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学教师专业素养

时间:2019-05-12 12:0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档大学教师专业素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档大学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篇:文档大学教师专业素养

2015年高校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

《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教师职业与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开始于近现代西方师范教育制度。法国人拉萨尔(J.B.de La Salle,l651-1719)于 1681 年在兰斯(Reims)设立的第一个教师训练机构可以看作是世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开端。此后,法、德、奥也随之设立了各种短期教师训练机构。

教师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兼职到专职:教师职业的产生

从专门到专业: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

从数量到质量: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的兴盛

从半专业(Semi-profession)、准专业(Quasi-profession)向完全专业(full-profession)发展。

二、大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

——梅贻琦

大学的荣誉不在于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的教师。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

——科南特

大学教师的质量影响大学的生命力,专业素养是大学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一名优秀的专业化的高校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认识。

(一)专业知识

大学教师知识结构就像“工”字:

上边的“一”表示教育科学知识

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如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

下边的 “一”代表科学与人文基础知识、工具性学科知识

中间的“ I ”表示“精深渊博的学科知识

“高等学校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布鲁贝克),高深学问是大学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高深学问使得高校教师的专业特征十分显见。

(二)专业能力

1.教育教学能力

包括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等。

2.科研能力

3.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社会服务,实现高校职能、实现人生价值、实现知识更新。

4.创新能力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内容和组织形式,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专业认识

1.专业理念

包括大学观、人才观、学生观等。

2.专业情操

包括敬业、奉献、责任等。

3.专业认同

认同自己的职业、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大学教师专业素养形成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了解大学的历史与文化

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和看法经历了从单一价值取向到多元价值取向的过程。大学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不断追寻大学理想的过程。

1.大学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场所

——这是英国“科学教育之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提出的大学理念。

2.大学是生产新知识的工厂

——英国自然科学家、教育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 1825-1895)对大学职能和使命的概括,反映了一种教学和科研并重,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知识的大学理念。

这样的大学理念,源自德国的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和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二人是柏林大学的缔造者。

柏林大学为近代大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德国的大学一时间成为世界学术研究中心。

洪堡倡导办学三原则(Humboldt Ideas):

①独立、自由、合作相统一的原则。

②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

③科学统一的原则。

“洪堡理念”使大学过去单纯的教学职能转向了教学(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并重的两大职能。柏林大学因此骄傲地宣称,它是“所有现代大学之母”。

费希特和洪堡的理念使我们对大学的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重建的柏林大学标志着中世纪大学的彻底结束,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生产新知识的工厂的新形象、新职能的开始。

3.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

这是关于大学使命的最经典的语言。是继洪堡之后,对大学职能、使命的系统总结。

此观点的提出者就是英国红衣大主教约翰·亨利·卡迪纳尔·纽曼(John Henry Cardinal Newman,1801-1890),他于1854-1858年担任爱尔兰都柏林新天主教大学(都柏林大学)首任校长。代表作是《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University)大学的主要功用在于教学而非科研,大学应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大学就是为传授知识而设,就是为学生而设。

4.大学是社会服务站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改革家范·海斯(Charles R.Van Hise, 1857-1918)是倡导大学应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有影响的教育家。

他倡导把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要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大学要成为向社会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教师要走出校门,直接投入到社会服务中去,他的这一大学理念与实践,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被称为“威斯康星理念”(Wisconsin Idea)。

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于1952年曾指出:威斯康星思想是美国20世纪最有创造性的思想之一。

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一般是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部分叫文理学院(The Liberal arts college, 或称博雅学院),教授古典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宗教等,和数学、自然学科;

另一部分叫研究生院(The Graduate School),与我国略有区别,该院除了对研究生进行训练外,还要开展学科的基本研究;

第三部分叫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包括法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工商学院、行政管理、外交学院、新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神学院、教育学院、建筑学院等。

/小结

1.大学是科学研究的殿堂。

2.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3.大学是社会的服务站。

4.大学是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机构。

问题二:协调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一)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

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是什么? 生存和功利的需要

学术兴趣

学术责任

(二)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

①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②大学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③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

(三)怎样平衡教学与科研

①了解所在学校的类型

②教学型教授与研究型教授

③合理利用时间

(四)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理解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新视角

1.大学教师个人的工作重心应与和大学的工作重点——科研应该是相协调 的, 教学研究也应属于学术性研究。

2.为什么教学研究是一种学术研究呢?

