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师型教师考评方案
青海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考评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特制订《青海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考评方案》。
一、“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
教师在申请认定双师型之日的前两年内,承担相应专业学科的理论教学任务、学生的课程教学、实训、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讲师(或以上)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
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学校中居先进水平;
2.近五年中有半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二)认定程序
1.“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每年受理一次,一般在每年10月份受理。2.由教师个人提出申请,填写《青海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申报表》,并提交相关材料。
3.申请人所在教研组对申请人的申报表及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并汇总本教研组所有申请人情况,连同申报表及相关材料报学校教务科,由教学工作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认定,并报校行政会批准确认。
4.学校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在学校教科科备案管理,并由学校颁发“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
5.“双师型”教师资格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教师要重新申请资格认定。
二、“双师型”教师的职责
1.积极承担教学工作。专职教师学年教学总工作量达到360节,其中对应专业(学科)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40节,校内兼课教师对应专业(学科)学年教学总工作量不少于120节。
2.教学业务考核成绩为良好及以上等级。3.承担实验、实训课的教学工作、实习指导工作或其它实践性教学工作,且工作量不少于本专业(学科)教学总工作量的25%。
4、完成以下工作之一项:
(1)二年内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一篇以上或作为参编出版发行本专业的论著、教材。
(2)二年内主要参与(前三名)完成实践性教学场所建设工作或教学器具的设计制作工作,且建设工作通过评审或验收。
(3)二年内主要参与(前三名)完成本专业应用技术课题的研究工作或其它相应的技术工作,且研究工作通过评审或验收。
(4)二年内主要参与(前三名)完成本示范专业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应用性课程的开发或教学改革工作,且通过评审或验收。
三、“双师型”教师的待遇
通过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并在学年内履行规定的工作职责,可申请享受相应的工作待遇。
1.双师型教师在评选先进、晋升职称、晋级工作中,优先予以推荐。2.每年优先选派双师型教师参加专业、行业的交流会议,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3.有计划地优先选派双师型教师到国内外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考察进修学习。
4.享受“双师”工作津贴,发放标准为:
讲师职称800元/学年;高级讲师职称 1000元/学年
四、有关说明
1.“双师型”教师认定、考核和津贴发放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在学年第一学期完成。
2.第一、1.中提到的“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必须是由国家政府人事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评审认定或考核认定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技术等级及执业资格。
3.第一、1.2.3.中提到的相应条件内容必须提供有效证明材料或经相应单位(部门)评审认定。
4.本办法提到的“二年内”以学年计算,即上年9月1日至下年8月31日。
第二篇:双师型教师
一体化教学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讨
一体化教学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讨 摘要: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双师型”教师,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当务之急是探讨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法,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实施教学,促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双师型”教师
培养
我国对职业教育愈来愈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在不断探索、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进步,各行各业用人单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操作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为突出。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求懂得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也就是说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调整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法的改革和创新外,要求专业教师都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这里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具有讲师以上职称资格,又能教会学生操作技能,有技师以上技能等级的教师。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进行教学,一般由同一位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区别以往的理论与技能操作独立开展的教学模式。
一、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步发展,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很多学校虽然引导教师走向“双师型”教师的道路,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因为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一只脚长、一只脚短的现象,理论教学见长而实践教学跟不上。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在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还能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对学校里的专业课教师的成长也非常的有利。但是,在有些学校把专业课老师分为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两大块,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也分为理论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两部分,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更不能使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不利于各任课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最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1、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从上述分析可以说明,目前有的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不利于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也不利于培养既懂理论、实际操作也过硬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置都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由理论老师上课,实习(实践)教学由实习指导教师去担任,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相干。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严重相脱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只埋头学理论不考虑实际的应用。实习时,又只注意实际操作而没有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同样道理,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理论课教师只考虑理论上的推演,而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比如,教电视机原理的老师却不懂修理电视机;而实习指导教师则是多以实践经验方面进行教学,没有更好的思考怎样从理论上去解释、推导、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必然使老师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教师只懂理论,实习指导老师只有经验而无理论作为基础,这样不利于教学,必然扼制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
2、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
一体化教学模式从上世纪末已经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内开始实施并运用。由一名教师将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习课融合在一起,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任务同时担任,在教学 的具体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先讲理论后实习或者先让学生动手、发现问题后再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实践教学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解决。
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不但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同时必须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原来只担任理论教学或实习教学的老师增加了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原来只担任理论教学的教师如果要想独立地完成一门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必须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和积累;担任实习教学的老师如果想要独立地完成一门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就必须认真地去弄清、熟悉专业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能经常性地接触到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的实际操作,做到了既熟悉专业的理论也熟悉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一体化教学给教师带来的动力。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我校的电类和汽车维修专业较早就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超过90%比后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机械、化工等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50%高得多。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步骤和方法。
国家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不断地在采取各种措施去培养“双师型”的教师,例如陆续举行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班。虽然各个职业学校也积极地将学校的教师送出去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送出去培训学习,无论教师,学校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些教师回到学校后,并不能真正做到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不能真正起到“双师型”教师的作用,效果不佳。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时间短、条件有限。其次,参加的教师数量也很有限。如何利用学校自身的力量,更好更快地培养出“双师型”教师,有着多种多样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况,我认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必须调整专业课程授课的内容,配置相应的教学设施。
1、为了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必须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删改、编排,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编写一体化教材。我校部分专业已编写出校本教材,在一体化教学中使用。
2、确定教学内容以后,要合理制定学科课程授课计划,要考虑到内容、学生、设备和教师等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一体化教学,对教师在“双师型”培养过程会更有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为了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的实习岗位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岗,以确保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
传、帮、带是人们熟知的对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传统的方法。学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也要执行这个传统的方法。现在刚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存在这样一个特点:理论知识较强,实际应用较少,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经验较少。即便是有一定从教年限的专业理论课或实习指导教师,由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如果教师马上独立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对他们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起到制约作用。所以,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择好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教师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学徒的形式跟着学习,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要求和步骤,为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
(三)、组织年青教师培训学习,开展一体化教学,促成“双师型”教师。
年青教师跟随老教师一段时间,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结合有一定的基础后,将这些教师送出去进行综合的培训学习一段时间,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 更好的完成学校交给的一体化教学任务。经过老教师传、帮、带和培训学习后,让年青教师独立担任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培养、帮助他们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
学校还要大胆地磨练、任用年青教师,让他们担任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安排过程中,为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可安排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协助、辅导第一次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的教师上好这一门课程。这样既确保了教学的效果,也锻炼了年轻教师,使他们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趋向成熟,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
结束语: 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办法很多,以上的几种方式、方法是我们这些年来的做法,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帮助他们较快成为一名既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过硬实践操作技术的“双师型”教师,并通过创新教学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的发展得到有力的保证。在此提出这些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更盼望得到同行们指教和提出更好的做法,让我们从中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我们的职业教育水平,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我们应做的事。
参考文献: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人社厅发(2009)86号
第三篇:关于双师型教师
关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思考
江阳职高王薇
在我们中职学校,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识是有的,但往往推行起来却遇到种种阻力。原因有:
一.教师评职称等没有双证的要求,教师们本身就压力大,时间紧,哪还有工夫去学习、考取职业资格证?
