社名师讲堂活动,活动中分别由七里河小学的程俊红老师做了题为《德育课程新思路》、港沟中心小学的曹风华老师做了题为《脚踏大地 仰望星空》的讲座,两位老师不仅将培训中学习到的品生品社课程新的思想和理念传达给与会老师们,同时还和与会教师交流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名师讲堂活动得到了与会教师们的认可,讲座的内容也给教师们以很大启发。
下面我结合自己品生品社教研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品生品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品生品社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涵盖了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等社会生活领域,涉及到公民素养的道德、伦理、法制等层面,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等等,影响到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因此,品生品社课程博而广,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成为一个各领域知识多有涉猎的杂家,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条不断流淌的溪流,使课程实施起来才会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我们去旅行》这一活动主题,教材中呈现的关于中国铁路运输的知识仍停留在过去的“三纵三横”基础上,中国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结合社会
实际引导学生感知,因此,教材上虽然给师生留足了学习发展的空间,但如果教师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仍停留在过去,而没有与时俱进,进行补充拓展,就会使课程实施效果大大降低,情感目标也无法有效达成。因此,品生品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关注新热点、关注新要求、关注新发展、充实新知识,才能使课程功能得以有效落实。
2、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课程实施技巧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开辟了广阔的课程实施渠道,也为教师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品生品社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辅助课程的实施。在视导中经常遇到个别老师将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作为课程实施不利的一个借口,确实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但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我相信我们的老师是智慧的,是能够通过不辍的学习来弥补这一缺憾的。因此,希望广大的品生品社教师一定要在研究课标、教材、学生的基础上,也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从而大大提高课程实施效果。
3、加强课例反思和课题研究,搭好持续发展的桥梁
课例反思和课题研究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一个必要途径。在视导中发现部分教师的备课中没有教学反思,或者教学反思空洞、应付,缺少实际的反思含量,针对性、思辨性、研究性不足;教师的听课记录多是教学流程的记录,缺少针对性的评议和思考,教师在听课中批判改进含量不足。而实际教学中正是这种鲜活的课例才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将问题上升为研究课题,在研究中突破,在研究
中实现发展,教师要充分把握自己和他人的鲜活的课例,多思考、多研究、多反思,多和自己的教学相对照,多给自己的教学架设发展桥梁,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不断的思考、研究、反思中快速发展。
教师在鲜活的课例中反思什么?我个人认为:一是反思目标的达成度。根据教师课例的效果细审目标设置的科学性、生成性、契合性、实效性,细研目标的突破技巧,审视目标达成的程度。二是反思活动设计的实效性。根据目标的设置,细思教与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性、科学性、衔接性和递进性,细研教与学活动方式的适切性和灵活性,细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性、发展性,考量活动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发展(认知、言行、能力、情感、方法等)的影响。三是反思教学特色及教学亮点。纵观教师的课堂,细思教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细细体味教学流程,从中感受教师独特的课程实施技巧,敏锐地抓住教师教学中的精彩,反复研究,学习借鉴。四是反思学改进之处。听课教师既是一堂课的课外参与者又是一堂课的旁观者,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感受、体会,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一方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接受力和发展需求进行反思及再设计,另一方面还要从自身旁观者角度出发,思考我的课堂上应如何设计、如何调整、如何突破目标,这样听课教师就等于在进行二次备课和二次设计,课后只要付诸试验,就能清晰地感知你的反思和实践的有效性,从而在一次次反思和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挖掘课程德育因素,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1、品德是恒久的,落实品德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但是人的品德是恒久,不管你的知识层次有多高、知识量有多大,但社会道德标准、对公民的要求却是不变的。因此,品德课程重在引导学生不但要知德,更要行德和守德,从而坚实人的道德底线。知德难,行德、守德更难,难就难在小学生是不完全行为能力人,还不具备完全的道德辨别能力,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多受到周边人和事的影响,再加上学校教育和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冲突,往往就会出现5+2=0的现象。当然知德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应该是社会的责任,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知德环境也是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因此,品生品社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认真分析学情,把握学生发展动向,设计有效活动,融合多方教育要素,同时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设计合理的拓展活动,促使学生知行合一,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借助主题实施挖掘德育教育因素
品生品社学科的教与学体现在活动主题的设计和实施上,活动主题的良好实施关键看教师对主题的理解和挖掘。
教师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编者的设计思路,更要敏锐地抓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情感、认知、言行的关联,即找准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否则主题实施就不会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教师只要将学生的生活引入学习,与学习内容链接,就会找到其中的关联,就能从中挖掘有效的德育教育因素,从而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现象,思考自己的言行,纠正自己的认知,深化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三、循时而教,促进学生发展
1、生命是可以改造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无悔的生命历程
最近在浏览赵玲玲的《成器比成功更重要》这本书时,对书中的几个观点,感慨良深。一是生命的最大价值是为爱而活。品生品社课程源于生活,深入生活,挖掘并升华生活中对生命产生深刻影响的各个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了为爱而活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基础,就能在生活中使生命更加精彩。二是眼界决定心的境界。仅从品生品社课程这个相对狭小的学习空间来说,品生品社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品生品社学科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是讲给学生死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明确责任、懂得规则、热爱生活、独立思考、明辨现象、自我约束等,学生在学习中认清了自我,了解了社会规则,遵循道德规则而行,学生的眼界开阔,思想境界提升,就能进入“自由王国”,从而在社会生存中游刃有余。