首先, 大学的教学不仅是普及知识的一种活动, 而且是一个知识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几种要素组成:设想、设计、互动、结果和分析。有了这些元素, 教学就成为了一种知识发现和知识探究的活动。

其次, 当教师将教学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议时, 又成为了一种学术讨论工作。

上述表明,教学研究也可视为一种学术研究类型。

3.“大学教学学术运动” 冲破了长久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对“ 研究和教学之间关系” 的讨论, 拓宽了对大学学术研究的认识和理解,以更具有创造性的方式定义了何谓一名学者?如何成为一名学者?

如果教师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始终得不到保障, 那么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学术思想是一种新的解读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新视角,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美国,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许多大学认同了教学学术这个概念。

大学学术运动的影响现已不仅限于美国,而且波及到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成为引人注目的当代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动向。

5.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讨论中认为, 高等学校应坚持教学与研究两个基本任务, 院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以博耶为代表的学者对教学学术的探讨及实践, 无疑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 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内涵、对现代大学日益丰富的使命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对于纠正我国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评价教师简单化、数字化、公式化的倾向, 具有现实的意义。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 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高校工作的重点, 高校要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大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

第二篇:教师专业素养

谈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日照市东港区教育局 厉建华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社会发展需求要求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素养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一下。★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及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

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劳技类知识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真务实、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与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文素养,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三、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形态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它是教师从事职业行为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也才能发展教师的个人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四、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实践性知识是思想教育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职业情感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表现,是对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训练和检验。

教育专业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属于描述性知识,可以让教师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它们只有与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即实践性知识进行整合,才能被激活、催化,才能赋予教师个体新的生命与意义。

五、教师要有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解读、重构、呈现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解读教材的原则:“整体入手——抓住关键——循序渐进——独立思考” 教材解读的范围: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

解读教材的一般方式是:研读课标——浏览学科——通读学段——粗读全册——细读单元——精读课时。

解读课时教材的顺序可以是“解读情境——读提示语——读结论备注——解读练习——读教参资料”。

解读每节课的教材,就要在课标精神和单元主题下,在把握了学科、学段、全册、单元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精读。

精读教材要读出:一要解读教材的显性知识,明确起点教学内容。二要解读教材的隐性知识(包括师、生、社会),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三要解读教学要点、知识结构和知识特点,实现有效的教学选择;四要解读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保证意义建构的科学性。五要读出教材中《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解读教材做到六明确:1.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地位和功能;2.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及表达形式,如文字、插图等。3.明确教材的课程资源和教材的学科思想、方法.

4、明确教材的学科特点;

5、明确学习活动的份量、能力水平与难度;

6、明确教材的实践活动及作用;明确教材与其他学科相融的问题。重构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是,一是知识的形成线索明晰。能体现“六点一序”原则。即明确教学的起点、知识的连结点、知识的生成点、知识的应用点、知识的扩展点和知识的延伸点。二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重组的教材知识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难易适度,详略得当,可接受性强。三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机统一。做到编路、知路、教路统一到学路上,并四路相通。

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要做到:一是将教材的直接呈现改为间接呈现。这样间接的教材呈现能引起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直接获得。二是由全部呈现向部分呈现的转变。即与重点、难点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自学解决。为学生创设了自学的空间。三是由知识点呈现向“问题串”呈现转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四是由照本宣科呈现向拓展呈现转变。这样“用教材教”,必然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使教学内容具有主题性、生活性、策略性、发展性、可接受性和多功能性。第二,要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是洞察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育能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找准教育和教学的真正切入点。

例如,教学新知识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或生活经验;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课中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学生的面部表情、语言交流、动作行为上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习信息,以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

课末要通过学生的练习信息反馈,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要知道教学是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需求,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另外,课下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以针对性的施加教育影响,把一切不良意识和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另外,思维能力是决定一个人理解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做到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就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第三,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第四,教师要具有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一是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科知识的语言、教学过程的语言、学科教学术语、调控教学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水平综合地反映着教师的全部素质,它对教师的教学效率、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形成良好的教学语言素养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教师将准确的普通话作为口头教学语言,把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素养通过口头传递给学生。为此,教师就要从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注意运用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表达技巧,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准确、严密、规范、优美。二是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

有研究表明,信息传递的三种形式,言语的、声音的和面部的信号传输形式中,言语的占7%、声音的信号占38%;面部的信号占55%.从这些统计中,我们足以看出体态语的在教学中所起到的“此处无声似有声” 的重要作用。体态语有:副语言(即语音、语调、语气)、手势表达、面部表达、眼神表达、体态表达等。体态语的应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口头语言密切配合使用,同时要遵循师生共意、少而精、稳定性与灵活性、审美性等教学原则。三是高超精湛的板书语言