二.教师想学,或考职业资格证,却没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或学校的资金支持。
三.专业培训往往在暑假中进行,教师们在假期一般都想休息休息。
四.有时培训的项目和内容又不与自己的专业相切合。就是相一致的,但培训起来也是理论多,操作少,见习与实习机会更少。
五.学校的横向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太有限,要去顶岗实习的机会太少。这些单位一般都不想给职校师生提供实习机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六.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帮助协调,联系,下达“允许实习”的指令。
我认为,要解决以上阻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职校评职称“双师型教师”优先。
二.上级主管部门、学校要给参加培训及考证的教师出钱。
三.学习、考证不一定都在假期,让教师在开学期间轮换出去培训。
四.可让教师自己选择培训项目和内容(当然要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组织的培训要重操作和实践。
五.学校应尽可能多与相关单位合作,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应帮助搭建实习的平台。
第四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石阡县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以及创建示范校的要求,结合我校师资水平不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困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的实际,加强我校师资力量,优化教师体系结构,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建设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从事实践教学,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培养培训方案。
二、目标任务
在继续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重视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发展。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和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我校专任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均与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双师型”标准有一定的距离。因此,2012年底,力争使我校3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能够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三、实施方案
(一)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校免费培训技术骨干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认定)所需培训和考证费用,在教师取得相应证书后,学校给予报销;若经过培训不能通过考试或拿不到证书的,费用由培训教师自己承担。
(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1、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学校将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制订详实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计划,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确定实习课题,到工厂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实践锻炼任务,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从2012年起,凡不按规定参加实践锻炼的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将加强对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监督、管理、检查、协调等工作,每年评选优秀实践锻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从合作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三)通过校本培训,储备专业实践教师后备力量。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每年安排有专业兴趣、乐意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我校实习实训车间由我校实习指导教师任教,进行初级培训,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为下一步参加高一级的培训做好铺垫。
(四)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
加大对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要严格审查职业资格,更要严格专业技能的考核,切实把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来。
二〇一二年四月八日
第五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濮阳市油田艺术职业学校
二0一0年十月八日
濮阳市油田艺术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随着我校职业教育规范有序地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校愈来愈紧迫的任务。要建设好这支队伍,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开发,逐步培养和形成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努力促进专业课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根据《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要求,结合目前我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特制订我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一、“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教师标准。
2.具有较全面的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
3.具有相应技术等级证和教师资格证。
二、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机制
1.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多为教师创造条件,采取“引进来,派出去”等各种形式,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
地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幼儿管理人员,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传授技能技巧和前沿技术,有计划组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了解幼教专业的发展动向,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三年内,力争让全体专业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轮训一次,获得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2.加强现有教师的专业理论培训。三年内,要求4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取得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且能胜任二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教师资格证书。同时,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逐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学科带头人。
3.加强教师教学及教研能力的培训。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对年轻教师进行教育心理学及教法技能的培训,全面实施一对一“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尽快完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具有明确性、规范性、参与性与效能性的特点。通过培训逐步营造教师队伍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以“产学研”为导向,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1.注重加强产学合作
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质量效益型办学模式,采用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教师与幼儿服务企业专家相结合;二是教学课题与企业产品相结合;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育人与创收相结合。
2.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使职业教育更紧密地贴近生产和科研的发展,并锻炼造就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研发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为了巩固“产学研”的成果,进一步激发教师参加“产学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教学能手评选及奖励办法》,从制度上,政策导向上,向开展“产学研”活动的“双师型”教师倾斜。
五、建设目标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至2011年,获得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教师达85%以上,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达50%以上。(注:各类证书必须与其所施教的专业对口。)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双师型”教师建设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其他校级领导干部为副组长,教研室、教务处、校办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工作成员,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领导、协调与建设。
组长:齐为玉许金星
副组长:管世进赵俊宝王清周组员:陈继才谢国仓孟强
徐焱郭希智岳晋伟王世山
2、经费保障
学校将确保每年准备2-3万元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和保障教师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参加各级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师生专业技能竞赛,以及安排幼教专业实践等活动。
二0一0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