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2008年9月——2011年8月)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是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有生力量。根据上海市教委《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示,及《金山区1-5年教龄青年教师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的要求,以推动本园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以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对我园1——5年教龄青年教师实施培养计划,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师资分析:
目前我园教师总数32人,1——5年教龄青年教师共16人,占教师总数的50%,16人中,13名教师本科在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2名,其他14人都是非专业类的。由此看出我园1——5年青年教师占有一半比例。教师普遍学历较高,但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占有相当比例,对班主任工作的了解,半日活动的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常规,教材课程的理解等都比较薄弱。
三、总目标:
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健全与青年教师个性特长相匹配的自主发展机制,引领青年教师努力学习,不断反思,积极研究。努力做到:一年过关,三年胜任,五年成骨干,逐步形成一支有一定教学特色的青年教师队伍。
四、分解目标:
第一阶段: 一年过关── 热爱幼儿,工作认真,初步建立良好的与家长、同事的关系,活动设计各环节合理,培养一门艺术爱好。
第二阶段:
三年胜任── 热爱幼教事业,工作踏实,初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活动设计科学,各环节流畅,考虑问题细致,艺术素养达到初级水平。
第三阶段:
五年成骨干── 通过3-5年教学实践,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主动研究教材,钻研艺术课程,能设计和组织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形成自己特色,成为校骨干教师。
四、任务与措施:
2008年9月——2009年8月 任务:
1、树立爱岗敬业思想,热爱幼儿教育,关爱孩子,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家长关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2、研读教材,熟悉执教年龄段幼儿特点。
3、能独立设计半日活动方案,组织幼儿有效活动。
4、学习一门艺术内容,提高艺术修养。
措施:
1、开展“陈鹤琴文集”读后感的征文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2、制订教师自我发展规划与园本培训规划,健全带教与分层培训机制,建立集中或滚动培训——教研组互动研讨——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多种培训形式,给教师充分的学习空间。
3、开展“专家引领、骨干指导、伙伴互动、实践反思”的园本培训模式,开展多专题的专家讲座,帮助青年教师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
4、发挥班主任工作带教及教学带教两名骨干教师的“师徒结对”帮教作用,缩短新教师适应周期,实行“同步移植创新法”的有效举措:同步──要求同年龄段同学科与师傅的教育教学内容基本同步;移植──通过听课,方案移植,教法移值;创新——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
5、实施漕泾幼儿园“育苗行动计划”,园长与青年教师结对,形成共生链,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6、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评优及教研组推优活动,评选出第一轮“园首席教师、教学能手、漕幼新秀”,为教师成才创设平台,构建园级教师发展阶梯。
7、一年新教师每月一次汇报活动。
8、每周一次对新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
9、每学期听课30次以上,并做好笔记。
10、利用艺术工作室资源及区新教师培训进行教学基本功培训。
2009年9月——2010年8月 任务:
1、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做到孩子喜欢,家长欢迎,评选园青年师德标兵,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半日活动,组织幼儿有效活动。
3、教师有课程意识,能理解课程,初步将课程理念内化为行为,并能根据班级实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编。
4、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思考艺术课程游戏化的设计。
5、艺术项目达到初级水平。措施:
1、通过学习《上海市师德规范》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的讲话,开展“光辉的事业,崇高的师德”演讲活动,评选园青年师德标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文明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2、根据园本培训规划修订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继续完善带教与分层培训机制,继续实施漕泾幼儿园“育苗行动计划”,园长及其他行政人员与青年教师结对,形成共生链,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3、开展 0-5年新教师教学交流活动,为教师成才创设平台。
4、继续开展“教研组推优展示”活动,抓教科研组整体提高,提供教研组相互交流的平台,发挥教研组的共同智慧,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气氛,为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搭建平台。
5、每月上一次汇报活动,做到勤反思、善调整、多实践。
6、每学期听课30次以上,做好笔记,及时反思。
7、利用外聘科研专家资源,开展对话、分享、互助的教学研究,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促使青年教师在形成教育专题的基础上,尝试小的课题研究。
8、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积极向区内及以上部门投稿。
2010年9月——2011年8月 任务:
1、热爱幼儿,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家长工作有特色。
2、教师有课程意识,能理解课程,初步将课程理念内化为行为,并能根据班级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及创编。
3、了解教育教学动态,善思辨,勇创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建立个人课题,在艺术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有一定的经验结果。
5、所有教师完成本科学习,艺术项目达到初、中级水平。措施:
1、学习《上海市师德规范》,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熟知作为一名教师的道德准则,开展以“教师的素养”为内容的专题讨论活动,评选“幼儿心中的好老师”,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2、根据园本培训规划修订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继续完善带教与分层培训机制,给教师充分的学习空间,激励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3、开展教师课件制作大赛,提高教师的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能力。
加强各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在幼儿园中形成老帮青,少学老的风气。开展“优秀师徒结对教研展示周”活动,推动名师工程,带动各层面的教师共同进步。