高超精美的教学板书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它在教学过程中引领者学生的思维,展示着本堂课的重点知识以及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更新思维模式,建构认知结构并自我建构。

同时优美的板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更需要教师以令人震撼的、漂亮的正楷字绘出的重点突出、设计精美的板书。(怎样设计板书)

四是活灵活现的简笔画语言: 五是规范熟练的多种教学媒体的语言

教师要会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能让课更生动,更有效,更有趣味,但同时应该注意,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无论多媒体教学设备再先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育是一个师生交往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教师的人际沟通能力就是一种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人际沟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非语言沟通手段的能力。前者是指正确运用语言词汇传递信息的能力,后者是指借助手势、体态、表情等非语言方式来沟通的能力。

第五,教师要具有教育诊断与指导能力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教育诊断是教师运用教育诊断和心理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找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炼就一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洞悉班内情况的“火眼金睛”,这样才能准确了解、把握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便于制订相应的措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才能对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帮助,使他们健康发展。

同样,当今社会早已进入信息社会,教师如果缺乏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因此终身学习,将成为你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第六,具有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教学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教师应具备教学研究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课内、课外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

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所需的基本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任何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材设计思想都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现。而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为了支持学生有效地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规划和组织策划。

一、要按教学规律备课。各学科备课应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在学期备课的基础上按单元进行各种课型的课时备课,(如学前补偿课、新授课、练习课、综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学后讲评课),这样有利于把每一节课置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中,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做到按教学规律备课。一要在课标精神、新理念下,把握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二要明确这节课学生要学什么知识,即教材的知识点、教学要点(及重点、难点等)和重构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教学的着力点;能力、技能培养的训练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点;学生学习素养的培训点。三要明确所需用的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方法(引导探究、问题解决、合作探究、自学研讨、评价激励等)。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四要明确情景创设、教学活动、媒体应用、以及教学语言(口头教学语言、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的设计。五要明确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改革创新和教学亮点。(以设疑激趣为先导;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提示规律为重点;以精讲精练为策略;以学生参与为途径;以整体教学为目标)六要学会使用本学科的备课术语和上课术语。

二、编写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一)要严肃认真地设计、编写教案。具体做到:

1、教案必须由教师本人学习课标、教参、独立思考并设计,可参考其他人的意见或教案,但不能照抄。

2、编写教案要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应各有特色,具有实用性。

3、书写教案必须用字规范,书写清楚,保持干净整洁,始终如一。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写清的项目:

一般教案应包括如下内容:①课题名称;②课型:(即新授课、(精读课)练习课(复习)、习作指导、讲评等;)③备课时间、上课时间。④教学内容(包括教学重点,教学难点;)⑤教学目标;⑥教学方法。⑦教学准备;⑧教学过程.⑨板书设计。⑩教学反思。复案的修改。

(三)写明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技能、教学技艺的体现与的展示过程。写教学过程应写清以下几点:

1、教学总体结构(即教学主环节)的设计 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不管课堂教学结构是几个环节都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考虑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阶段与主要步骤。新授课课堂教学存在多种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体现着一定的教学理论,具有它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不论采用何种结构模式,归纳起来教学过程都大致经历几个基本步骤与环节,即 “诱导——探究——建构——应用——拓展——延伸”,当然这些步骤也并不是总能截然分开,而往往是相互交错紧密联系的,有时也可能免除某一步骤,但教师绝不能随意或机械地设计安排。

2、写明教学主环节之下的教学步骤及过渡衔接。

一般来说,在教学的主环节之下,首先根据学生认知需求设计教学步骤; 二是依据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设计教学步骤,有多少个知识点,就有多少个知识点的教学步骤。

因此,我们要写清主环节下的教学步骤该怎样走,分几步走。每一步做些什么。怎样去做。以及教学步骤之间的总结、过渡、衔接都应明确的写出。这其中知识教学中的导答与助答,引导与启迪,一般可以由隐性备课解决

3、写出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某一节课而言,选择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又要考虑采用这一方法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在使用发现法教学时,训练有素的班级可考虑多采用“问题——操作——观察——讨论——概括”等形式进行。