生命可以改造,品生品社教师要充分运用课程的先天有利条件,引导学生经历更加丰富、多元、精彩的生命历程。
2、循时而教,促进学生发展
我理解的“时”,一是规律,二是时机,即一方面要遵循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要把握一个教育的时机和契机。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硬性灌输进学生的思想中的,而是在课程实施中借助活动、借助现象分析、借助略有偏颇的认识、借助情感误区与两难点等,把握内容与生活事件的契合点,从而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中留下深刻并持
续的影响。把握好“时”需要教师蹲下身来平视学生的生活,拉近学生生活与社会要求的距离,才能把握好尺度,收到较好的效果。
3、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根据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设计有效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各个感官,让学生动手、动脑,真正地走入生活、走入课程,在学习中建构科学有效的方法,并能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借助有效的方法实现更多的发展。因此,品生品社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该放手时就放手,既能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又能使教师退居二线,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获得更多的方法、经验和技巧,从而使品生品社课程实施成为学生学习历程中一道亮丽的不可磨灭的风景。
品生品社课程研究意味深长,希望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多思、多想、多实践、多验证,让品生品社课程因我们而精彩,更好地促进区域品生品社课程的实施。
14.3.20 6
第二篇:品生品社听课反思
“人人一节公开课”听课心得
今年三月份我校组织了“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受益匪浅,使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本领,同时也懂得了一些课的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方法。
在本次听课中,我听了马清芳老师和周亚平的课,现在我重点谈谈周亚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同学之间》。
周老师执教的是《同学之间》一课,在教学中,周老师的教学思路简单清晰。
一、激趣导入
在此环节,周老师通过播放歌曲《朋友》,来导入了本节课,简洁明了。
二、讲授新课
在新授环节,讲授过程中,周老师很巧妙地课件和课本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之中地掌握了知识。
在本环节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气氛活跃,同时老师的指导也很到位。
三、总结
在本环节中,周老师首先对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经过老师的总结,学生们对本节的知识有了更清晰的掌握
最后,周老师很有心的给每个小组打印了一份《与人相处的24条黄金法则》,这个不起眼的环节恰恰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
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上好品生品社课,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课前要做好大量精心准备工作,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还要预想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上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发展,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死板的按准备的教学程序走下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生成,3、教学时,一定要先让学生进行尝试,只有尝试了,才知学生会不会,懂不懂,基础程度如何,而不要越俎代庖或教师先规定下怎么样怎么样,这
样就会束缚住学生的发展和认知能力,也就不可塑了,这一点是品生品社教研员每次活动给我们所讲的一点。
4、在教学时,能够把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5、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中,要相信学生,充分给学生提供自主讨论的环境和氛围。
总之,本次活动非常及时有效的解决了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对品生品社以后的教育教学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2015.4.9
第三篇:《品生、品社》教学现象反思
《品生、品社》教学现象反思
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代庆忠
近段时间以来,我在网上认真听读了一些专题讲座,同时我再次阅读了新课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就在我们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一些粗略的反思,愿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
2.通识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都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三、过分偏重“赏识教育”,忽视科学客观评价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我们见到有的品德课课堂,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便脱口而出,一概以“棒棒,你真棒!”“对!”“不错!”“棒极了!”或赞许的掌声笼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模糊概念不置可否,不予纠正,不敢对学生说“你答错了”,不敢划“Ⅹ”,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小红花、小五星不断发放。这样表面上的赏识,激励作用值得怀疑,恐怕只能使学生变得浮躁,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
四、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领游离旁落
学为主体”原本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的心心相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实现这种默契的最关键因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间的有效协调,形成一种教学活力。但在实践中不难看到,有的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成为学生游离目标,牵强附会、不得要领的表演场,教师和学生都在手舞足蹈,听之任之甚至容忍奇谈怪论,看似尊重学生个体的背后折射出了新课堂的种种隐患。我认为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引领作用的游离和旁落。
五、过多依赖“情境生动”,形式超越主题目的
生动的教学情景能为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但个别教师的过多精力用在如何让课堂气氛“情境生动”上,一节课下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图文并茂,热闹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势,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但效果究竟如何值得商榷。
第四篇:让品社课堂教学更精彩
让品社课堂教学更精彩