4、开展青年教师“艺术活动展示月”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反思能力,让青年教师学会剖析问题,学会寻找现象发生的根源,学会积累经验,从而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真正的解决艺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5、评选出第二轮“园首席教师、教学能手、漕幼新秀”,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作用,突出个人专长,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6、每月一次汇报活动,要求反思后调整,调整后实践。
7、每周保证两次听课活动,认真做好笔记,反思并主动与执教老师互动。
五、保障措施:
1、目标激励。根据三个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对青年教师常敲小鼓,常找差距,使青年教师明确目标,行动有方向。
2、机制激励。完善考评体系,通过带教老师、教研组长、园长室等多个层面,对青年教师作考核,和评优记功、职称评审、奖金分配挂钩。
3、评价激励。学校领导不断收集信息,发现青年教师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在各种场合进行表扬,或口头,或书面。
第二篇: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侯里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2016.3——2019.3)
我校共有教师18名,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有8人,约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45%。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校的希望所在,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如何将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为目的,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做好新、老教师的交替工作,提高全体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学校领导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当做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使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步入轨道,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全力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培养对象
2012年2月以后参加工作的所有教师。
三、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的精心培养使我校的所有青年教师在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文化修养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和质的飞跃,使他们都能够担当起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的重任,成为促进学校长足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具体目标:
1、通过三年培养力争使我校每一个青年教师能够基本上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初步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悉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理论并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能够完全驾驭课堂,具备独立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并能够初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2、力争利用三年时间的培养使我校1/3的青年教师能够独立承担区级公开课、观摩课或获得区级一、二等奖以上。
3、通过三年时间的培养力争使我校50%的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能获县级以上奖励或能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
4、力争三年内使我校50%的青年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能够承担课题实验与研究。
四、培养措施与要求
1、设计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每位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依据学校的培养计划,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设计一份自己的职业生涯成长规划书并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2、建立师徒制
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将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安排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师徒,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要在骨干教师的帮助下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任教学科课标,把握教材,设计教案。包括:教学计划及总结的书写、备课教案设计书写、作业批阅及评价用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体现在说课、跟踪听课、评课、课堂调控等)、检查教学反思、与家长的沟通艺术。要求师傅每两周要做到至少听徒弟的课1节以上,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的课1节以上。每次听课师徒要及时交流反馈意见,并做好记录。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
针对师徒制要求每位青年教师: 1)每年上一节校级公开课; 2)每学期上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中观看名家教学录像课不少于两节(以听课记录为凭据)。在大组评课活动中,发言次数一次以上(以科组记录为凭据);
4)每学期针对本班学生期中或期末检测结果写一份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5)能承担主题班队会的设计主持工作,每学期递交一份主题班队会活动案例。
3、建立教育教学反思制度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那些善于反思的教师才会迅速成为优秀的教师。所以作为一位青年教师要学会反思,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尤其是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善于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或问题与不足,并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自己的感悟。学校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撰写的教后反思必须达到任课数的1/3以上(呈现在个人教案上)。
要求:
1)每学期上交一份优秀教学反思;
2)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故事或叙事。
4、建立读书机制
“书能让我们一生快乐”,读书是教师发展的源泉和强大支柱。所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习惯,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要读文学方面的书籍,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也要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拓宽知识面;而且更要读教育教学专著,丰富自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学校要求每位青年教师要做到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五篇以上(阅读书目由学校确定);每年参与一次读书推荐会或读书交流会。