4、写明一节课的时间分配。一堂课的时间分配一般是

5、要正确的运用备课术语。教学用语和管理用语

备课术语,如谈话、提问、小结、过渡、引入、引导、归纳、概括、评价、生答、师板等。

6、要突出学科特点。突出学科教学用语的应用。

(四)常用的新授课教学设计的一般写法:

具体来说一个新授课教案一般分以下几个具体环节。具体学科要突出学科特点。

1、创设情境,激趣导题。

这一教学环节要体现四方面功能:一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做好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四是导出新课课题,启迪问题意识。具体来说,这个教学环节的成功体现,来自于教师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和教学语言有效设计的恰当呈现。首先教师要有开始语的设计与呈现,而后教师利用引导语,根据本环节功能,结合课件有机的展示教学情境,逐步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课标精神,情境创设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教材内容情境化,静态知识动态化、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情境创设”的方法。如开门见山、复习铺垫、悬念激发、情感交流、生活趣事、趣味故事、游戏活动、直观感知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觉到知识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亲近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引导探究,教学新知

这一教学环节是整堂课比较重要的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技能、教学技艺的体现与的展示过程(1)教学内容的设计:

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二要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与顺序,使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心理顺序吻合。三要使知识结构网络化。纵向上知识脉络要清楚,上下位联系应环环相扣。对重、难点内容要前有铺垫,后有延伸、发展。横向上不仅要注意本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贯通,同时也要注意邻近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四要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组织教材,注重把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教学步骤的确定:

一般来说,教师对于“引导探究,教学新知”这一主环节之下的教学步骤的确定,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事先预设的知识呈现顺序以及根据知识的特征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设计教学。

一般理科有几个知识点,文科有几项教学任务,就要设计几个教学步骤。一般以教学××知识来立项。而且教师对于每个步骤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必须明晰,伸张有度。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技艺的运用必须有机、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得心应手。

当然,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完全可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若干相关的知识点。但这决不是一日之功即可达成的。(3)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每个知识点教学的三个主要步骤:

文理两科知识的教学虽然要遵循各自的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但是,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的共同规律是都要经历教学的引入、教学的展开、知识的归纳概括这几个过程为主的步骤。

理科教学,讲究每个知识点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教学,新课标要求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祖是教学。要讲究知识间的逻辑顺序;文科教学要注意教学的一般规律,如,篇章“整体——部分——整体”;生字教学的“音——型——义”的规律;课文分析重读中感悟等教学方法等等,还要注意突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

(4)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主要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课的划分、教学顺序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等。针对目前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薄弱环节,对于本课题研究中的教学设计需要强调以下策略

①激发学习动机策略。在导入中创设动机激发策略。“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引趣式、诱导式、提问式、概括式、情境式等。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运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注意范围的选择性,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概念化。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年级和课堂氛围,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在课堂提问中激发学生求知欲。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其关键的是要把握提问的“精度”“梯度”“效度”。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准确性、启迪性、发散性、代表性等特点。②创设课堂情景的策略。

创设物化情景。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具体化,便于学生的学习。运用教学媒体等手段时要突出其实效性: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要利用媒体把繁难的教学内容和概念简单化、直观化,把零散的、片段的教育内容系列化、情景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主要的课堂教学情境有:生活展现情境,图画再现情境,乐器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体验学习情境等。

其次是创设人化情景。人化情境是指教师,学生双边教学活动中人的相互作用的情境。人化情境的创设,首先依赖教师饱满的工作激情,激发学生昂扬的学习热情,营造一种认知情感上的冲突,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二是教师应给予感情投入,形成师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再通过教师的情感、精神、语言、想象、能力、技巧等的感染,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获得情感体验。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的相互启发,实现主体作用的更优化。③教学方法的设计策略:

新课改提倡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教学时就要选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中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一般要依据教学目的,教材要求,课型内容,学生水平,教师能力,教学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例如,陈述性知识要选择讲解、讲述等教学方法;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要选择探究式教学法。现代课堂教学中一般是选用情境激趣法、问题解决法激趣导题,选用引导探究、活动探究等教学法学习本堂课的主要知识。从而总结出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来自主解决和以上知识雷同的知识;再用同位合作学习难度较低的知识。最后用自学交流教学法来自学课本上的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的知识。一般来说问题解决、评价激励教学法要贯穿课的始终。

④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围绕知识重点来设计相应的学生学习活动。二是学习活动的深浅程度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三是注重学生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活动时间、活动的过程、学法指导及调控措施等内容的优化整合。学生学习活动一般有听、说、读、写、算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阅读教学中的粗读、细读、品读、赏读、诵读以及字词教学、遣词造句、有感而发、扩写缩写等

