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

时间:2019-05-12 12:5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

第一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

本学年初,全市教育系统提出了“校本革命”思想。校本革命包含六个环节:理念革命、校长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课业革命、评价革命。

我校根据本校实际,从理念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三个方面在实践工作中探索、践行校本革命,以求有所收获。

本学年4月兹有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校本革命”的通知》,向全市中小学印发了《兹有市“校本革命”行动纲领》,“校本革命”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理念革命、校长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科研革命、和评价革命等多个方面,从理论上到实践上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的源泉,对当今一些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行为进行“革命”,对于引领教育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理念革命” 明确办学方向、打造特色学校

“理念革命”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以先进教育理念打造新型学校,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同时也决定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强烈的规划意识和较强的教育设计能力.是品牌学校的基本标志,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应该是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2010年2月,市教育局对我校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调整。为认真贯彻落实《兹有县教育局再次创业行动实施方案》,新班子认真分析研究学校发展的历史,分析研究了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根据我校实际制定出《兹有县兹有学校“创办书香校园、打造特色名校”的实施方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深化课改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用3-5年时间把我校建成武安一流名校。

1、把加强学校班子建设作为第一关键

领导班子树立“垂范”“服务”“责任”的意识,实施五项制度:(1)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天读书学习一小时,每周写一篇工作笔记,每月读一本教育管理理论书籍,每学期写一篇工作总结或论文。(2)任课听课制度,中层领导担任主科,校长听课节数达到市局要求。(3)例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周五上午参加工作例会,反馈学校工作,安排下周工作。(4)例查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周检查教师到岗、坐班、上课、作业批改等,听取教师意见,解决实际困难,(5)履职述职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交流会,班子对履职述职情况,认真总结并述职。

2、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打造“书香文化校园”活动,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在操场硬化地面上用油漆画成方格,每班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书写方格,每天早晨7:30之前教师和学生在自己班指定的区域内把字写好,内容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古诗等,7:30后准时晨读,进行“经典诵读”,上课后由领导组成的检查组每个班级逐个检查并给予打分,学期末总结此项工作,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校举办了“迎端午、怀屈原”诗歌朗诵会,使同学们深深地感触到了一代诗魂的伟岸和他那深沉的爱国情愁,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注意教育;在学校举办的“迎

十一、诵经典、庆祖国”活动中,我带头诵读了《卟算子·咏梅》、《念奴娇·赤壁怀古》,现场师生深受鼓舞,纷纷上台展示。在场群众大加赞赏,这是我校大力开展诵读活动的缩影,更是一次师生深厚文化底蕴的全面呈现。为迎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专门买来字帖进行练习,上网听诵读、广播已成为一种习惯。“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我们有信心带着孩子们一路走下去,在读写中享受幸福人生!

以理念革命为突破口,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把子弟学校打造成学习型、快乐型、和谐型校园,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师本革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专业发展

师本革命。不当教书匠,争做教育家。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方法、专业发展、师表形象等方面进行革命,解决教师中存在的师德缺失、教育能力不高、教学方法陈旧、专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树立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知耻自律、大爱无疆的师表形象。

1、修师德、练师能、塑造教师新形象。以“ 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为主线,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十心立师德、十气修师表”活动,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2、培养典型,优化群体,展示教师整体风貌。借市局“三名工程”的东风,开展我校名班主任、名教师评选,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年终表彰制度。

3、抓教育科研,深化新课改。一是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根据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的实际需 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探索校本活动的有效形式,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通过教学观摩、实录分析,案例交流评选、专家讲座等活动,为教师投身课改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增强研究意识。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教学问题入手,研究自己需要的课题;体验亲历的实验;珍惜、运用、发展自己提炼的成果。强化教科研的群体合作,着力进行个案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三是落实长效工作制度,本学期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六个一”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每天听一节课、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每个教师一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每个教师一周撰写一篇有价值的反思笔记、每个教师每学期发表一篇市级以上论文或取得相应成果、每个教师每周至少摘抄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改信息。四是大力开展课堂观察、主题教研活动,请专家对教师进行“有效观课议课”的培训,学校领导明确分工,每人负责一个教研组,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活动,强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年轻教师籍利,利用节假日到市教研室请教专家,一节课在不同的三个班上,结合在教研组议课后的建议,不断的完善,精益求精,她说:“第一节课的遗憾要在第二节课上弥补。”骨干教师郝巨英,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把参加培训的心得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在她执教的《确定起跑线》的一课中,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合作探究,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动手动脑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的新理念,我校真正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教改浪潮。我们相信,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教师正逐渐向“专家型”教师过渡,向名师靠拢,实现子弟学校成为市一流名校的目标将指日可待。

4、培训学习求实效。学校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校教研组的建设上。这样,不仅能保证教师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探讨,还能使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有所提高,从而也使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有望攀升。近两年来,我们一如继往抓好校本培训。培训的主要形成有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观摩等。学校教师孟润锁、郝金娥分别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真正让每位教师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激励每个学生,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各教研组能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并以实践课为主要内容。

6、教学质量求提高。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全体教师能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生本革命”抓好养成教育

生本革命。当好文明古都小使者,争作兹有复兴后备军。从学生的的生活、学习等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会自然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制定校规,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2、三教合一,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因此在开展养成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建立 “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三教合一。

3、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辛勤的耕耘就会结出累累硕果。因此,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校成立了“小小督察队”对每个班级的课前一支歌情况,两操情况,课间情况进行督察,做到天天有总结,周周有评比,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 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子弟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来之不易,我校承载着时代的重托,今后,我们将不折不扣把“颂读经典”“书写汉字”构建书香校园工作抓实抓好。在理念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三个方面的实践工作中努力探索、提高、创新,认真践行校本革命,以求更高的收获。子弟学校正紧扣时代的鼓点,扬帆驶向新的征程。

第二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提出了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准则。很久以来,我们都提出要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原有的教育更加深化和具体,更有时代性。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因而不能等闲视之。青少年涉世未深,心灵比较单纯,识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信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复杂,如果不很好注意,将来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十分注重培养经国济世之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要从修身做起的,而修身则要从儿童时代抓起。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

童蒙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廉耻之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全国人民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我认为,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如此,切忌大而化之,当做口号,贴在墙上了事。青少年荣辱观的教育,要解决他们人格培养的基本问题:懂得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人格和国格。这里面既有涉及国家荣誉、国民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涉及个人修身、道德品质的具体问题。后一类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最为现实,最容易见效,尤其要精心设计。要通过荣辱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使青少年从小懂得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为家庭和祖国增光,这样就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

第三篇:八荣八耻学习心得-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教育周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提出了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准则。很久以来,我们都提出要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原有的教育更加深化和具体,更有时代性。

彭林: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因而不能等闲视之。青少年涉世未深,心灵比较单纯,识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信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复杂,如果不很好注意,将来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十分注重培养经国济世之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要从修身做起的,而修身则要从儿童时代抓起。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

童蒙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廉耻之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全国人民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我认为,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如此,切忌大而化之,当做口号,贴在墙上了事。青少年荣辱观的教育,要解决他们人格培养的基本问题:懂得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人格和国格。这里面既有涉及国家荣誉、国民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涉及个人修身、道德品质的具体问题。后一类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最为现实,最容易见效,尤其要精心设计。要通过荣辱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使青少年从小懂得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为家庭和祖国增光,这样就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

下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