5、开展课题实验与研究
问题即课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不在于要取得多高的理论成果,主要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要求每位青年教师要有“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研究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自己的微型课题,更要积极主动参与承担学校开展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6、总结提高
每学期针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得与失写一份小结。
四、保障监督机制
1、成立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领导机构。
2、学校给每位青年教师配有一位指导教师,建立师徒制;
3、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读书学习的一切便利,包括学校订阅杂志、报刊,以及提供电脑等。
4、三年内,学校给每位青年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少于10次,并适当报销学习费用。
青年教师
三年培养计划
北戴河新区侯里小学
第三篇:5年教龄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1-5年教龄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西外外国语学校
教师培养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随着我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1-5年教龄青年教师有36人,占教师总数的27%,为我校教师队伍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挖掘1-5年教龄青年教师的内在潜力,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师能及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根据《松江区1-5年教龄青年教师教育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就今后三年我校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思想为指导,根据《松江区1-5年教龄青年教师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精神,以市教育工作会议、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实施“二期课改” 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机制,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满足西外优质教育需要的师德师风好、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整体发展均衡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1、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1—5年教龄青年教师教育须以增强高尚的师德为核心,强化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勤于育人,精于业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育人观,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2、聚焦课堂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青年教师的培养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研修为主要方式,细化教学常规,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
3、搭建展示平台,激励教师的发展欲望。制定“西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梯目标”明确每一专业阶段要求,使教师专业发展有目标。立足学校,立足课堂,立足专业,提供展示平台,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4、实施分层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让培训成为教师的第一福利,师资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把事办好,实现双赢。争取在三年中有10人成为骨干教师,争取全部评为小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三、主要内容
(一)、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提升教师教育理念
在校本教研中采取听、说、读、写、评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听:各种教改专题报告,汲取各种前沿信息,先进经验; 说:围绕研究专题开设论坛,通过西外校园网建立教育论坛网络,说说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反思,成功与收获,让教师们共同分享教改成果;
读:每学期读一本以上的教育教学专著,读各类教育、教学的报刊,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
写:青年教师定期写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专题论文,科研报告等; 评:评选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二)、完善制度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能力
1、教研活动四定制度
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强调“三化”即教研活动主体化,系列化,特色化。注重两结合:学与研相结合,大小教研组相结合。突出一个字“研”,精心钻研教材,精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使青年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逐步成长。
2、教学研究“四个一”制度
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研究一个课题(专题)、开一堂研究课(说课、教案设计,课件、教学反思)写一篇专题小结(论文、案例等)、完成一份命题试卷。
3、完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及带教制度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期进行风采展示,上示范课一节,做专题讲座一次,带徒弟一个,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4、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每学期定期进行备课检查、作业检查及交流评价,教学问题、作业问题会诊,两次教学质量分析。使青年教师在教学五环节的实践中练就教学基本功。
5、教研活动赏识制度
在课改“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下,将检查工作赋予更实际更新的内容,以服务的角色与教师一同交流、发现、赏识,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我发展和完善。
6、教学调研制度
每学期由学校教学调研小组,对某一个年级或某一学科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调研工作,主要通过调研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同时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管理的效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
7、教学问题累积制度