⑤指导学生探究策略。指导探究策略要求,一是明确操探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器材和工具。二是设计实验操作探究思路。三是记录探究中的发现、联想、猜想和疑问;四是进行思维整理,准备表达和交流。

首先使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出示的探究问题要使学生力所能及,便于学生动手搜集和整理资料。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面向全体,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降低难度。再次,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和结论不一致性的问题供学生探究,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同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

⑥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具体说来如发展智力的方法:观察法(仔细观察、顺序观察、变换角度观察等);记忆方法(形象记忆法、尝试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想象方法(图片展开想象、词句展开想象、实物展开想象等);思维方法(比较法、分类法、概括法等);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方法,如阅读方法、听课方法、预习方法、复习方法等。学科学习的特殊方法。同时教师要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绪、行为的即时评价是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活动设计,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设计。课堂评价用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与学生沟通、互动的用语,也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以口头方式,对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做出的即时反馈性评价。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用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努力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课堂上的评价用语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教师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应不失时机地给以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要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使评价客观公正,产生以评价促发展的积极效应。评价激励要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评价目标要从静态的、一维的、单一的、终结性的、刺激性的评价转为动态的、多维的、综合的、发展性的、激励性的评价;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课堂评价用语中所蕴含的期望、鼓励等情感力量,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能、乃至发展学生个性心理的作用。让学生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⑧教学语言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语言互动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语言素养是新教师亟待提高的教学能力之一。教学语言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忽视了教学语言的设计,不论你设计的课有多么好都无用。教师可以从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出发精心设计开始语,引导语,(讲解、提问、导答、小结)过渡语、总结语、评价语。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或表述。

教学提问的设计。教师的教学语言主要以提问的方式来体现。教师要围绕提问的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遵循置境、激疑、诱发、递进、评价等设置提问的规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师的提问,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板书语言的设计。任何一个教学设计之后,都应该附上重点突出,结构美观,引领学生思维建构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力求多样化。

同时教师不仅能设计好板书,还要具有板书的技艺和技能,要学会写正楷字,要学会边讲边板、讲板异步同行等板书技艺。不能先板、漏板、偷板,但可以补板。⑨运用教学手段的要求: ●师生对教具、学具的示范展示:

●教学课件的设计:一是课本上已有的知识,教学时一般用教材教学;一般用于语文的重点、字、词、句、段;图文共赏,看图写文等;理科用于过程性知识的展示、某些概念、结论的展示(小学一般不用,初高中用得较多)教师自己设计的相关练习题等。

●教学课件的使用:打课件时,先看屏幕;影像、文字要居中;不挡屏幕;不能拿教杆指屏幕(可用鼠标点击或)

3、引导交流,自主建构

本环节主要是回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认知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系统建构。通过自我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深化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引导学生学会、会学、爱学、善学、创造性地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慧同步发展。对与练习和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基本题、综合题、拓展题)、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

5、评价激励,拓展延伸

当一节课教学过程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设计结束语时突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的表现和收获,同时延伸提示下节课的内容,将知识纳入知识系统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中小学一般课型结构

一、新授课结构

1、创设情境,激趣导题。

2、引导探究,教学新知

3、引导交流,自主建构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5、评价激励,拓展延伸

二、练习课结构:

1、创设情境,激趣导题。

2、基本训练,明确目标。

3、范例引导,形成策略

4、引导交流,自主建构。

5、课堂练习,形成能力

6、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三、综合课结构:

1、创设情境,激趣导题。

2、基本训练,复习旧知。

3、引导探究,教学新知。

4、引导交流,自主建构。

5、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6、知识延伸 课外作业

四、技能课结构:

1、创设情境,激趣导题。

2、训练复习,明确目标。

3、引明策略,多元练习

4、引导交流,自主建构。

5、课堂练习,训练技能(主要部分)

6、课外作业,提高技能

(引明策略,多元练习,是指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要求,教师讲解原理、范例或作示范操作)。

五、复习课结构:

1、创设情境,激趣导题。

2、训练复习,明确目标。

3、范例引导,学习知识

4、引导交流,自主建构。

5、课堂练习,积淀智慧。(主要部分)