【摘 要】小学生好说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要选择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教学形式灵活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逐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精彩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而情感是人的道德行为的精神支柱,兴趣则是人的学习动力,要想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爱学、乐学,就必须千方百计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古语讲“兴起于思,源于疑。”在品社课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再是教师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只是一味的记忆知识。当代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要求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又能对所学知识有所创新。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精心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究,去和小伙伴合作交流,最终分析出问题的实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
二、用语言描述情境
课堂教学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教师有声有色、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是课堂教学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也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力求做到入情入理、?情并茂的描绘,把学生带到既定的教学情境中去,让学生在课堂上强烈地感受生活的具象与真实,激发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情感。
三、用音乐渲染情境
品德与社会教材着重于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教材本身蕴藏着许多丰富的情境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直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在教学中恰当地选用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歌曲来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创设了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从优美的声音中,表现情境内容,产生情感效应。在唱歌过程中,感悟歌曲内容,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唱后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在说唱中,学生会消除学习疲劳,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六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一课,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一上课我便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与会唱的学生一起唱。唱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歌曲歌颂的是哪一位老人?你知道他对我国有过哪些贡献?在说唱体验中,不知不觉中触动了学生“是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感之弦,从而在内心中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以说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
四、用图片再现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使学生身临其境,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理性的顿悟。所以,真实的、精美的图片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展示很容易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激发其内在的情感。还是刚才提到的《春天的故事》一课,当学生了解了改革开放的大致进程以后,我出示了“昔日深圳”与“当今现代化的深圳”、“昔日落后的上海浦东”与“今日浦东新貌”对比的两组图片,让学生在相片中进行观察对比,从中看出改革开放前后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接着我又相机出示了一组就家庭生活方面,重大工程建设方面,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我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认识国家富强与国家威望,形成了爱国的道德情感。
五、利用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实现多重体验
建构理论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记忆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借助教材中的插图,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讲故事比赛、小小辩论会等。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角色换位,进而讨论分析领悟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为角色的新异性和亲切感,会很自然地引发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这样学生便可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从而使教育的理想境界得到实现。这种情景的运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表演的过程就是他们陶冶情操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教育的过程。角色表演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动口、动手、动身、动脑等全方位训练,不但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又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表演技能。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才能改变胆怯、沉默、拘谨的气氛,使每一个学生敢于表演,善于表演,充分表现自己。这样,学生实践能力就能在表演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两年多来,我就是这样以创设情境来架设师生交流的桥梁,以交流促成师生合作的形成,以合作构建起师生共同感悟的载体。总之,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想方设法去创设情境,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第五篇:让《品生.品社》教学融入生活
让《品生.品社》教学融入生活
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代庆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生.品社》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臵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在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时,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也可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学校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村民都把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塑料袋、泡沫浮子、污柴油等,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学校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碧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污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环境整洁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
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换言之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以儿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