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实际,提出一一些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或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一起讨论这些问题,或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问题。进而提高青年教师的反思重建意识。
8、建立教师教学评价的电子档案。
其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教师教学的情况,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策略的长处和不足;诊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展示教师的优秀作品,反映教师的成就与进步,激励青年教师走专业发展的道路。
四、采取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学校要充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完善考核制度。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实现专家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通过聘请一些教学专家来校做报考,或亲临课堂指导教学,同时走出去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市、区级的培训,引领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3、完善师徒带教制度。通过师徒带教的方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
4、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开展分层实践课,使教师努力实现有效的“教”和“思”。教研组内互动,上研讨课,引导教师发表真知灼见;备课组内互动,上家常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校内跨学科互动,上示范课、展示课,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5、开设教学论坛。每月一次论坛,让青年教师通过论坛,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6、教师个人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教研组按学校规定的阶梯目标,分别申报阶梯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管理,运用目标激励教师个人和团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要使青年教师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要注重提升校本教研的活动质量。
(1)提高问题的针对性
从日常性随意问题中归纳出专题性的研究问题。保证校本教研的内容具有针对性、适应性,满足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需要。(2)提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
倡导教师围绕问题开展学习,这样学习就成了有的放矢。如菜单式专题理论学习,拓展式理论学习,问题式理论学习和套餐式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将专题学习和拓展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师学习的自觉性,持续性和时效性。将理论学习的功能由分散、无序向规范、系统整合。
(3)提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都是比较适合教师研究的基本方法。2008-11-21
第四篇: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青年教师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前景,决定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品牌,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下面是东星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供大家参考。
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为构建一支思想水平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现根据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计划》的要求,特制定如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二、培养目标和任务:
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根据学校提出的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总体目标及要求,教龄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均为培养对象。通过培训,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校级青年骨干教师。
1、新教师的入格培训。
主要指刚进入教师行列的青年教师。一是引导他们做好角色的转换,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二是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三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我们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校外工作中进行“知、能、操、行”的传、帮、带。四是建立学校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组织一次公开班队活动、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
2、青年教师的升格培训
主要指3年以上的青年教师。他们是一支充满生机、奋发向上、乐于进取、大有希望的队伍。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上一个台阶。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1.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2.坚定不移地围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学校教育总目标,以此作为每个青年教师的工作追求。
(二)通过教研组和学校的培养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因此,我们把培养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养工作重点。
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牢固确立教师是学校的生命与发展源泉的观念,瞄准建设高素质师资整体队伍为目标,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师管理,规范教师行为,提升师德形象,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全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扎实的基础与后蓄的力量。
二、现状分析:
1、学历情况: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8名,大专以上学历43名,中师学历10名,本科在读15名。
2、骨干队伍: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区级骨干教师5名,区级骨干后备5名,区级标兵1名,教坛新秀1名,校级骨干8名。
3、职称情况:小学高级教师21名,小学一级教师24名。
4、年龄结构: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30名,35周岁至45周岁教师10名,50周岁以上教师7名。
三、工作目标:
1.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市区级骨干教师候选人,初步形成梯队式的教师培养层次。
2.教师本科比例在原有基础上上升10%。