6、课外作业,拓展智慧

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1、创设情境,激趣导题。

2、检查预习,解读背景。

3、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4、重点研读,赏析借鉴

5、分析品味,学习语言。

6、总结建构,拓展延伸。

以上六个基本环节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心理变化,对应于“感知文字符号——形成基本概念——开展复杂思维活动——产生联想、想象和评价”的基本阅读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教学过程,从整体看,整体感知、分析品味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从局部看,有时又析中有品,品中有悟,相互交融。

七、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

1、创设情境,激趣导题。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3、精读课文,把握文意,4、重点品读,赏析文章,5、赏读美文,积累词句

6、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以上教学环节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出发,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基本活动和心理变化,强调文言的诵读与积累,重视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在加强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1)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不是孤立的字词训练,更不是古汉语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普遍规律。

(2)文言文教学也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的提高,但不能违背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

八、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 模式一:

1、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2、审题立意,交流讨论

3、研究例文,归纳方法

4、构思训练,指导表达

5、交流评价,修改誊写。模式二:

1、话题揭示;

2、思维点拨;

3、片断训练;

4、目标习作;

5、拟稿誊写。

基本模式解说路,话题揭示:话题主要指本节课训练的重点。

思维点拨:思维点拨是指训练点的知识点拨,主要以写作理论的学习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作文训练的每一节课都要解决1—2个训练点,写作理论与写作技巧的讲解要结合已经学过的文章进行)

片段训练:学生根据思维点拨的要求,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片段训练。例如:在学过作文的开头与结尾的方法指导后,出示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开头结尾的写作训练。采取多种形式交流片段习作,然后根据思维点拨的要求进行点评。目标习作:出示文题————读懂题目审清题意———把握角度确定文体————明确主题选择材料———理清思路谋篇布局(这里主要解决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交流,这一环节的指导九年级必须进行,七、八年级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拟稿誊写:学生在拟稿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拟稿,学生誊写结束后应要求学生画出或写出自己作文中的亮点。注:关于典型引路这一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必每节课都进行,这一环节可以在学生动笔写作前进行,以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也可以在学生完成草稿后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草稿修改。模式三:

1.激发情感,目标定位。2.例文引路,精要点拨。3.布置题目,联想生活。4.素材交流,赏析评说。5.列出题纲,限时写作。

九、作文讲评课教学模式:

1、回顾目标,总体评价

2、展示范文,取其所长

3、出示病例,研讨修改

4、相互交流,独立修改

十、略读课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3、解读提示,明确要求

4、品读感悟,合作探究

5、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6、评价总结,布置作业

十一、测试讲评课 ① 考情分析,确立目标:

明确学生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②自主合作,互补完善:

学生自主查找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的题目及疑问,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好记录。③展示思路,暴露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或让部分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也可以有准备地让个别学生在全班进行展示,指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些错误。④释难答疑,分类点拨:

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疑惑进行分类,点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生生、师生合作的形式解决。

⑤变式训练,归纳提升 ⑥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①二次过关:针对学生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再设计一些相应的逆思路题或变式题进行二次过关考试。

② 反馈评价:教师要及时批阅二次过关试卷并做反馈和矫正。

有人说“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总之,只要你选择了终生从事教师这个职业,课堂教学的规范、改革和创新,将伴随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使你恪尽职守,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哺育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大家为这无私的奉献而快乐,为我们今后的教学相长而幸福。

第三篇:浅谈高中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青冈一中英语组刘丹青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青冈一中英语组刘丹青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关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对培养甚么样的人的质量要求,也是探讨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参照系。由于这方面也是近年来教育未来研究的课题,在时间上与教师要求研究几乎同步,故不能说现已形成了有关基础教育未来目标的具体共识,但国内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课程改革的实践及已发表的有关论文,大部分都把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促使身心及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主体精神,使之可能成为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创造者作为主要目标。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它应以承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为前提。关于一种职业能否称为专业,并不仅仅以学历或对业务提出一定的要求为标准。它是由于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决定的。教师专业化是当代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已经体现在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中。2001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它强调教师是专门化的职业,就像律师、医生等职业一样,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就能做好的。那么这样就要求 未来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教育,这个事业在21世纪,将对人类、社会、时代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由于它要求从业人员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尤其要求教师具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所谓“明晰”,是指教师有自觉的理念意识和具体见解;所谓“正确”,是指教师具有的理念要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特征,正确体现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特殊要求。教育是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新世纪对中国来说绝不只具有时间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意义。20世纪末,中国人民将最终拋掉近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国耻”、“贫穷”、“落后”三顶沉重的“帽子”,挺直腰杆,大步迈入新世纪,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历史。教育现代化蓝图的构建、对今日实践的积极改革,是这宏伟新篇章中的基石部分。近年来随着对基础教育新的质量要求与目标的明晰,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国内有关教师及教师教育的研究也日趋活跃。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集中讨论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中小学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数量最大,对新一代的发展具有最