3.教师参加市区级以上各项竞赛活动,努力做到全员参与,获奖面广,一学年内每位青年教师的论文或教学体会(至少一篇)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4、青年教师三年内课堂教学达标,成为学校各学科教学骨干。
四、主要措施:
1、以“三大活动”为载体,思想上积极引导,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2、继续做好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工作,修订“师徒结对”计划,让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
3、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条件,搭好“舞台”,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校、区、市各级教研活动中唱主角、经受锻炼。学校领导、部门经常组织听课、评课、研讨,从本校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渠道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条件。
4、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校讲学,给青年教师指供各种教学信息,推荐优秀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
5、抓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常规,通过组织“三字、一画、一课件、一案例”的竞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同时,通过听课、评课、说课、写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6、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7、充分发挥团支部、工会作用,组织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8、学校将不断完善一系列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规章制度,努力体现人文管理的思想。让教师明确基本的规范要求,增强自觉执行的意识,营造文明勤奋、创优争先的氛围。学年初,每位青年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长目标,学校将以每月、学期、学年考评为促进,激励老师不断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感,尽快实现目标。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考评机制、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健康的环境,对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应在评优评先、晋升职务、干部选拔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使青年教师增强动力,自加压力,不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小学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高素质的教育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本条件,培育快乐新城文化,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需要优质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学校的未来。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这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使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有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特色。
二、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我校青年教师(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总计35人(刘俊、李倩、刘智琴、徐秀莲、王恒、罗秀玲、张敏、高敏、李文娟、杨娟、李凤华、杜艳、纪宝华、陈玉兰、项芳、李黄华、祝红艳、王凤英、肖玲、辛翠华、王冲、许海燕、姚少军、刘方敏、吴伶俐、张芬、杨光辉、童慧芳、陈银梅、魏芬、方艳、宋菲菲、肖雷、胡文平、王燕)。从整体状况看,优势与不足并存:
优势方面:教师知识水准起点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思维定势较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热情高、干劲足,上进心和创新意识强。
不足方面: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育的实践锻炼,经验少,培训学习和外出参赛的机会不多,业务不成熟,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1、造就一支“勇立潮头、敬业爱生、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具有团队精神,争创一流业绩,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通过几年的培养与锻炼,使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
(二)远景目标
1、乐观向上的拼搏精神
2、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3、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4、积极高尚的思想品质
(三)具体目标:
1、良好的职业道德:
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树立勤奋、拼搏、奋斗精神。
2、较强的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能够全面深入地钻研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了解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讲课时重点突出,选用方法得当,难点突破。
3、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表扬为主,能以富于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驾驭课堂能力强,具有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
4、较强的教学能力
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5、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普通话准、表达能力强、富有激情;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强;练就一手好字,板书工整、规范、重点突出。
6、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四、培养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培养领导小组:林娜、陈玉梅、刘方敏、许海燕、王冲、高敏、李凤华、徐秀莲、肖雷、杨明松、王燕。
2、重视青年教师的目标引领,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使自己有攀登目标、有发展行动。
3、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4、组织开展系列性专题培训,使他们掌握教育教学常规,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每两周至少学习一篇教育教学文章,观看一堂优质课视频,并分别写好感触最深的体会。
5.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一堂围绕主题的研究课,积极开展研讨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专家引领,定向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级比赛。
6、重视抓教学反思,要求青年教师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每周选择一堂成功之课或不足之课写一反思随笔。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
7、抓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演讲、粉笔字、制作课件、板书比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
8、继续实施“师徒结对”活动,通过自己认师傅、自己确定提高目标,通过师傅针对性带教,使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担任师傅的教师则要切实搞好“传、帮、带”,督促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成熟。
9、加强考核。每年对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教育业务能力进行相关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职称挂钩。
10、各部门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五、本学期具体安排:
二、三月:
1、组织发动、提出要求。
2、培训一:学习课改理念、青年教师成长秘诀
四月:
1、培训二:主题:有效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教益
2、青年教师制定2020-2021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3、青年教师师徒结对:青年教师自己认师傅,自己确定成长需求。
五月:
1、培训三:主题: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说课和教学反思?主讲者:史国华
2、部分青年教师上研究课。
3、迎接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评估—人人争上一节优质课。
六—八月:
1、部分青年教师上研究课和复习课。
2、部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说课竞赛。组织者:刘方敏、许海燕、王冲、徐秀莲、杨明松
3、青年教师座谈会:如何打造快乐课堂?总结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提出下步工作要求。主讲者:郭老师史老师
4、部分青年教师进行外出学习与培训。
九—十二月:
1、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赛课活动;2、组织参加外出培训学习活动;3、组织参加课题研究活动;4、中心备课组活动;5、参加“双创工作”活动。
第五篇: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㈠为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决定实施本计划。
㈡本计划通过选拔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学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使他们能立足实际、潜心研究、尽快成长。
㈢选拔与培养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引入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遵循精选、重用、厚待的原则。
二、培养计划
本计划以五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分为二个阶段进行培养,即“3+2”的培养模式。
㈠重点培养
学校每年选拔100名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重点培养。入选青年教师为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的,学校给每人每年提供支持经费3万元,其他学部每人每年支持经费6万元。
㈡精英培养
在重点培养阶段完成后,学校组织进行集中考核,每年再从中选拔出50名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二年的精英培养。入选青年教师为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学校每人每年提供支持经费10万元,其他学部每人每年支持经费20万元。
三、选拔条件 ㈠重点培养阶段
⒈热爱祖国,学风端正,师德师风高尚。
⒉具有博士学位,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及发展潜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
⒊具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一定的 1
组织能力。
⒋历年来考核合格以上。
⒌截止到申报当年的12月31日,原则上申请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申请者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身体健康。
⒍教学效果突出,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⒎近三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和完成的研究项目及获得的科研经费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处于本学科中青年教师的前列。
㈡精英培养阶段
经过三年重点培养,全部考核合格,成果突出。
四、选拔程序
在学校人才与学术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校各职能部门明确责任、相互配合,积极推动本计划实施。
㈠重点培养人选 ⒈个人申请。
⒉各中层单位学术委员会对申报人选进行评议,有序推荐人选。⒊学校资格审查。
⒋各学部学术委员对各中层单位的推荐人选进行评议,产生拟定人选。
⒌公示拟定人选。
⒍经学校审议,正式确定人选。
㈡精英培养人选
对于按计划完成重点培养阶段的优秀青年教师,经同行专家评审后,由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议,从中选拔50名学术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作为精英培养人选。
五、培养措施
㈠对年龄在本计划资助范围内的青年教师,破格应聘教授职务原则上需具有“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入选经历。完成精英阶段培养 2
任务的优秀青年教师,应聘高一级职务时,5年内可不占本单位限额。
㈡优先选派到国外高水平大学从事合作研究、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或到国内高水平机构进修学习。
㈢在科研项目申请、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推荐。
㈣)重点培养阶段每人每月享受500元优秀青年教师津贴,精英培养阶段每人每月享受1500元优秀青年教师津贴。
㈤各中层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套支持措施。
六、目标考核
㈠学校对入选者实行目标管理,入选重点培养阶段人员培养结束后应达到申报教授职务业绩条件,入选精英培养阶段人员培养结束后应达到破格申报教授职务业绩条件。
㈡各中层单位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和本单位学科发展规划,同入选者协商确定具体的量化任务指标,并制定详细的研修及科研工作计划。
㈢各中层单位应根据具体的量化指标,分对入选者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报学校备案。连续2年未通过考核的入选者,学校将终止其资助资格。
㈣各阶段培养期满后,将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对入选者资助期内取得的学术业绩进行考核,并给出综合评定意见。
七、其他
㈠各相关部门实施的有关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整合纳入本计划中。原资助计划入选者如入选本计划,则按本培养计划执行;如未入选本计划,则按原资助计划资助至协议期满。
㈡在本计划实施前3年,实行过渡期,可以在相关部门实施的有关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中择优选拔精英阶段培养人选。
㈢为支持交叉学科青年人才成长,学校开辟单独评审推荐渠道,3
限额单列。
㈣对于出国留学人员,留学期限为一年以内的可以申报本计划。对于逾期未归的,其资助资格自动失效。
㈤学校鼓励入选者安心本岗位工作。对调离学校或教师岗位的入选者,学校将取消其资助资格。入选者培养结束后应在学校服务满5年,对于未完成服务期者,需按比例返还培养经费。
㈥培养周期结束后,自动退出本计划,不可重复申报。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日