广泛影响的人物,是21世纪基础教育实现新的高质量的支柱,他们与民族未来的希望直接相关。

21世纪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倡导的观念和教师自身内在的观念,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或不适应,是当前教师的普遍困惑。教学之初老师要找到自己教学的优势,找寻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教学的雏形。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或调整学科)的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对于这样的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并且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形成自己教学的雏形。

我在刚踏上讲台时就有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九十年代学校推行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法”,用小黑板出示或用投影仪投出目标,那时教学设备落后,我们的经典语言就是:“抬头看投影,看不清楚我读读”,机械、肤浅的照搬、模仿优秀教师的先进做法与经验,没有自己的内容,不切实际,只凭一腔热情。学生苦老师累,教学成绩很不理想,学生怨声载道。一年后,我开始注重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结合当时思品教学的特性,逐步形成了自己“激情、高效”的教学风格,在思品教学园地异花独放。因此,不考虑自己个性特点,自己任教学科的性质、学生实际等,采取盲目、消极模仿别人教学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教学风格的。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深挖、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中的优势。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想象力丰富,性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在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实现新的突破。有很多教师从教几十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停滞不前阶段,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

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专业的职业实践必须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专业理论包括有关专业的认识、科学知识与基础理论。因此,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任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教育,他们应知晓自己职业行为的理论依据,而且还承担发展专业理论的任务。显然在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要求上,与那些只需要短期技能性训练就能胜任工作的非专业性职业明显不同。同时,每一个专业还必须有与其它专业相区别的专业要求,方能具有独立专业的资格。

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落实到行动中。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成型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更鲜明地表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教师从中积累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重点打造提升,推广宣传,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效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具有教育智能,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它既是上述诸方面专业要求在教师身上实现综合的结果,又是教师长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所付出的心血之结晶。教师的教育智能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能使他的工作呈现出自如的状态、和谐的美,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能,这就是我们期望的未来教师的理想风采。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已经能找到这样的教师。然而在未来的社会中,这将是一支值得人们敬佩和国家引为骄傲的、由千百万教师组成的大军。中国教育的未来将在他们手中诞生,而他们,将在今天已经开始、随着新世纪临近而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伟大实践中诞生!

第四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丰富内涵”当一名好“导”师。

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深挖、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中的优势。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想象力丰富,性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在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实现新的突破。有很多教师从教几十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停滞不前阶段,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落实到行动中。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成型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打造特色”当一名好“研”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教师从中积累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重点打造提升,推广宣传,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高效教学效果,力求使每 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第五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铸就爱岗敬业师魂

————二级素养培训体会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新课改的主体,要适应改革,促进改革,就必须有高尚的师德,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因此,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铸就爱岗敬业师魂就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

一、提升师德,突出爱岗敬业的主核心。我认为新形势下师德的核心应体现为“三心”。

首先,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职业“责任心”。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毫不动摇地肩负起祖国和人民交给的重任,他的人生价值才能获得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工作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性,决定着教师要有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精神。我们见到许多老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家访、备课、辅导后进生,批改作业,思考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说,对于责任心强的老师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下班,上班固然好好工作,下班常常又是上班的延续;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场所,校内是“工场”,校外又何尝不是“阵地”?因此“一身粉尘,两袖清风”,“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是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陶行之的名言我们要永远牢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然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还要重新审视“责任心”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用新理念去践行新的工作思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益,深化工作内涵,而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呆板的工作方式、低下的工作质量。若能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这是教师生涯的最理想的境界。

其次,教师要有公正开明的“公心”。“公心”的内涵就在于让所有的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的胸怀应是天底下最广阔的,他应包容众多最平凡的工作,“备、教、批、辅、测、评”,找学生谈心,组织班级活动,繁琐,平淡,周而复始。还应包容全体学生,不论其成绩好坏,不论其家庭贫富。教师献出一颗赤诚的心,抱着促学生成才,使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心愿,孜孜不倦,任劳任怨,顽强拼搏,矢志不移,就能赢得学生的信赖,结出饱满的果实。当“桃李满天下”,自己亲手培育的幼苗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这就是我们教师辛勤耕耘的最好的回报和最好的安慰。

第三,教师要有款款深情的“爱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核心,也是高尚的道德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神圣的、崇高的,像严父,又像慈母。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做老师的要每天目无表情或板着脸孔对待学生,而是把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同关心爱护学生揉合在一起,把自己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也就是说,从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出发,严格要求而不责备惩罚;有父辈的威信,更有大丈夫的胸襟,面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最需要关爱的“后进生”和“留守生”,学习上给予辅导,微小的长处给予肯定,稍有进步给予表扬,遇到打击给予保护,遭到挫折给予安慰,犯了错误耐心教育,安排工作给予信任,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从而消除紧张心理,缩短师生、生生距离,使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强化师能,打造爱岗敬业的强本领。

爱岗敬业,不是凭空而行,不是空喊口号,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师能,师能是爱岗敬业的前提与基础。教师缺少师能难以彰显师德,教师没有师能其师德无从谈起。强化师能,一定要具备“四识”。

1、加强学习,开阔适应时代发展的见识。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要强调的是,这桶水是一桶鲜活的水,是常流不止的水。不能用上个世纪的那桶水还来“忽悠”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另外作为新世纪的学生,他们所获得的信息资源是多方面的,这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

2、不断反思,提高宜于学生发展的学识。

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是不能从事教育事业的。但是过去的培训与学习只能是代表曾经的知识与经验,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孔夫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永恒的真理。怎样因材施教?你必须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然后才能适应学生。怎样适应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学生,要把学生当人看,当一个活生生的人看,当一个发展着的人看,当一个有发展潜能的人看。其次也要把自身当学生看,自己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着的人,不断充实着的人,用教育理论来充实,用教育实践来充实,用榜样来充实,用先进经验来充实。做到这一点,你就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受同行好评的老师,受家长信赖的老师,受社会尊重的老师。

3、构建平台,锻炼适应专业发展的才识。

学生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我们必须围绕学生的需求做文章。教育只能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让学生适应你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有适应学生发展的才识。首先要搭建一个活动的平台,我们要在全县大范围内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多层面,多方式,多类别,全员参与,尤其是少数中老年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能,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然的话就要拉大与他人的距离。二是在校内搭建校本教研的平台,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中发生的事为研究对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教研教管模式。已出成果的要尽快地转化成果,全面推广。在这些平台中,努力使教师的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样我们就可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争奇斗艳,我们就可以产生更多的名师,更多的名校长,更多的名学校,黄梅的教育之花就开得更鲜更艳。

4、激励引导,激发勇立课改潮头的胆识。

当前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将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和障碍。解决困惑和障碍的手段只能是研究与实验。在解决问题中我们要有三种“胆识”:一是善于拿来的胆识——能走出去。善于拿来就是要不断地向别人学习与借鉴,“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要多走出去,到先进的地区取得真经好建庙。二是善于尝试的胆识——能沉下去。“自古成功在尝试”,下水知深浅,亲口尝梨甜。没有了当年邓小平同志的胆识,哪有我们如今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三是善于知错的胆识——能钻出来。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肯定有或这或那的不足和缺点,但只要我们知错了,并且改了就行。不能明知错了还一意孤行,走进死胡同里还不知转。树立了这三种胆识,就可以让搞教研者尝到甜头,善教研者脱颖而出,让广大教师放开手脚,勇立课改潮头,攀登教育的高峰。

下载文档大学教师专业素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档大学教师专业素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研讨交流会发言稿 奋斗小学 王美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为精彩的人生加油”。 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学生......

    浅析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全)

    浅析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 1.前言: 教师的业务素养是指在国家学校教育制度所限定的学制系统内,取得不同级别科类教师资格的教师在履行相应职务时所应具备的学科门类知识和所......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教师作为特殊的脑力劳动者,担负着培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天职。而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更是基础教育的生力军,这批队伍专业素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

    教师专业素养学习心得(5篇材料)

    教师专业素养学习心得 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周名鹍 经过网上的在线学习,我体会到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现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一.师德素养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

    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高中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高中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高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深化和细化。提升高中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这实际上是站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管理者的角度提出来的......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教师必备的素质 (一) 我们要将自己的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要在教师中积极倡导“应事忌事”、“应语忌语”活动,要修正自身言行,履行师德规范。要严格遵......

    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最终定稿]

    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赵巧灵 成熟物理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可以用教师课堂工作中表现出来知识、技能和判断力的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阅读书目

    教师专业素养阅读书目 1、《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著,方明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大教学论》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